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灞河国际港务区段管理保护范围的公告(2020)
- 格式:doc
- 大小:2.29 KB
- 文档页数:2
生态环境部关于启用浙江岱山南部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的公告
正文:
----------------------------------------------------------------------------------------------------------------------------------------------------
生态环境部公告
2020年第50号
关于启用浙江岱山南部临时性海洋倾倒区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等的相关规定,为满足有关海域疏浚物的倾倒需求,即日起设立浙江岱山南部临时性海洋倾倒区,具体信息如下。
浙江岱山南部临时性海洋倾倒区,是以122°19′20.112″E,30°10′55.923″N;122°19′57.332″E,30°10′55.923″N;122°19′20.112″E,30°10′30.482″N;122°19′57.332″E,30°10′30.482″N四点围成的矩形区域,面积0.8平方公里,用于处置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疏浚物。
特此公告。
生态环境部
2020年11月16日
——结束——。
徐家寨城中村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天苑小区关键词:地铁南站核心居住区、大学城、西安地铁、西安地铁2号线南站。
目录一、概述二、项目概况三、开发项目现状调查四、市场分析和建设规模确定五、项目定位和规划设计方案选择六、资源共给条件分析七、环境影响评价八、项目开发组织机构各管理费用研究九、开发建设计划编制十、项目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十一、结论及建议一、概述西安市第四次城市规划,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优化城市布局,按照“一城多心”和“九宫格局”的城市布局,大力推进“新老分治”。
完善公路、铁路、民航相协调的对外交通运输体系,健全以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加快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和铁路枢纽扩能等项目建设,地铁二号线建成通车,全面贯通三环路。
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力度,重点保护和利用四大遗址、重要文物古迹和历史街区,建设唐大明宫、汉长安城国家历史遗址公园,通过古迹保护、景点标识、标志性建筑复原等方式,展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西安市第四次城市规划中二环内区域为核心发展成商贸旅游服务区;东部依托现状发展成国防军工产业区;东南部结合曲江新城和杜陵保护区发展成旅游生态度假区;南部为文教科研区;西南部拓展成高新技术产业区;西部发展成居住和无污染产业的综合新区;西北部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北部形成装备制造业区;东北部结合浐灞河道整治建设成居住、旅游生态区。
本项目所在区域作为“九宫格局”最南边韦曲镇板块将迎来更大的发展契机。
本项目东面正是即将建设的西安地铁2号线南站,本项目所在村徐家寨正是紧抓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开始了徐家寨城中村整体改造。
二、项目概况广天苑小区本项目地处西安市长安区长安街以西,大学路以南, 潏河以北,西京路(西京大学)以东。
本项目东面是即将建设的西安市地铁2号线南站,南面有潏河沿河绿化生态带,西部和南部均是大学城区域,同时距离西面正在建设的30万平方米太阳新城水岸新城仅300百余米。
从千渭之会到沣渭交汇散文印记:从“千渭之会”到“沣渭交汇”杨广虎上周末,阳光明媚,天气尚好,我一个人又一次回宝鸡故乡蟠龙塬(又名贾村塬)上,专门去了一趟桥镇附近的炎帝之母蟜氏葬身处白荆山,在这里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的筒瓦,追溯到四千年以前,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建筑陶瓦,把中国用瓦历史提前了一千年,堪称“华夏第一瓦”。
下午看完西府老街在“龙头”党崇雅故居蟠龙山上,遥望茫茫秦岭,俯视山城宝鸡,认真思索着“千渭之会”(史上又称为:“汧渭之会”)之地。
历史就是一团谜,虽然关于“千渭之会”之处说法很多,但“千渭之会”应是千河、渭河二水交汇之处西夹角处长青镇一带及附近地区;虽然历史变幻莫测,在里,这种河流走向、地理空间、历史格局让我不得不确认自己的推断。
现在宝鸡市向东发展,一段时间荒芜寥落的“千渭之会”又开始要重演历史上的繁华。
加之,最近,经专家初评,“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荣获“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获得179票,位居第一,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一认识。
从“千渭之会”到“沣渭交汇”,从秦朝到周朝,从生于我养育我的宝鸡陈仓到工作生活的古城长安,一路走来,我不停地触摸着历史,探求它的神秘。
人类文明起源于大河流域,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除了尼罗河下游,印度河流域外,还有西亚的两河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地区。
这些地方自然地理条件都比较优越,尤其是河流提供了肥沃的冲积平原和有利的灌溉条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而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其它科学技术,创造出伟大的古老文明。
