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对外汉语教学情况共18页
- 格式:ppt
- 大小:1.53 MB
- 文档页数:18
京师环宇学员分享对外汉语教师工作经验两年前,张莉从京师环宇毕业,考取了国际注册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并在学校的安排下怨妇德国,开始了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她总结了以下教学经验,希望能为众多立志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朋友们提供帮助。
一、常见的人们对于汉语老师这个工作的误解1、中国人教老外说中国话,这是很容易的。
这是大错特错的想法。
有的时候,朋友打电话问我在干什么,我说我在备课。
她们都觉得奇怪,难道我教汉语还需要备课吗?这不是很容易的工作吗?其实,教中国学生语文和教老外汉语完全两码事。
大部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无法胜任这个工作(包括硕士,博士,教授)。
但是如果学生的汉语水平已经非常高,他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帮他纠正发音的老师,那么这就容易的多了。
2、汉语或者外语专业的人才能当对外汉语老师我无法否认她们的确有专业优势,但是,如果你不是这两个专业,也并不意味着你就难以成功。
但是如果你想去很好的大学里工作的话,可能会受到专业等条件的制约。
3、老师应该英语很好,或者能用学生的母语与学生交流我的学生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墨西哥,韩国,日本,印尼,泰国,吉耳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
很多没有汉语基础的,而且是非英语国家的学生英语很差,相当于现在中国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水平。
刚开始上课的时候真的很难,大家叽里呱啦地谁也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但是一个月以后,差不多就可以明白彼此的意思了。
二、一点心理方面的小建议和感想1、我觉得对外汉语老师的工作类似于公司的业务员,除了保证产品质量(即教学质量)以外,拉近与客户(即学生)的心理距离也是至关重要的。
老师应该牢记每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无意中提起的家人,爱好等。
在教学中,这些都是有用的材料。
2、永远不能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上。
3、把握好与学生的关系,不要让校长产生怀疑。
4、幽默是非常重要的,讲课时穿插一些小笑话。
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觉得下课的时候还没有听够,不想下课。
我刚工作的的时候总是一板一眼讲书上的东西,我发现学生们经常看时间,很想下课的样子。
对外汉语教师职业——应怎样看待!字:果果2006年12月16日近来好些想从事这一行的朋友问我有关的问题,不能一一作答,只有写在这里,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资料也仅限于印尼,在国内的从事对外汉语教师这一职业不在本文讨论之中,大家权当参考。
对外汉语教输出渠道有四种:1,国家汉办公派;2,国家汉办志愿者;3,通过中介输出或朋友介绍或自己网上应聘;4,国内大学教师和国外大学校际交流(这种仅限于高校的在职中文或对外汉语老师)。
通过第一种和第四种渠道出去的对外汉语老师的工作和待遇都好,是出国从事这一职业最理想的渠道,但是要求也很高,一般是面向资深的、有经验的、高校在职的对外汉语教师或中文老师。
第一种汉办公派的对外汉语教师每年都有,任教时间一般是一到两年,中途(一般是春节)可以回去一次,或者自己家属过来。
要求也高,职称、发表有关文章、外语水平和教学经验等等,一般面向高校在职老师,筛选一般在每年的六七月。
公派老师去的学校有孔子学院和普通高校。
孔子学院对我来说还是个新名词,我还不知道孔子学院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就问问伯伯老师。
他就是在巴黎的一年孔子学院教中文。
在这里我所提到的公派老师就是去国外普通高校教中文的对外汉语老师。
今年五月底我在北京国际汉语学院培训时就见到公派对外汉语教师复试,公派教师的信息一般是发放到各省教育厅,然后各省教育厅再把消息发放到各高校,各高校老师知道消息后按要求申请报名,各教育厅负责把报名名单上交汉办并负责通知已通过初试老师的复试时间。
他们在申请时就选好所去的学校,可以选一到三个,有些要求语种,总之在报名时有一个表格,上面写着所派国家和所派学校,报名的老师可以按要求选择国家和学校。
有的学校要求小语种,有的不要求,但一般要求懂一种外语,单纯的中文老师如不懂外语在复试时不容易通过。
今年五月底我在北京国际汉语学院培训时就遇到了广西去复试的几位老师。
和他们谈了一下,有一个老教授是广西民院的国际交流处处长,出国出了N次,教学经验,职称,教授,发表文章等头衔和要求都符合,五十多岁,很健谈,按理他应通过,但到最后我知道的结果,他落选了!反而是他学校另外一个年轻的外语系的英语老师被选上了,还有一个广西医科大的英语专业的女老师(她正在从事对外汉语老师职业,医科大有外国学生)也被选上。
对外汉语见习心得感想通过对外汉语见习实习,使我们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此分享心得感想。
下面是美文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对外汉语见习心得感想,欢迎大家阅读。
对外汉语见习心得感想篇1为了能够进一步体验对外汉语教学,借着实习周的机会,我去到了桂林理工大学,开展了一次见习。
见习期是3天,在这短暂的三天里,我初步了解了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实际情况,也在与他们的相处中感受到了部分东南亚文化。
一、与留学生的交流去理工大学之前,我对他们的留学生活一无所知,也不认识那里的老师。
我联系了一个越南的朋友,他的妹妹刚来中国,在理工大学汉语基础班。
通过朋友得知,汉语基础班每天早上都有四节课,我住在学姐家,由于是晚上到达桂林,就没有时间去和朋友及她的妹妹会面,第一天早上,我早早地在理工大校门等候,朋友的妹妹叫做琼,她将会带我去他们的课堂。
久久没等到琼,我给她打电话,在电话里,她用生硬的中文说让我等她一会,我想如果她中文不好就用英文跟她交流吧。
