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科学知识要点

口腔科学知识要点

口腔科学知识要点
口腔科学知识要点

牙体解剖&口腔生理

掌握

1、牙体结构:外形①牙冠:位于牙龈上可见的牙体部分②牙颈:牙冠与牙根的联合处③牙根:位于牙龈下在牙槽骨内的牙体部分。牙面:唇面(颊面)、舌面(腭面)、近中面、远中面、咬合面(切嵴)

2、牙体组织:①牙釉质:位于牙冠最外层坚硬、有光泽的白色部分②牙本质: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里面,形成牙齿主体结构的坚硬、有微孔有弹性的组织③牙骨质:覆盖在牙根外层坚硬、黄色的骨样组织④牙髓:位于牙髓腔和根管内的富含神经和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

3、牙周组织:牙龈、龈乳头、游离龈、龈沟

4、牙齿分类:①依据牙在口腔内存留的时间分为:恒牙、乳牙②依据牙体的外形与功能: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熟悉

·牙齿的标识与记录

Quadrant coding method(象限编码方法)

A 上颌 B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乳牙ⅤⅣⅢⅡⅠⅠⅡⅢⅣⅤ

ⅤⅣⅢⅡⅠⅠⅡⅢⅣⅤ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恒牙

C 下颌 D

·牙齿萌出时间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1.掌握面部的区域划分。

口腔颌面部:即口腔与颌面部的统称,位于颜面部的下2/3,颜面部为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颏下点,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颞骨乳突之间的区域。以经过眉间点、鼻下点的两条水平线为界,可将颜面部分为三等分,即上1/3、中1/3和下1/3。颜面部的中1/3和下1/3两部分组成的区域为颌面部;上1/3区域为颅面部,即颌面部是以颌骨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的区域,而颅面部则是以颅骨为主要骨性支撑所在的表面区域。

2.掌握口腔内常规检查方法及口腔内常用检查器械的使用。

口腔内常规检查

(一)常用检查器械口镜镊子探针挖匙

(二)检查前准备体位光源

(三)常规检查方法问诊、视诊、探诊、叩诊、触诊(扪诊)、嗅诊、咬诊

3.熟悉口腔的表面形态和组织器官、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思考题

1、试述口腔颌面部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①位置显露;②血供丰富;③解剖结构复杂;④自然皮肤皮纹;⑤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⑥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

2、口腔的表面形态。

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为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

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上界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前界和两侧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门。

3、如何检查牙齿?

龋病

Grasping 掌握

2龋病的概念

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2龋病的临床特征

龋病的临床特征:牙体硬组织,包括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均发生变化。初期:牙体硬组织发生脱矿,牙釉质呈白垩色;中期:病变部位有色素沉着,局部呈黄褐色或棕褐色;后期:随着无机成分脱矿和有机成分破坏分解的不断进行,牙体组织疏松软化,发生缺损,形成龋洞。

2龋病的治疗方法----(充填)

化学疗法,再矿化疗法(氟, 钙, 磷),窝沟封闭(预防窝沟龋),修复性治疗(充填)Understanding熟悉

2龋病的病因学说

Knowing了解

2其它牙体硬组织疾病,如四环素牙、楔状缺损、牙材质过敏、牙隐裂,等

2牙髓病因理论----流体动力学理论

知识点:

4.龋齿如何发生?

细菌+食物残渣→酸+宿主(唾液与牙)→脱矿、时间(2.5--3年)→龋洞形成

5. 什么是牙菌斑?

牙菌斑是粘附于口腔组织表面的一种细菌性生物膜,由细菌、酸、食物残屑和唾液构成,是导致龋病的原因。

口腔健康

刷牙的意义、正确的刷牙方法及刷牙时的注意事项。

刷牙的意义:刷牙是应用最广泛的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它能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软垢和部分牙面上的菌斑,还能按摩牙龈,从而减少口腔环境中致病因素,增强组织的抗病能力,减少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

正确的刷牙方法

一、水平颤动法(沟内刷牙法)

刷毛与牙面成45°角,轻轻施压使毛尖部分进入龈沟内,前后颤动,振幅约1mm,每一位置颤动6~8次,逐一推进相互重叠。前牙的舌腭侧可将刷头竖起,以根部的毛束轻压入龈沟内颤动。此法能比较有效清除牙颈部及龈沟内菌斑

二、竖直转动法(旋转刷牙法)

刷毛指向龈缘,与牙长轴平行,加压转动牙刷,使刷毛顺牙间隙刷向he面,在毛尖通过牙颈部时,可稍微加压轻轻颤动,同一部位反复5~6次。前牙舌腭面可将牙刷垂直从牙龈向冠

方拉刷。此法能够去除菌斑、按摩牙龈

刷牙的注意事项:(三三三一)

①刷牙时间每次以3分钟为宜,不宜过短以至于不足以清除牙菌斑。②一定要3个面都刷到,分别是唇颊面,腭舌面和牙合面。③每天3次刷牙,早中晚各一次。④睡前一次。

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及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纠正不良习惯:①适当喂奶法:长期偏一侧喂奶,可造成婴儿颌骨发育不均衡。②单侧咀嚼:长期只用一次牙咀嚼食物,由于两侧的生理刺激不均衡,可造成非咀嚼侧组织衰退,发育不良,且缺乏自洁作用,易堆积牙石,导致牙周疾病的发生。③口呼吸:长期用口呼吸会造成上牙弓狭窄,上颚高拱,上前牙前突,唇肌松弛,上下唇不能闭合,形成开唇露齿,导致口腔黏膜干燥和牙龈增生。④吮唇、咬舌、咬颊:常吮下唇可形成前牙深覆牙合,吮上唇可形成反牙合;咬舌可形成开牙合;咬颊可影响后牙牙位及上下颌的颌间距离;均可导致错牙合畸形。⑤咬笔杆、咬筷子、吮指:可使上前牙向唇侧移位,下前牙向舌侧,造成牙位不正。

⑥其他如长期一侧睡眠、硬物作枕、睡前吃糖果、饼干等。

影响因素:牙面的窝沟、点隙,为龋病的好发部位,应及时涂布窝沟封闭剂,预防龋病发生。额外牙、阻生牙及错位牙等,可造成口腔错颌畸形及其他病变,应根据情况予以拔除或矫正。乳牙过早缺失所遗留的空隙,应及时做空隙维持器,保持其近、远中距离,以免引起邻牙移位及相对牙过度伸长,造成恒牙错位萌出或阻生。缺失牙应及时修复;口内残根冠应及时拔除,以免形成慢性不良刺激。

维护口腔卫生的主要措施:漱口、刷牙、洁牙间隙、牙龈按摩、龈上洁治术、

牙髓炎与根尖周炎

知识点:

1 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概念

2 可复性牙髓炎、不可复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感染的症状、临床表现、预后及治疗

①可复性牙髓炎:(牙髓感染的早期阶段:牙髓充血)临床表现:▲刺激痛(遇冷等)▲无自发痛▲近髓的牙体硬组织损害/ 深牙周袋/ 咬合创伤

②不可复性牙髓炎:(牙髓感染的中期或晚期,较严重的牙髓感染,牙髓感染不能康复,临床上只能选择摘除牙髓)临床表现:▲疾病过程▲无严重的自发痛、阵发痛▲长期冷、热等刺激痛史▲咬合/叩诊不适或轻痛▲通常患牙能自行定位

急性牙髓炎:▲疼痛剧烈: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痛、温度刺激疼痛加剧、疼痛不能定位。▲牙体与牙周病变:近髓的深龋洞、近髓的充填体、深牙周袋。▲探诊:剧痛、穿髓孔。▲温度诊:非常敏感、刺激去除疼痛持续。▲触诊:晚期可有轻微叩痛。

慢性牙髓炎:▲疾病过程。▲无严重的自发痛、阵发痛。▲长期冷、热等刺激痛史。▲咬合/叩诊不适或轻痛。▲通常患牙能自行定位。

残髓炎:根管治疗后残留牙髓炎症。▲疼痛类似慢性牙髓炎。▲咬合不适。▲牙冠有充填体(去除充填物探根管深部疼痛/不适)。▲温度诊(轻痛/不适)。▲叩诊(不适/ 轻痛)

逆行性牙髓炎:感染来源----深牙周袋。▲牙周病史及临床表现。▲典型的急慢性牙髓炎临床表现。▲无牙体硬组织疾病。▲叩诊(轻痛/中度痛)。▲温度诊(多根牙--牙体不同部位反应不同)。▲牙片(牙周/根分叉区破坏)

③急性根尖周炎(急性浆液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急性浆液性要尖周炎:▲咬合痛、自发痛、持续痛。▲自行定位患牙。▲龋洞/充填体/深牙周袋或其它。▲牙冠变色牙髓无活力。▲叩痛(+), 根尖区触诊(不适/疼痛)。

▲牙松动(Ⅰ°)。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根尖周脓肿骨膜下脓肿(!!)粘膜下脓肿

疼痛++ 严重自发持

不敢咬合! +++ 剧烈自发持续

不敢轻触!

