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部程序文件汇编

质量部程序文件汇编

质量部程序文件汇编
质量部程序文件汇编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Q/HRF.CX-01

文件控制程序

1 目的

文件是公司传递信息、沟通意图、统一行动的工具,是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为确保文件的适宜性、统一性、规性,对本公司各管理体系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

2 围

适用于所有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有关的文件,其中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按《记录控制程序》要求进行控制。

3 相关文件

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Q/HRF.SC—2006

4 职责

4.1 质量管理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和监督实施,具体负责体系文件的发放和管理,总经办负责管理体系有关的外来文件、行政文件的控制管理,技术部负责技术文件的发放和管理。

4.2 各有关部门按要求具体实施。

5 工作程序

5.1 文件分类

5.1.1 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5.1.1.1管理手册

5.1.1.2程序文件

5.1.1.3支持性文件包括各种“控制管理规定”,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检验标准、各类规、规程及标准、工艺技术文件、质量计划、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制度表格等。

5.1.1.4 记录:产品、过程、体系运行和活动的各种记录。

5.1.2 外来文件:与各管理体系有关的行政文件及国家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文件、国家或行业标准、规等。

5.1.3 公司行政性文件

5.2 文件编制及审批

5.2.1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由质量管理部组织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5.2.2 程序文件和“控制管理规定”由各相关部门编制,部门领导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

5.2.3 各类体系的其它文件由相关部门编制,部门领导审核,公司主管领导批准。

5.2.4 外来文件由总经办发至对口部门后,报总经理批准。

5.3 文件发布

5.3.1 质量管理部负责《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发放。

5.3.2 各类技术文件由技术部发放。

5.3.3 外来文件,包括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文件,行政文件由总经办发放。

5.4 文件编号与标识

5.4.1 文件编号

5.4.1.1 管理体系文件编号

a)手册编号:HRF/SC—XXXX

发布年号

手册代号

公司名称代号

b)程序文件编号:HRF/CX—XX

程序顺序号

程序文件代号

公司名称代号

c)手册的主要支持性文件编号:HRF/ZC—XX

文件顺序号

支持性文件代号

公司名称代号

d)各类作业文件:HRF/ZY—XX

文件顺序号

作业文件代号

公司名称代号

e)公司行政文件由总经办按公文编号规定编号

瑞贝卡(XX)字[年号]XX号

f)其它文件,不编号,不属受控文件。

5.4.2 分发号的规定

分发号编写,以区别不同部门使用的同种文件

分发号:XXX—(XX)

文件数量顺序号

部门代号

各部门代号规定如下:

生产管理部SGB,质量管理部ZGB,技术部JSB,人力资源部RZB,国部GNB,生活部SHB,保卫处BWC,总经办ZJB,审计部SJB,财务部CWB,国际部GJB,进口部JKB,假发部JFB,化纤发部

Q/HRF.CX-01

HXB,工艺发部GYB,教习头部JTB,色发部SFB,辅料库FLK,色发库SFK,假发库JFK,统计部TJB,

设备处SBC,供应处GYC,白人部BRB。

5.4.3 文件标识

a)文件的标识通过文件标题、编号、受控状态、分发号等来实施。

b)受控文件应由发布部门盖上“受控”印章或填写分发号来标识。

c)受控文件是指其批准、发放、使用、更改、报废、回收均受到控制管理的文件。

供认证机构审核的各类手册、程序文件应是“受控”文件,供咨询机构及顾客使用的是“非受控”文件。

5.5 文件使用和管理

5.5.1 文件的发放

a)文件的发放部门应建立《文件发放登记表》。

b)文件的收文单位应建立《文件领用登记表》,各部门应规定专人管理,认真填写登记,字迹清晰,日期准确。

c)各部门应建立《受控文件清单》,加强对受控文件管理。

5.5.2 文件保管

a)文件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楚,便于查索。

b)作废文件应及时撤离现场,并按规定处理,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c)文件要妥善保管,不能涂改、损坏,保持文件的清晰和完整。

5.5.3 文件的借阅和复制

a)文件的部借阅要办理借阅手续,并在规定的日期归还。

b)公司的手册、程序文件及其它受控文件属公司的,不允许外借,按规定递交认证机构、顾客的各类管理体系文件,必须经总经理或管理者代表批准。

c)需要复制文件的部门,必须提出申请,经文件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复制,复制的文件仍按文件的控制要求进行管理。

5.6 文件评审与更改

5.6.1 必要时要对文件的现行状况进行评审,评审其适宜性和有效性,一般一年评审一次。

5.6.2 文件的容若不能正确指导管理活动时必须更改,应提出文件更改的申请,得到批准后实施。

5.6.3 文件更改可以采用“划改”、“插页”、“换页”、“换版”等形式进行。

5.6.4 文件修改状态要在“修改控制页”中得到反映,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5.6.5 文件版本用英文大写字母:“A、B、C……”及阿拉伯数字“0、1、2……”表示,如“A/1”表示A版已进行第一次修改。

5.7 外来文件控制

5.7.1 外来文件主要是指各类法律法规文件和国家或部颁标准规及行业标准,要及时进行识别和确认。Q/HRF.CX-01

5.7.2 经确认需控制的外来文件,要按受控文件进行管理,控制其分发。

5.7.3 要跟踪外来文件的变化和修订状态,使公司及时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5.8 文件作废与回收

5.8.1 由于各种原因而作废的文件要及时收回,并按要求销毁,因需要而保留的作废文件应盖“作废保留”的印章,以明显的标识进行区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5.8.2 文件丢失,责任人应及时写出书面报告,送公司文件管理部门进行及时登记和处置。

