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精细化工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189.87 KB
- 文档页数:7
浅析精细化工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摘要:精细化工属于高科技产业,也是我国化工产业的基础,因为精细化工产品与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是息息相关的,所以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相当的繁荣。
但是,在环保概念被提出之后,精细化工行业不可避免的工业污染现象被发现,所以人们开始质疑精细化工行业,这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进而阻滞了我国化工行业的整体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绿色精细化工应运而生,为了促进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绿色精细化工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本文就是基于此,对精细化工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对绿色精细化工这一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精细化工;绿色精细化工;化工污染当前我国的化工行业正在蓬勃发展,而主宰化工行业发展的基础就是精细化工,因为高科技的精细化工产品跟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是息息相关的。
这就为我国的精细化工行业奠定了行业基础,但是近几年在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推广的前提下,精细化工行业不可避免的工业污染现象得到了重视,阻碍了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顺应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应该将绿色工艺融入到精细化工行业中,也就是说应该实行绿色精细化工,以环保为前提进行化工产品的生产。
下文将会对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现状和绿色精细化工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一个概述。
1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1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我国的化工产业起步比较早,这就给当前化工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在化工产业中比较重要的领头产业就是精细化工,当前我国自主的精细化工产品种类繁多,质量控制得到保障。
我国精细化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明显增大,山梨酸和柠檬酸就是最好的代表。
在市场需求量非常大的前提下,我国精细化工的生产基地逐渐增多,其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比如浙江和江苏等地。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我国精细化工产品已经在各行各业应用,但是在环保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之后,我国化工产业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地阻碍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
精细化工现状及发展趋势精细化工,通常指那些生产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商品性强、产业关联度大的化工产品。
这些产品通常被用于制药、农药、涂料、化妆品、食品添加剂、香料、电子化学品等领域,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
一、全球精细化工现状全球精细化工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发展迅速,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欧洲,精细化工行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竞争优势。
这些国家在高端化学品、特种材料和定制化学品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技术积累。
从产品角度看,特种化学品、高性能材料和生物制品是精细化工的主要发展方向。
这些领域的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成长性,为精细化工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中国精细化工现状中国的精细化工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制造业的升级转型,精细化工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国的精细化工行业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产品市场主要由国外企业主导。
但随着国内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研发能力的增强,中国精细化工行业正逐渐向高端市场进军。
三、精细化工发展趋势1.产业升级和转型未来,全球精细化工行业将继续面临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压力。
一方面,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采取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关键。
未来,精细化工企业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同时,企业还需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3.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精细化工行业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精细化工企业需要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环保型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同时,政府和社会也需要加强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监管和支持,推动精细化工行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国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展望曾祥发布时间:2021-01-29T11:15:16.873Z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8月上作者:曾祥[导读] 化工工业的发展近年来非常迅速,其中精细化工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获得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从我国传统化工产业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对一些染料或是涂料等工作内容,但是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让其并不只是局限与这个范围中,有着更大的变化和实际应用,例如在处理污水、食品产业或是塑料产业中有所涉及,因此从定义中也被看做是专用化学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精细化工位置国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及湖北恩施身份证号: 4228011981052****9 曾祥 44500摘要:化工工业的发展近年来非常迅速,其中精细化工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获得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从我国传统化工产业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对一些染料或是涂料等工作内容,但是如今科学技术发展,让其并不只是局限与这个范围中,有着更大的变化和实际应用,例如在处理污水、食品产业或是塑料产业中有所涉及,因此从定义中也被看做是专用化学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精细化工位置国家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及时对产业发展特点和发展进行把握,才能够更好调整相关工作。
关键词:化工产业;精细化工;发展前景展望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产业的快速增加,化工产业的发展也是尤其迅猛。
作为国家命门的化学产业,一直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和关注,我国的化学工业已经从原来的轻纺染料和化学工业发展成综合性强,品种多样的化学工业。
比如在污水处理食品安全加工、绿色有机等产业中均有体现。
这些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
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化工精细化工作,这对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只有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发挥出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精细化工中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点,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精细化工发展现状
精细化工是指对常规化工原料和产品进行精细化处理和加工,以提高产品纯度、质量和附加值的一种产业。
