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东厦中学等三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三(期末)联考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39.50 KB
- 文档页数:10
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东厦中学等三校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3分)磁场中某区域的磁感线,如图所示,则()A.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B a>B bB.a、b两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不等,B a<B bC.同一通电导线放在a处受力一定比放在b处受力大D.同一通电导线放在a处受力一定比放在b处受力小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磁场是一种特殊物质形态,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因此引入磁感线来帮助我们理解磁场,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磁场的方向.而小段通电导线放在磁场中有磁场力作用,但要注意放置的角度.解答:解:磁场中某区域的磁感线如图所示:a处的磁感线比b处疏,则a点磁感强度比b点小.所以A不正确,B正确;当将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入磁场时,若没有磁场力,不一定没有磁感应强度,原因是受到放置角度的限制,当通电导线垂直磁场时,受到的磁场力最大.所以C、D选项均不正确.故选B.点评:磁场方向的是根据小磁针的受力方向规定的,小磁针N极受力方向或静止时所指方向就是该点磁场方向,也是磁感应强度方向.也可用磁感线的切线方向来判定磁场中的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大,疏的地方磁感应强度小.这些特点和电场中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和大小非常类似.2.(3分)(2010•上海)如图,长为2l的直导线折成边长相等,夹角为60°的V形,并置于与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当在该导线中通以电流强度为I的电流时,该V形通电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A.0B.0.5BIl C.B Il D.2BIl考点:安培力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安培力公式F=BIL进行计算,注意式中的L应为等效长度.解答:解:导线在磁场内有效长度为2lsin30°=l,故该V形通电导线受到安培力大小为F=BI2lsin30°=BIL,选项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安培力的计算,熟记公式,但要理解等效长度的意义.3.(3分)(2010•佛山一模)电荷量为3e的正离子,自匀强磁场a点如图射出,当它运动到b点时,打中并吸收了原处于静止状态的一个电子,若忽略电子质量,则接下来离子的运动轨迹是()A.B.C.D.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动量守恒定律.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离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吸收电子后所带电荷量减小,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确定离子半径变化情况.解答:解:离了吸收一个电子后,离子带电荷量由+3e变为+2e,由于不考虑电子质量,故吸收电子后离子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qvB=m可得离子运动半径R=因为离子吸收电子后带电荷量减小且离子速度不变,故离子做圆周运动轨道半径R增大,离子带电荷各类没有发生变化,故离子圆周运动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带电离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由于电量的改变而导致运动半径的变化,此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有很强的伸缩空间,是考生复习的重点.本题属中等题目4.(3分)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的电动势就是接在电源两极间的电压表测得的电压B.同一电源接入不同的电路,电动势就会发生变化C.电源的电动势是表示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D.在闭合电路中,当外电阻变大时,路端电压增大,电源的电动势也增大考点: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在数值上等于电源的电动势.电动势的物理意义是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强弱,与外电路的结构无关.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内、外电压之和.解答:解:A、电压表是由内阻的,跟电源连接后构成一个通路,测量的是电压表内阻的电压,所以电压表测得的电源两极间电压值略小于电动势.故A错误.B、电动势反映本身的特性,与外电路的结构无关.故BD错误.C、电动势的物理意义是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强弱,电动势越大,本领越大.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于电源的电动势的理解能力.电动势是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大小,与外电路无关.5.(3分)(2013•汕头一模)如图,在正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中,在某点M放入一电荷量为q的正点电荷P,P受到的库仑力为F,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P、Q之间相互吸引B.若将P移走,则M点的电场强度为零C.若将P移近Q,则P所受库仑力减小D.若将P的电荷量增大为2q,则P所受库仑力增大为2F考点:库仑定律.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电场中的场强与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无关,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强;电场线越疏的地方,场强越弱.解答:解:A、由题意可知,点电荷Q与P均为同种电荷,则出现排斥现象,故A错误;B、M点的电场强度由正点电荷Q产生的,当在M点放入P点电荷时,则电荷受到电场力作用;当取走电荷时,则没有电场力,而该处的电场强度却依然存在,故B错误;C、若将P移近Q时,两者间的库仑力将增大,故C错误;D、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为E=.当将P的电荷量增大为2q,则P所受库仑力增大为2F,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知道其与放入电场中的电荷无关.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强;电场线越疏的地方,场强越弱.6.(3分)(2010•安徽)如图所示,M、N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R0为定值电阻,R1、R2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m、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S,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F.调节R1、R2,关于F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大B.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F将变小C.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大D.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F将变小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电场强度;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专题:压轴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电容器两端间的电压与R0两端的电压相等,通过判断R0两端间电压的变化,知道极板间电场的变化,从而知道电场力的变化及拉力的变化.解答:解:保持R1不变,缓慢增大R2时,由于R0和R2串联,总电流减小,R0两端的电压减小,即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的电压U减小,带电小球受到的电场力减小,悬线的拉力为将减小,故A错误,B正确.保持R2不变,缓慢增大R1时,由于在含容支路中的电阻相当于导线,所以R0两端的电压不变,F电不变,悬线的拉力为F不变,故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1、熟悉含容电路的特点:电容两端间的电压与其并联部分的电压相等;含容支路中的电阻相当于导线.2、会正确的进行受力分析,搞清楚什么力变化导致拉力的变化.7.(3分)(2014•安徽一模)如图所示,A、B为相同的两个灯泡,均发光,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端滑动时,则()A.A灯变亮,B灯变暗B.A灯变暗,B灯变亮C.A、B灯均变亮D.A、B灯均变暗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首先认识电路的结构:变阻器与灯B并联与R串联,再与灯A并联.当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端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分析外电路总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分析总电流的变化和路端电压的变化,即可知道灯A的亮度变化.根据总电流和通过A电流的变化,分析通过R的电流变化和电压变化,可分析出B两端电压的变化,即可灯B亮度变化.可分析出通过并联电路的变化,则知灯B的变化.解答:解:电路的结构是:变阻器与灯B并联与R串联,再与灯A并联.当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下端滑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则知总电流增大,内电压增大,路端电压减小,通过A的电流减小,则灯A变暗.因总电流增大、通过A的电流减小,则通过R的电流增大,R的电压增大,路端电压减小,则B两端电压的减小,B灯变暗.所以A、B灯均变暗.故选:D.点评:本题是电路动态变化分析问题,按“局部→整体→局部”的思路进行分析.8.(3分)如图所示,在两条竖直边界线所围的匀强电场中,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从左边界的P点以某一水平速度射入电场,从右边界的Q点射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粒子带正电B.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C.粒子电势能增大D.若增大电场强度粒子通过电场的时间变大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能.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根据带电粒子的偏转方向得出粒子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从而确定电荷的电性,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电场做类平抛运动,根据电场力做功判断电势能的变化,将粒子的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抓住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判断时间的变化.解答:解:A、粒子垂直电场进入,做类平抛运动,电场力竖直向下,知粒子带正电.故A 正确,B错误.B、从P到Q,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C错误.D、粒子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不变,由x=v0t知:t=,则仅增大电场强度,粒子穿越电场的时间不变,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粒子垂直进入电场做类平抛运动,掌握处理类平抛运动的方法,知道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者不答的得0分.9.(4分)如图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场强一定大于B点的场强B.A点的电势一定比B点高C.这个电场一定是正电荷形成的D.在B点由静止释放一个电子,它一定向A点运动考点:电场线;电势;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电势能.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电场线是从正电荷或者无穷远出发出,到负电荷或无穷远处为止,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解答:解:A、只有一条电场线不能判断电荷的情况,所以不能判断是不是正电荷产生的,电场线密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大,电场线疏的地方电场的强度小,由于只有一条电场线,不能判断电场线的疏密情况,所以不能判断场强的大小,所以A错误;B、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所以A点的电势一定比B点高.故B正确;C、由于只有一条电场线,不能判断电场线的疏密情况,所以不能判断场强的大小,也不能判定这个电场一定是否是正电荷形成的.所以C错误;D、由图可以知道的电场的方向向右,所以当由静止释放一个电子时,电子的受力的方向向左,所以电子将一定向A点运动,所以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住电场线的特点,即可解决本题.10.(4分)如图所示,用电池对电容器充电,电路a、b之间接有一灵敏电流表,两极板之间有一个电荷q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极板的间距变大,则()A.电容器的电容增大B.电荷将向下加速运动C.电容器带电量不变D.电流表中将有从b到a的电流考点:电容.专题:电容器专题.分析:电荷q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与电场力而平衡.将两极板的间距变大,而电容器的电压不变,根据板间场强E=分析场强的变化,再分析电荷q所受电场力的变化,判断电荷q的运动方向.根据电容的决定式分析电容的变化,而电容器的电压一定,再由电容的定义式分析板间电容器电量的变化,根据电容器是充电还是放电,分析电路中电流的方向.解答:解:A、将两极板的间距变大,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电容减小,故A错误;B、将两极板的间距变大,而电容器的电压不变,板间场强E=减小,电荷q所受的电场力F=Eq减小,电荷将向下加速运动,故B正确;C、电容减小,电压不变,根据Q=CU,电量减小,故C错误;D、电容器的电量减小,电容器放电,而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则电流表中将有从b到a的电流,故D正确;故选:BD.点评:对于电容器动态变化分析问题,首先要根据电容的决定式C=判断电容的变化,抓住不变量,再由电容的定义式C=分析电量或电压的变化,再进一步研究场强等的变化.11.(4分)如图,直导线处于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与磁感线成θ=30°角,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为I,为了增大导线所受的安培力,下列四种方法,可行的是()A.增大电流B.增加直导线的截面积C.使导线在纸面内顺时针转D.使导线在纸面内逆时针转60°考点:安培力.分析:根据左手定则的内容,判定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的内容是:伸开左手,让大拇指与四指方向垂直,并且在同一平面内,磁感线穿过掌心,四指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同,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安培力的方向.而安培力的大小F=BILsin30°,且B与I垂直;若不垂直时,则将B沿导线方向与垂直方向进行分解.解答:解:A、由公式F=BILsin30°,当增大电流时,可增大通电导线所受的磁场力.故A 正确;B、由公式F=BILsin30°,当增加直导线的截面积时,不会影响通电导线所受的磁场力.故B错误;C、当使导线在纸面内顺时针转30°时,虽导线长度没有变化,但导致导线与磁场平行,则所受磁场力变小,故C错误;D、当使导线在纸面内逆时针转60°时,虽导线长度没有变化,由公式F=BILsin90°,则所受磁场力变大,故D正确;故选:A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会根据左手定则判断电流方向、磁场方向、安培力方向的关系.同时考查安培力大小公式的成立条件,注意无论导线如何转动,产生安培力的大小均不变.12.