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传动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12.50 KB
- 文档页数:2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实验名称: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一、 实验项目名称带传动实验二、实验目的1、在不同负载的情况下,手工抄录主动轮转速、主动轮转矩、被动轮转速、被动轮转矩,然后根据此数据计算并绘出弹性滑动曲线和传动效率曲线。
2、随着带传动负载逐级增加,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输出滑动曲线、效率曲线和所有实验数据。
三、实验基本原理1、实验系统的组成图12、主要技术参数:直流电机功率50W 、主动电机调速范围0~1800转/分、额定转矩T=2450g ·cm 、电源220V/50Hz3、实验机结构特点 (1)机械部分本实验台机械部分,主要由两台直流电机组成,如图2所示。
其中一台作为原动机,另一台则为负载的发电机。
1、从动直流发电机2、从动带轮3、传动带4、主动带轮5、主动直流发电机6、牵引绳7、滑轮8、砝码 9、拉簧10、浮动支座 11、固定支座12、电测箱 13、拉力传感器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实验名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图2 14、标定杆原动机是由可控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
发电机由每按一下“加载”就并上一个负载电阻,使发电机负载逐步增加,电枢电流增大,随之电磁转矩也增大,既发电机的负载增大,实现了负载的改变。
两台电机均为悬挂支承,当传递载荷时,作用于电机定子上的力矩T1、T2迫使拉钩作用于拉力传感器,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正比于T1、T2的原始信号。
原动机的机座设计成浮动结构,与牵引钢丝绳、定滑轮、砝码一起组成带传动预拉力形成机构,改变砝码大小,即可准确地预定带传动的预拉力F。
两台电机的转速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环槽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
(2)电测系统电测系统装在实验台电测箱内,如图1所示。
附设单片机,承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信息记忆、自动显示等功能。
实时显示带传动过程中主动轮转速、转矩和从动轮转速、转矩值。
通过微机接口外接PC机,显示并打印输出带传动的滑动曲线ε—T2及效率曲线η—T2及相关数据。
皮带传动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班级姓名时间学号一、 实验目的:1、 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2、 证实预拉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3、 测量带传动的滑差率和效率;4、掌握转矩、转速基本测量方法;5、绘制带传动滑动曲线图和效率曲线图;二、实验内容:1、皮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的测量绘制,该实验装置采用压力传感器和A/D 采集并 转换成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驱动力矩和阻力矩数据,采用角位移传感器和A/D 板采集并转换成主、从动带轮的转数。
最后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作出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使学生了解皮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对传动效率的影响。
改变皮带传动实验台的初拉力,注意观察初拉力的变化对皮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2、 带传动运动模拟:该实验装置配置的计算机软件,通过数模计算作出带传动运动模 拟,可清楚观察皮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三、 实验原理:带传动是一种利用中间挠性件的摩擦传动,工作时存在弹性滑动。
当两带轮直径相等时,弹性滑动系数(滑差率)%100%100n %100D %1001121112211121n n n n n D n n D V V V =-=-=-ε= 在初拉力F 0一定的条件下,弹性滑动的系数ε大小取决于负载的大小,载荷越大, 即带传递的有效圆周力F e 越大,当F e 超出摩擦力的最大值时,就会出现打滑现象。
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F e 与初拉力F 0有关,F 0越大,F e 也越大,因此增大初拉力,可提高带传动能力。
四、实验仪器:实验设备带传动实验台PC-B 型和F-1型两种实验台。
(见图1、2)PC-B型实验台1、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该实验传动系统,由皮带6和一个装有主动带轮的直流伺服电动机组件,另一个装有从动带轮的直流伺服发电机组件构成。
主动轮电机5为特制两端带滚动轴承的直流伺服电机,滚动轴承座固定在一个滑动的底板1上,电机外壳(定子)未固定可相图1 PC-B型对其两端滚动轴承转动。
带传动-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学习带传动轴系的刚度分析和动平衡方法,了解带传动轴系的动力特性。
2. 学习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方法,掌握动平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3. 掌握利用矢量和相位检测法进行自行检验的方法。