它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有机合成、无机材料、催化剂、功能性材料等等。
目前,全球精细化工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以下是该行业的一些发展现状:
1. 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纯度、高品质化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例如,农药、颜料、染料、香料、医药、电子产品等行业对精细化工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2. 技术改进和创新: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精细化工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
这包括新材料的研发、新合成方法的探索、过程优化和新型催化剂的引入等。
技术改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改善产品质量。
3. 环保意识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精细化工企业也开始注重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致力于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并开发环境友好的工艺和材料。
4. 国际竞争加剧:随着全球化的加强,国际精细化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中国是全球重要的精细化工生产和消费市场之一,但还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
5. 政策支持力度增加:为了促进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许多国家
和地区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
例如,鼓励企业进行研发创新、提供税收优惠等措施,以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总之,精细化工产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通过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政策支持,预计这一行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并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精细化工行业现状及细分市场分析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
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一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
国家适时出台相关政策,来促进国家精细化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精细化工大体可归纳为:医药、农药、合成染料、有机颜料、涂料、香料与香精、化妆品与盥洗卫生品、肥皂与合成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印刷油墨及其助剂、粘接剂、感光材料、磁性材料、催化剂、试剂、水处理剂与高分子絮凝剂、造纸助剂、皮革助剂、合成材料助剂、纺织印染剂及整理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动物用药、油田化学品、石油添加剂及炼制助剂、水泥添加剂、矿物浮选剂、铸造用化学品、金属表面处理剂、合成润滑油与润滑油添加剂、汽车用化学品、芳香除臭剂、工业防菌防霉剂、电子化学品及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生物化工制品等40多个行业和门类。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和应用领域将不断开拓,新的门类将不断增加。
精细化学品这个名词,沿用已久,原指产量小、纯度高、价格贵的化工产品,如医药、染料、涂料等。
但是,这个含义还没有充分揭示精细化学品的本质。
近年来,各国专家对精细化学品的定义有了一些新的见解,欧美一些国家把产量小、按不同化学结构进行生产和销售的化学物质,称为精细化学品(fine chemicals);把产量小、经过加工配制、具有专门功能或最终使用性能的产品,称为专用化学品(specialty chemicals)。
中国、日本等则把这两类产品统称为精细化学品。
精细化学品的品种繁多,有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聚合物以及它们的复合物。
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精细化工行业情况1、精细化工行业概况近年来,全球各个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精细化工产品作为传统化工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其化工产业均向着“多元化”及“精细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电子、汽车、机械工业、建筑新材料、新能源及新型环保材料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电子与信息化学品、表面工程化学品、医药化学品等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精细化学品市场规模将保持高于传统化工行业的速度快速增长.2、国内精细化工行业现状精细化工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附加值较高,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综合技术水平.中国十分重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目前精细化工行业已经成为化工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已取得较大的发展.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近年来中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发展迅速,2005年到2017年,中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主营业务收入由1.62万亿元增长至8.71万亿元,业务规模扩大超过5倍,具体情况如下:2005年-2017年中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公开资料整理作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一部分,精细化工行业在中国行业统计中分类为专用化学品业制造业.2005年-2014年,中国专用化学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从3,169亿元增长到1.94万亿元,业务规模扩大超过6倍,增长速度较快,且增长速度高于化工行业的整体平均水平,具体情况如下: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作为为多个行业服务的精细化工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精细化工总产值占化工行业总产值的比例为精细化率,精细化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进步程度等诸多方面.全世界范围而言,目前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精细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中国部分精细化工产品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已经开始在国际市场拥有更多的竞争力,并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基数相对较低、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等原因,中国精细化率总体相对较低.虽然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的加工地与出口地,但在高端化工类产品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部分高科技产品进口依存度较高.由于精细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未来中国将持续把提升精细化工行业科技水平、提高精细化率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方向之一.3、精细化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精细化工产品具有产品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工艺技术复杂、产品附加值高、产品对下游客户粘度较高等特点.近年来,借助于高新技术的进步,随着石油和化工行业向深加工方向发展,国际国内精细化工行业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化工行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精细化工行业也较为发达,代表了当今世界精细化工的最高发展水平.由于精细化学品的难以替代性,其应用范围不断向纵深扩张,精细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化工行业发展必然趋势.近十多年来,中国重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把精细化工作为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列入多项国家发展计划,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倾斜支持.随着科研力量及产能的提升,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已得到迅速发展,精细化率不断提升.目前精细化工细分品种与日俱增,其产能、产量、品种和生产厂家仍在不断增长.尽管如此,与化学工业发展历史更加悠久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精细化工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仍然偏低,精细化工行业的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高性能、功能化和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学品进口依存度仍然较高.