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基础(第六版)
- 格式:ppt
- 大小:887.05 KB
- 文档页数:60
第一章绪论1、儿科学的范围特点儿科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防治为主要任务的医学科学。
年龄:卫生部规定从出生到14周岁内容:分为基础儿科和临床儿科2、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1)胎儿期(受孕——分娩,约40周)①生长发育迅速,营养完全依赖母体。
②孕前3个月为各器官分化成形时期,如母体受不利因素影响,可引起胎儿畸形,死胎、流产、早产等,所以应重视孕期保健。
(2)新生儿期(出生时脐带节扎——足28天)①脱离母体,对外界适应能力差,尤其是围产期(胎龄满28周——产后7天)此期是从胎儿晚期到新生儿早期,是生命遭到最大危险的时期,死亡率高。
注意做好围产期保健。
②大脑皮质兴奋性低下,终日处于睡眠状态。
③易患新生儿疾病:生产性损伤、出血、溶血、先天畸形、各种感染。
④注意事项:加强护理、合理喂养、注意保暖、预防感染。
(3)婴儿期(28天——满1周岁)①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对营养物质需求大,而消化功能未健全,易引起腹泻、营养缺乏。
②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③该时期运动功能发育快,条件反射逐渐形成,所以要注意培养。
④4、5、6个月后婴儿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下降,易患传染病,所以应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4)幼儿期(1周岁——3周岁)①生长发育相对减慢。
②乳牙先后出齐。
③饮食:改母乳为软食并逐渐过渡到成人饮食,若喂养不当易发生消化、营养性疾病。
④智能发育增快,语言、思维能力加强,但对危险识别能力差,易引起创伤或中毒。
⑤该期免疫力仍低下,传染病发病率仍很高。
⑥该期的教养对小儿以后的发展甚为重要,所以要进行良好的教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5)学龄前期(3周——6、7岁)①体格发育减慢,而智力发育增快,求知欲强,对各种事物易形成牢固的概念,所以应注意培养。
加强教育,如简单的文化知识、思想品德,养成良好的习惯。
②这时期传染病仍很多,创伤、中毒机会也很多。
(6)学龄期(6、7岁——13、14岁)①体格发育加快,肌肉发育加强,动作逐渐精细,这时期开始学习文化知识,家长应注意培养。
儿科基础070001 7~15岁体重正常儿童身体成分变化分析/马军…∥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741~743选择2所中小学体重正常儿童180名,采用DEXA测定身体成分。
结果:7~13岁儿童机体脂肪组织(FM)及全身脂肪百分比随年龄增加,13岁以后有所下降,女生高于男生,去脂肪组织(FF M)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四肢和躯干脂肪占全身脂肪百分比随年龄增长而接近,男生7~13岁、女生7~12岁四肢脂肪组织占全身脂肪组织百分比大于躯干,但男生14~15岁、女生13~15岁小于躯干。
表4参8(李志文)070002 体质量指数对青少年血脂、血压和腰围的影响/梁芙蓉…∥实用临床儿科杂志.-2006,21(19).-1322~1323采用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 G);清除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对2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
结果:BMI>20组血浆TG、LDL-C、收缩压(SP)、舒张压(DP)、WC均高于BMI≤20组;而BMI>20组HDL-C低于BM I≤20组(P <0.05)。
提示超重是高血压和脂类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
表1参13(林榕)070003 广州市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体脂含量检测结果分析/林国桢…∥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744~745070004 1993年与2003年婴儿期头围、前囟的变化比较/杨约约…∥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1).-2975~2976070005 张路指数在怀化市新生儿体格发育评价中的应用/易礼兰…∥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1).-1504~1506070006 北京地区儿童性别年龄别身体组成成分检测的意义/李时莲…∥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 (22).-1576~1577070007 游泳对婴儿运动、语言、注意力发育的影响/高雪婷…∥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5).-516~517将观察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小儿需坚持游泳,对照组的小儿不参加游泳,2组小儿分别进行定期运动能力、语言能力、以及注意力3方面的发育评估。
