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发展历程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电力技术发展史近百年来,中国电力技术经历了一系列的革新和突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
本文将对中国电力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中国电力技术的起步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1902年,中国建立了第一座电站——洛阳电站,标志着我国电力工业的诞生。
这一时期,电力技术主要依赖于国外引进。
1913年,我国成立了第一所电机学校——上海电机学校,为电力技术的培养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自主创新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力技术进入了自主创新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国电力工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电力技术。
在这一时期,我国电力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1954年,北京电力学院成立,为电力技术的教育和研究提供了支持。
1955年,中国自主设计建造了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杨树沟水电站,标志着我国电力技术实现了自主创新。
20世纪60年代,我国先后建成了一批大型水电站和火力发电厂,电力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第三阶段:现代化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力技术进入了现代化发展的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力工业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革,电力体制逐步市场化,电力技术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在这一时期,我国电力技术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1998年,我国成功研制并运行了第一个国产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国电力技术实现了快速发展。
2015年,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生产国,电力技术的发展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当前阶段:智能化发展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力技术正进入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
智能电网、智能电表、智能输电装备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高效、安全和可靠。
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应用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技术的发展水平,推动电力工业的转型升级。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作为一名电力行业的从业者,我深感荣幸能亲身经历并见证这一历史性的变革。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电力发展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一、电力行业的发展历程电力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
回顾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初创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电力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这个阶段,我国电力行业以建设大型水电站和火电站为主,逐步形成了以发电为主、输电为辅的电力系统。
2. 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电力工业以建设大型火电和水电项目为主,同时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电力行业的技术水平。
3. 优化升级阶段(21世纪初至今):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电力需求不断攀升。
在这个阶段,我国电力行业开始注重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动电力行业转型升级。
二、电力行业的发展心得体会1. 技术创新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电力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
在电力行业工作多年,我深刻体会到技术创新在提高电力行业竞争力、降低能耗、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例如,我国在超高压输电、特高压输电、新能源并网等方面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技术成果。
2. 安全生产是电力行业永恒的主题电力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在电力行业工作,我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完善应急预案等措施,确保电力生产安全稳定。
3. 绿色发展是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方向。
在电力行业工作,我深知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清洁能源等措施,为实现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电力辅助服务管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促进电力市场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辅助服务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调度、控制、维护、应急等辅助服务。
第三条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三)公平公正,市场导向;(四)科技进步,持续改进。
第四条国家能源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电力辅助服务管理的监督和指导。
地方能源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电力辅助服务管理的监督和指导。
第二章电力辅助服务分类第五条电力辅助服务分为以下类别:(一)频率调节服务;(二)电压调节服务;(三)备用服务;(四)黑启动服务;(五)无功补偿服务;(六)其他辅助服务。
第六条频率调节服务是指在电力系统频率发生波动时,为保证系统频率稳定,提供调节频率的服务。
