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临床分期与外科不同术式评价NEW(七年制教学)
- 格式:ppt
- 大小:72.54 MB
- 文档页数:175
肺癌第9版TNM分期解读(完整版)一、TNM分期的历史沿革及数据来源1997年,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成立了分期及预后因素委员会,整体负责肺癌的分期工作。
从委员会成立至今,分期工作共经历了3个阶段,第1阶段,该分期委员会首先收集了从1990—2000年,来自20个国家共计100869例患者的数据,并递交给癌症研究及生物分析委员会进行全面分析,形成修改TNM分期的初步意见并被国际抗癌联盟和美国癌症联合会采纳,形成第7版肺癌TNM分期。
同时,为了对淋巴结转移状态的评估进行统一,IASLC在2009年还制定了淋巴结图谱,对不同解剖位置的淋巴结进行详细定义,以方便后续数据的标准化采集。
在第2阶段,IASLC收集了1999—2010年间,来自16个国家共94708例患者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成为第8版肺癌TNM分期修改的依据,第8版分期主要强调了肿瘤长径及转移范围对预后的影响。
第8版TNM分期于2017年开始应用至今。
第8版TNM分期公布后,IASLC开始了第3阶段准备并着手数据收集,为第9版更新做准备,此次最重要的变化是分期委员会开始收集并评估分子标志物对预后的影响,并考虑将分子标志物纳入分期的可能性。
本次数据库共纳入来自25个国家、75家中心共计124581例患者,其中,18.9%的患者通过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录入。
纳入本次分析的数据中,亚裔患者占比首次超过欧洲患者,比例达到56%,远高于欧洲患者的25%,此外,中东及非洲患者首次实现零的突破,占数据来源的0.1%。
剔除病理不明确、生存数据不完善、分期不确定的患者后,最后,共计87043例患者纳入分析及验证(神经内分泌肿瘤及非小细胞肺患者分别纳入8045例和73197例);就治疗方式而言,47%的患者仅接受手术治疗,手术为最常见的治疗手段。
肺癌的分期与手术治疗原则讲解肺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展速度快、转移能力强,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治疗和管理肺癌患者,医学界建立了一套标准的分期系统,并制定了相应的手术治疗原则。
本文将对肺癌的分期和手术治疗原则进行详细讲解。
一、肺癌的分期肺癌的分期是指根据肿瘤在体内侵袭程度及区域淋巴结是否受累,将患者划分为不同阶段的过程。
目前最常用且被广泛接受的肺癌分期系统是国际TNM分类系统。
这个分类系统将肿瘤按大小(T)、淋巴结转移情况(N)以及远处转移(M)进行分期。
1. T 分期:这个指标描述了原发性肿瘤在胸廓内部扩散和侵袭周围组织器官的程度。
T1表示小型、早期浸润型,而T4表示广泛侵袭到周围组织和器官。
2. N 分期:这个指标用于描述肺癌是否转移到淋巴结。
N0表示没有淋巴结受累,N1表示转移至同侧纵隔淋巴结,而N2和N3表示异侧或对侧淋巴结受累程度的不同。
3. M 分期:这个指标用于描述肺癌是否发生了远处转移。
M0表示没有远处转移,M1表示发生了远处转移。
根据这些分类指标,将肿瘤分为I、II、III和IV四个阶段。
其中,I期为早期肺癌(限局性肺癌),II和III期为中晚期肺癌(局部进展性肺癌),IV期为转移性肺癌(广泛远处转移)。
二、手术治疗原则手术是治疗早期和一部分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但是,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
以下是根据分期结果不同制定的手术治疗原则:1. I 期非小细胞肺癌(限局性肺癌):对于I A 和I B 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常规的手术方法是肺叶或肺段切除,通过手术彻底切除原发性肿瘤。
2. II 期非小细胞肺癌(局部进展性肺癌):对于 T2N0M0 的患者,手术治疗仍然是主要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还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或活检以确定淋巴结是否受累。
3. IIIA 期和部分 IIIB 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晚期局部进展性肺癌):III A 期患者通常需要进行一种称为“三联疗法”的综合治疗,即放化疗联合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