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疗效和安全性的关联_吴娜琼
- 格式:pdf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5
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与CETP基因常见单核苷酸多态的相关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心血管疾病是当前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健康挑战之一,而高胆固醇水平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他汀类药物作为调脂药物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可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来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进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然而,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在患者中存在很大的差异,其中一部分原因与遗传因素有关。
最近的研究表明,CETP(胆固醇酯转移蛋白)基因常见单核苷酸多态与他汀类药物的调脂效果密切相关。
CETP是一种重要的调控脂质代谢的蛋白质,它可以转移血清中的脂质分子,特别是胆固醇酯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之间的转换。
CETP基因的多态性已被证明与血脂异常、冠心病和中风的风险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表明,CETP基因多态性可能会影响他汀类药物的疗效。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CETP基因常见单核苷酸多态与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的相关性,为个性化调脂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拟纳入20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对其进行他汀类药物治疗。
首先,患者的CETP基因多态性进行基因检测,包括rs708272、rs12149545和rs3764261等几个常见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
其次,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成不同基因型组。
随后,对患者进行连续12周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并且每4周检测一次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
最后,分析和比较不同基因型组之间的治疗效果和药物耐受性差异。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探讨CETP基因常见单核苷酸多态与他汀类药物调脂效果的相关性;2.验证CETP基因对他汀类药物的治疗反应的影响;3.提供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的个体化指导。
四、研究局限本研究的局限在于样本量较小,仅包括200例患者,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差。
另外,本研究使用的是他汀类药物治疗,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调脂药物。
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及药物治疗反应个体化研究——以某医院为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物治疗已经成为人们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取决于许多因素,如药物代谢、吸收和分布等。
而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从而个性化治疗,提高疗效。
本文将以某医院为例,介绍如何进行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一、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简介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是指基因序列中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这些SNP会对药物的代谢酶的活性产生影响,从而改变药物的代谢速率和效果。
因此,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并选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二、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方法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常用的方法有PCR-RFLP、TaqMan、SNPscan等。
在某医院里,常用的是PCR-RFLP法进行分析。
PCR-RFLP是一种基于PCR扩增和酶切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提取被检测个体的基因组DNA;2、选择需要检测的药物代谢酶基因,设计引物并进行PCR扩增;3、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根据切割后的DNA片段大小分析样本基因型。
三、药物治疗反应个体化研究应用个性化治疗是近年来医学界的一个热点话题,而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则是实现个性化治疗的重要手段。
在某医院里,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已经被应用到临床中,以下举几个例子。
1、华法林治疗华法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病的药物,但其剂量和用法需根据患者的代谢差异进行个体化调整。
某医院通过对CYP2C9和VKORC1基因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从而制定了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了疗效。
2、乳腺癌患者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析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
某医院通过对CYP2D6基因的分析发现,部分患者的代谢能力较差,导致药物的代谢速度过慢,治疗效果欠佳。