+ 缓解

叩诊++~+++ +++ +~++

牙松动Ⅱ°~ Ⅲ°Ⅱ°~ Ⅲ°Ⅰ°

牙龈红不肿红肿→骨膜下脓肿肿→粘膜下脓肿

触诊轻痛,波动感(-) 明显痛,波动感(+) 轻微痛,波动感(++) 全身症状淋巴结肿大/疼痛发热,乏力缓解

3、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应急治疗

应急处理:开髓引流、脓肿切排、调整咬合、药物(抗炎, 止痛, 抗菌,等)

4.根管治疗

根管预备(开髓、拔髓、扩管)→根管消毒(根管封药)→根管充填

口腔粘膜疾病

知识要点

1.RAU的概念、临床表现与分型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RAU: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患病率高达20%左右,因有明显灼痛命名。病损表现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的特点。根据溃疡的大小、深度与数目

轻型阿弗它溃疡(MiAU):临床表现:最常见, 占RAU 80%。一类特殊的口炎。病变复发性溃疡小、浅、疼痛。病变部位: 局限于口腔非角化粘膜(如唇内侧粘膜、颊粘膜或舌粘膜) 。溃疡特征:红、黄、凹、痛,病程:±10-14 days

重型阿弗它溃疡(MjAU):复发性原因不明。一种严重的阿弗它溃疡,深火山口样溃疡愈合后留瘢痕,病变部位:通常是唇、颊、舌、腭扁桃体前部,咽喉生殖器也可能累及。溃疡特征:深火山口样溃疡。

疱疹样阿弗它溃疡(HU) :又称阿弗它口炎,疼痛、浅溃疡、成簇状、愈合后不留瘢痕

2、OLK的概念、临床表现

口腔白斑OLK:口腔粘膜表面不明原因的白色斑块或斑片,在临床和组织病理学上不能诊断为其它任何已知疾病,是一种癌前病变。

临床表现:好发部位:颊唇舌腭牙龈前庭沟口角尤其是颊白线;主观症状:粗糙感刺痛味觉减退回质硬有溃疡时疼痛,均质/ 斑块状,颗粒/ 结节状,皱纸状,疣状。

3.OLK 癌变的危险因素与治疗原则

危险因素:吸烟与烟草咀嚼、其它局部理化刺激、白色念珠菌感染、全身因素。

治疗:去除刺激因素,局部治疗,中医药,切除活检---- 增生、硬结或溃疡出现时,手术全部切除病变活检---- 溃疡型、疣状或颗粒型白斑者。

4.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的同名词、病因、疾病过程与治疗原则

牙周疾病

知识要点

1.牙周疾病的概念

牙周疾病是指一组影响牙齿支持组织的疾病,是造成我国成年人牙齿缺失的首要原因。

2.边缘性龈炎和成人牙周炎的临床表现

边缘性龈炎:病因: 牙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等;病变部位: 游离龈和龈乳头;临床表现: 红、肿、刷牙或轻触时出血、龈袋(龈沟病理性加深(≥3mm) , 由牙龈肿大引起,不伴牙周组织的破坏)诊断: 临床表现+病因;治疗: 龈上洁治+漱口

成人牙周炎:病因: 牙菌斑;病变部位: 牙龈、牙周膜和牙槽骨;临床表现:牙周袋、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诊断: 临床表现(35岁之后发病风险增高);治疗原则: 系列综合治疗,牙周非外科治疗:(①菌斑控制②牙周刮治和根面平整③药物)④牙周手术治疗(牙周基础治疗1月后) ⑤平衡咬合关系⑥拔除无保留价值的患牙⑦控制系统性疾病与戒烟⑧牙周支持治疗

3.什么是龈袋? 龈沟病理性加深(≥3mm) , 由牙龈肿大引起,不伴牙周组织的破坏

4. 什么是牙周袋?龈沟加深及牙周膜,伴有牙槽嵴顶吸收。

口腔局部麻醉

Understanding 熟悉

2常用局麻方法的进针部位、麻醉的神经及其分布范围、产生的麻醉范围(看书)

知识要点

1.局部麻醉的概念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 局部疼痛感觉丧失(通常)

2.局部麻醉的类型和适应征

★表面麻醉(superficial anesthesia, topical anesthesia) 直接将局麻药涂布在身体表面使局部区域产生暂时麻木效果。适应症:①脓肿切排②松动牙拔除③舌根、软腭或咽部检查④在某些治疗前(如气管插管)。

★浸润麻醉(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将局麻药注射在组织内,作用于该区域的神经末梢,阻断其传导,产生局部镇痛的效果。适应症:①软组织手术②牙槽手术和牙手术

★阻滞麻醉( Block anesthesia) 将局麻药注射在感觉神经干或其主要分支周围,阻断神经末梢刺激的传导,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镇痛效果。

3. 三叉神经的分布

牙拔除术

知识要点

1.拔牙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术后并发症:▲拔牙后出血(吐掉棉球拔牙创仍出血、拔牙24小时后创口出血);病史:局部因素(漱口,运动,酒、热饮食);全身因素(既往术后出血史,服药史,肝脏疾病,凝血异常家庭史);检查:牙槽窝毛细血管、牙龈炎毛细血管、大的血管或软组织撕裂;止

血:填塞可吸收明胶海绵、缝合伤口使伤口维持一定的张力、缝合血管和软组织。

▲拔牙后感染:

急性感染:拔牙术24小时后出现局部肿胀或疼痛,张口受限(原因: 拔牙前局部感染,拔牙创伤大,糖尿病;处理: 抗生素);

慢性感染:拔牙创长时间不能愈合,化脓,周围粘膜红肿(原因: 牙根、牙石、骨碎片、牙碎片、肉芽组织残留在牙槽窝内;处理: X片,清理牙槽窝,让血液充满牙槽窝,紧咬棉球止血,使用抗生素);

干槽症: 在拔牙后2-3天,暴露的牙槽骨疼痛剧烈,对碰触异常敏感(好发部位: 下颌磨牙,尤其是阻生下颌第三磨牙;原因: 牙槽窝内血凝块形成不良或分解;临床检查: 牙槽骨暴露在口腔内、牙槽窝空虚或牙槽窝内血凝块形成不良或分解、牙槽窝内骨壁对碰触高度敏感,轻触异常疼痛,口臭;治疗:向患者保证拔牙无误、温盐水或洗必太液清洗牙槽窝内污物、填塞牙槽窝防止疼痛刺激: 碘仿纱条、利多卡因纱条)。

2. 拔牙适应证

拔牙适应证:▲严重龋病▲严重牙周病▲牙髓坏死▲错位牙、阻生牙、额外牙▲牙外伤(如牙折)▲牙位于其它病变如囊肿、颌骨骨折或肿瘤内▲正畸治疗需要▲乳牙滞留

3、拔牙禁忌证

▲系统性疾病▲糖尿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月经期和妊娠期

▲急性感染期▲牙位于恶性肿瘤内

口腔颌面部感染

Understanding 熟悉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病因与特点

答:1.口腔、鼻腔及鼻窦长期与外界相通,常驻有各种细菌,这些部位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繁殖。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发生感染。

2.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牙生长在颌骨内,龋病、牙髓炎和牙周病的发

病率较高,若病变继续发展,则可通过根尖和牙周组织使感染向颌骨和颌周蜂窝组织蔓延。

3.口腔颌面部的筋膜间隙内含有疏松结缔组织,这些组织的抗感染能力较弱,感染可经

此途径迅速扩散和蔓延。

4.颌面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感染可循血液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颜面部的静脉瓣膜稀少或缺如,特别是内眦静脉和翼静脉丛直接与颅内海绵窦相通,是颌面部血管解剖的弱点。感染还可经淋巴管扩散,导致该引流区内的淋巴结发炎,尤其是婴幼儿淋巴网状内皮系统发育不够完善,较易发生腺源性感染。

5.颜面部的汗腺、毛囊和皮脂腺也是细菌常驻的部位,又暴露在外,容易受到各种原因

的损伤,细菌可经破损的皮肤引起局部感染。

◆颌面部“危险三角”

危险三角:从鼻根到两侧口角连线形成的三角区内,一旦发生感染,可循此途径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和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故称鼻唇区为“危险三角”。

知识要点

1.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冠周炎(Pericoronitis): 当牙齿部分萌出时,冠方盲袋与口腔相通。食物与菌斑积聚、对 牙咬合损伤,导致的冠周软组织感染。最易好发部位:下颌第三磨牙

病因:下颌第三磨牙阻生、冠方盲袋(冠方龈瓣与牙冠之间的空隙)

临床表现:①早期症状: 冠方龈瓣疼痛肿胀、开口受限面部肿胀(严重时) 、咀嚼和吞咽疼痛。②检查:口外: 局部肿胀淋巴结炎;口内: 冠方龈瓣肿胀、疼痛冠周脓肿、对牙(伸

长)咬伤、感染向周围深部组织扩散。③影像学检查:两个部分萌出、可能阻生的牙齿。诊断: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

治疗:①急性期:抗炎、镇痛、脓肿引流、盲袋冲洗。②慢性期:冠周龈瓣切除、拔牙2.放射性颌骨髓炎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放射性颌骨坏死:因放射治疗引起毛细血管减少,血管内堵塞,骨细胞损害,导致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或放射性颌骨坏死。

颌骨放射线无菌性的血管内膜炎

50Gy

血管内膜肿胀、增厚,管腔缩窄血管栓塞营养障碍骨坏死损伤伤口不愈细菌放射性骨髓炎

被照射骨组织的“三低”特征(低细胞、低血管、低氧)

临床特点:下颌骨比上颌骨多见、疼痛剧烈,可发热、局部口腔粘膜苍白、坏死骨邻近区

域可见疤痕、放射治疗史。影像学检查:疏松性骨炎伴孤岛状不透明区,病理性骨折。

处理:预防放射性颌骨坏死非常重要(至少在放疗开始前6周拔除患牙、其它危险因素: 放

射治疗剂量、下颌骨放疗区域、外科损伤、年龄与营养、与伤口愈合相关因素等)、保守治

疗(高压氧)、外科治疗(颌骨部分切除)

3.什么是疖?什么是痈?如何治疗?