(4分)如图所示,虚线框MNPQ内为一矩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b、c是三个质量和电荷量都相等的带电粒子,它们从PQ边上的中点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磁场,图中画出了它们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若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A.粒子a带负电,粒子b、c带正电B.射入磁场时,粒子b的动能最大C.粒子b的运动轨迹是抛物线D.射入磁场时c的运动时间最大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根据粒子运动轨迹由左手定则判断粒子的电性;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粒子的速度,然后求出粒子的动能;根据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与转过的圆心角比较粒子运动时间.解答:解:A、根据左手定则知粒子a带正电,粒子b、c带负电,故A错误;B、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解得:v=,粒子的动能E K=mv2=,由于:q、B、m都相同,因此r越大,粒子动能越大,由图示可知,b的轨道半径r最大,则b粒子动能最大,故B正确;C、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轨迹是圆弧,故C错误;D、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相同,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T=,由于m、q、B都相同,粒子c转过的圆心角θ最大,则射入磁场时c的运动时间最大,故D正确;故选:BD.点评:带电粒子在磁场、质量及电量相同情况下,运动的半径与速率成正比,从而根据运动圆弧来确定速率的大小.13.(4分)如图所示,a、b分别表示一个电池组和一只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池组的内阻是1ΩB.电阻的阻值为0.33ΩC.将该电阻接在该电池组两端,电池组的输出功率将是4WD.改变外电阻的阻值时,该电池组的最大输出功率为4W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由电池组的伏安特性曲线斜率倒数的大小求出电源的内阻.由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斜率倒数的大小求出电阻值.两图线的交点即为该电阻接在该电池组两端是工作状态,读出电流和电压,求出电池组的输出功率.当外电阻等于电池内阻时,该电池组的输出功率最大,并功率公式求出电池组的最大输出功率.解答:解:A、由图线a斜率倒数的大小求出电池组的内阻r===1Ω.故A正确.B、由图线b斜率倒数的大小求出电阻的阻值R==3Ω.故B错误.C、将该电阻接在该电池组两端,电路中电流I=1A,路端电压为U=3V,电池组的输出功率P出=3W.故C错误.D、由图线a读出电源的电动势E=4V.当外电阻等于电池内阻时,该电池组的输出功率最大,电池组的最大输出功率P max==4W.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读图的能力.对于图象,往往从数学上斜率、截距、交点等知识来理解其物理意义.14.(4分)如图为磁流体发电机的原理图,等离子体束(含有正、负离子)以某一速度垂直喷射入由一对磁极CD产生的匀强磁场中,A、B是一对平行于磁场放置的金属板.稳定后电流表中的电流从“+”极流向“﹣”极,由此可知()A.D磁极为N极B.正离子向B板偏转C.负离子向D磁极偏转D.离子在磁场中偏转过程洛仑兹力对其不做功考点:霍尔效应及其应用.分析:根据电流的流向确定极板的带电,通过左手定则判断磁场方向,确定正负离子的偏转方向.解答:解:根据电流的方向知,A板带正电,B板带负电,正离子向A板偏转,负离子向B 板偏转.根据左手定则知,D极为N极,C极为S极.因为洛伦兹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所以洛伦兹力不做功.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左手定则判断电荷的运动方向、磁场方向和洛伦兹力方向的关系.三、实验题(共18分)15.(8分)(2014•深圳二模)为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提供如下仪器:A.电压表(量程2V,内阻约8kΩ)B.电流表(量程0.6A,内阻r A=0.8Ω)C.滑动变阻器(0﹣20Ω)D.开关E.若干导线①为准确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应选择图甲(选填“甲”或“乙”);②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至左端.(选填“左”或“右”)③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得到几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描绘成如图丙所示的U﹣I图象.从图线的截距得出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40V的理论依据是电源U﹣I图象与纵轴交点坐标值是电源电动势;④利用图丙可得到干电池的内阻为0.63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专题:实验题.分析:①根据电源内阻大小与图示电路图分析答题;②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要置于阻值最大位置;③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答题;④电源U﹣I图象斜率的绝对值是电源电动势.解答:解:①电流表内阻已知,采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时,应选择图甲所示电路.②由图乙所示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调至左端.③在闭合电路中,路端电压U=E﹣Ir,当I=0时,U=E,则电源的U﹣I图象与纵轴交点坐标值等于电源电动势,由图丙所示图象可知,电源电动势为1.40V.④电源U﹣I图象斜率的绝对值是电源内阻,由图丙所示图象可知,电源内阻r==≈1.43Ω,电池内阻为1.43﹣0.8=0.63Ω.故答案为:①甲;②左;③电源U﹣I图象与纵轴交点坐标值是电源电动势;④0.63.点评:应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时,如果电源内阻较小,相对于电源来说,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16.(10分)①为了测定光敏电阻R x的光敏特性,某同学使用多用表“×100”的欧姆挡测其在正常光照下的大致电阻,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所测得的阻值R x= 3200 Ω;②为了比较光敏电阻在正常光照射和强光照射时电阻的大小关系,采用伏安法测电阻得出两种“U﹣I”图线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正常光照射时光敏电阻阻值为3000 Ω,强光照射时光敏电阻阻值为200 Ω;③考虑到电表内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图丙电路中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填“大于”、“小于”、“等于”),请根据图丙将图丁中的仪器连接成完整实验电路.考点:伏安法测电阻.专题:实验题.分析:①欧姆表指针示数与挡位的乘积是欧姆表示数;②根据图象应用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阻阻值;③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时,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测量值偏大,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测量值偏小;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解答:解:①由图甲所示可知,阻值:R x=32×100=3200Ω;②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正常光照射时光敏电阻阻值:R X===3000Ω强光照射时光敏电阻阻值:R X′===200Ω③由图丙所示电路图可知,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测量值偏大,根据欧姆定律,电阻的测量值偏小;根据图丙所示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实物电路图如图所:故答案为:①3200;②3000;200;③小于;连线如图.点评:欧姆表指针示数与挡位的乘积是欧姆表示数;电流表外接法适用于测小电阻,电流表内接法适用于测大电阻.四、计算题(共34分)17.(16分)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导轨间的距离L=0.40m,金属导轨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夹角θ=37°,在导轨所在平面内,分布着磁感应强度B=0.50T、方向垂直于导轨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金属导轨的一端接有电动势E=4.5V、内阻r=0.50Ω的直流电源.现把一个质量m=0.040kg的导体棒ab放在金属导轨上,导体棒恰好静止.导体棒与金属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体棒与金属导轨接触的两点间的电阻R0=2.5Ω,金属导轨电阻不计,g取10m/s2.已知sin 37°=0.60、cos 37°=0.80,求:(1)通过导体棒的电流;(2)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3)导体棒受到的摩擦力.(4)若将磁场方向改为竖直向上,要使金属杆继续保持静止,且不受摩擦力左右,求此时磁场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考点:安培力.分析:(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电流的大小.(2)根据安培力的公式F=BIL求出安培力的大小.(3)导体棒受重力、支持力、安培力、摩擦力处于平衡,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摩擦力的大小.(4)当B的方向改为竖直向上时,这时安培力的方向变为水平向右,画出受力图,然后结合几何关系即可求出.解答:解:(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1==1.5 A.(2)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为:F安=BIL=0.30 N.由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沿斜面向上(3)对导体棒受力分析如图,将重力正交分解,沿导轨方向有:F1=mgsin 37°=0.24 NF1<F安,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摩擦力沿斜面向下mgsin 37°+f=F安解得:f=0.06 N.(4)当B的方向改为竖直向上时,这时安培力的方向变为水平向右,则B2IL=mgtan α,B2=0.5T答:(1)通过导体棒的电流是1.5A;(2)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0.30 N,由左手定则可知,安培力沿斜面向上;(3)导体棒受到的摩擦力是0.06N.(4)若将磁场方向改为竖直向上,要使金属杆继续保持静止,且不受摩擦力左右,此时磁场磁感应强度B2的大小是0.5T.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安培力的大小公式,以及会利用共点力平衡去求未知力.18.(18分)(2012•浙江)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相距为d的长金属板接在电压可调的电源上.两板之间的右侧区域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将喷墨打印机的喷口靠近上板下表面,从喷口连续喷出质量均为m、水平速度均为v0、带相等电荷量的墨滴.调节电。
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东厦中学等三校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选错不得分.每题3分,共8题,共24分)3.(3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5.(3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质量为5kg,底面光滑的木箱以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箱内有一轻弹簧,其一端被固定在箱子的右侧壁,另一端拴接一个质量为3kg的滑块,木箱与滑块相对静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6.(3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说法正确的是()D8.(3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在静止的车厢中,一小球被a、b两根轻质细绳拴住,其中a绳与竖直方向成α角,绳b成水平状态,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二、双选题(每题只有两个答案正确,全对的得5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错误或不答的得0分.每题5分,共6题,共30分)9.(5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10.(5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以往公路上用单点测速仪测车速,个别司机由于熟知测速点的位置,在通过测速点前采取刹车降低车速来逃避处罚,但却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所以有些地方已开始采用区间测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5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下面图象分别表示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合外 D12.(5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在第11届全运会上,福建女选手郑幸娟以“背越式”13.(5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两个物体如图放置,水平力F=1N 作用在b 上,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匀速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三、实验题(共18分)15.(6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采取了以下三个步骤做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绳套;a.通过细绳套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套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测力计F1和F2的示数.b.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和细绳套的方向.c.在白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按选好的标度从O点沿两绳的方向作两分力F1、F2的图示,求出出F1、F2的代数和,得到它们的合力的F合.①以上三个步骤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改正:在a中是.在b中是.在c中是.②在丙图中画出力的图示:a.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得F′=N.(注意估读)b.按同样的标度作出力F′的图示.c.按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16.(12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某学生将实验装置如图甲安装,准备接通电源后开始做实验.①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工具,应该接(填交流或直流)电源.②图中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D.当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③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才能认为绳子的拉力约等于mg,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A.M=100g,m=40g、50g、60g、80g、100g、120gB.M=200g,m=10g、15g、20g、25g、30g、40gC.M=200g,m=40g、50g、60g、80g、100g、120gD.M=400g,m=10g、15g、20g、25g、30g、40g④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为5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s.量出AB间的距离S1=4.22cm、BC间的距离S2=4.65cm、CD间的距离为S3=5.08cm、DE间的距离为S4=5.49cm.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C=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小车的加速度的符号表达式为:a= (用上面的符号表示).⑤在验证当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a﹣F图象,图象不过坐标轴的原点,其原因可能是.