相比发达国家的精细化率水平,中国的精细化工行业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工业化及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尤其是国家对精细化工行业的高度重视,未来中国精细化工行业将迎来良好机遇和广阔空间.(二)醇醚及其醋酸酯行业情况1、醇醚及其醋酸酯行业概况醇醚及其醋酸酯作为含氧活性产品,主要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的下游衍生产品,即乙二醇、丙二醇的低碳醇醚,醇醚类产品与醋酸进行酯化反应后便生成了醋酸酯类产品.醇醚及其醋酸酯类溶剂广泛应用于涂料、电子、油墨、清洗剂、化纤、纺织、化工、橡胶、炼油、化肥、医药、农药、印染等多种领域.乙二醇醚、丙二醇醚产品结构式公开资料整理醇醚及其醋酸酯在中国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初期,中国对于该类溶剂的需求主要依靠进口满足.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企业逐渐进入这一领域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不断对进口产品进行替代,中国醇醚及其醋酸酯行业也从主要依靠进口逐渐向自产为主、进口为辅转变.国内方面,2010年至2016年,中国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的产能增长1.61倍.从生产企业区域来看,多年来中国醇醚及其醋酸酯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省,生产企业主要有怡达化学、百川股份、华伦化工、江苏三木等.近年来行业内生产企业的产能扩张主要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经营经验的累积以及对于市场前景的良好预期.醇醚及其醋酸酯下游应用领域涂料、电子和油墨行业快速发展,尤其是环保型溶剂、电子级和半导体级溶剂的需求不断增长.2010年至2016年,中国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消费量从44.23万吨/年增长至76.60万吨/年,增长1.73倍,预计2020年将达到104.56万吨/年.国际方面,全球最大的醇醚及其醋酸酯生产企业为陶氏化学(DOW),其在中国设有工厂,此外国外其他主要的生产企业有莱昂德尔巴塞尔(LyondellBasell)、英力士(Ineos)、壳牌(Shell)、巴斯夫(BASF)、SK集团等.2、环氧乙烷衍生醇醚及其醋酸酯行业情况(1)产品情况环氧乙烷衍生醇醚及其醋酸酯(E系列溶剂)包括的产品种类众多,其中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是环氧乙烷下游最重要的衍生产品.乙二醇醚类产品分子内含有醚键、羟基、羰基和烷基,具备与水和有机化合物相结合的能力,该类产品以其优异的亲水、亲油性能被广泛用于溶剂、喷气燃料防冰剂、制动液原料、化学中间体、香料工业、医药工业、油田化学品等诸多领域.乙二醇醚品种较多,主要包括乙二醇甲醚(EM)、乙二醇乙醚(EE)、乙二醇丁醚(EB)、二乙二醇甲醚(DM)、二乙二醇乙醚(DE)、二乙二醇丁醚(DB)、三乙二醇甲醚(TM)、三乙二醇乙醚(TE)、三乙二醇丁醚(TB)等,其醋酸酯常用的有乙二醇乙醚醋酸酯(CAC)、乙二醇丁醚醋酸酯(EBA)、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等.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系列产品的主要用途如下:公开资料整理目前,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主要被用作各种工业过程的溶剂,其中以乙二醇丁醚及其醋酸酯的需求量最大.中国乙二醇丁醚消费量占乙二醇醚比例超过80%,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消费量占乙二醇醚醋酸酯比例约为40%.国际方面,全球最大的醇醚及其醋酸酯生产企业为陶氏化学(DOW),其在中国设有工厂,此外国外其他主要的生产企业有莱昂德尔巴塞尔(LyondellBasell)、英力士(Ineos)、壳牌(Shell)、巴斯夫(BASF)、SK集团等.2、环氧乙烷衍生醇醚及其醋酸酯行业情况(1)产品情况环氧乙烷衍生醇醚及其醋酸酯(E系列溶剂)包括的产品种类众多,其中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是环氧乙烷下游最重要的衍生产品.乙二醇醚类产品分子内含有醚键、羟基、羰基和烷基,具备与水和有机化合物相结合的能力,该类产品以其优异的亲水、亲油性能被广泛用于溶剂、喷气燃料防冰剂、制动液原料、化学中间体、香料工业、医药工业、油田化学品等诸多领域.乙二醇醚品种较多,主要包括乙二醇甲醚(EM)、乙二醇乙醚(EE)、乙二醇丁醚(EB)、二乙二醇甲醚(DM)、二乙二醇乙醚(DE)、二乙二醇丁醚(DB)、三乙二醇甲醚(TM)、三乙二醇乙醚(TE)、三乙二醇丁醚(TB)等,其醋酸酯常用的有乙二醇乙醚醋酸酯(CAC)、乙二醇丁醚醋酸酯(EBA)、二乙二醇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等.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系列产品的主要用途如下:公开资料整理目前,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主要被用作各种工业过程的溶剂,其中以乙二醇丁醚及其醋酸酯的需求量最大.中国乙二醇丁醚消费量占乙二醇醚比例超过80%,乙二醇丁醚醋酸酯消费量占乙二醇醚醋酸酯比例约为40%.(2)行业情况近年来,全球醇醚及其醋酸酯每年的产能超过300万吨,其中美国、欧洲和日本是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国家或地区.截至目前,全球最大的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生产企业为陶氏化学(DOW),其在美国、德国、阿根廷和中国均有生产装置.近年来,随着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生产技术、装置水平的不断发展,全球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的生产已经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或地区流向中国等亚洲其他国家.中国的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市场主要由几家民营企业构成,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已经有少数企业的年生产能力超过万吨,生产技术水平也得到较大提高,其中行业内主要的生产企业有怡达化学.乙二醇醚最主要的产品为乙二醇丁醚(EB),乙二醇醚醋酸酯主要产品为乙二醇乙醚醋酸酯(CAC)、乙二醇丁醚醋酸酯(EBA),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具有溶解性强、蒸发速度快、耦合性及聚结力强等特性,广泛应用于涂料、电子、油墨及清洗剂行业.中国乙二醇醚系列产品中乙二醇丁醚(EB)用量最大,乙二醇丁醚(EB)可以用作油漆的高沸点溶剂、纤维润湿剂、农药分散剂、树脂增塑剂、油墨、染料、洗涤剂、制动液等.由于乙二醇丁醚具有优良的聚结性质,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被广泛应用于水基涂料中,已成为普遍使用的大众溶剂.近年来,乙二醇丁醚的需求量发展迅猛,近五年年均增长率接近10%.目前,国内所需乙二醇醚除主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2016年乙二醇醚的进口量为17.30万吨.作为乙二醇醚中消费量最大的乙二醇丁醚,近几年消费量在20-25万吨/年,而国内的总产量仅有10万吨/年左右,每年亦有10-15吨/年的供应缺口需要依靠进口货源.2013年之前,国外公司对中国乙二醇丁醚进行低价倾销,导致国内企业的部分产能闲置,产能利用率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3年1月28日起对进口原产于美国和欧盟的乙二醇和二甘醇的单丁醚征收反倾销税,期限为5年.反倾销措施实施后,从2013年起国内乙二醇丁醚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所改善,开工率和出货量较反倾销前有明显提高,国产乙二醇丁醚较之进口产品逐步具有一定竞争力,企业整体产能利用率提升,但乙二醇丁醚产能和产量仍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需要进口货源补给,对外依存度长期存在.国内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产品长期以来产能不足,进口依存度较高.随着国内基础石油化工的快速发展,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产品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国内市场格局会加速转变,国产产品将会继续扩大在国内市场的份额.3、环氧丙烷衍生醇醚及其醋酸酯行业情况(1)产品情况环氧丙烷衍生醇醚及其醋酸酯(P系列溶剂)包括的产品种类众多,其中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是环氧丙烷下游最重要的衍生产品.丙二醇醚是以环氧丙烷和低碳醇为原料,在催化剂条件下合成的,主要有丙二醇甲醚(PM)、丙二醇乙醚(PE)、丙二醇丁醚(PB)、二丙二醇甲醚(DPM)等.丙二醇醚类主要被用作各种工业过程的溶剂,其中以丙二醇甲醚及其醋酸酯的需求量最大.由于化学结构的独特性,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具有亲油和亲水的双重功能,另外其气味温和,挥发速率适中,更容易降解、更加环保,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是一类性能优异的溶剂及专用化学品.丙二醇甲醚(PM)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是醇醚类产品中用量较大且市场份额较高的品种,其能与水、醇、酮、醚、酯、芳烃、脂肪烃等混溶,并且能溶解多类型高聚物.因此,丙二醇醚及其醋酸酯可应用于涂料、电子、油墨和清洗剂等高端下游行业,也可作抗冻剂、萃取剂和其他有机合成原料.丙二醇甲醚(PM)是一种挥发较快的溶剂,其对于光固化溶剂型体系的溶解能力被作为一个标杆.丙二醇甲醚(PM)对大部分树脂有较好的溶解能力,因此是高档涂料常用的产品,同时也是用于制造“光刻胶”的电子化学品之一,是一种优良的电子清洗剂.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是以丙二醇甲醚(PM)为起始物料,再与醋酸反应后生成的深加工产品,其分子结构中既有醚键,又有羰基,羰基又形成了酯的结构.在同一分子中既有非极性部分,又有极性部分,两部分的官能团既相互制约排斥,又各自起到其固有的作用,因此对非极性物质和极性物质都有一定的溶解能力.