单个毛囊和皮脂腺发生浅层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成为疖。

感染在多个毛囊和皮脂腺内引起的较深层组织的化脓性炎症,称为痈。

治疗:保守疗法,切忌用热敷、烧灼、切开引流等方法。通常采用3%高渗盐水纱布湿敷顶

部,局部使用二味拔毒散外敷(雄黄和明矾各半量研粉末,用水搅拌),有利于脓头破溃引

流,而无刺激局部炎症恶化的作用。全身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及时做培养,药敏实验调整用

药。全身支持疗法,卧床休息,镇静止痛,流汁饮食,输血输液等。

口腔颌面部外伤

知识要点

1.牙外伤的类型、临床表现和治疗

牙震荡:外伤致牙周膜损伤但未引起牙齿松动或移位。临床特征:轻触患牙疼痛

处理:软食

牙松动:牙周膜损伤导致患牙松动但无明显移位。临床特征:轻触患牙疼痛

处理:软食必要时调合

牙移位:牙根位于牙槽窝内,但位置明显改变,牙齿松动

临床特征:疼痛;牙冠嵌入、向冠方脱出或侧方移位

乳牙外伤处理

移位软食

嵌入让其萌出(若需要后期可行牙髓治疗) 或拔除(若放射检查提示伤及其根方的恒牙滤泡) 向冠方脱出拔除(脱出超过2mm)

牙脱位无需再植; 4岁以上行间隙保持

恒牙外伤处理

移位复位并固定(3周) 必要时在固定结束后可行根管治疗

嵌入让其萌出(当根尖孔未闭合)或用正畸方法让其移出(当根尖孔已闭合),治疗结束后必要时可行根管治疗

向冠方脱出复位并固定(3周) 必要时在固定结束后可行根管治疗

牙脱位脱位1小时内:irrigate生理盐水冲洗并行牙再植(脱位牙应存于唾液、牛奶或水中);压迫牙槽骨使牙槽窝复位;固定(3周) 并予抗生素抗炎、漱口液含漱(7天);必要时在固定

结束后可行根管治疗

脱位超过30分钟或根尖孔未闭合: 根管治疗应使用氢氧化钙充填根管牙脱位:牙根完全脱离牙槽窝。临床特征:牙槽窝空虚

牙折:外伤波及牙体硬组织,伴或不伴牙周膜损伤

牙折的分类

冠折根折

牙釉质折断根尖或根中1/3折断⑵

牙本质折断根颈1/3折断⑶

牙折波及牙髓⑴冠根联合纵折⑷

乳牙外伤处理

冠折磨除锐利缘或修复(必要时行根管治疗) 或拔除(视损伤严重程度而定)

根折软食或拔除(若牙冠松动明显);拔除后予间隙保持器(4岁以上)

恒牙损伤处理

牙釉质折断磨除锐利缘或修复

牙本质折断保护牙本质并修复

牙折波及牙髓盖髓术(穿髓孔<1mm) 或牙髓切断术(穿髓孔>1mm) (当根尖孔开放时);盖髓术(伤后即刻进行) 或牙髓去除(受伤一段时间后) (当根尖孔闭合时)

根折牙松动固定(至少3 周)

根尖或根中1/3折断:根管治疗至牙折线

根颈1/3折断:拔除松动牙冠,行牙龈切除术或正畸治疗使牙根外移

纵折:拔除

2、窒息的病因、临床表现与急救

窒息: 气道阻塞导致缺氧,如果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致意识丧失、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甚至死亡。上呼吸道阻塞的常见原因:舌和其它软组织移位、颌骨骨折,血液、呕吐物、异物等吸入气道、舌根部的血肿和水肿、气道狭窄。症状与体征:①烦躁不安、出汗、呼吸短促、鼻翼煽动②发绀、浅呼吸、呼吸急促③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瞳孔散大④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死亡(若不及时治疗)。急救:舌后坠:用粗丝线将舌牵出口外以解除窒息;上颌骨骨折及软腭下坠:简易上颌悬吊法。

3.出血的急救处理:压迫止血、包扎止血、堵塞止血、结扎止血、药物止血

4.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

①正中联合:胚胎发育时两侧下颌突连接处,并处于面部突出部位。②颏孔区:位于下颌牙

弓弯曲部。③下颌角:下颌骨体和下颌支交界处。④颧突颈部:此处较细弱,无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可在此处产生骨折。

颞下颌关节疾病

知识要点

1.TMJ大体解剖

颞下颌关节是颞骨和下颌骨之间的关节。颞下颌关节是人体独一无二的双侧联动关节,每个关节间隙由一个纤维软骨盘分隔成上下两个关节腔。

2. TMJ 的运动(转动、平移)

3. 什么是TMJ脱位? 请说说TMJ急性前脱位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TMJ脱位:大张口时,髁突越过关节结节至其前方,仍位于关节囊内,不能自行回复到正常的位置。

临床特征:闭口不能讲、话吞咽困难、疼痛、肌肉痉挛,影像学检查:MRI显示闭口位时关节盘正常位置。治疗:手法复位,复位后限制大张口(开口度小于15 mm)2-3周

4.什么是TMD? 试述TMD的分类及各类型的相关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涉及一侧或双侧颞下颌关节的一组疾病。

疼痛/功能紊乱,关节内紊乱(可复性盘前移位、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疼痛/功能紊乱(最常见的关节紊乱类型):相关临床特征:头痛、开口受限/偏斜、关节弹响、关节区压痛、相关肌肉疼痛,影像学检查:无异常。治疗:解释并安抚患者、关节休息/软食、镇痛/抗炎药物、he垫、理疗、肌肉放松。

可复性盘前移位:相关临床特征:开口关节弹响、闭口关节弹响、开口型异常,影像学检查:平片: 无异常;关节造影: 闭口/休息位时关节盘移位。治疗:解释并安抚患者、he垫、理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相关临床特征:开口受限、单侧发病者,开口偏斜、无关节弹响、耳前区疼痛,影像学检查:平片:无异常或骨关节炎征象(病变时间长者),关节造影:运动时关节盘位置异常;关节盘穿孔和关节腔粘连(病变时间长者)。治疗:解释病变安慰患者、肌肉放松与理疗、局麻下手法复位、手术治疗

涎腺疾病

Grasping 掌握

★主要大涎腺的名称:腮腺(浆液性),下颌下腺(浆液性为主),舌下腺(粘液性为主)★导管内阻塞的临床症状、诊断与治疗:涎腺结石-- 阻塞性疾病最常见的类型

导管内阻塞:临表:下颌下腺最多发(约占80% ), 其次是腮腺,小涎腺很少见,导管内阻塞涎腺排泄障碍,可继发感染;涎腺肿胀、疼痛。诊断:一侧腺体肿大疼痛与消退与食物相关,导管口红肿,导管内结石可能被触诊,影像学检查(X线)可确诊,对X线可确诊的导管内涎石病例不宜采用涎腺造影。治疗:下颌下腺导管前部结石—局麻下结石取出术,下颌下腺导管后部或接近腺体结石—腺体切除术,导管内微小结石—保守治疗。Understanding 熟悉

