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EMBA课程第七章-精品文档17页
- 格式:ppt
- 大小:293.50 KB
- 文档页数:17
《管理学原理》教学辅助资料集教学大纲《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Principals of management)一、课程编号:二、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三、学时:48 学分:3 实验学时:0课内上机学时:0四、先修课程要求:高等数学,英语五、适用专业:管理类专业六、适用年级:一、二年级七、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
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管理学研究现代管理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为一般原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一般原理、管理过程(职能)。
重点是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管理原理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和创新原理;管理过程主要以职能为主线,分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
八、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真正学会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对思想进行再思想;二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对管理职能和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三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够知道“管理”的过程、而且能够弄清“管理”的逻辑;四是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追求管理智慧,使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具体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作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力争弄懂弄通教材内容;二要认真完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和案例分析,并积极就课堂讨论题目作好准备;三是自发作些社会(机构或组织)管理调研,以为弄懂课程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和锻炼自己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九、学时安排:十、实验内容和要求:无十一、考核方式:考试成绩由两块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第七章管理学的变革与创新香港医院的变革精益生产是个一般程序的管理哲学大多数是来源于有名的丰田生产系统,这个系统是减少浪费增加顾客价值为基础.此项的完成是集中于在合适的地方合适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在恰好的工作流程完成适当的数量的生产,尽量减少浪费并且能够灵活地会变通。
在精益生产方法的指导原则下,为了维持不断的文化改善关键在于来自高层管理的管理价值和管理态度。
核心管理原则是围绕相互关联的两大支柱,分别为不断自我提高改善(这包括经营方法的改善概念)和对于人的尊重(分为长期关系和双方的信任)目前,有人尝试把精益生产概念和服务行业结合在一起,比如新街西联网(拥有四家公共医院)和香港权威医院在2009年三月由质量总监和风险管理赞助,正式建立了精益办公室。
至少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是卫生保健业,因此减少浪费的首创精神是很重要的。
医院里确认了七种浪费:生产过度(没有必要的诊断程序);浪费时间(医生等待病人或者病人等待医生);交通运输浪费;库存浪费(过期药物过量存储)动作慢(实验室工作人员走动时间的损耗);程序繁琐(搜集没有必要的数据信息);不合格产品(有错误标签产品)。
为了消除浪费,精益管理的业务范围已经扩大到通过对病人增加价值来照顾他们。
精益管理的五个原则正在用于确认诊断病患和确认指定的值,确认核心价值;设计保健产品,及时提供服务,还有发展不断改善加强病患者利益的文化。
在企业组织中领饿导者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质量总监和风险管理者也是同等重要的。
NTWC的主管和来自不同医院的各自的指导委员会取得一致意见并且致力精益办公体现的精益求精的长远见识。
精益办公有其改善经营方式的员工,他们来自于不同的部门,这些人都是接受过专门培训的,都是参加过分享经营方法改善的按月出版的论坛.他们挑战已存在陋习,应用头脑风暴法,确认工程项目,设定目标,采用关键绩效指示法来衡量绩效。
领导和团队要确定经营方法改善工程小组,这些小组执行不断改善积极主动权.管理特定工程的飞行员在实施重大项目飞行前要拓展训练好几个月.一个议案的成功要经过几番的评估才能通过。
北京大学EMBA《管理学原理》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与中国实际情况完美结合的MBA新版教材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第二章现代管理理论第三章组织环境第四章决策方法第五章计划方法第六章组织结构与文化第七章人力资源管理第八章领导理论与沟通技能第九章激励理论第十章控制理论第十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第十二章创新与变革第十三章现代企业制度第一部分管理基础第1章管理与管理者学习目标引例 1-1 管理是生产力1.1 管理的涵义1.1.1 管理的起源1.1.2 管理的涵义1.1.3 管理的效率与效果1.1.4 管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1.1.5 管理的复杂性1.2 组织1.2.1 组织的涵义与特征1.2.2 组织的使命和目标1.2.3 组织的类型1.3 管理者1.3.1 管理者的分类1.3.2 对管理者的技能要求1.3.3 管理者的特质1.3.4 职业管理者1.3.5 市场对管理者的估价1.4 管理的职能1.4.1 管理的职能1.4.2 四种基本管理职能的时间分布1.4.3 有效与成功管理者的特征本章要点习题案例分析 1-1 斯特德工作中的两天1-2 盛道集团的成功是科技创新还是管理创新的结果 1-3 仓促上阵的新车间主任学习目标1 了解管理的起源2 描述和定义管理3 区分效率与效果4 理解管理的普遍性、重要性和复杂性5 描述组织的特征6 区分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组织7 了解对管理者的技能要求8 描述管理者的特征9 掌握管理的职能10 分析四种基本管理职能的时间分布11 区分成功与有效管理者的活动引例 1-1 管理是生产力生产力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只是一种资源,只有通过管理才能转化为效益。
如果没有一定的管理体制和制度环境的保证,科技成果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现实生产力又甚难转化为效益,导致科技与经济的脱节,生产力各要素也只是潜在生产力。
先进的科技未必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原苏联就是一个例证。
劳动力生产要素也只有通过组织调动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