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作为纤维素溶剂,可用于乙基纤维素、硝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等;作为高聚物溶剂,可用于聚苯乙烯、聚醋酸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石油树脂、醋酸树脂等;作为橡胶溶剂,可用于天然胶、氯丁胶、乙丙胶、丁腈胶、丁苯胶等;作为天然大分子物溶剂,可用于各种油脂、蜡、胶和松香.在涂料工业中,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广泛用作溶剂,几乎所有的纤维和树脂的清漆和乳胶漆都可采用,在一般溶剂如二甲苯、混合芳烃中加入少量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可提高成品油漆的诸多性能,如降低挥发速率、提高流平性、增加平滑性、使涂膜平整且富有光泽等;在皮革工业中作为糅剂的溶剂,可提高皮革的柔软性和保持良好的光泽;在印刷行业中是印刷油墨的优良溶剂.此外,丙二醇甲醚(PM)、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在液晶、半导体等制造过程中是重要的过程化学品.将丙二醇甲醚(PM)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的溶液用做清洗液,行业用量较大.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也是光刻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端电子化学品领域,随着国内环氧丙烷醇醚及其醋酸酯(P系列溶剂)部分生产商的技术提升,目前已可以满足电子级需求,未来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实现在这一领域对进口产品的替代.(2)行业情况丙二醇醚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和巴西等国家和地区.陶氏化学(DOW)、莱昂德尔巴塞尔(LyondellBasell)和壳牌(Shell)是世界主要的丙二醇醚生产企业,其中陶氏化学(DOW)的产能约占世界总产能的30%以上.自2005年以来,随着丙二醇醚在各领域应用的不断推广,丙二醇醚的产量和需求量稳定增长.2010年全球丙二醇醚的产量为54.67万吨,2016年增长至81.79万吨,增长率为49.61%,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亚洲地区.2010年中国丙二醇醚的产量为16.77万吨,2016年增长至29.69万吨,几乎翻倍.在中国,丙二醇醚中丙二醇甲醚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占丙二醇醚类总产量超过50%.预计未来几年中国部分丙二醇醚应用的领域会不断扩大,丙二醇醚的需求量将得到较快增长.2010年至2016年间,中国丙二醇醚进口量基本保持稳定,而出口量则稳步增长,2010年出口量6.05万吨增长至2016年的9.07万吨.丙二醇醚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除用于生产醋酸酯外,丙二醇醚凭借其亲油和亲水的双重功能,作为气味温和、挥发速率适中、更容易降解、更加环保的溶剂,主要应用于电子、涂料和油墨等行业.未来几年,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丙二醇醚在电子领域的应用将会继续增长.丙二醇醚醋酸酯行业近年来同样发展迅速,生产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丙二醇醚醋酸酯生产国,2016年中国丙二醇醚醋酸酯产量占全球产量的36.60%,其次是西欧,产量占全球产量的31.01%;消费方面,西欧是全球最大的丙二醇醚醋酸酯消费地区,消费量占全球的30.09%,其次是中国,消费量占全球的26.98%.预计2016年至2020年,全球丙二醇醚醋酸酯消费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中国,年均增长率约为6.17%,高于同期全球丙二醇醚醋酸酯3.55%的消费量增长率.(九)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其影响1、上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对本行业的影响上游主要为大宗原材料,例如乙烯、环氧丙烷、正丁醇、醋酸等,该等原材料主要来源于石油及煤,该等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供应商主要为大型的国有、民营及外资企业.主要原材料的价格理论上与原油及煤价格存在一定关联性,市场价格公开透明.2015年至2017年CFR东北亚乙烯现货中间价(美元/吨)公开资料整理2015年至2017年华东地区环氧丙烷市场平均价(元/吨)公开资料整理2、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对本行业的影响下游客户主要集中在涂料、电子和油墨行业.涂料、电子和油墨行业目前处于稳定发展的上升阶段,且该等行业面对的下游终端行业普遍经营状况良好.下游行业的良性发展为本行业提供了稳定保障.①涂料行业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油或乳液为主,添加相应助剂,也可以添加颜料、填料,再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因此各类型的涂料几乎都离不开溶剂.近年来,世界涂料行业尤其是亚太地区涂料行业发展迅速.2016年全球涂料市场销售总额达到近1,500亿美元,2012年至201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5%,其中欧洲地区年均复合增长率仅为1.8%,而亚太地区复合增长率为8.3%.目前,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涂料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5%以上.在此背景下,中国涂料行业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涂料生产大国.2001年至2017年,中国涂料年产量从121.06万吨增长至1,794.03万吨,增长近15倍,涂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醇醚及其醋酸酯类溶剂产品的下游应用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2001年-2017年中国涂料产量(万吨)②电子化学品行业电子化学品,也叫电子化工材料,是指为电子工业配套的精细化工材料,主要特点有品种多、质量要求高、对环境清洁度要求高、产品更新换代快、资金投入量大、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电子化学品的质量不但会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质量,而且会对电子制造技术的产业化产生重大影响.电子工业的发展要求电子化学品产业发展与之同步.因此,电子化学品成为世界各国为发展电子工业而优先开发的关键材料之一.过去十年,全球电子工业发展迅猛,相应的电子化学品行业也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全球电子工业化学品在2010年至2016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中国电子化学品行业复合增速约为15%,2016年中国电子化学品市场容量约为500亿元人民币.中国大陆由于产业集群优势和成本优势,成为承接电子产业转移的核心地区.以PCB行业为例,中国PCB产值全球占比从2008年的31%提升至2016年的48%,且占比仍在快速提升中,未来占比有望达到60%以上.LCD面板厂集中在中国大陆且新增产能全部来自于中国大陆的龙头企业扩产,中国集成电路行业进口依存度较高,但中国将集成电路的发展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仍将保持持续快速增长.2016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已达到约3,000亿元,满足27.5%的国内市场需求,国内市场总规模达到11,000亿元左右.预计到2020年,中国集成电路需用电子化学品将达到近600亿元,2016年至2020年年均增长率约为8%.③油墨行业油墨是一种由颜料微粒均匀分散在连接料中并具有一定黏性的流体物质,是出版物印刷和包装印刷的重要材料.油墨工业产生于西方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因化工和包装印刷业的发展而得以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全球油墨制造业产量不断上升,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全球前10大油墨企业约占全世界70%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中国、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世界主要的油墨生产国和消费国.近五年来,中国的油墨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至2016年,年产量由50万吨增长至9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尽管近年来受经济形势影响,油墨行业由高增长转入缓慢增长,但国内油墨市场总量仍然在稳步扩大.2016年中国的印刷行业总产值同比增长约10%,在快速增长的印刷行业带领下,油墨行业有望持续保持景气.预计未来五年,国内市场对油墨总体需求将保持持续增长,胶印油墨市场需求量仍每年保持6%的增长速度,其中高端油墨需求量剧增,特别是水性油墨,平均每年保持15%的增长速度.油墨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其上游的醇醚及其醋酸酯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2024年精细化工园区市场发展现状概述精细化工园区是指集中布局和发展精细化工企业的专业化产业园区,是推动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有效载体。
在当前经济与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精细化工园区市场正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精细化工园区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1. 市场规模与发展趋势精细化工园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产业集聚效应显著:精细化工园区通过集聚企业在同一区域内,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产业链,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