第七条电压调节服务是指在电力系统电压发生波动时,为保证系统电压稳定,提供调节电压的服务。
第八条备用服务是指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计划停机等情况时,为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提供备用电源或备用设备的服务。
第九条黑启动服务是指在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停电、故障等情况时,为保证电力系统尽快恢复供电,提供启动电源或启动设备的服务。
第十条无功补偿服务是指在电力系统中,为保证电力设备正常运行,提供无功补偿服务。
第十一条其他辅助服务是指除上述服务外,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而提供的其他服务。
第三章电力辅助服务提供者第十二条电力辅助服务提供者是指具有电力辅助服务能力的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用户和其他市场主体。
第十三条电力辅助服务提供者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电力辅助服务能力;(二)具备相应的技术、经济、管理条件;(三)依法取得电力辅助服务资质。
第十四条电力辅助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电力监管机构申请电力辅助服务资质,经审查合格后,取得电力辅助服务资质。
第一章 电力技术与电力工业一、电力技术与电力工业发展简史电力技术的发明、电力工业的建立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
今天,电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研究和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对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已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巨大作用和影响,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
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奠定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科学的发现,引起了技术的发明。
1866年,维・西门子发明了励磁电机,并预见:电力技术很有发展前途,它将会开创一个新纪元。
接着,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这三大发明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继蒸汽机技术革命后,引起了电力技术革命。
1882年,爱迪生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较正规的发电厂,装有6台直流发电机,共900马力(1马力=0.735kw,下同),通过110V电缆供电,最大送电距离1.6km,供6200盏白炽灯照明用,完成了初步的电力工业技术体系。
1881年,卢西恩・高拉德和约翰・吉布斯取得“供电交流系统”专利,美国发明家乔治・威斯汀豪斯买下此专利,并以它为基础于1885年制成交流发电机和变压器,并于1886年建成第一个单相交流送电系统,1888年又制成交流感应式电动机。
1891年,在德国劳芬电厂安装了世界第一台三相交流发电机,建成第一条三相交流送电线路。
三相交流电的出现克服了原来直流供电容量小,距离短的缺点,开创了远方供电,电力除照明外,用于电力拖动等各种用途的新局面。
电力技术和电力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面貌,促使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美国原来落后于英国、德国等国家,电力技术革命使美国后来者居上,成为最发达的国家。
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需求的增加,促使电力技术和电力工业进一步向高电压、大机组、大电网方向发展。
高压输电、大型汽轮发电机、大型水轮发电机应运而生,迅速发展。
1960年,美国制成50万kW汽轮发电机,1963年制成100万kW双轴汽轮发电机。
电力市场下的无功辅助服务XX贵州省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管081班 550003摘要:无功服务是电力市场下的一种辅助服务。
无功服务对电力系统的优质可靠运行有巨大的意义。
本文将对无功补偿的原理、特点、优缺点、和容量的确定等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电力市场;无功辅助服务;无功定价一、前言在开放的环境下, 需要有不同的电力服务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以及电力市场竞争的需要。
电力服务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发电服务( generationservices) 、输电服务( transmission services) 和辅助服务( ancillary services) 。
辅助服务是指那些为满足输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要求而有关的服务, 包括调度、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频率控制、各种系统备用、稳定控制等。
在电力市场下,辅助服务是电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功电压控制作为一种辅助服务,是使电网中德输电交易能够顺利完成的一个必要条件,尤其当电网在重负荷运行时,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变得格外重要。
根据中国国家电监会在2 0 0 4年1月颁布的《电网辅助服务补偿办法》,也对无功服务做出定义:“无功服务又称无功支持服务或无功电压控制服务,指发电机组向电网注入或吸收无功功率,以维持系统正常运行时节点电压波动水平在允许范围内,在电力系统故障后提供足够的无功支持以防止系统电压崩溃的服务。
”下面将对电力市场的基本概念和无功辅助设备进行简单概述。
二、电力市场的基本概念电力市场是一个由电力和市场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复合型概念,电力是用以界定市场范围和性质的限制词,所以要理解电力市场的内涵还必须从分析市场的内涵说起。
(一)市场的内涵1. 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即卖买双方发生交易行为的地点或是空间范围。
这一重含义体现出市场的空间属性。
2. 市场是各种市场主体之间交换关系乃至全部经济关系的总和。
这重含义充分体现了市场的经济关系性质。
3. 市场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综合体现,也是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和经济活动的主要调节者。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是指提供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所需的各项辅助服务的市场,包括调频、备用、电压控制等服务。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和电力需求持续增长,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本报告旨在对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市场现状、主要参与者以及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对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并进行总结。
