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7.33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农村卫生 2018年9月第18期总第144期China's rural health,September 2018,No.18,Total No.14491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综述王争艳 宋发荣 王 丹 邓利利(江西省高安市中医院 330800)【摘要】古今中外,母乳的营养价值及对小儿成长的益处有共同的认知,然而母乳喂养现状很不理想,为找出问题所在、提高母乳喂养率,现将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综述如下:【关键词】母乳喂养;现状;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1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8)09-01WHO认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死亡率,它对健康带来的益处可以延续到成人期。
祖国医学也提到母乳的珍贵,如中医古籍《育婴家秘》描述“乳为血化美如饧”。
美国小儿医学会建议纯母乳喂养时间为6 个月,之后可以添加辅食,母乳喂养持续时间要达到1年或者更长[1]。
祖国医学也提到 “小儿四、五月,只与乳吃”。
那母乳喂养现状如何, 现将母乳喂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1母乳喂养的现状李庆梅等[2]报道2009至2010年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1803例产妇母乳喂养率为92.09%。
庞翠红等[3]报道2010年玉林市6个月内76712名婴儿母乳喂养率为95. 72%,纯母乳喂养率为87. 43%。
方红英等[4]报道安徽省铜陵市1194名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 36. 18%。
吴燕等[5]报道永康市9个镇667 名6 个月内婴儿1个月纯母乳喂养率最高,达77. 66%,此后呈下降趋势。
郭俊彩等[6]报道2017年3-5月郑州市三家医院320位二胎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为 52. 5%。
综合来看,不同省市地区母乳喂养率存在差异,这与各省市地区对其重视、宣传、认知等程度不一致有关。
2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2.1母乳喂养知识:郭俊彩等、孙念梅等[6-7]报道母乳喂养知识缺乏是导致母乳喂养率低的主要因素及对母亲进行宣传教育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幼儿每月营养状态与饮食调查
背景
为了了解幼儿的营养状况和饮食惯,我们进行了一项每月的调查。
通过该调查,我们希望能够获取关于幼儿饮食和营养的重要信息,以便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方法
每月,我们向幼儿家长发放一份问卷,要求他们提供关于幼儿的饮食惯和营养情况的信息。
问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幼儿每天的饮食种类和数量。
2. 幼儿每周的食物摄入频率。
3. 幼儿每月的体重和身高变化情况。
4. 幼儿是否有特殊的饮食需求或偏好。
5. 幼儿是否有任何食物过敏或不耐受情况。
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填写,以保护家长和幼儿的隐私。
结果
通过分析每月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幼儿的饮食种类相对较多,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蛋类、
肉类等。
2. 幼儿的食物摄入频率较为均衡,每周都能摄入各类食物。
3. 幼儿的体重和身高保持稳定,符合正常生长发育的趋势。
4. 幼儿中有少部分存在特殊的饮食需求或偏好,需要特别关注。
5. 幼儿中没有出现食物过敏或不耐受的情况。
结论
通过每月的营养状态与饮食调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幼儿的饮
食惯和营养状况良好。
然而,我们仍需要继续关注那些存在特殊饮
食需求或偏好的幼儿,并确保他们获得适当的营养。
我们将根据这些调查结果,制定更加具体的改进措施,以进一
步提高幼儿的营养状况和饮食质量。
0—1岁母乳喂养保育与教育案例分析
首先,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它提供了婴儿所需的营养物质,并且有助于建立婴儿的免疫系统。
因此,对于0-1岁的婴儿来说,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母亲无法母乳喂养,可以选择配方奶粉。
其次,母乳喂养不仅提供营养,还有助于促进母婴之间的亲密联系和情感发展。
在喂养过程中,母亲和婴儿之间建立起的亲密关系对于婴儿的安全感和心理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除了母乳喂养,0-1岁的婴儿还需要适当的保育与教育。
这包括:
1. 提供安全、干净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2. 给予婴儿足够的爱和关注,建立和婴儿的情感联系;
3. 提供适当的触摸、抚摸和互动,促进婴儿的感知和认知发展;
4. 开展适合婴儿年龄的游戏和活动,刺激婴儿的发展和学习兴趣;
5. 定期进行婴儿的身体检查和健康状况评估,确保婴儿的生长和发育正常。
婴幼儿喂养指导分析婴幼儿的喂养是每个父母必须经历的重要阶段。
正确的喂养方法对于婴幼儿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提供婴幼儿喂养的详细指导分析。
一、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最自然、最健康的喂养方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婴幼儿在出生后的前六个月内应全面接受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有助于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
同时,母乳喂养还可以促进母婴之间的亲子关系。