中国也不例外,中华文明源于黄河;作为黄河最大支流的渭河,也有秦人的身影;作为渭河支流的沣河,留下了大禹治水的踪迹。
从“千渭之会”的斗鸡台、代家湾、陈仓城、陈宝祠到“沣渭交汇”灵台、灵囿、灵沼以及丰镐遗址,都在诉说着中华文明的光辉历史。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
”这是《诗经·大雅·文王有声》里的话。
现存最早的诗集——《诗经》,据传为周代史官所采集、后经孔子删改编撰而成。
上海海事局关于长江口深水航道和南槽航道船舶交通组织相关事宜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海事局•【公布日期】2020.06.23•【字号】上海海事局通告2020年第2号•【施行日期】2020.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水运正文上海海事局关于长江口深水航道和南槽航道船舶交通组织相关事宜的通告上海海事局通告2020年第2号2020年6月23日政策解读:https:///zcjd/76215.jhtml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已完成交工验收并投入使用,实现了南槽灯船至南北槽分流口圆圆沙灯船之间长86.2千米、水深6.0米(当地理论最低潮面)航道的贯通。
其中,人工建设段为NAN CAO 1至NAN CAO 21之间水域,底宽600米,维护水深为当地理论最低潮面以下6.0米,其南北边界线由虚拟AIS航标标示(北边界线:NAN CAO 1至NAN CAO 9、NAN CAO 13至NAN CAO 21奇数号虚拟AIS航标的依次连线;南边界线:NAN CAO 2至NAN CAO 20偶数号虚拟AIS航标的依次连线)。
为充分发挥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效能,升级长江口深水航道和南槽航道整体通航产能和通航效率,提高通航管理质量,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保障船舶设施人命财产安全,现将有关事宜通告如下:一、吃水小于8米的上行船舶应当避免在长兴高潮前4小时至长兴高潮前1小时进入长江口深水航道。
吃水大于6米的船舶可以使用长江口深水航道下行。
二、长兴高潮前7.5小时至长兴高潮前4小时内,上行船舶在长江口深水航道的航速不得低于8节。
三、只要安全可行,LNG船舶和船宽大于47米的其他船舶,应当尽可能从南槽航道下行。
四、拟进入南槽航道的吃水7米及以上的船舶应当提前向吴淞VTS中心报告。
五、只要安全可行,小型船舶不应妨碍因受吃水限制只能在南槽航道人工建设段内航行船舶的安全通行。
六、拟进入长江口深水航道或者南槽航道的船舶应当遵守《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和《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航安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西安市地铁三号线一期(鱼化寨—国际港务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08.27•【字号】陕发改基础〔2012〕1297号•【施行日期】2012.08.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轨道交通正文关于西安市地铁三号线一期(鱼化寨—国际港务区)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西安市发展改革委:《关于报送西安市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的请示》(市发改字〔2012〕153号)及相关资料收悉。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西安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调整(2006-2016)》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西安市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12〕1492号)文件精神,结合专家组对该项目初步设计的审查意见,经研究,现就有关事项批复如下:一、线路方案和建设规模西安地铁三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起于鱼化寨停车场,向东以地下线经富裕路、科技路、吉祥路、小寨西路、小寨东路、西影路至青龙寺后转向北,经规划的东二环南延伸线、东二环至辛家庙后转向东,经北二环东延伸线、广运潭大道路口后逐渐由地下线转为高架线,穿越浐河后转向北,穿越灞河,经规划香北路、欧亚大道、港务西路止于国际港务区站,全长39.15公里(含二期工程一次实施段和北端北延伸一次实施段共0.75公里),其中地下线27.131公里,高架线11.565公里,过渡段0.454公里。
全线设车站26座,其中地下站19座(含6座换乘站)、高架站7座。
设国际港务区车辆段与综合基地1处、鱼化寨停车场1处,主变电站3座,控制中心与一、二号线合设于渭河车辆段。
二、主要技术标准(一)线路平曲线半径:正线R≥300米(困难时R≮250米),辅助线R≥200米(困难时R≮150m)。
最大坡度:正线i≤30‰(困难地段i≤35‰);辅助线i≤35‰;道岔段i≤10‰。
竖曲线最小半径:正线区间5000米(困难情况3000米);车站端部3000米(困难情况2000米),辅助线、车场线2000米。
1 自然与社会经济状况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西安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地质地貌有秦岭山区、骊山丘陵区、黄土台塬区及关中的渭河平原区,是陕西省粮、棉、油、瓜果、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
1.1自然地理概况1.1.1地理位置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腹地,八百里秦川中部的渭河两岸。
