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_代文杰
- 格式:pdf
- 大小:1.07 MB
- 文档页数:3
小鼠模型在甲状腺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郑永胜【摘要】Thyroid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hyroid tumor. In recent years,the incidence of thyroid cancer is in an uptrend year by year in China. The experiments on mice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tudying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drug therapy of thyroid cancer. Presently the major mouse model being used in studying thyroid cancer includes spontaneous, suppressive, genetic, transplanted and restricted mouse model reported recently activating or inactivating genes at a particular time and tissue.%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我国近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小鼠动物模型在研究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药物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用于甲状腺癌研究的主要小鼠模型包括自发性小鼠模型、诱发性小鼠模型、基因工程小鼠模型、移植性小鼠模型和最新报道的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组织激活或灭活靶基因的限制性小鼠模型.【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018)013【总页数】4页(P2016-2019)【关键词】甲状腺癌;小鼠模型;动物实验【作者】郑永胜【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福建,厦门,361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1甲状腺癌占所有实体肿瘤的1%,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近年发生率上升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1]。
化学抗肿瘤药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进入靶向治疗药物时代。
小分子靶向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增多,在一些肿瘤类别中已经进入一线用药地位,比如肾癌、慢粒白、多发性骨髓瘤等。
本文对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做一综述。
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简介一、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为抗肿瘤药物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有两类,一类是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另一类是非受体酪氨酸激酶(nrRTKs)。
如图2,作为抗肿瘤药物靶点的RTKs是一种生长因子受体,其本质为跨膜蛋白,胞外结构域负责与生长因子结合,胞内结构域含有激酶活性。
当RTKs 与生长因子结合后,胞内的激酶活性被激活,继而使底物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被磷酸化的蛋白质再引发多种信号通路的瀑布效应,并进一步引发基因转录,达到调节靶细胞生长与分化的作用。
图2 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的胞内信号转导途径按照其结合的生长因子的不同,又可以将RTKs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家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家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家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
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小分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阻止RTKs酪氨酸激酶功能的激活。
当TKI进入肿瘤细胞后,与RTKs在胞内的ATP结合位点结合,从而抑制RTKs 的磷酸化,阻止激酶的激活,阻断受体下游信号通路的传导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从作用机制上看,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用于信号传导途径的最上游,同时阻断多条通路,具有治疗范围广、疗效高的优点。
目前上市的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有两代。
第一代为单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
表已上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注: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属HER家族;V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DGFR:血小板衍生因子;HER2:HER家族的一种受体;Abl-Bcr: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Raf:酪氨酸激酶的下游信号通路中的一种蛋白;Flt-3:Src:一种非受体酪氨酸激酶;c-kit:Ret: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受体吉非替尼为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对酪氨酸激酶基因编码区突变型肿瘤的有效率高达80%以上。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肿瘤疾病,近些年发病率有所上升,早发现是治疗甲状腺癌的关键。
临床上,治疗甲状腺癌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靶向治疗就是近些年,比较新兴的一种,那么靶向治疗甲状腺癌的生存期有多久呢?说起靶向治疗,可能大部分人还是比较陌生的,在临床上,一旦患上甲状腺癌,手术,放化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案,但是有些患者病情发展比较晚,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而放化疗治疗效果较差,这时候医生也对病人说可以采取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指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
那么靶向治疗甲状腺癌的生存期有多久呢?对于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因为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都是不一样的,对靶向药的敏感度,耐受性都是不一样的,治疗效果肯定有所差距,在临床上,有些靶向药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还是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且容易产生耐药性,半年或者一年以后会出现抗药性,患者体内肿瘤细胞重新找到切口转移生长,此时如果再继续靶向治疗也是徒劳,建议还是根据情况使用。