5.8.3 调离人员应及时交回或移交其管理的文件,确保文件不遗失。

5.9 文件归档与销毁

5.9.1 公司要建立档案室,对需归档的文件办理归档登记,进行归档管理。

5.9.2 对归档文件要分类、编目,存放要便于查索,并有必要的保管条件,防止归档文件受损变质。5.9.3 对已作废的文件,由质量管理部按规定填写《文件销毁登记表》,公司领导批准后,由质量管理部负责人监督销毁。

5.9.4 需要查阅或借阅归档文件,应填写《借阅文件登记表》,经批准后方可借阅或查阅。

6 记录

6.1 《文件发放登记表》JL/SC—4.2.3—01

6.2 《文件领用登记表》 JL/SC—4.2.3—02

6.3 《受控文件清单》 JL/SC—4.2.3—03

6.4 《文件更改及审批单》 JL/SC—4.2.3—04

6.5 《文件借阅登记表》 JL/SC—4.2.3—05

6.6 《文件归档清单》 JL/SC—4.2.3—06

6.7 《文件销毁登记表》 JL/SC—4.2.3—07

6.8 《外来文件确认一览表》 JL/SC—4.2.3—08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Q/HRF.CX-02

记录控制程序

1 目的

记录是阐明所取得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证据的文件,为了能给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提供证据,必须对记录进行控制和管理。

2 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所有相关记录的管理。

3 相关文件

3.1 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 Q/HRF.SC—2006

3.2 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文件控制程序》 Q/HRF.CX—01

4 职责

4.1 质量管理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和监督实施,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4.2 各相关部门按要求贯彻实施。

5 工作程序

记录的控制包括: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及处置等。

5.1 记录的分类

5.1.1 质量记录包括

a)产品质量记录,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验收、过程的测量、监控、分析等记录。

b)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记录如:审报告、管理评审、纠正预防措施等记录,包括过程记录。

c)环境的监测、职业健康安全监测和运行、法律法规获取遵循及其它记录。

d)其它有关记录

5.2 记录的标识

5.2.1 记录统一采用编号的形式加以标识,编号方法如下:

a)公司统一的记录表格编号:JL /SC-XXX-XX

记录顺序号

手册条款号

手册代号

记录代号

Q/HRF.CX-02

b)各部门根据需要设置的记录:XXX -XX-XXXXX

记录顺序号

部门各单位代号

部门代号

c)政府或主管行业有规定表样,仍照样采用,且编号不变。

5.2.2 记录的方式主要以文字记录为主,必要时采用照片、音像等辅助形式。

5.3 记录的填写要求

5.3.1 记录应字迹清楚,容真实,填写及时、完整、准确,文字描述简练正确,日期、签名手续完备。

5.3.2 记录不允许涂改,确因记录差错应采用“划改”形式,并有划改者签字。

5.4 记录的收集贮存和保护

5.4.1 各部门的记录由指定的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并分类存放。

5.4.2 记录存放和贮存应有适宜的环境,防止损坏、变质、丢失、虫蛀等。

5.5 记录的归档和检索

5.5.1 各部门记录要定期进行归档,记录一般一年集中归档一次,以次年的元月十日为该年的归档结束日。

5.5.2 所有的归档记录均应编目,填写《记录归档清单》,送交公司档案室。

5.5.3 公司档案室应将各部门移交的归档记录进行汇总编目、立卷、分类存放,便于检索,并符合贮存条件。

5.6 保存期限和处置

5.6.1 产品质量记录、其它记录均保存一年以上。

5.6.2 凡查阅、借阅记录,必须经负责人批准办理查阅或借阅手续,按规定进行。

5.6.3 记录的作废和销毁及其它规定按《文件控制程序》规定办理。

6 记录

6.1《记录清单》JL/SC—4.2.4—01

6.2《记录归档清单》JL/SC—4.2.4—02

6.3 《质量记录销毁审批表》 JL/SC—4.2.4—03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Q/HRF.CX-03

质量管理体系 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一、目的:对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 二、范围:对与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 三、职责者:公司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收集。 四、内容: 1、职责 1.1总经理负责批准发布质量手册。 1.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质量手册。 1.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和保管。 1.4办公室负责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 1.5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 2、程序 2.1文件分类及保管 2.1.1文件一级分类及代号 2.1.2 文件二级分类及代号 每一大类生产质量管理文件下,又规定作二级分类,即分为:

二类分类代号中的字母除SOP,SMP为英文缩写外,其它均为中文的拼音缩写。2.1.3第一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质量手册,第二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为程序文件,由办公室备案保存。第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各相关部门自行保存并报办公室 备案存档。 2.2文件的编号 2.2.1文件的编号与格式 编号格式 版本号(两位数字) 2.2.2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代号的编制按2.1.1、2.1.2的有关规定执行。 2.2.3 顺序号用三个阿拉伯数字表示,按文件编制的顺序排列。 2.2.4 版本号表示文件修订情况,文件的第一版用“00”表示,第一次修订用“01”表示,以后每次修订按顺序递增。 2.2.5例如: 程序文件《文件控制程序》编号:CX-SMP-001-00表示该文件是:程序文件 , 2.3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发放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适宜的: a)质量手册由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写,由管理者代表审核,上报总经理批准发布, 由办公室负责登记、发放; b)各部门工作文件由各部门负责人组织编写、汇总,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报总 经理批准,办公室负责登记、发放; c)应确保文件使用的各场所都应得到相关文件的适用版本。文件的发放、回收 要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2.4文件的受控状况 文件分为“受控”和“非受控”两大类,凡与质量体系运行紧密相关的文件应为受控,由各主管部门按规定执行。所有受控文件必须在该文件封面书写“受控”表 明其受控状态,并注明分发号。 2.5文件的修订或替换

iso及程序文件汇编

宁波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程序文件汇编 编制: 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_ 版本状态: _____________ 受控状态: _____________ 发放编号: _____________ 2006年6月28日发布2006年6月28日实施 宁波xx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颁布

