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军事理论课课件电子对抗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30
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本目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之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未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其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它从政治范畴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思想,总结了具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
《军事理论课》思考题1.什么是国防?有那些基本的要素?答:国防,即国家防务,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采取的防卫措施的统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和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主体、、国防的目的、国防的手段、国防的对象2.国防分为哪几种类型?每个类型最典型主权的国家或集团是什么?答:⑴扩张型国防,美国⑵联盟型国防,北约⑶中立型国防,加拿大⑷自卫型国防,中国3.我国国防历史的启示是什么?答:⑴,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⑵,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根据《国防法》的规定,公民有哪些方面的国防权利和国防义务?答:权利:⑴,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⑵,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义务:⑴,兵役义务⑵,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⑶,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⑷,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⑸,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⑹,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5.我国国防政策的主要内容?答:①.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防的领导②.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③.国防建设服从和服从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④.实现国防现代化⑤.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⑥.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⑦.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⑧.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6.我国的武装力量体制是怎样的?答:我国的武装力量构成属于多种武装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7.国防动员的主要形式有哪些?答:⑴.武装力量动员⑵.国民经济动员动员⑶.人民防空⑷.交通战备动员⑸.国防教育军事思想1、什么是军事思想?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答: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高层次的系统的理性认识。
萌芽时期,形成时期,成熟时期,发展时期。
1.国防的基本类型:侵略扩张型,自卫防御型,互助联盟型,自主中立型。
我国属于自卫防御型国家。
2.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其手段包括军事手段,政治手段,经济手段,外交手段。
3.我国武装力量构成及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及预备役部队(包括陆海空三大军种和第二炮兵约230万),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设有沈阳,北京,兰州,成都,广州,南京,济南七大军区。
4.公民的国防权利与义务: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在国防活动中因经济损失得到补偿的权利。
4兵役义务(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参加学生军事训练),5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6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7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5.国防建设的启示:1增强国防实力必须大力发展经济,2巩固国防离不开昌明的政治,3科技进步是国防的强大保障,4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的的关键。
6.战略是指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其具有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包括战略目的,战略方针,战略力量,战略手段四个要素。
7.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1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呈多极化趋势,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建立一个新的安全结构,3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对国际安全的影响相应突出,4军备竞争和大规模军费投入对稳定产生不利影响,5经济因素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上升。
8.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1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一超四强,即美国,欧盟,欧罗斯中国,日本),2未来战略格局中各方关系将日趋复杂化,3维护国家利益的软战争将对国际战略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9.我国地缘环境特点:1海陆兼备,陆地边界和海岸线漫长(陆地边界2.2万多公里长,海岸线总长1.8万多公里),2邻国众多,安全环境及其复杂。
(与朝鲜,欧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接壤14个国家接壤;与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隔海相望。
第一章中国国防一、国防的概念:国家防务二、国防的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国防的对象是侵略和武装颠覆国防的目的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国防的手段是为完成国防任务,实现国防目的的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国防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科技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类型扩张型:(美国)自卫型:(中国)联盟型:(北约、独联体、美日韩)中立型:分全民皆兵型(如瑞士、瑞典)和完全不设国防型(如圣马力诺)四、中国国防发展史①城池是我国古代国防建设中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工程。