见了面,她跟中国人的长相差不多,是个漂亮的女孩,和她一起的还有一个女生,后来打听到那是她堂姐,和她在同一个班级,他俩刚到中国1个月,在来中国之前,只会“您好”“谢谢”之类最简单的中文词语,跟她们很难用中文交流,意想不到的是她们也不会英文,而且是一点都不会。
在交谈中,常常我讲什么她们都不懂,双方都急得跺脚。
不过他俩都很热情。
下课我去她们家吃饭,玄的中文比琼略好一点,她在买菜的时候还会讨价还价,但都说不出菜名。
在家里,我通过一些态势语,指物法等同她们交流,并且教她们一些简单的词语,比如“洗碗”“菜刀”“方便面”“鸡蛋”等词,她们每学一个新词,无论当时在做什么都会停下手中的活拿随身携带的本子记下。
她们在z,c,s与zh,ch,shi的发音上有很大的困难,“铲”这个字我反复教了十几次她们才念对。
在我因教会她们几个词语而沾沾自喜时,却发现了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我要从她们住的地方去搭公车需要走20分钟,我又不知道怎么走,我不得不让她们送,可是她们不明白“公共汽车”“送我回去”“给我指路”“公车站”这些语句。
谈巧用小故事穿插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刘榴
【期刊名称】《商情》
【年(卷),期】2012(000)028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高,汉语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热潮。
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多年的探讨和研究,已初步形成比较系统的教学指导理论体系。
然而由于对外汉语教学起步晚,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实践中。
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方法不多,因此,如何将传统的汉语教学方法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如何按照第二语言教学规律合理利用和不断更新,为不同国家、不同语种、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适用的教学方法。
培养国外学子学习汉语的兴趣.从而使对外汉语教育切实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教师提出了更紧迫和更高层次的要求,本文是本人针对印尼留学生巧用小故事穿插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将“传统”的教学与“更新”的方法有效结合,感觉效果颇为理想,于是呈现心得,期待与大家更深层次的交流和探讨。
【总页数】2页(P118-118,120)
【作者】刘榴
【作者单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柳州545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502
【相关文献】
1.谈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穿插艺术 [J], 邓雪强
2.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穿插艺术——谈题外话、课外语的妙用 [J], 崔英姿
3.从对外汉语模拟课堂教学谈教师的教学行为 [J], 居珈璇
4.谈“小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J], 殷晓红
5.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 [J], 黄飞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外汉语汉语心得体会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心得体会、策划方案、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documen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对外汉语汉语心得体会5篇无论是在快乐时光还是在困难时刻,都能够积累宝贵的心得体会,每一个心得体会都是一本无价之书,记录着我们的成长和变化,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对外汉语汉语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汉语“不”“没(有)”“别”和印尼语“tidak、bukan、jangan、belum”的比较作者:张美来源:《现代语文》2019年第01期摘要:印度尼西亚学生在汉语习得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经常会在词法和句法的使用上产生偏误。
否定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学生经常混淆印尼语和汉语中否定词的用法。
本文通过汉语中的否定词“不”“没”“别”和印尼语中的否定词“tidak、bukan、jangan、belum”的对比研究,找出印尼学生使用否定词产生偏误的原因。
关键词:否定词;不;没;tidak;belum一、引言否定词是表示对动作、行为或状态的否定,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汉语和印度尼西亚语中都有否定词,在汉语中否定词包括“不、没(有)、别、非、未、否、甭、勿”等,在印尼语中否定词有“tidak、bukan、jangan、belum”等。
本人于2009年、2012年两次外派到印度尼西亚玛中大学任教,回国后也教过一些印尼学生,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印尼学生使用否定词存在着一定的偏误。
由于印度尼西亚玛中大学学生初级班所学的教材中没有系统地讲述汉语否定词和印尼语否定词的区别,所以学生在使用汉语否定词的时候,经常会造成“偏误误代”的情况。
例如:“老师,我不带作业。
”“老师,对不起,我昨天不学习中文。
”“我和我的男朋友昨天不见面。
”学生会经常混淆“没”和“不”的用法,在该用“没”的地方用了“不”,在该用“不”的地方用了“没”。