地理坐标北纬33°39′~34°45′,东经107°40′~109°49′,东西长204Km,南北最大宽约116Km,面积10108Km2。
地形南高北低,呈阶梯结构,从南向北依次排列着秦岭山地、黄土丘陵沟壑,黄土台塬、山前冲洪积扇,渭河及其支流冲击平原。
平原地区高程400m左右,黄土台塬区500~700m之间,浅山丘陵区500~1000m,秦岭中高山区800~3000m,秦岭山地是西安市水资源涵养区。
1.1.2气候概况西安市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是多年平均气温为13.3℃,日照时数1684~2243h,平原区干旱指数为1.29~2,无霜期220d左右,最大冻土厚度为45cm。
西安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40.4mm,其中秦岭山区835.6mm,台塬区708.5mm,丘陵区700.1mm,平原区637.5mm,降水受地形影响明显,总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增加,最低值在渭北,关山站多年平均降水量515.7mm,最高值为秦岭山区960.3mm,相差近一倍。
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8、9、10四个月,占全年总降水量60%以上,最高达77.1%。
蒸发量在地区分布上与降水量相反,变化趋势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平原区向山区递减。
1.1.3河流水系西安市区域地貌,98.43%的面积在黄河流域,1.57%面积在长江流域;西安市主要河流水系分布纵横交错,素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
市区东有灞河、浐河,南有潏河、滈河,西有皂河、沣河、涝河、黑河,北有渭河、泾河、石川河等,其中集水面积大于50Km2的河流40余条,大于1000Km2的河流有六条。
关于灞河国际港务区段管理保护范围的公告(20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
例》、《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经西安国际港务区管理委员会同意,现将灞
河国际港务区段的管理保护范围公告:
一、河道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
(一)管理范围
灞河国际港务区段: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
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护堤地从堤防背水侧堤脚线向外30米。
(二)保护范围
灞河国际港务区段:保护范围(含堤防安全保护区)为管理范围外边线向外70米。
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具体以界址点位为准。
二、在灞河国际港务区段管理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必须报经区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涉及其他部门的,由区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
(一)临时占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滩地、水面的;
(二)修建越堤路、过河便桥、码头的;
(三)打井、钻探,穿堤埋设管线的;
(四)在河道滩地开采矿产资源,进行考古发掘,开发旅游资源的;
(五)其他必须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生产建设活动的。
三、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开发水利、防治水害、整治河道的各类工程和跨河、穿河、
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等建筑物及设施,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河
道管理权限,将工程建设方案报送河道主管机关审查同意。在国家基本水文测站上下游建设
影响水文监测的工程,建设单位应按照审批权限报经有审批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河道管
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应急抢险救灾等涉河建设项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
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实施,并报区级水行政主管部
门备案。
四、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修建违章丁坝、顺坝、围堤、生产堤、高路、高渠;
(二)存放物料,倾倒垃圾、矿渣、煤灰、废弃土石料和其他废弃物;
(三)围河造田、围垦河道、种植阻水林木和高秆作物。
(四)设置拦河渔具。
禁止垦种堤防或者在堤防和护堤地内建房、开渠、挖窖、挖坑、开口、爆破、打井、挖
砂、取土、淘金、挖池、挖塘、放牧、葬坟、晒粮、存放物料、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发
掘以及开展集市贸易活动。
五、在堤防安全保护区内,禁止进行打井、钻探、爆破、挖筑鱼塘、采石、取土等危害
堤防安全的活动。
六、违反本公告规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
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等
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七、本公告自2020年1月13日起执行。
(本资料仅供参考,请以正式文本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