城池建设始于商代。
古代海防建设是从明朝开始的。
五、主要启示(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二)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第二节国防法规一、是依法治军、加强国防建设和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强大武器,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二、国防法规体系在纵向关系上,我国国防法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人民防空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人民防空事业走向法治化,表明我们的人民防空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是人民防空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三、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力1、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检举、制止危害国防建设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赔偿的权利2、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服现役,服预备役和参加军事训练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第三节国防建设一、国防领导体制(一)中国现行的最高决策机构是中共中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常委会,国务院、国家主席、中央军委。
(二)①国防领导和管理机构,是最高国防决策机构的执行和保障系统。
②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的职能是:人民武装动员,国家经济动员,国家人民防空,国家交通战备。
二、国防建设目标和政策1、国防建设目标1)巩固国防,防备和抵抗侵略2)制止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制止武装颠覆,维护社会稳定4)反对侵略扩张,维护世界和平5)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2、国防建设政策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防的领导2)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3)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4)实现国防现代化5)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6)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7)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8)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三、国防建设成就1、铸造了一支现代化合成军队2、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防动员体制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两个根本性转变”: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变到向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在军事建设上,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一、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倒,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2.国防的基本类型A按社会形态:奴隶制国防、封建制国防、资本主义制国防、社会主义国防。
B按军事战略和国防建设的目标:防御型国防、扩张型国防。
C按国防力量构成方式:联盟型国防、独立自主型国防、中立型国防。
3.国防的历史启示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②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③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是1998年组建的。
补: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国家利益及其安全防务的整体性国防力量的综合性国防手段的多元性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国防事业的社会性(1)、公民的主要国防义务是什么?①依法服兵役的义务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③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④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⑤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1)、公民的主要国防权利是什么?①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②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③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国防的四个要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
3 、国家与国防的关系:1 .国防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2 .国防是为国家的利益服务的; 3 .国家的性质、制度、政策决定着国防建设。
4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 .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2 .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3 .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
16 、目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分裂势力包括:台独分子,藏独(达赖集团),疆独(东突分裂势力)国防法规5.什么是国防法规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家法律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依据。
6.国防法规体系纵向层次第一是法律;第二是法规;第三是规章;第四是地方性法规7.公民的国防义务①兵役义务;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③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④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⑤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8.我过的兵役制度是什么?①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②民兵与预备役结合9.学生军训的意义补:什么是兵役法?是规定国家兵役制度的法律规范,是公民依法服兵役的法律依据简述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两种答案均属正确:)答案一:一是国防目标的双重性;二是国防力量的综合性;三是国防功能的威慑;四是国防斗争的多样性。