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本文主要选择印尼学生在使用汉语的过程中常使用的否定词“不、别、没(有)”以及与印尼语相对应的否定词“tidak、bukan、jangan、belum”来进行对比研究,同时结合了来华的印尼留学生使用汉语否定词偏误的情况。
分析汉语和印尼语否定词的区别,找出其产生偏误的原因,希望能对印尼学生习得汉语否定词和教授印尼学生的老师们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汉语中的否定词(一)否定词“不”1.“不”+动词吕叔湘先生(1985)分析说:“‘不’如果从语义方面来看,它在句子中的作用仅表示单纯的否定。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考试海外输出基地国际对外汉语教师就业前景看好不论是为了从事一个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的新兴职业;或是为了留学或移民,作为职业储备或兼职选择;抑或是想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出国后能更快速的融入到当地的生活环境中,对外汉语已然成为了很多人择业的热门方向。
全球掀起的汉语热,使中文学习市场迅速扩大,对外汉语行业也出现了很大的缺口。
与之前的汉语的冷门不同,如今的情况已经大大不同,在国外教汉语不但体面而且待遇优越,竞争激烈。
除去对外汉语专业,还有汉语言文学、英语、小语种等语言类专业人员选择学习对外汉语。
据上海对外汉语学校透露,语言类仍然居多,但近两年,对外汉语“热”起来,越来越多其他领域的人才都转而从事对外汉语。
“从报名参加培训的人员中,可以明显感觉到这个变化。
”刘老师说。
随着中国国际化不断发展,全球地域经济不断成形,中国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国际化企业,而拥有和外国人进行交流的能力和交际圈将为成为一份伴随终生的宝贵财富,并且可以此作为职业晋升或跳槽的跳板。
当然也不排除其中一部分人想以此作为兼职工作。
听起来简单的“对外汉语教师”,是不是真如一些人所想“会说外语”就可以了?实际情况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很难获得充足时间的实际教学经验。
因此,很多有志成为对外汉语的人疑惑该怎样学习或提高。
首先,语言能力。
包括外语能力和汉语能力。
汉语能力主要是普通话表达和发音,不管是国家汉办公派出去的老师或是志愿者、从业者,普通话二甲是基本的要求。
另外,很多人担心的外语能力,一般的外国学校要求没有那么高,况且对外汉语教学中不会用到太多外语,老外是来学汉语的,而非学外语的。
除了英语到底学哪门外语比较好,这个要看自己的兴趣和将来打算去的国家。
目前韩国、对外汉语教师培训考试海外输出基地美国、泰国、印尼对外汉语教师缺口大。
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报告对外汉语教育更多的是在外企或者国外实习,都是机会难得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报告范文一本学期,我们进行了对外汉语教育见习.对外汉语教育是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国家或民族的人为对象的汉语教学.这次我们与泰国客马中学的留学生进行了为期三周的交流学习.回顾三周以来的实习工作,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组织,指导教师的帮助和支持下,我的见习工作顺利开展,见习工作圆满结束,过程中有快乐也有辛酸,现将本学期的实习工作具体总结如下:一,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尊,自爱,自律,自强.进行教育实习的目的是把课本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专业理论教学效果,培养调查,研究,观察问题的能力.更好地了解对外汉语教学,为将来更快地适应工作打下基矗所以我们必须首先端正态度,以积极热情严肃的态度进行教育实习.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无论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还是身处其中的快乐和烦恼,都会让你成长.二,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明确教育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各阶段的实习内容及要求.除了之前学过的专业基础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等.就是提前做好教育实习工作计划.还有就是怎样写听课记录,怎样听课和分析课,怎样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比如,怎样听课和分析课.课堂,这是教学和教育过程的主要阵地,教师在课堂上每天实施着对学生的教养,教育和使学生全面发展.课堂也是学生的智力生活的一个主要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进行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三,积极参与听课.在实习过程中,虚心向各位教师请教,认真掌握教学知识,努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见习初期,尽量去多听各个班级,各种课型的课.比如,口语,书法课,太极课拳等,在比较中分析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积极与留学生交流,耐心解决他们的问题.四,学会在见习中思考要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只要你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就要把见习过程中的发现的问题持续的记录和保存下去.凡是能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是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和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录下来.