儿科学基础知识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儿科学的定义是研究以下哪一项的学科?A. 儿童的生长发育B. 儿童的心理发展C. 儿童的疾病防治D. 儿童的健康和疾病答案:D2. 儿童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是?A. 新生儿期B. 婴儿期C. 幼儿期D. 学龄前期答案:B3. 以下哪个年龄段的儿童属于学龄前期?A. 1-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4. 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是?A. 烧伤B. 溺水C. 跌倒D. 食物窒息答案:C5. 以下哪个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A. 感冒B. 支气管炎C. 肺炎D. 哮喘答案:A6. 以下哪个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A. 腹泻B. 胃肠炎C. 肠道寄生虫病D. 肝炎答案:A7. 儿童最常见的贫血类型是?A. 缺铁性贫血B. 地中海贫血C. 再生障碍性贫血D. 溶血性贫血答案:A8. 以下哪个药物是治疗儿童感冒的常用药物?A. 阿司匹林B. 扑热息痛C. 青霉素D. 感康答案:B9. 以下哪个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传染病?A. 肺结核B. 麻疹C. 水痘D. 手足口病答案:D10. 儿童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是?A. 抑郁B. 焦虑C. 多动症D. 学习障碍答案:C二、填空题1. 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包括:连续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2. 儿童预防接种的四大原则是:科学、安全、有效、及时。
3. 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有:跌倒、烧伤、溺水、食物窒息。
4. 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哮喘。
5. 儿童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有:腹泻、胃肠炎、肠道寄生虫病、肝炎。
三、判断题1. 儿童生长发育的速度是恒定的。
(×)2. 儿童预防接种可以预防多种传染病。
(√)3. 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与家庭环境和教育有关。
(√)4. 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不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5. 儿童感冒可以自愈,不需要治疗。
(×)四、问答题1. 请简述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儿科学基础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儿童肥胖关键在预防,以下哪一项不正确A、儿童肥胖预防从婴儿开始B、推迟引入固体食物和甜食(液体)C、至少母乳喂养3个月D、肥胖的预防是全社会的责任E、加强健康教育,保持平衡膳食,增加运动正确答案:A2、右心房、右心室、肺循环、左心房血流量增多,而左心室、体循环血流量减少,这是下述哪一种先天性心脏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A、肺动脉狭窄B、法洛四联症C、房间隔缺损D、室间隔缺损E、动脉导管未闭正确答案:C3、女孩,2岁,因发热、咳嗽8天,加重伴气促1天而入院。
体温39.5~40℃之间,静点青霉素疗效差。
查体:T39.5℃,一般状态差,呼吸急促,口周发绀,鼻翼扇动,三凹征阳性,气管略向右移,左下肺呼吸音减弱,叩诊呈浊音。
肝脏肋下2cm。
血常规:WBC19×109/L,N0.76。
胸片示两肺散在斑片状阴影,左肺下野密度增浓,可见自外上向内下的反抛物线状边缘。
本病例诊断考虑为A、腺病毒肺炎B、支原体肺炎C、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D、肺炎链球菌肺炎E、毛细支气管炎正确答案:C4、禁水、加压素试验均不能提高尿渗透压A、糖尿病B、部分性中枢性尿崩症C、精神性烦渴D、完全性中枢性尿崩症E、原发性肾性尿崩症正确答案:E5、1岁男婴,面色苍白3个月,近1周嗜睡,食欲缺乏;体检:虚胖,头发稀疏微黄,面色苍黄,巩膜轻度黄染,心尖收缩期Ⅱ级杂音,肝肋下0.5cm,脾未及。
最佳的治疗是A、口服二价铁B、口服三价铁C、C.注射维生素B12D、口服维生素CE、注射铁剂正确答案:C6、关于新生儿免疫功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IgA及IgM不能通过胎盘,故易患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B、IgG能通过胎盘,且与胎龄无关C、皮肤屏障功能差D、血清补体含量低E、细胞免疫功能未达成人水平正确答案:B7、女婴,2个月。
高热3天,伴阵阵双目凝视1天多人院,每次发作仅数秒钟,病前轻度咳嗽。
儿科学教案儿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儿童疾病和患病原因,掌握预防和诊断方法;2.掌握儿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合理用药和营养;3.了解常见儿童心理问题,掌握应对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常见儿童疾病:(1)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2)消化系统疾病:比如腹泻、消化不良、胃肠炎等;(3)泌尿系统疾病:比如尿路感染、肾炎等;(4)皮肤疾病:比如湿疹、痱子、皮炎等;(5)传染病:比如流感、水痘、麻疹等。
