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软交换和3G承载的解决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5.55 MB
- 文档页数:71
目次一设计说明 (3)1 概述 (3)1。
1设计依据 (3)1。
2工程概述 (3)1.3工程建设规模与投资 (4)1.3.1建设规模 (4)1.3.2工程投资 (5)1。
4设计文件的组成 (5)1。
5设计范围与分工 (5)1。
5.1设计范围 (5)1.5。
2设计专业分工 (5)2 设计方案论述 (5)2.1建设原则 (5)2.2设计方案 (6)2.2.1网络现状 (6)2.2。
2组网方案 (6)2。
2。
3 OLT部署总体原则…………………………。
. 62。
3 IP地址分配及VLAN划分 (8)2。
4语音组网方案 (9)2.5网管系统方案 (10)3 主要设备介绍 (11)3。
1 ZXA10 C200(中兴机架式OLT) (11)4工艺要求 (12)4。
1设备机架安装 (12)4。
2设备线缆的布放、绑扎、焊接 (12)4。
3电源供给系统 (12)4。
4机房环境 (12)4。
5设备接地要求 (13)5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3)6 维护体制 (14)6.1 维护人员的配置 (14)6。
2 维护仪表及工器具 (14)二预算编制说明 (15)1 概述 (15)1.1编制依据 (15)1.2编制内容 (16)1。
3投资分析 (16)1。
4费用的取定 (16)2 预算表格 (17)一设计说明1 概述本工程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EPON传输设备(OLT)安装工程》设计,该设计为一阶段设计。
1.1设计依据(1)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下发的关于委托进行《EPON传输设备(OLT)安装工程》一阶段设计函。
(2)新疆电信公司“光进铜退”的建设指导精神;(3)《中国电信光纤到楼(FTTB)工程设计规范》2008(4)《中国电信光纤到楼(FTTB)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8(5)《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设计规范》YD/T 5040—2005(6)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5003—94;(7)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YD5002—94;(8)通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暂行规定YD2003—92;(9)厂家提供的相关设备资料;(10)设计有限公司设计人员现场勘察收集的有关资料。
Communicatio ns WorldWeekly>>中国电信在终端方面频频出手,实现了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双重提升。
中国电信“软硬兼施”推3G 值得借鉴特约撰稿人|陈亮在推动3G 方面,运营商需要帮助用户加深认识和了解,进而用好用活3G ,最终让用户离不开3G ,在此方面,中国电信已经率先起步。
从今年年初开始,3G 业务就成为了三大运营商争夺的焦点。
在这场争夺战中,中国电信的表现分外抢眼。
中国电信加大了中档手机补贴力度,加速推动中端市场抢夺,因此也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回报。
在新增市场份额稳步攀升的同时,中国电信更是豪言誓夺今年国内新增3G 用户市场的半壁江山。
近期中国电信在客户应用体验和终端布局方面频频出手,可谓是软硬兼施。
这其中不乏许多出色的举措,值得分析和借鉴。
紧扣市场“软”肋在近日中国电信倡议发起的“CDMA2000手机设计研发产业联盟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中国电信明确表示要加强终端售后服务、加快终端售后服务网点的发展,并为此启动“3G 手机辅导站计划”,拟在年内开通1万家3G 手机应用辅导站,为中国电信的3G 用户提供产品方面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联想起3G 业务面市之初,许多客户都在问3G 业务和2G 业务之间究竟有何差别,如果只是将3G 理解为网络覆盖更好、通信质量更好、上网速度更快,那么只是站在运营商的角度思考问题。
如果站在客户的角度,那么3G 业务的优势应该是有着比2G 业务更好的应用体验。
而3G 业务的应用体验从何而来?一是来自网络、终端等硬条件的提升,二是来自客户在3G 环境下使用各种业务、软件、服务所带来的感受的提升,也就是说光有网络和终端的升级是远远不够的,运营商还必须帮助客户更进一步认识3G 、了解3G 、深入3G ,进而用好3G 、用活3G 、最终让客户用了3G 就离不开。
中国电信的万家“3G 手机辅导站计划”,正是为了解决后者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正是困扰3G 业务发展的“软肋”所在。
软交换技术论文:长春联通WCDMA网络中软交换技术的研究与改进【中文摘要】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速度令世人瞩目,截至2010年11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达到8.5亿户,人均普及率达到62.5%。
自中国3G牌照发放以来,3G网络建设、运营及产业链的建立已成为各大运营商的首要任务。
如何以最经济、快捷的网络建设方式,建设一个安全、稳定并可以向未来网络平滑过渡的3G网络,为用户提供高速率、多样化、高品质的3G通信服务,在竞争日益趋于白热化的电信市场上巩固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影响力是所有电信运营商共同关注的课题。