积累事实,善于从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必然会有顿然醒悟的时刻,思考出结果后那个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的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只有学会思考,才会有一个归纳总结的过程,也会有所收获.以上是我对本学期进行教育实习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对于一名见习生来说,做了一些工作,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专业课知识和汉语语言知识的欠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一定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不断提高自我,突破自我,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总之,这次实习让我收获颇多.最后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实习机会,尤其是老师精心的安排以及对我们的教导和帮助!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报告范文二2013年3月20日,对于我们20XX级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又迎来了一个难得的见习机会.泰国客马学校一行二十多人来到了邯郸学院.在系里老师和班委的组织安排下,我们同学和自己小组所分配到的泰国留学生一起相处,共同学习了二十天.虽然时间很短,和其他一些难以避免的因素,在面对许多的难题过程中,我们也着实收获了很多.对于我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当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障碍就是语言沟通的问题.在第一次的见面会上首先给我的第一个冲击就是他们不仅汉语是初级水平,就连英语也是初级阶段,和上次的美国留学生有明显不同的是在他们当中除了个别学生能用英语或汉语做简单的交流之外,其他的同学都需要靠这些个别同学作为我们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我们想要表达我们的想法时都需要绞尽脑汁用最简单的汉语或英语去表达.同样,对于他们也是相同的处境.我们双方用手势,表情等各种方法去表达,猜测想要表达的内容.在平时的接触当中,对于这种由于语言沟通障碍造成的尴尬,双方都很苦恼.可见语言表达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另外一方面就是他们缺乏说汉语的意识,就和我们学习英语一样都有一种畏难的情绪.我们尽量去引导他们说汉语,有时候到最后还是变成我们改说英语来迎合他们的理解.他们很难将汉语说出口,一方面可能是他们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还未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就是怕出错而不敢说.在课堂教学当中这种说的意识有所改善,但是仍可以看出他们大胆开口说的意识要相比欧美学生要差一些.课堂中他们的活跃程度,灵活度,自信程度都明显的有些欠缺.当然这和授课老师也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课堂当中需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大胆开口去说.3月25日下午2:30~4:30,我们小组见习了由朱会萍老师教学的口语课《问候和自我介绍》.朱老师条理清晰地教授了一些常用问候语和自我介绍(包括姓名,身份,家庭成员,职业,国籍,兴趣爱好,朋友等许多方面)的知识,还有一些购物时的交际用语.这方面的知识对于出来中国的留学生都很实用.在语言教学中我注意到他们在发音和声调方面的一些问题:例如前后鼻音区分不明显,像”en”与”eng”“in”与”ing”等,他们容易把前鼻音发成后鼻音;像”er”这个央元音,在发音的时候容易发成后元音;另外同汉语许多方言区一样,”z,c,s”和”zh,ch,sh”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难题,但在发”zh,ch,sh”这组舌尖后音时较容易一些.在声调方面容易把阳平发成上声.在课堂教学中,朱老师有意识地纠正他们在发音上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纠正自己的错误,这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地方.在语言学习和沟通方面,我们自己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去弥补包括英语口语和汉语口语教学.在英语口语方面我们应灵活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尽量避免那些书面化的词语长句用在口语交际当中.我们在汉语口语教学方面的教学方法上很拘束,灵活度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所学的知识太过僵化,缺乏实践应用,对中泰两国之间的文化方面的认识准备的不够充分.这些涉及生活多个方面的问题仍需要不断的积累而加以改善.对外汉语实习报告范文三23日傍晚,我们走进了印尼——这个美丽的国度.刚出机场就感到一股湿热的空气扑面而来,眼前是一片片正生长得郁郁葱葱的树木,深深浅浅,高高低低,错落的极富层次感与色彩感,盛开的鲜花也吐露着芬芳,印尼人民朴实的笑脸让我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公路上那些极尽夸张艳丽的公共汽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4日,实习的第一天.第一站:阿拉扎大学.阿拉扎大学是一所纯伊斯兰教的学校,印尼人居大多数,也是一所贵族学校.当我们走进校门的时候,让我们为之震撼的是一座巨大,白色的伊斯兰教建筑式的教学楼,在白云和透彻的蓝天的衬托下,它显得如此静谧与神圣.走进它的教学区,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个个双手捧着书本或拿着电脑正坐在教室门外的走廊上查阅资料的学生,他们的表情是那么的专注.我们本来想静静地走过去,尽量不打扰到他们,没想到,他们却抬起头,对我们说:”老师好.”有的不会说中文,便给我们一个灿烂的微笑.这是阿拉扎大学给我们的第一份感动.