对于母亲来说,母乳喂养还可以刺激乳腺分泌,减少患乳腺疾病的风险。
要保证母乳喂养的质量和数量,妈妈需要注意自身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妈妈应该均衡饮食,增加蛋白质、钙、维生素等的摄入。
同时,要定期进行乳房按摩,促进乳汁的分泌。
若妈妈存在一些特殊情况,如乳房感染、乳房疼痛等,应及时就医并停止喂奶。
二、人工喂养在一些情况下,妈妈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或者婴幼儿无法从母亲身上获得足够的营养。
这时,人工喂养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人工奶粉是一种能够提供婴幼儿所需营养的代替品。
选择适合的奶粉是十分重要的。
市面上出售的婴幼儿奶粉种类繁多,妈妈应该选择适合宝宝年龄和健康状况的奶粉。
在喂养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奶粉的使用说明进行。
不要将奶粉放置过久以免细菌滋生,也不要添加任何其他食物或液体到奶粉中。
在人工喂养的过程中,要确保奶瓶和奶嘴的清洁卫生。
每次使用前,要对奶瓶和奶嘴进行彻底的消毒。
在喂奶时,要确保宝宝的体位正确,保持体姿舒适,避免宝宝吞咽过快或咳嗽。
三、添加辅食当婴幼儿达到六个月左右,母乳或配方奶已经不能满足其营养需求时,可以适当添加辅食。
辅食的添加要因婴儿发育情况和食物过敏等因素而异。
一般来说,应从一种单一的食物开始,逐渐引入新的食物。
辅食的选择范围广泛,但应优先选择易消化和含有丰富营养的食物。
常见的辅食包括稀粥、果泥、蔬菜泥等。
切记不要添加任何味精、食盐或其他调味品,以免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
在添加辅食时,要观察宝宝的反应。
若出现过敏症状或消化不良的情况,应立即停止添加,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妇幼卫生年报主要指标解释(一)孕产妇保健和健康情况年报表1.活产数:指妊娠满28周及以上(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4项生命体征之一的新生儿数。
上报时按男婴活产数、女婴活产数和性别不明活产数(包括两性畸形)分别上报。
2.产妇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妊娠满28周及以上(如孕周不清楚,可参考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以上)的分娩产妇人数。
上报时按农业户籍和非农业户籍的产妇人数分别上报。
3.孕产妇保健管理情况(1)产妇建卡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产妇中,在医疗保健机构建立了保健卡、册的人数。
(2)产妇产前检查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产前接受过一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
(仅做妊娠试验的初次检查、因临产入院进行的产前检查不计算在内。
)(3)产妇产前检查5次及以上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产前接受过5次及以上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
(仅做妊娠试验的初次检查、因临产入院进行的产前检查不计算在内。
)(4)产妇孕早期产前检查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孕13周内接受产前检查的产妇人数。
(5)产妇孕产期中重度贫血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孕期和产后42天内至少一次检查发现患有中重度贫血的产妇人数。
中重度贫血的诊断标准为血红蛋白含量小于90克/升。
(6)产妇艾滋病病毒检测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孕期至产时接受过一次及以上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产妇人数。
接受过多次检测的按一人统计。
(7)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孕期至产时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孕产妇中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试验阳性的人数。
注: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包括孕期至产时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试验阳性的产妇人数,以及孕期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证试验阳性的在孕28周前终止妊娠或失访的孕妇人数。
(8)产妇梅毒检测人数:指该地区该统计年度内孕期至产时接受过一次及以上梅毒检测的产妇人数。
接受过多次检测的按一人统计。
一、前言母乳喂养是婴儿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营养来源,也是我国卫生部门大力推广的婴幼儿喂养方式。
为了提高我自身在儿科母乳喂养方面的专业素养,近期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儿科母乳喂养实训。
现将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训内容1. 母乳喂养的理论知识实训期间,我们系统地学习了母乳喂养的基本知识,包括母乳的营养成分、母乳的分泌机制、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喂养的技巧等。
通过学习,我对母乳喂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母乳喂养对婴儿健康成长、降低婴幼儿疾病发生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母乳喂养的临床实践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参与了儿科病房的母乳喂养指导工作,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专业、个性化的母乳喂养指导。
