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力学实验题【全攻略】备战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重难点复习(原卷版)
- 格式:docx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17
专题04物态变化1.知道温度计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温度;2.知道六种物态变化现象,能正确区分;3.知道熔化、汽化、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固、液化、凝华过程要放热;4.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5.知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6.知道液化有两种方法:加压和降温。
要点一、温度、温度计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单位:常用的单位是摄氏温度,单位名称:摄氏度,可以表示为“℃”。
3、温度计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点:(1)使用前“三观察”:零刻线、量程、分度值;(2)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
[归纳梳理]1、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记为0℃;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记为100℃,0℃和100℃间有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2、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必须保证液体不凝固、不汽化;体温计使用时不“甩一甩”,会造成温度“只上升、不下降”、即“低温不准高温准”。
例1:如图是小阳同学利用玻璃瓶、玻璃管、塞子、适量水可以自制的温度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原理是玻璃瓶的热胀冷缩B.温度计是将温度转化为水柱的长度C.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可以将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管做长一些D.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可以将自制温度计的玻璃管做得粗一些例2:以下是涛涛对常见温度的认识,其中符合实际的是()A.冰箱冷藏室的温度约为-5℃B.成年人正常体温约为37℃C.洗澡时淋浴的水温约为70℃D.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环境温度是15℃要点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2、晶体和非晶体:(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2)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中考备考物理一轮复习 运动和力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最早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牛顿 C.帕斯卡 D.亚里士乡德 2.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A.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小球运动速度减小,但保持直线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3.在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 A.汽车在弯路上匀速转弯 B.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 C.守门员把射来的足球抱住 D.从飞机上扔下救灾物资 4.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现象有弊的是 A.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 B.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C.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D.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5.飞机投弹时,不是飞到目标的正上方投弹,而是要提前投掷才能命中目标,这是因为( ) A.炸弹有向前的冲力 B.炸弹受到向前惯力的作用 C.炸弹具有惯性 D.炸弹受到重力的作用 6.如图,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拉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所受重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7.如图所示,下列物体的受力示意图中物体处于二力平衡的是( ) 2
A. B. C. D. 8.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十二生肖造型的冰车(如图甲所示)在“冰面”上滑出一个美丽又巨大的中国结(如图乙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车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 B.冰车滑行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冰车受到惯性的作用 C.人推冰车时,人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对人的推力 D.冰面上匀速行驶滑出中国结的冰车在水平方向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9.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关于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时受力平衡 B.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 C.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冰球运动员向后蹬冰面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0.如图所示,小丽用力F把一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现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练习:力学实验题综合考查22年中考真题练习题汇编1.(2022四川遂宁)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端调节使天平平衡;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鹅卵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______g;最后用量筒测出鹅卵石的体积如图丙,则鹅卵石的密度为kg m。
___________32.(2022黄冈孝感咸宁)某实验小组测量盐水的密度。
(1)实验前,把天平放在___________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静止时,天平的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调节,直至天平平衡;(2)由于天平砝码损坏,实验小组借助标有刻度的注射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水等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用注射器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注入20mL盐水和20mL水;②将上述装有盐水和水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天平不平衡;③用注射器向装水的烧杯中缓慢注水,当注入的水为2mL时,天平恰好平衡,如图乙所示。
则平衡时右盘烧杯中水的质量为 ___________g(水的密度为1g/cm3),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g/cm3。
3.(2022锦州)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的器材分别对石块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小明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侧零位,发现指针所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把石块放在天平的______盘中,用镊子向另一个盘中加减砝码,再移动游码。
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质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______g ;(3)小明又测出石块的体积是320cm ,则石块的密度是______3/m kg ;(4)实验后,小明发现所用的砝码生锈了,则所测石块密度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小红用圆柱形容器、刻度尺和一个不吸水的小木块等器材测量石块密度:①如图丙所示,容器内装入适量的水,小木块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 1; ②如图丁所示,用细线把石块与木块系住放入容器内静止时,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 2;③如图戊所示,将石块直接放入容器内水中,测出容器内水深为h 3;④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______。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题复习-浮力的探究实验题 1.小颖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实验中,测量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过程,如图所示。