1、现在国防的基本类型有: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P3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三化”建设是指现代化、正规化和革命化。
P173、军事思想的主要特征有:鲜明的阶级性、强烈的时代性、明显的继承性和显著的实践性。
P584、胡锦涛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
P1085、航天技术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它通常由航天运载火箭技术、航天器技术和航天测控技术等组成。
P1336、战略导弹,担负战略任务。
它用于摧毁敌方纵深目标,由国家最高统帅部掌握使用。
7、隐身技术是指降低飞机、导弹、舰艇、坦克等目标的可探测特征,使其不易被敌方各种探测设备发现的综合性技术。
P1808、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交战双方在信息化战场上,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作战手段、以信息战为主要作战形式、以争夺制信息权为主要对象的战争。
P218 9、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一个时期内世界各国主要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态和总体趋势。
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势的综合体现。
P2501、总参谋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军事行动。
P24A、总参谋部B、总政治部C、总后勤部D、总装备部2、“国家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确定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P50A、8月B、9月C、10月D、11月3、战争是政治继续的观点,是由谁最早提出的:《克劳塞维茨》P55A、马基雅弗利B、拿破仑C、克劳塞维茨D、富勒4、世界古代第一兵书“东方兵学的鼻祖”是:《孙子兵法》P54A、《司马法》《尉缭子》B、《军志》《军政》C、《孙子兵法》D、《三略》《六韬》5、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建设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国防建设理论。
P72A、军队建设理论B、人民军队建设思想C、常备军军队建设理论D、慎战、备战思想6、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坚持依法从严治军是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重要内容。
军事理论思考题第一章军事科学概论第一节军事科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1.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
2.军事科学的研究对象:军事科学源于战争,并以战争为研究对象。
第二节军事科学的任务和性质3.军事学的任务:是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极其复杂的战争的现象,探索和把握战争的性质和规律,从而预测战争的发生、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准备与实施战争的原则和方法。
4.军事科学的性质:(1)军事科学是一门具有特定范畴的综合性科学;(2)军事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民族性。
第三节军事科学体系5.军事科学体系分为军事理论科学和军事技术科学两大部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军事理论是先导,对军事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起着指导作用;军事技术是基础,对军事理论的变革和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四节军事科学的地位和功能6.军事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军事科学对战争和军事活动实践具有重要的先导地位和作用。
7.军事学的主要功能:(1)为国家的军事战略提出建议和咨询;(2)为国家规划武装力量建设提供理论依据;(3)为国家发展武器技术装备进行科学论证;(4)为国家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提供理论依据。
第五节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和方法8.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意义:(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9.大学生学习军事学的方法:(1)拓展思维领域,综合运用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2)研究战例,借鉴历史;(3)善于“合成”,融会贯通。
第二章军事思想概述第一节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10.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11.军事思想的内容:(1)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2)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一分)1、中国人民解放军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组成。
2、国家的综合国力是由经济、科技、军事、社会发展程度、政府调控能力、外交力、自然等综合力量组成。
3、步枪按自动化程度分为非自动、半自动、全自动三种。
4、江泽民提出的军队建设的“五句话”内容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5、历史证明,毛泽东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6、维护国家安全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力量源泉。
7、新军事变革是整个军事体系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的全部转型,变革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军事技术、武器装备、部队编制、指挥系统、军人素质、教育训练、后勤保障和战争动员等各个方面。
8、对核武生化武器的防护对策可以概括为12个字,即“预有准备,积极推破,整体防护”。
9、人民战争有三个明显特点,分别是群众性正义性组织性。