•技术升级促进市场增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精细化工园区市场正在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推动了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国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精细化工园区市场受益于全球化趋势,不断拓展出口市场,满足国际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2. 市场竞争与发展瓶颈尽管精细化工园区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仍然面临着一些竞争与发展的瓶颈:•市场竞争加剧: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成为常态,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环境污染与安全隐患:精细化工园区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问题,这不仅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也影响了园区市场的形象和声誉。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不足:部分精细化工园区仍存在技术水平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等问题,缺乏创新动力和产业升级能力。
3. 发展建议与前景展望为了克服市场竞争和发展瓶颈,提升精细化工园区市场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下是一些建议:•加强园区规划与管理:制定明确的园区规划和管理措施,加强园区环境、安全和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技术创新研发,培育和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推动精细化工园区市场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方向升级。
•推动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引入绿色生产理念,推动园区企业转型升级,减少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08化工(一)班胡发丁 0803021001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
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
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由于科学技术和工农业各部门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要求加快精细化工的发展,以提供各种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学品。
由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石油化工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并具有技术优势,能为精细化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中间体和技术条件。
一些缺乏资源的工业发达国家,由于二次能源危机的冲击,不得不改变化工产品的结构,将其战略重点由石油化工转向省资源、省能源、附加价值高和技术密集的精细化工,以便用技术优势弥补资源劣势。
由于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石油化工已经发展到由量到质的转变阶段,目前其通用产品的量己能基本满足需要,故要求进一步开发新产品,开拓新的市场,那只有转向发展功能性材料、特种材料和专用商品。
由于新技术的挑战,例如新材料、生物工程、新功能元件等是新一代产业的基础技术,它与精细化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故要求精细化工迅速发展。
一、国际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各国纷纷加大了精细化工产业的开发和利用。
世界范围内都在试图依靠科技使精细化工生产出更多的能源替代品,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尤其是发达国家,化工产品的精细化比例不断上升,科技投入的比例不断上升,不断研发新产品,发达国家在发展精细化工方面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十分注重科学技术的保护,严格控制技术外流,形成一定的技术垄断,保持精细化工领域的国际发展优势。
精细化工现状发展及策略在精细化工领域,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迅速,并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
精细化工是指通过微观、指纹和定制的方式对化学物质进行精确设计和生产的工艺。
它与传统的化工产业相比,更加注重产品的精确性、先进性和环保性。
首先,精细化工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精细化工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基于纳米技术的新材料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这些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力学、光学和电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能源和生物医学等领域。
此外,基于生物技术的精细化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合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方法,可以生产出更纯净、高效的化学品。
其次,精细化工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精细化工产品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医药、农药、功能性材料等。
这些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不仅满足了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根据《精细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精细化工产业的总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精细化工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壁垒较高,研发成本较大。
精细化工产品通常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制备工艺,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源和资金。
其次,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是制约精细化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些精细化工产业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对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这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
此外,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面临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和竞争压力,需要制定有效的发展策略。
为了进一步发展精细化工产业,需要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技术水平。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精细化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支持,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
其次,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推动精细化工技术的实际运用。
此外,加强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是发展精细化工产业的重要保障。
中国精细化工产业现状和趋势嘿,朋友!你知道吗,中国精细化工产业那可是相当重要啊!
中国的精细化工产业,目前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就拿日用化学品来说吧,你看看现在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化妆品、洗涤用品,那可都是精细化工的成果呀!而且啊,在医药领域,精细化工为各种特效药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关键的支持。
现状嘛,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方面,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这就像给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人们对高品质、个性化的精细化工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这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和提升品质。
另一方面,环保压力也不小呢,就好像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剑,时刻提醒着企业要绿色发展。
趋势上看,智能化生产那肯定是未来的一大方向。
就好比是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带着精细化工产业飞速前进。
企业会越来越依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绿色环保也会成为重中之重,谁要是不重视环保,那可就要被市场淘汰啦!