◆下颌下腺涎石症的病因与危险因素

局部因素(炎症、异物、唾液滞留,等);无机盐代谢异常

2.试述唾液腺囊肿的分类、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

分类:外渗性粘液囊肿、滞留性粘液囊肿

外渗性粘液囊肿:最常见的类型。常见于唇腺、颊腺,少见于其它腺体,外伤致导管裂伤,唾液漏出至结缔组织中,结缔组织囊壁、囊液中有巨噬细胞,慢性炎症浸润

滞留性粘液囊肿:较不常见,下唇唇腺和舌下腺多见,导管狭窄或阻塞,然后扩张,形成囊肿,导管上皮形成的囊壁,囊肿包含清澈的囊液,少量的炎症或巨噬细胞

诊断:临床特征+穿刺(蛋清样液体) 治疗:小腺体手术切除

口腔颌面部肿瘤

知识要点

1. 试述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恶性

年龄可发于任何年龄癌多见于老年,肉瘤多见于青年生长速度一般慢一般快

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包膜,不侵犯周围组织,

界限较清楚,可移动侵犯,破坏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活动受限

症状一般无症状常有局部疼痛、麻木、头痛、张口

受限、面瘫、出血等症状

转移无常发生转移

对机体的影响一般对机体无影响,如生长

在要害部位或发生并发症

时,也可危及生命对机体影响大,常因迅速发展,转移和侵及重要脏器及发生恶病质而死亡

组织学结构细胞分化良好,细胞形态和

结构与正常组织相似细胞分化差,细胞形态和结构呈异型性,有异常核分裂

2. 试述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

治疗原则: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为主

临界瘤----手术切除为主(术中冰冻活检以求切除边界)

恶性肿瘤----综合序列治疗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生物治疗、综合序列治疗

3.什么是囊肿?试述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和骨组织囊肿

4. 试述成釉细胞瘤、血管瘤、舌癌的临床特征

成釉细胞瘤:最常见的牙源性肿瘤,青中年多见下颌后部(下颌体与下颌角)多见,非洲黑人多见,常累及下颌中线,生长缓慢、膨胀性生长向下颌骨舌侧骨板膨胀具有诊断意义;肿瘤长大后: 颌骨膨胀、面部不对称、牙移位或牙根吸收、侵犯软组织、张口受限、溃疡、感染、疼痛、下唇和颊部麻木、骨折等;影像学检查:多房性(‘肥皂泡样’) 放射透光囊样病变

血管瘤:起源于残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通常于出生时(约1/3 ) 或出生后1月内发现。生物学行为: 自发性消退。

舌癌:最常见的口腔癌,85%以上发生于舌体,最易累及舌中1/3侧缘,鳞癌最多见,三种生长方式: 溃疡型外生型浸润型,淋巴结移率很高,最常转移至颈深上淋巴结,晚期可远处转移至肺或其它器官。

流体力学知识点大全-吐血整理讲解学习

流体力学知识点大全- 吐血整理

1. 从力学角度看,流体区别于固体的特点是:易变形性,可压缩性,粘滞性和表面张 力。 2. 牛顿流体: 在受力后极易变形,且切应力与变形速率成正比的流体。即τ=μ*du/dy 。 当n<1时,属假塑性体。当n=1时,流动属于牛顿型。当n>1时,属胀塑性体。 3. 流场: 流体运动所占据的空间。 流动分类 时间变化特性: 稳态与非稳态 空间变化特性: 一维,二维和三维 流体内部流动结构: 层流和湍流 流体的性质: 黏性流体流动和理想流体流动;可压缩和不可压缩 流体运动特征: 有旋和无旋; 引发流动的力学因素: 压差流动,重力流动,剪切流动 4. 描述流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 拉格朗日法着眼追踪流体质点的流动,欧拉法着眼在确定的空间点上考察流体的流动 5. 迹线: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曲线 流线:任意时刻流场中存在的一条曲线,该曲线上各流体质点的速度方向与 该曲线的速度方向一致 性质 a.除速度为零或无穷大的点以外,经过空间一点只有一条流线 b.流场中每一点都有流线通过,所有流线形成流线谱 c .流线的形状和位置随时间而变化,稳态流动时不变 迹线和流线的区别:流线是同一时刻不同质点构成的一条流体线; 迹线是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经过的空间点构成的轨迹 线。 稳态流动下,流线与迹线是重合的。 6. 流管:流场中作一条不与流线重合的任意封闭曲线,通过此曲线的所有流线 构成的管状曲面。 性质:①流管表面流体不能穿过。②流管形状和位 置是否变化与流动状态有关。 7.涡量是一个描写旋涡运动常用的物理量。流体速度的旋度▽xV 为流场的涡 量。 有旋流动:流体微团与固定于其上的坐标系有相对旋转运动。无旋运动:流 场中速度旋度或涡量处处为零。 涡线是这样一条曲线,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与在该点的流体的涡量方 向一致。 8. 静止流体:对选定的坐标系无相对运动的流体。 不可压缩静止流体质量力满足 ▽x f=0 9. 匀速旋转容器中的压强分布p=ρ(gz -22r2 ω)+c 10. 系统:就是确定不变的物质集合。特点 质量不变而边界形状不断变化 控制体:是根据需要所选择的具有确定位置和体积形状的流场空间。其表 面称为控制面。特点 边界形状不变而内部质量可变 运输公式:系统的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率转换成与控制体相关的表达式。

软件测试技术知识点整理

一、软件测试的定义 软件测试是一个过程或一系列过程,用来确认计算机代码完成了其应该完成的功能,不执行其不该有的操作。 1.软件测试与调试的区别 (1)测试是为了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调试是为证明软件开发的正确性。 (2)测试以已知条件开始,使用预先定义的程序,且有预知的结果,不可预见的仅是程序是否通过测试;调试一般是以不可知的内部条件开始,除统计性调试外,结果是不可预见的。(3)测试是有计划的,需要进行测试设计;调试是不受时间约束的。 (4)测试经历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重新测试的过程;调试是一个推理过程。 (5)测试的执行是有规程的;调试的执行往往要求开发人员进行必要推理以至知觉的"飞跃"。 (6)测试经常是由独立的测试组在不了解软件设计的条件下完成的;调试必须由了解详细设计的开发人员完成。 (7)大多数测试的执行和设计可以由工具支持;调式时,开发人员能利用的工具主要是调试器。 2.对软件测试的理解 软件测试就是说要去根据客户的要求完善它.即要把这个软件还没有符合的或者是和客户要求不一样的,或者是客户要求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的部分找出来。 (1)首先要锻炼自己软件测试能力,包括需求的分析能力,提取能力,逻辑化思想能力,即就是给你一个系统的时候,能够把整个业务流程很清晰的理出。 (2)学习测试理论知识并与你锻炼的能力相结合。 (3)想和做。想就是说你看到任何的系统都要有习惯性的思考;做就是把实际去做练习,然后提取经验。 总结测试用例,测试计划固然重要,但能力和思想一旦到位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软件测试工程师。 二、软件测试的分类 1.按照测试技术划分 (1)白盒测试:通过对程序内部结构的分析、检测来寻找问题。检查是否所有的结构及逻辑都是正确的,检查软件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说明的规定正常进行。--结构测试 (2)黑盒测试:通过软件的外部表现来发现错误,是在程序界面处进行测试,只是检查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实现。--性能测试 (3)灰盒测试:介于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之间的测试。

第1章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第1章 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及其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机理的一门专门学科。本章叙述在以后章节中经常用到的一些基础知识,对于其它基础内容在本科的流体力学或水力学中已作介绍,这里不再叙述。 连续介质与流体物理量 连续介质 流体和任何物质一样,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与分子之间是不连续而有空隙的。例如,常温下每立方厘米水中约含有3×1022 个水分子,相邻分子间距离约为3×10-8 厘米。因而,从微观结构上说,流体是有空隙的、不连续的介质。 但是,详细研究分子的微观运动不是流体力学的任务,我们所关心的不是个别分子的微观运动,而是大量分子“集体”所显示的特性,也就是所谓的宏观特性或宏观量,这是因为分子间的孔隙与实际所研究的流体尺度相比是极其微小的。因此,可以设想把所讨论的流体分割成为无数无限小的基元个体,相当于微小的分子集团,称之为流体的“质点”。从而认为,流体就是由这样的一个紧挨着一个的连续的质点所组成的,没有任何空隙的连续体,即所谓的“连续介质”。同时认为,流体的物理力学性质,例如密度、速度、压强和能量等,具有随同位置而连续变化的特性,即视为空间坐标和时间的连续函数。因此,不再从那些永远运动的分子出发,而是在宏观上从质点出发来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从而可以利用连续函数的分析方法。长期的实践和科学实验证明,利用连续介质假定所得出的有关流体运动规律的基本理论与客观实际是符合的。 所谓流体质点,是指微小体积内所有流体分子的总体,而该微小体积是几何尺寸很小(但远大于分子平均自由行程)但包含足够多分子的特征体积,其宏观特性就是大量分子的统计平均特性,且具有确定性。 流体物理量 根据流体连续介质模型,任一时刻流体所在空间的每一点都为相应的流体质点所占据。流体的物理量是指反映流体宏观特性的物理量,如密度、速度、压强、温度和能量等。对于流体物理量,如流体质点的密度,可以地定义为微小特征体积内大量数目分子的统计质量除以该特征体积所得的平均值,即 V M V V ??=?→?'lim ρ (1-1) 式中,M ?表示体积V ?中所含流体的质量。 按数学的定义,空间一点的流体密度为 V M V ??=→?0 lim ρ (1-2)