文件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公司内部与质量、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获得的文件的最新有效版本,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包括外来文件的控制 3 职责 3.1管理部:负责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归口管理。 3.2各职能部门:负责与本部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编制、使用和保管。 4 工作程序 见附件1:体系文件管理流程图 4.1 文件分类及保管 4.1.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1)一级文件:质量/环境管理手册; 2)二级文件:质量/环境程序文件; 3)三级文件:质量/环境作业文件(部门工作手册)包括:管理制度、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岗位责任制和任职要求等)、作业规程、技术标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服务提供规范、质量控制规范)等; 4)各类记录。包括:数据报告、信息表、过程活动记录等; 5)其它文件:如针对某一特定服务项目或合同编制的质量计划、标准、规范等。 4.1.2文件保管 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由管理部备案保存; 2)部门工作手册由各相关部门自行保存并报管理部备案存盘; 3)部门记录文件由各相关部门自行保存; 4)管理性文件,如各种行政管理制度,部分外来的管理性文件,包括上级主管部门发来的文件和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政策、法规文件等,由管理部保存。 4.2 文件的编号 4.2.1文件编号规则 a ?质量手册 洛X/XX|X -X$-XX|XXX ---- 年号、版次(如用2006A表示)文件 顺序号(按01,02 .......................... 表示) 管理手册代号(用QEM表示)

GBT29490-2013知识产权贯标全套文件范例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贯标全套文件模板 1、知识产权手册 2、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3、专利管理制度 4、商标管理制度 5、DXC薪酬管理制度 6、知识产权管理奖惩制度 7、商业秘密管理制度 8、合同管理制度 9、知识产权应急方案 10、知识产权申请控制程序 11、知识产权检索控制程序 12、知识产权变更、放弃控制程序 13、知识产权信息发布控制程序 14、企业预警管理制度 15、企业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流程规定 16、企业采购活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流程规定 17、企业生产中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流程规定 18、企业对外与贸易活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流程规定 19、企业销售活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流程规定 20、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21、D XC公用工程设计统一技术标准 22、知识产权活动记录表表单样本

知识产权手册 (GB/T 29490-2013) 1范围 1.1总则 本手册按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要求,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规范企业的知识产权工作。 1.2内容 本手册包括了GB/T 29490-2013《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全部要求以及体系所需过程的相互作用,也包括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方针、体系要求、资源管理、运行控制、合同管理、检查、分析和改进。 1.3目的 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促进企业建立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知识产权管理活动规范,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 1.4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经营活动全过程。本手册涉及评价企业是否满足《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评价体系。 1.5应用

2018新版三体系程序文件汇编

程序文件汇编 (第1 版)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7-10-01 发布 2017-10-01 实施 GGGGGGG 有限公司 目录 文件控制程序 (3) 记录控制程序 (7)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0)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2) 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8) 相关方管理控制程序 (11) 运行控制程序 (15) 污染物管理控制程序 (18)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21)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26) 合规性义务和评价控制程序 (29)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31) 绩效测量与监视控制程序 (35) 不符合与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38)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42) 事件调查控制程序 (47)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51) 知识管理控制程序 (54)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58) 组织的环境、相关方分析及风险控制程序 (62) 文件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部门使用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3. 职责 3.1办公室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归口管理; 3.2技术部负责技术文件的管理和控制; 3.3研发部负责设计研发和技术协议等文件的控制管理; 3.4各部门负责归口外来文件的控制管理。 4. 工作程序 4.1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 A层文件《管理手册》;B层文件《程序文件》; C层文件有: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国家 /行业标准等。 4.2文件的审批流程 4.2.1A层文件:《管理手册》由综治办编写、常务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 4.2.2B层文件:《程序文件》由编写小组负责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4.2.3C层文件:由管理部门编写,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副总批准。 4.2.4公司行政文件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管理制度

编号:SY-AQ-01352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管理制 度 Management system of quality manual and procedure documents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管理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目的与适用范围 为了确保在质量体系运行中的各个场所使用的文件是有效版本,特制 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更改,发放和回收的管 理。 2、管理要求 2.1全质办是《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 2.2《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在贯彻实施过程中若发现差距或不 符合实际情况时,各职能部门要以书面形式反馈全质办,全质办向管理 者代表提出更改报告,填写文件更改通知单,经管理者代表报准后进行 更改、控版和回收。 2.3全质办指定专人负责《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按规定范围进 行发放、更改和因收,对其使用和保管进行监控。

2.4全质办受管理者代表委托解释《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有关内容。 2.5技术科负责对《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进行标准化审查。 2.6《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持有者要保证其有固定的存放位置,以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对其进行更改、回收等。 2.7《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持有者要妥善保管,不得丢失,不准外借,更 不准私自提供他人转抄或复印,若发现类似问题,应予以追究责任。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GBT29490-2013贯标文件管理手册精编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GBT29490-2013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文件管理手册精编 2019 年04 月11 日发布2019 年04 月11 日实施 ××××××公司发布

