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学派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传播学的主要流派一.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是欧洲批判学派的理论渊源之一,是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理论的一种理智结合。
1932年成立于德国,代表人物有马克思.霍克海默,西奥多.w.阿多诺等。
这一学派从马克主义理论出发,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和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文化危机和现代西方文明。
德国法西斯势力上台后,社会研究所迁至美国。
因此,法兰克福学派最终对美国的社会研究形成了直接的影响。
二战后又迁回法兰克福,成为欧洲新马克思主义和新左翼运动的研究据点。
1)法兰克福学派基本学说的形成:1.批判实证主义,声称社会科学是一种虚伪意识2.批判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没有完全摆脱实证主义3.批判社会,因为社会具有引导个体对其状况采取虚假接受的态度的非理性因素在最近几十年中,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所的思想影响逐渐暗淡。
随着早先一批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的退休和去世,批判理论的精神力量延伸开来,吸引不同国家的众多学者。
二.芝加哥学派20世纪起一二十年代,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开始研究城市,移民,犯罪等一系列偏离常规的亚文化。
1)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1.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建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体系2.认为大众传播是美国民主社会面临各种城市问题而能继续生存下去的一个可能手段3.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一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的研究模型2)代表人物:1.杜威:实证主义倡导者,后出于愤怒离开芝加哥大学前往哥伦比亚任教2.帕克:最能代表芝加哥学派的学者,大众传播的第一个大学研究者3)芝加哥学派为何衰落?哥伦比亚学派为何兴起?1.它的博士生离开,到其他大学教书,造就了它的竞争者2.芝加哥社会学系的教师不和,偏离了学术工作3.社会领域本身发生了变化4.诸如M.韦伯等欧洲学者来到美国5.1935,职业社会学家的反叛结束了芝加哥学派对于主导性的社会杂志和专业协会总部的垄断控制三.哥伦比亚学派产生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应用社会研究所。
哥伦比亚教派:推扎斯菲我德、莫顿、赫佐格、斯诺之阳早格格创做耶鲁教派:霍妇兰芝加哥教派(单独道)语用教教派法兰克祸教派:原俗明、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弗洛姆政事经济教派:默多克、斯稀赛、文森特、史麦马特推、赫我曼、乔姆斯基、麦克切斯僧文化钻研教派:霍我、莫利、费斯克意识形态教派:葛兰西、阿我皆塞女权主义教派:伍我妇英僧斯:传播偏偏背论麦克卢汉:媒介的蔓延论、媒介讯息论僧我波兹曼:媒介即隐喻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论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注:哥伦比亚教派:主要人物:体味教派推扎斯菲我德(好)、《群寡的采用》主要孝敬:主持伊里考察(好总统大选)、提出“两级传播表里”、“意睹收袖”、“采用性交战”、修议并树坐“真天考察法”.可定“子弹论”,启创“有限效验论”的保守;他认为绝大普遍广播电视节目及书籍刊皆以消遣为手段,对付大寡观赏本收制成了效率,受寡的仄衡审好火仄低沉,对付粗英文化而止是一种堕降.默顿(好)亦做“莫顿”与推扎斯菲我德共共提出功能瞅(结构功能主义).真量:社会职位给予功能;社会典型强制功能;动做反里功能的“麻醒效率”耶鲁教派:主要人物:霍妇兰(好):传播教耶鲁教派的核心人物,齐力于做风的产生战转化的钻研,他的“劝服表里”对付于劝服艺术战传播本收的钻研推动了传播教的生长.主要孝敬:一是吧情绪真验要收引进了传播教范围;两是他的钻研掀穿了传播效验产生的条件性战搀杂性,为承认早期“子弹论”效验瞅提供了要害依据.芝加哥教派:要害人物:库利:初级集体、镜中我米德:主我与客我;标记互动论(象征互动论)帕克:社会互动表里杜威:真用主义形而上教芝加哥教派认为传播是人类闭系的真量,近近超出简单的疑息传播战接流,传播创制战保护社会,探讨大寡媒介正在一个健康的民主制中的效率.芝加哥教派对付于传播表里与钻研的效率:1.它代表着社会科教正在好国的第一次繁枯,便那些要害的欧洲表里去道,特天是德国社会教家西梅我的表里去道,它起到了思维登陆面的效率.2.它使好公有闭社会问题的社会科教钻研有了热烈的体味主义目标.3.芝加哥教派的教者形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核心的人格社会化的表里观念体系.他们攻打对付于人类止为的曲观阐明,与而代之强调一种瞅面,即厥后被称为标记互动表里的瞅面.4.芝加哥教派构筑了厥后的以媒介效验为沉面的大寡传播钻研的模型.对付传播教的孝敬:使好国的社会科教钻研有了热烈的体味主义目标.。
传播学主要学派介绍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传播学那几个主要学派这事儿。