我们为学生能如此的有礼貌而感动,也为他们的友善而感动.当我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先是惊异了一下.教室不大,一般就容纳十来个学生.这与我们想象中的场景有些不同.但紧接着,我们就被学生们纯真的笑容给感染了,也就没有那么拘束.第一堂课,我们介绍的是中国的新年,包括一些风俗习惯,庆祝活动等内容.他们专注的目光,一本正经的神态,围着我们问东问西的那股积极劲,又一次让我们感动.第二堂课,我们与学生进行了一些中文口语的交流,包括日常生活,兴趣爱好等话题,期间穿插了唱中文歌,这些学生中文歌的唱功真是令人赞叹,一个个字正腔圆,还可以四重唱.我们在阿拉扎大学共呆了两天,他们的上课时间是从上午九点到中午十二点半,再从一点半到三点.每个人差不多上午讲两个小时,下午再讲两个小时.一天下来,我们都疲惫不堪,一点精神气都没有了.虽然累,但一想起那些学生的眼神,专注并且充满着求知欲,心里也就轻松起来.一句话说,便是:苦在我身,乐在我心.第三天,我们与阿拉扎大学的师生们一同去了缩影公园游玩.我们像朋友一样愉快的交流着,虽然他们有时说的中文不标准,让我们一时间反应不过来,但通过他们的肢体语言以及英语的翻译,我们最终能理解对方的意思.由于有些学生的汉语水平不高,引发了很多趣事.当我们走到湖边的时候,一个高个子女生对着我们说:”老师,我们去坐‘烤鸭’吧.”我们莫名其妙,一头雾水.紧接着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原来湖里停着一排游船,船头是鸭子的造型.我们明白了,这个学生前天刚学了”北京烤鸭”这个词,刚好看到湖里的鸭子造型的船,于是便自创了这句话.我们说,这个学生还真会活学活用啊!大家在嘻嘻哈哈中向前走去.我们在欢笑声中结束了实习的第一站.紧接着,我们到达了第二站——达尔马柏莎达大学.比起上一个学校,它显得平民化.这是一所混合型的学校,学生中既有印尼当地人又有华人.这儿的学生很阳光,活泼,对汉语很感兴趣,非常喜欢中国的文化并期望到中国进行学习.第三站是新雅学院,它是一所华人学校,里面的学生都是华人的子女,汉语水平相当高.他们的听说能力普遍很强,我们能用正常语速与他们进行非常顺利的交流.但在写作方面的能力就差了很多,主要是近义词,同义词的运用以及遣词造句的能力还有所欠缺.不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比前面两所大学的学生都要好.通过这次实习,让我们认识到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的无上光荣,同时也看到了这个职业所面临的挑战.对于短期对外汉语教学来说,任务相对比较轻.要求对外汉语老师要有良好的素质,快速的应变能力,沉稳的心态.以我们上课为例,当讲的内容引不起学生兴趣而学生开始自顾自地说话的时候,我们必需立即停下正在讲的东西,迅速转换思维,调整战略,从另外一个角度入手,把学生引回课堂.我们也遇到过这样的棘手事:头天晚上耗费了很多精力备课,但第二天到学校后,学校的老师却分给我们新的教材,要求我们讲新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却不是我们准备之中甚至是不曾预料到的.这时候,我们必需克制自己的不满情绪,保持沉稳的心态,维持冷静的头脑,迅速在头脑中构拟出逻辑顺序图:第一步讲什么,第二步的重点是什么,什么时候提问,什么时候与学生互动,如果学生不感兴趣或者不听你指挥又怎么办.当然,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项任务的设想是很难的,那就需要我们以不变应万变,不能偏离基本的思路,在抓好大体的基础上优化细小的部分.只有让自己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与学生真正融合,才能把一堂简单的对外汉语课程上的多姿多彩,趣味盎然.除此之外,还要求对外汉语老师具备一些中华才艺,如折纸,剪纸,编中国结,毛笔字,国画,武术,太极拳等等.外国学生对中国的中华才艺很感兴趣.我们可以以这一点为契机,由此导入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课程,这样可以有效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对于长期对外汉语教学来说,任务就艰巨多了.要求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汉语基本功,尤其是汉语语法,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且不说要达到多”精”多”专”的境界,起码要能说得出一个所以然.否则,当学生问你一个问题的时候,你却瞠目结舌,是件很尴尬的事.例如:在一位老师的班上,有一个很喜欢中国文化的学生,一次上课,讲的是”筷子”.当老师刚刚说到”筷子”这个词的时候,这个学生说:”老师,我知道‘筷子’,一根筷子是不能用来夹菜的,必须是两根,合到一起才能用,所以它代表着白头到老,幸福吉祥.”当讲到筷子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的时候,这个学生又问:”老师,书上说筷子的使用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到今天是两千多年的时间,为什么您说筷子有三千年的历史呢_”这个学生下课后还问这位老师:”您会背《弟子规》吗_”幸好这位老师走之前恰好背了两三句,这才糊弄过去.回到住宿的地方,这位老师才大舒了一口气,说:”差一点就下不了台,这学生太厉害了.”我们也进一步交流了这几天以来的教学心得,更加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的艰难.实习活动已经告一段落,留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有回忆.实习过程固然很苦很累,但是学到的是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是我们终身受用的财富.这段实习经历必定会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为人处世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和帮助,这次实习无疑大大增强了我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总结起来,想作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是相当不容易的,单单掌握好汉语的基础知识远远不够,必须对中国文化有广泛的涉略及见解.换句话说,要把自己充实成为一本”百科全书”,即使对于某一个问题,说不出专业术语,也要明白这个问题是什么,从什么角度回答.