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作 业 之2) - 矿物与功能晶体材料微结构研究室
- 格式:pdf
- 大小:14.22 KB
- 文档页数:1
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矿物岩石学》线上课程建设探索*马莉燕,丁伟*,王葆华,赵义来,白令安,温淑女,杨金豹(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一、概述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070901)属于地质学(0709)的二级分支学科,涉及相关的课程包括“晶体光学与造岩矿物”“岩浆岩岩石学”“沉积岩岩石学”“变质岩岩石学”“岩石学”“矿物学与岩石学”“环境矿物学导论”“成因矿物学概论”“岩石显微结构分析”“岩矿物理化学”等10门课程[1]。
其中,矿物学是研究矿物化学组成、内部结构、外表形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形成和变化的条件、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形成与演化的历史和用途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2-3]。
岩石学主要研究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产状和分布、岩石成因和形成环境等[2-3]。
无论从事地质学基本理论的研究,还是勘探开发利用地下资源或解决实际工程地质问题,都需要有矿物岩石学的基本理论[2]。
因此,在我国本科院校开设的地质类工科专业,包括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都将“矿物岩石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4]。
结合矿物岩石学专业性强、知识点多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以MOOC课的形式在线授课,尽管已有少量矿物岩石学相关课程MOOC的教学改革探索[5]。
然而,截至目前,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能搜索到《矿物岩石学进展》《岩石学》《结晶学与矿物学》等有些相关性课程,而缺少《矿物岩石学》的在线课程。
2019年国家发布《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关于一流课程的5类推荐类型中,有2类就是与线上课程有关的,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混合式教学,可以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故此,《矿物岩石学》在线课程建设是本课程改革建设的主摘要:为响应国家一流课程建设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我校《矿物岩石学》课程组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建设,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英文名称:Crystallography and Minera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面向对象:地质学理科基地班课程负责人:李胜荣《结晶学与矿物学》教学大纲(总学时:128讲课学时:64实验学时:64)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分为《结晶学与矿物学》(一)和《结晶学与矿物学》(二)两部分。
《结晶学与矿物学》(一)占96学时,与地质学、地球化学和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类)等专业96学时的《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安排相同。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掌握结晶学与矿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结晶学部分主要包括晶体的基本性质及其所导出的若干规律;晶体生长和晶面发育的理论;晶体对称规律的认识和晶体的对称分类以及晶体化学的基本理论;要求能用所学理论解释有关矿物学现象。
矿物学部分主要包括矿物的晶体化学分类;矿物的主要结构类型;各大类和各类矿物的晶体化学与形态物性通性;掌握50余种矿物的鉴定特征并掌握鉴定未知矿物的技能。
初步掌握矿物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矿物的成因及其标型组合;初步认识矿物的主要用途。
通过矿物学专题讨论,了解矿物学的最新进展。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结晶学与矿物学》(一)分15章进行讲授。
各章的基本内容、要求和学时分配如下:第一章绪论 2学时着重讲述晶体的基本概念,空间格子的概念、要素和基本类型,晶体的基本性质。
简述结晶学与矿物学的关系。
要求掌握晶体的概念,晶体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晶体的生长与面角守恒定律 2学时着重讲述晶体层生长和螺旋生长的机理,晶面发育的布拉维法则与周期键链理论。
简述影响晶体生长的外因和面角守恒定律。
要求能够用晶体生长和晶面发育的理论解释有关的矿物学现象。
第三章晶体的测量和投影 2学时简单介绍有关测量与投影的方法,主要讲述晶体的极射赤平投影。
要求掌握晶体的投第四章晶体的外部对称 2学时重点讲述晶体对称的概念、晶体对称要素、对称型(点群)概念和晶体的对称分类。
大学化学教材1、大学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大学化学教程——高等学校教材3、新大学化学(第二版)4、大学化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5、化学功能材料概论——高等学校教材6、新编普通化学/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7、大学基础化学/高等学校教材8、大学化学9、大学化学10、大学普通化学(第六版)11、大学化学教程——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12、大学化学13、化学实验教程——高等学校教材14、大学化学(高等学校教学用书)15、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上下)/高等学校教材16、大学化学教程/高等学校教材17、大学基础化学/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18、新大学化学19、大学化学原理及应用·上下册20、普通化学(英文版)21、近代高分子科学22、绿色化学与环境23、普通化学简明教程24、大学化学(第二版)——高等学校教材1、大学化学/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金继红主编•丛书名:•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ISBN:9787502597221•出版时间:2007-1-1•版次:1•印次:1•页数:403•字数:679000•纸张:胶版纸•包装:平装•开本:16开•定价:39 元当当价:30.6 元折扣:78折节省:8.40元钻石vip价:30.60 元••共有顾客评论0条内容提要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与中学化学的衔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概念阐述准确,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