目录0.1 前言 1 0.2 颁布令 0.3 企业简介 0.4 知识产权方针、目标 0.5 任命书 1 范围 1.1 总则 1.2 内容 1.3 目的 1.4 范围 1.5 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4.1 总体要求 4.2 文件要求 4.2.1 总则 4.2.3 外来文件与记录文件 5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5.2 知识产权方针 5.3 策划 5.3.1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策划 5.3.2 知识产权目标 5.3.3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5.4 职责、权限和沟通 5.4.1 管理者代表 5.4.2 机构 5.4.3 内部沟通 5.5 管理评审 5.5.1 评审输入 5.5.2 评审输出 6 资源管理 6.1 人力资源 6.1.1 知识产权工作人员 6.1.2 教育与培训 6.1.3 人事合同 6.1.4 入职 6.1.5 离职

6.1.6 激励 6.2 基础设施 6.3 财务资源 6.4 信息资源 7 基础管理 7.1 获取 7.2 维护 7.3 运用 7.3.1 实施、许可和转让 7.3.2 投资融资 7.3.4 标准化 7.3.5 联盟及相关组织 7.4 保护 7.4.1 风险管理 7.4.2 争议处理 7.4.3 涉外贸易 7.5 合同管理 7.6 保密 8 实施和运行

8.1 立项 8.2 研究开发 8.3 采购 8.4 生产 8.5 销售和售后 9 审核和改进 9.1 总则 9.2 内部审核 9.3 分析与改进 附录 1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文件目录知识产权管理总则 专利管理制度 商标管理制度 企业著作权管理制度 商业秘密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奖惩制度 知识产权应急方案 技术合同管理办法 知识产权申请控制程序 知识产权检索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汇编

TY 文 件 记 录 控 制 程 序 文件 编号 TY/QP-01- 2010 版本A/0发布 日期 2010年08月30 日 编 制刘威审 核 胡许 先 批 准 陈前 保 受控状 态 受 控 1.目 的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受到有效控制,各个文件使用场所得到有效版本的文件。 确保记录的标识、编制、贮存、归档、保护、检索、处置等所需的控制,便于识别和检索,以提供质量管理体系符合要求和有效运行的客观证据及追溯和改进的信息。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质量文件的控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三级文件、与产品有关的技术文件、外来文件、图纸资料和记录样表)。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各种质量记录。 3.职 责 3.1 办公室负责本程序的归口管理; 3.2总经理负责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批准; 3.3 办公室负责组织质量体系质量文件的编写,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审核; 3.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管理作业文件的编制、审核,提交管理者代表批准。 3.5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文件和质量记录的管理。 4.文件工作程序 4.1质量体系文件的控制 4.1.1 文件层次 a) 质量手册:第一层 质量手册

b) 程序文件:第二层 程序文件 c) 三级作业文件:第三层 作业文 件 d) 质量记录表单:第四层 质量 记录表单 注1: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详见公司的《文件总览表》。 4.1.2文件的编制、审核和批准 a)质量手册由办公室组织编写,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总经理批准;b)程序文件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编写,管理者代表批准; c)三级文件由相关部门负责编写,部门主管批准,跨部门的三级文件由管理者代表批准。 注2:生产技术部负责技术标准、外来文件的控制和评审,对国家、行业标准进行跟踪,并编制“国家、行业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目录”。 4.1.3文件的标识 a) 凡受控文件一律加盖“受控”章,予以区别,质量体系文件 需在显著部位标明文件名称、文件的编号、版本号、修改状 态、页码等内容; b) 对所有外来文件应加盖“外来”章,予以区分,对外来文件 应编制《外来文凭件总览表》,并沿用原文件的编号; c) 对存入媒体的文件,对文件夹/文件名应予以标识; 注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标明版本/修改状态标识,同时在“文件总览表”内标明各类文件版本/修改状态,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使文件得到有效控制。 4.1.4文件的编号 a) 所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保持清晰、统一编号,便于识别和检 索; b) 本公司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号按以下示例进行: TY/QX—XX—XXXX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受控状态分发号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编号JD/QMB4.2.3—01~JD/ QMB8.5.2/8.5.3—05 编制办公室 评审各部门 批准管理者代表 版本号第A/0版

无锡市江达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文件修改记录表QR4.2.3—0107 文件名称编号 修改日期修改次数版本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批准人备注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目录表 序号ISO9001: 2000 标准条款号 文件编号文件名称 1 4.2.3 JD/QMB4.2.3—01 文件控制程序 2 4.2.4 JD/QMB4.2.4—02 记录控制程序 3 8.2.2 JD/QMB8.2.2—03 内部审核程序 4 8.3 JD/QMB8.3—0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 8.5.2—8.5.3 JD/QMB8.5.2/8.5.3—05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编号JD/QMB4.2.3—01 第A版第0次修改 文件控制程序第1页共5页 1.目的 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以控制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使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各个场所使用适用文件的有关版本,从所有发放和使用的场所及时撤出失效和作废的文件。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产品质量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包括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如标准、法规、顾客财产的知识产权(提供的图纸)等。 3.引用标准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JD/QMA—2006《质量管理手册》4.2.3《文件控制》 4.职责 4.1办公室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管理文件的控制。

程序文件汇编.docx

xxxx CONSTRUCTION 程序文件汇编 编制:文件编制组 审核:xxx 批准:xxx xxxx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xxxxxxxxxxxxx CONSTRUCTION CO.,LTD