要不然,当遇到刁钻的学生问一些古怪的问题,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却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这是非常丢脸的.我们应当要明白,对外汉语教师代表着中国的形象,中国人连自己国家的文化都不了解,还怎么去传播汉语知识呢_还怎么让外国人心服口服呢_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报告范文四幸之幸矣.首先感谢学校和__国__公司的这次合作项目给我提供了机会,不仅圆了我的__国梦,此外还能和这里的师生们度过这短暂的四个月.再次感谢实践学校的校领导和各位老师对我多加照顾,最后感谢自己能在这里坚持到最后,感谢自己那颗坚强的心.我是母校第二批来到这里实践的,自己的英语有限,__语更是零基础,所以在和他们交流时也仅限英语,少量__语.同样,和二特别有缘,我也是__国__府__学校的第二位汉语实践老师,从一开始就知道他们的活动相当多,而且__国的教育制度与国内大有不同,所以到这里后就积极适应这里的一切.下面就简单叙述一下我的__国实践生活.一,教学和生活环境__府很久以前是__国的人居住的,直到这里成为__国国土后,__河两岸的人还是自有来往的,所以当地人说__语说得很好,我的学校就有__语教学的计划,后面陆续会有韩语和日语的教授.我是这个学校唯一的外国人.初到这里时就问了关于学校的很多问题,所幸我这里的妈妈和我一样,刚来到这里,不过她之前的学校是素攀府的一所学校,在这四个月的实践和学习的生活中,妈妈是对我最好的,生活和工作中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__国学生普遍很懒散,学习和考试都需要很严,更别说我的汉语课了,能规矩来就已经很不错了,你不能责骂和侮辱学生,更不能上课太严肃.你需要时刻保持微笑,他们也会像你一样,总之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的.同样包括工作中和这里的老师相处也是时刻需要注意保持微笑,无论见多少次都需要说一句萨瓦迪卡!它有两层意思,一是你好;二是再见.所以学起来很容易.所谓教学就是教的同时你也在融入这里的生活,每天还是要学一点__语的,虽然不多,够用就行.学校的要求就是汉语是门选修课,要考两次试,期中是20分,平时成绩分期中前后各25分,期末30分,之后要写考试报告总结,所以期间你需要做很多的准备.二,实践经历1,主动参与学校的文化教导和教学策略首先,你是一个中国人,你来这里教授中文,不仅是责任,同时也是一件荣幸的事.此刻你是一名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竭尽所能去做该做的事.不同的文化礼仪,不同的教育制度,不同的政治对策,于生活的细微处可见分晓.而且我们都在保存各自民族即将失去的民族精神,民族信仰.他们会问你吃狗肉吗_有信仰吗_回答类似的问题时需要慎重,尤其是政治和经济问题,这不是你自己避免提问就以为没事的,有时他们也会问到你这些事的.还有很多的礼仪需要注意,我就不一一说明了.再者,学校要求关注学生的汉语实际能力.我教的是初中部的一年级一班和高中部因为学生都是初步接触汉语,学校在安排课表的同时是事先征求学生的意见的,我上课的教授内容相当自由,不过还是从基础开始,基础的无非是拼音,在教时就会感到自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学汉语拼音,唯一不同的是不同教育制度和语言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能力是大大不同的.最后,还是一切的问题得回归文化和语言环境的不同,我们所能做到的便是”求同存异”.不仅在教授汉语的同时,还引导他们学习学习的精神,怎样才能把学习的东西当场记住,课后能自己复习,并且在下次课的时候老师提问能回答顺畅.2,克服实践中的教学困难和弥补自己教学实践的不足说到上课,有时就会感到很无措,不是你没有准备好教学材料而是学生根本就不来上课的,然后你去找他们,或是问其他老师是不是某某班的学生有活动,有时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有时是学生懒得很.那我会去找闲的他们聊天,这样也是一种教学目的.用最平常的方式去和学生互动.__国老师也经常遇到这种事,上课时找不到学生,其实闲的在梳头照镜子,看漫画,或是玩Ipad.不过偶尔就会跑来上课,然后我会根据上次的教授内容记录再继续教授.有时上拼音时大半都很懒散,而是枯燥的发音,这时你就需要和他们紧密配合,因为模仿发音本来就不易,对于正是贪玩年纪的他们,更多的是需要耐心和悉心指导,如果集体发音时你很区分谁对谁错,就需要分组来完成某一段的拼音发音.例如z,c,s和zh,ch,sh,r的各自的不同,还有组合的不同;g,k,h三者也是同一个音,有时是k,有时是h,韵母里的.除了上课的分组模式,有时根据不同的学生兴趣做些卡片,或是画图,肢体语言什么的最简单的交流方式来达到交流的目的,而这些的前提是你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动手能力.我平时没课的时候就在做这些小东西.剪纸,折纸,给中国名字,打印图片或是剪裁,然后偶尔会有汉字书写教课,不过我很少拍照,他们会很羞涩的.最好玩的是给中国名字时一个个欢呼雀跃的,因为我只花了一个礼拜便普及得差不多了,其中还是很累的,因为我已经找了比较容易发音的声韵组合给起名字,但是还是说的不是很准确,我就会一直重复直到她记住为止.学生之后还会互相称呼他们的中文名字,从第一个月也就是去年的11月叫他们学号到现在只叫名字,都能很快的反映上来,除了准备活动的.当然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就是性子喜静,而且__国老师喜欢聊天,他们就会找你讨论这个问题,然后你就需要耐心解释.这必然会牵扯到文化差异.再就是对于学校的要求没有完成的尽善尽美时需要及时道歉,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反省,及时更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也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接受范围而界定.3,教学要求,内容,效果和教学考试关于教学内容学校给我相当大的自由度,看起来好像不太重视,其实不然,该有的测试还是有的,分两次,出试卷或是口语根据学校要求,离校之前需要给学生的成绩.我第一个月的教学内容对于基础差学生采取的措施是重新把第一位老师教的给复习,大多是重新挑着教的,同时再加一些同类的词汇和句子.但我几乎不写汉字,就怕他们有心理负担,只写汉语拼音,而且很短.长久之后就慢慢增加拼音的长度,同时还需予以鼓励和嘉奖,这样他们会很活跃于学习汉语的知识.感觉自己找到逝去的童年般.教学内容是时变化,学生的活动很多,自己也参加了很多,和他们玩在一起自己也是相当开心的.而且每参加一次活动会给学生教一些相应的单词和现在中文里与之对应的句子,他们欢喜的很.简单地日常问候语,数字,国家,星期,月份,年份,动物,瓜果蔬菜等.教学效果怎样是要经常和他们互动,交流,还有自己通过学习__语才能更加有同感,学习一门第二语言何其不容易,若是方法用对了,加之学生积极配合,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因为学校注重口语,但还是要出试卷考试,所以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的.考试是比口语更简单些,因为书写汉字不易,且学生易忘,你就需费时多多复习,平时还要多要求书写练习,这样就已经事半功倍了.。