流体力学知识点总结

流体力学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流体力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 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流体的基本特性是具有流动性,只要剪应力存在流动就持续进行,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剪应力。 2 流体连续介质假设:把流体当做是由密集质点构成的,内部无空隙的连续体来研究。 3 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数值、实验。 4 作用于流体上面的力 (1)表面力:通过直接接触,作用于所取流体表面的力。 作用于A 上的平均压应力 作用于A 上的平均剪应力 应力 法向应力 切向应力 (2)质量力:作用在所取流体体积内每个质点上的力,力的大小与流体的质量成比例。(常见的质量力:重力、惯性力、非惯性力、离心力) Δ Δ ΔT A ΔA V τ 法向应力周围流体作 切向应力 A P p ??=为A 点压应力,即A 点的压强 为A 点的剪应力 应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 ),1pa=1N/㎡,表面力具有传递性。 B F f m =

单位为 5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 惯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常见的密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4℃时的水 20℃时的空气 (2) 粘性 牛顿内摩擦定律: 流体运动时,相邻流层间所产生的切应力与剪切变形的速率成正比。即 以应力表示 τ—粘性切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由图可知 —— 速度梯度,剪切应变率(剪切变形速度) 粘度 μ是比例系数,称为动力黏度,单位“pa ·s ”。动力黏度是流体黏性大小的度量,μ值越大,流体越粘,流动性越差。 运动粘度 单位:m2/s 同加速度的单位 说明: 3 /1000m kg =ρdu T A dy μ=? h u u+du U z y dy x ρ μν=

《流体力学》复习参考答案(年整理)

流体力学 习题解答

选择题: 1、恒定流是: (a) 流动随时间按一定规律变化;(b)流场中任意空间点上的运动要素不随时间变化;(c) 各过流断面的速度分布相同。(b) 2、粘性流体总水头线沿程的变化是:(a) 沿程下降 (a) 沿程下降;(b) 沿程上升;(c) 保持水平;(d) 前三种情况都可能; 3、均匀流是:(b)迁移加速度(位变)为零; (a) 当地加速度(时变)为零;(b)迁移加速度(位变)为零; (c)向心加速度为零;(d)合速度为零处; 4、一元流动是:(c) 运动参数是一个空间坐标和时间变量的函数; (a) 均匀流;(b) 速度分布按直线变化;(c) 运动参数是一个空间坐标和时间变量的函数; 5、伯努利方程中各项水头表示:(a) 单位重量液体具有的机械能; (a) 单位重量液体具有的机械能;(b)单位质量液体具有的机械能; (c)单位体积液体具有的机械;(d)通过过流断面流体的总机械能。 6、圆管层流,实测管轴线上流速为4m/s,则断面平均流速为::(c)2m;(a) 4m;(b)3.2m;(c)2m; 7、半圆形明渠,半径r=4m,其水力半径为:(a) 4m;(b)3m;(c) 2m;(d) 1m。 8、静止液体中存在:(a) 压应力;(b)压应力和拉应力;(c) 压应力和剪应力;(d) 压应力、拉应力和剪应力。 (1)在水力学中,单位质量力是指(c、) a、单位面积液体受到的质量力; b、单位体积液体受到的质量力; c、单位质量液体受到的质量力; d、单位重量液体受到的质量力。 答案:c (2)在平衡液体中,质量力与等压面() a、重合; b、平行 c、斜交; d、正交。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知识分享

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部分) 1.什么是粘滞性?什么是牛顿内摩擦定律?不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是牛顿流体还是非牛顿流体? 流体内部质点间或流层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内摩擦力以反抗相对运动的性质 dy du A T μ= 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的流体是牛顿流体 请阐述液体、气体的动力粘滞系数随着温度、压强的变化规律。 水的黏滞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空气的黏滞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动力粘度μ体现黏滞性)通常的压强对流体的黏滞性影响不大,但在高压作用下,气液的动力黏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2.在流体力学当中,三个主要的力学模型是指哪三个?并对其进行说明。 连续介质(对流体物质结构的简化)、无黏性流体(对流体物理性质的简化)、不可压流体(对流体物理性质的简化) 3.什么是理想流体? 不考虑黏性作用的流体,称为无黏性流体(或理想流体) 4.什么是实际流体? 考虑黏性流体作用的实际流体 5.什么是不可压缩流体?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其密度变化可以忽略的流动,称为不可压缩流动。 6.为什么流体静压强的方向必垂直作用面的内法线? 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拉力和切力,所以流体静压强的方向必然是沿着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7.为什么水平面必是等压面?

由于深度相等的点,压强也相同,这些深度相同的点所组成的平面是一个水平面,可见水平面是压强处处相等的面,即水平面必是等压面。 8.什么是等压面?满足等压面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在同一种液体中,如果各处的压强均相等由各压强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满足等压面的三个条件是同种液体连续液体静止液体。 9.什么是阿基米德原理? 无论是潜体或浮体的压力体均为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10.潜体或浮体在重力G和浮力P的作用,会出现哪三种情况? 重力大于浮力,物体下沉至底。重力等于浮力,物体在任一水深维持平衡。重力小于浮力,物体浮出液体表面,直至液体下部分所排开的液体重量等于物体重量为止。 11.等角速旋转运动液体的特征有那些? (1)等压面是绕铅直轴旋转的抛物面簇;(2)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轴心压强最低,边缘压强最高。 12.什么是绝对压强和相对压强?两者之间有何关系?通常提到的压强是指绝对压强还是相对压强?1个标准大气压值以帕(Pa)、米水柱(mH2O)、毫米水银柱(mmHg)表示,其值各为多少? 绝对压强:以毫无一点气体存在的绝对真空为零点起算的压强。相对压强:当地同高程的大气压强ap为零点起算的压强。压力表的度数是相对压强,通常说的也是相对压强。1atm=101325pa=10.33mH2O=760mmHg. 13.什么叫自由表面?和大气相通的表面叫自由表面。 14.什么是流线?什么是迹线?流线与迹线的区别是什么? 流线是某一瞬时在流场中画出的一条空间曲线,此瞬时在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与该点的速度方向重合,这条曲线叫流线。区别:迹线是流场中流体质点在一段时间过程中所走过的轨迹线。流线是由无究多个质点组成的,它是表示这无究多个流

流体力学知识点总结55410

流体力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 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流体的基本特性是具有流动性,只要剪应力存在流动就持续进行,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剪应力。 2 流体连续介质假设:把流体当做是由密集质点构成的,内部无空隙的连续体来研究。 3 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数值、实验。 4 作用于流体上面的力 (1)表面力:通过直接接触,作用于所取流体表面的力。 作用于A 上的平均压应力 作用于A 上的平均剪应力 应力 法向应力 切向应力 (2)质量力:作用在所取流体体积内每个质点上的力,力的大小与流体的质量成比例。(常见的质量力:重力、惯性力、非惯性力、离心力) ΔF ΔP ΔT A ΔA V τ 法向应力 周围流体作用 的表面力 切向应力 A P p ??=A T ??=τA A ??=→?lim 0δA P p A A ??=→?lim 0为A 点压应力,即A 点的压强 A T A ??=→?lim 0τ 为A 点的剪应力 应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 ),1pa=1N/㎡,表面力具有传递性。 B F f m =2m s

单位为 5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 惯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常见的密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4℃时的水 20℃时的空气 (2) 粘性 牛顿内摩擦定律: 流体运动时,相邻流层间所产生的切应力与剪切变形的速率成正比。即 以应力表示 τ—粘性切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由图可知 —— 速度梯度,剪切应变率(剪切变形速度) 粘度 μ是比例系数,称为动力黏度,单位“pa ·s ”。动力黏度是流体黏性大小的度量,μ值越大,流体越粘,流动性越差。 运动粘度 单位:m2/s 同加速度的单位 说明: 1)气体的粘度不受压强影响,液体的粘度受压强影响也很小。 2)液体 T ↑ μ↓ 气体 T ↑ μ↑ 3 /1000m kg =ρ3 /2 .1m kg =ρdu T A dy μ=? h u u+du U y dy x dt dr dy du ?=?=μμτdu u dy h =ρμ ν=

检测技术知识点总结

1、检测技术:完成检测过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2、检测的含义:对各种参数或物理量进行检查和测量,从而获得必 要的信息。 3、检测技术的作用:①检测技术是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②检测技术在大型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③检测技 术和装置是自动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④检测技术的完善和 发展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4、检测系统的组成:①传感器②测量电路③现实记录装置 5、非电学亮点测量的特点:①能够连续、自动对被测量进行测量和 记录②电子装置精度高、频率响应好,不仅能适用与静态测量,选 用适当的传感器和记录装置还可以进行动态测量甚至瞬态测量③电 信号可以远距离传输,便于实现远距离测量和集中控制④电子测量 装置能方便地改变量程,因此测量的范围广⑤可以方便地与计算机 相连,进行数据的自动运算、分析和处理。 6、测量过程包括:比较示差平衡读数 7、测量方法;①按照测量手续可以将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 测量。②按照获得测量值得方式可以分为偏差式测量,零位式测量 和微差式测量,③根据传感器是否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可区分为 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 8、模拟仪表分辨率= 最小刻度值风格值的一半数字仪表的分辨率 =最后一位数字为1所代表的值 九、灵敏度是指传感器或检测系统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的输入量变化的 比值 s=dy/dx 整个灵敏度可谓s=s1s2s3。 十、分辨率是指检测仪表能够精确检测出被测量的最小变化的能力 十一、测量误差:在检测过程中,被测对象、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和检测人员受到各种变动因素的影响,对被测量的转换,偶尔也会改变被测对象原有的状态,造成了检测结果和被测量的客观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个差值称为测量误差。 十二、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可以概括为工具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和人员误差等 十三、误差分类:按照误差的方法可以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按照误差出现的规律,可以分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按照被测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分为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 十四、绝对误差;指示值x与被测量的真值x0之间的差值 =x—x0 十五、相对误差;仪表指示值得绝对误差与被测量值x0的比值r=(x-x0/x0)x100%