本文对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思想、功能结构、功能实体以及基于软交换技术网络采用的主要接口和协议、软交换与传统MSC的区别与优势进行了阐述。
对3G 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WCDMA、CDMA2000、TD-SCDMA三种主流3G技术的相关知识,对各种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概括分析,并针对联通WCDMA网络技术优势进行了讨论。
从软交换网络建设角度,介绍了软交换技术在长春联通3G网络上的应用,总结了中国联通软交换网络的改造原则,并详细介绍了长春联通软交换核心网的建设过程及软交换网络组网结构,对“1+1”,“N+1”,”MSC IN POOL”三种容灾方...【英文摘要】The pace of development in China mobile market has attracted worldwide attention, as November 2010, the State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mobile phone users in China reached 850 million; per capita penetration rate reached 62.5%. Since the 3G licenses issuedfrom China,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chain operators have become a major priority. It’s the issues whichall telecommunications operators concerned commonly that howto provide a 3G network most eco...【关键词】软交换技术 3G 容灾备份 MSC IN POOL 负载均衡携号转网【英文关键词】Soft-switching technology 3G disasterrecovery MSC IN POOL load balancing Number portability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目录】长春联通WCDMA网络中软交换技术的研究与改进摘要4-6Abstract6-7第1章绪论10-141.1 引言101.2 软交换技术的提出与发展现状10-111.3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1-121.4 本文主要工作12-14第2章软交换技术理论基础14-222.1 软交换技术的核心思想142.2 软交换的功能结构14-182.3 软交换的功能实体182.4软交换网络接口与协议18-202.5 软交换与传统MSC 的区别与优势20-22第3章 3G 技术的研究22-283.1 3G 主流技术标准概述22-243.1.1 WCDMA22-243.1.2 TD-SCDMA243.1.3 CDMA2000243.2 国内外电信运营商3G 网络发展现状24-253.3 联通WCDMA 网络的优势25-28第4章软交换技术在长春联通3G 网络上的应用28-364.1 中国联通建网原则284.2 长春联通软交换核心网的建设过程28-304.3 长春联通软交换网络组网结构、容灾方式的研究30-364.3.1 容灾备份方案30-344.3.2 容灾备份方案的比较344.3.3 吉林联通软交换核心网络的容灾方式34-36第5章携号转网设计及网络负载均衡问题的研究36-805.1 寻址功能的改造365.2 长春联通携号转网设计36-665.2.1 携号转网提出的背景36-375.2.2 携号转网的技术要求37-385.2.3 长春联通移动号码携带核心网改造方案38-405.2.4 具体的业务流程与信令流程40-655.2.5 携号转网的发展前景65-665.3 长春联通MSC IN POOL 负载均衡问题的研究66-805.3.1 MSC IN POOL 介绍66-675.3.2 长春联通网络的主要技术特点67-695.3.3 长春联通MSC IN POOL 组网带来的好处695.3.4 长春联通核心网软交换MSC IN POOL 改造前后指标对比69-755.3.5 POOL 内负载均衡问题75-80第6章结论与展望80-82参考文献82-85致谢85-86导师及作者简介86。
附件2 三网融合承载网解决方案目录三网融合承载网解决方案 (1)1、三网融合承载网需求 (1)1.1 带宽需求 (1)1.2 流媒体业务的QoS 需求 (3)2、IPTV承载网全面架构 (5)3、承载网络改造与建设 (5)4、FTTx接入解决方案 (8)三网融合承载网解决方案1、三网融合承载网需求IPTV业务是一种基于IP网络的电信级业务。
按照业务类型来划分,IPTV可分为四类:流媒体业务、通信业务、游戏业务和信息业务。
流媒体业务,包括音频/视频点播和音频/视频直播业务。
通信业务包括视频通信和短消息服务。
游戏服务提供单机游戏和在线游戏。
信息业务通过机顶盒提供信息浏览。
流媒体业务有很大的带宽需求,而通信业务对实时性又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IPTV业务与传统的互联网数据业务有很大的区别,大带宽,高QoS,二者结合是对承载网的基本要求。
1.1 带宽需求IPTV业务的特征决定了上线用户会长时间持续在线和占用网络带宽,且IPTV业务对带宽有很大的需求(标清流媒体约需带宽的1.5M~2.5M,高清流媒体需8M~20M)。
此外,IPTV业务对从节目源到机顶盒点到点的时延,抖动和流媒体的误码率也有很高的要求。
故IPTV业务在带宽和QoS需求方面对承载网络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
对VOD点播节目,为减轻骨干网带宽的压力,IPTV服务系统需要把一些热门节目分发到接近用户的CDN网络的边缘节点。