本书包括物质的聚集状态、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平衡、化学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酸碱滴定、重量分析)、氧化还原和电化学基础(含氧化—还原滴定)、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含配位滴定)、单质和无机化合物、表面与胶体、环境化学及材料化学等内容。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对化学要求较多的材料、地质、能源、环境、冶金、海洋等专业的基础化学教学使用。
《火成岩岩石学》读书随笔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火成岩岩石学的定义和研究意义 (3)1.2 火成岩岩石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4)二、火成岩的基本概念 (5)2.1 火成岩的定义和分类 (6)2.1.1 岩浆岩的定义和分类 (8)2.1.2 火山岩的定义和分类 (9)2.1.3 玄武岩的定义和分类 (9)2.2 火成岩的矿物组成 (11)2.2.1 岩浆岩的矿物组成 (12)2.2.2 火山岩的矿物组成 (13)2.2.3 玄武岩的矿物组成 (14)三、火成岩的形成过程 (15)3.1 岩浆的形成和演化 (16)3.2 岩浆与围岩的相互作用 (17)3.3 火成岩的结晶和生长过程 (19)四、火成岩的结构和构造 (20)4.1 火成岩的结构分类 (21)4.1.1 全晶质结构 (23)4.1.2 非全晶质结构 (24)4.2 火成岩的构造分类 (25)4.2.1 构造岩 (26)4.2.2 斑状构造 (27)4.2.3 线理构造 (29)4.2.4 块状构造 (30)五、火成岩的分类和鉴别 (31)5.1 火成岩的分类方法 (33)5.2 火成岩的鉴别特征 (35)六、火成岩的应用 (36)6.1 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38)6.2 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9)6.3 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40)七、总结与展望 (41)7.1 本书的主要内容和学习重点 (42)7.2 火成岩岩石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43)一、内容综述《火成岩岩石学》是一本深入探讨火成岩岩石学的专业书籍,它系统地介绍了火成岩的成因、分类、结构、构造以及岩石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对于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质构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成因与分类:本书首先详细阐述了火成岩的成因理论,包括岩浆成因说、火山成因说等,并根据岩浆冷却速度和方式的不同,将火成岩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三大类。
第1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地球科学地质学普通地质学均变说灾变说将今论古二、填空题1.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2.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及()等若干方面。
3.地质学的研究程序一般包括()、()、()及()等方面。
4.“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
”这句话的意思是(“”)。
简言之,就是地质研究中常用的(“”)的思维方法。
这一思维方法由英国地质学家()所提出,并由()发展和确立。
5.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依据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各种()。
三、问答题1.从总的方面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地质学研究中采取了哪些特殊的研究方法?2.研究地质有哪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3.在地质学中又可分出哪些分支学科?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4.在应用“将今论古”的思维方法进行地质分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5.怎样正确认识“均变说”与“灾变说”对地质发展演变过程的解释?6.《普通地质学》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是什么?7.学了“绪论”部分以后,你对地质学和地质工作有了哪些初步认识。
第1章绪论答案二、填空题1.地壳及与地壳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2.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层年代与地质发展历史;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力与地质作用;地质学的应用问题。
3.资料收集;野外考察;分析化验与模拟试验;综合解释。
4.今天是过去的钥匙;将今论古;郝屯;莱伊尔。
第2章矿物一、名词解释克拉克值元素丰度矿物单质矿物化合物矿物类质同象同质多象晶质体晶面结晶习性条痕解理解理面断口硬度岩石火成岩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酸性岩岩石的结构显晶质结构稳晶质结构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自形晶半自形晶它形晶岩石的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流纹状构造块状构造枕状构造沉积岩碎屑岩粘土岩生物岩生物化学岩碎屑结构泥质结构化学结构生物结构成岩构造层理层面构造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交层理泥裂波痕假晶印模球度圆度分选性成熟度胶结物胶结类型变质岩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变余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碎裂构造二、是非题1.为纪念克拉克的功绩,通常把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
