建筑材料与检测 第八章 建筑钢材
- 格式:pptx
- 大小:10.06 MB
- 文档页数:145
建筑材料与检测答案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和耐久性。
因此,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建筑材料的常见种类和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常见的建筑材料种类。
1. 混凝土,混凝土是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它主要由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混合而成。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因此,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渗性等性能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2. 钢材,在建筑结构中,钢材通常用于承受水平荷载和垂直荷载。
钢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钢材的拉伸强度、弯曲性能等进行检测是必不可少的。
3. 砖瓦,砖瓦是建筑中常用的墙体材料,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隔热、隔音性能。
因此,对砖瓦的抗压强度、吸水率等进行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二、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
1. 物理性能检测,物理性能检测是对建筑材料的密度、吸水率、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性能进行测试。
这些测试通常通过实验室设备进行,能够准确地反映材料的物理性能。
2. 化学成分检测,化学成分检测是对建筑材料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进行分析。
这些测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成分和结构,从而评估其质量和性能。
3. 表面形态检测,表面形态检测是对建筑材料表面的平整度、粗糙度、颜色等进行评估。
这些测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外观质量,从而判断其适用性和美观度。
4. 环境适应性检测,建筑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测试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建筑材料检测的意义。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舒适性。
通过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我们能够及时发现材料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建筑材料的检测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使用性能和适用范围,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因材料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事故和质量问题。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建筑材料与检测》【适用专业】建筑工程施工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其功能在于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材料的技术要求、技术性质,能够经济而合理的选用建筑材料和正确使用建筑材料,同时培养学生具备对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的能力。
本课程除了培养学生具备建筑材料与检测的知识和能力之外,也为进一步学习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量与计价等课程提供有关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并为其后续学习专门化课程做前期准备。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设置模式,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为,打破了传统的以“了解”、“掌握”为特征的学科型课程目标,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主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标准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根据行业专家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本专业共同具备的岗位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中施工技能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工作模块和课程内容。
按照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石材、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墙体材料和屋面材料、建筑钢材、防水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绝对热及吸声音材料安排学习项目。
此外,本课程还安排了七个活动。
突出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56课时。
2、课程教育目标通过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材料的组成、结构,技术要求,技术性质;了解材料组成及结构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内因);了解外界因素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外因);了解材料各性质间的相互关系。
《建筑材料与检测》考试大纲Ⅰ、考试内容一、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1、知识范围(1)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孔隙率、空隙率、亲水性、憎水性、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热容量、比热容等。
(2)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强度等级、比强度、弹性、塑性、脆性、韧性、硬度等。
(3)材料的耐久性。
2、要求(1)掌握材料的主要物理性质的概念和实际意义,掌握材料主要物理性质(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孔隙率、空隙率、质量吸水率、体积吸水率、含水率、耐水性)的计算及换算。