你想想看,以前那些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现在不都在积极转型升级嘛!这就像一场赛跑,谁能率先冲过绿色发展的终点线,谁就能在未来占据优势。
再比如,一些新兴的领域,像新能源材料、电子化学品等,那发展速度简直像火箭一样!这给精细化工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机遇。
咱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多优秀的企业和人才,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那中国精细化工产业的未来绝对是一片光明啊!难道不是吗?所以啊,我们都要对中国精细化工产业充满信心!。
国内外精细化工现状及发展趋势近年来,精细化工行业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细化工是指对化学原料进行精细加工和提纯,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学品。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介绍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精细化工现状我国精细化工行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渐成为全球精细化工的重要生产基地。
目前,我国精细化工产品已涵盖了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助剂等多个领域。
其中,有机化工产品如农药、染料、医药中间体等产量和质量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同时,我国在新材料、高性能化工品、高端装备等领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精细化工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品种相对较少,创新能力相对不足。
其次,一些企业在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差距较大,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有待提高。
此外,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也是我国精细化工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国际精细化工现状国际精细化工行业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在精细化工领域具有较高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占有率。
这些国家在产品创新、技术研发和质量控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巴西等也在精细化工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全球精细化工产业的重要参与者。
国际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绿色环保化成为全球精细化工行业的共同追求。
各国纷纷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动精细化工产品绿色生产和循环利用。
其次,新材料、高性能化工品和生物技术成为精细化工行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将推动精细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
此外,生物技术的发展将为精细化工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国内外精细化工发展趋势国内外精细化工行业在未来将呈现出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首先,技术创新将成为精细化工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各国纷纷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精细化工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
其次,绿色环保将成为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特征。
2023年精细化工园区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细化工园区行业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政策环境、技术水平、竞争格局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了解该行业的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市场需求精细化工园区行业主要生产各种高附加值和特殊用途的化工产品,如医药中间体、特种化工品、氟化物等。
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染料、涂料、食品添加剂、电子材料等产业领域,市场需求大。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精细化工产品的市场前景仍然广阔。
二、政策环境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化工行业发展,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支持企业发展。
例如,2016年7月国家发布了《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提出鼓励企业实施战略性转型,逐步向高附加值、高科技领域转型升级。
此外,政府还对精细化工行业的研发和出口给予税收和财政等方面的扶持。
这些政策和措施将为精细化工园区行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三、技术水平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需要高度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我国的精细化工行业开始起步较晚,技术水平总体上还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但是,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并积极引进和吸纳国外的优秀技术和人才,加快了技术进步的步伐。
目前,我国的一些精细化工企业已经具有了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一些产品还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领先的生产能力,可以满足国内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四、竞争格局目前我国的精细化工园区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一些大型企业占据了市场主要份额,然而,也有不少中小型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不断壮大。
随着精细化工园区行业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也会更加激烈。
企业如何保持核心技术的竞争优势,如何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技术合作与创新,将是当前和未来精细化工园区企业面临的挑战。
总之,精细化工园区行业市场环境正在不断变化,行业内的企业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竞争力,同时抓住机遇和政策扶持来积极拓展市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优势。
精细化工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精细化工是指对原始化学物质进行精密控制和处理,以生产高纯度和高附加值的化学品的一种工艺。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精细化工市场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分析精细化工市场的现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2. 精细化工市场的现状精细化工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化学工业的关键部分。
该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
精细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涂料、塑料等行业,对各个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全球精细化工市场的主要特点包括:•市场需求稳定增长: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中产阶级的扩大,对精细化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出现为精细化工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地区市场差异明显:发达国家市场相对饱和,发展中国家市场潜力巨大。
然而,精细化工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环境和安全问题: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污染物和危险品,需要加强环境和安全管理。
•价格波动: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精细化工产品的成本和利润率造成影响。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部分国家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对精细化工产品的国际贸易带来不确定性。
3. 精细化工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尽管面临一些挑战,精细化工市场在未来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以下是未来发展的一些趋势:•市场细分和定制化:随着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增加,精细化工市场将面临市场细分和定制化的趋势,为企业带来更多商机。