对于甲状腺癌患者来说,除了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外,作为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医药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不仅治癌理念先进,治癌效果也逐渐得到临床实践的证明,帮助很多达到患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的效果。
中医治疗癌症,主要采用天然中草药,从患者整体入手,对待每一位患者辩证施治,通过对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以有效实现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的效果。
近些年,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中医在癌症的治疗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里才能上,应用广泛,获得众多好评的中医三联平衡疗法,该疗法注重从患者整体入手,采用天然中草药,通过对不同病人,病因病机的辩证治疗,起到“培元固本”“化痰散结”“排毒减毒”的功效,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
在临床上,有很多患者通过中医药的长期调理,不仅症状得以改善,饮食恢复,体重增加,患者也过上正常的生活,生命也得以延长,有的被判了几个月的生存期,生活不能自理,但是通过中医药的长期调理,过上了正常的生活,生命也得以延长。
甲状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冀 叶,马 静,李晓江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云南省头颈肿瘤研究中心,昆明 650118[摘要] 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但对于转移性的、侵袭性的和晚期的甲状腺癌患者来说,手术效果有限,而且碘放射治疗和化疗对这些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治疗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因此分子靶向治疗的出现则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从甲状腺癌发病的分子机制,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蛋白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中图分类号] R736.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0-7431(2011)07-0671-04Progress in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for thyroid carcinomaJI Ye, MA Jing, LI Xiao-jiangDepartment of Head and Neck Surgey, Third Af fi 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Head and Neck Tumor Research Center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650118, China[ABSTRACT] The treatment for thyroid cancer is mainly based on surgery. However, for th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invasive and advanced thyroid cancer, the therapeutic ef fi cacy of surgical operation is limited. Meanwhile, the radioactive iodine 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for high-grade thyroid cancer exert nosubstantial e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brings new hopes for these patient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thyroid cancer,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se targeted drugs.[KEY WORDS] Thyroid neoplasms; Protein kinase inhibitors; Antineoplastic combined chemotherapy protocols[Tumor, 2011, 31(7): 671-674]Correspondence to: LI Xiao-jiang(李晓江) E-mail: xiaojiangle@ Received 2011-01-11 Accepted 2011-04-25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约占1%,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也是内分泌系统肿瘤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1]。
癌症的靶向治疗新进展引言: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医学界所关注的焦点。
虽然传统癌症治疗手段如放化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副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靶向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近年来癌症的靶向治疗领域中的新进展,并探讨其潜在应用前景。
一、靶向治疗原理及技术1.1 概述靶向治疗是基于对肿瘤细胞特异性表面分子或信号通路进行干预,直接或间接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治疗方法。
相比传统治疗手段,靶向药物具有更高效、更准确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结构或信号通路等特点。
1.2 靶向治疗常用技术近年来,针对癌细胞特定结构或信号通路的多种靶向治疗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
其中,抗体药物与小分子激酶抑制剂是目前最常见的两种技术。
二、靶向治疗在不同类型癌症中的应用进展2.1 乳腺癌靶向治疗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靶向治疗在乳腺癌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HER2阳性乳腺癌是目前最为成功的靶向治疗类型之一。
通过使用HER2抗体药物如赫赛汀(Herceptin)可以明显提高患者预后。
2.2 肺癌靶向治疗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致死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EGFR和ALK等信号通路成为NSCLC靶向治疗的重要方向。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Gefitinib)和厄洛替尼(Erlotinib)以及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Crizotinib)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疗效。