10、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共30分,每题2分)1、战斗的基本类型包括:(BC)A、单兵作战B、进攻战斗C、防御战斗D、军种战斗2、下列属于轻武器的是:(ABCDEF)A、手枪B、步枪C、机枪D、火箭筒E、手榴弹F、喷火器3、伪装技术措施包括哪些:(ABCDEF)A、天然伪装B、迷彩伪装C、植物伪装D、人工遮障伪装E、烟幕伪装4、公民享有下列哪些国防权利?(ABC)A、提出建议权B、制止和检举权C、去得补偿权D、监督权5、国防法规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ACD)A、调整对象的军事性B、人民群众的自觉性C、处罚措施的严厉性D、法律适用的优越性6、一枚完整的导弹必须具备哪四个要素:(ABCD)A、战斗部B、动力装置C、制导系统D、飞行器E、探测器F、侦察器7、C4I是指:(ABCDE)A、指挥B、控制C、通信D、计算机E、情报F、监视8、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伴随着新军事变革的步伐,军队组织的发展趋势,将是高度的(ABC)A、小型化B、一体化C、智能化D、科技化9、现代侦察监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按空间地域及其运载工具的不同,可分为:(BCD)A、航天侦察B、航空侦察C、地面侦察D、海上侦察10、我军的政治工作,是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形成了三大原则,分别是:(BCD)A、服从命令B、官兵一致C、军民一致D、瓦解敌人11、国防的目的是:(ABCD)A、捍卫国家的主权B、保卫国家的统一C、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D、维护国家的安全12、电子对抗技术包括:(ABC)A、通信对抗技术B、雷达对抗技术C、光电对抗技术D、网络进攻技术E、网络对抗技术F、网络防御技术13、我国的兵役制度主要内容包括:(AB)A、现役制度B、预备役制度C、兵员制度D、兵役法制度14、人类战争经历了一下哪些阶段?(ABCDE)A、徒手作战B、冷兵器作战C、热兵器作战D、机械化作战E、信息化战争15、制导技术有:(ABC)A、寻的制导B、GPS制导C、复合制导D、自主制导三、简答题(共25分,每题5分)1、国防动员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答:国防动员,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确定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是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国家迅速实现平战转换,夺取战争主动权的重要条件;是将战争潜力转化为实力的关键,是保障战时军需民用的重要措施。
军事理论知识点1、国防的类型有哪些?我国国防属于什么类型的国防?答:主要有四种: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我国国防属于自卫型国防。
2、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分别爆发于哪一年?答:海湾战争1991年;阿富汗战争2001年;科索沃战争1999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
3、解放战争时期,决定中国命运的三次战略决战(著名的三大战役)是哪三次战役?答: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4、美国、俄罗斯现行军事战略的名称?答:美国现行“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俄罗斯现行“现实遏制”军事战略。
5、中、俄之间现在是什么关系?答: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6、俄罗斯陆军编有几大军区?海军有几大舰队?答:俄罗斯陆军编有莫斯科军区、伏尔加河沿岸—乌拉尔军区、列宁格勒军区、远东军区、西伯利亚军区和高加索军区。
海军编有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太平洋舰队和黑海舰队。
7、俄罗斯将未来的战场,划分为哪几个战争区?答:欧洲、中亚和东亚三个战争区。
8、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是谁?答:钱学森。
9、冷战时期,美国军事战略的重点是哪里?答:欧洲。
10、哪一年中国国民党政府宣布废止《马关条约》,收复台湾、澎湖?答:1941年。
11、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是哪年哪月?答:2005年3月。
12、台湾省包括台湾岛及澎湖列岛,加上周围120余个小岛,总面积约多少万平方公里?答:约3.6万平方公里。
13、美国武装力量的部署在全球划分为几个战区?答:太平洋战区、欧洲战区、中央战区、南方战区、北方战区五个战区。
14、美军冷战后曾执行过的军事战略的名称?答:1989-1992“地区防务战略”;1993-1996“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1997-2001“营造、反应、准备战略”;2002- “先发制人战略”。
15、美国陆军、海军、空军的大体数量?答:陆军约48.3万人,海军约37.3万人,空军约34.5万人。
16、美军第一次使用“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是在什么战争中?答:越南战争。
军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国际战略格局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军事格局三个部分,有时也称为“国际格局”、“世界格局”、“大格局”等。
2、综合国力都是由有形的硬实力与无形的软实力组成的。
前者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能力、军事力量、科技力量;后者主要包括社会文化、民族性与凝聚力、政府体制与管理效率、领导者决策与管理能力等。
3、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心理七维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4、电子对抗电子对抗,也称电子战或电子斗争,是指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使用效能和保障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5、航天技术航天技术是指将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
6、精确制导技术精确制导技术,就是以高性能的光电探测器为基础,采用目标识别、成像跟踪、相关跟踪等新方法,控制导引武器准确地命中目标的技术。
7、军事高技术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高技术总称。
8、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是指用于制造各种先进军事装备的高性能材料或新兴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技术。
9、光电对抗光电对抗,就是敌对双方围绕光电设备,在紫外、可见光到红外的宽广波段上,而进行的侦察与反侦察、干扰与反干扰的电子斗争。
10、生物技术亦称生物工程,是指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或生物组织、细胞及其他组成部分)的特性和功能,设计、构建具有预期性状的新物质或新品系,以及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进行加工生产,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综合性技术体系。
11、预备役:指国家平时以退役军人、民兵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役部队的武装力量。
《军事理论》课程整体设计一、课程设置1.专业培养目标、模式、课程体系简介高校学生军训的主要任务包括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两个部分。
军事理论课程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适应我国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服务。
通过开展军事理论教育,使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军事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军事理论教育及国防教育,既是全民教育的重大课题,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①课程定位:军事理论课程面向学校各专业一年级新生开设,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实践能力。
②课程性质:军事理论课程是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面向学校各专业学生。