你可别小瞧这传播学啊,这里面的门道可多着呢,就跟咱生活那是紧密相连啊。
我给你们讲个事儿哈。
前阵子,咱几个大学同学聚到一块儿了,其中有个叫小李的,那可是个对传播学特别感兴趣的主儿。
大家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就聊开了这个话题。
先说说这经验学派吧。
小李就开始滔滔不绝啦,他说:“你们知道不,这经验学派就像是咱生活里那些特别爱观察、爱总结的人。
比如说啊,咱就拿广告来说,那些广告商天天琢磨咱消费者喜欢啥,他们就通过各种调查、分析,看看什么样的广告能让咱心甘情愿地掏钱包。
就好比我上次逛街,看到那个饮料的广告,画面老吸引人了,把饮料拍得跟仙水似的,再配上几个帅哥美女喝得那叫一个开心。
我当时就想,这广告拍得真不错,这不就是经验学派在发挥作用嘛,他们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咱就喜欢看这种好看的画面,所以就这么设计广告来吸引咱。
”这时候,旁边的小王忍不住接话了:“你这么一说还真有意思。
那还有啥学派啊?”小李笑了笑,接着说:“还有批判学派呢。
这批判学派啊,就像是咱生活里那些爱挑刺儿的人,不过啊,这挑刺儿挑得可都是为了让事情变得更好。
比如说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各种信息铺天盖地的。
批判学派就会去研究,这些信息是不是真实的,会不会对咱的思想啊、价值观啊产生不好的影响。
就像前段时间网上有个谣言,说吃某种水果能治百病。
这批判学派的人就会站出来分析,这哪儿靠谱啊,肯定是有人为了利益瞎编的。
他们就会批判这种不良现象,提醒咱别轻易相信这些不靠谱的东西。
”大家听了都纷纷点头,这时候小张又好奇地问:“那除了这俩,还有别的吗?”小李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当然有啦,还有个文化研究学派。
这个学派啊,就像是那些特别爱研究文化的老学究,但又不是那种死板的。
他们会研究文化和传播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现在很多电视剧、电影啊,都反映了当下的一些文化现象。
像那些职场剧,就展现了现在年轻人在职场里的各种状态。
试论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学派一、本文概述传播学作为一门研究信息如何通过各种媒介在社会中传播和影响的学科,其方法论的发展对于学科的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传播学方法论的三个主要学派,包括实证主义学派、诠释主义学派和批判学派,分析它们各自的理论特点、研究方法以及在传播学领域的贡献和影响。
通过对这三个学派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旨在为传播学研究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视角,以推动传播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本文也期望通过对比不同学派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为传播学实践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指导,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传播环境。
二、实证主义学派实证主义学派是传播学方法论中的一大流派,它主张以客观、量化和科学的方式来研究传播现象。
这一学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其中,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和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实证主义学派的核心观点是,通过对传播现象的细致观察和严谨的数据分析,能够揭示传播过程的本质规律和普遍性原则。
在实证主义学派看来,传播学是一门可以通过实证方法加以研究的科学。
因此,他们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实证主义学派的研究者通常会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如问卷调查、内容分析、实验法等,以收集大量的数据,并运用统计学等数学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证主义学派在传播学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例如,通过对媒介内容的分析,他们揭示了媒介如何塑造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对受众行为的调查,他们了解了受众如何接收、理解和反应于传播信息;通过对传播效果的实验研究,他们评估了不同传播策略的有效性。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传播现象的认识,也为传播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然而,实证主义学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批评。
过于强调量化研究和客观性可能导致对传播现象的片面理解。
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涉及到文化、心理、社会等多个层面,仅仅依靠量化数据可能无法全面揭示其本质。
传播学流派1、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形成和发展于20 世纪初~20 世纪30 年代,吸收了欧洲的社会学思想,被视为传播学形成的美国源流。