具体内容包括:(1)评估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包括乳汁分泌量、婴儿吸吮情况等。
(2)指导产妇进行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婴儿的含接姿势。
(3)针对产妇和婴儿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如乳头疼痛、婴儿吸吮困难等。
(4)教授产妇如何保持乳房卫生,预防乳腺炎等疾病。
(5)解答产妇和家属关于母乳喂养的各种疑问,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3. 母乳喂养的个案分析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选取了几个典型病例进行个案分析,深入了解母乳喂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过分析,我们掌握了以下要点:(1)早产儿母乳喂养:早产儿由于各脏器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产生并发症。
母乳喂养对早产儿而言,不仅提供营养,还能提高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职场妈妈母乳喂养:职场妈妈由于工作繁忙,可能面临乳汁分泌不足、无法按时哺乳等问题。
通过科学的方法,如定时吸乳、保持乳房卫生等,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3)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的对比:母乳喂养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如提高婴儿免疫力、降低婴幼儿疾病发生率等。
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母亲患有严重疾病、婴儿过敏等,可考虑配方奶喂养。
三、实训收获1. 提高了专业素养:通过实训,我对儿科母乳喂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母乳喂养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
幼儿每月营养状态与饮食调查背景本文档旨在调查幼儿每月的营养状态和饮食习惯,以便评估其健康状况并提供相应的改善建议。
方法1. 选择样本:从幼儿园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幼儿作为调查样本。
2. 数据收集:每月记录以下信息:- 幼儿的身高和体重:可以通过测量身高和称重来获取。
- 饮食调查:询问家长或监护人幼儿每日的饮食情况,包括主要食物种类、摄入量和饮食偏好。
- 营养摄入量:根据饮食调查计算幼儿每日的能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量。
3.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标准差和百分比等。
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幼儿每月的营养状态和饮食习惯。
可能的结果包括:1. 营养不良:幼儿的营养摄入量低于推荐标准,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发育迟缓。
2. 超重或肥胖:幼儿的营养摄入量过高,导致体重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存在肥胖问题。
3. 健康均衡:幼儿的营养摄入量符合推荐标准,保持了健康的体重和生长状态。
建议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营养不良:建议增加富含营养的食物摄入量,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等。
同时,可以考虑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补剂。
2. 超重或肥胖:建议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蔬果摄入量,鼓励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体育活动。
3. 健康均衡:建议继续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鼓励多样化的食物摄入,包括蔬菜、水果、谷物、蛋白质来源等。
结论通过对幼儿每月营养状态和饮食调查的分析,可以评估幼儿的健康状况并提供相应的改善建议。
这有助于保障幼儿的营养需求,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
母乳喂养对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研究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人们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母乳被普遍认为是婴幼儿最佳的食物,对其免疫系统发育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母乳喂养对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以及其中的科学原理和重要性。
母乳中的抗体和免疫细胞可以为婴幼儿提供免疫保护。
首先,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A,它对于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非常重要。
这些抗体能够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并帮助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建立起对这些病原体的免疫记忆。
其次,母乳中的白细胞数量较高,这些细胞可以通过吞噬病原体来帮助婴幼儿抵抗感染。
此外,母乳中还含有丰富的免疫调节因子,可以促进婴幼儿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成熟。
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可以显著降低婴幼儿患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的风险。