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共28分)17.(12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低空跳伞属于极限运动中的滑翔项目,一般在高楼、悬崖、高塔、桥梁等固定物上起跳.设有一运动员参加低空跳伞比赛,先在空中做自由落体(取g=10m/s2)运动,5秒末时打开降落伞,开伞后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9s刚好着陆.求:(1)运动员在5秒末的速度的大小(2)运动员到5秒末时下落的高度(3)运动员着陆时前一瞬间的速率.18.(16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固定不动的足够长斜面倾角θ=37°,一个物体以v0=12m/s的初速度,从斜面A点处开始自行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8.0m/s2.(g=10m/s2,sin 37°=0.6,cos 37°=0.8)求:(1)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2)画出物体沿斜面上升的受力分析图,求出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3)据条件判断物体上升到最高点后能否返回?若能,求返回时的加速度.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东厦中学等三校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选错不得分.每题3分,共8题,共24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时,可看成质点3.(3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5.(3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质量为5kg,底面光滑的木箱以大小为2m/s2的加速度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箱内有一轻弹簧,其一端被固定在箱子的右侧壁,另一端拴接一个质量为3kg的滑块,木箱与滑块相对静止,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6.(3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说法正确的是()8.(3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在静止的车厢中,一小球被a、b两根轻质细绳拴住,其中a绳与竖直方向成α角,绳b成水平状态,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二、双选题(每题只有两个答案正确,全对的得5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错误或不答的得0分.每题5分,共6题,共30分)9.(5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题是速度﹣时间图象,根据速度的正负10.(5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以往公路上用单点测速仪测车速,个别司机由于熟知测速点的位置,在通过测速点前采取刹车降低车速来逃避处罚,但却很容易造成追尾事故,所以有些地方已开始采用区间测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5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下面图象分别表示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合外D体受力平衡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物体的速度保持不、此图表示合外力随时间减小,所以加速度减小,则物体做变加速运动,不能平衡,12.(5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在第11届全运会上,福建女选手郑幸娟以“背越式”重和失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支持力的大小大于人的重力的大小,人才13.(5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两个物体如图放置,水平力F=1N作用在b上,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匀速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三、实验题(共18分)15.(6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采取了以下三个步骤做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绳套;a.通过细绳套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绳套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测力计F1和F2的示数.b.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个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F′和细绳套的方向.c.在白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按选好的标度从O点沿两绳的方向作两分力F1、F2的图示,求出出F1、F2的代数和,得到它们的合力的F合.①以上三个步骤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改正:在a中是没有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b中是应把细绳的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在c中是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F合.②在丙图中画出力的图示:a.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得F′=4.00N.(注意估读)b.按同样的标度作出力F′的图示.c.按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故答案为:16.(12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某学生将实验装置如图甲安装,准备接通电源后开始做实验.①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工具,应该接交流(填交流或直流)电源.②图中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B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D.当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③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才能认为绳子的拉力约等于mg,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D[来源:学科网]A.M=100g,m=40g、50g、60g、80g、100g、120gB.M=200g,m=10g、15g、20g、25g、30g、40gC.M=200g,m=40g、50g、60g、80g、100g、120gD.M=400g,m=10g、15g、20g、25g、30g、40g④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为5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量出AB间的距离S1=4.22cm、BC 间的距离S2=4.65cm、CD间的距离为S3=5.08cm、DE间的距离为S4=5.49cm.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C=0.49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小车的加速度的符号表达式为:a=(用上面的符号表示).⑤在验证当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a﹣F图象,图象不过坐标轴的原点,其原因可能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m/s=0.49m/s解得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共28分)17.(12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低空跳伞属于极限运动中的滑翔项目,一般在高楼、悬崖、高塔、桥梁等固定物上起跳.设有一运动员参加低空跳伞比赛,先在空中做自由落体(取g=10m/s2)运动,5秒末时打开降落伞,开伞后以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9s刚好着陆.求:(1)运动员在5秒末的速度的大小(2)运动员到5秒末时下落的高度(3)运动员着陆时前一瞬间的速率.s==125m18.(16分)(2014秋•金平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固定不动的足够长斜面倾角θ=37°,一个物体以v0=12m/s的初速度,从斜面A点处开始自行沿斜面向上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8.0m/s2.(g=10m/s2,sin 37°=0.6,cos 37°=0.8)求:(1)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2)画出物体沿斜面上升的受力分析图,求出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3)据条件判断物体上升到最高点后能否返回?若能,求返回时的加速度.)上升过程,由x=m=9m。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3联考高二级文科数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命题“”的否定是( )A. B.C.D.2P 到左焦点的距离是4,则点p 到右焦点的距离是( )A .3B .4C .5D .6 3.直线被圆所截得的弦长为( ) A.B.1C.D.4.圆22(2)4x y ++=与圆22(2)(1)9x y -+-=的位置关系为( )(A)内切 (B)相交 (C)外切 (D)相离5.m =-1是直线mx +(2m -1)y +1=0和直线3x +my +2=0垂直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如果命题“p 且q ”是假命题,“非p ”是真命题,那么( ) A .命题p 一定是真命题 B .命题q 一定是真命题C .命题q 可以是真命题也可以是假命题D .命题q 一定是假命题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A B .C8.已知直线平面,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①;②;③;④。
6πl ⊥αβ平面⊂m m l ⊥⇒βα||m l ||⇒⊥βαβα⊥⇒m l ||βα||⇒⊥m l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9.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均为2,且侧棱1AA ⊥底面ABC ,其正(主)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此三棱柱侧(左)视图的面积为 ( )A.4 10.设圆锥曲线r的两个焦点分别为,若曲线r 上存在点P 满足,则曲线r 的离心率等于( )A .或B .或2 C .或2 D .或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1.直线10x y -+=的倾斜角为 .12.已知两直线m y m x l -=++2)1(:1,1642:2-=+y mx l ,当时,有1l ∥2l .13.已知直线340x y a -+=与圆224210x x y y -+-+=相切,则实数a 的值为 .14.抛物线24y x =上的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为1,则点的纵坐标是 .正(主)视图ABCA 1B 1C 1M M三、解答题:(15-16题各12分,17-20题各14分,共80分)15.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ABCD ⊥平面,2PD DC BC ===,2AB DC =,AB ∥DC ,90BCD ∠=︒. (1)求证:PC BC ⊥;(2)求多面体A PBC -的体积.16.已知直线1l :10ax by ++=,(,a b 不同时为0),2l :(2)0a x y a -++=, (1)若0b =且12l l ⊥,求实数a 的值;(2)当3b =且12//l l 时,求直线1l 与2l 之间的距离17.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 中,CD AB //,AD AB ⊥,以AD 为一边向形外作正方形ADEF ,然后沿边AD 将正方形与平面ABCD 垂直,M 为ED 的中点,如图2. (1)求证:AM ∥平面BEC ; (2)求证:⊥BC 平面BDE ; (3)求点D 到平面BEC 的距离.18.已知命题p :方程210x mx ++=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命题q :,R x ∈∀01)2(442>+-+x m x 恒成立;若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9.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C ⊥平面ABCD ,且PA AC ⊥,2PA AD ==.四边形ABCD 满足BC ∥AD ,AB AD ⊥,1AB BC ==.E 为侧棱PB 的中点,F 为侧棱PC 上的任意一点.(1)求证:平面AFD ⊥平面PAB ;(2)是否存在点F ,使得直线AF 与平面PCD 垂直?若存在,写出证明过程并求出线段PF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已知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离心率为 (1)求椭圆方程(2)设不过原点O 的直线l :m kx y +=)0(≠k ,与该椭圆交于P 、Q 两点,直线OP 、OQ 的斜率依次为1k 、2k ,满足214k k k +=,求2m 的值.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3联考高二级文科数学参考答案1.A 2.D 3.D 4.B 5.A 6.D . 8.C 9.B 10.A11.45︒ 12.1. 13.-12或8 1415.(Ⅰ),PD ABCD BC ABCD ⊥⊂面面PD BC ∴⊥……………………2分 90BCD ∠=︒BC CD ∴⊥……………………4分 PD CD D =BC PCD ∴⊥面………………5分 PC PCD ⊂又面PC BC ∴⊥……………………6分 (Ⅱ)解:连接ACPD ABCD ⊥平面9分AB ABC .ABC ∴∆∠为直角三角形且为直角PD DC = 16.解:(1)当0b =时,1l :10ax +=,由12l l ⊥知(2)0a -=, 4分 解得2a =; 6分(2)当3b =时,1l :310ax y ++=,当12//l l 时,有3(2)0,310,a a a --=⎧⎨-≠⎩ 8分解得3a =, 9分 此时,1l 的方程为: 3310x y ++=,2l 的方程为:30x y ++=即3390x y ++=, 11分12分18.解:当p 真时,可得240m m ⎧∆=->⎨>⎩,解之得2m >当q 真时,得到:2[4(2)]160m ∆=--<,解之得13m << ∵p 或q 为真,p 且q 为假 ∴p 真q 假或p 假q 真 若p 真q 假时,由2313m m m m >⎧⇒≤⎨≤≥⎩或若p 假q 真时,由21213m m m ≤⎧⇒<≤⎨<<⎩所以m 的取值范围为{|312}m m m ≥<≤或.19.20.解:(I ,由题意解得2,1a b ==.………………6分(II 得222(41)8440k x kmx m +++-=,………………7分10分 设P 11(,)x y ,Q 22(,)x y ,13分………………………………………………………………………14分。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潮阳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期末质量监测理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6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16题,每题4分。
共64分。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共9题;每题6分,全选对得6分,只选一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
共54分。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1题,包括填空、问答、计算等题型)26.(16分)(1)等于等于大于(2)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机体代谢水平增强骨骼肌不自主颤栗等(合理即可) (3)分级反馈27.(16分)(1)①葡萄糖载体②胰岛素(2)ATP、胰岛素数量(浓度)、胰岛素受体(的数目)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3)Ⅰ型(4)胰岛B细胞能直接感受血糖含量的变化而调节胰岛素的分泌(5)升高(1分)过度兴奋一方面引起下丘脑糖中枢兴奋,由神经系统传至肝脏,另一方面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血糖浓度升高。