芝加哥学派将传播视为人类人类关系的本质,认为传播创造和维持社会,探讨大众媒体在一个健全的民主制中的作用。
1·代表人物及观点(1)约翰·杜威:认为社会是有机体,大众传播是社会变迁的工具;强调传播对民主的重要意义,认为社会和民主不仅是由于传播而存在,而且它们就存在于传播中(这一思想对技术学派的伊尼斯有所启迪)。
(2)查尔斯·库利:提出两个著名观点,一是“镜中我”(the looking-glass self),即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二是“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即指人际关系亲密的社会群体,是人们自我观念发展的摇篮。
(3)罗伯特·帕克:芝加哥学派的领袖。
帕克对传播进行定义,认为传播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他反对压抑和控制移民报刊,认为移民报刊有利于维护多元社会的稳定。
(4)乔治·赫伯特·米德:创立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与人之间通过象征符合意义而相互作用和影响;提出“主我客我”理论,认为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的社会过程而得到发展的。
2·影响(1)芝加哥学派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重大繁荣,对一些重要的欧洲理论起到登陆点的作用;(2)使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赋予其一种应用和改良的影响;(3)对传播的研究逐渐系统化、实证化,奠定了实证主义取向的基本研究方法。
2、经验学派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是西方传播学的主流学派,以美国学者为代表,始于20 世纪初,成长于20 世纪40-50 年代。
广义上,“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经验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
传播学中的“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坚持经验性实证研究立场(方法论)的主流传播学,他们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研究传播现象。
一、传播学者(一)三位欧洲大师:达尔文、弗洛伊德和马克思说19世纪三位最重要的社会理论家,进化论、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间接地影响了20世纪在美国崛起的传播学:芝加哥学派中的社会学家为进化论所吸引;法兰克福学派将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法相结合;互动传播的帕洛阿尔托学派通过研究相关传播来反对弗洛伊德的内心理论;拉斯韦尔热衷于精神分析的思考;霍夫兰的说服研究则在弗洛伊德理论那里找到了间接的基础。
1、查理·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对于传播学者来说,《人类和动物的表情》是达尔文的重要著作之一,这部著作创建了非语言传播领域。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社会科学思想和传播学产生的重要影响表现在:(1)它系统阐述的辩证唯物主义直接影响了马克思;而马克思主义又是传播学批评学派的主要思想来源;(2)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将库利、帕克等美国早期的社会学家引向了社会学领域;库利、帕克说芝加哥学派的领袖,帕克关于城市生态学的著作直接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3)达尔文的理论有助于非语言传播研究的开展;(4)进化论的许多重要概念和机制都被研究群体生态学的学者们所使用。
2、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假定人类行为的解释存在于个体之中,特别是存在于无意识之中。
今天许多重要的传播学理论都在个体当中寻求推动行为变化的力量,如海德的平衡理论、费斯廷格的认知不一致理论、佩蒂和卡尔奥普的态度变化的详尽可能性模式等。
这些理论都假定,个体失衡的、不一致的或不和谐的状态,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因而导致了个体行为的变化。
(2)霍夫兰所开创的人格研究的学术传统是从C·赫尔德学习理论发展而来的,而赫尔德学习理论又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
弗洛伊德的理论对拉斯韦尔有关政治领袖的精神分析的研究产生了影响。
(3)法兰克福学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进行了批评的传播研究。
传播学两大研究学派1、比较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经验学派:尤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之一,既代表一个方法论概念,又在一定程度上的社会观和传播观。
主张传播学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改进传播机制来实现更好的社会管理,因此又称管理学派。
特点:a.方法论:从科学实证的立场出发,采用量化研究来统计、分析传播现象,描述其面貌,解释其规律;b.传播观:持实用主义态度,着眼于解释传播活动的事实,进而把握其规律,改进传播机制,提高效率,使传播推动社会发展。