在正文部分,将首先概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然后介绍主要参与者,最后分析市场的发展趋势。
在结论部分,将强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重要性,探讨市场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展望市场的未来发展。
""1.3 目的":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探讨市场的重要性、挑战与机遇以及未来展望。
通过对市场主要参与者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旨在为相关行业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市场情况和发展趋势,以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本报告也旨在促进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稳步发展,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竞争能力,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1.4 总结总结部分内容:在本报告中,我们对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通过对市场概述、主要参与者及发展趋势的介绍,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同时,我们也对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剖析,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和未来做出了一定的展望和预测。
希望这份报告能够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正文2.1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概述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是指为电力系统提供辅助服务的市场,这些辅助服务包括调频、电压控制、无功支撑和黑启动等。
在电力系统中,辅助服务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力市场的重要环节。
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1.总则(一)为落实国家电改方针,推动电力市场改革发展,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鼓励市场主体发展辅助电力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所称辅助电力服务是指电网所需要的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及其他电力设施(或设备)提供的符合用电安全、稳定及其有效运行条件要求的辅助服务,服务费用由供电企业和市场主体进行支付。
(三)本办法适用于各类市场主体从事辅助电力服务活动。
2.术语定义(二)市场主体:指有能力提供辅助电力服务或受邀提出报价提供辅助电力服务并在电力市场报价中心(以下简称报价中心)完成辅助电力服务活动登记、商定价格、签署合同、履行义务等行为的市场参与者。
(三)电力公司:指中央、省级或地方授权设立并按照营业执照法注册成立的拥有特定经营资质的电力公司,需要提供辅助电力服务的电力公司可按要求向市场主体发起招投标活动。
(四)报价中心:指由负责报价中心管理的,由电力公司、不营利组织和市场主体参与的报价中心,旨在完成市场参与者进行辅助电力服务活动的报价场所。
3.参与辅助电力服务(一)基本条件市场参与者开展辅助电力服务活动,须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市场参与者MIT信息登记及资源管理系统》(以下简称“MIT信息系统”)登记,符合以下基本条件:1. 登记的机构和个人名称,应通过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等有效凭证进行验证和确认;2. 拥有良好的财务,法规和反洗钱状态;3. 应确保有足够资源提供辅助电力服务,其中电力设备(或设施)应符合国家电器行业标准,拥有良好的安全性能;4. 拥有辅助电力服务技术能力及操作维护经历;5. 满足本办法其他规定。
(二)登记市场参与者实行MIT信息系统申请登记,提供有关用户信息进行注册,填写相关信息后提交登记,登记完成后会收到一份MIT信息系统登记码,登记码作为参与报价中心活动的用户身份凭证,责任人应妥善保管,负责填写用户信息的责任人应保证用户信息真实有效。
(三)报价市场参与者向报价中心发起招投标活动,并报出报价后,在报价中心的参与者页面及时查看和确认报价情况,招投标活动达到报价中心设定的要求后,电力公司可按照以下步骤确认和明确完成招投标活动:1. 首先,根据招标内容确定参与投标的市场参与者报价;2. 对报价结果进行评估,比较报价的经济性、可行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按照评估结果确定优选报价;3. 申请确认优选报价,根据确认结果,签订服务合同;4. 向选定的市场参与者发放辅助电力服务佣金,并开始长期服务。
电力市场中的辅助服务(贵州大学)摘要电力市场是以电力商品交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即电厂和电网之间的市场。
由于辅助服务贯穿在电力市场的每一个交易时段,并且能与电力市场紧密融合。
分析和研究辅助服务的本质涵义,就是去研究在电力市场中的各类型辅助服务功能或者能够对电力的系统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等综合运行的水平会造成的影响、效能,并由此而赋予一定的经济学含义。
关键词:电力市场、辅助服务、定价机制、电能质量、提供方式Ancillary services in the power market(Guizhou University )AbstractPower market is a electric commodity trading activities a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market, that is, power plants and electricity markets.As support services throughout each of the electricity market in the trading session, and close integration with the power market.Analysis and research support services of the nature of meaning is to study various types of support services functions in the power market or to the power system security and economy of comprehensive operating level will impact performance, and thus give some economic implications.Keywords: power market, ancillary services, pricing mechanisms, power quality, mode of delivery1.电力市场的基本概念随着电力的迅猛发展迫使我们作出建立电力市场、改革完全垄断的电力体制的探索和实践。