目录 序号编号名称页码1xxxx/QESP01:B《文件控制程序》3 2xxxx/QESP02:B《记录控制程序》6 3xxxx/QESP03:B《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8 4xxxx/QESP04:B《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11 5xxxx/QESP05:B《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识别与合规性评价程序》14 6xxxx/QESP06:B《目标管理控制程序》16 7xxxx/QESP07:B《信息交流沟通程序》18 8xxxx/QESP08:B《管理评审程序》20 9xxxx/QESP09:B《人力资源管理程序》22 10xxxx/QESP10:B《施工设备管理程序》25 11xxxx/QESP11:B《工程投标及合同管理控制程序》27 12xxxx/QESP12:B《材料采购控制程序》29 13xxxx/QESP13:B《工程分包控制程序》31 14xxxx/QESP14:B《施工策划控制程序》33 15xxxx/QESP15:B《工程项目施工和服务控制程序》35 16xxxx/QESP16:B《环境运行控制程序》38 17xxxx/QESP17:B《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41 18xxxx/QESP18:B《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43 19xxxx/QESP19:B《内部管理体系审核控制程序》46 20xxxx/QESP20:B《运行督查控制程序》49 21xxxx/QESP21:B《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控制程序》51 22xxxx/QESP22:B《管理绩效监测控制程序》53 23xxxx/QESP23:B《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5 24xxxx/QESP24:B《环境 / 职业健康安全不符合控制程序》57 25xxxx/QESP25:B《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59

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 规范和指导本公司品控部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管理流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从来料到成品出入库的整个生产活动过程。 3.定义: 3.1首件:①批次生产的前三件产品; ②换班后生产的前三件产品; ③设备经维修或调试后所生产的前三件产品。 3.2关键工序: 指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工序。。 3.3特殊工序: 指通过检验和试验难以准确评定其质量的过程。 3.4可靠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4.职责和权限: 4.1品控部IQC:负责编制来料检验标准,并对来料实施检验,依检验结果作出判定,并对来料不良品质问题与供应商进行沟通,跟踪不合格来料的改善和验证。 4.2品控部IPQC:负责编制生产过程中需要的检验作业指导文件,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实施控制,并组织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生产异常的处理进行跟进和验证。4.3品控部QA:负责编制成品检验作业指导文件,对成品实施质量控制,并组织对检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异常的处理进行跟进和验证。负责成品最终放行的判定。 4.4品控部经理:负责品保部相关检验标准、作业指导文件的批准。负责自主产品、外购件和外购检验设备的品质评定,及合格供应商评定,生产品质监管等工作。对涉及产品质量的相关事项和判定拥有最终判定权利。 5.工作流程图: (见附件1) 6.工作程序和内容: 6.1来料检验: 6.1.1材料接收 6.1.1.1材料入库、储存、搬运、防护依《物料控制管理程序》执行; 6.1.1.2物料清单(BOM)中标注的A类物料,仓库人员针对来料核对其厂商名、厂商代号、订单代号、品名、交货数量等并作来料暂收,并开据《送检单》(填写物料基本信息)送检到IQC;送检时依据采购提供该物料的紧急信息标注是否加急。 6.1.1.3物料清单(BOM)中标注的B、C类物料,仓库人员针对来料核对其厂商名、厂商代号、订单代号、品名、交货数量等作来料暂收。并开据《送检单》(填写物料基本信息)到IQC;送检时依据采购提供该物料的紧急信息标注是否加急。 6.1.2来料检验 6.1.2.1 A类物料的检验: 6.1.2.1.1 IQC检验员接到《送检单》后,依急件、平件先后次序进行检验安排:急件应在2小时内完成检验,以确保生产之急需。平件根据来料日期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检验;当来料批次多时可延长到5个自然日。 6.1.2.1.2 IQC检验员接到《送检单》后,根据物料信息进行确认。如果发现物料是非合格供方提供,且非转批量物料,IQC有权拒检,并退回送检部门。新产品或和工程变更的物料,则按三阶文件《新工艺、新材料导入管理程序》执行。 6.1.2.1.3检验测试项目依《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图纸、样品等进行,对能试装的物料应结合

质量管理体系与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操纵程序 编号: SF-QP4.2.3-2005-1 1.目的 对与组织质量治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操纵,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均为有效版本。 2.范围适用于与质量治理体系有关的文件操纵。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批准公布质量手册。 3.2治理者代表负责审核质量手册。 3.3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 3.4生技部负责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 4.程序 4.1文件的分类 4.1.1文件分为技术性文件和治理性文件两大类。 a.治理性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打算、治理制度、合格供方名单及外来治理性文件和相应的表格; b.技术性文件包括设计文件、工艺文件、检验规程、作业指导书、产品标准等和外来技术文件。 4.2文件的编号

4.2.1质量手册的编号:SF - QM - □ 文件编制的年代号 质量手册代号 企业代号 4.2.2程序文件的编号:SF - QP □ - □ 文件编制的年代号 程序文件标准对应章节号 程序文件的代号 企业代号 4.2.3质量打算、治理制度、作业指导书等第三层次文件的编号: SF - ZD □ - □ 文件序号 质量手册中文件章节号 作业指导书代号

企业代号 4.2.4记录: SF – QR □- □ 文件序号 质量手册中文件章节号 记录代号 企业代号 4.2.5设计、工艺文件规程的编号按原文件编号或技术文件治理部门自行编制。 4.2.6各部门分发代号 总经理01 治理者代表02 生技部03 供销部 04 质检部05 车间06 仓库07 4.3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发放 文件公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适宜的。 a.质量手册由生技部组织编写,治理者代表审核,上报总经理批准公布,由生技部文件资料治理员负责登记、发放; b.各部门的文件由各部门组织编写,由部长审核,上报治理者代表批准公布。由文件资料治理员负责登记、发放;

最实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体系全套模版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贯标文件模板 国家知识产权局编制

文件编号: 版本号: 受控状态: 发放编号: 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手册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公司发布

