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7.35 MB
- 文档页数:41
甲状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美国国家癌症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1985~2005年非西班牙裔的白种女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倍,而其他种族的女性患者也增加了20%~50%。
目前,甲状腺癌已是女性恶性肿瘤第5位的常见肿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用于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本文就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 甲状腺癌的诊断1.1 病理诊断1.1.1 术前细针穿刺活检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具有创伤小、快捷、准确的优点。
有文献报道,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符合率达到了96.7%,结合免疫化学细胞计数,可以使敏感性达到100%。
1.1.2 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冷冻切片是确诊甲状腺癌的可靠方法,随着高档冷冻制片机的使用,其制作出来的冷冻切片质量高、染色好,能够辨认乳头状结构及毛玻璃样核,部分可观察到砂粒体、钙化灶或磷化灶。
1.1.3 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是确诊甲状腺病变良性和恶性的金标准。
乳头状癌一般有乳头状结构,可见毛玻璃核;滤泡癌可伴有出血、坏死及囊性变;髓样癌可见条索状结构,浸润性生长,可见玻璃样变性或淀粉样变性,癌组织挤压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
1.2 影像学检查1.2.1 超声方少兵等研究结果显示,高频超声表现为实行肿块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内可见沙粒状钙化,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血流阻力增加,提示肿块内血流丰富。
乌丽亚提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能显示肿块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脉冲多普勒显示血流高速、阻力高、宽频带,部分逆向频谱。
1.2.2 CT 冯浩等研究结果显示,CT诊断甲状腺癌的符合率达到92.5%。
国外有研究认为甲状腺恶性病变多边缘强化,而良性病变多不均匀强化。
罗德红等研究认为,当肿块中显示颗粒状的钙化点时,应考虑甲状腺癌的可能。
1.2.3 核素显像核医学对患者安全、无创伤,能以分子水平在体外定量地、动态地观察人体内部的生化代谢、生理功能和疾病引起的早期、细微、局部的变化,提供了其他医学新技术所不能替代的简便、准确的诊断方法。
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肿瘤是一种高度复杂且多变的疾病,长期以来,肿瘤治疗一直是医学界和科研界关注的焦点。
在现代医学技术的推动下,肿瘤靶向治疗已经逐渐成为当今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对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进行讨论。
一、肿瘤靶向治疗的概念及优势肿瘤靶向治疗是一种基于肿瘤细胞特异性抗原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的治疗方式。
传统的癌症治疗主要采用化疗、放疗和手术,虽然这些治疗方式有效,但由于化疗和放疗对正常细胞也有影响,常常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
肿瘤靶向治疗则具有高度特异性、低毒副作用等明显优势。
二、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1. 抗体药物抗体药物是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抗体药物已经发展到第三代,其中含有四种抗体药物:单抗、双特异性抗体、人源化抗体及第三代抗体。
其中,单抗作为第一代抗体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如利妥昔单抗可用于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的治疗;双特异性抗体则是指同时具有不同的抗原特异性的抗体,也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人源化抗体则是将人的Fc部分替换到动物的抗体上,以降低免疫反应,并提高治疗效果。
第三代抗体则是运用新技术改进了抗体的功能,如可避免补体介导的细胞毒性。
抗体药物的研究取得的巨大进展,对于肿瘤靶向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优势在于分子结构相对简单,口服给药方便,适应范围广。
其中较为典型的药物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激素类似物、血管生成抑制剂、转录因子抑制剂等。
目前,较为常见的应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小分子靶向药物有吉非替尼等。
3. 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肿瘤细胞的基因进行干预,以达到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
基因治疗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将抗肿瘤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即“增加该基因表达的治疗法”;另一种是针对肿瘤细胞已有的基因,直接对其进行干扰,即“干扰其正常功能的治疗法”。
近年来,基因治疗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如CAR-T细胞治疗在治疗B细胞恶性肿瘤方面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doi:10.3971/j.issn.1000-8578.2024.23.1164局部晚期甲状腺癌新辅助治疗进展和思考樊倩妤,黄秋艺,陈健Advances and Reflections on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Thyroid Cancer FAN Qianyu, HUANG Qiuyi, CHEN JianDepartment of Head and Neck Surgery, Hubei Cancer Hospital, The Seventh Clinical School Affiliated of Tongji Medical Colleg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9, ChinaCorrespondingAuthor:CHENJian,E-mail:***********************Abstract: The vast majority of thyroid cancers show a good prognosis. However,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thyroid cancer presents a huge problem.