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发展历程
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由发电企业、电网经营企业和电力用户提供的服务,包括:一次调频、自动发电控制(AGC)、调峰、无功调节、备用、黑启动服务等。
伴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电力辅助服务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从无偿提供到计划补偿、再到市场化探索的两个转变过程。
本文主要阐述了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基本情况,重点分析了辅助服务的市场品种、市场主体、组织方式、出清价格、出清方式以及市场衔接等特点。
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发展历程
无偿提供向计划补偿方式转变。
“两个细则”首次明确了我国电力辅助服务的基本补偿规则。
2002年以前,在我国垂直一体化的电力体制下,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基本是无偿提供的。
厂网分开后,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规范辅助服务管理,原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于2006年印发《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与《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并称“两个细则”),要求各区域电监局结合本地区电力系统实际和电力市场建设需要,制订实施细则。
2011年华北电监局率先发布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细则,随后各区域电监局相继印发本区域的“两个细则”。
“两个细则”规定了我国电力辅助服务的基本内容,其原则为“按需调用、择优调用”,“谁受益、谁承担”。
我国电力辅助服务由此进入计划补偿阶段。
计划补偿方式向市场化方向转变。
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是“两个细则”市场化的突破。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调节手段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原有的辅助服务计划补偿模式已不能满足电网运行需求。
在调峰空间极为有限的条件下,东北地区率先开展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探索。
2014年10月,东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启动运行,这是国内首次以市场方式开展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尝试。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简称“9号文”)提出以市场化原则“建立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新机制”以及“完善并网发电企业辅助服务考核机制和补偿机制”。
2017年,国家能源
局印发《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还原电力商品属性,完善和深化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
随后,我国多个省份及地区开始了电力辅助服务的市场化探索。
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情况及基本特点
截止2019年11月,区域省间辅助服务市场方面,国网经营区内除西南区域外,其他五个区域相继出台了区域省间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省内辅助服务市场方面,国网经营区内除上海、湖北、湖南、江西、四川、西藏六省市外,其余省份均出台了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
从已开展的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看,具有如下特点:
市场品种方面,主要为调峰辅助服务,部分省市开展了调频辅助服务和备用辅助服务,暂无其他辅助服务品种。
调峰辅助服务包括实时深度调峰、启停调峰、跨省跨区调峰以及需求侧响应调峰等类型。
其中17个省份开展了调峰辅助服务市场,5个省份开展了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5个省份开展了备用辅助服务市场。
除西南区域外,其余五个区域全部开展了省间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其中华中、东北开展了区域省间备用市场。
公司经营区域内六家现货试点单位中,除四川外,其余单位均已开展辅助服务市场交易,交易品种包括调峰、调频、备用辅助服务。
市场主体方面,大部分省区辅助服务提供主体主要是火电、水电等各类具有调节灵活调节能力的常规电源,部分地区纳入核电、可中断负荷、储能等。
辅助服务相关费用在发电侧内部分摊,其中调峰辅助服务分摊主体主要为集中式风电和光伏、出力未减到有偿调峰基准的火电机组,部分地区纳入核电、水电等;调频辅助服务分摊主体主要是在运机组,相关费用按各自的上网电费比例分摊。
组织方式方面,辅助服务市场均采用日前卖方单向报价、集中竞争、日内按需调用的原则,但市场启动条件及各环节时间节点差异较大。
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按需启动和定时启动共存,华东、华中、福建、安徽、重庆按需要启动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其余均为定时启动。
组织时序上,各区域及省级市场在交易申报时间、截止时间、出清时间、发布结果时间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如日前申报截止时间甘肃为上午8:00,浙江为上午10:00。
出清价格方面,各省市辅助服务市场主要采用边际价格出清,仅有少量省市在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中采用申报价格出清。
其中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全部采用边际
价格出清;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的出清价格除安徽、江苏采用申报价格出清外,其余省份均采用边际价格出清。
出清方式方面,各省市辅助服务市场主要采用独立出清方式,仅有少量省市考虑辅助服务市场与电能量市场的联合出清。
调峰辅助服务市场除浙江、山西采用联合出清方式外,其余省份全部采用独立出清方式,调频辅助服务市场除浙江采用联合出清方式外,其余省份全部采用独立出清方式。
山西要求深度调峰市场与省内现货市场联合优化、一体出清,联合出清后形成考虑深度调峰交易的实时发电计划。
浙江要求备用和调频辅助服务在现货市场内与电能联合优化出清。
省间和省内辅助服务市场的衔接方面,各省市均通过省内辅助服务市场优先调用本省辅助服务资源。
省市电网按照电网运行需求优先调用本省调峰资源,在本省调峰资源无法满足平衡需求时,可通过省间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购买省外调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