一项对1200名婴儿的研究发现,接受母乳喂养的婴儿患呼吸道感染的风险比接受人工喂养的婴儿低近50%。
同样地,母乳喂养还可以降低婴幼儿患上肠道感染和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这是因为母乳中的免疫因子可以保护婴幼儿的肠道黏膜免受有害菌的侵害,并调节免疫反应,减少过敏发生的可能性。
除了直接的免疫保护作用,母乳喂养还可以通过塑造肠道菌群影响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
肠道菌群是婴幼儿肠道中的微生物群体,与免疫系统发育密切相关。
研究发现,母乳中富含的益生菌可以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的增殖。
这种良好的肠道菌群结构有助于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并在未来抵抗疾病时起到重要的作用。
母乳喂养对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与母乳中的生物活性分子有关。
例如,母乳中丰富的人乳头状物质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可以帮助婴幼儿建立免疫耐受和减轻炎症反应。
此外,母乳中还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婴幼儿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加速免疫系统的发育过程。
然而,母乳喂养并非对每个家庭都适用。
一些母亲可能因为身体健康原因无法进行母乳喂养,或者工作等原因无法继续母乳喂养。
在这些情况下,母乳替代品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1月龄婴儿体重净增重调查结果分析作者:马素红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5年第32期【摘要】目的分析1月龄婴儿体重净增重与出生体重及喂养方式的关系。
方法 1157例1月龄婴儿体检时,询问出生情况及喂养方式,并记录在保健卡上,由儿保医生用电子秤称重后,除去外衣,记录净体重,精确到0.1 kg。
结果不同出生体重1月龄婴儿净增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出生体重及喂养方式1月龄婴儿体重净增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体重;净增重;婴儿DOI:10.14163/ki.11-5547/r.2015.32.202体重为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
其中骨骼、肌肉、内脏、体脂、体液为主要成分。
因体脂与体液变化较大,体重在体格生长指标中最易波动。
体重易于精确测量,是最易获得的反应儿童生长与营养状况的指标[1]。
为了解婴儿在1月龄时体重净增重与不同的喂养方式以及出生体重的关系,对婴儿存在体重增长不足的情况进行分析,及时进行指导干预,使体重能够更好地增长。
对在本科办卡体检的1157例1月龄婴儿体重净增重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1月龄婴儿1157例,其中男552例,女605例,胎龄37~42周,Apgar评分≥8分,均无先天畸形。
其中出生体重4000 g婴儿43例。
1. 2 方法在婴儿1月(28~31 d)来本科办理儿童保健卡进行体检时,询问家长婴儿出生体重、孕周、Apgar评分及喂养方式等情况,并记录在保健卡首页。
由儿保医生用精确到0.1 kg的电子秤为其称重,减去衣重,并记录净体重。
1. 3 观察指标比较观察1月龄婴儿不同出生体重净增重情况及不同喂养方式(纯母乳、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净增重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婴儿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情况调查  目的提高婴儿4个月内喂养率。
方法对2007年2~8月在我站出生的560名婴儿及其母亲进行调查,改进当前服务,采取必要措施。
结论改进当前服务,采取必要措施,出院时和出院14、28d、2、4个月纯母乳喂养得到明显提高,适合推广。
标签: 婴儿四个月内干预措施纯母乳喂养提高喂养率为了探讨我站在创建爱婴医院,促进母乳喂养情况活动后婴儿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情况以及其影响因素,改进当前妇幼保健服务,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提高产后4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我们对2006年2~8月在我站出生的婴儿及其母亲进行调查。
1临床资料对2007年2至8月在我站分娩的560名正常婴儿及其母亲于产后14d、2个月到家中对母婴进行家庭访视,于42d、4个月母婴回医院做健康检查,详细询问喂养情况及未能纯母乳喂养的原因,并做记录。
2结果2.1560名婴儿出生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率98.75%,出院14、28d、2、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6.07%、95.54%、85.71%、77.86%。
2.2影响纯母乳喂养因素560名中有436名出院后4个月内能坚持纯母乳喂养。
124名未能坚持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认为自己乳量不足,担心孩子吃不饱而添加辅食71名(占57.26%),其次是母亲患病24名(占19.35%),其他依次为母亲产假休满上班13名(占10.84%),婴儿患病11名(占8.87%),产后心理不适应5名(占4.03%)。
3讨论调查结果表明:创建爱婴医院是促进母乳喂养的重要策略,实行母婴同室、早吸吮、按需哺乳是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手段。
通过调查发现,母亲乳量不足虽然较创建爱婴医院前得到明显改善,但目前仍是影响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对此进一步分析,乳量不足有2种情况,一种是母乳确实不多或原来可以,后来减少,但这只是一少部分,有时往往是短暂现象;而另一种是母亲乳汁并不少,而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
纯母乳喂养率标准
纯母乳喂养率的标准在不同国家和组织中有所不同。