目录 0.1 前言 (1) 0.2 颁布令 (2) 0.3 企业简介 (3) 0.4 知识产权方针、目标 (4) 0.5 任命书 (5) 1 范围 (6) 1.1 总则 (6) 1.2 内容 (6) 1.3 目的 (6) 1.4 范围 (6) 1.5 应用 (6)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 3 术语和定义 (6) 4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6) 4.1 总体要求 (6) 4.2 文件要求 (7) 4.2.1总则 (7) 4.2.3外来文件与记录文件 (8) 5 管理职责 (8) 5.1 管理承诺 (8) 5.2 知识产权方针 (9) 5.3 策划 (9) 5.3.1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策划 (9) 5.3.2知识产权目标 (9) 5.3.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10) 5.4 职责、权限和沟通 (10) 5.4.1管理者代表 (10) 5.4.2机构 (11) 5.4.3内部沟通 (11) 5.5 管理评审 (12) 5.5.1评审输入 (12) 5.5.2评审输出 (12) 6 资源管理 (13) 6.1 人力资源 (13) 6.1.1知识产权工作人员 (13) 6.1.2教育与培训 (13) 6.1.3人事合同 (13)

6.1.4入职 (14) 6.1.5离职 (14) 6.1.6激励 (15) 6.2 基础设施 (15) 6.3 财务资源 (15) 6.4 信息资源 (15) 7 基础管理 (16) 7.1 获取 (16) 7.2 维护 (17) 7.3 运用 (17) 7.3.1实施、许可和转让 (17) 7.3.2投资融资 (17) 7.3.4标准化 (18) 7.3.5联盟及相关组织 (18) 7.4 保护 (18) 7.4.1风险管理 (18) 7.4.2争议处理 (18) 7.4.3 涉外贸易 (19) 7.5 合同管理 (19) 7.6 保密 (20) 8 实施和运行 (20) 8.1 立项 (20) 8.2 研究开发 (21) 8.3 采购 (21) 8.4 生产 (22) 8.5 销售和售后 (22) 9 审核和改进 (23) 9.1 总则 (23) 9.2 内部审核 (23) 9.3 分析与改进 (23) 附录1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管理制度文件目录 (25) 知识产权管理总则 (26) 专利管理制度 (32) 商标管理制度 (40) 企业著作权管理制度 (44) 商业秘密管理制度 (46) 知识产权奖惩制度 (51) 知识产权应急方案 (53) 技术合同管理办法 (57) 知识产权申请控制程序 (60)

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XX/XXXX XXX XXXX 文件控制程序 1 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文件的控制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文件的控制。 2 引用文件 XX/XXXXX XXXX 记录控制程序 XX/XXXXX XXXX 设计和开发更改控制程序 XX1580 设计文件的分类编号 XX207 设计文件的管理制度 3 职责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由质管部负责管理,图样、技术文件由科技部办公室负责管理,各部门配合。 4 工作程序 4.1 文件的编制、审核 文件的编制、审核,依照归口管理的原则,由各主管部门编制后,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核其适用性,并批准实施。重要的、涉及面广的质量文件,可由最高管理者审批。图样和技术文件按XX207《设计文件的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审签,工艺和质量会签,标准化检查,并确保图样、技术文件协调一致、现行有效。 当文件的充分性与适宜性发生变化时,由有关部门提出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的申请,依据原审批程序再次批准后方可执行。 4.2 文件的标识 a)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标识由质管部按企业标准的规定进行标识; C)技术文件的标识,归档文件由档案室按公司档案分类大纲编号,其中设计文件由标准化人员按XX1580《设计文件的分类编号》和XX207《设计文件的管理制度》给出; c)质量记录的标识按XX/XXXX XXX XXX《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标识; d)外来文件依照归口管理的原则,由归口管理部门对文件标识。 4.3 文件的归档、分发和控制 文件的归档应依照确保文件协调一致、现行有效、及时归档的原则,要确保文件清晰、易于识别。 a)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质管部负责印制、存档和管理,根据工作需要,质管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登记、编号和分发至有关部门,质管部及使用部门负责对使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保证所有场所使用的文件是现行有效的版本,作废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由质管部负责及时从使用现场收回,并按作废文件的处理规定进行处理; b)技术文件由产品课题负责人按XX/XXXX XXXXXXX《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负责归档,科技部办公室负责复制。科技部办公室根据工作需要,拟定文件发放清单,由科技部办公室登记、编号、发放。科技部办公室负责对技术文件的编制,使用单位对技术文件的使用进行控制,保证所使用的技术文件现行有效,并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c) 质量记录按XXX/RXXX XXXXXXX《记录控制程序》进行归档,需要时,记录复印件可发至相关部门和人员存档管理。 d)当需要借阅存档的质量管理文件体系或技术文件时,借阅人需到文件归档管理部门办

ISO9001-2015程序文件汇编

程序文件汇编 (依据ISO9001:2015标准编制) 编号:YQLX/CX—2016 版本号: A/0 编制:文件组 审核: 批准: 2016年1月1日发布 2016年1月1日实施北京云起龙骧科技有限公司