在城域网边缘的BRAS/Router被选作边缘节点,终端用户从边缘服务器节点获取热门节目内容。
根据调研统计结果,边缘服务器存储的内容可遵循2/8原则,即边缘服务器存储的20%热门片源,可满足80%用户的点播需求。
由此可知,VOD对带宽造成的压力,主要从终端用户接入侧到城域网边缘SR/BRAS之间的链路。
对电视直播业务,需要整网支持组播协议。
在核心层,需要支持PIM协议,域之间需要支持MBGP和MSDP。
汇聚层需要支持PIM和IGMP,接入层须支持IGMP Snooping+广播抑制或IGMP Proxy协议。
三网融合解决方案
《三网融合解决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大网络已经不再是相互独立存在的,而是逐渐趋向于融合发展。
而在这个发展的趋势下,三网融合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各界也纷纷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
三网融合解决方案是指将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三大网络进行融合,在技术上实现资源共享、业务互通,从而提高整体网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而这一融合方面,目前国内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探索和实践。
首先在技术上,三网融合解决方案需要实现多种技术的融合,包括宽带接入、传输网、核心网、应用网络等方面。
各种技术的融合不仅需要满足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还需要保证网络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提供更加智能、个性化的服务。
其次在政策上,三网融合解决方案需要整合各个部门和企业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各个网络运营商相互合作,共同建设三网融合的基础设施,让三大网络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业务的互通。
最后在市场上,三网融合解决方案需要推动市场的开放和竞争。
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引导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增值服务和业务创新,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总的来说,三网融合解决方案面临着种种挑战和机遇,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三网融合的目标,促进信息化建设,提高整体网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一、软交换的应用情况1、国际NGN的应用情况在NGN网络的试验和商用部署方面,国外的运营商起步比较早。
NGN网络署始于1999年5月,英国的BT利用北电网络的Succession解决方案,在西班牙建立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基于分布式下一代网络结构的电信级第二大长途网,并投入商业运营,正式揭开了电信界向NGN网络演进的序幕。
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已经有多家电信运营商完成了在NGN方面的商用部署。
2、国内NGN的应用情况随着技术和产品的成熟,NGN在我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的各大电信运营商都开始进行相关的试验或组网。
其中,中国网通从2001年2月开始试验在北京、杭州、广州、宁波等地建设商用试验网,2004年建成国内第一张NGN长途语音骨干网,扩大了自己的话音市场份额;中国铁通于2002年3月开始其软交换商用试验网建设工作,目前已开始运营;中国电信也于2002年初开始在广州、深圳、上海、杭州四城市进行NGN建设,并于2004年底提出了业务转型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各个运营商在2004年都已经充分意识到NGN的发展是未来网络的趋势,将大力发展NGN网络作为战略转型企业规划的实施,构建适应当前业务发展模式的新一代网络。
2004年至2008年期间,国内各个固网运营商都在积极建设以软交换为核心的NGN网络,开始了全网软交换的商用部署。
既有的程控交换逐步下线。
截至2009年,国内运营商的骨干语音网核心都已经被软交换替代,程控交换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二、各项技术指标的对比1、接通率语音接通率和系统接通率是考核交换机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语音接通率主要考核用户应答的比例,由于受网络结构,用户使用习惯和资费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交换局间的语音接通率往往相差很大,而且不稳定。
所以考核系统接通率将会更加真实的反映交换机的性能情况。
系统接通率的计算公式为:系统接通率=交换机接通总次数/系统试呼总次数 系统试呼总次数=(NIN+NIN2*65535)-CAUHATT按照国家的规范要求,接通率的达标范围为95-98%,以华为的程控交换机C&C08和软交换SoftX3000为例,分别达到了99.96%和99.92%左右,远超过了国家规范要求。
电信运营行业的网络设备与解决方案在当今信息时代,电信运营行业扮演着连接人与事物的重要角色。