(2)了解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的概念,不同材料的力学特征。
(3) 了解材料耐久性能的概念。
(4)掌握材料的孔隙率、孔隙特征对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等的影响。
二、无机胶凝材料1、知识范围(1)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概念。
(2)石灰的主要成分;石灰的熟化过程与特点;石灰的硬化过程;石灰的特性及质量要求;石灰的应用。
(3)石膏的主要成分;石膏的水化和硬化;建筑石膏的技术性质和应用。
(4)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与分类;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原材料与生产工艺;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特性;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过程;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5)其它水泥:特种水泥、专用水泥。
2、要求(1)掌握气硬性胶凝材料和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概念。
(2)了解石灰的熟化过程、硬化过程;掌握石灰的技术要求;掌握石灰的特性及应用。
(3)了解石膏的水化和硬化;掌握建筑石膏的技术要求;掌握建筑石膏的性质和应用。
(4)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分类。
(5)了解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原材料;掌握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及特性;了解硅酸盐水泥的水化、凝结硬化过程。
(6) 掌握通用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和强度等级)和评判规则。
建筑钢材的性能分析与检验建筑钢材是一种重要的建筑工程材料,道路桥梁工程中使用的建筑钢材包括钢筋混凝土用普通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绞线、钢结构用碳素结构钢、桥梁用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等结构钢材以及一些金属制品。
5.1 认知建筑钢材将生铁在炼炉中冶炼,将含碳量降低到2%以下,并使其杂质控制在指定范围即得到钢。
钢锭(或钢坯)经过压力加工(轧制、挤压、拉拔等)及相应的工艺处理后得到钢材。
建筑钢材泛指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各种钢材,主要包括钢结构所用的各种型材(也称为型钢)、板材(常称为钢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的钢筋、钢丝和钢绞线(俗称线材)等。
1.建筑钢材的分类(1)按化学成分分类按化学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①碳素钢。
碳素钢是含碳量<2.0%的铁碳合金。
除铁、碳外,常含有如锰、硅、磷、氧、氮等杂质。
碳素钢按含碳量可分为:a.低碳钢:一般含碳量≤0.25%。
b.中碳钢:一般含碳量为0.25%~0.6%。
c.高碳钢:一般含碳量>0.6%。
②合金钢。
为改善钢的性能,在钢中特意加入合金元素(如锰、硅、钒、钛等),使钢材具有特殊的力学性能。
合金钢按合金元素含量可分为:a.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
b.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为5%~10%。
c.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大于10%。
(2)按质量分类碳素钢按供应的钢材化学成分中有害杂质的含量不同,又可划分为:①普通钢:钢中P含量≤0.045%,S含量≤0.050%。
②优质钢:所含杂质元素较普通钢低,钢中S含量≤0.035%,P含量≤0.035%。
③高级优质钢:钢中S含量≤0.030%,P含量≤0.030%。
④特级优质钢:钢中S含量≤0.020%,P含量≤0.025%。
(3)按外形分类①型材。
简单截面型钢有圆钢、方钢、六角钢、八角钢等;复杂截面型钢有工字钢、角钢、槽钢、钢轨等,如图5.1所示。
图5.1 型钢②板材。
建筑结构中主要采用中厚板与薄板,如图5.2所示。
建筑材料检测内容建筑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结构、装饰、防护和保温等用途的材料。
在建筑工程中,选用合适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为了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需要进行材料检测。
下面将详细介绍建筑材料检测的内容。
1.建筑钢材检测:建筑钢材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测来保证其质量。
钢材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指标的测试,以评估钢材的强度和延展性。
(2)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对钢材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其合金元素含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表面质量检测:通过对钢材的表面进行观察和测试,判断是否有裂纹、凹凸等质量问题。
(4)耐候性能测试:对钢材进行耐候性能测试,判断其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耐久性。
2.混凝土材料检测: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用于制作建筑的基础、梁柱等结构。
混凝土材料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配合比检测: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对混凝土的水泥、砂子、骨料和水等配比进行检测,确保配合比比例合理。
(2)工作性能检测:测试混凝土的坍落度、流动性和凝结时间等工作性能指标,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性能。
(3)强度检测:通过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测试,判断其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耐久性能检测:对混凝土进行耐久性能测试,判断其在不同环境下的耐久性。
3.砖瓦材料检测:砖瓦是建筑中常用的装饰材料,用于建筑的墙体和地面。
砖瓦材料的检测内容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1)尺寸精度检测:对砖瓦的尺寸进行检测,判断其尺寸精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抗压强度检测:通过对砖瓦进行抗压强度测试,评估其承载能力,确保其满足建筑结构的要求。
(3)吸水性能检测:对砖瓦进行吸水性能测试,判断其吸水率和含水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外观质量检测:对砖瓦的外观进行检测,判断是否有裂纹、变形等质量问题。