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targeted and immunotherapy in neoadjuvant 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thyroid cancer has become a new therapeutic direction.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on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and targeted 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related to various pathological types of thyroid cancer, with a focus on the recent advancements and though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rgeted and immunotherapeutic drugs in neoadjuvant therapy. The results provide additional option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thyroid cancer.Key words: Thyroid cancer; Neoadjuvant therapy;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Immunotherapy Funding: Research Projects of Biomedical Center of Hubei Cancer Hospital Competing interests: The authors declare that they have no competing interests.摘 要:绝大多数甲状腺癌预后良好,但局部晚期甲状腺癌的治疗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引言概述: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在过去几十年里显著增加。
针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要求针对性和全面性的指南。
本文将对最新的甲状腺癌指南进行解读,以帮助患者和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甲状腺癌。
正文内容:1.甲状腺癌的分类与病因:甲状腺癌可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等几种类型。
其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但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某些突变基因有关。
这些分类和病因的论述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甲状腺癌的本质和特征。
小点1: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点和治疗策略小点2:滤泡状癌的特点和治疗策略小点3:髓样癌的特点和治疗策略小点4:未分化癌的特点和治疗策略小点5:甲状腺癌的遗传与环境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2.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与筛查:早期诊断是提高甲状腺癌治愈率的关键。
本部分将介绍甲状腺癌的常见临床表现,重点讨论甲状腺超声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细针穿刺活检等诊断方法的应用和准确性。
小点1: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小点2:甲状腺超声检查在早期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作用小点3:细针穿刺活检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和准确性评估小点4:其他影像学检查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辅助价值小点5:甲状腺功能检测在甲状腺癌筛查中的作用和意义3.甲状腺癌的治疗原则:甲状腺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本部分将对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甲状腺癌治疗手段进行详细的论述。
小点1:手术治疗在甲状腺癌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小点2:放射治疗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和疗效评估小点3:内分泌治疗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和副作用小点4:靶向治疗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和疗效评估小点5:甲状腺癌的综合治疗策略和个体化治疗进展4.甲状腺癌的预后评估与随访:预后评估和随访是甲状腺癌治疗的重要环节。
本部分将介绍影响甲状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甲状腺癌的预后评估模型和随访策略,并提供必要的生活方式指导。
小点1:甲状腺癌预后评估的指标和方法小点2:相关因素对甲状腺癌预后的影响小点3:甲状腺癌的随访策略和方法小点4:甲状腺癌患者的生活方式指导小点5:甲状腺癌术后康复指导和支持5.甲状腺癌研究的新进展与展望:甲状腺癌的研究一直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
甲状腺髓样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唐恬;罗定存;张煜
【期刊名称】《浙江医学》
【年(卷),期】2024(46)9
【摘要】甲状腺髓样癌(MTC)起源于滤泡旁细胞,是甲状腺癌中一种特殊的分型。
MTC的转移率及术后复发率高,预后较差,晚期MTC的主要治疗方式是靶向治疗。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KI)索拉菲尼和仑伐替尼对晚期MTC显示出较高的疾病控制率,凡徳他尼、卡博替尼与安罗替尼已获批用于晚期MTC的治疗,舒尼替尼也初步显示一定疗效。
RET激酶抑制剂是一种更精准治疗MTC的靶向药物,与MKI相比,不良反应小,耐受性更好。
塞尔帕替尼和普拉西替尼在2020年获批治疗MTC,且对以往接受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的患者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部分患者出现了获得性耐药以及新的基因突变。
目前新一代能够克服耐药突变的RET 激酶抑制剂正在Ⅰ/Ⅱ期临床试验中,本文旨在对MTC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总页数】5页(P983-987)
【作者】唐恬;罗定存;张煜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甲状腺髓样癌生物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2.甲状腺髓样癌相关基因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3.甲状腺髓样癌靶向治疗新进展