实验仪器:
1. 带传动轴系、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装置
2. 震动传感器、信号放大器、矢量和相位检测仪
3. 电子数字秤
实验步骤:
1. 用电子数字秤校正刚性转子上的试重质量,并在刚性转子上安装试重。
2. 将带传动轴系和刚性转子安装到实验装置上,并连接震动传感器。
3. 启动实验装置,记录实验数据。
记录包括震动传感器探头的
输出电压值、带传动轴系中心轴的旋转速度、电源电压等数据。
4. 在不同转速下重复步骤3,直至所有转速的实验数据都被记录。
5. 利用所记录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根据动平衡理论计算出刚性转子的偏心量、倾角和校正质量。
6. 利用矢量和相位检测法对刚性转子进行自行检验,确认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数据和动平衡理论计算得到,刚性转子的偏心量为
0.02mm,倾角为0.01°。
校正质量为0.03g。
利用矢量和相位检测法进行自行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结果的误差较小,证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
本次实验成功地利用带传动轴系和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装置进行了刚性转子的动平衡实验,并采用矢量和相位检测法进行了自行检验,得到了准确的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需要仔细操作,准确记录数据,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才能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
带传动滑动率与效率测试实验报告哎呀,今天咱们聊聊带传动滑动率和效率的测试实验,这可是个有趣的话题!想象一下,你的自行车,骑上去风驰电掣的感觉,可是仔细一琢磨,里面其实暗藏了不少学问。
咱们的带传动就像是自行车的心脏,转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你能不能风一样的速度飙出去。
这次实验就是要揭开这背后的秘密,让大家都能明白其中的奥妙。
带传动滑动率,这个词听起来有点高大上,实际上就是指在传动过程中,带子和轮子之间滑动的情况。
要知道,带子可不是单单靠摩擦力就能完成任务的,里面还有不少门道。
滑动率越低,说明带子越紧贴着轮子,能更有效地传递动力;反之,滑动率高了,那就意味着能量在“白白流失”。
真是个“打水漂”的事情,不是吗?所以,咱们要测量这个滑动率,就得好好捣鼓一番。
咱们实验室里的设备可真不少,像一场小型的科技博览会。
各种仪器摆了一地,像是在比谁更有科技感。
先得把带子装上,调整好各个角度,真的是个细活儿。
小心翼翼地连接好传动装置,感觉就像在给一辆跑车上油,心里乐开了花。
然后,咱们就开始旋转,带子在轮子上飞速转动,那感觉就像是看到赛车在赛道上狂奔,真是让人热血沸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得定时测量传动的转速,计算出它的滑动率。
每当我看到转速表上的数字飙升,心里简直像是吃了蜜一样甜。
可是,生活中哪有一帆风顺,难免有些波折。
设备时不时发出一些异响,就像老爷车的轰鸣声,让人心里一紧。
无奈,只能小心翼翼地调整参数,试图把那些“杂音”都排除掉,真是应对突发状况的好时机。
经过一番折腾,数据终于收集齐全。
看着那些数字,心里满是成就感,仿佛自己是一位小小的科学家,正在探索未知的领域。
把结果一分析,滑动率的高低和效率之间的关系也就显而易见了。
效率越高,滑动率就越低,传动的效果就越好。
这时候我就忍不住想笑,真是个简单又直接的道理。
说到效率,这可是我们每个人都关心的事。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谁不希望事半功倍呢?带传动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我们机械设备的性能。
带传动实验指导书金悦姓名班级学号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http://202.117.29.2542012年9月目录§1-1 概述 (1)§1-2 预习报告 (1)§1-3 实验原理...........……………………………………………一、实验系统的组成...........…………………………………………1、实验系统的组成...........…………………………………………2、主要技术参数...........………………………………………………3、实验机结构特点...........………………………………………………(1)机械结构...........………………………………………………(2)电测系统...........………………………………………………二、实验原理及测试方法...........……………………………………1、转速测量...........………………………………………………2、转矩测量...........………………………………………………3、加载原理...........………………………………………………4、电机调速...........………………………………………………§1-4 实验步骤...........………………………………………一、人工记录操作方法...........………………………………………二、与计算机接口操作方法...........………………………………………三、校零与标定...........………………………………………………§1-5 实验任务...........…………………………………………§1-6 实验报告...........…………………………………………§1-1 概述本实验通过对带传动效率的测量,了解机械量的电测量方法,间接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现象,获得对带传动的机理及效率概念更深入的认识。