③课程任务:通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④课程设计思路本门课程共有18课时,针对课时少、专任教师缺乏的现状,本课程采用的是合班讲座形式,在内容的选取方面,要紧跟时事的变化,与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的要求保持一致,不断更新知识,学习新理论,同时保留部分常规知识。
本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提供大量的时事政治、新闻图片、视频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积极进行互动,联系耳闻目睹的各类新闻,结合知识,理性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内容1.内容选取:本门课程是国家法律规定、国家文件明确和教学大纲规范的一门在校学生的必修课程。
军事理论重点一、中国国防1、国防的根本目的:捍卫国家主权2、国防手段包括:军事、政治(重要)、军事、外交3、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和抗衡4、国防是指国家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5、国防的类型:扩张(美国)、自卫(中国)、联盟、中立6、我国国防是独立自主的防御型国家7、我国军事战略方针:积极防御| 自卫防御的核战略8、国防法规特性:调整对象的军事性、法律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9、《兵役法》规定,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役10、公民的国防权利:提出建议权、制止和检举权、获得补偿权11、国防义务和国防权利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等性、平等性、同一性12、“三化”指的是现代化(中心)、正规化、革命化13、1984颁布《兵役法》、1997年颁布《国防法》、2001年颁布《国防教育法》14、国防教育日: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15、新安全观的核心内容:互信、互利、平等、协作16、武装力量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17、预备役部队:以现役军人为骨干、预备役人员为基础,用来快速补充和扩张部队18、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组建于1982年6月19日19、“辽宁舰”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于2012年交接入列20、海军1949 4 23 成立,海军节4.2321、国防动员的方针: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22、国防动员的内容:武装力量、国民经济、人民防空、交通备战和政治动员23、争取战争主动权的可靠保障:国防动员24、国防动员步骤:p4325、战争动员决策的关键:正确分析判断敌情26、国防动员的关键环节:落实动员计划二、军事思想1、《孙子兵法》称为“世界第一兵书”“兵经”“百世谈兵之祖”,核心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者:孙武2、《战争论》作者:克劳塞维茨、德国3、《武经七书》宋代武学教材,现存最早兵书4、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5、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成熟标志:对战争本质进行理性思考6、毛泽东军事思想:“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1927年十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27年“八七会议”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游击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7、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战役8、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是确保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根本原则9、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队一致、瓦解敌军10、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人造卫星11、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12、军事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针13、人才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14、我军建设的根本方针:走精兵之路15、江泽民,两个历史性课题“打得赢,不变质”三、国际战略环境1、国际战略环境: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2、国际战略格局基本要素:力量、关系、秩序3、多极格局,即多种战略力量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而形成的一种相对平衡的战略关系4、目前:一超多强趋势:多极化5、霸权主义是当代世界动荡、冲突不断的重要根源6、中国国土1260万平方千米,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领海300万平方千米,陆地边界线约2.2万平方千米,与中国有共同边界的国家有14个,海岸线19057千米,领海加内海面积38万平方千米7、中印边界争端,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千米,争议面积12.55万平方千米8、中印边界争议面积是世界上国家之间面积最大的陆地争议区。
军事理论(一)1、(题号856)对付武装入侵和武装暴乱最根本的和最有效是()正确答案:B 你的答案:AA、采取外交手段B、采取军事手段C、采取政治手段D、采取经济手段2、(题号391)雷达对抗的内容()正确答案:A, B, C 你的答案:AA、A雷达侦察与反侦察B、B雷达干扰与反干扰C、C雷达摧毁与反摧毁D、D雷达压制与反压制3、(题号1027)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综合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技术设备,实现军事信息()自动化,保障对军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系统。
正确答案:A, C, D 你的答案:BA、收集B、整理C、传递D、处理4、(题号330)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规律性体现在()正确答案:A, B, C 你的答案:CA、既是必然的又体现于偶然性B、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C、既有渐变又有突变的方式D、受各国领导人影响很大,因此很不确定。
5、(题号329)发达国家在一些地区大量倾销先进武器会带来的负面效应有:()。
正确答案:A, B, C, D 你的答案:CA、造成地区军备竞赛B、可能引发新的地区冲突C、刺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D、造成第三世界国家物力财力过多用于军事,影响它们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6、(题号1088)信息化军队是进行信息化战争的主要力量,没有信息化军队参与的战争当然不是信息化战争。
正确答案y 你的答案:n正确不正确7、(题号126)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1)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2)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3)为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
