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与建筑物距离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278.64 KB
- 文档页数:4
雨水管道埋深距离建筑距离标准
一、管道埋深标准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雨水管道的埋深应符合以下标准:
1.管道顶部的覆土厚度应不小于0.7米。
2.管道底部的埋深应不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的0.15米。
3.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应按照土壤的性质、冻深和外部荷载等因素进行确定。
二、建筑与管道最小距离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与雨水管道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
1.建筑物外墙与管道中心线的距离应不小于1米。
2.建筑物内墙与管道外缘的距离应不小于0.5米。
3.对于多层建筑,上层雨水管道的安装位置应在下层墙体外侧或阳台外,不得在室内穿过。
三、特殊情况处理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受地形限制或穿越桥梁等重要结构物时,雨水管道的埋深或建筑与管道的距离可能需要采取特殊处理措施:
1.对于受地形限制的情况,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道埋深或建筑与管道的距离,确保管道的安全和稳定。
2.当雨水管道穿越桥梁等重要结构物时,应采取相应的结构加强措施,并确保管道不会对桥梁等结构物产生不利影响。
3.在特殊地质条件地区,如软土、膨胀土等,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确定相应的埋深和距离要求。
总之,在设计和安装雨水管道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确保管道的安全、稳定和耐用,同时也要考虑实际情况和特殊情况的处理措施。
消防管道安装距离梁底标准
根据《消防法》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管道安装距离梁底的标准如下:
1. 对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等建筑物,消防管道水平和竖向的安装距离梁底应不小于300mm。
2. 对于高层建筑的消防管道安装,根据不同的高度区分,一般应满足以下要求:
- 高度不超过100m的建筑物,消防管道的水平和竖向安装距离梁底应不小于300mm;
- 高度超过100m但不超过140m的建筑物,消防管道的水平和竖向安装距离梁底应不小于450mm;
- 高度超过140m的建筑物,消防管道的水平和竖向安装距离梁底应不小于600mm。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只是一般性指导,具体的消防管道安装距离还要根据具体的建筑设计进行细化和调整。
此外,当消防管道与其他设备、管道或构件有交叉时,也需要根据相关规范对交叉处进行特殊处理和安装。
因此,在具体工程中,建议还是咨询专业消防设计师或相关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 32以下 32~50 65~100 125~150间距 20~25 25~30 30~50 6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189页采暖立管距墙尺寸:当设计采用单立管安装时,立管中心距后墙尺寸为50mm,如仅后墙有一组散热器(一臂形)时,则立管中心距侧墙尺寸为65mm;如后墙和侧墙另一侧各有一组散热器(双臂形)时,距侧墙尺寸仍为65mm;如后墙和侧墙同侧有散热器(直角形)时,距侧墙尺寸为200mm;如后侧、侧墙同侧和另一侧各有一组散热器(丁字形)时,距侧墙尺寸为300mm。
输气管道站场与相关设施、建构筑物安全间距规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
输气管道作为能源轮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将天然气等能源从产地输送到消费地的重任。
然而,在输气管道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由于管道运输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输气管道站场与相关设施、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规定也逐渐成为了焦点。
安全间距规定的定义安全间距是指输气管道站场、设施以及建构筑物安装时所必须遵守的最小距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火灾爆炸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安全间距的确定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建构筑物的特点和使用功能来综合考虑。
站场与相关设施的安全间距规定1.站场内输气管道和设施的安全间距(1)输气管道到站区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 50 米(2)输气管道与储气罐、储罐、气体灌装装置等安全设施的安全距离,按照设计文件要求执行。
(3)输气管道井口到筑井洞口的距离,不得小于输气管道直径的2倍。
2.站场外输气管道和设施的安全间距(1)输气管道在环京输气干管沿线上通过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包括村庄和乡镇)以及休闲旅游区或文物古迹所在地时,至少需要保持100米的安全间距。
(2)输气管道在其他区域建设运营,在水源地采取水保护措施的条件下,至少需要保持30米的安全间距。
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规定与输气管道站场和相关设施相比,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规定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功能、建筑高度、修建材料等多种因素。
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建筑物所需遵守的安全距离应当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高度不超过二十米(1)建筑物到输气管道的距离不得小于 20 米。
(2)多层建筑或者建筑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建筑物,建筑物到输气管道的距离不得小于建筑物高度加10米。
2.建筑高度超过二十米(1)建筑高度超过20 米的建筑物,其间距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执行:•建筑物到输气管道的距离不得小于建筑高度加10米。
•建筑物到毗邻道路的距离不得小于建筑高度的一半。