管理体系程序目录序号程序名称 1 文件控制程序 2 记录控制程序 3 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4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5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6 采购控制程序 7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8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9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10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11 服务控制程序 12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 编号:YQLX /CX01 1.目的 为了实现文件的科学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程序文件。 2.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与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和管理(包括外来的文件和资料)。 3.职责、权限 3.1公司领导 3.1.1 总经理负责制定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负责管理体系文件和行政文件的审批、公布及外来文件的批阅,并有批阅记录。 3.1.2 主管领导负责所主管部门的管理文件审报。 3.2 职能部门 3.2.1 商务行政部 A.负责文件的编号、打印、装订、登记、归档、发放、发布及外来文件的收发、登记、造册管理。 B.负责组织各部门编写相关管理体系文件。 C.负责建立管理体系文件总清单。 3.2.2 其他职能部门:负责编写和管理各部门的年度适用、有效文件清单。 4. 工作程序 4.1 文件的分类 4.1.1 管理体系文件 A.管理方针、目标 B.管理手册 C.程序文件 4.1.2 管理性文件 A.管理制度、规定、办法等文件(红头文件) B:上级主管部门文件(红头转发文件) 4.1.3 行政性文件 A.有关内部通知性文件 B:申请文件及批示性文件 4.1.4 技术性文件 作业指导书、设计文档等资料 4.1.5 外来文件 A.国家及上级机关颁发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性文件 B.行业可直接引用或执行的规范和技术标准 C.客户提供的资料及有关文件 4.2 文件的编写、审批、发放、评审、和归档。 4.2.1商务行政部负责组织编写《管理手册》,报总经理审批后,在公司内颁布;此文件为受控文件,商务行政部对文件加盖“受控”章,按发放顺序编号、登记后向各部门发放。 4.2.2管理体系运行过程职能主控部门编写程序文件,报各部门主管领导审阅,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布;《程序文件》为受控文件,由商务行政部对文件加盖“受控”章,按发放顺序编号、登记后向各部门发放。 4.2.3管理性文件由主管部门负责编写,报主管领导审批后,由商务行政部统一编发文号、登记发放。 4.2.4各部门内部管理文件应依据相关文件原则编写,部门主管领导审批后由各部门资料员编号、登记、发放和使用。 4.2.5外来标准、规范等文件由商务行政部识别,填写《外来文件清单》,经编号、登记向相关部门或使用人发放。

新版三体系程序文件汇编

编号: 程序文件汇编 (第1版) 编制: @ 审核: 批准: 2017-10-01 发布2017-10-01实施 . *******有限公司

目录 文件控制程序 (3) 记录控制程序 (7)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10)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2) ) 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8) 相关方管理控制程序 (11) 运行控制程序 (15) 污染物管理控制程序 (18)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21)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26) 合规性义务和评价控制程序 (29) ~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31) 绩效测量与监视控制程序 (35) 不符合与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38)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42) 事件调查控制程序 (47)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51) 知识管理控制程序 (54) 》 变更管理控制程序 (58) 组织的环境、相关方分析及风险控制程序 (62) 文件控制程序 1.目的 对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部门使用文件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 … 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3.职责

办公室负责管理体系文件的归口管理; 技术部负责技术文件的管理和控制; 研发部负责设计研发和技术协议等文件的控制管理; 各部门负责归口外来文件的控制管理。 4.工作程序 ~ 管理体系文件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A层文件《管理手册》;B层文件《程序文件》; C层文件有: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国家/行业标准等。 文件的审批流程 A层文件:《管理手册》由综治办编写、常务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 B层文件:《程序文件》由编写小组负责编制,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C层文件:由管理部门编写,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副总批准。 公司行政文件 人事任命文件 — 高层管理人员任命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审核,董事长批准后发布;部门中层正职管理人员任命由总经理提名、董事长批准后发布;部门中层副职、班组长任命,由分管副总提名、总经理批准发布。 其他文件 其他文件由主管部门起草,经部门负责人、分管副总、总经理审批后发布。 文件的控制管理 文件编写格式统一按照《体系文件编写导则》要求进行编写。 技术部负责工艺规程、产品标准等文件发放和回收控制管理。

质量管理程序控制文件

质量管理程序控制文件 Q/TX.RQCW—01—2008 1 2 1.目的 保证质量手册的运行过程中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制造的全过程。 3.手册编制 《手册》由质保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制,质保工程师审核,法人批准。 4.手册的发放 4.1《手册》分为“受控本”和“非受控本”两种。“非受控本”仅供参考,不在公司内使 用。 4.2“受控本”手册持有人名单由质保工程师确定,技术部资料室负责按名单发放和登记。 4.3“非受控本”手册根据用户的要求,经质保工程师批准,技术部负责按名单发放和登 记。

4.4公司应给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提供一本“受控本”手册,并做好登记记录。 5.手册修改 5.1当压力容器法规、标准及国家有关标准、法规新发布(修改)或公司内部质量保证体 系变更时,对手册进行相应的修改。以使手册符合最新版本压力容器法规、标准及国家有 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5.2手册修改由质保工程师组织实施,修改后的手册经质保工程师批准。按照“手册发放” 内容执行。 5.3手册修改采用整章更换的方式进行。 5.4手册的修改章、前言章由技术部资料室发放到每一个“受控本”手册的持有人。同时回收手册中作废各章,并登记签收。 5.5公司办公室应将每次修改前的一个旧版本手册存档。 6.质量文件 6.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分类编码规定》 Q/TX.RQGW—01—2008 6.2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Q/TX.RQCW—04—2008 - 1 -

Q/TX.RQCW—01—2008 2 2 7.记录 7.1 《质量手册持有人名单表》 Q/TX.RQJL—001—2008 7.2 《质量手册发放登记表》 Q/TX.RQJL—002—2008 7.3 《受控文件清单》 Q/TX.RQJL—003—2008 7.4 《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Q/TX.RQJL—004—2008 7.5 《文件/图样更改通知单》 Q/TX.RQJL—008—2008 7.6 《失效、作废文件目录》 Q/TX.RQJL—009—2008 7.7 《失效、作废文件保留目录》 Q/TX.RQJL—010—2008 7.8 《文件销毁记录》 Q/TX.RQJL—011—2008 / / / - 2 - Q/TX.RQCW—02—2008 1 2 1.目的和适用范围