(1)由甲图可知,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N; (2)由甲图和_________图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N; (3)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_________; (4)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小颖若想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该换用一杯__________(选填“质量”或“密度”)不同的液体,将金属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_________图比较得出结论(选填“乙”、“丙”或“丁”);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则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3kg/m。 (5)如图戊所示,图线_________(选填“a”或“b”)能用来表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随浸入液体深度的变化情况。 2.如图所示,这是佳佳同学“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步骤示意图,溢水杯中的水已加至溢水口,物块不吸水。
(1)实验步骤B中,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 (2)由实验步骤B和C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为_______N; (3)由实验步骤A和D可知物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为_______N。 (4)综合分析(2)、(3)两步骤中得到的数据,可以得出F浮_______G排(选填:“>”、“”或“<”); (5)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 3.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和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2)某同学测得金属块A的高度为20cm,则丙图中,A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Pa; (3)分析乙、丙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分析丙、丁两图实验数据可得: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分析______两图可知,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4)由图中数据可算出金属块A的密度是______kg/m3,盐水的密度是______kg/m3;
中考总复习--力学(牛一)考点一力的概念1.定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
2.理解:力不能脱离存在;产生力的作用必然涉及个物体;力的产生与是否直接接触关3.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①我们把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力的三要素。
②力的示意图4.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包括运动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5.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一个物体对另外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对它施加力。
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6.力的测量:(1)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握力计。
(2)弹簧测力计:①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__________。
②使用方法:“看”:________、_________、指针是否指零;“调”:______。
③注意事项:a.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量程;b.使用前先拉动挂钩几次,以免弹簧被外壳卡住;c.测量时,所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伸长的方向一致。
《练一练》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2.如图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A.4N和8NB.4N和4NC.4N和0ND.8N和8N3.某一弹簧不挂物体时,长度为12cm,受2N的拉力时,长度为16cm.若受6N的拉力(仍在弹性限度内)时,弹簧长度为()A. 18 cmB. 20 cmC. 24 cmD. 无法确定4.某同学在实验时,将一物体挂在竖直悬挂的弹簧秤的秤钩上,测出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为2.5 牛(如图甲),然后把弹簧秤倒过来,又将同一物体挂在弹簧秤的吊环上,如图乙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A.一定大于2.5 牛B.一定等于2.5 牛C.一定小于2.5 牛D.一定等于5.0 牛考点二弹力和重力1.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叫弹性。
第七章力综合测评卷第八章一、单选题1.宇航员在从地球到火星的勘察旅途中携带有150 g的方便食品,已知g地球=3g火星,则在火星上用托盘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对其测量,所用仪器示数正确的是()A.托盘天平示数为150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5 NB.托盘天平示数为150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 NC.托盘天平示数为50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0.5 ND.托盘天平示数为50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 N2.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相互接触时,一定会产生弹力的作用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C.人用浆向后划水,船会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用拳头打棉花包,拳头不感到疼痛,说明棉花包对拳头没有力的作用3.如图是小明利用重垂线检查墙上的画是否挂平的情景。
当重垂线静止时,发现重垂线与画的长边不重合,为了把画挂平,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把画的左边调低一些B.把画的左边调高一些C.换用质量较大的重锤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桌面垂直4.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上,在用力向前推另一艘小船时,人和自己坐的小船却向后移动。
由上述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是物体对物体作用C.施力物体同时又是受力物体D.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5.在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个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图甲中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B.图乙中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C.图乙的实验可以得出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状态D.图乙的实验可以得出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6.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C.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力D.只有弹簧能产生弹力7.下列是关于重力和质量关系的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质量为9.8kg的物体,所受重力是1NB.1t木材和1t钢铁相比,钢铁受到的重力大C.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成正比D.质量增大为原来的几倍,重力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因此物体的质量和重力是一回事8.力的三要素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下列描述与此无关的是()A.上课了老师推门而入,随后反手关门B.打开课本老师是翻书的边沿,而不是内侧C.