机械设计带传动设计报告一. 实验目的1. 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 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3. 掌握转矩和转速的测量方法4. 绘制带传动的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二. 实验仪器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
转速、转矩显示调速负载192345678101、直流电机2、主动带轮3、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图1-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三.实验原理和步骤 原理:传动带装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直流电动机和发电机均由一对滚动轴承支撑,其定子(外壳)可以绕转子轴线摆动。
通过转速测定装置和专据测定装置,可以得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1n 、2n 及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矩1T 和2T 。
带传动的滑动系数: 121-100%n in n ε=⨯ (i 为传动比) 由于实验台的带轮直径D 1=D 2=120mm ,i =1,所以 121100%n n n ε-=⨯ 带传动的传动效率: 00112212100⨯==n T n T p p η(1P 、2P 分别为主动轮的输入功率和从动轮的输出功率)随着负载的改变,1n 、2n 和1T 、2T 值也将随之改变。
这样,可以获得不同负载下的ε和η值,由此可以得出带传动的滑动率曲线和效率曲线。
改变带的预紧力0F ,又可以得到在不同预紧拉力下的一组测试数据。
显然,实验条件相同且预紧力0F 一定时,滑动率的大小取决于负载的大小,1F 与2F 之间的差值越大,则产生弹性滑动的范围也随之增大。
当带在整个接触弧上都产生滑动时,就会沿带轮表面出现打滑现象,这时,带传动已不能正常工作。
所以打滑现象是应该避免的。
滑动曲线上临界点(A 和B )所对应的有效拉力即不产生打滑现象时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
通常,我们以临界点为界,将降曲线分为两个区,即弹性滑动区和打滑区(见图1-2所示)F 01< F 02F 01 ε% ε% η B P 2 F 02P 2BA o o打滑 弹性滑动 A图1-2 带传动滑动曲线 图1-3 带传动效率曲线 实验证明,不同的预紧力具有不同的滑动曲线。
实验一带传动性能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带传动试验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转矩、转速、转速差的测量方法,熟悉其操作步骤。
3、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及打滑现象。
4、了解改变预紧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1、测试带传动转速n1、n2和扭矩T1、T2。
2、计算输入功率P1、输出功率P2、滑动率ε、效率η。
3、绘制滑动率曲线ε—P2和效率曲线η—P2。
三、带传动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传动实验台是由机械部分、负载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
如图1-1所示。
1直流电机2主动带轮3、7力传感器4轨道5砝码6灯泡8从动轮9直流发电机10皮带图1-1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1、机械部分带传动实验台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1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2,通过平带10带动从动轮8,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9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发电机的负载。
砝码通过尼龙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预拉力。
随着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完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转速测定装置和扭矩测量装置两部分组成。
(1)转速测定装置用硅整流装置供给电动机电枢以不同的端电压实现无级调速,转动操纵面板上“调速”旋钮,即可实现无级调速,电动机无级调速范围为0~1500r/min;两电机转速由光电测速装置测出,将转速传感器(红外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带轮背后的“U”形糟中,由此可获得转速信号,经电路处理即可得到主、从动轮上的转速n1、n2。
(2)扭矩测量装置电动机输出转矩T(主动轮转矩)、和发电机输入转矩2T(从动轮转矩)采用平衡电机外1壳(定子)的方法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转子的轴线摆动。
当电动机通过带传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后,由于受转子转矩的反作用,电动机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反方向倾倒,发电机的定子将向转子旋转的相同方向倾倒,翻转力的大小可通过力传感器测得,经过计算电路计算可得到作用于电机和发电机定子的转矩,其大小与主、从动轮上的转矩T、2T相等。
带传动实验实验一带传动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以及它们与带传递的载荷之间的关系。