因此焦点集中考察围观、个人层面的传播过程,尤以传播的说服效果为研究核心,建构以传播效果为重点的研究模型;c.社会观:坚持多元主义观点,否认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支配关系,强调社会是多元利益相互竞争、制衡的共同体。
批判学派:现代传播学研究的主流学派之一,是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发展起来的学派。
其中较有影响的学派:文化研究学派、政治经济学派、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
特点:a.方法论:主张从整体出发,以辩证分析法为主,透视传播活动的本质和外在联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但并不是一味排斥实验调查和量化研究方法。
b.传播观:更多将传播与社会理论结合起来,着重考察传播与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层面的问题,如传播与社会结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的关系等等;着眼于价值判断,目的在探究传播活动的意义。
c.社会观:与经验学派最大分歧所在。
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对社会传播机构进行批判,不断反思,并将其作为变革的对象。
EG面对当下红火发展的网络传播现象:经验学派研究重点:网络信息传播如何更加迅速、便捷、有效;功效作用;信息如何“拉”出来;批判学派研究重点:在信息爆炸的洪流中,究竟有多少信息是有意义的,值得人们留意;网络信息对人的存在的价值,影响;新媒介的出现给民族、国家发展带来的影响。
2、文化研究/批判学派:包罗广泛,从西方马克思主义鼻祖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从葛兰西的“霸权”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从法国结构主义的传媒符号分析到英国伯明翰大学现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的传媒文化解剖;从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到詹明信的“资本文化逻辑”。
早期人物篇一、源流:①欧洲源流:达尔文、弗洛伊德、马克思;△斯宾塞;△孔德、△涂尔干、西梅尔、塔尔德;②美国源流:芝加哥学派——杜威、库利、米德、帕克;二、奠基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库尔特·卢因、卡尔·霍夫兰;李普曼;威尔伯·施拉姆三、三大流派:①经验学派:美国现代当代的效果研究几乎都是经验学派范畴,除此之外还有:1)芝加哥学派:严格说来是社会学,因使用经验研究方法并对传播学贡献巨大而纳入2)解释学派②批判学派1)两大开端:(1)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哈贝马斯(2)帕洛阿尔托学派:贝特森、△巴弗拉斯、△沃茨拉维克2)宏观视角:(1)传播政治经济学北美:达拉斯·斯密塞、赫伯特·席勒、文森·莫斯可、△乔姆斯基欧洲:尼古拉斯·加汉姆、阿芒·马特拉、△格雷厄姆·默多克、△戈尔丁(2)意识形态理论:葛兰西;阿尔都塞3)微观视角:(1)文化研究学派: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霍尔、大卫·莫利、约翰·费斯克伊恩·昂、珍妮丝·拉德韦政治经济学派和文化研究学派的分歧与沟通(2)结构主义符号学:索绪尔、皮尔士、卡西尔列维·斯特劳斯、罗兰·巴特、阿尔都塞(3)女性主义(4)文化帝国主义:阿芒·马特拉、达拉斯·斯密塞、赫伯特·席勒、萨米尔·阿明4)其他:(1)后现代主义:福柯、鲍德里亚(2)△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雅克·德里达、福柯、罗兰·巴特③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区别比较注:“△”为不必背记,仅为了知识体系完整而作补充。
如果同学都学完了并且觉得该深化一下,那不妨查阅他们的理论。
在这里就不提供了。
一、源流欧洲源流1、达尔文①达尔文受到斯宾塞的影响,运用了“适者生存”的概念,完成了巨作《物种起源》,直接促成了“进化论”的诞生;②达尔文对传播学的贡献在于其著作《人类和动物的表情》。
传播学笔记范文和批判学派两大阵营的第一次讨论。
他对资本主义文明进程中文化工业造成的社会后果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6、埃弗雷特·M·罗杰斯:美国传播学家。
他对于传播研究的主要贡献,一是创立了创新扩散理论,是议程设置理论的杰出发展者和当代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传播学新兴分支,发展传播学,的重要开创者;二是撰写了《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重新梳理了早期传播学在美国的诞生和发展历史。
五、传播学流派:[一] 经验学派 / 传统学派(Empirical School):主要指以经验性、定量的研究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侧重于传播效果的研究。
(经验性研究方法指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
)1、两个重要特征:(1)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实用主义认为判断事物(或真理)的标准不是思想或语言本身,而是思想所引起的客观行为,认为“真理就是效用“,而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2)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2、强调经验材料和客观数据的重要性,并运用它们进行实证考察,从而揭示社会现象和行为的原因和规律。