工程流体力学复习知识总结

一、 二、 三、是非题。 1.流体静止或相对静止状态的等压面一定是水平面。(错误) 2.平面无旋流动既存在流函数又存在势函数。(正 确) 3.附面层分离只能发生在增压减速区。 (正确) 4.等温管流摩阻随管长增加而增加,速度和压力都减少。(错误) 5.相对静止状态的等压面一定也是水平面。(错 误) 6.平面流只存在流函数,无旋流动存在势函数。(正 确) 7.流体的静压是指流体的点静压。 (正确) 8.流线和等势线一定正交。 (正确) 9.附面层内的流体流动是粘性有旋流动。(正 确) 10.亚音速绝热管流摩阻随管长增加而增加,速度增加,压力减小。(正确) 11.相对静止状态的等压面可以是斜面或曲面。(正 确) 12.超音速绝热管流摩阻随管长增加而增加,速度减小,压力增加。(正确) 13.壁面静压力的压力中心总是低于受压壁面的形心。(正确) 14.相邻两流线的函数值之差,是此两流线间的单宽流量。(正确) 15.附面层外的流体流动时理想无旋流动。(正 确) 16.处于静止或相对平衡液体的水平面是等压面。(错 误) 17.流体的粘滞性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粘滞性减少;温度降低粘滞性增大。(错误 ) 18流体流动时切应力与流体的粘性有关,与其他无关。(错误) 四、填空题。 1、1mmH2O= 9.807 Pa 2、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有欧拉法和拉格朗日法。 3、流体的主要力学模型是指连续介质、无粘性和不可压缩性。 4、雷诺数是反映流体流动状态的准数,它反映了流体流动时惯性力 与粘性力的对比关系。 5、流量Q1和Q2,阻抗为S1和S2的两管路并联,则并联后总管路的流量 Q为,总阻抗S为。串联后总管路的流量Q 为,总阻抗S为。

流体力学知识点大全

流体力学-笔记参考书籍: 《全美经典-流体动力学》 《流体力学》张兆顺、崔桂香 《流体力学》吴望一 《一维不定常流》 《流体力学》课件清华大学王亮主讲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第三章流体运动的数学模型 第四章量纲分析和相似性 第五章粘性流体和边界层流动 第六章不可压缩势流 第七章一维可压缩流动 第八章二维可压缩流动气体动力学 第九章不可压缩湍流流动 第十章高超声速边界层流动 第十一章磁流体动力学 第十二章非牛顿流体 第十三章波动和稳定性

第一章 绪论 1、牛顿流体: 剪应力和速度梯度之间的关系式称为牛顿关系式,遵守牛顿关系式的流体是牛顿流体。 2、理想流体:无粘流体,流体切应力为零,并且没有湍流?。此时,流体内部没有内摩擦,也就没有内耗散和损失。 层流:纯粘性流体,流体分层,流速比较小; 湍流:随着流速增加,流线摆动,称过渡流,流速再增加,出现漩涡,混合。因 为流速增加导致层流出现不稳定性。 定常流:在空间的任何点,流动中的速度分量和热力学参量都不随时间改变, 3、欧拉描述:空间点的坐标; 拉格朗日:质点的坐标; 4、流体的粘性引起剪切力,进而导致耗散。 5、无黏流体—无摩擦—流动不分离—无尾迹。 6、流体的特性:连续性、易流动性、压缩性 不可压缩流体:0D Dt ρ= const ρ=是针对流体中的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保持不变,即不可压缩流体的密度在任何时刻都保持不变。是一个过程方程。 7、流体的几种线 流线:是速度场的向量线,是指在欧拉速度场的描述; 同一时刻、不同质点连接起来的速度场向量线; (),0dr U x t dr U ??=

迹线: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是流体质点运动的几何描述; 同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移曲线; 涡线:涡量场的向量线,(),,0U dr x t dr ωωω=????= 涡线的切线和当地的涡量或准刚体角速度重合,所以,涡线是流体微团 准刚体转动方向的连线,形象的说:涡线像一根柔性轴把微团穿在一起。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1、压强:0lim A F dF p A dA ?→?==? 静止流场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只有压力。 2、流体的平衡状态: 1)、流体的每个质点都处于静止状态,==整个系统无加速度; 2)、质点相互之间都没有相对运动,==整个系统都可以有加速度; 由于流体质点之间都没有相对运动,导致剪应力处处为零,故只有: 体积力(重力、磁场力)和表面力(压强和剪切力)存在。 3、表面张力:两种不可混合的流体之间的分界面是曲面,则在曲面两边存在一 个压强差。 4、正压流场:流体中的密度只是压力(压强)的单值函数。() dp p ρ? 5、涡量不生不灭定理 拉格朗日定理:理想正压流体在势力场中运动时,如某一时刻连续流场无旋,则 流场始终无旋。0,,ndA U ωω?==??? 有斯托克斯公式得:00,A l U x ndA δωΓ=?=?=??

现代热物理测试技术一些知识点总结

第13章:红外气体分析 分子光谱: 分子从一种能态改变到另一种能态时的吸收或发射光谱(可包括从紫外到远红外直至微波谱). E E E E ?=?+?+?电子振动转动 . 气体特征吸收带: 气体:1~25μ m 近、中红外 . 红外吸收的前提: 存在偶极距(对称分子无法分析)、频率满足要求 . 非分光红外(色散型)原理、特点 : 原理:课本P195 特点: 优点: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不改变组分、连续稳定、维护简单寿命长. 缺点:无法检测对称分子气体(如O 2,H 2,N 2.)、测量组分受探头限制. 烟气预处理的作用 :滤除固液杂质(3224SO H O H SO +=)、冷凝保护(1.酸露点温度达 155℃ 2.冷凝器 )、 去除水气影响(1.红外吸收干扰 2.气体溶解干扰 ). 分光红外原理: ? (三棱镜分光原理) 傅立叶分光原理(属于分光红外常用一种)、特点 : 原理:光束进入干涉仪后被一分为二:一束透射到动镜(T),另一束反射到定镜(R)。透射到动镜的红外光被反射到分束器后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透射返回光源(TT), 另一部分经反射到达样品(TR);反射到定镜的光再经过定镜的反射作用到达分束器,一部分经过分束器的反射作用返回光源(RR), 另一部分透过分束器到达样品(RT)。也就是说,在干涉仪的输出部分有两束光,这两束相干光被加和, 移动动镜可改变两光束的光程差,从而产生干涉,得到干涉图,做出此干涉图函数的傅立叶余弦变化即得光谱, 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傅立叶变换. 特点:优点:测试时间短、同时测多组分、可测未知组分;而且,分辨能力高、具有极低的杂散辐射、适于微少试样的研究、研究很宽的光谱范围、辐射通量大、扫描时间极快. 第12章:色谱法 色谱法的发明和命名、色谱法原理 : P173-174 色谱系统的组成:分析对象、固定相、流动相 气相色谱与液相色谱的区别 :气相色谱法系采用气体为流动相(载气)流经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物质或其衍生物气化后,被载气带入色谱柱进行分离,各组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色谱信号。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记录仪或积分仪记录。 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优缺点:1、气相色谱采用气体作为流动相,由于物质在气相中的流速比在液相中快得多,气体又比液体的渗透性强,因而相比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柱阻力小,可以采用长柱,例如毛细管柱,所以分离效率高。2、由于气相色谱毋需使用有机溶剂和价格昂贵的高压泵,因此气相色谱仪的价格和运行费用较低,且不易出故障。3、能和气相色谱分离相匹配的检测器种类很多,因而可用于各种物质的分离与检测。特别是当使用质谱仪作为检测器时,气相色谱很容易把分离分析与定性鉴定结合起来,成为未知物质剖析的有力工具。4、气相色谱不能分析在柱工作温度下不汽化的组分,例如,各种离子状态的化合物和许多高分子化合物。气相色谱也不能分析在高温下不稳定的化合物,例如蛋白质等。5、液相色谱则不能分析在色谱条件下为气体的物质,但却能分离不挥发、在某溶剂中具有一定溶解度的化合物,例如高分子化合物、各种离子型化合物以及受热不稳定的化合物(蛋白质、核酸及其它生化物质)。 色谱系统组成及各部分作用: 载气、进样、温控、分离、检测 (P176) 温控的作用:P178