IATF16949-2016程序文件汇编(含表格)

IATF16949-2016程序文件汇编(45个文件)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目录 1.PFMEA控制程序(含表格) PFM EA控制程序( 含表格).d oc 2.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含表格) 标识和可追溯性程 序(含表格).d oc 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含表格)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含表格).d oc 4.不良质量成本控制程序(含表格) 不良质量成本控制 程序(含表格).d oc 5.采购和供方评定程序(含表格) 采购和供方评定程 序(含表格).d oc 6.仓库管理程序(含表格) 仓库管理程序(含表 格).d oc

7.测量系统分析MSA程序(含表格) 测量系统分析M SA 程序(含表格).d oc 8.产品过程开发程序(含表格) 产品过程开发程序( 含表格).d oc 9.产品和服务要求控制程序(含表格) 产品和服务要求控 制程序(含表格).d oc 10.产品生产和服务管理程序(含表格) 产品生产和服务管 理程序(含表格).d oc 11.产品质量审核程序(含表格) 产品质量审核程序( 含表格).d oc 12.产品质量先期策划程序(含表格)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程序(含表格).d oc 13.持续改进程序(含表格) 持续改进程序(含表 格).d oc 14.工程变更控制管理程序(含表格)

工程变更控制管理 程序(含表格).d oc 15.工作环境管理程序(含表格)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含表格).d oc 16.顾客和员工满意度管理程序(含表格) 顾客和员工满意度 管理程序(含表格).d oc 17.管理评审程序(含表格) 管理评审程序(含表 格).d oc 18.过程和产品测量和监控程序(含表格) 过程和产品测量和 监控程序(含表格).d oc 19.过程质量审核程序(含表格) 过程质量审核程序( 含表格).d oc 20.记录控制程序(含表格) 记录控制程序(含表 格).d oc 21.监视和检测资源管理程序(含表格)

质量体系文件控制程序

XXXXXXX有限公司文件控制程序 文件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1.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程序文件、、包括法律法规等外来文件的控制,以确保上述的文件都受控,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各个场所都使用有效版本的文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3.术语和定义 3.1 文件:信息及其载体。其中载体可以是纸张、磁性的、电子的、光学的计算机电子盘片、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3.2 形成文件的信息:组织需要控制并保持的信息及其载体。 4.职责 4.1 品质部 4.1.1 统筹组织各部门编制、修订对应模块体系文件,确保体系文件保持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 4.1.2 负责所有体系文件的发布和归档,监控体系文件的发布、受控、归档、修订及废止过程,确保体系文件处于受控状态。 4.2 技术部 4.2.1 负责公司所有技术文件的发布和归档,监控技术文件的发布、受控、归档、修订及废止过程。 4.3 各部门职责 4.3.1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管理模块体系文件的编制和审核; 4.3.2 品质部负责纸档体系文件、外来文件的接收、发放、归档、回收等工作。 5.程序 5.1 本公司质量、环境及HSPM管理体系受控文件包括: a)《体系管理手册》(包括质量方针和目标指标的文件); b)程序文件(规定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的途径的文件); c)技术文件、作业指导书等; d)涉及质量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e)适当的外来文件: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外部提供的图样、技术要求、说明书及参考资料 等; 5.2 体系文件的制定 5.3.1 文件的编号、标识 品质部负责体系文件的编号、标识。 5.3.2 文件的编制、审核与批准 《体系管理手册》由品质部负责编制,总经理批准。程序文件由归口管理部门编制,部门主管审核,副总经理代表批准,以确保文件的充分性、适宜性。 5.4 体系文件的归档与发布 5.4.1 体系文件审批完成后,纸档原件由编制部门文件管理员在品质部处加盖“受控文件”印章后统一归档,登记在《受控文件一览表》中。 5.4.2 体系文件归口管理部门文件管理人员根据需要,向需将文件放置在工作现场的部门发放纸档体系文件,并记录在《文件发放回收记录单》中。品质部完成电子版文件归档后,统一向全公司范围内以邮件形式发布。 5.4.4 体系文件的保存期限按附件《受控文件一览表》执行。 5.4.5 因文件损坏、遗失需补领或需增加份数时,申领人(或部门)须填报《文件领用申请单》,说明原因,经部门主管同意,办理相应手续后方可领用。

质量管理体系四大过程六大程序文件八大质量管理原则

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四大过程六大程序文件八大质量管理原则 一、质量管理体系四大过程(PDCA: 1、资源管理过程(包括人,财、物、信息等) 2、管理职责过程(确定方针目标,组织结构,内部沟通,职责权限、内部评审) 3、产品实现过程(策划、销售、市场、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检验与监测职能的实现) 4、测量、分析和改进。(针对企业关注的管理要点,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监视和分析,得出一个合理的分析报告,指明改进方向,实现改进。) 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六大程序文件如下: 1、文件控制程序(标准423条款的要求); 2、记录控制程序(标准424条款的要求); 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标准8.2.2条款的要求); 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标准8.3条款的要求); 5、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标准8.5.2条款的要求); 6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标准8.5.3条款的要求)。 注意,一个文件可以包括多个程序要求,同时,一个程序也可能形成多个文件。 三、八大质量管理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2、领导作用: 领导者确立本组织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他们应该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3、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获益。 4、过程方法:

将相关的活动和资源作为过程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5、管理的系统方法: 识别、理解和管理作为体系的相互关联的过程,有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的效率和有效性。 6持续改进: 组织总体业绩的持续改进应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有效决策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基础上。 8、互利的供方关系: 组织与其供方是相互依存的,互利的关系可增强双方创造价值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