2. 儿科学基础知识:(1)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了解正常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数据范围;(2)合理用药:了解儿童药物的注意事项、剂量等;(3)营养:了解儿童的膳食要求、饮食禁忌等;(4)儿童常见的生活疾病和护理:比如蚊虫叮咬、烫伤、跌打损伤等。
3. 儿童心理问题:(1)注意力不集中:了解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和表现,掌握改善方法;(2)分离焦虑:了解儿童分离焦虑的原因和表现,掌握缓解方法;(3)儿童抑郁:了解儿童抑郁的原因和表现,掌握应对方法。
三、教学方法:1. 前置知识导图法:梳理和列举儿科学基础知识和常见儿童疾病,以图示方式展现,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2. 病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病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疾病的症状和诊断方法,以及及时预防和处理方法。
3. 案例研讨法:选取一些儿童心理问题案例,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4.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合理用药和饮食要求等基础知识。
四、教学重点:1. 掌握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了解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2. 了解儿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合理用药和营养;3. 了解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应对方法。
五、教学建议:1.在教学前,教师需要先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2.鼓励学生参与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病例分析,促进交流和互动;3.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建议加强课后复习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儿科学专业学什么儿科学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专注于儿童(从新生儿到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疾病诊断与治疗。
儿科医生在儿童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提供医疗护理,并致力于促进儿童健康的发展。
儿科学的基础知识儿科学的学习要求掌握丰富的基础医学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等。
这些知识为儿科医生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疾病机制、药物使用等提供了基础。
儿科医生还需要了解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包括体重、身高、智力发育等方面的指标。
他们还需了解常见的儿童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脏病等。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儿科医生更好地判断和诊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诊断与治疗技能儿科医生需要学习各种诊断方法,例如身体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各种影像学检查等。
通过这些方法,医生可以了解儿童的身体状况,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儿科医生还需要具备常见疾病的治疗知识和技能。
他们要了解针对儿童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并了解用药安全性和副作用。
他们还需具备处理常见疾病并发症的能力,例如,及时处理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
儿童健康、预防与保健除了治疗疾病,儿科医生还需要关注儿童的健康、预防与保健工作。
他们需要提供儿童生长发育的建议,包括饮食、运动和睡眠等方面的指导。
医生还需接种疫苗,以预防常见的传染病,保证儿童的免疫力。
此外,儿科医生还需要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
他们需要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咨询。
儿科医学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儿科医学也在不断发展。
儿科医生应不断学习新的诊断方法、治疗技术和疾病研究进展。
他们应参与临床试验,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并与其他专业人员共同合作,提高儿童的医疗水平和健康服务。