47全国自考流体力学知识点汇总

3347流体力学全国自考 第一章绪论 1、液体和气体统称流体,流体的基本特性是具有流动性。流动性是区别固体和流体的力学特性。 2、连续介质假设:把流体当作是由密集质点构成的、内部无空隙的连续踢来研究。 3、流体力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数值和实验。 4、表面力:通过直接接触,作用在所取流体表面上的力。 5、质量力:作用在所取流体体积内每个质点上的力,因力的大小与流体的质量成比例,故称质量力。重力是最常见的质量力。 6、与流体运动有关的主要物理性质:惯性、粘性和压缩性。 7、惯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改变物体的运功状态,都必须客服惯性的作用。 8、粘性:流体在运动过程中出现阻力,产生机械能损失的根源。粘性是流体的内摩擦特性。粘性又可定义为阻抗剪切变形速度的特性。 9、动力粘度:是流体粘性大小的度量,其值越大,流体越粘,流动性越差。 10、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1、压缩性:流体受压,分子间距离减小,体积缩小的性质。 12、膨胀性:流体受热,分子间距离增大,体积膨胀的性质。 13、不可压缩流体:流体的每个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密度不变化的流体。 14、气体的粘度不受压强影响,液体的粘度受压强影响也很小。 第二章流体静力学 1、精致流体中的应力具有一下两个特性: 应力的方向沿作用面的内法线方向。 静压强的大小与作用面方位无关。 2、等压面:流体中压强相等的空间点构成的面;等压面与质量力正交。 3、绝对压强是以没有气体分子存在的完全真空为基准起算的压强、 4、相对压强是以当地大气压强为基准起算的压强。 5、真空度:若绝对压强小于当地大气压,相对压强便是负值,有才呢个·又称负压,这种状态用真空度来度量。 6、工业用的各种压力表,因测量元件处于大气压作用之下,测得的压强是改点的绝对压强超过当地大气压的值,乃是相对压强。因此,先跪压强又称为表压强或计示压强。 7、z+p/ρg=C: z为某点在基准面以上的高度,可以直接测量,称为位置高度或位置水头.。 p/ρg=h p,称为测压管高度或压强水头,其物理意义是单位重量的液体具有的压强势能,简称压能。 z+p/ρg称为测压管水头,是单位重量液体具有的总势能,其物理意义是静止液体中各点单位重量液体具有的总势能相等。 第三章流体动力学基础 1、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 2、拉格朗日法:从整个流体运动是无数个质点运动的综合出发,以个别质点为观察对象来描述,再讲每个质点的运动情况汇总起来,就描述了流体的整个流动。 3、欧拉法:以流体运动的空间点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不同时刻各空间点上流体质点的运动,再将每个时刻的情况汇总起来,就描述了整个运动。

材料测试技术复习知识点

判断题: 滤波片的K吸收限应大于或小于Kα和Kβ。(×) 满足布拉格方程时,各晶面的散射线相互干涉加强形成衍射线。(√) 当物平面与物镜后焦平面重合时,可看到形貌像。(×) 原子序数Z越大的原子,其对入射电子的散射的弹性散射部分越小。(×) TG曲线上基本不变的部分叫基线。(√) 有λ0的X射线光子的能量最大。(√) 衍射指数可以表示方位相同但晶面间距不同的一组晶面。() 调节中间镜的焦距,使其物平面与物镜的像平面重合,叫衍射方式操作。(×) 蒙脱石脱层间水后,晶格破坏,晶面间距增加。(对) 当高速电子的能量全部转换为x射线光子能量时产生λ0,此时强度最大,能量最高。(×) 弦中点法是按衍射峰的若干弦的中点连线进行外推,与衍射峰曲线相交的点。(×) 减弱中间镜的电流,增大其物距,使其物平面与物镜的后焦平面重合,叫衍射方式操作。(√) SEM一般是采用二次电子成像,这种工作方式叫发射方式。(√) 基线是ΔΤ=0的直线。(×) 连续X射谱中,随V增大,短波极限值增大。(×) 凡是符合布拉格方程的晶面族都能产生衍射线。(×) 色差是由于能量非单一性引起的。(√) 当中间镜的物平面与物镜背焦平面重合时,可看到形貌像。(×) 非晶质体重结晶时DTA曲线上产生放热峰。(√) 填空题: 请按波长由短到长的顺序对X射线,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进行排练: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X射线本质上是一种电磁波。 波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这种现象叫做波的衍射。 相对于波长而言,障碍物的尺寸越大,衍射现象越不明显。 系统消光包括点阵消光和结构消光。 X射线衍射分析时,晶胞的形状和尺寸与衍射线的分布规律有关;原子的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位置与衍射线的强度有关。X射线衍射分析时,衍射线的低角度线和高角度线中比较重要的是低角度线,强线和弱线更重要的是强线。 在扫描电镜中,可以利用会聚透镜和电磁透镜两种透镜对电子进行会聚。 在波谱仪和能谱仪中,能同时测量所有元素的是能谱仪,定量分析准确度高的是波谱仪。 扫描电镜的二次电子像和背散射电子像中,分辨率较高的是二次电子像,形成原序数衬度的是背散射电子像。 吸收限的应用主要是:合理的选用滤波片材料害人辐射源的波长(即选阳极靶材料)以便获得优质的花样衍射。

流体力学-总结+复习 4-5章

A16轮机3,流体力学复习资料,4&5章 第四章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 1. 流动的力学相似 1)几何相似:两流场中对应长度成同一比例。 2)运动相似:两流场中对应点上速度成同一比例,方向相同。 3)动力相似:两流场中对应点上各同名力同一比例,方向相同。 4)上述三种相似之间的关系。 基本概念(量纲、基本量纲、导出量纲) 量纲:物理参数度量单位的类别称为量纲或因次。 基本量纲:基本单位的量纲称为基本量纲,基本量纲是彼此独立的,例如用,LMT来表示长度,质量和时间等,基本量纲的个数与流动问题中所包含的物理参数有关,对于不可压缩流体流动一般只需三个即,LMT(长度,质量和时间),其余物理量均可由基本量纲导出。 导出量纲:导出单位的量纲称为导出量纲。 一些常用物理量的导出量纲。 2. 动力相似准则 牛顿数?表达式? 弗劳德数?表达式,意义? 雷诺数?表达式,意义? 欧拉数?柯西数?韦伯数?斯特劳哈尔数? 判断基本模型实验通常要满足的相似准则数。 掌握量纲分析法(瑞利法和π定理)。

第五章黏性流体的一维流动 1. 黏性总流的伯努利方程 应用:黏性不可压缩的重力流体定常流动总流的两个缓变流截面。 该方程的具体形式?几何意义? 2. 黏性流体管内流动的两种损失 沿程损失:产生的原因?影响该损失的因素? 沿程损失的计算公式?达西公式? 局部损失:产生原因? 局部损失计算公式? 3. 黏性流体的两种流动状态 层流和紊流 上临界速度,上临界雷诺数? 下临界速度,下临界雷诺数? 工程实际中,圆管中流动状态判别的雷诺数?2000 4. 管口进口段中黏性流体的流动 边界层的概念? 紊流边界层 层流边界层 层流进口段长度计算经验公式 5. 圆管中的层流流动 速度分布? 切应力分布?

流体力学基础学习知识知识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学习本章的目的和意义: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是讲授建筑给排水的专业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该部分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建筑给排水课程中的相关内容。 §1-1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本节教学内容和要求: 1.1本节教学内容: 流体的4个主要物理性质。 1.2教学要求: (1)掌握并理解流体的几个主要物理性质 (2)应用流体的几个物理性质解决工程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1.3教学难点和重点: 难点:流体的粘滞性和粘滞力 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2.教学内容和知识要点: 2.1 易流动性 (1)基本概念:易流动性——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切力抵抗剪切变形的性质称易流动性。 流体也被认为是只能抵抗压力而不能抵抗拉力。 易流动性为流体区别与固体的特性 2.2密度和重度 (1)基本概念: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即: M ρ= V M——流体的质量,kg ; V——流体的体积,m3。 常温,一个标准大气压下Ρ水=1×103kg/ m3