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2矿物加工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托xx矿冶研究总院建设,于20xx年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是科技部批准建设的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矿物加工领域开展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矿物加工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国际国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主要研究课题:1、选矿理论及工艺技术。
硫化矿矿物和部分氧化硫化混合矿分离过程的电化学理论研究,矿物晶体结构和表面结构研究,矿物加工的粉碎理论和浮选晶体化学理论研究。
2、碎磨、分级及分选新理论、新装置。
矿石粉碎突变理论、分形理论研究,颗粒分级的概率理论和分级力场理论研究,通过应用外加电场、磁场、微波、核辐射以及重力场、离心力场等复合能场,研究新的矿物加工技术。
3、复杂难处理矿产资源的选别分离。
复杂多金属硫化矿、难处理非硫化矿和难处理贵金属矿产资源矿石的物性和可选性研究,流程结构、选择性药剂的精细矿物加工联合技术攻关,提高选矿回收率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有价资源的最大程度综合利用。
4、矿物加工药剂选矿药剂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
化学药剂分子与矿物表面作用机理研究,矿物加工化学药剂的分子结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CAMD)研究,化学药剂结构与环境影响的相关性及内在规律研究,选矿化学药剂结构与对环境影响的构效关系研究,化学药剂的绿色合成技术开发。
5、矿物加工设备的动力学分析和系统优化。
矿物加工设备的新结构、新行为以及动力学研究,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应用技术研究,矿物加工设备系统优化设计,新型、高效矿物加工设备开发。
6、功能性矿物材料研发制备。
功能性微、纳米矿物材料的性能研究,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分散和凝聚行为以及矿物材料表面包覆和改性基础理论研究undefined微纳尺度矿物材料的制备技术。
7、矿山三废综合处理及循环利用。
主要研究内容:选矿废水的处理、有价金属回收、水资源化的利用研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研究。
《结晶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结晶学(Crystallography)课程编号:112039总学时数:64学时讲课学时:40学时实验学时:24学时学分:4学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大学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
教材:王萍、李国昌编,《结晶学教程》,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周志朝主编,《结晶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
潘兆橹主编,《结晶学及矿物学》,地质出版社,1999年。
廖立兵编著,《晶体化学与晶体物理学》,地质出版社,1999年。
陆佩文主编:《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年。
课程内容简介:《结晶学》系统介绍了晶体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几何规律;晶体的化学组成、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关系;晶体结构的类型与典型结构;晶体的生长的基本理论。
内容分为十章,第一章讲授晶体的概念与性质、空间格子的概念及组成要素;第二章讲授有关晶体生长和晶面发育的基本理论;第三章介绍晶体的面角恒等定律和极射赤平投影方法;第四章讲授晶体的宏观对称;第五章讲授单形和聚形;第六章讲授晶体定向与结晶符号;第七章讲授实际晶体的形态与规则连生;第八章讲授晶体结构的几何理论及晶格缺陷;第九章讲授晶体化学的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第十章讲授晶体结构的类型及常见典型结构。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结晶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必修课,是培养材料人才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习必要的结晶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晶体形态及结构分析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结晶学》授课课时分配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10章。
第一章: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空间格子概念及组成要素、晶体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晶体的形成晶体的形成方式、成核作用及一般规律、层生长理论、晶体的阶梯状生长和螺旋状生长、布拉维法则、居里-吴里夫原理、周期键链理论。
第25卷第3期2007年5月 物理测试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TestingVol.25,No.3May 2007作者简介:王 宁(19792),女,硕士生; E 2m ail :wangcq @ ; 修订日期:2006212218NdFeB 永磁体织构与微结构参数的XR D 分析王 宁 王超群(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100088)摘 要:本文综合报道NdFeB 永磁体在加工制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织构与微结构参数的X 射线衍射分析方法。
主要内容有:磁取向与晶体学织构关系(包括取向度的研究);合金中物相含量的Rietveld 分析;晶粒大小的测定。