4.玻璃材料检测:玻璃是建筑中常用的装饰材料,用于窗户、门、墙等部位。
注意:1.黄色底色内容为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第二章选择题第四题、第七章选择题第二题、案例题第二题、第六章第三题红字内容为校对后修改的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习题1.指出所居住场所或教室中常用建筑材料的种类和主要作用。
2.建筑材料按照化学成分如何进行分类?3.分组讨论建筑材料检测中见证取样的必要性。
4.利用业余时间找到几种现行建筑材料的产品标准,了解建筑材料各级标准的基本内容 和格式。
第二章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 习题1.选择题(1)当材料的润湿角θA 、>90°B 、0°(2A 、>0.85B 、>0.8C 、>0.75(3)颗粒材料的密度为ρ,表观密度为ρ0,堆积密度为ρ0A 、ρ>ρ0′>ρ0 B 、ρ0>ρ>ρ0′ C 、ρ>ρ0>ρ0′(4)含水率为5%的湿砂220g 。
A 、209 B 、209.5 C 、210(5)材质相同的A ρ0A >ρ0B,则一般情况下A 材料的保温效果与BA 、好B 、差C 、差不多 2.简答(1)何谓材料的实际密度、体积密度和堆积密度? 它们有何不同之处? (2)建筑材料的亲水性和憎水性在建筑工程中有什么实际意义?(3)何谓材料的吸水性、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和抗冻性?各用什么指标表示?(4)材料的孔隙率与孔隙特征对材料的表观密度、吸水、吸湿、抗渗、抗冻、强度及保 温隔热等性能有何影响? (5) 解释下列名词符号。
①软化系数,耐久性 ②P12,F100(6)弹性材料与塑性材料有何不同?材料的脆性与韧性有何不同? (7)为什么新建房屋的保暖性能较差?且冬季尤其明显? 3.计算题(1)某一块状材料的全干质量为l15g ,自然状态体积为44cm 3,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为37cm 3,试计算其实际密度、表观密度、密实度和孔隙率。
解:实际密度3.11g/m3;表观密度2614㎏/m3;密实度84.1%;孔隙率15.9%(2)已知某种普通烧结砖的密度为2.5g/㎝3,表观密度为1800㎏/m3,试计算该砖的孔隙率和密实度?解:密实度72%;孔隙率18%(3)某种石子经完全干燥后,其质量为482g,将其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吸水饱和后,水面由原来的452cm3上升至630cm3,取出石子擦干表面水后称质量为487g,试求该石子的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及吸水率。
第一章测试1.建筑材料按功能可分为()A:墙体材料B:建筑结构材料C:建筑功能材料D:复合材料答案:ABC2.建筑材料按化学成分可分为()A:有机材料B:墙体材料C:复合材料D:无机材料答案:ACD3.国内标准可分为()四类。
A:行业标准B:地方标准C:企业标准D:国家标准答案:ABCD4.国家标准的表示方法由()几部分组成。
A:标准颁布时间B:国家标准代号由标准名称C:标准号D:标准发布机构的组织代号答案:ABCD5.建筑塑料是无机材料。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下列材料属于亲水材料的有()。
A:混凝土B:沥青C:烧结普通砖D:花岗石答案:ACD2.下列哪些性质与材料的孔隙构造特征有关()。
A:吸声性B:导热性C:抗渗性D:塑性E:吸水性答案:ABCE3.建筑物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并要求保持温度的稳定,应选用( )材料。
A: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均大B:导热系数小而比热容大C:导热系数大而比热容小D: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均小答案:B4.同一种材料的密度与表观密度之差越大时,它的孔隙率越大;该差值为零的材料,说明它的构造很密实。
()A:错B:对答案:B5.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A:对B:错答案:B第三章测试1.由于石灰浆体硬化时(),以及硬化强度低等缺点,所以不宜单使用。
A:体积收缩大B:需水量大C:体积膨胀大D:吸水性大答案:A2.建筑石膏在使用时,通常掺入一定量的动物胶,其目的是为了()。
A:促凝B:提高强度C:缓凝D:提高耐久性答案:C3.建筑石膏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CaSO4B:Ca(0C:CaSO4·2H2OD:CaSO4·1/2H2OE:2答案:D4.生石灰的主要成分为()。
A:2B:CaCO3C:Ca(OD:CaOE:CaSO4答案:D5.以下哪些要素决定了石膏制品具有良好的抗火性()。
A:石膏遇火时脱水,在表面形成水蒸气和隔热层B:石膏凝结硬化快C:石膏化学稳定性好,高温不分解D:石膏结构致密答案:A第四章测试1.在下列常见的胶凝材料中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是( )。
建筑钢材实验报告内容实验目的1. 了解建筑钢材的组成成分和性能特点;2. 掌握常见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3. 分析不同材质的建筑钢材的适用场景。
实验原理建筑钢材是指在建筑结构中使用的钢材,主要由碳素钢和合金钢构成。
碳素钢是指钢中碳元素含量小于2%的钢材,合金钢是指钢中除碳、铁以外含有其他合金元素的钢材。
钢材的性能特点包括强度、韧性、塑性等。
根据建筑钢材的组成和性能特点,常用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等。
实验装置和试样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硬度计。
试样采用三种常见的建筑钢材:低碳钢、中碳钢和合金钢。
实验步骤1. 拉伸试验:- 将试样固定在拉伸试验机上;- 开始施加载荷,逐渐增大,记录载荷和试样伸长量的变化;- 当试样断裂时停止施加载荷,记录断裂载荷和伸长率。
2. 冲击试验:- 将试样固定在冲击试验机上;- 使试样处于准备状态,调整冲击试验机的参数;- 施加冲击载荷,记录冲击能量和冲击吸收量。
3. 硬度试验:- 将试样放置在硬度计上;- 用一定的载荷压在试样上;- 记录载荷和压痕的尺寸;- 根据载荷和压痕尺寸计算出试样的硬度值。
实验结果和分析1. 拉伸试验:- 低碳钢的断裂载荷较低,但伸长率较高,表现出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中碳钢的断裂载荷和伸长率介于低碳钢和合金钢之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 合金钢的断裂载荷最高,但伸长率较低,表现出较好的强度和硬度。
2. 冲击试验:- 低碳钢的冲击能量和冲击吸收量较小,韧性较差;- 中碳钢的冲击能量和冲击吸收量适中,具有较好的韧性;- 合金钢的冲击能量和冲击吸收量较大,表现出较好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3. 硬度试验:- 低碳钢的硬度较低,易于加工变形,适用于一些弯曲和冲压的加工场景;- 中碳钢的硬度适中,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一些需要综合性能的场景;- 合金钢的硬度较高,适用于一些需要高强度和抗磨性能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