给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电缆、化粪池、智能化与建筑物及各管道安全距离规范要求1、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规定:建筑物与污水管最小水平净距=2.5米。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第3.8.1条:化粪池距离地下取水构筑物不得小于30m。
离建筑物净距不宜小于5m。
3、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符表A.0.1 里,有给水管与其他管线及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阀门井应该是随管线走的。
其中:给水管D≤200mm时,与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1米;给水管D>200mm时,与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3米。
4、对给水管与建筑物之间最小水平距离的规定在《室外给水设计规范》中有明文规定,即DN≤200mm时为1.0米,DN>200mm时为3.0米。
只要管井不影响建筑基础就可以。
5、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净距为:(1)低压燃管道(P<0.01MPa)为0.7m;(2)中压燃气管道B级(P<0.2MPa)为1.0m;(3)中压燃气管道A级(P<0.4MPa)为1.5m。
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外墙面(出地面处)的净距为:(1)次高压燃气管道B级(P<0.8MPa)为5.0m;(2)次高压燃气管道A级(P<1.6MPa)为13.5m。
6、根据国标GB50293和GB50168,地下埋设电缆离建筑物外缘平行距离不小于0.5米为安全距离,电缆埋地深度应不小于0.7米。
7、强弱电距离规范要求是不能共管共槽,距离要在50CM左右。
.给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电缆、化粪池、智能化与建筑物及各管道安全距离规范要求(GB50289-2016)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1、2.5米。
规定:建筑物与污水管最小水平净距=条:(GBJ15-88)第3.8.1、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离建筑物净化粪池距离地下取水构筑物不得小于30m 。
距不宜小于5m里,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符表A.0.1 3、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有给水管与其他管线及建(构)距,阀门井应该是随管线走的。
其中:时,与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1米;给水管D≤200mm 米。
时,与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3给水管D>200mm对给水管与建筑物之间最小水平距离的规定在《室外给4、米,时为即DN≤200mm1.0水设计规范》中有明文规定,米。
只要管井不影响建筑基础就可3.0>200mm时为DN以。
5、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净距为:(1)低压燃管道(P<0.01MPa)为0.7m;(2)中压燃气管道B级(P<0.2MPa)为1.0m;..。
0.4MPa)为1.5m)中压燃气管道A级(P<( 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GB50028-2006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外墙面(出地面处)的净距为:5.0m;P<0.8MPa)为1 ()次高压燃气管道B级(。
1.6MPa)为13.5mA(2)次高压燃气管道级(P<地下埋设电缆离建筑物外,和GB501686、根据国标GB50293米为安全距离,电缆埋地深度应不小缘平行距离不小于0.5米。
于0.7左50CM强弱电距离规范要求是不能共管共槽,距离要在、7右。
...。
室外给水与排水管与建筑物外墙的最小水平距离
建筑物的室外给水与排水管需要与建筑物外墙保持一定的最小水平距离,这是为了避免管道渗漏、污水渗透等问题对建筑物结构造成损害。
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建筑物室外给水与排水管与建筑物外墙的最小水平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
1. 给水管应与建筑物外墙保持2公分以上的水平距离;
2. 排水管应与建筑物外墙保持5公分以上的水平距离;
3. 立管(如烟道、通风管道等)应与建筑物外墙保持10公分以上的水平距离。
此外,建筑物室外管道的敷设和维护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定期检查管道是否存在漏水、破损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安全可靠。
- 1 -。
室外热力管道、管沟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铁路和其他管线之间的净距
1、架空热力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铁路和架空导线之间的最小净距,宜符合表A.0.1的规定。
表A.0.1 架空热力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铁路和架空导线之间的最小
净距(m)
注:①跨越电气化铁路的交叉净距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当有困难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减至4.5m。
②道路交叉净距应从路拱面算起。
2、埋地热力管道、热力管沟外壁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净距,宜符合表A.0. 2的规定。
表A.0.2 埋地热力管道、热力管沟外壁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净距(m)
注:1 当管线埋深大于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基础深度时,应用土壤内摩擦角校正表中数值。
2 管线与铁路、道路间的水平净距除应符合表中规定外,当管线埋深大于1.5m 时,管线外壁至路基坡脚净距不应小于管线埋深。
3 本表不适用湿陷性黄土地区。
3、埋地热力管道、热力管沟外壁与其他各种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宜符合表A.0.3的规定。
表A.0.3 埋地热力管道、热力管沟外壁与其他各种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m)
2 表中数值为1.00m而相邻两管线间埋设标高差大于0.50m以及表中数值为1.