课堂上老师讲课声音动听,很有吸引力D.黑板上老师用力写字,字迹显明9.下列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要求,不正确的是()A.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B.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竖直向上的力C.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面垂直D.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6N10.轻质弹簧k的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L1,现将和k完全相同的两根弹簧k1、k2与质量分别为m1、m2 的两个物体相连,并悬挂在天花板上,且m1+m2=m,如图所示,平衡时,k1 和k2的长度之和为L2,则()A.2L1一定等于L2B.2L1一定大于L2C.2L1一定小于L2D.以上均有可能11.下列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的是()①手握瓶子的压力②绳子对溜溜球的拉力③带电体吸引较小物体的力④课桌对书本的支持力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2.如图所示,两匹马各用600N的力沿完全相反的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并使其保持静止,则此时测力计的读数为()A.1200N B.0N C.600N D.300 N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N,量程为_______N;该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A的重力时,指针指在图中所示位置,则物体A的质量是________kg。
选择题如图所示是一顾客乘商场的自动扶梯匀速上楼时的情景,在这一过程中,关于人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 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B. 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 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的压力D. 人受到重力、电梯的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答案】A【解析】据题意可知,人在电梯上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是平衡状态,故此时人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所以在水平方向上,人是不受力的;而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故此时人所受的力只有重力和支持力,故选A。
选择题如图所示,饮料瓶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瓶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瓶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瓶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瓶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瓶对手的力与手对瓶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瓶对手的作用力与手对瓶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解析】A.瓶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瓶的压力方向互相垂直,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B.瓶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瓶的摩擦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瓶对手的力与手对瓶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瓶对手的作用与手对瓶的摩擦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
选择题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以下属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是( )A.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B.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受到的重力【答案】C【解析】A.茶杯受到的重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方向相同,不属于相互作用力,故A不符合题意;B.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属于平衡力,故B不符合题意;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属于相互作用力,故C符合题意;D.茶杯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受到的重力大小不等,且方向相同,不属于相互作用力,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第十章浮力——划重点之精细讲义系列知识点1:浮力1.浮力产生的原因:(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2)浮力的产生原因:物体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大于物体上表面受到的向下的压力即F浮= F向上-F向下;(3)浮力方向:,施力物体是液(气)体。
(1)对"浸在"的理解"浸在"包括"部分浸入"和"全部浸入(即浸没)"两种情况。
也就是说,不管是在液体表面漂浮的物体,还是在液体内部悬浮或者沉底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2)称重法测浮力原理如图所示,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弹簧测力计对它竖直向上的拉力F,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有G=F浮+F,变形得F浮=G-F。
理解:两种特殊情况下的浮力(1)物体漂浮时的浮力(图甲)∶物体漂浮时,上表面不受液体压力,因此F浮= F向上。
(2)不受浮力的情况(图乙)∶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当物体的下表面与容器底部(或河床等)紧密贴合时,液体对它没有向上的压力,即F向上=0 N,这时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如插入河床中的木桩、桥墩等。
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相重点:(1)浮力的影响因素∶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就越大。
(2)实验原理∶F浮=G-F。
【典例1】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在水中下沉的石头受到浮力的作用B.浮力的方向不一定总是竖直向上C.浮力的施力物体只能是液体D.只有漂浮在水面的物体才受到浮力的作用【典例2】如图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乙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8N、2.7N和1.2N,实验中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³,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A的密度为3.8×103kg/m³B.物体A的质量为0.35kgC.图乙中,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1.0ND.图丙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为1.5N【典例3】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云南省2023年中考备考物理一轮复习运动和力练习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叠放着A、B两物体,物体A上表面受到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B物体受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B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物体A和物体B的总重力D.B物体受到A对它的压力大小与F的大小相同2.如图所示是苏宁物流正式投放的无人快递车,它不用人为控制,自己就能找到目的地,不仅能避让行人、车辆,还能自己乘电梯、叫门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人快递车刹车时由于受到惯性会继续向前运动B.无人快递车受到的重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C.启动后无人快递车就能运动,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断电后无人快递车很快就会停下来,这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3.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进行足球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脚将球踢飞出去,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C.空中飞行的足球会往下掉是因为它没有受力D.足球最终静止在草坪时,所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4.如图所示是小学生在踢足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被脚踢出去时,只有球受到力的作用B.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滚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C.滚动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说明运动需要力来维持D.足球在空中时所受重力和空气阻力是一对平衡力5.水平桌面上放有一本物理书。