(3分)28.(16分)(1)生物群落阳光偏高(大)(2)不正确,蚕粪中的能量不属于蚕同化的能量(或蚕粪中的能量属于植物的同化量)(3)(形态)特征 A(4)速度和方向29.(16分)I、①作为抗原②抗体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各1分)③有必要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④探究下丘脑对抗体产生的影响Ⅱ、①探究培养液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②抽样检测法(或取样调查法、计数法) 先震荡摇匀后再取样30(14分)(1) CH4(g)+H2O(g)===CH3OH(g)+H2(g)ΔH=+77.0 kJ·mol-1(方程式2分-ΔH1分=3分,无kJ·mol-1扣1分)(2) 0.003 mol·L-1·min-1(2分,无mol·L-1·min-1或单位错误扣1分)(3) ①6Co3++CH3OH+H2O== CO2↑+6Co2++6H+(补充物质正确2分,配平1分,3分)②CH3OH-6e-+8OH-===CO2-3+6H2O(3分)③ 2 (3分)31(18分)I.(1)AD(2分)(漏选扣1分,多选1个扣1分);(2)吸热(2分);加入催化剂(2分);(3)向正反应方向进行(2分);设平衡时,转化了x mol/L ,由题意:N2 (g) + O2(g) 2NO (g)起始浓度/( mol•L-1) :0.20 0.20 0.50变化浓度/( mol•L-1) :x x 2x平衡浓度/( mol•L-1) :0.20-x 0.20-x 0.50+2x (2分);(1分);(1分);(2分);II.(1)BC (2分);(2)平衡常数K=0.042或4.2×10-2。
广东省汕头市东厦中学等三校2014年高二上阶段3联考(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A.高倍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布于细胞核内B.该菌是好氧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负责运输到相应部位2.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3.如图所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每种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黑点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4.同源染色体之间与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共同点是A.它们中的一条都是以另一条为模板复制而来的B.它们的形状、大小一般都是相同的C.它们所含的基因都是相同的D.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DNA分子数都是相同的5.下图是一个含有三对等位基因(用Aa、Bb、Cc表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简图。
如果细胞Ⅱ的基因型为abc,那么细胞Ⅰ的基因组成为A.aabbcc B.ABCC.AaBbCc D.AABBCC6.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实验的结论错误的是A.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说明了R型活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菌C.说明了R型活菌是无毒性的D.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性的7.某种抗癌药可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8.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RN A催化细胞内某些生化反应B.RNA是一种遗传物质C.RNA参与构成核糖体D.RNA参与构成细胞膜9.将精原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提供14N的原料,则该精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精子中没有15N的有A.0个 B.1个 C.2个 D.4个10.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11.右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3联考高二级文科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
图1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图21-2题。
1.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 .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B .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C .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D .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2. 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 A .径流量丰富,利于航运 B .濑户内海沿岸的河流径流量最丰富 C.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断流 D .水能丰富,利于发电 3.日本IT 工业集中在甲岛,被称为“硅岛”,不是..其发展的主要原因 A .环境洁净 B .海运便利 C .现代高速交通便利 D .科技发达下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4.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
回答6-7题。
图1图26.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初期阶段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7.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 三产业转移8.右图为“2014春节期间深圳某大街‘空城’一角示意图”。
造成深圳某大街2013年春节期间“空城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逆城市化加速B.务工人员返乡C.人口老龄化加剧D.天气过于寒冷读下图回答。
9.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③丙地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④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A.①② B.②④ C. ①③ D.③④下图所示区域内夏季容易发生森林火灾,在2014年8月大片森林被大火吞噬。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命题“∀x∈R,e>x”的否定是()A.∃x∈R,e x<x B.∀x∈R,e x<x C.∀x∈R,e x≤x D.∃x∈R,e x≤x2.(5分)若向量=(1,2),=(x,1)满足⊥,则||=()A.B.C.D.53.(5分)设函数y=sin2x+cos2x的最小正周期为T,最大值为A,则()A.T=2π,A=2 B.T=2π,A=C.T=π,A=2 D.T=π,A=4.(5分)某由圆柱切割获得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是中心角为60°的扇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2πB.πC.D.5.(5分)某校2015届高三年级100名学生期2015届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成绩分组区间是:[50,60)、[60,70)、[70,80)、[80,90)、[90,100],这100名学生数学成绩在[70,100]分数段内的人数为()A.60 B.55 C.50 D.456.(5分)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λ是三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m∥n,m∥α,则n∥αB.若α⊥γ,β⊥γ,则α∥βC.若m∥α,n∥α,则m∥n D.若m⊥α,n∥α,则m⊥n7.(5分)如图,在Rt△ABC中,AB=4,AC=3,∠CAB=90°,以点B为一个焦点作一个椭圆,使这个椭圆的另一个焦点在AC边上,且这个椭圆过A、C两点,则椭圆的离心率为()A.B.C.D.8.(5分)若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两不同点P、Q满足条件:①P、Q都在函数y=f(x)的图象上;②P、Q关于原点对称,则称点对[P,Q]是函数y=f(x)的一对“友好点对”(注:点对[P,Q]与[Q,P]看作同一对“友好点对”).已知函数f(x)=,则此函数的“友好点对”有()对.A.0 B.1 C.2 D.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9.(5分)不等式|x﹣3|﹣|2x|≥0的解集为.10.(5分)已知直线l1:ax+3y+1=0,l2:2x+(a+1)y+1=0,若l1∥l2,则实数a的值是.11.(5分)设x、y∈R且满足,则z=x﹣2y的最大值等于.12.(5分)已知正方体A1B1C1D1﹣ABCD的内切球的体积为,则这个正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3.(5分)已知双曲线﹣=1的离心率为2,它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y2=8x的焦点相同,那么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14.(5分)设直线3x+4y﹣5=0与圆C1:x2+y2=4交于A,B两点,若圆C2的圆心在线段AB上,且圆C2与圆C1相切,切点在圆C1的劣弧上,则圆C2的半径的最大值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需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2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Ⅰ)求cosB的值;(Ⅱ)若a=3,b=2,求c的值.16.(12分)已知命题P:对x∈[1,2],不等式x2≥k恒成立,命题Q:关于x的方程x2﹣x+k=0有实数根,如果命题“¬P”为假,命题“P∧Q”为假,求k的取值范围.17.(14分)已知圆C经过点A(0,3)和B(3,2),且圆心C在直线y=x上.(Ⅰ)求圆C的方程;(Ⅱ)若直线y=2x+m被圆C所截得的弦长为4,求实数m的值.18.(14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PA⊥平面ABCD,PA=AB=BC=AD,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中,∠ABC=∠BAD=90°.(1)求证:CD⊥平面PAC;(2)求二面角A﹣PD﹣C的余弦值.19.(14分)等比数列{c n}满足的前n项和为S n,且a n=log2c n.(I)求a n,S n;(II)数列的前n项和,是否存在正整数m,(m >1),使得T1,T m,T6m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4分)已知椭圆C的焦点为F1(﹣1,0)、F2(1,0),点P(﹣1,)在椭圆上.(1)求椭圆C的方程;(2)若抛物线E:y2=2px(p>0)与椭圆C相交于点M、N,当△OMN(O是坐标原点)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求P的值.(3)在(2)的条件下,过点F2作任意直线l与抛物线E相交于点A、B两点,则直线AF1与直线BF1的斜率之和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命题“∀x∈R,e>x”的否定是()A.∃x∈R,e x<x B.∀x∈R,e x<x C.∀x∈R,e x≤x D.∃x∈R,e x≤x考点:命题的否定.专题:简易逻辑.分析:直接利用全称命题是否定是特称命题写出结果即可.解答:解:因为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所以,命题“∀x∈R,e>x”的否定是:∃x∈R,e x≤x.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否定特称命题与全称命题的否定关系,基本知识的考查.2.(5分)若向量=(1,2),=(x,1)满足⊥,则||=()A.B.C.D.5考点: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根据⊥,得•=0,求出x的值,计算||即可.解答:解:∵向量=(1,2),=(x,1)满足⊥,∴•=0,即1•x+2×1=0;解得x=﹣2,∴=(﹣2,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以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向量垂直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3.(5分)设函数y=sin2x+cos2x的最小正周期为T,最大值为A,则()A.T=2π,A=2 B.T=2π,A=C.T=π,A=2 D.T=π,A=考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由和差角的公式化简可得y=2sin(2x+),易得周期和最大值.解答:解:化简可得y=sin2x+cos2x=2(sin2x+cos2x)=2(cos sin2x+sin cos2x)=2sin(2x+),∴周期T==π,最大值A=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恒等变换,涉及三角函数的周期和最值,属基础题.4.(5分)某由圆柱切割获得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是中心角为60°的扇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2πB.πC.D.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由三视图知几何体为圆柱的一部分,且圆柱的高为3,底面圆的半径为2,根据正视图与俯视图可判断底面扇形的中心角为60°,求出圆柱的体积乘以可得答案.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为圆柱的一部分,且圆柱的高为3,底面圆的半径为2,由正视图与俯视图判断底面扇形的中心角为60°,∴几何体的体积V=×π×22×3=2π,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解答的关键是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及数据所对应的几何量.5.(5分)某校2015届高三年级100名学生期2015届中考试数学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成绩分组区间是:[50,60)、[60,70)、[70,80)、[80,90)、[90,100],这100名学生数学成绩在[70,100]分数段内的人数为()A.60 B.55 C.50 D.45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专题:概率与统计.分析: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利用频率和为1,求出a的值,再计算数学成绩在[70,100]分数段内的频率与频数.解答:解: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得;数学成绩在[90,100]分数段内的频率为10a,由频率和等于1,得(2a+0.02+0.03+0.04)×10=1,解得a=0.005;∴数学成绩在[70,100]分数段内的频率为1﹣(0.005+0.04)×10=0.55,对应的人数为100×0.55=5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频率、频数与样本容量的关系,是基础题目.6.(5分)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λ是三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m∥n,m∥α,则n∥αB.若α⊥γ,β⊥γ,则α∥βC.若m∥α,n∥α,则m∥n D.若m⊥α,n∥α,则m⊥n考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根据题意,结合线面、面面垂直或平行的有关性质、判定定理,依次对选项进行判断,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选项可得:A、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直线和平面,不一定平行,它们也可能是直线就在此平面内,故错;B、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交或平行,即α与β可能相交,错误;C、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平行,它们也可能是相交或异面,故错;D、若m⊥α,n∥α,则m⊥n.符合线面垂直的性质,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空间的线线、线面、面面的关系,注意解题与常见的空间几何体相联系,尽可能的举出反例.7.(5分)如图,在Rt△ABC中,AB=4,AC=3,∠CAB=90°,以点B为一个焦点作一个椭圆,使这个椭圆的另一个焦点在AC边上,且这个椭圆过A、C两点,则椭圆的离心率为()A.B.C.D.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专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通过记另一个焦点为D,易得△ABD也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及椭圆定义可得a=3、c=,进而可得结论.解答:解:如图,记另一个焦点为D,则△ABD也是直角三角形.