•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将推动精细化工行业向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转型,这将是未来市场的发展方向。
•高新技术应用:新材料、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将推动精细化工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区域市场的重要性增加: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崛起将使精细化工市场的重心逐渐向亚洲、拉美等地区转移。
4. 总结精细化工市场作为全球化学工业的关键部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精细化工市场在技术创新、市场细分、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论我国精细化工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精细化工是化工行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涉及到高附加值化学品的生产和应用。
近年来,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的现状和趋势: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产值持续增长,已
经成为化工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我国精细化工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2.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精细化工行业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
国外先进技术,并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已经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将进一步提高。
3.产品结构优化: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精细化工产品结
构将逐渐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在传统领域基础上,我国将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发展高新技术领域。
4.绿色化发展: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将加大环保力度,积极推动
绿色化发展。
通过推广和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5.国际竞争力提升:随着我国精细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
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将得到提升。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总的来说,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但也有很多机遇。
我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精细化工行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促进行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精细化工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
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已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
关键词;精细化工行业现状发展趋势一、精细化工行业特点1.产品的生产规模大小不一,差别极大,从十万吨/年到仅几十公斤/年,多以批量方式生产;2.产品的附加值高,通常产品的利润率在10%以上,有的高达30%~50%;3.占下游产品的成本比例较低,但对下游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影响较大;4.配方对产品性质的影响非常大,配方的微弱差别往往造成产品性能的很大变化;5.产品推陈出新的周期比较短,需根据下游产品的变化及时更新或改进;6.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如没有精细化工产品,人类的生活将难以想象。
二、精细化工行业现状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工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世界精细化工已进入成熟期。
精细化工的发展速度将高于一般化工产品,精细化工率不断提高。
我国从“六五”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了一大批精细化工装置,建成了一批精细化工基地或园区,精细化工率已经达到48%,但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精细化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形成了科研、生产和应用基本配套的工业体系,一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总体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主要表现为:1.生产技术水平普遍较低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如加氢还原、连续硝化、绝热硝化、液体SO3磺化等还未普遍使用,不少小企业的生产还是作坊式的,自动化水平不高。
尤其是在单元操作、工艺路线及产品后处理等方面还停留在60、70年代的水平上。
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共五篇]第一篇: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摘要:阐明了精细化工是化学工业发展的必热趋势及精细化工的主要特点和作用.介绍了我国精细化工的现状和国内外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新领域精细化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精细化工;化学工业;现状;发展趋势Abstract: To clarify the fine chemicals are the main features and functions will hot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emical industry and fine chemicals.The trends of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fine chemical and fine chemical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the main issue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in our new field of fine chemicals 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Keywords: fine chemicals;chemical industry;status quo;trends近年来,我国精细化工行业发展较为迅速,化工园区的基地化、规模化建设正在加速,外商外资全方位进入我国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
“十一五”期间,我国精细化工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竞争和发展的新阶段。
“十二五”阶段,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精细化工行业也将面临结构调整和产品创新。
预计到2015年,我国精细化工产值将达16000亿元,比2008年增一倍,精细化工产品自给率达到80%以上,逐步向世界精细化工强国迈进。
综述四川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展望xx(四川理工学院应用化学)摘要:通过对四川精细化工行业的了解,并结合四川精细化工行业的发状况及相关重点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部分精细化工产业分布对四川精细化工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四川精细化工发展现状展望前言精细化工是生产精细化学品工业的通称。
具有品种多,更新换代快;产量小,大多以间歇方式生产;具有功能性或最终使用性:许多为复配性产品,配方等技术决定产品性能;产品质量要求高;商品性强,多数以商品名销售;技术密集高,要求不断进行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应用技术的研究,重视技术服务;设备投资较小;附加价值率高等特点。
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己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一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
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的高低己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大体可归纳为:医药、农药、合成染料、有机颜料、涂料、香料与香精、化妆品与盥洗卫生品、肥皂与合成洗涤剂、表面活性剂、印刷油墨及其助剂、粘接剂、感光材料、磁性材料、催化剂、试剂、水处理剂与高分子絮凝剂、造纸助剂、皮革助剂、合成材料助剂、纺织印染剂及整理剂、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动物用药、油田化学品、石油添加剂及炼制助剂、水泥添加剂、矿物浮选剂、铸造用化学品、金属表面处理剂、合成润滑油与润滑油添加剂、汽车用化学品、芳香除臭剂、工业防菌防霉剂、电子化学品及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生物化工制品等。
1. 四川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状况1.1 四川精细化工的地域分布1.1.1 四川泸州精细化工基地泸州是全国大化工基地、也是全国最早的精细化工业基地。