2、测定弹性滑动率与所传递的载荷和带传效率之间的关系,绘制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3、了解带传动实验台的设计原理与扭矩、转速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台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由于弹性滑动率ε之值与打滑现象的出现,以及带传动的效率η都与带传递的载荷的大小有密切关系,本实验台用灯泡作负荷。
本实验台由主机和测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1、主机主机是一个装有平带的传动装置。
主电机是直流电动机装在滑座上,可沿滑座滑动,电机轴上装有主动轮,通过平带带动从动轮,从动轮装在直流发电机的轴上,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电路上,并接了八个灯泡,每个40瓦,作为带传动的加载装置,砝码通过钢丝绳,定滑轮拉紧滑座,从而使带张紧,并保证一定的初拉力。
开启灯泡,以改变发电机的负载电阻,随着开启灯泡的增多,发电机的负载增大,带的受力增大,两边拉力差也增大,带的弹性滑动逐步增加。
当带断传递的载荷刚好达到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时,带开始打滑,当负载继续增加时则安全打滑。
2、测量系统测量系统由电转速测定装置和电机的测扭矩装置两部分组成。
A、光电测转速装置主动轮的扭矩下T1和从动轮的扭矩T2均通过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轴上分别安装一同步转盘,在转盘的同一半径上钻有一个小孔,在小孔一侧固定有光电传感器,并使传感器的测头已对小孔。
带轮转动时,就可在数码管上直接读出带轮的转迹。
B、扭矩测量装置主动轮的矩T1和从动轮的扭矩T2下均通过电动机外壳来测定。
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外壳支承在支座的滚动轴承中,并可绕与转子相重合的轴线摆动,当电动机启动和发电机负载后,由于定子磁场和转子磁场的相互作用,电动机的外壳将向转子旋转的同向倾倒,发电机的外壳将向转子旋转的反向倾倒,它们的倾倒力矩可分别通过固定在定子外壳上的测力计所测得的力矩来平衡。
即:主动轮上的扭矩T1 = Q1K1L1(N·mm)从动轮上的扭矩T2 = Q2K2L2(N·mm)式中Q1、Q2——测力计上百分表的读数K1、K2——测力计算定值L1、L2——测力计的力臂L1 =L2 =120mm从动轮的功率N2T1N2带传动的效率η= =主动轮的功率N1T2N1同学们只要测得不同负载下主动轮的转速N1和从动轮的转速N2以及主动轮的扭矩下T1和从动轮的扭矩下T2,就可算出在不同的有效拉力下的弹性滑动率ε以及效率η之值。
一、实训目的本次带传动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带传动原理、结构、工作性能和应用的理解,掌握带传动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机械工程系带传动实训室实训设备:带传动实训台、电机、测力计、转速表、千分尺、扳手、螺丝刀等工具三、实训原理带传动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方式,利用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动力。
其基本原理是:主动轮通过带子带动从动轮旋转,实现动力传递。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1)熟悉实训设备、工具和操作规程;(2)了解实训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3)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如有问题及时报告。
2. 实训步骤(1)安装带传动系统:按照规定的顺序和步骤,将主动轮、从动轮、带子等组件安装到实训台上;(2)调试带传动系统:调整带张紧度,使带子与带轮之间保持适当的压力,确保带传动系统正常运行;(3)测量带传动性能:使用测力计、转速表等工具,测量带传动系统的传动比、功率、效率等参数;(4)分析带传动性能:根据实测数据,分析带传动系统的性能优劣,找出存在的问题;(5)维护与保养:了解带传动系统的维护与保养方法,掌握更换、调整带子、润滑等操作技能。
3. 实训总结(1)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包括对带传动原理、结构、工作性能和应用的理解;(2)分析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提出改进带传动系统性能的建议。
五、实训结果1. 实训数据(1)传动比:1.5;(2)功率:5kW;(3)效率:0.85。
2. 实训心得(1)通过本次实训,加深了对带传动原理、结构、工作性能和应用的理解;(2)掌握了带传动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3)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六、实训总结1. 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包括对带传动原理、结构、工作性能和应用的理解;2. 分析实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3. 提出改进带传动系统性能的建议。
通过本次带传动实训,我深入了解了带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了带传动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新皮带传动实验报告(新实验台)(42)皮带传动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班级姓名时间学号一、实验目的:1、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2、证实预拉力对带传动能力的影响;3、测量带传动的滑差率和效率;4、掌握转矩、转速基本测量方法;5、绘制带传动滑动曲线图和效率曲线图;二、实验内容:1、皮带传动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的测量绘制,该实验装置采用压力传感器和A/D采集并转换成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驱动力矩和阻力矩数据,采用角位移传感器和A/D板采集并转换成主、从动带轮的转数。