∵AB=4,AC=3,∠CAB=90°,∴BC===5,由椭圆定义可知:AB+AD=CB+CD=(AB+BC+CA)==6,∴椭圆的长轴长2a=6,∴a=3,设椭圆的焦距为2c,即BD=2c,由椭圆定义可知:AD=2a﹣AB=6﹣4=2,又∵AD==,∴2=,解得c=,∴离心率e==,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求椭圆的离心率,注意解题方法的积累,属于中档题.8.(5分)若直角坐标平面内的两不同点P、Q满足条件:①P、Q都在函数y=f(x)的图象上;②P、Q关于原点对称,则称点对[P,Q]是函数y=f(x)的一对“友好点对”(注:点对[P,Q]与[Q,P]看作同一对“友好点对”).已知函数f(x)=,则此函数的“友好点对”有()对.A.0 B.1 C.2 D.3考点:函数的图象;分段函数的应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只须作出函数(x>0)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图象,确定它与函数y=﹣x2﹣4x(x≤0)交点个数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函数f(x)=“友好点对”的对数,等于函数(x>0)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图象,与函数y=﹣x2﹣4x(x≤0)交点个数在同一坐标系中做出函数(x>0)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的图象,与函数y=﹣x2﹣4x(x≤0)的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两个图象只有一个交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的图象,分段函数,新定义,其中将“友好点对”的对数转化为对应图象交点个数是解答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9.(5分)不等式|x﹣3|﹣|2x|≥0的解集为[﹣3,1].考点: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由不等式可得①,或②,或③.分别求得①、②、③的解集,再取并集,即得所求.解答:解:由不等式可得①,或②,或③.解①求得﹣3≤x<0,解②求得0≤x<1,解③求得x∈∅.综上可得,不等式的解集为[﹣3,1],故答案为:[﹣3,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体现了转化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10.(5分)已知直线l1:ax+3y+1=0,l2:2x+(a+1)y+1=0,若l1∥l2,则实数a的值是﹣3.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专题:直线与圆.分析:根据l1∥l2,列出方程a(a+1)﹣2×3=0,求出a的值,讨论a是否满足l1∥l2即可.解答:解:∵l1∥l2,∴a(a+1)﹣2×3=0,即a2+a﹣6=0,解得a=﹣3,或a=2;当a=﹣3时,l1为:﹣3x+3y+1=0,l2为:2x﹣2y+1=0,满足l1∥l2;当a=2时,l1为:2x+3y+1=0,l2为:2x+3y+1=0,l1与l2重合;所以,实数a的值是﹣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平行,斜率相等,或者对应系数成比例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11.(5分)设x、y∈R且满足,则z=x﹣2y的最大值等于﹣1.考点:简单线性规划.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先画出满足条件的平面区域,再将z=x﹣2y变形为:y=x﹣z,显然,直线过A(1,1)时,z最大,代入求出即可.解答:解:画出满足条件的平面区域,如图示:,由z=x﹣2y得:y=x﹣z,显然,直线过A(1,1)时,z最大,∴z最大值=﹣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察了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考察数形结合思想,是一道基础题.12.(5分)已知正方体A1B1C1D1﹣ABCD的内切球的体积为,则这个正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12π.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正方体的内切球的直径就是正方体的棱长,求出直径,即可求正方体的边长,外接球的直径就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求出正方体的对角线长,可求球的表面积:解答:解:正方体的内切球的直径就是正方体的棱长,所以r3=,球的直径为:2,即正方体的边长为:2,外接球的直径就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正方体的对角线长为:2,球的表面积:4π•=12π故答案为:12π.点评:本题考查球的内接体,多面体的外接球,球的表面积、体积知识,考查计算能力,是基础题.13.(5分)已知双曲线﹣=1的离心率为2,它的一个焦点与抛物线y2=8x的焦点相同,那么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分析:先根据抛物线y2=8x的方程求出焦点坐标,得到双曲线的c值,再由离心率求出a的值,得到b的值,可得到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方程.解答:解:∵抛物线y2=8x的焦点为(2, 0),曲线的焦点坐标为:(2,0),(﹣2,0);故双曲线中的c=2,且满足=2,故a=1,b=,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圆锥曲线的基本元素之间的关系问题,同时双曲线、椭圆的相应知识也进行了综合性考查.14.(5分)设直线3x+4y﹣5=0与圆C1:x2+y2=4交于A,B两点,若圆C2的圆心在线段AB上,且圆C2与圆C1相切,切点在圆C1的劣弧上,则圆C2的半径的最大值是1.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专题:综合题;压轴题;数形结合.分析:先根据圆C1的方程找出圆心坐标与半径R的值,找出圆C2的半径的最大时的情况:当圆c2的圆心Q为线段AB的中点时,圆c2与圆C1相切,切点在圆C1的劣弧上,设切点为P,此时圆C2的半径r的最大.求r的方法是,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消去y后得到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求出Q的横坐标,把Q的横坐标代入直线方程即可求出Q的纵坐标,得到Q的坐标,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两圆心的距离OQ等于d,然后根据两圆内切时,两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两半径相减可得圆C2的半径最大值.解答:解:由圆C1:x2+y2=4,可得圆心O(0,0),半径R=2如图,当圆c2的圆心Q为线段AB的中点时,圆c2与圆C1相切,切点在圆C1的劣弧上,设切点为P,此时圆C2的半径r的最大.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得,消去y得到25x2﹣30x﹣39=0,设A(x1,y1),B(x2,y2),则x1+x2=,所以线段AB的中点Q的横坐标为,把x=代入直线方程中解得y=,所以Q(,),则两圆心之间的距离OQ=d==1,因为两圆内切,所以圆c2的最大半径r=R﹣d=2﹣1=1故答案为:1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掌握两圆内切时两半径所满足的条件,灵活运用韦达定理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化简求值,是一道中档题.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需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2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Ⅰ)求cosB的值;(Ⅱ)若a=3,b=2,求c的值.考点:余弦定理;二倍角的余弦.专题:计算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I)根据,结合cosB=1﹣2sin2,可求cosB的值;(II由余弦定理可得c的值.解答:解:(I)∵,∴,∴sin=∴cosB=1﹣2sin2=;(II)∵a=3,b=2,cosB=∴由余弦定理可得8=9+c2﹣2c∴c2﹣2c+1=0∴c=1.点评:本题考查二倍角公式,考查余弦定理的运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6.(12分)已知命题P:对x∈[1,2],不等式x2≥k恒成立,命题Q:关于x的方程x2﹣x+k=0有实数根,如果命题“¬P”为假,命题“P∧Q”为假,求k的取值范围.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专题:简易逻辑.分析:首先,判断出P,Q的真假,求解所给命题都是真命题时,k的取值情况,然后,结合条件求解即可.解答:解:因为命题“¬P”为假,所以命题P是真命题,又因为命题“P∧Q”为假,所以命题Q是假命题,要使对任意x∈[1,2],不等式x2≥k恒成立,只需k≤(x2)min=1,所以命题P是真命题的条件是:k≤1.关于x的方程x2﹣x+k=0有实数根,则只需△=1﹣4k≥0,即k≤.命题Q是真命题的条件是:k≤,所以命题Q是假命题的条件是k>.综上所述,使命题“¬P”为假,命题“P∧Q”为假的条件是k的取值范围为.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命题的真假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判断等知识,属于中档题.17.(14分)已知圆C经过点A(0,3)和B(3,2),且圆心C在直线y=x上.(Ⅰ)求圆C的方程;(Ⅱ)若直线y=2x+m被圆C所截得的弦长为4,求实数m的值.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专题:计算题;直线与圆.分析:(Ⅰ)设圆C的圆心坐标为C(a,a),再由圆C经过A(0,3)、B(3,2)两点,可得|CA|2=|CB|2,即可求得圆心坐标和半径,从而求得圆C的方程.(Ⅱ)通过圆心距、半径、半弦长满足的勾股定理,即可求实数m的值.解答:解:(Ⅰ)由于圆心在直线y=x上,故可设圆C的圆心坐标为C(a,a).再由圆C 经过A(0,3)、B(3,2)两点,可得|CA|=|CB|,∴|CA|2=|CB|2,∴(a﹣0)2+(a﹣3)2=(a﹣3)2+(a﹣2)2.解得 a=1,故圆心C(1,1),半径r==,故圆C的方程为(x﹣1)2+(y﹣1)2=5,(Ⅱ)圆心C(1,1),半径r==,圆心到直线y=2x+m的距离为:=直线被圆C所截得的弦长为4,所以半弦长为:2;所以()2=22+()2,所以实数m的值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求圆的标准方程的方法,求出圆心坐标和半径的值,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18.(14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PA⊥平面ABCD,PA=AB=BC=AD,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中,∠ABC=∠BAD=90°.(1)求证:CD⊥平面PAC;(2)求二面角A﹣PD﹣C的余弦值.考点:用空间向量求平面间的夹角;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角.分析:(1)过C作CE∥AB,交AD于E,由已知条件利用勾股定理求出CD⊥AC,由此能证明CD⊥平面PAC.(2)由已知条件求出CE⊥平面PAD,过E作EF⊥PD于F,连结CF,得到∠GHC是二面角A﹣PD﹣C的平面角,同此能求出二面角A﹣PD﹣C的余弦值.解答:(1)证明:∵PA⊥平面ABCD,∴CD⊥PA.(1分)又∵AB=BC,∠ABC=90°,∴AC=,(2分)过C作CE∥AB,交AD于E,则CE=AB=BC=DE,∠CED=90°,(3分)∴CD=,(4分)在△ACD中,AC2+CD2=4AB2=AD2,∴CD⊥AC.(5分)又∵PA∩AC=A,∴CD⊥平面PAC.(6分)(2)解:∵CE⊥AD,CE⊥PA,∴CE⊥平面PAD.(7分)过E作EF⊥PD于F,连结CF,得CF⊥PD.(8分)∴∠GHC是二面角A﹣PD﹣C的平面角.(9分)设AD=2,则PA=AB=CE=DE=1,DP=.∵△PAD∽△DEF,∴,∴EF=.(11分)∴CF===,(12分)∴cos.∴二面角A﹣PD﹣C的余弦值为.(14分)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证明,考查二面角的余弦值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19.(14分)等比数列{c n}满足的前n项和为S n,且a n=log2c n.(I)求a n,S n;(II)数列的前n项和,是否存在正整数m,(m >1),使得T1,T m,T6m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所有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求和.专题:计算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Ⅰ)由已知结合等比数列的性质可求q=,然后利用已知递推公式,令n=1可求c1,从而可求c n,进而可求a n,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求s n(Ⅱ)由(Ⅰ)知,利用裂项求和可求T n,然后假设存在正整数m(m>1)满足题意,则由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建立关于m的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Ⅰ)c1+c2=10,c2+c3=40,所以公比q==4…(2分)由c2+c1=c1+4c1=10得c1=2所以…(4分)所以…(5分)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6分)(Ⅱ)由(Ⅰ)知于是…(8分)假设存在正整数m(m>1),使得T1,T m,T6m成等比数列,则,…(10分)整理得4m2﹣7m﹣2=0,解得或 m=2由m∈N*,m>1,得m=2,因此,存在正整数m=2,使得T1,T m,T6m成等比数列…(12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性质及通项公式的求解,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及数列的裂项求和方法的应用.20.(14分)已知椭圆C的焦点为F1(﹣1,0)、F2(1,0),点P(﹣1,)在椭圆上.(1)求椭圆C的方程;(2)若抛物线E:y2=2px(p>0)与椭圆C相交于点M、N,当△OMN(O是坐标原点)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求P的值.(3)在(2)的条件下,过点F2作任意直线l与抛物线E相交于点A、B两点,则直线AF1与直线BF1的斜率之和是否为定值?若是,求出定值;若不是,说明理由.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专题: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分析:(1)由已知条件求出2a=|PF1|+|PF2|=2,c=1,由此能求出椭圆C的方程.(2)根据椭圆和抛物线的对称性,设M(x0,y0)、N(x0,﹣x0),(x0,y0>0),△OMN的面积S=x0y0,由此能求了出p的值.(3)当直线l垂直于x轴时,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有.当直线l与x轴不垂直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k≠0,A,B两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组,由此能求出直线AF1与直线BF1,斜率之和为定值0.解答:解:(1)依题意,设椭圆C的方程为+=1,…(1分),∵椭圆C的焦点为F1(﹣1,0)、F2(1,0),点P(﹣1,)在椭圆上,∴2a=|PF1|+|PF2|=+=2,…(2分),∴a=,c=1,…(3分),∴b==1,…(4分),∴椭圆C的方程为.…(4分)(2)根据椭圆和抛物线的对称性,设M(x0,y0)、N(x0,﹣y0),(x0,y0>0)…(5分),△OMN的面积S==x0y0,…(6分),∵M(x0,y0)在椭圆上,∴=1,∴,那么S2==x(1﹣)=﹣,当时,,即当x0=1,(x0>1)时,S max=.将x0=1代入=1﹣得,…(8分),∵M(1,)在抛物线y2=2px上,∴,解得p=.…(9分),(3)(A)当直线l垂直于x轴时,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有∠AF1F2=∠BF1F2,则.…(10分),(B)当直线l与x轴不垂直时,依题意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k≠0,A(x1,y1),B(x2,y2),则A,B两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组.…(11分),化简得2k2x2﹣(4k2+1)x+2k2=0,依韦达定理得,…(12分),又==,=,∴=+==,把代入,得=0,综上,直线AF1与直线BF1的斜率之和为定值0.…(14分),点评:本题考查椭圆方程的求法,考查抛物线中参数的求法,考查两直线的斜率之和为定值的证明,解题时要注意等价转化思想的合理运用.。
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东厦中学高一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选错不得分。