4.甲状腺髓样癌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5.甲状腺髓样癌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基因靶向治疗临床应用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癌症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引言癌症一直被视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
传统的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副作用。
随着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癌症靶向治疗逐渐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
本文将对癌症靶向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探讨。
一. 基因检测在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靶向治疗是基于肿瘤细胞具有特定突变基因或异常表达的特征,通过针对这些特征进行干预以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标。
而基因检测技术则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定位患者是否存在特定基因变异,从而判断是否适合接受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
近年来,随着全基因组测序和癌基因组复制数分析技术等检测技术的发展,其成本逐渐降低并普及开来,使得基因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变得更加可行。
例如,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确定是否适合使用赫赛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EGFR基因突变也是肺癌治疗中的重要靶点之一,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于EGFR突变阳性患者具有显著疗效。
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免疫治疗药物,在近几年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
它通过抑制T细胞的负向调控信号,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标。
PD-1和PD-L1是免疫检查点通路中重要的分子组分。
目前,多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成功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并显示出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例如,Nivolumab和Pembrolizumab等PD-1抑制剂被用于治疗黑色素瘤、肺癌等多种类型的癌症,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临床效果。
三. 微环境调节治疗策略的涌现除了靶向癌细胞自身的异常信号通路外,新近的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一些针对肿瘤微环境的治疗策略也逐渐引入到癌症靶向治疗中。
例如,抑制血管生成是一种可以有效抑制癌细胞供血来源的方法。
目前已有多个抑制血管生成相关信号通路的药物进入临床试验,并获得一定成功。
另外,通过干扰肿瘤免疫逃逸机制来增强免疫反应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甲状腺癌的多组学研究与综合治疗策略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了解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实现精准的治疗策略,多组学研究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综述甲状腺癌的多组学研究进展,并探讨综合治疗策略的应用。
一、甲状腺癌的多组学研究进展1. 基因组学研究基因组学研究通过分析甲状腺癌患者的基因组,揭示了与甲状腺癌发生和发展相关的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
例如,研究发现甲状腺癌常见的突变基因包括BRAF、RAS和TP53等。
此外,通过对不同亚型甲状腺癌的基因组分析,也揭示了其分子特征和临床表现的差异。
2. 转录组学研究转录组学研究通过分析甲状腺癌患者的转录组,可以发现甲状腺癌特异性的基因表达模式。
这些特异性表达基因不仅有助于了解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还可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例如,通过转录组学研究发现,甲状腺癌患者中miR-146b的表达显著增加,这与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密切相关。
3. 蛋白质组学研究蛋白质组学研究通过分析甲状腺癌患者的蛋白质组,可以揭示甲状腺癌发生和发展的相关蛋白质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基础生物学过程,还可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例如,通过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甲状腺癌患者中转录因子PAX8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这与肿瘤的侵袭和复发密切相关。
二、甲状腺癌的综合治疗策略综合治疗策略是指基于甲状腺癌的分子特征和个体化情况,综合运用手术、放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合治疗策略的关键是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表型和生理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 外科治疗手术是甲状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甲状腺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的目的是彻底切除肿瘤组织,并评估淋巴结转移情况。
对于高风险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放射性碘治疗,以灭活残留甲状腺组织和转移灶。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以用于术前或术后的辅助治疗,旨在控制或杀死残留或转移的癌细胞。
BRAF突变型甲状腺癌靶向治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耿霖;胡琳斐;阮先辉;郑向前
【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24(45)1
【摘要】甲状腺癌作为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但绝大多数亚型经过传统手术、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和131 I治疗后,预后好。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发展,对于少数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甲状腺癌,分子诊断及靶向治疗使甲状腺癌的治疗手段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其中BRAF突变在甲状腺癌中广泛存在,但其对131 I治疗常常表现出原发性耐药或反应不佳。