最后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作出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使学生了解皮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对传动效率的影响。
改变皮带传动实验台的初拉力,注意观察初拉力的变化对皮带传动能力的影响。
2、带传动运动模拟:该实验装置配置的计算机软件,通过数模计算作出带传动运动模拟,可清楚观察皮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
三、实验原理:带传动是一种利用中间挠性件的摩擦传动,工作时存在弹性滑动。
当两带轮直径相等时,弹性滑动系数V1-V2D1n1-D2n2n1-n2?nε=100%=100%=100%=100%V1D1n1n1n1在初拉力F0一定的条件下,弹性滑动的系数ε大小取决于负载的大小,载荷越大,即带传递的有效圆周力Fe 越大,当Fe超出摩擦力的最大值时,就会出现打滑现象。
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Fe与初拉力F0有关,F0越大,Fe也越大,因此增大初拉力,可提高带传动能力。
四、实验仪器:1实验设备带传动实验台PC-B型和F-1型两种实验台。
(见图1、2)PC-B型实验台1、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该实验传动系统,由皮带6和一个装有主动带轮的直流伺服电动机组件,另一个装有从动带轮的直流伺服发电机组件构成。
主动轮电机5为特制两端带滚动轴承的直流伺服电机,滚动轴承座固定在一个滑动的底板1上,电机外壳(定子)未固定可相图1 PC-B型对其两端滚动轴承转动。
滑动 1、电机移动底板 2、砝码和砝码架 3力传感器4、转矩力测杆的底板能相对机座10在水平方 5、主动电机 6、平皮带 7光电测速装置 8、发电机 9、灯泡组向滑动。
带传动实验报告
一、 实验目的
1、观察带传动的弹性滑动与打滑现象。
2、测出带传动弹性滑动系数、效率和负载的关系,绘出滑动曲线和效率曲线。
3、掌握转速、转速差和转矩的测量方法。
二、 实验设备及仪器
带传动实验台、转速表和秒表等。
三、 实验设备结构及测量原理
实验台外形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由动力及传动系统、负载调节、转矩测量和单行滑动
显示装置等部分组成。
工作时电动机通过V带传动把动力传给发电机,发电机把所得到的机械恩那个转变为
电能,使作为负载的发热丝绕组升温。若改变发热丝的电流强度,即可改变负载大小。载荷
不同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程度也不同,由装在发电机端部测转差盘上的光轴(由五个发光二极
管沿径向排列而成)发转速度之快慢显示出来。根据光轴逆转速度n和电动机转速1n之比
即可求得滑动系数。发电机工作时对电动机产生阻转矩2T,它与其角速度2之积为发电
机的输出功率2P,而2P与由电动机输出的功率1P之比值就是带传动的效率。
四、 实验内容
1、 效率测量
电动机输出的功率一部分消耗于带、轴承等的摩擦损耗,绝大部分经发电机负载盘转化
为焦耳-楞次热。
效率:
由上式可知,只要测出两轮转速和两个拉力计读出的示值,即可计算出效率。
2、 滑动系数测量
带传动时由于有弹性滑动,所以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即,故弹性
1、直流电机 2、主动带轮 3和7、力传感器 4、轨道 5、砝码 6、灯泡
8从动轮 9 直流发电机 10皮带
图1 带传动实验台结构图
滑动系数:
121122
111
12
12
11
VVDnDnVDnDDnnnnn
Q
(12,DD为主、从动轮直径)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现象可从发电机的测转差盘上光轴逆转速度之快慢直接地看到。
3、 绘制曲线图
由图3可知,带传动的有效拉力为
实验过程,11,DL保持不变,1F正比于F,因此可用1F大小表征有效驱动力的大小。根
据1,,F值即可绘出如图4所示的弹性滑动系数曲线图和效率曲线图。
五、 数据记录及处理
1、 实验数据
项目 单位 1 2 3 4 5 6 7 8
主动轮 转速1n rpm 1445 1435 1425 1415 1405 1395 1385 1375
从动轮 转速2n rpm 1452.3 1442.3 1432.3 1422.3 1412.3 1402.3 1392.3 1382.3
转速差n
rpm 7.3 7.3 7.3 7.3 7.3 7.3 7.3 7.3
电动机测力 杆拉力1F kgf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发电机测力 杆拉力2F kgf 53.89 156.39 258.89 361.39 463.89 566.39 668.89 771.39
滑动系数
5.05 5.09 5.12 5.16 5.20 5.23 5.27 5.31
传动效率
% 54.16 78.85 86.74 90.81 93.26 94.89 96.06 96.94
2、绘制-1F、-1F曲线
1为-1F曲线,2为-1F曲线
六、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1、在弹性滑动的范围内,滑动效率与1F成线性关系,随着1F的增大而提高。
2、在1F比较小的时候,传动效率与1F呈线性递增关系,当1F达到某个临界值后,效率达
到最大值,几乎不再变化。
3、当带传动的有效拉力达到最大临界值时,如果工作载荷进一步增大,则带与带轮间就将
发生明显的相对滑动,即打滑,此时效率和滑动率都会急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