每题3分,共8题,共24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时,可看成质点B.广州出租汽车的起步价是10.00元/3公里,其中的“3公里”指的是位移C.只要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物体做的就是匀速直线运动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的实验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答案】A【解析】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可以忽略时,可看成质点,选项A正确;“3公里”指的是路程,选项B错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时,物体做的就是匀速直线运动,选项C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的实验总结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打下了基础,选项D错误;故选A.2.下列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A.质量位移时间B.位移速度时间C.速度加速度质量D.速度加速度位移【答案】D【解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速度、加速度、位移都是矢量,而质量、时间是标量,故选D.3.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0~2s末和5s~6s的速度方向相反B.0~2s的加速度方向和5s~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0~6s的位移是30mD.第6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答案】B【解析】0~2s末和5s~6s时间内,速度均为正值,故速度的方向相同,选项A错误;因为直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故0~2s的加速度方向和5s~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选项B正确;0~6s的位移是1(36)10m45m2x=+⨯=,选项C错误;第6s末物体距离出发点45m,故选项D错误;故选B。
4.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一节课是7点45分上课”这是指时间间隔B.“前3秒”是指时刻C.“第3秒内”是时间间隔,时间长度是3秒D.“第4秒末和第5秒初”是指同一时刻【答案】D【解析】“第一节课是7点45分上课”这是指时刻,选项A错误;“前3秒”是指时间的间隔,即时间,选项B错误;“第3秒内”是时间间隔,时间长度是1秒,选项C错误;“第4秒末和第5秒初”是指同一时刻,选项D正确;故选D.5.质量为5kg,底面光滑的木箱以大小为2 m/s2的加速度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箱内有一轻弹簧,其一端被固定在箱子的右侧壁,一端拴接一个质量为3 kg的滑块,木箱与滑块相对静止,如图所示。
汕头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中二年级质量检测试题理科数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首先检查答题卡是否整洁无缺损,监考教师分发的考生信息条形码是否正确;之后务必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学校、姓名和考生号,同时,将监考教师发放的条形码正向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请保持条形码整洁、不污损.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不按要求填涂的,答案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请注意每题答题空间,预先合理安排;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做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全集{}5,U x x x N*=≤∈,集合{1,3,4}A =,{2,4}B =,则()UCA B 为( )A .{2,4,5}B . {1,3,4}C .{1,2,4}D .{2,3,4,5} 2. 已知i 为虚数单位,则=+20151i i( ) A .0 B . 2 C .i 2 D .i 2- 3.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增函数的是( ) A .y x =- B .1y x=C .3x y =D . x x e e y --= 4.已知()()3,1,2,a b λ==,若//a b ,则实数λ的值为( ) A .23-B .32-C . 23D .325.若双曲线22221x y a b-=的渐近线方程是2y x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A .1B . 2C . 3D .336.若2tan =α,则=+-ααααcos sin 2cos sin ( )A .31 B . 51C . 3D .2- 7. 设{}n a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12a =且1a 、3a 、6a 成等比数列,则{}n a 的前5项和5S =( ) A.10B.15C. 30D. 408.若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是30,则在判断框中M 表示的“条件”应该是( ) . A . 6n ≥ B . 5n ≥ C . 4n ≥ D . 3n ≥9.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m n ,m β⊥,则n β⊥ B.若//m n ,//m β,则//n β C.若//m α,//m β,则//αβD.若n α⊥,n β⊥,则αβ⊥10. 函数()()sin f x A x ωθ=+(0A >,0ω>,2πθ<)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f x =( )A.2sin 26x π⎛⎫- ⎪⎝⎭B.2sin 23x π⎛⎫- ⎪⎝⎭C.2sin 43x π⎛⎫+ ⎪⎝⎭D.2sin 46x π⎛⎫+ ⎪⎝⎭11.某外商计划在4个侯选城市中投资3个不同的项目,且在同一个城市投资的项目不超过2个,则该外商不同的投资方案有( )A .16种B .36种C .42种D .60种a ,b 的一种运算θsin b a b a ⋅=⊗,θ为向量a ,b 的夹角,对于这种运算,给定以下结论:①a b b a ⊗=⊗;②b a b a ⊗=⊗)()(λλ;③)()()(c b c a c b a ⊗+⊗=⊗+;④若),(11y x a =,),(22y x b =,则1221y x y x b a -=⊗,你认为恒成立的有( )A .1个 个 个 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42x +展开式中含2x 项的系数等于_________.14.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31031102x y x y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15.不等式04234>-•-x x 的解集为_________. 16.如图,在ABC ∆中,3π=∠B ,点D 在BC 上,71cos =∠ADC , 则BAD ∠cos = .三、 解答题( 共6个小题 ,共7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演算步骤。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4分)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A.位移和时间B.力和质量C.加速度和路程D.力和位移2.(4分)飞机斜向上飞的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若飞行速度v与水平方向成α角,如图所示,则其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A.v sinαB.C.v cosαD.3.(4分)真空中有两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把其中一个的电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间的静电力将等于()A.2F B.F C.D.4.(4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灯泡L能正常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变小B.灯泡L变亮C.电源消耗的总功率增大D.电容器C的电荷量增大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5.(6分)如果你站在超市的斜面式自动扶梯(无阶梯,如图所示)上随扶梯匀速上行,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快,人的惯性越大B.电梯对人的摩擦力和人对电梯的摩擦力大小相等C.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与人的重力大小相等D.电梯对人作用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6.(6分)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30~36秒处于超重状态B.30~36秒的加速度较0~10秒的大C.0~10秒与30~36秒平均速度相同D.0~36秒提升了36m7.(6分)2012年6月24日中午12时,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了手动交会对接.若“天宫一号”M和“神舟九号”N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虚线为各自轨道.由此可以判定()A.M、N的运行速率均小于7.9km/sB.M的周期小于N的周期C.M运行速率大于N的运行速率D.N必须适度加速才有可能与M实现对接8.(6分)在如图所示的静电场中,实线为电场线,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图中虚线从A运动到B,则()A.加速度增大B.电场力做负功C.速度增大D.电势能减小9.(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荷在某处不受电场力作用,则该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B.一小段通电导体在某处不受安培力作用,则该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C.当置于匀强磁场中的导体长度和电流大小一定时,导体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也是一定的D.在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长为L、电流为I的载流导体所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介于零和BIL之间三、非选择题10.(8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一木板竖直放在铁架台和轻弹簧所在平面后.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①如图甲,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O;②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细绳套系在弹簧下端,用两弹簧称将轻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O,记录细绳套AO、BO的及两弹簧称相应的读数.图乙中B弹簧称的读数为N;③该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拉力F A、F B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作出F A、F B的合力F′;④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F如图丙所示,观察比较F和F′,得出结论.11.(10分)用发光二极管制成的LED灯具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生产与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某同学找到一个LED灯泡,测得它两端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的数据如下表: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U/V 0.00 ……… 2.60 2.72 2.80 2.92 3.00 3.17 3.30 3.50I/mA 0.00 ……… 1.29 5.77 8.71 19.05 27.30 38.86 50.63 68.00 (1)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A.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1Ω)B.电流表(量程0~100mA,内阻约50Ω)C.电压表(量程0~6V,内阻约50kΩ)D.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60kΩ)E.电源(电动势6V,内阻不计)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允许最大电流3A)G.开关,导线该同学做实验时,电压表选用的是,电流表选用的是;(填选项前字母)(2)请在图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实验要求将实物图中的连线补充完整;(3)开关闭合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填“A端”、“B端”或“A、B正中间”);(4)若该LED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V,则此LED灯泡的额定功率为.四、计算题12.(18分)一台小型电动机在3V电压下工作,用此电动机提升所受重力为4N的物体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A.在30s内可使该物体被匀速提升3m.若不计除电动机线圈生热之外的能量损失,求:(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2)在提升重物的30s内,电动机线圈所产生的热量;(3)线圈的电阻.13.(18分)如图1所示,水平光滑绝缘桌面距地面高h,x轴将桌面分为Ⅰ、Ⅱ两个区域.图2为桌面的俯视图,Ⅰ区域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方向与ab边及x轴垂直;Ⅱ区域的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从桌边缘ab上的M处由静止释放(M距ad边及x轴的距离均为l),加速后经x轴上N点进入磁场,最后从ad边上的P点飞离桌面;小球飞出的瞬间,速度如图2与ad边夹角为60°.求:(1)小球进入磁场时的速度;(2)Ⅱ区域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3)小球飞离桌面后飞行的水平距离.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4分)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属于矢量的是()A.位移和时间B.力和质量C.加速度和路程D.力和位移考点:矢量和标量.分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解答:解:A、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位移是矢量,而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时间是标量.故A错误.B、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力是矢量,而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质量是标量.故B错误.C、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加速度是矢量,而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路程是标量.故C错误.D、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力和位移都是矢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个基础题目,关键看学生对矢量和标量的掌握.矢量的运算要使用平行四边形定则.2.(4分)飞机斜向上飞的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若飞行速度v与水平方向成α角,如图所示,则其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A.v sinαB.C.v cosαD.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分析:将飞机的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即可求出飞机飞行的水平分速度.解答: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得,水平方向上的分速度为:v水平=vcosα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v竖直=vsinα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找出合运动与分运动,结合几何关系分析即可.3.(4分)真空中有两点电荷,它们之间的静电力为F,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把其中一个的电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们间的静电力将等于()A.2F B.F C.D.考点:库仑定律.分析:将它们其中一个的电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而保持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根据点电荷库仑力的公式F=k可以求得改变之后的库仑力的大小.