他汀类药物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不良反应王琴;胡琪【摘要】随着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也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该文对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基因组学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其个体化应用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6(020)005【总页数】2页(P998-999)【关键词】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多态现象,遗传;副作用【作者】王琴;胡琪【作者单位】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湖北荆门 44800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湖北武汉 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湖北武汉 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专论◇他汀类药物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作为调脂药物,并用于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由于他汀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2001年,西立伐他汀因其发生致命性不良反应横纹肌溶解,他汀的安全性问题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药物基因组学则是从已知基因对药物效应的影响,确定药物作用的靶点,研究从表型到基因型的药物反应个体多样性,其核心是药物反应的遗传多态性,即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通过研究分析遗传对药物代谢酶、对药物受体以及对药物转运蛋白的影响,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
近年来,研究药物基因组学来预测药物不良反应这方面也开始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2]。
关于他汀类药物代谢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已有研究报道,但关于其不良反应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尚在探索中,虽然大多数服用他汀类药患者对他汀类药物耐受性良好,但其严重不良反应亦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基因组学与他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为安全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他汀相关肌病包括肌病、肌痛、肌炎以及横纹肌溶解,其中横纹肌溶解症是其最严重的不良效应。
• 1330 •中国药理学通报Chinese Pharmacological Bulletin2017 Sep;33(9) :1330 ~ 1网络出版时间:2017 -8- 20 16 :47 网络出版地址:http ://kns. cnki. net/kcms/detail/34. 1086. R. 20170820. 1647. 054. htm l ◊研究简报◊CYP3A5+ 3基因多态性与辛伐他汀稳态血药浓度及降脂疗效的相关性汪宝军\张莉蓉2,付润芳2(1.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药学部,河南三门峡472000;2.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河南郑州450001)Effects of CYP3A5 * 3 gene polymorphism on steady plasma-drug concentration and lipid-lowering efficacy of simvastatin in Chinese hyperlipidem-ic patientsWANG Bao-jun1, ZHANG Li-rong2, FU Run-fang2 (1.Dept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entral Hospital of Sanme-nxia City of Henan Province, Sanmenxia, H e,nan472000, China ;2. Dept of Pharmacology ^Basic Medical Colleg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450001, China)doi :10. 3969/j. issn. 1001 - 1978. 2017.09.02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 -1978(2017)09 -1330 -02 中国图书分类号:R345.99;R589. 205; R969.1; R972.6关键词:CYP3A5$3;基因多态性;辛伐他汀;代谢;稳态血药 浓度;降脂疗效K e y w o r d s: C Y P3A5* 3 ;genetic p o l y m o r p h i s m;simvastatin;m etabolism ;steady plasma-drug concentration ;lipid lowering efficacy辛伐他汀(simvastatin)主要用于降血脂及预防心脑血管 疾病。
2018年美国心脏协会血脂管理指南解读吴娜琼;李建军【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年(卷),期】2019(027)001【总页数】3页(P13-15)【关键词】血脂管理;指南;解读【作者】吴娜琼;李建军【作者单位】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代谢中心,100037 北京;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分泌与心血管代谢中心,100037 北京【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2018年美国心脏协会(AHA)年会在芝加哥召开,公布2018版AHA血脂管理指南(简称2018版指南)[1],迅速引起业内的广泛关注和众多专家的解读,充分说明血脂领域进展迅速,心血管医师急需一份指南汇总近些年来血脂领域大量新的循证证据,以便在临床实践中及时更新和应用。
2018版指南共120页,从撰写形式上与2013版AHA血脂管理指南(简称2013版指南)有所不同[2],以方便使用者快速提取核心内容。
2018版指南在篇首即罗列“take home messages”共计10条核心观点,是非常值得推广的一种形式。
这10条核心观点包括:(1)强调所有人都应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保持心脏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所有年龄段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