“把”字句的综合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言文学“把”字句的综合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胡明亮摘要:“把”字句的研究要从句法结构、语义关系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进行。
在句法上,介词“把”连同其宾语置于动词前,以避免动词后形成太多短语。
在语义上,“把”的典型宾语是受事。
在语用上,“把”字句用来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印度尼西亚语中没有类似结构,所以学习汉语的印度尼西亚学生一般避免使用“把”字句,或者使用错误。
关键词:“把”字句句法语义语用语言教学一、引言汉语“把”字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句型,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约3万字的语料里,“把”字句153例,远远高于“被”字句的36例(裴春艳,2007)。
研究“把”字句,必须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分析。
从语法形式上看,“把”为介词,它引导的介词短语出现在动词前。
从语义特征看,“把”所引导的名词短语,主要是受事;“把”前边的主语,一般是施事。
从语用功能看,“把”字句具有与其他句式不同的特殊功能,主要有信息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衔接功能。
本文首先介绍“把”字句的语法结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然后探讨“把”字句在对印尼的汉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就“把”字句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二、“把”字句的句法特征从形式上看,“把”为介词,其引导的介词短语出现在动词前,如“(他)把书拿来”等。
(1)a.他把书拿来了。
b.?把书他拿来了。
c.*他拿来了把书。
d.*他把书拿。
e.他拿来了书。
f.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g.?他放在桌子上书。
例(1)a中,“把”连同其宾语“书”出现在动词前,动词后有补语“来了”,合法。
例(1)b中,“把书”出现在主语“他”前,不妥。
例(1)c中,“把书”出现在动词“拿来了”后边,不合语法。
例(1)d中,动词“拿”后面没有补语,句子也不合语法。
例(1)a中也有主谓宾形式,如例(1)e“他拿来了书”。
但是,有些语法形式,如宾语后边有补语时,必须使用“把”字句。
(吕叔湘,1991)崔希亮(1995)经过统计,认为典型的“把”字句的VP具有述补结构或含有述补结构,数量多达86%。
对外汉语教学趋向补语偏误分析刘金哲(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天津300071)摘要:本文以汉语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病句为基础,重点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的偏误类型,共分为四类:谓语偏误、趋向补语偏误、趋向补语与宾语位置偏误以及回避偏误。
以便通过对偏误的整理和分析,给对外汉语趋向补语教学以启示,从而推动汉语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趋向补语;偏误分析在传统的七大补语分类中,趋向补语的使用频率最高,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最难掌握,因而留学生在学习趋向补语的过程中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偏误。
而汉语国际化趋势的要求不断加深对其研究。
本文主要依据“HSK动态语料库”中留学生HSK考试作文中的错句,并对其进行检索分类,具体分析出四种典型的偏误类型,以便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开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谓语偏误谓语偏误一般表现为缺少谓语,即在动趋结构中缺省了动词,以趋向补语单独承担整个动趋结构的语义功能。
如:1)*可是事情已完,大家顺手牵羊地得到天上下来的“苹果”逃之夭夭。
1可是事情已完,大家顺手牵羊地得到天上掉下来的“苹果”逃之夭夭。
2)*老人跟年轻人互相之间生活态度、观念等差异来的问题也产生了。
老人跟年轻人互相之间生活态度、观念等差异带来的问题也产生了。
这类偏误在于混淆了动词谓语和动词补语的语法功能,以做补语的趋向动词代替了整个述补结构中谓语动词的功能。
虽然担任趋向补语的词本身就是动词,但是当它们做补语时语法功能和意义都发生了变化:不再表示主要的动作行为,只是辅助性地表示相关的方向意义或结果意义,只是谓语的辅助成分,不能充当谓语功能。
1本文所用语料没有特殊说明均来自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而在留学生看来,作谓语的动词和作趋向补语的动词都具有表示移动的实在意义,而且动词词性也没有改变。
因此,他们仍然把趋向补语动词本身的动作意义提取出来,以此代替动词谓语。
但是他们没有注意到:作补语的趋向动词不再是语义重心,其最大的意义在于对前面的动作补充说明方向意义或者结果意义,而非其动作本身。