解答:解:由库仑定律的公式F=k知,将其中之一的电量增大为原来的2倍,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变,则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为:F′=k=2F,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库仑定律的公式F=k,理解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4.(4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灯泡L能正常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变小B.灯泡L变亮C.电源消耗的总功率增大D.电容器C的电荷量增大考点:电功、电功率.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容器C和定值电阻R0串联后两条支路再并联.当电路稳定后,电容器这一路没有电流,相当于开关断开,对另一路没有影响.电容器的电压等于路端电压.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流和路端电压的变化,分析灯泡亮度和电容器电量的变化.解答:解:A、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增大,故A错误;B、由题R增大,电流I=减小,灯泡L将变暗.故B错误.C、电源消耗的总功率P=EI,电流减小,P减小,故C错误;D、路端电压U=E﹣Ir增大,则电容器电量Q=CU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的要抓住电容器的特点:当电路稳定时,和电容器串联的电路没有电流,电容器电压等于这一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5.(6分)如果你站在超市的斜面式自动扶梯(无阶梯,如图所示)上随扶梯匀速上行,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越快,人的惯性越大B.电梯对人的摩擦力和人对电梯的摩擦力大小相等C.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与人的重力大小相等D.电梯对人作用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考点:牛顿第三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分析: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主要有: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答:解:A、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故A错误.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电梯对人的摩擦力和人对电梯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故B正确.C、人受重力和支持力、摩擦力,三力平衡,合力为零.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等于人的重力大小,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点评:惯性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性质,它描述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不能和生活中的习惯等混在一起.要明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规律的适用范围,牛顿第三定律与物体加速、减速还是匀速无关.6.(6分)建筑材料被吊车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30~36秒处于超重状态B.30~36秒的加速度较0~10秒的大C.0~10秒与30~36秒平均速度相同D.0~36秒提升了36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v﹣t图象可知道物体的运动过程和性质,也可求出对应的加速度,从而能求出前5s的位移和平均速度.通过速度时间图象包围的面积求出整个过程上升高度.30~36s材料是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是向下的.前10s钢索是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材料所受的拉力大于重力.解答:解:A、30~36s内材料是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是向下的,所以处于失重状态根据v﹣t图象可知:0﹣10s内材料的加速度a=0.1m/s2,0﹣5s位移x=at2=1.25m,所以前5s的平均速度是0.25m/s,故A错误;B、30~36秒的加速度为,0~10秒的加速度为,故B正确;C、0~10秒的平均速度为,30~36秒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D、通过速度时间图象包围的面积求出整个过程上升高度h=×2m=56m,故D错误;故选BC.点评:该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运动学的公式、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等知识点.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够通过速度时间图象对物体进行运动过程分析和受力分析,再正确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7.(6分)2012年6月24日中午12时,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了手动交会对接.若“天宫一号”M和“神舟九号”N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虚线为各自轨道.由此可以判定()A.M、N的运行速率均小于7.9km/sB.M的周期小于N的周期C.M运行速率大于N的运行速率D.N必须适度加速才有可能与M实现对接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人造卫星问题.分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线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从而判断出M、N 的运行速率与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关系,以及周期的大小关系.解答:解:A、根据,解得,T=,知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小,因为第一宇宙速度的轨道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所以第一宇宙速度大于M、N的速度大小,M的速率小于N的速率.M的周期大于N的周期.故A正确,B、C错误.D、N适度加速,使得万有引力不够提供向心力,做离心运动离开原轨道,会与M实现对接.故D正确.故选A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知道线速度、周期等物理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8.(6分)在如图所示的静电场中,实线为电场线,一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图中虚线从A运动到B,则()A.加速度增大B.电场力做负功C.速度增大D.电势能减小考点:电场线;牛顿第二定律;电场强度;电势能.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根据轨迹弯曲的方向可判断出电场力方向,确定电场力做功正负,判断动能、电势能的变化.由电场线的疏密判断场强大小,即可判断电场力和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A、从A到B,电场线越来越疏,场强越来越小,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减小,则其加速度减小.故A错误.B、由图看出,带电粒子的轨迹向下弯曲,则知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沿电场线向下,与速度的夹角为锐角,所以电场力做正功.故B错误.C、因为只有电场力做正功,故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故C正确,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住电场线的特点,即可解决本题.9.(6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荷在某处不受电场力作用,则该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B.一小段通电导体在某处不受安培力作用,则该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C.当置于匀强磁场中的导体长度和电流大小一定时,导体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也是一定的D.在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长为L、电流为I的载流导体所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介于零和BIL之间考点: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分析:由电场力公式F=qE则知,电荷在某处不受电场力作用,该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一小段通电导体在某处不受安培力作用,该处磁感应强度不一定为零.若导线与磁场平行时,不受安培力,但B不等于零.导体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与导体长度、电流大小及导线与磁场方向的夹角有关.解答:解:A、由电场力公式F=qE则知,电荷在某处不受电场力作用F=0,则该处电场强度E一定为零.故A正确.B、将一小段通电导体平行放入磁场中,不受安培力作用,但磁感应强度不为零.故B错误.C、当置于匀强磁场中的导体长度和电流大小一定时,导体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不一定,还与导线与磁场方向的夹角有关.故C错误.D、在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当导线与磁场垂直时,导体所受到的安培力最大为BIL,当导线与磁场平行时,不受安培力,所以导体所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介于零和BIL之间.故D 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要抓住磁场与电场特性的区别:电荷在电场中一定受电场力,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不一定受安培力,导线与磁场平行时不安培力.三、非选择题10.(8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一木板竖直放在铁架台和轻弹簧所在平面后.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①如图甲,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O;②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细绳套系在弹簧下端,用两弹簧称将轻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O,记录细绳套AO、BO的方向及两弹簧称相应的读数.图乙中B弹簧称的读数为11.40N;③该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拉力F A、F B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丙所示,请在图丙中作出F A、F B的合力F′;④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F如图丙所示,观察比较F和F′,得出结论.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平行四边形法则图解法专题.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要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故应通过平行四边形得出合力再与真实的合力进行比较,理解实验的原理即可解答本题,弹簧秤读数时要注意估读.解答:解:根据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要记录细绳套AO、BO的方向和拉力大小,拉力大小由弹簧秤读出,分度值为0.1N,估读一位:11.40N作图如下:故答案为:方向;11.40点评:本题属于对实验原理的直接考查,应准确掌握实验的目的及实验原理分析需要记录的内容,在学习绝不能死记硬背.11.(10分)用发光二极管制成的LED灯具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在生产与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某同学找到一个LED灯泡,测得它两端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的数据如下表: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U/V 0.00 ……… 2.60 2.72 2.80 2.92 3.00 3.17 3.30 3.50I/mA 0.00 ……… 1.29 5.77 8.71 19.05 27.30 38.86 50.63 68.00 (1)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A.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1Ω)B.电流表(量程0~100mA,内阻约50Ω)C.电压表(量程0~6V,内阻约50kΩ)D.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60kΩ)E.电源(电动势6V,内阻不计)F.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允许最大电流3A)G.开关,导线该同学做实验时,电压表选用的是C,电流表选用的是B;(填选项前字母)(2)请在图中以笔画线代替导线,按实验要求将实物图中的连线补充完整;(3)开关闭合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A(填“A端”、“B端”或“A、B正中间”);(4)若该LED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V,则此LED灯泡的额定功率为8.19×10﹣2W.考点:伏安法测电阻.专题:实验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1)根据实验测得它两端电压U和通过它电流I的数据的范围可以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2)描绘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电压、电流要从0测起,所以滑动变阻器应该采用分压式,从表格中数据看,二极管的电阻更接近电流表的内阻,所以电流表应该用外接法,然后将图中实物图补充完整;(3)开关S闭合之前要使灯上的电压最小;(4)从表格读出二极管3V时的电流然后根据P=UI求功率.解答:解:(1)根据实验测得它两端电压U和通过它电流I的数据的范围可知:电压变化的最大值为3.5V,所以电压表选C;电流表变化的最大值为68mA,所以电流表选B;(2)本实验描绘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电压、电流要从0开始,所以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从表格中数据看,二极管的电阻更接近电流表的内阻,所以电流表应该用外接法,实物连接如下图:(3)开关闭合之前,应使变阻器输出电压最小,故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A端.(4)由表格知电压为3V时电流为27.30mA,则此LED灯泡的额定功率P=UI=3×27.30×10﹣3=8.19×10﹣2W故答案为:(1)C,B;(2)如图.(3)A.(4)8.19×10﹣2W.点评:解决本题关键如何选择两个电表的量程,确定滑动变阻器的分压限流接法,要明确待测电路的电压和电流要从零开始连续变化,变阻器必须运用分压接法.四、计算题12.(18分)一台小型电动机在3V电压下工作,用此电动机提升所受重力为4N的物体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2A.在30s内可使该物体被匀速提升3m.若不计除电动机线圈生热之外的能量损失,求:(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2)在提升重物的30s内,电动机线圈所产生的热量;(3)线圈的电阻.考点:电功、电功率;能量守恒定律.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1)由P=UI求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2)电动机总功率等于热功率与输出功率之和,由P=Fv求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然后求出线圈的热功率.(3)由电功率公式Q=I2r的变形公式求出线圈电阻.解答:解:(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P入=UI=0.2×3 W=0.6 W.(2)电动机提升重物的机械功率P机=Fv=(4×3/30)W=0.4 W.根据能量关系P入=P机+P Q,得生热的功率P Q=P入﹣P机=(0.6﹣0.4)W=0.2 W.所生热量Q=P Q t=0.2×30 J=6 J.(3)由焦耳定律Q=I2Rt,得线圈电阻R==Ω=5Ω.答:(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0.6W.