50m而相邻两管线间埋设标高差大于1.00m时,表中数值应适当增加。
3 当压缩空气管道平行敷设在热力管沟基础上时,其净距可减小至0.15m。
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范、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她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 32以下 32~50 65~100 125~150间距 20~25 25~30 30~50 6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 (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范、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 32以下 32~50 65~100 125~150间距 20~25 25~30 30~50 6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燃气管道的规划距离
根据燃气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定,燃气管道的规划距离应符合
以下原则:
1. 距离建筑物:燃气管道应与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具体的
距离要根据管道的类型和管道周围的环境而定。
一般而言,燃气管
道与住宅建筑物的最小距离应该是50米以上,与商业建筑物的最
小距离应该是100米以上。
2. 距离交通道路:燃气管道应与交通道路保持一定的距离,以
确保交通安全。
具体的距离要根据管道的直径和交通道路的类型而定。
一般而言,燃气管道与普通道路的最小距离应该是10米以上,与高速公路或者铁路的最小距离应该是50米以上。
3. 距离其他特定场所:燃气管道还应与特定场所,如学校、医院、公共安全设施等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确保公共安全。
具体的距
离要根据管道的直径和特定场所的性质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燃气管道的规划距离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会受到地方性的标准和规定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燃气管道规划时,应当严格按照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操作,确保规划距离符合合法合规要求。
总之,燃气管道的规划距离是确保燃气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重要要素,应当根据管道类型、周围环境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
参考文献:
- 燃气行业相关标准和规定。
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范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口雨5勺肥2)中心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起距墙表面50m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 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一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 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 32 以下 32~50 65~100 125〜150间距 20~25 25~30 30~50 6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V 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管道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净距标准
单位m 其他管线及建筑物名称平行净距交叉净距
给水管(管径小于30 cm) 0. 5 o. 15
给水管(管径30~50cm) 1. 0 o. 15
给水管(管径大于50 cm) 1. 5 o. 15
排水管 1.0( 注1) o. 15( 注2)
热力管 1. 0 0. 25
燃气管(压力小于300 kPa) 1. 0 0.3( 注3)
燃气管(压力300~800 kPa) 2.0 0.3( 注3)
埋式电力电缆(35 kV 以下) 0.5 0.5( 注4)
埋式电力电缆(35 kV 及以上) 2.0 0.5(注4)
其他埋式通信电缆0. 75 0.25
绿化(乔木) 1. 5
绿化(灌木) 1. 0
地上杆柱0.5~ 1. 0
马路边石 1.0
路轨外侧 2.0
房屋建筑红线或基础 1. 5
水井、坟墓 2. 0
粪坑、积肥池、沼气池、氨水池等 2. 0
其他通信管道o. 5 0.15
注:
1.主干排水管后敢设时,其施工边沟与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 5 m,
2. 当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0.4 m. 通信管道应作包封,包封
长度自排水管两侧各加长2 m o
3. 在交越处2m 范围内,煤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
4. 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净距可减小至0.15 m 。
该表数据为湖北亮诚塑业采自输油(气)管道同沟敷设光缆(硅芯管)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仅供参考之用,亮诚塑业不对此付任何相关责任.。
给排水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电缆、化粪池、智能化与建筑物及各管道安全距离规范要求
1、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规定:
建筑物与污水管最小水平净距=2.5米。
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第3.8.1条:化粪
池距离地下取水构筑物不得小于30m。
离建筑物净距不宜小于
5m。
3、 GB50013-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的符表A.0.1 里,有给
水管与其他管线及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阀门
井应该是随管线走的。
其中:
给水管D≤200mm时,与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1米;
给水管D>200mm时,与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3米。
4、 对给水管与建筑物之间最小水平距离的规定在《室外给水设计规
范》中有明文规定,即DN≤200mm时为1.0米,DN>200mm时为3.0
米。
只要管井不影响建筑基础就可以。
5、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
地下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净距为:
(1)低压燃管道(P<0.01MPa)为0.7m;
(2)中压燃气管道B级(P<0.2MPa)为1.0m;
(3)中压燃气管道A级(P<0.4MPa)为1.5m。
GB50028-200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规定:
燃气管道与建筑物外墙面(出地面处)的净距为:
(1)次高压燃气管道B级(P<0.8MPa)为5.0m;
(2)次高压燃气管道A级(P<1.6MPa)为13.5m。
6、根据国标GB50293和GB50168,地下埋设电缆离建筑物外缘平行距离不小于0.5米为安全距离,电缆埋地深度应不小于0.7米。
7、强弱电距离规范要求是不能共管共槽,距离要在50C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