2.3 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结直肠癌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常见类型,靶向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例如,KRAS突变是结直肠癌中常见的异常基因,但野生型KRAS患者对EGFR抗体药物如希罗达(Cetuximab)和珠单抗(Panitumumab)有较好的疗效。
三、靶向治疗面临的挑战与前景展望3.1 药物耐药性不可避免地,在长期使用靶向药物后,一些患者会出现药物耐药现象。
TSH受体介导高分子纳米药物对甲状腺癌的靶向性研究范永增;袁耿彪;朱晓娥;包建东;李春【摘要】目的制备一种能特异性结合甲状腺癌细胞的靶向性高分子纳米药物,并对其体外主动寻靶能力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双乳化法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高分子纳米材料PLGA-COOH微球;用碳二亚胺法将高分子纳米微球与促甲状腺素(TSH)抗体耦联制备靶向性高分子纳米药物,检测该靶向高分子纳米药物的一般特性及其体外寻靶能力,并与非靶向高分子纳米药物比较,以排除静电吸附作用.结果靶向性高分子纳米药物的平均粒径533.8 nm,体外细胞寻靶试验证实,该靶向性高分子纳米药物能较多、且主动的对甲状腺癌细胞寻靶,并且能够牢固的聚集到甲状腺癌细胞表面的TSH受体,非靶向高分子纳米药物未见和甲状腺癌细胞结合.结论成功制备了TSH受体介导的靶向性高分子纳米药物,该高分子纳米药物在体外对甲状腺癌细胞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主动靶向能力.%bjective To prepare one kind of targeting of nanoparticles which thyroid cancer cells can be specifically targeted and to study their targeting ability in vitro. Methods The high molecular polymer PLGA-COOH nanoparticles contrast agents were produced by the double emulsion technique. TSH antibody was covalently linked to the PLGA-COOH nanoparticle surface u-sing a carbodiimide technique. We detected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argeting ability of the targeting drugs in vitro. And compared with the ordinary polymer nanoparticles,and excluded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Results The normal size of the targeting nanoparticle was 533. 8 nm. Its physical property was determined. The nanoparticle targeting specifitic to thyroid cancer cells was observed, normal nanoparticles could be more proactive to find the target forthyroid cancer, while the conjugation in control group was negative. Conclusio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TSH receptor-mediated targeting of polymeric nanoparticles was successful, the targeted nanoparticles can bond to thyroid cancer cells effectively in vitro.【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2(041)031【总页数】3页(P3286-3288)【关键词】TSH;靶向;纳米药物;甲状腺肿瘤【作者】范永增;袁耿彪;朱晓娥;包建东;李春【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核医学科,400010;江苏省原子医学研究所,江苏无锡,214063;美国德州安德森癌症中心,美国,77030【正文语种】中文甲状腺癌是一组异质性肿瘤,其在生物学行为,组织学表现及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异。
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肿瘤是一种常见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等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的发展,但是也伴随着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
为了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降低毒副作用,靶向药物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靶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靶向药物的概念和分类靶向药物是指通过特异性与癌细胞或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抑制或阻断某些特定分子、通路或信号转导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的药物。
根据其作用机制和分子靶点的不同,可以将靶向药物分为几个类别。
抑制细胞增殖及分化的靶向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促进分化来起到抗肿瘤作用。
例如,白血病的治疗药物伊马替尼(Imatinib)能够选择性地抑制BCR-ABL融合基因产生的异常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阻断了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转化过程。
阻断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肿瘤生长和转移离不开血管生成过程,因此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策略。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关键调节因子,与肿瘤血管新生密切相关。
目前已经开发出很多针对VEGF及其受体的抑制剂,如贝伐单抗(Bevacizumab)等。
抑制信号转导通路的靶向药物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细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许多肿瘤具有异常激活的信号通路,如RAS/MAPK路径、PI3K/AKT/mTOR路径等。
针对这些异常激活的信号通路开发出了一系列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Gefitinib)。
靶向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例子目前靶向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下是其中几个成功案例。
奥曲肽(Octreotide)奥曲肽是一种靶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抑制剂。
IGF-1R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有高表达水平,并与肿瘤细胞增殖、存活、侵袭和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