(2)线圈电阻产生的热量为6J.(3)线圈电阻为5Ω.点评:电动机是非纯电阻电路,电动机总功率等于输出功率与热功率之和.13.(18分)如图1所示,水平光滑绝缘桌面距地面高h,x轴将桌面分为Ⅰ、Ⅱ两个区域.图2为桌面的俯视图,Ⅰ区域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方向与ab边及x轴垂直;Ⅱ区域的匀强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小球,从桌边缘ab上的M处由静止释放(M距ad边及x轴的距离均为l),加速后经x轴上N点进入磁场,最后从ad边上的P点飞离桌面;小球飞出的瞬间,速度如图2与ad边夹角为60°.求:(1)小球进入磁场时的速度;(2)Ⅱ区域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3)小球飞离桌面后飞行的水平距离.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平抛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1)小球在电场中运动时,只有电场力做功,大小为qEl,根据动能定理可求得小球进入磁场时的速度;(2)小球进入磁场后,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桌面的支持力,两力平衡,小球由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画出轨迹,由几何关系求出轨迹半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磁感应强度;(3)小球飞离桌面后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运动学公式求出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解答:解:(1)小球在电场中沿MN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过程由动能定理,有①则得小球进入磁场时的速度②v方向x轴垂直.(2)小球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R+Rcos60°=l 解得R=③又由洛仑兹力提供向心力,有④由②③④式可得(3)小球飞离桌面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规律有h=⑤x=vt ⑥由②⑤⑥式可得小球飞行的水平距离为答:(1)小球进入磁场时的速度是;(2)Ⅱ区域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是3;(3)小球飞离桌面后飞行的水平距离是2.点评:本题小球在复合场中运动,分析小球运动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是解题的关键,运用动能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结合即可求解.。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3联考高二级理科数学试题本试卷共4页,20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盒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为,其中S 为锥体的底面积,h 为锥体的高。
圆锥表面积S 表面积=()πrl r +2,其中r 为底面半径,l 为圆锥的母线长。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U = { 2,3,4,5,6,7 },M = { 3,4,5,7 },N = { 2,4,5,6 },则( ) A .M ∩N = { 4,6 } B .M ∪N = U C .(U C N )∪M = U D .(U C M )∩N = N2.设l ,m ,n 均为直线,其中m ,n 在平面α内,则“α⊥l ”是“n l m l ⊥⊥且”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如果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S =( ) A 22 B 46 C 94D 190 4.设a 是甲抛掷一枚骰子得到的点数。
则方程220x ax ++=有两个 不等实根的概率为( )A23 B 13 C 12 D 125 5.双曲线)0,( 2 12222e px y e x y 的焦点为,抛物线的离心率为==-则p 的值为( )A .-2B .-4C .2D .46.已知{}n a 是等差数列,154=a ,555=S ,则过点34(3,(4,),)P a Q a 的直线第3题的斜率( ) A .4B .41 C .-4 D .-147.已知两点(5,0)(5,0)M N -和,若直线上存在点P ,使||||6PM P N -=,则称该直线为“B型直线”.给出下列直线:①1y x =+;②21y x =+;③43y x =;④2y =,其中为“B 型直线”的是( )A.①②B.①③C. ①④D. ③④ 8.已知)0(12222>>=+b a by ax ,N M ,是椭圆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P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且直线PN PM ,的斜率分别为21,k k ,021≠k k ,则21k k +的最小值为1,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 22 B . 42 C . 23 D .4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9.某班有学生52人,现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座位号分别为6,30,42的同学都在样本中,那么样本中另一位同学的座位号应该是 . 10.若圆0222=--+ax y x 与抛物线x y 42=的准线相切,则a 的值是 。
11.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是腰长为a 2 的等腰三角形俯视图是半径为a 的半圆,,则该几何体的 表面积是 。
12.设变量y x ,满足约束条件⎪⎩⎪⎨⎧≥+≤+≥-1210y x y x y x ,则目标函数y x z +=5取得最大值时的点的坐标是 。
13.若平面向量(1,)a x =和(23,)b x x =+-互相平行,其中x R ∈.则a b -= 。
14. 如图,在直三棱柱A 1B 1C 1-ABC 中,2π=∠BAC ,AB=AC=A 1A=1,已知G 与E 分别是棱A 1B 1和CC 1的中点,D 与F 分别是线段AC 与AB 上的动点(不包括端点)。
若GD ⊥EF ,则线段DF 的长度的取值 范围是。
俯视图侧视图正视图A 11B 1A 1CA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2分)求下列直线l 的方程:(1)过点A (2,1)和直线x -2y -3=0与2x -3y -2=0的交点;(2)过点A (0,2),它的倾斜角的正弦值是35。
16. (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E 、F 分别为1DD 、BD 的中点。
(Ⅰ)求证:EF //平面11ABC D (Ⅱ)求证:EF ⊥1B C (Ⅲ)求三棱锥11A ABD -的体积17. (本小题满分14分)设函数⎪⎭⎫⎝⎛π-+=2sin sin )(x x x f ωω,R ∈x . (Ⅰ) 若21=ω,求)(x f 的最大值及相应的x 的取值集合; (Ⅱ)若8π=x 是)(x f 的一个零点,且100<<ω,求ω的值和)(x f 的最小正周期.18. (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三棱拄111ABC A B C -中,AB ⊥侧面11BB C C ,已知21=BB 11,3BC BCC π=∠=(1)求证:1C B ABC ⊥平面;(2)试在棱1CC (不包含端点1,)C C 上确定一点E 的位置,使得1EA EB ⊥; (3) 在(2)的条件下,求二面角11A EB A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FB 1ACD A 1C 1D 1BE19. (本小题满分14分)设)0(1),(),,(22222211>>=+b a bx a y y x B y x A 是椭圆上的两点,已知),(11a y b x m = ,),(22a y b x n =,若0=∙n m 且椭圆的离心率,23=e 短轴长为2,O 为坐标原点.(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若直线AB 过椭圆的焦点F (0,c ),(c 为半焦距),求直线AB 的斜率k 的值;(Ⅲ)试问:△AOB 的面积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20. (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二次函数2()()f x x ax a x R =-+∈同时满足: ①不等式()f x ≤0的解集有且只有一个元素;②在定义域内存在120x x <<,使得不等式12()()f x f x >成立。
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f n =. (1)求函数()f x 的表达式;(2) 设各项均不为0的数列{n b }中,所有满足10i i b b +⋅<的整数i 的个数称为这个数列{n b }的变号数,令1n na b a =-(n N *∈),求数列{n b }的变号数; (3)设数列{n c }满足:111nn i i i c a a =+=⋅∑,试探究数列{n c }是否存在最小项?若存在,求出该项,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3联考高二理科数学参考答案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9、 18 10、 1 11、23(2a π+ 12、()1,0 13、2或 14、.[55,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15. (本小题满分12分)[解] (1)解方程组⎩⎪⎨⎪⎧x -2y -3=0,2x -3y -2=0,得⎩⎪⎨⎪⎧x =-5,y =-4.---------2分即两条直线的交点为(-5,-4).由两点式得y -1-4-1=x -2-5-2,即5x -7y -3=0.-----------------5分(2)设直线l 的倾斜角为α,则sin α=35,∴54sin 1cos 2=-±=αα-------------------7分tan α=ααcos sin = ±34, --------------------------9分由斜截式得y =±34x +2, -------------------------11分即3x -4y +8=0或3x +4y -8=0. ------------------------12分16. (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连结BD 1,在△DD 1B 中,E 、F 分别为D 1D ,DB 的中点,则EF//D 1B.1111111//,,D ABC EF D ABC EF D ABC B D 平面平面平面又∴⊄⊂ ---------------3分(Ⅱ)∵B 1C ⊥AB ,B 1C ⊥BC 1,AB ⊂平面ABC 1D 1,BC 1⊂平面ABC 1D 1, AB ∩BC 1=B ,∴B 1C ⊥平面ABC 1D 1。
又∵BD 1⊂平面ABC 1D 1, ∴B 1C ⊥BD 1,而EF//BD 1,∴EF ⊥B 1C 。
--------------------8分(Ⅲ)三棱锥11A ABD -的体积111143A ABD D A AB V V --==-------12分FB 1ACDA 1C 1D 1BEE1B 1A 1CA17. (本小题满分14分)【解析】(Ⅰ)x x x x x f ωωωωcos sin 2sin sin )(-=⎪⎭⎫⎝⎛π-+= …………………………2分 当21=ω时,⎪⎭⎫ ⎝⎛-=42sin 22cos 2sin )(πx x x x f =-,而142sin 1≤⎪⎭⎫⎝⎛π-≤-x ,所以)(x f 的最大值为2, …………………………4分此时π+π=π-k x 2242,k ∈Z ,即π+π=k x 423,Z ∈k ,----------------6分 相应的x 的集合为},423|{Z ∈π+π=k k x x . …………………………7分 (Ⅱ)依题意048sin 8=⎪⎭⎫⎝⎛-=⎪⎭⎫ ⎝⎛πππωf ,-------------------8分即π=π-πk 48ω,Z ∈k ,…………………………9分 整理,得28+=k ω, …………………………10分又100<<ω,所以10280<+<k ,141<<-k , …………………………12分而Z ∈k ,所以0=k ,2=ω, ----------------------------13分所以⎪⎭⎫ ⎝⎛π-=42sin 2)(x x f ,)(x f 的最小正周期为π.……14分18. (本小题满分14分)证明(1)因为AB ⊥侧面11BB C C ,故1AB BC ⊥ 在1BC C 中,1111,2,3BC CC BBBCC π===∠=由余弦定理有 1BC ==分故有 222111BC BC CC C B BC += ∴⊥ -------------------------3分而BCAB B = 且,AB BC ⊂平面ABC ∴1C B ABC⊥平面 -------------4分(2)11,,,,EA EB AB EB ABAE A AB AE ABE ⊥⊥=⊂平面从而1B E ABE ⊥平面 且BE ABE ⊂平面 故1BE B E⊥---------6分不妨设 CE x =,则12C E x =-,则221BE x x =+-又1123B C C π∠= 则2211B E x x =++11在1Rt BEB 中有 22114x x x x +++-+= 从而1x =±(舍负)-----8分故E 为1CC 的中点时,1EA EB ⊥ -------------------------------9分(3)取1EB 的中点D ,1A E 的中点F ,1BB 的中点N ,1AB 的中点M 连接DF 则11//DF A B ,连接DN 则//DN BE ,连接MN 则11//MN A B 连接MF 则//MF BE ,且MNDF 为矩形,//MD AE -----------------11分又1111,A B EB BE EB ⊥⊥ 故MDF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12分在Rt DFM 中,1112DF A B BCE ==∆为正三角形)111222MF BE CE === ------------------13分1tan 2MDF ∴∠==------------------14分法二:(2)以B 为原点1,,BC BC BA 为,,x y z 轴,设CE x =,则11(0,0,0),(1),(2BE x B A --由1EA EB ⊥得10EA EB⋅= 即11(1,2)(2211(1)(2)2222x x x x x x x --⎫---⎪⎪⎭化简整理得 2320x x -+= ,1x = 或 当2x =时E 与1C 重合不满足题意当1x =时E 为1CC 的中点 故E 为1CC 的中点使1EA EB ⊥(3)法二:由已知1111,EA EB B A EB ⊥⊥, 所以二面角11A EB A --的平面角θ的大小为向量11B A 与EA 的夹角 因为11B A BA == 1(2EA =-- 11故11112cos tan 23EA B A EA B A θθ⋅==⇒=⋅19. (本小题满分14分)解:(Ⅰ)2 2.1,2,c c b b e a a =====⇒==∴ 椭圆的方程为1422=+x y --------------------------------2分(Ⅱ)由题意,设AB的方程为3+=kx y ---------------------------3分222212122(4)10.................4 141. .................5 4y kx k x y x x x x x k ⎧=+⎪⇒++-=⎨+=⎪⎩-+==+分分由已知0=⋅得:1212121222212121(43(1)) (6)44x x y y x x kx kx b a kx x x x +=++=+++分22413()0,444k k k +=-+==+解得-----------8分(Ⅲ) (1)当直线AB 斜率不存在时,即1212,x x y y ==-,由0=⋅n m 得22221111044y x y x -=⇒=又 11(,)A x y 在椭圆上,所以2,22144112121==⇒=+y x x x11211112122s x y y x y =-== 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 ----------------------------------------------10分(2).当直线AB 斜率存在时:设AB 的方程为y=kx+b42042)4(1422122222+-=+=-+++⇒⎪⎩⎪⎨⎧=++=k kb x x b kbx x k x y bkx y 得到442221+-=k b x x ------------------------------------------------------12分:04))((0421212121代入整理得=+++⇔=+b kx b kx x x y y x x 2224b k -=1||2S b === 1||242==b b所以三角形的面积为定值. ------------------------------------------14分20. (本小题满分14分)解(1)∵不等式()f x ≤0的解集有且只有一个元素∴240a a ∆=-= 解得0a =或4a = ----------------------------------1分当0a =时函数2()f x x =在(0,)+∞递增,不满足条件②当4a =时函数2()44f x x x =-+在(0,2)上递减,满足条件②综上得4a =,即2()44f x x x =-+ -------------------------------------3分(2)由(1)知2244(2)n S n n n =-+=-当1n =时,111a S ==;当n ≥2时1n n n a S S -=-=22(2)(3)n n ---=25n -∴1,(1)2 5.(2)n n a n n =⎧=⎨-≥⎩ 由题设可得3,(1)41.(2)25n n b n n -=⎧⎪=⎨-≥⎪-⎩-------------5分 ∵1230,1450b b =-<=+=>,330b =-<,∴1i =,2i =都满足10i i b b +⋅< ----------------------------------6分 ∵当n ≥3时,14482523(25)(23)n n b b n n n n +-=-=----0> 即当n ≥3时,数列{n b }递增,∵413b =-0<,由41025n ->-5n ⇒≥,可知4i =满足10i i b b +⋅<------8分 ∴数列{n b }的变号数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