结论学习儿科学专业需要掌握医学的基础知识,具备儿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能,并关注儿童健康和预防工作。
儿科医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始终关注新知识的更新和医学的发展,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为儿童的健康服务做出贡献。
中医儿科学:儿科学基础题库(最新版)1、单选寐时眼睑张开而不闭之露睛,多是OA.元气虚惫B.气血两虚C.肾精不足D.脾虚气弱E.肝风内动正确答案:D2、单选中医诊断小儿疾病最重要的诊法是OA.按诊(江南博哥)B.闻诊C.望诊D.问诊E.切诊正确答案:C3、单选察鼻时,肺气郁闭的特点是OA.鼻塞流涕B.鼻孔出血C.鼻孔干燥D.鼻涕浊臭E.鼻翼扇动正确答案:E4、单选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黄白色、碎米大小隆起颗粒,称为OA.马牙B.螳螂子C.瘁腮D.发颐E.□疮正确答案:A5、单选培元补肾法常用于治疗的疾病是()A.五迟五软B.肺炎喘嗽C.幼儿急疹D.手足口病E.高热惊厥正确答案:A6、单选阴囊中有物下坠,时大时小,上下可移,为小肠下坠所致,俗称是OB.狐疝C.脱肛D.走肾E.尿布皮炎正确答案:B7、单选患儿,5个月。
突然听到异声后,夜间哭闹不安2周,每夜均有发作,每次约持续15分钟。
其可能的病因是OA.感受外邪B.内伤饮食C.暴受惊恐D.环境污染E.禀赋不足正确答案:C8、单选适用于热毒炽盛实热证的治法是()A.培元补肾法B.镇惊息风法C.疏风解表法D.清热解毒法E.回阳救逆法正确答案:D9、单选不属于推拿疗法治疗的疾病是OA.斜颈B.腹痛C.紫瘢D.痿证E.泄泻正确答案:C10、单选热性病后而见剥苔,多是OA.宿食内滞B.阴虚火旺C.胃阴不足D.阴伤津亏E.热入营血正确答案:D11、单选若热,肤布疹点,舌绛如草莓者的疾病是()A.麻疹B.风痴D.丹痴E.瘾疹正确答案:D12、单选发热持续,热势枭张,身热不扬,面黄苔腻的病机是OA.外感风热B.湿热内蕴C.阳明热盛D.邪郁少阳E.内伤乳食正确答案:B13、单选患儿,出生1天。
面目红赤,多啼声响,无胎粪排出。
其诊断是()A.五硬B.胎怯C.胎惊D.胎毒E.胎寒正确答案:D14、单选适用于小儿窍闭神昏,惊风痫证的治法是()A.培元补肾法B.镇惊息风法C.疏风解表法D.清热解毒法E.回阳救逆法正确答案:B15、单选胸骨高突,按之不痛者是OA.正常胸B.鸡胸C.龟背D.漏斗胸E.桶状胸正确答案:B16、单选小儿易患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主要原因是OA肾常虚B.心常有余C.肝常有余D.肺常不足E.脾常不足正确答案:D17、单选患儿,6岁。
儿科学练习题第一章儿科学基础【A型选择题】A1:型题1.关于小儿各年龄分期,正确的是A.围产期:出生后脐带结扎至后7天B.新生儿期:出生后脐带结扎至生后56天C.婴儿期:出生后至满1周岁之前D.幼儿期:出生后2~3岁之前E.学龄前期:生后4~7岁之前2.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最快的年龄阶段是A.出生~1岁 B.1~3岁C.3~6岁 D.6~8岁E.青春前期3.36个月小儿体重(kg)、身长(cm)、头围(cm)是A.6 kg、50cm、34 cm B.9 kg 、75cm、14 cm C.12kg、85cm、48 cm D. 12 kg、90cm、49 cm E.14 kg、90cm、49 cm4.反映小儿体格发育状况最重要的指标是A.身长 B. 体重C.头围 D. 胸围E.上臂围5. 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由下到上B. 由细到粗C. 先会画圆,后会画直线D. 由远到近E.先会正面动作,后会反面动作6. 下列关于小儿生发育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B. 各系统器官的发育不平衡C. 婴幼儿期发育最快D. 生长发育有其一般规律E. 生长发育有个体差异7. 2岁小儿正常体格发育应达到以下指标,哪一项除外A. 体重12kgB. 身长85cmC. 头围46cmD. 牙齿20枚E. 腕部骨化中心3个8. 下列关于小儿平衡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年龄愈小,体液总量相对愈多B. 主要是间质液的比例较高C. 体液电解质的组成与成人相似D. 每日所需的水及热量均比成人相对多E. 每日水的交换量占细胞外液总量的1/79. 关于小儿疾病的治疗原则,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应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及疾病特点制订治疗方案B. 要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C. 要仔细随访、观察治疗反应和疗效D. 同一疾病用药剂量相同E. 诊治要尽早、全面、仔细、及明10. 小儿药物剂量计算,其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按体重计算B. 按体表面积计算C. 按身高计算D. 按年龄计算E. 按成人剂量折算A2.型题1. 婴儿体重4kg,前囟1.5cm×1.5cm,后囟0.2cm,能微笑,头不能竖起,最有可能的月龄是A. 生后15天B. 生后28天内C. 生后1~2个月D. 生后2-3个月E. 生后3~4个月2. 女孩3岁,身高90cm,体重14kg,牙齿20枚,可考虑A. 在正常范围内B. 肥胖C. 身材高大D. 体重、身高略低E. 营养不良3. 1岁小儿,体重8kg,身高70cm,头围40cm,前囟已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