处于静止状态,关于书和桌面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A.书受到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同一个力B.书受到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书受到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6.云南运动员杨洪琼在北京冬残奥会越野滑雪女子坐姿比赛的三个项目中都拿到了冠军,成为首个在一届冬残奥会上拿到三枚金牌的中国运动员,如图是杨洪琼正在某段水平赛道上滑行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雪橇滑过后雪地上留下两条划痕,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加速滑行时,水平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与雪橇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匀速直线滑行时,雪橇的重力与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力的作用7.如图是一款消毒机器人,消毒液储于机器人箱体内部。
2024年九年级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力学实验题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将木块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如图2是图乙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放大图,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弹簧测力计每小格为0.1N)。
若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大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则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比较甲、乙可得出结论为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下列现象中,应用了乙、丙两次实验结论的是。
A.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B.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在手上涂防滑粉C.自行车的前后轮都是安装在滚动轴承上的2.某兴趣小组将一张硬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个小豁口A和B,然后套上橡皮筋,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如图所示)。
为了探究卡片跳起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该兴趣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A.与卡片的质量有关;B.与橡皮筋的形变量有关;C.与橡皮筋的条数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组选用几根相同的橡皮筋和几张相同材料的卡片进行实验。
(1)小明将图中的卡片反过来,把它放在桌面上用手向下压,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开手,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弹簧测力计和。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你判断的依据是;(3)图甲中,若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向右做加速运动,则此过程中摩擦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选取三个相同的木块分别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其中甲、乙两图的接触面是相同的木板,丙图的接触面是棉布。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如图乙所示,木块受到木板的滑动摩擦力为N;(2)实验中,测得F甲=2.4N,F丙=3.2N,由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3)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中,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水平拉力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在如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小梦同学竖直向下切去一半木块后进行实验,测得滑动摩擦力变小了,于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专题01力学实验题 实验题是最能体现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力的一种题型,它不仅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能反映学生对学习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情况,重要的是它能再现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实验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用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作图题、计算题等不同方式展示,所以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解题步骤,都适用于对实验题的正确解答。 1、测量型实验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正确操作,是考查其他实验的基础。熟悉各种仪器及仪表的操作规则是解决这类测量型实验的基础。 2、实验考查中对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现象的分析及实验操作顺序的考查是当前中考考点之一。要快速准确地解决这类问题,必须明确各实验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各实验操作顺序,当然,要在平时真正做过实验,而不是背实验,才能把这类习题回答好。 3、熟练地操作书本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是实验复习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方能真正提高动手能力。 4、近几年各地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一些“探索性”“设计性”实验,这类实验不仅能充分反映教师在平时物理教学中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而且也能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这种题型仍是今后中考的热点。在扎实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方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平时要多加练习。
实验题解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实验原理定方向 正确解答物理实验题必须坚持以实验原理为依据的操作过程,实验原理是整个实验的指导方向,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必须做到: (1)要结合课本中学过的物理知识加深理解实验原理; (2)要从实验原理中理解实验成立的条件; (3)弄清一个实验原理可以做不同的类似实验; (4)理解原理设计替代性实验。 2、实验步骤要有科学性 实验步骤是否合理、完善直接影响着物理实验的质量,因此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弄懂,理解和熟悉实验步骤对做好实验题是非常重要的: (1)保证实验步骤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2)保证实验步骤的必要性。 3、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等值性 这种方法常用于实验中无法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的取值问题,就是对于一个实验中不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可以通过这个物理量对周围的影响或与别的物理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确定这个物理量的大小,然后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待测物理量的值。 4、实验的设计性 这种方法是灵活应用物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出简单、合理、便于操作的实验过程,然后应用物理公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出待测物理量的表达式。 5、实验的开放性 这种方法是多向思维、全面考虑、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把各种可能的方法都考虑到。能够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掌握和灵活应用的能力。