BRAF突变的靶向药物导致原发或继发耐药的因素可能包括,耐药克隆的扩张、相关通路的激活、内在突变的发生或新的遗传及表观遗传的改变等。
本文将对BRAF突变型甲状腺癌靶向治疗耐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总页数】7页(P55-61)
【作者】耿霖;胡琳斐;阮先辉;郑向前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甲状腺颈部肿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1
【相关文献】
1.甲状腺癌BRAF突变与分子靶向治疗
2.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的耐药性机制及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3.BRAF非V600E突变型肺癌靶向治疗的策略探索
4.BRAF基因
突变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TSH TgAb MK表达及临床意义5.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病理生物学特点及其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甲状腺癌的基因诊断和靶向治疗甲状腺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不断增加。
虽然普通的治疗方法已经可以帮助很多患者,但随着科技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基因诊断和靶向治疗正在成为甲状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一、甲状腺癌基因诊断基因诊断是一项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通过检测DNA序列变异来判断某种疾病风险和患病机理的方法。
对于甲状腺癌而言,基因诊断可以有效地帮助医生确定病人的患病类型和分级,从而选择更精准、更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目前最常用的甲状腺癌基因诊断方法包括肿瘤基因突变检测和癌症基因表达检测。
前者主要是检测甲状腺癌特有基因的点突变情况,有助于预测病人的存活率和预后情况。
而后者是通过检测不同癌种所特有的特定基因表达情况来辅助诊断和分类。
二、甲状腺癌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更为精准、个性化的治疗方法,通过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干预,达到治疗的目的。
与传统的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具有治疗效果更好、毒副作用较小等优势。
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中,靶向治疗也已经开始广泛应用。
目前针对甲状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有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提高剂(TKI)、抑制细胞增殖的信号通路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病人减轻症状,降低肿瘤生长速度,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且在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基因诊断与靶向治疗的应用案例现在,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案例,如何运用基因诊断和靶向治疗帮助病人更好地治疗甲状腺癌。
Case1:运用基因突变检测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乳头状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甲状腺癌,但对于不同类型的乳头状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选择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通过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肿瘤基因突变情况,可以发现其BRAF基因发生了一些突变。
BRAF是甲状腺癌的常见突变基因之一,其突变可以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通过选择BRAF靶向抑制剂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肿瘤的风险和复发率。
Case 2:运用靶向治疗药物治疗甲状腺癌侵袭和转移甲状腺癌是一种比较容易转移和侵袭的癌症,靶向治疗药物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应用。
甲状腺癌的诊疗新进展甲状腺癌是一种甲状腺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
根据中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2015年我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每十万人中近5人,是十多年前的两倍。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下面将分为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病因方面关于甲状腺癌的病因目前仍然不够明确,但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1. 遗传因素一些研究发现,甲状腺癌的家族聚集现象并不罕见。
父辈患者患癌概率约为20%~25%,子女为9%~15%,兄弟姐妹为8%~13%。
对于遗传性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目前仍在研究之中。
目前已发现如下可导致遗传性甲状腺癌的基因突变:RET (多易变性内分泌腺瘤Ⅱ型基因)、TRK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基因)、SDH (线粒体三环素酶复合体)、VHL (von Hippel-Lindau 病基因)、CBL (细胞信号调节分子)、PRKAR1A (蛋白激酶A 抑制剂)、MEN1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系统Ⅰ型基因)、MEN2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系统Ⅱ型基因)、PHOX2B (低氧诱导因子)、KIF1B (微管相关蛋白1B)、CYLD (CYLD lysine 63 deubiquitinase 基因) 等。
2. 放射性因素对于儿童时期接受放射线治疗的人群,其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较高。
近年来日本针对福岛核事故随机调查了10万名18岁以下儿童,研究结果显示,经历核事故后1年到4年的儿童甲状腺癌罹患率为关键核辐射下癌症多发的Kuypers 早期发病的1.5~2倍,由此也充分说明了放射性因素对于甲状腺癌的影响。
二、临床表现方面对于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三类:早期甲状腺癌至无症状,中期甲状腺肿瘤压迫邻近组织结构导致症状发生或者部分颈部淋巴结转移引起不适,晚期甲状腺癌大且深淋巴结和器官转移伴有明显的症状。