它利用泸州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延伸油脂精细化工产业链,发展油脂衍生物精细化学品,用作塑料、橡胶、以及金属加工、日用化学工业的助剂。
从化学工业的角度分析,泸州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大化工基地,以及最早的全国精细化工基地之一(注:全国第一批精细化工基地中四川有两个,一个是德阳的皮革精细化工基地、一个就是泸州的油脂精细化工基地);拥有泸州老窖、泸天化、北方化工、川天化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化工企业,本地和周边具有高水平的化工人才培养和化工高新技术研究的高等院校。
临近地区化工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化工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较为坚实。
化学工业相关的配套工业,如机械工业、化工设备加工等相对比较完善。
泸州地处川、渝、贵的交汇地区,交通比较发达。
境内及其周边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矿、磷矿资源,以及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等等,都为泸州发展化学工业,尤其是发展生态、环保、可持续化学工业、发展高新化工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有农产品精细化工,比如植物活性物的利用、植物纤维的深加工、农作物秸秆制乙醇及其衍生物。
还可以对硫铁矿资源进行深加工合成硫酸,矿渣制备氧化铁无机精细化学品。
结合泸州的氯碱化工进一步加工成三氯化磷、五氯化磷、三氯氧磷、进而加工成磷酸酯、亚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从而可以向农用化学品如低毒低残留可生物降解的杀虫剂、除草剂等方向发展。
1.1.2 四川德阳精细化工基地德阳的皮革精细化工基以德赛尔化工、泰华鞋业、祥松制革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发展迅速。
产业内创建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各1户,建成了“全国绿色高新精细化工示范基地”、“四川省皮革化工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英皮革化学品产业化创新中心”,牵头成立了“四川省皮革化工材料创新联盟”。
其重点支持规划年产1万吨皮革、纺织用新型环保鞣剂的四川德赛尔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
重点支持奥林涂料公司涂料制造项目,强化技术引进和技术合作,改造工艺流程,提高产业附加值。
同时德阳新兴产业基地的主攻方向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等5大产业,对于新型化工基地建设,则是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传统化工产业转向清洁化工、精细化工和高附加值。
德阳以磷矿资源加工利用为主线,加快实施磷化工行业清洁化生产;大力发展高端天然气精细化工。
主要企业有以磷酸盐产品和生物医药原料为主的德阳铭程,生产可溶性硅酸钠,五水、九水偏硅酸钠系列产品的专业厂家的德阳市二重精细化工厂。
1.1.3 成都及周边的精细产业状况成都及周边地区主要是依托刚刚引进的和建成的两大石化基地形成自己的精细化工产业链,以及引进的外资为主,现在企业在日化的发面比较有优势。
主要精细化工企业有成都蓝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化妆品、洗涤剂生产企业之一。
能生产粉、膏、液三大系列的合成洗涤剂以及膏霜、香水、香波等系列的化妆品。
成都市双流县宏凯精细化工厂是一家专业生产原子灰、汽车油漆、防盗门油漆、工业用漆的企业。
产品主要有原子灰、防盗门油漆、工业用漆、汽车油漆等系列产品若干个品种的产品。
广泛用于汽车、轮船、机械、防盗门、家俱、车床、建筑等制造行业。
成都惟精防水材料研究所专业生产成都惟精防水材料研究所研制的高新技术与专利产品。
品位双二五(双-25)、“130”硫化剂、过氧化二叔丁基、叔丁基过氧化氢、2,5-二甲基-2,5-己二醇等。
成都市美郦斯精细化工厂主要研发生产出三十余种汽车美容护理用品。
成都市蓝波达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产品包括水处理药剂及电子助焊剂两大系列。
该公司研制生产的电子焊料及焊剂,包括CTH系列助焊剂(免洗型、水溶性、松香型、喷涂型)、CTG焊锡膏(水溶性、免洗型)、CTX清洗剂、CTU灯泡专用印油及其它电光源产品。
同时是西南地区水处理剂专业生产厂家。
主要产品有聚羧酸系列、有机磷系列、复合剂系列、清洗剂系列、杀菌灭藻剂系列、絮凝剂系列等。
1.1.4自贡精细化工产业情况自贡市不仅是全省井矿盐、氯碱生产的重要基地,同时又是全国有机硅、有机氟、环氧树脂三大系列化工原料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
盐化工具有明显的产业集群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优势。
作为自贡的重要支柱产业盐化工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正逐渐的成为我国井矿盐、两碱、有机氟、有机硅、环氧树脂、特种炭黑生产基地。
近年来,自贡市通过以市场为导向,结构调整为主线的思路,运用市场机制,招商引资,推进多种形式的联合,兼并与重组等方式,带动了一批中小型企业发展壮大,使盐化工产业集群形成一定总量规模,企业集聚度高,盐以舒平制盐业区为基地;化工以富顺晨光化工园区为基地相呼应的盐化工经济板块、产品结构已经完成由盐、基础化工为主的产品转变。
目前已形成久大公司、昊华西南化工公司、晨光院的多品种盐、日化产品、全国食盐配送中心、甲烷氯化物、合成氨、医药化工、有机氟、有机硅、环氧树脂等产业集群。
整个产业具有高速和产业升级趋势。
同时自贡盐化工产业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特别是有轻工设计研究院、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中橡炭黑研究设计院大批科研人员,为接受国际性产业转移,加快自贡盐化工产业升级创造出了条件。
1.1.5 达州精细化工产业情况达州万源市的自然资源优势越来越明显。
除了储量丰富的天然气、钾盐、原煤、石膏、铁矿、石灰石,这里更是以“硒”为贵。
万源不但是全国三大富硒带之一,也是四川省惟一的天然富硒区。
作为国家川气东送工程的源头,达州市天然气资源量高达3.8万亿立方米。
立足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达州市加速天然气资源转化,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建设全国一流的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区。
现在中石化齐鲁分公司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项目、达州市汇鑫能源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香港玖源40万吨合成氨/45万吨尿素项目、达州钢铁集团20万吨二甲醚项目。
1.1.6 南充精细化工产业情况南充天然气资源丰富。
据中石油、中石化的初步勘探,仅仪陇“龙岗”气田储量就超过7000亿立方米,是目前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天然气海相整装气田。
盐卤资源贮量超过1万亿吨,具有品位高、质量好、易开采等特点。
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岩盐资源和天然气净化副产品如硫磺等资源,以合成气、乙炔气和盐为先导,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通过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相关联度强的项目,打造乙炔、盐气化工、烯烃三大特色产业链,最终形成西部最大的天然气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盐化工产业基地、生物质能源基地。
现在南充的精细产品主要是南充炼化总厂生产的航空润滑油、薄膜防锈油、水翼艇发动机润滑油及微晶蜡等精细化工产品在国内独具特色;光亚科技公司成功开发的缔合聚合物驱油剂、智能凝胶等精细化工产品,属国家专利产品;宏泰生化的甲醇蛋白、兰天化工的亚氨基二乙腈、春飞13化的纳米晶硅、石达公司的聚丙烯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农用化工正在向精细化工转移,部分企业已具备发展石油天然气化工的基础条件。
1.1.7 四川其他地方精细产业情况乐山的井盐发展史不仅从未中断,并且在今天仍以盐为基础,一根(盐卤)生“三干”(两碱一酸),“三干”又衍生出PVC、三聚磷酸钠、草甘膦、稀土萃取、有机硅、多晶硅等等,枝繁叶茂,呈现出盐磷精细化工的纵深式可持续发展态势。
但盐磷化工发展不足。
遂宁化工逐步形成了天然气、盐卤、石油、金属锂、工业硅、碳素、新能源等多元化发展格局。
以盛马化工副产品为原料的锦泰石油、聚能科技、达科特、源创化工等一批石油精深加工企业相继落户大英精细化工园,自贡久大控股蓬莱盐化的3万吨溴、碘、钙、钡装置,10万吨品种盐, 90万吨真空盐等项目;四川天齐锂业整体收购射洪锂业公司,生产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跃居亚洲第一锂盐基地;上海泰禾集团10万吨/年亚氨基二乙腈、10万吨双甘膦,美丰公司60万吨复肥项目、天赋军安公司20万吨PVC项目先后落户安居。
宜宾筠连矿区无烟煤储量35.82亿吨,约占四川省煤炭储量的四分之一,是全省最大煤田,然而大型煤化工产业的生产模式从其上游产品延伸至下游产业链生产工艺环环相扣,其主要的上游产品气头(煤气化)生产甲醇要求规模化才能避免重复投资,而上游产品甲醇将是煤炭的主要耗源,且甲醇属剧毒,不适宜长途运输,因此只有将甲醇生产后就地转化为下游产品二甲醚、烯烃、醋酸。
1.2四川精细化工发展面临的形势1.2.1全球正在孕育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
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技术、新产业迅猛发展,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和粮食危机等全球性问题的挑战,世界主要国家加快调整发展战略,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围绕战略性新兴产的竞争正在不断展开。
1.2.2国家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和“十二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1.2.3国内区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