正确答案y 你的答案:n正确不正确8、(题号187)毛泽东所规定的军事、政治、经济三位一体的任务是人民军队区别于其它军队的显著特点。
正确答案y 你的答案:n正确不正确9、(题号283)冷战结束后国际战略形式的特点之一是:随着世界大战危险的进一步下降,地区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相应突出。
正确答案y 你的答案:n正确不正确10、(题号397)光电对抗是作战双方以红外线、可见光、激光等光波波段的()设备进行的电子斗争。
军事理论重点一、国防含义及基本特征含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來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科技、教育等方而的活动。
基本特征:1.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2•战争潜力的转化;3.综合国力的抗衡;4•质量建设的道路;5.威慑作用的功能。
二、国防动员的含义及形式含义:是主权国家为适应战争需求或临时应付重大危机、白然灾害等突发情况,以保卫国家安全为根木冃的,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系列活动。
国防动员实施主体是国家,即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是国家职能的具体体现。
形式:1.按规模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2.按性质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3.按时间可分为应急动员和持续动员;4.按动员内容可分为政治动员、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战备动员、科技动员和信息动员。
三、国防法规的含义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川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称。
四、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上古至秦汉,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孕育与形成;2.三国至宋元,中国古代军事理论在战争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3.明清,西方军事理论的传入与中国军事理论的完善、改造。
五、简答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主要内容1.对待战争的态度(兵者,国Z大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作战原则(安不忘战,富国强兵;耒战先计,政出庙算;文武并用,伐谋伐交;兵贵神速; 以正合,以奇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占之本,在乎壹民;不战而屈人之兵;致人而不致于人;兵无委积而亡;兵有大论,先论具器);3.治军原则(以治为胜,教诫为先;总文武者,军Z将也)。
六、孙子兵法十三篇及其作战原则《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
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
(学校名称)
教师教案
(20 ~20 学年第学期)
本教案按16个课时设计,各学校课时不同,请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行整理教案,本教案仅供各同仁参考!欢迎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课程名称:军事理论
授课班级:
使用教材:普通高校军事理论与训练教程
任课教师:
系 (部):教研室:
目录
1.国防概述与法规
2.国防建设与动员
3.军事思想概述
4.毛泽东军事思想
5.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及论述
6.国际战略环境及格局
7.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8.军事高技术概述
9.精确制导技术
10.隐身伪装技术
11.侦察监视技术
12.电子对抗技术
13.航天技术
14.军队指挥控制技术
15.新军事变革与新概念武器
16.信息化战争
一、国防概述与法规
二、国防建设与法规
三、军事思想概述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
四、毛泽东军事思想概述
五、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及论述
六、国际战略环境及格局
七、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八、军事高技术概述
九、精确制导技术
十、伪装与隐身技术
十一、侦察监视技术
十二、电子对抗技术
十三、航天技术
十四、军队指挥控制技术
十五、新军事变革与新概念武器
十六、信息化战争。
军理复习题第一课国防1.我国的国防主体是什么?国家。
2.我国的国防对象是什么?侵略/武装颠覆3.我国的国防目的是什么?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4.我国的国防手段有哪些?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和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5.我国国防的根本职能?维护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6.中日甲午战争发生的时间?1894-1895.1894年日本以清朝出兵朝鲜为由发动了甲午战争。
北洋水师全军抚摩,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中国被进一步肢解,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7.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窃取了我国哪些领土?辽东半岛、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8.《国际法》界定的现代国家“四要素”?○1主权——一个国家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利;○2政权——一个合法政府对国家行使的管辖权;○3领土——单个国家领有的区域,主权行使的空间;○4居民——国家的基本标志,主权行使的对象。
9.《国际法》规定的国家领土包括哪些?领陆、领水、领海、底土(领陆、领水、领海下面的部分)、领空(领陆、领水、领海上面的空域)10.我国现行国防政策的性质是什么?政治性(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从党和国家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服务于国家总体战略目标)、防御性(中国永远不对外侵略和扩张,但是对于外来的侵略、颠覆以及其他严重侵犯国家利益的行为,必将给予坚决的反击)、人民性(坚信国防事业的力量源泉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坚决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防,实行全民自卫)、自主性(不依附于任何大国和国家集团,保持国防事务的自主权,同时努力加强国际合作,团结一切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而奋斗)11.我国的新安全观是什么?核心:互信、互利、平等、协作。
12.十八大明确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二者相统一。
13.《联合国海洋公约》对各国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宽度是如何规定的?领海为基线以外十二海里之水域,沿岸国可制定法律规章加以管理并运用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