这些分析方法对于NdFeB 永磁体的研制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NdFeB 永磁体;织构;微结构;取向度;X 2射线衍射(XRD )中国分类号:T G 11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0777(2007)0320006206XR D Analysis of T exture and Microstructural P arameters inNdFeB Perm anent MagnetWAN G Ning , WAN G Chao 2qun(Ge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Non 2ferrous Metals Beijing ,Beijing 100088,China )Abstract :The XRD analytical methods of texture and micro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NdFeB permanent magnet in preparation have been reviewed in this paper.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netic a 2lignment and crystallographic texture in permanent NdFeB magnets ;phase content in materials determined by Ri 2etveld quantitative analysis ;grain size determination of Nd 2Fe 14B phase.These methods have an important applica 2tion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dFeB magnets.K ey w ords :NdFeB permanent magnet ;texture ;microstructure ;magnetic alignment ;XRD NdFeB 永磁材料是国民经济生产中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
《材料晶体衍射结构表征》读书笔记目录一、书籍简介及背景 (2)1. 作者介绍与书籍出版背景 (2)2. 本书在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性 (3)3. 书籍内容概述及结构安排 (5)二、晶体衍射概述 (6)1. 晶体衍射概念引入 (7)2. 衍射基本原理及现象解释 (8)3. 晶体结构与其衍射特性的关系 (10)三、材料晶体衍射结构表征技术原理 (11)1. X射线衍射技术原理 (12)2. 电子衍射技术原理 (13)3. 中子衍射技术原理 (14)4. 各种技术原理的比较与分析 (15)四、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分析 (16)1. 实验仪器与设备介绍 (18)2. 实验操作过程详解 (19)3. 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 (20)4. 数据解析与结果分析 (22)5.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 (23)五、常见材料晶体衍射结构表征应用案例 (25)1. 金属材料的晶体衍射结构表征 (26)2. 陶瓷材料的晶体衍射结构表征 (28)3. 半导体材料的晶体衍射结构表征等案例分析与讨论 (29)一、书籍简介及背景《材料晶体衍射结构表征》是一本专注于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专著,它详细阐述了材料晶体结构的衍射分析方法及其在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本书不仅介绍了衍射技术的理论基础,还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等手段,精确确定材料的晶格结构、相变规律以及微观应力的分布情况。
在背景方面,随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对新材料的探索与表征成为了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晶体结构作为材料的基本构建块,其准确测定对于理解材料的力学、热学、电学等性能具有决定性意义。
作为一种非破坏性的实验方法,因其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等优点,成为了材料晶体结构表征的首选方法。
本书不仅适合于材料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阅读,也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可以掌握材料晶体衍射结构表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未来的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000 0569/2022/038(01) 0091 08ActaPetrologicaSinica 岩石学报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1 07江南造山带万古金矿床含金硫化物组构与金沉淀机制沈关文1 张良1 孙思辰1,2 宇天伟1 李增胜3 吴圣刚4 陈俊辉4 申颖3SHENGuanWen1,ZHANGLiang1 ,SUNSiChen1,2,YUTianWei1,LIZengSheng3,WUShengGang4,CHENJunHui4andSHENYing3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2 福建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福州 3500033 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自然资源部金矿成矿过程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0134 湖南黄金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岳阳 4145071 StateKeyLaboratoryofGeologicalProcessesandMineralResource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100083,China2 FujianBureauofGeologyandMineralResources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Fuzhou350003,China3 MNRKeyLaboratoryofGoldMineralizationandResourceUtilization,Shandong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Jinan250013,China4 HunanHuangjindongMingCoLtd,Yueyang414507,China2021 08 01收稿,2021 11 24改回ShenGW,ZhangL,SunSC,YuTW,LiZS,WuSG,ChenJHandShenY 2022 Texturesofgold