Ρ水银=13.6×103kg/ m3 基本概念:重度:单位体积的重量,称为流体的重度。重度也称为容重。 G γ= V G——流体的重量,N ; V——流体的体积,m3。 ∵G=mg ∴γ=ρg 常温,一个标准大气压下γ水=9.8×103kg/ m3 γ水银=133.28×103kg/ m3密度和重度随外界压强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液体的密度随压强和温度变化很小,可视为常数,而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压强变化较大。 2..3 粘滞性 (1)粘滞性的表象 基本概念:流体在运动时抵抗剪切变形的性质称为粘滞性。当某一流层对相邻流层发生位移而引起体积变形时,在流体中产生的切力就是这一性质的表 现。 为了说明粘滞性由流体在管道中的运动速度实验加以分析说明。用流速仪测出管道中某一断面的流速分布如图一所示 设某一流层的速度为u,则与其相邻的流层为u+du,du为相邻流层的速度增值,设相邻流层的厚度为dy,则du/dy叫速度梯度。 由于各流层之间的速度不同,相邻流层间有相对运动,便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相互作用的剪切力,这个力叫做流体的内摩擦力,或粘滞力。 平板实验 (2)牛顿内摩擦定律 基本概念:牛顿在平板实验的基础上于1867年在所著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流体内摩擦力的假说——牛顿内摩擦定律: 当切应力一定时,粘性越大,剪切变形的速度越小,所以粘性又可定义为流体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重点知识点总结)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知识总结 1: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检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一、传感器的组成 2: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及基本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①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物理量,并以确定关系输出另一物理量的元件(如弹性敏感元件将力,力矩转换为位移或应变输出)。②转换元件是将敏感元件输出的非电量转换成电路参数(电阻,电感,电容)及电流或电压等电信号。 ③基本转换电路是将该电信号转换成便于传输,处理的电量。 二、传感器的分类 1、按被测量对象分类 (1)内部信息传感器主要检测系统内部的位置,速度,力,力矩,温度以及异常变化。(2)外部信息传感器主要检测系统的外部环境状态,它有相对应的接触式(触觉传感器、滑动觉传感器、压觉传感器)和非接触式(视觉传感器、超声测距、激光测距)。 2、传感器按工作机理 (1)物性型传感器是利用某种性质随被测参数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制成的(主要有:光电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 (2)结构型传感器是利用物理学中场的定律和运动定律等构成的(主要有①电感式传感器;②电容式传感器;③光栅式传感器)。 3、按被测物理量分类 如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位移,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温度。 4、按工作原理分类主要是有利于传感器的设计和应用。 5、按传感器能量源分类 (1)无源型:不需外加电源。而是将被测量的相关能量转换成电量输出(主要有:压电式、磁电感应式、热电式、光电式)又称能量转化型; (2)有原型:需要外加电源才能输出电量,又称能量控制型(主要有:电阻式、电容式、电感式、霍尔式)。 6、按输出信号的性质分类 (1)开关型(二值型):是“1”和“0”或开(ON)和关(OFF); (2)模拟型:输出是与输入物理量变换相对应的连续变化的电量,其输入/输出可线性,也可非线性; (3)数字型:①计数型:又称脉冲数字型,它可以是任何一种脉冲发生器所发出的脉冲数与输入量成正比;②代码型(又称编码型):输出的信号是数字代码,各码道的状态随输入量变化。其代码“1”为高电平,“0”为低电平。 三、传感器的特性及主要性能指标 1、传感器的特性主要是指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有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 2、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当传感器的输入量为常量或随时间作缓慢变化时,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叫静态特性,简称静特性。 表征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指标有线性度,敏感度,重复性等。 3、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对于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称为动态特性,简称动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取决于传感器的本身及输入信号的形式。传感器按其传递,转换信息的形式可分为①接触式环节;②模拟环节; ③数字环节。评定其动态特性:正弦周期信号、阶跃信号。 4、传感器的主要性能要求是:1)高精度、低成本。2)高灵敏度。3)工作可靠。4)稳定性好,应长期工作稳定,抗腐蚀性好;5)抗干扰能力强;6)动态性能良好。7)结构简单、小巧,使用维护方便等; 四、传感检测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传感检测技术是一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迅猛发展的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之一。 2、作用:能够进行信息获取、信息转换、信息传递及信息处理等功能。应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柔性制造系统(FMS)、加工中心(MC)、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CAM)。 五、基本特性的评价 1、测量范围:是指传感器在允许误差限内,其被测量值的范围; 量程:则是指传感器在测量范围内上限值和下限值之差。2、过载能力:一般情况下,在不引起传感器的规定性能指标永久改变条件下,传感器允许超过其测量范围的能力。过载能力通常用允许超过测量上限或下限的被测量值与量程的百分比表示。 3、灵敏度:是指传感器输出量Y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量的变化X之比。 4、灵敏度表示传感器或传感检测系统对被测物理量变化的反应能力。灵敏度越高越好,因为灵敏度越高,传感器所能感知的变化量越小,即被测量稍有微小变化,传感器就有较大输出。K值越大,对外界反应越强。 5、反映非线性误差的程度是线性度。线性度是以一定的拟合直线作基准与校准曲线作比较,用其不一致的最大偏差△Lmax与理论量程输出值Y(=ymax—ymin)的百分比进行计算。 6、稳定性在相同条件,相当长时间内,其输入/输出特性不发生变化的能力,影响传感器稳定性的因素是时间和环境。 7、温度影响其零漂,零漂是指还没输入时,输出值随时间变化而变化。长期使用会产生蠕变现象。 8、重复性:是衡量在同一工作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连续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不一致程度的指标;(分散范围

流体力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流体力学基本知识 学习本章的目的与意义:流体力学基础知识就是讲授建筑给排水的专业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该部分知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建筑给排水课程中的相关内容。 §1-1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本节教学内容与要求: 1.1本节教学内容: 流体的4个主要物理性质。 1.2教学要求: (1)掌握并理解流体的几个主要物理性质 (2)应用流体的几个物理性质解决工程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1.3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流体的粘滞性与粘滞力 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2.教学内容与知识要点: 2、1 易流动性 (1)基本概念:易流动性——流体在静止时不能承受切力抵抗剪切变形的性质称易流动 性。 流体也被认为就是只能抵抗压力而不能抵抗拉力。 易流动性为流体区别与固体的特性 2.2密度与重度 (1)基本概念: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即: M ρ = V M——流体的质量,kg ; V——流体的体积,m3。 常温,一个标准大气压下Ρ水=1×103kg/ m3

Ρ水银=13、6×103kg/ m3 基本概念:重度:单位体积的重量,称为流体的重度。重度也称为容重。 G γ = V G——流体的重量,N ; V——流体的体积,m3。 ∵G=mg ∴γ=ρg 常温,一个标准大气压下γ水=9、8×103kg/ m3 γ水银=133、28×103kg/ m3 密度与重度随外界压强与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液体的密度随压强与温度变化很小,可视为常数,而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压强变化较大。 2、、3 粘滞性 (1)粘滞性的表象 基本概念:流体在运动时抵抗剪切变形的性质称为粘滞性。当某一流层对相邻流层发生位移而引起体积变形时,在流体中产生的切力就就是这一性质的表 现。 为了说明粘滞性由流体在管道中的运动速度实验加以分析说明。用流速仪测出管道中某一断面的流速分布如图一所示 设某一流层的速度为u,则与其相邻的流层为u+du,du为相邻流层的速度增值,设相邻流层的厚度为dy,则du/dy叫速度梯度。 由于各流层之间的速度不同,相邻流层间有相对运动,便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相互作用的剪切力,这个力叫做流体的内摩擦力,或粘滞力。 平板实验 (2)牛顿内摩擦定律 基本概念:牛顿在平板实验的基础上于1867年在所著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流体内摩擦力的假说——牛顿内摩擦定律: 当切应力一定时,粘性越大,剪切变形的速度越小,所以粘性又可定义为流体阻抗

现代测试技术复习要点

复习重点 第一章 信号分析基础(作业题重点) ——信号的分类: (确定性信号与非确定性信号) 1.确定性信号:是指可以用明确的数学关系式描述的信号。它可以进一步分为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与准周期信号。 周期信号是指经过一段时间可以重复出现的信号,满足条件()()x t x t nT =+。 非周期信号:往往具有瞬变性。 准周期信号: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的边缘。 2.非确定性信号:是指无法用明确的数学式描述,其幅值、相位变化是不可预知的,所描述的物理现象是一种随机过程,通常只能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描述它的某些特征。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1. 能量信号:在所分析的区间里面(,)-∞+∞,能量为有限值的信号称为能量信号,满足 条件: ()2 t dt x ∞ -∞ <∞? 2. 功率信号:有许多信号,它们在区间(,)-∞+∞内能量不是有限值。在这种情况下,研 究信号的平均功率更为合适。在区间12(,)t t 内,信号的平均功率()2 2 1 21 1t t P t dt x t t -= ? (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 1. 连续时间信号:在所分析的时间间隔内,对于任意时间值,除若干个第一类间断点外, 都可以给出确定的函数值,此类信号称为连续时间信号或模拟信号。 2. 离散时间信号:又称时域离散信号或时间序列。它是在所分析的时间区间,在所规定的 不连续的瞬时给出函数值。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时间离散而幅值连续时,称为采样信号;时间离散而幅值量化时,称为数字信号。 ——信号的时域分析 (信号的时域统计分析) 1.均值:表示集合平均或数学期望值,也即信号的静态分量。用x μ表示。 2.均方值:也称平均功率,用2 x ψ表示。 3.方差:描述信号的波动分量,用2x σ表示。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2 x ψ=2x σ+2 x μ 4.概率密度函数:随机信号的概率密度函数是表示幅值落在指定区间的概率。定义为 [] 0()1()lim lim lim x x x T P x x t x x T p x x x T ?→?→→∞<≤+???==?????? 5.概率分布函数:概率分布函数是信号幅值()x t 小于或等于某值x 的概率,其定义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