类型一、质量密度 例1:(2022·江苏镇江·中考真题)用图1所示的实心陶瓷材质的冰墩墩模型来估测镇江香醋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归零后,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2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2)用天平测量冰墩墩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3所示,其质量为 ___________g,体积为 ___________cm3;(陶瓷材料的密度为2.7×103kg/m3) (3)如图4所示,在甲、乙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适量香醋后,用天平测出烧杯乙和香醋的总质量m1=135.2g;
(4)如图5所示,将冰墩墩用细线系住后放入烧杯甲中,在烧杯壁上标记液面的位置; (5)将冰墩墩取出,___________,测出烧杯乙及剩余香醋的总质量m2=102.8g;
(6)根据以上实验数据,求得镇江香醋的密度,ρ=___________g/cm3,与真实值相比,用本方案所测出的香醋密度 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例2:(2021·江苏·中考真题)篮球运动员传球时,篮球撞击地面后能准确反弹到远处队友手中,小明觉得好奇:篮球撞击地面后,反弹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与同学讨论后,他们觉得可以用弹性小球代替篮球,对小球撞击水平地面后的反弹方向进行探究,并提出了三种猜想。 猜想1:与小球撞击地面前是否旋转有关; 猜想2:与小球撞击地面时的入射方向有关; 猜想3:与地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对于猜想1,联想到旋转的乒乓球打到球台后,反弹的路线发生明显变化,由此判断猜想1是______的; (2)为验证猜想2和3,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每次都让弹性小球从压缩了相同长度的弹簧的下端,由静止弹出并撞击地面,分别改变地面的粗糙程度和小球的入射方向与地面的夹角α,测出小球撞击地面后的反弹方向与地面的夹角β,记录数据如下表。 夹角α 20.0° 30.0° 45.0° 60.0° 70.0°
夹角β 玻璃地面 25.5° 34.7° 49.2° 63.5° 72.8° 木板地面 28.6° 37.3° 51.6° 65.4° 74.1° 水泥地面 30.9° 39.2° 53.9° 67.5° 76.6° ①对猜想2,分析数据可得β与α的定性关系是:______,说明该猜想是正确的; ①对猜想3,小虎认为:表中α一定时,各次测得的β不等,这是由测量误差引起的,所以猜想3是错误的。同学们不赞成小虎的观点,理由是______; (3)用每隔130s曝光一次的频闪照相机拍摄到某次小球从地面O位置反弹至D位置的照片,如图乙所示。 ①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图乙中小球在O、D两位置时球心间距为______cm;小球上标有“直径4cm”字样,请估测小球从O运动至D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①小球是从图乙中的______(选填“A”、“B”或“C”)位置开始入射的; (4)同学们分析,当α一定时,地面越光滑,β值与α越接近,由此推理,如果地面没有摩擦,则β与α应相等,请写出一个用此思想方法研究问题的实例______。 类型二、运动和力 例1:(2022·山东济南·中考真题)在“探究固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将天平调节好以后,在左盘中放入铁块,向右盘中添加了几个砝码后,观察到天平的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再添加一个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先取下质量最小的砝码,接着___________,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2)小明用3个铁块、小丽用3个木块、小强用3个铝块分别进行实验,记录下实验数据。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用这些实验数据做出了如图丙所示的mV关系图像。从图像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___;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___________。因此,这个比值反映的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物质的密度; (3)小明通过这次实验真正明白了人们常说的“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含义。下列说法能体现这句话正确含义的是___________。 A.铁比木头的质量大 B.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的质量大 C.铁比木头的密度大 D.相同质量的铁比木头的体积小 例2:(2022·江苏淮安·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木块没有运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拉力大小; (2)要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木块应沿水平方向做______运动,图甲中木块做匀速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N; (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数据,可初步确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有关; (4)比较甲、丙两次实验数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理由是______。 类型三、压强浮力 例1:(2022·湖南张家界·中考真题)物理课上,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实验前,用手指按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的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小明没有按压橡皮膜时,U形管两侧液面就存在高度差(如图①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2)实验时,小王将探头放入水下,U形管两侧水面高度差为8cm,此时U形管内外的气压差为___________Pa;(ρ水=1.0×103kg/m3,g取10N/kg)
(3)正确操作后,分析图①、图①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 (4)分析图①、图①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___________越大,压强越大; (5)小王用图①所示的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橡皮膜刚好变平,她测量了以下物理量: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请你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选择题中合适的字母和ρ水表示)。 例2:(2022·山东青岛·中考真题)小明在厨房帮妈妈煮饺子,发现饺子刚入锅时沉在水底,一段时间后饺子鼓起来,煮熟后漂浮在水面上。小明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于是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他把适量砂子装入气球,并充入少量空气,制成一个“饺子”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中充入“饺子”的空气质量忽略不计。
(1)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饺子”的重力G=______N; (2)如图乙所示,将“饺子”浸入水中,“饺子”沉底,它受到的浮力F乙与其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F乙______G; (3)用测力计把“饺子”竖直拉离水底,在水中静止,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它受到的浮力F丙=______N; (4)向“饺子”中充入适量空气,体积变大,浸入水中,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此时它受到的浮力为F丁,则F丁与F丙的大小关系为F丁______F丙; (5)向“饺子”中充入更多的空气,浸入水中,“饺子”排开水的体积更大,最终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戊所示。至此,小明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且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浮力越______。 类型四、简单机械 例1:(2022·贵州铜仁·中考真题)课后延时服务社团活动中,“勇创”兴趣小组计划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践活动,提出如下科学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