对于年轻人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延缓风险因素的发展,这是降低ASCVD风险的基础。
在20~39岁的年轻人中,终身风险评估有助于医师、患者风险讨论,并强调努力改善生活方式。
对所有年龄段的人来说,改善生活方式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干预措施。
(2)ASCVD患者中,使用高强度他汀治疗或最大可耐受剂量的他汀治疗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LDL-C水平越低,后续风险降低幅度就越大。
使用最大耐受剂量的他汀能将LDL-C水平降低≥50%[3]。
(3)对于极高风险的ASCVD患者,使用70 mg/dl(1.8mmol/L)的LDL-C阈值来考量是否在他汀治疗基础上加用非他汀类药物[4-6]。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4), 6911-6916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cm https:///10.12677/acm.2023.134968基因多态性与他汀类药物疗效相关性研究进展苏比努尔·居热提1,付真彦2*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新疆 乌鲁木齐 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冠心病二科,新疆 乌鲁木齐收稿日期:2023年3月26日;录用日期:2023年4月22日;发布日期:2023年4月29日摘要 遗传变异导致了个体间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差异,这可能会影响对治疗药物的反应。
尽管有研究表明几种候选基因与他汀类药物疗效相关,但尚未出现指导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临床相关药物基因组学测试,本文以可能与他汀抵抗相关的基因做一综述。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他汀,心血管疾病,药物疗效Gene Polymorphism and Efficacy of Statins Correlation Research ProgressSubinuer Jureti 1, Zhenyan Fu 2*1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2The Second Depar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eart Canter,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Received: Mar. 26th , 2023; accepted: Apr. 22nd , 2023; published: Apr. 29th , 2023AbstractGenetic variation leads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which may affect the response to therapeutic drugs. Although som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ev-*通讯作者。
·循证药学·ABCB1基因C 3435T 多态性对他汀类药物降脂疗效影响的Meta 分析Δ黄治果*,李荣添,郭顺,李桂华,贾暖 #(南方科技大学医院药学部,广东 深圳 518055)中图分类号 R 97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4)08-0991-06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4.08.16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ABCB1基因C 3435T 多态性对他汀类药物降脂疗效的影响。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 、Web of Science 、the Cochrane Library 、中国知网和维普网,收集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1日。
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 分析。
结果 共纳入11项文献,共计1 575例患者。
Meta 分析结果显示,显性遗传模型下,CT+TT 型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降低程度[MD =-1.87,95%CI (-3.62,-0.13),P =0.04]、总胆固醇(TC )降低程度[MD =-1.42,95%CI (-2.80,-0.04),P =0.04]均显著高于CC 型;CT+TT 型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升高程度[MD =-0.65,95%CI (-2.48,1.18),P =0.49]、甘油三酯(TG )降低程度[MD =-0.05,95%CI (-2.94,2.84),P =0.97]与CC 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隐性遗传模型下,TT 型患者的TC 降低程度[MD =2.26,95%CI (0.97,3.56),P =0.000 6]、HDL-C 升高程度[MD =2.38,95%CI (0.42,4.35),P =0.02]均显著高于CC+CT 型;CC+CT 型患者的LDL-C 降低程度[MD =1.53,95%CI (-0.10,3.15),P =0.07]、TG 降低程度[MD =0.06,95%CI (-2.98,3.10),P =0.97]与TT 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UGT1A1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和临床作用影响的进展张喆;蔡卫民【摘要】UG T1A 1基因是参与人体代谢循环的重要基因,随着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发现其基因多态性与某些药物代谢水平相关,进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等诸多方面.随着研究进展,UG T1A 1的底物在不断扩展,包括胆红素、雌激素、伊立替康及其他一些药物已有研究.研究UG T1A 1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情况的影响,在临床疾病的诊治、预后判断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年(卷),期】2018(036)006【总页数】5页(P488-492)【关键词】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基因多态性;药物代谢;药物基因组学【作者】张喆;蔡卫民【作者单位】上海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201203;上海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3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ridine-5′-diphosphate glucuronosyl transferase, UGT)是一种结合在内质网上的膜蛋白,它是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Ⅱ相生物转化时一种重要的酶。