奥曲肽通过抑制IGF-1R的激活,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并且还可以通过诱导凋亡促进肿瘤细胞死亡。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针对HER2/neu受体的单克隆抗体,在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李春旭;代文杰【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8(024)012【摘要】Generally radioiodine refractor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RAIR-DTC) has very poor prognosis ,which is also not easy to diagnose in early stage .In the case of distant metastasis there was no effective treatment to prevent the progress.For metastatic lesions with symptoms or potential high risk ,the treatment has been limited to local therapies like surgery and radiotherapy to prevent its progress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molecular biologic research regarding to RAIR-DTC targeted drug treatment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the disease control .Multi-targeted kinase inhibitors including sor-afenib and lenvatinib have been proved to improv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in the phase Ⅲ cli nical trial.However, they are also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adverse reactions .Other targeted kinase inhibitors are in clinical trials ,which provide more choice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的预后通常较差,且不易早期诊断,一旦发生远处转移,缺乏控制其进展的有效手段,对于伴随症状或潜在风险高的转移灶,通常以手术切除以及体外放疗等局部治疗方法来控制疾病进展.随着对RAIR-DTC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靶向药物治疗为疾病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多激酶抑制剂包括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已被Ⅲ期临床试验证明可以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不良反应.作用在其他靶点多激酶抑制剂也在进行临床试验,可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总页数】5页(P2362-2366)【作者】李春旭;代文杰【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哈尔滨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1【相关文献】1.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相关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J], 赵丹2.伴区域淋巴结或合并远处转移的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J], 曾萧贤;张文文;纪立秋;李根;王有超;郝珊瑚;张国旭3.仑伐替尼治疗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研究进展 [J], 付冉;王小楠;丁琮洋;崔艳军;范理菊;董占军4.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J], 马丹妮;赵春雷5.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最新研究进展 [J], 陈文捷;王亚兵;陈晓琳;任俊玲;赵晚君;陈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分化型甲状腺癌侧颈淋巴结的规范性清扫马大坤;代文杰【摘要】甲状腺癌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约占95%.DTC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滤泡状癌(FTC),前者约占90%.多数PTC相对惰性、进展缓慢、预后良好,但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侧颈淋巴结转移率高达64.2%.规范、彻底的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是治疗DTC的重要手段,不规范的侧颈清扫是造成DTC术后复发转移的主要原因.【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9(040)003【总页数】4页(P442-444,479)【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侧颈淋巴结清扫【作者】马大坤;代文杰【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3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尤其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
虽然PTC进展缓慢,但颈部淋巴结早期即可出现转移,并影响患者分期和预后。
PTC患者初诊时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可达30%~80%,侧颈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可达64.2%[1]。
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患者复发率增高和存活率降低的危险因素。
因此,规范的侧颈淋巴结清扫直接影响甲状腺癌的治疗疗效,但临床上不合理、不彻底的侧颈淋巴结清扫仍不少见[2]。
本文主要依据近年来的一些文献和作者的临床实践经验谈一谈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DTC)侧颈淋巴结转移的规范性清扫。
1 DTC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特点PTC早期即可发生区域性淋巴转移,约13%~30%的患者首发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而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oma, FTC)淋巴结转移较少。
甲状腺癌的细胞信号通路与治疗靶点甲状腺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了解甲状腺癌的细胞信号通路以及治疗靶点对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甲状腺癌的细胞信号通路,并探讨治疗靶点及其临床应用。
一、甲状腺癌的细胞信号通路甲状腺癌的发展与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密切相关。