经验性研究方法的主要原则:(1)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2)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3)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构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
3、缺陷:(1)可量化、可观察的经验材料是有限的,而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是无限的,况且人的精神和理性活动不能单纯靠经验材料加以说明;(2)目前经验性研究所依赖的问卷调查、控制实验等程序和技术缺乏精确性和严谨性;(3)从个人或小群体处获得的经验材料在考察社会的微观方面具有一定效用,但不适合研究宏观社会结构和整体历史进程;(4)由于受到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者的学术立场不可能做到纯客观。
4、代表人物和代表性研究: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传播流”研究、霍夫兰等人的说服研究、卡兹等人的“创新于扩散”研究。
传播学各学派一、经验学派1.什么是经验学派传播学的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他们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
2.经验学派的特点对现行社会体制是否合理并不关心,而是维护与改进现存社会体制及其功能。
他们把社会视为一个能够自我调节和平衡的有机生物体。
经验学派在方法上坚持经验性的实证研究立场,在方向上坚持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在指导思想上则坚持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3.经验学派的奠基者及其主要理论经验学派的奠基人主要有两位,分别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和美籍奥地利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除了这两位之外,美国心理学家霍夫兰和卢因也对该学派有重要影响。
拉斯韦尔(1)5w传播模式:拉斯韦尔在其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最早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进行了分析,这便是著名的“5W”模式。
“5W”模式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影响极为深远。
“5W”模式是: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2)三功能说拉斯韦尔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三种:1 )环境监视功能。
2 )社会协调功能。
3 )社会遗产继承功能。
拉扎斯菲尔德(1)两级传播个人不是与社会隔离的,而是与群体中的其他人相互影响的;对媒介讯息的响应和反应不是直接和及时的,而是通过“中间站”传递的,并受到其影响;对大众媒介的讯息接收并不等于反应,不接收亦不等于无反应,因为受传者原来的立场和人际传播中的次要接收都在发挥重要作用;面对媒介运动,有一类人积极地接收和传播来自媒介的观点,而另一类人则主要依靠个人接触接受指导。
在大众传播的条件下,人际传播仍在积极地发挥作用,对大众传播的状态和效果具有重大影响。
(2)意见领袖(3)睡眠者效应由于时间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对内容的模糊记忆。
精心整理
语用学学派
注:
哥伦比亚学派:
主要人物:
拉扎斯菲尔德(美)、《人民的选择》
主要贡献:主持伊里调查(美总统大选)、提出“二级传播理论”、“意见领袖”、“选
择性接触”、倡导并确立“实地调查法”。
否定“子弹论”,开创“有限效果论”的传统;他认为绝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及书刊都以消遣为目的,对大众鉴赏能力造成了影响,受众的平均审美水平下降,对精英文化而言是一种堕落。
默顿(美)亦作“莫顿”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
芝加哥学派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远远超出单纯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传播创造和维持社会,探讨大众媒体在一个健全的民主制中的作用。
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
1.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繁荣,就那些重要的欧洲理论来说,特别是德国社会学家西梅尔的理论来说,它起到了思想登陆点的作用。
2.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
3.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念体系。
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强调一种观点,即后来被称为符号互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