UGT体外孵育时其活性表现需要孔道蛋白参与; 而CYP450 锚在内质网膜,活性部位朝向胞浆,体外孵育不需要特殊条件,并且大多数药物主要经过Ⅰ相代谢,因此对UGT 的研究落后于Ⅰ相代谢酶CYP450[1]。
在药物代谢中,UGT催化葡萄糖醛酸从UDP-葡萄糖醛酸(UDP-glucuronic acid, UDPGA) 转移到其他分子(通常是疏水分子)上,使得生成的亲水性代谢物由肾脏及胆汁排泄,其余的疏水性代谢物则由肠道及转运蛋白运输。
以上两种排泄方式都会受到UGT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即葡萄糖醛酸化低活性导致药物清除率降低,因此药物所需服用的剂量相应减少;相反,如果葡萄糖醛酸化高活性则清除率增高,需要相应调高药物剂量。
人类的UGT 超家族根据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分为2个家族: UGT1和UGT2,两者又进一步分为3个亚家族:UGT1A,UGT2A及UGT2B。
药物代谢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药物代谢是指在人体内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外源性物质如药物转化为代谢产物的过程。
然而,每个人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药物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部分地归因于基因多态性。
一、基因多态性与药物代谢1.1 定义和原因基因多态性指的是人群中存在两个或更多等位基因,并且每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超过1%。
这种遗传变异会影响到众多生理过程以及药物在体内的转化。
1.2 影响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代谢酶活性以及转运蛋白功能产生明显影响,进而影响了对特定药物的反应和副作用。
不同基因型可能导致较快或较慢的药物清除速度,从而使相同剂量下达到不同血液浓度。
二、临床相关应用2.1 调整用药剂量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应检测,可以根据其基因变异情况来调整合适的药物剂量,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2 个体化治疗基于基因多态性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得到重视。
通过了解患者的基因型,在给予药物之前能够预测他们对特定药物的反应和代谢是否存在差异,从而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三、常见基因与药物代谢相关性3.1 细胞色素P450酶细胞色素P450(CYP)酶是一类在肝脏和其他组织中广泛存在的酶,参与了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化合物的氧化代谢。
人类有超过50种不同的CYP编码基因,其中一些被广泛用于预测药物代谢差异。
3.2 Thiopurine S-methyltransferase (TPMT) 基因TPMT基因是编码一种重要酶类,其主要负责对氨苄核嘌呤(azathioprine)、6- 已硫嘌呤(mercaptopurine)以及6-MMP (methylmercaptopurine ) 这些免疫抑制剂进行甲基化转化。
3.3 Uridine diphosphate glucuronosyltransferase(UGT)基因UGT基因编码酶类参与体内各种化合物的糖醛酸化代谢,在药物中主要负责对吲哚美辛(indomethacin)、镇静催眠药、抗高血压药等药物的代谢。
基因多态性对氟伐他汀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的影响刘婧;熊玉卿【期刊名称】《健康必读(中旬刊)》【年(卷),期】2012(17)11【摘要】目的:探析基因多态性对氟伐他汀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的影响.方法:对15名受试者经基因检测后分为强代谢组与弱代谢组,分别采用相同的方式用药,对用药后两组不同时间血浆蛋白结合率情况、尿液及排泄物药物浓度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前后血脂变化情况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用药后1h强代谢组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率相对更高,在用药后24h内分时段检测显示,强代谢组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率下降速度较之强代谢组要快(P<0.05);强代谢组患者尿液中的药物浓度以及排泄物中的药物浓度均低于弱代谢组,表明强代谢组药物代谢速度更快(P<0.05);用药后,两组血脂均出现较大波动,强代谢组较之弱代谢组血脂变化更为明显(P<0.05),表明药物对血脂的作用效果明显,且强代谢组所受药效作用力相对更强.结论:基因多态性对氟伐他汀药代动力学和药效特征均具有一定的影响,临床用药时可据此对不同患者使用合适剂量的药物,以达到最佳药效.【总页数】7页(P1282-1288)【作者】刘婧;熊玉卿【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相关文献】1.CYP3A4、PXR和IL-10基因多态性对43名中国健康受试者空腹及餐后口服氨氯地平药代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J], 刘林林;阿萨亚;刘建芳;陈琳;刘丹;谢宏波;刘名义;夏春华2.CYP2C9基因多态性与磺酰脲类降糖药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J], 黄作君;黎月玲;黄民3.β_1肾上腺素受体与CYP2D6基因多态性对美托洛尔抗高血压治疗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影响(英文) [J], HU Jie HU Zhao-qian HU Ying-zi TAN Zhi-rong HU Dong-li LI Zhi WANG Dan ZHANG Wei ZHOU Hong-hao4.川芎嗪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相关性及肝功能损伤对其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J], 刘晓勤;楼雅卿;施伟忠5.瑞格列奈药代动力学特征及有关基因多态性对其药代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J], 孙旭;袁钊;温金华;熊玉卿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