bearingsulfidesandgoldprecipitationmechanism,Wangugolddeposit,JiangnanOrogen ActaPetrologicaSinica,38(1):91-108,doi:10 18654/1000 0569/2022 01 07Abstract TheWangugolddeposit,withaprovengoldresourceof~85t,islocatedinthemiddlesectionoftheJiangnanOrogenandoccursinmetamorphicrockseriesoftheNeoproterozoicLengjiaxiGroup ItformedunderthecontroloftheNNE NE trendingChangsha PingjiangfaultzoneandtheEW trendingJiuling Qingshuiductileshearzone Themainoretypesofthedepositincludearsenopyrite ,pyrite ,sericite ,andquartz alteredslateandquartz sulfideveins,followedbyslatebrecciawithinhydrothermalquartz Arsenopyriteandpyritearethemaingoldbearingmineralsinthedeposit,whicharewidelydistributedinthedeposit Goldmineralizationcanbedividedintofourstages:I,themilkyquartz muscovite scheelite;II,thesmokygrayquartz muscovite arsenopyrite pyrite gold;III,thesmokygrayquartz muscovite pyrite arsenopyrite polymetallicsulfide gold;andIV,themilkyquartz calcite Amongthem,theIIandIIIarethemainmineralizationstages BasedontheresultsofElectronProbeMicroAnalysis(EPMA)ofarsenopyritefromthemainmineralizationstages,thecontentsofAsinarsenopyriteatstageIIrangefrom42 19%to44 84%,withanaverageof43 42%(n=56).ThecontentsofAsinarsenopyriteatstageIIIrangefrom40 08%to43 36%,withanaverageof42 08%(n=19).Accordingtothephasediagramofarsenopyritethermometer,theformationtemperatureofApy 1inthestageIIisestimatedtobe364±21℃withasulfurfugacityvaryingwithin10-9 7~10-7 TheformationtemperatureofApy 2inthestageIIIis319±22℃,anditssulfurfugacityis10-11 5~10-8 6 Thecontentsofinvisiblegoldingold bearingarsenopyriteandpyritewere0 01%~0 66%and0 01%~0 11%,respectively,revealedbyEPMAdata TheAu Asdataofpyriteareplottedonbothsidesofthegoldsolubilitycurve,indicatingthatgoldinpyritemainlyexistsintheformofnano scaleparticlesandsolidsolutionorlatticegold TheproportionofnanometergoldparticlesinPy 1pyriteis73 33%,morethanthatinPy 2(67 80%).Theabovedataindicatethatintheprocessofwater rockreaction,theiron bearingmineralsinsurroundingrocksreactwithH2Sinore formingfluidtoformarsenopyriteandpyrite Accompaniedbyastrongwater rockreaction,themaingold bearingsulfideschangedfromarsenopyritetopyriteduringmineralizationfromstageIItoIIIwiththedecreaseofmineralizationtemperatureandsulfurfugacity,i e ,strongsulfurizationresultsininstabilityofthegold sulfurcomplexandthereleaseofgold Asaresult,goldisdepositedintothesulfidelattice本文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A07086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2070)、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P071902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 9 2020 044)和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MSFGPMR201804)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沈关文,男,1998年生,硕士生,资源与环境专业,E mail:sgwxue24@163.com通讯作者:张良,男,1988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矿物学与矿床学教学和科研工作,E mail:zhangliangcugb@126.combysubstitutionorintheformofmicroscopic ultramicroscopicgoldparticlestoformgold bearingsulfide Therefore,sulfidationisthemainmechanismoftheprecipitationofinvisiblegoldinsulfidesattheWangugolddepositKeywords Occurrencestateofgold;Mineralthermometer;Goldprecipitationmechanism;Wangugolddeposit;JiangnanOrogen摘 要 万古金矿床位于江南造山带中部,赋存于新元古界冷家溪群浅变质岩系中,受NNE NE向长沙 平江断裂带和近EW向九岭 清水韧性剪切带联合控制,金资源量约85t。
《矿物加工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矿物加工学(Mineral processing)课程编号:102052总学时数:80学时上课学时:64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学分:5学分课程类别:必修先修课程:《流体力学》、《大学物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机械制图与机械件设计》教材:《固体物料分选学》(冶金工业出版社、魏德洲)。