其中,常见的症状包括:颈前可触及、质地较硬的飞蝗状肿物,伴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
甲状腺癌的新型治疗药物与临床试验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由于甲状腺癌的特点是生长缓慢、侵袭性强,并且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展到中晚期。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然而对于晚期和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传统治疗效果有限。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一、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进展甲状腺癌的新型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
靶向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免疫治疗药物则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免疫识别和排除功能。
这些新型药物的研发旨在提高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减少治疗的副作用。
目前,已经有多种新型治疗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其中,一类药物作用于癌细胞表面的靶点,如碘摄取、尤西丁激素受体和MAPK信号通路等。
这些药物通过作用于癌细胞的关键蛋白分子,抑制甲状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另一类药物则主要作用于免疫系统,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并促使肿瘤细胞自毁。
二、临床试验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临床试验是新药物上市前的重要步骤,通过观察药物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疗效,为药物的上市提供依据。
在进行甲状腺癌新型药物的临床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试验对象的选择:试验对象应具备明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指标,同时排除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2. 安全性评估:观察试验对象在用药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疗效评估:通过临床指标和影像学检查评估药物的疗效,确定药物是否具有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
4. 试验经费:临床试验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需要寻找有资金实力和科研能力的机构进行合作。
5. 法律合规:所有的临床试验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试验过程的合法和规范。
三、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前景新型治疗药物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甲状腺髓样癌靶向治疗新进展柴红;陈泽泉;余永利【摘要】Advanced 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 (MTC), which can not be completely resected and is null to conventional radiochemotherapy, usually lacks in effective strategies. Targeted therapy has emerged as a new strategy in the treatment of hematological and solid neoplasms. With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olecular biology mechanism on carcinogenesis,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 targeted therapy has been used in the research of treatment of MTC. The main drug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MTC now include small molecule multiple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 and radioactive nuclide targeted therapy medicine, all of which have yielded promising results in basic researches, animal experiment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The other drugs, such as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Cefitinib (ZD1839), indometacin and 17 allylamino 17 demethoxygeldanamycin (17AAC), have also exhibited favorable prospects in the clinical trials of treatment of advanced MTC.%对于晚期手术无法完整切除,且常规放化疗无效的甲状腺髓样癌( MTC)通常缺乏有效地治疗手段.靶向治疗是近年来在治疗血液和实体肿瘤中涌现出的新的治疗手段.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深入,这种治疗手段也被用于MTC的治疗研究.目前用于MTC的主要药物包括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和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药物,这些药物在基础研究、动物实验和临床实用研究中获得令人鼓舞的结果.其他药物如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Gefitinib,ZD1S39)、吲哚美辛和17烯丙胺17脱甲氧格尔德霉素(17-AAG)等,在治疗晚期甲状腺髓样癌的临床试验中也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1(031)010【总页数】5页(P1470-1474)【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靶向治疗;信号通路【作者】柴红;陈泽泉;余永利【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上海20023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上海2002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1甲状腺癌是人体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