而要保证高效、快速的网络服务,离不开稳定可靠的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信运营行业所需的网络设备和解决方案,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一、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是构建电信网络的基础,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这些设备能够支持大规模的数据传输和流量管理,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连接。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网络设备:1. 路由器:路由器是网络中的核心设备,它负责将数据包从源地址转发到目的地址。
路由器能够识别源和目标地址,并在网络中寻找最佳路径进行转发。
它的性能和处理能力对于网络传输速度起着重要作用。
2. 交换机:交换机用于连接多个设备,如计算机、服务器和路由器,使它们能够相互通信和传输数据。
交换机能够识别MAC地址,并将数据包直接发送到目标设备,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和速度。
3. 防火墙:防火墙能够监控和过滤网络流量,阻止潜在的安全威胁进入网络系统。
它可以针对不同的网络连接对数据包进行检查,并根据预设的规则进行允许或拦截,维护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只是网络设备的一小部分,电信运营商在实际应用中还会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设备,以搭建高效稳定的网络基础。
二、解决方案除了网络设备,电信运营商还需要综合的解决方案来解决各种网络问题和满足用户需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案:1. 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兴起,数据中心需求越来越大。
电信运营商需要构建高效、安全、可靠的数据中心来存储和管理海量数据。
这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虚拟化技术等综合解决方案。
2. 宽带接入解决方案:宽带接入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需求,电信运营商需要提供高速、稳定的宽带接入服务。
解决方案可能涉及光纤接入、无线网络技术、网络优化等,以满足用户对高质量网络的需求。
3. 高可靠性解决方案:电信运营商需要确保网络的高可靠性和可用性,以应对突发的网络故障和安全威胁。
电信运营商解决方案概述电信运营商是指提供电信服务并管理电信网络的公司或组织。
在日益发展的数字化时代,电信运营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电信运营商需要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一些电信运营商常见的问题,并介绍一些解决方案,以帮助他们提供高质量的电信服务。
问题与解决方案1. 网络容量与性能优化随着用户数量及其对网络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电信运营商需要保证网络的容量和性能,以确保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解决方案:•优化网络拓扑结构,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稳定性。
•部署高效的网络设备,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处理能力。
•利用网络优化技术,包括负载均衡、优化路由和重传机制等。
2.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用户对电信服务的依赖程度增加,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电信运营商头号问题。
解决方案:•使用高级加密算法和安全协议来保护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定期进行安全性评估和漏洞扫描,以及及时修补和更新系统。
•严格遵守相关的隐私法律法规,对用户数据进行保密处理。
3. 用户体验和个性化服务用户期望个性化、高质量的服务。
电信运营商需要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解决方案:•提供灵活的套餐选择,包括语音、数据和增值业务等。
•开发用户友好的移动应用和网页,方便用户管理账户和购买服务。
•使用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分析用户行为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推荐和优惠活动。
4. 业务支撑系统的整合和升级电信运营商通常有多个业务支撑系统,如计费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需要进行整合和升级,以提高效率和减少成本。
解决方案:•采用现代化的、可扩展的IT架构,方便系统之间的集成和交互。
•使用标准接口和协议,以便与不同的系统进行无缝对接。
•定期评估和优化系统,更新和升级关键组件,以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5. 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电信行业日新月异,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对电信运营商至关重要,以满足用户需求和促进业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