参考书目:李启衡.碎矿与磨矿[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 7.孙玉波.重力选矿[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2. 7.胡为柏.浮游选矿[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6. 5.谢广元.选矿学[M].徐州:中国旷业大学出版社,2005.1.《课程内容简介》:《矿物加工学》是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该课程涉及破碎与磨碎、重力分选、浮游分选等三部分,矿物加工学是一门有关固体物料分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其中心任务是客观而系统地介绍实现分选所需要的科学技术和典型的生产工艺;矿物加工学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应用性科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选技术及准备作业的应用范围早已经超出了矿石的处理过程,目前矿物加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筑、能源、农业、环境等领域;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课程性质:该课程是资源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针对矿物加工工程方向开设的专业课,是学生继续学习其他选矿方法的重要课程之一。
课程目的:指导学生系统学习破碎与磨碎、重力分选、浮游分选工艺方法,基本掌握常用的分选工艺以及分选设备知识,为今后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就业谋职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了解矿物加工的进展、动态、未来趋势;本着拓宽矿物加工工程学科的专业口径的原则,将分选方法的处理对象拓展到煤炭、建材、化工、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等所有需要分选的固体物料,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及专业方向。
课程要求:①重点讲授破碎与磨碎、磁电分选、重力分选、浮游分选等工艺及其设备,做到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②简要讲授黑色金属矿石的分选工艺、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石的分选工艺、非金属矿石的分选工艺、煤炭与固体废弃物的分选工艺;③简要介绍辅助作业,涉及产品脱水、选矿厂尾矿处理、产品技术检查;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19章。
生物表面结构与疏水性能研究王玮琦 3110101712摘要:本文总结了疏水性的表征参数、影响因素及两种描述超疏水性能的经典模型。
综述了目前研究的植物及昆虫表面结构与其疏水性能的关系。
简要介绍了仿生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领域。
通过上述内容,概括了目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植物昆虫表面多级结构疏水性自然界的生物经过亿万年优胜劣汰的进化,优化出各种形态、构型、结构和材料,展现出多种多样的功能特性,成为对生存环境具有最佳适应性和高度协调性的系统[1]。
这其中蕴含的奥妙吸引人类不断的探索、学习和模仿,以求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自1977年以来,关于动植物体表疏水性能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许多植物和昆虫的体表所具有超疏水、自清洁及定向浸润等优异性能,与其复杂的分级图案化表面设计有关。
例如著名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荷叶表面显示出多级结构,其表面的层次是微米结构和纳米结构多阶层自组装相结合而实现的[2]。
这种功能性生物表面对于仿生自清洁材料的制备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启示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物体表的疏水性来源于其微纳米结构特性,且微米与纳米层次的结构在决定生物体表浸润性上也起到各自不同的作用[16]。
1 疏水性研究背景1.1 疏水性强弱的表征参数疏水性是指物体表面对水具有排斥能力的性能。
通常把与水的接触角大于90°的固体材料表面称为疏水表面,大于150°则称为超疏水表面[3]。
一个表面疏水性的强弱通过接触角、滑动角、接触角滞后等参数来衡量。
其中,接触角是衡量固体表面浸润性最常用的标准。
滑动角是指液体离开固体表面时的最小倾斜角,接触角滞后是前进接触角(指水滴开始滑动时后缘的最大接触角)与后退接触角(指水滴开始滑动时前缘的最小接触角)之差[4]。
1.2 疏水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疏水性是固体表面的重要特性,主要是由表面化学物质和微观结构共同决定的,其中,表面微观结构起到更决定性的作用[5]。
第六章作业(之2)
1属于四方晶系的各种单形除单面和平行双面外为什么它们的晶面数目总
是48或16在其他晶系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规律原因何在
2六方晶系中为什么可以出现三方柱三方双锥等单形是否可出现三方单锥
单形为什么提示注意它们只出现在哪些对称型中
3凡晶面与对称要素间具有特殊关系垂直平行或是与相同对称要素以同样
的角度相交的单形称为特殊形special form无特殊关系者亦即晶面与所有对称要素均以不同角度斜交的单形则称为一般形general form亦称普形
每一对称型中的{hkl}或{hkil}单形都是一般形其原因何在
4试归纳出以下每组相似单形中各单形间的区分标志特别要注意当它们在聚
形中出现时如何区别1八面体四方双锥菱(斜)方双锥和四方偏三角面
体2六方双锥复三方双锥六方偏方面体和复三方偏三角面体3三
方双锥三方偏方面体和菱面体4菱面体和立方体5等轴晶系中晶面数
为12的各种单形6等轴晶系中晶面数为24的各种单形(7) 斜方四面体四方四面体和四面体(8)六四面体和四六面体(9) 正负四面体聚形和八面体
5统计一下在三个晶族中各有多少种开形和闭形
6等轴晶系的单形全为闭形三斜和单斜晶系的单形全为开形原因何在
7能否存在由以下各组内的每两个单形所组成的聚形如不能其理由是什么1八面体与平行双面2四方锥与平行双面3六方柱与菱面体
8能否存在由以下各组内的两个同种单形所构成的完整聚形如不能其理由
是什么1两个四方柱2两个菱方柱3两个菱形十二面体4两
个四面体
9什么是左右形它只出现在哪些单形中
10什么是定形变形定形它只出现在哪些单形中其单形符号有什么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