其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信号通路包括:RAS/MAPK、PI3K/AKT、Wnt/β-catenin 等。
1. RAS/MAPK信号通路RAS/MAPK信号通路在甲状腺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会导致细胞的增殖和生存能力增强,促进肿瘤的发展和进展。
因此,RAS/MAPK信号通路被认为是甲状腺癌治疗的重要靶点。
2. PI3K/AKT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甲状腺癌。
该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相关。
因此,PI3K/AKT信号通路被认为是甲状腺癌治疗的重要靶点。
3.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和成年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该信号通路在多种肿瘤中异常激活,导致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增强。
研究发现,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甲状腺癌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成为治疗的潜在靶点。
二、甲状腺癌的治疗靶点针对甲状腺癌的细胞信号通路异常激活,研究人员不断寻找治疗的新靶点,并进行有效的干预。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治疗靶点:1. BRAFBRAF是RAS/MAPK信号通路中的一个关键分子,在甲状腺癌中常常发生突变。
因此,针对BRAF突变的抑制剂成为治疗甲状腺癌的一种重要策略。
2. PI3KPI3K是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激活。
抑制PI3K的药物有望成为甲状腺癌的治疗新靶点。
3. β-cateninβ-catenin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核心分子,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CT影像学表现分析曹丽【期刊名称】《《中国CT和MRI杂志》》【年(卷),期】2016(014)007【总页数】3页(P31-33)【关键词】CT;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肺转移; 影像学表现【作者】曹丽【作者单位】中国核工业北京四0一医院放射科北京 1024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3; R736.1甲状腺癌根据组织学可大致分为分化型和未分化型两类。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分化型甲状腺癌以中年女性和儿童为主要发病群体,男女发病比例为1:2.5[1]。
尽管DTC恶性程度较低,积极治疗后5年存活率可达到95%以上,但仍有研究证实,该恶性肿瘤存在一定的复发及转移风险,肺部、淋巴器官、骨骼等均为其常见转移位置[2],可影响131I方案的拟定及整体临床疗效,对患者预后提升不利。
当前临床诊断DTC患者有无肺转移的常规手段为131I全身显像、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胸部X线摄片、胸部CT扫描等[3],诊断准确性、经济价值、所耗时长、临床适用范围等均存在差异。
本次研究从最常规的胸部CT检查着手,回顾性分析121例确诊DTC患者临床资料,以探讨CT检查在DTC肺转移中的表现及诊治价值,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2月于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21例DTC患者临床资料,此次入组患者均临床资料完整且经CT引导下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符合《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及相关治疗标准,排除相关治疗或影像学检查禁忌症者,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严重器质性病变、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者,未成年人、年龄超过70岁者,孕期或哺乳期妇女。
受试患者中男50例,女71例;年龄19~67岁,平均(42.1±3.4)岁;中位病程(3.8±1.5)年;就诊原因:颈部肿块就诊51例,肺部不适、咳嗽、咳痰且痰中带血就诊34例,骨痛就诊20例,其他16例;病理分型:乳头状腺癌91例,滤泡状腺癌22例,混合状腺癌8例;单纯肺转移6例,颈淋巴结合并肺转移2例,颈淋巴结合并肺转移合并骨转移1例。
甲状腺癌的新型治疗药物与临床试验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由于甲状腺癌的特点是生长缓慢、侵袭性强,并且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展到中晚期。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然而对于晚期和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传统治疗效果有限。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且正在进行临床试验。
一、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进展甲状腺癌的新型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
靶向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长信号通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免疫治疗药物则通过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对癌细胞的免疫识别和排除功能。
这些新型药物的研发旨在提高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减少治疗的副作用。
目前,已经有多种新型治疗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其中,一类药物作用于癌细胞表面的靶点,如碘摄取、尤西丁激素受体和MAPK信号通路等。
这些药物通过作用于癌细胞的关键蛋白分子,抑制甲状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另一类药物则主要作用于免疫系统,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并促使肿瘤细胞自毁。
二、临床试验的意义和注意事项临床试验是新药物上市前的重要步骤,通过观察药物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疗效,为药物的上市提供依据。
在进行甲状腺癌新型药物的临床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试验对象的选择:试验对象应具备明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指标,同时排除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
2. 安全性评估:观察试验对象在用药过程中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 疗效评估:通过临床指标和影像学检查评估药物的疗效,确定药物是否具有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
4. 试验经费:临床试验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因此需要寻找有资金实力和科研能力的机构进行合作。
5. 法律合规:所有的临床试验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试验过程的合法和规范。
三、新型药物的临床应用前景新型治疗药物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