世界卫生组织要求,0-4个月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应该达到85%,而中国则要求80%以上。
不过,实际上,中国的纯母乳喂养率大约在30%。
纯母乳喂养对母婴都有很大的好处。
对于母亲来说,婴儿吸吮乳头会刺激母亲子宫收缩,对产后子宫恢复有很好的作用,并且能增进母婴感情。
对于婴儿来说,母乳营养特别丰富,容易消化和吸收,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的比例适当,更有利于婴儿身体和大脑的生长和发育。
母乳还含有多种免疫物质,有助于减少婴儿患病的风险。
另外,母乳几乎为无菌食品,既经济又方便又卫生。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标准建议以权威机构发布的文件为准。
4-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调查分析报告【摘要】通过调查与研究2008年第一季度出生婴儿在4-6个月母乳喂养状况,为提高母乳喂养率而提供参考意见。
方法:现场调查及回顾性调查。
结果:母乳喂养率62.8%,低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的85%的要求;原因是对母乳喂养认识不足,婴儿吸吮能力差,过早使用奶瓶。
结论:加强对准父母的教育,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
【关键词】4-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母乳不仅被公认为是婴儿最适宜的食品,有利于婴儿的将康成长,更有利于保护婴儿少得疾病,同时还被证实是天然的避孕方法,有延长生育间隔的作用。
未调查本地区的4-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状况,特将2007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婴儿,进行母乳喂养调查。
此次共调查婴儿43例,就母乳喂养相关因素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一四七团常住人口2008年1月1日至3月31日出生的婴儿,即4-6月龄婴儿。
1.2 方法:根据儿童体检卡、母乳喂养调查表,调查时间为2008年11月1-7日。
2 结果2008年1月份共出生婴儿8名,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5/8占62.5%;2008年2月份共出生婴儿17名, 5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10/17 占58.8%;2008年3月份共出生婴儿18名,4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12/18,66.7%合计4-6月龄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27/43 占62.8%。
改变喂养方式的原因:自觉奶不足、婴儿经常哭闹占11/16占68.75%;母亲因工作离开不能哺喂者占 6.25%;母亲因患不能喂养疾病者占 6.25%;因早产婴儿吸吮能力差,只是母乳不足者占12.5%;因母亲无奶者占6.25%。
3 讨论母乳喂养成功受家庭、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从本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母乳喂养率的高低与孕期保健、母乳喂养的宣传有切实的关系。
把握健康教育时机,提高母乳喂养率。
孕期与产后不同时期接受健康教育,其母乳喂养率有显著差异。
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分析
袁婷;范琪;屈佳;黄琦;汪小红;周艳君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
【年(卷),期】2010(011)001
【摘要】目的了解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状况.方法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842例
在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患儿,由患儿家长填写调查问卷.回顾调查
4个月婴儿喂养方式等情况.结果抚州城区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分别为61%、13%、26%.产妇常住地、产妇有无产假、母亲主观原因是影响抚州城区母乳喂养率的主要因素.结论该地区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较低,应加强宣传力度,积极倡导母乳喂养.
【总页数】2页(P115-116)
【作者】袁婷;范琪;屈佳;黄琦;汪小红;周艳君
【作者单位】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抚州,344000;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江西,抚州,344000;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抚州,344000;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抚州,344000;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抚
州,344000;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抚州,3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74+.4
【相关文献】
1.四个月婴儿院外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分析
2.铜陵市4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情况调查分析
3.0~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调查分析报告
4.阳城县3783例0个月~5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5.四个月婴儿院外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