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分析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分析王茂林(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10)[关键词]印尼学生;声调;习得[摘 要]本文利用语音分析系统,对印尼华裔留学生汉语单字调的习得情况作了初步考察,发现他们阴平和去声掌握得较好,阳平和上声掌握得不太好。
阳平的主要偏误是将其误读成中平调,上声则被误读成低升、低平和低降等调型。
作者认为,学好汉语声调应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多听多练,培养留学生的声调感。
[中图分类号]G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036(2006)02-0010-06I ndonesian Chinese Students Acquisition of Chi n ese TonesWANG M ao li n(Co 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 ure of J inan Universit y,Guangzhou,Guangdong510610,China)K ey word s:Indonesian studen ts;tone;acquisiti onAbstrac t:In th i s paper,a study o f the Indonesian Ch i nese Students a cquisiti on o f Chinese tones is conducted usi ng K ay CSL 4400 It is found that t he ir acqu isiti on o f t he first tone and t he fourth tone is better than that o f the second tone and the th i rd tone So m e o f the m pronounce the second as m id level tone and the t h ird as l ow r i s i ng,lo w lev el and lo w falli ng t ones It is sugg ested t hat a w ay t o learn Chinese tones e ffecti ve ly is to have a proper w ay o f practice, and to form a sense for t ones t hrough i ntens i ve listen i ng and practici ng1 引言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声调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在语音教学研究中,声调教学也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浅析汉语、印尼语语音对比摘要:随着中国和印尼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汉语热潮在印尼有愈演愈烈之势,且印尼华人数量比例很大,对于汉语的学习更加迫切。
本文通过汉语与印尼语的语音对比,把汉语的语音规律呈现出来,为汉语语音教学提供思路,从而更好地完善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汉语印尼语语音对比一、前言当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可谓成绩喜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正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超过2500所大学(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教授汉语。
我们国家在69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孔子学院,总数已有238所。
而中国政府和印尼政府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且印尼的华人很多,他们和原住民都有强烈的学习汉语的愿望,汉语热潮在印尼有愈演愈烈之势。
进行汉语、印尼语的语音对比研究对于印尼的对外汉语教学和两国的文化交流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因此,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扩大汉语印尼语语音的对比研究范围,不断补充完善对两者的研究资料,对于将来走上对外汉语教师这条道路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为有志于在印尼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或是志愿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
二、汉语、印尼语的语音差异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具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评判一种语言学得好不好的首要标准应是是否正确正握语音,吐字、行腔、轻重快慢、升降变化是否掌握到位。
因此,汉语、印尼语的语音差异可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汉语、印尼语的声调差异汉语是声调语言,有四个声调:阴平(ˉ)、阳平(ˊ)、上声(ˇ)、去声(ˋ),它是汉语音节的一部分,关系到词的具体含义,而印尼语没有声调,是非声调语言。
在印尼语里,声音的高低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只表示对话语里某一部分的强调,如ayo,不管念成什么音高形式,它都只是感叹词,只有一个意义,表示邀请或命令:来,来吧。
这就与汉语不同了,在汉语里,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形式,即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同一个音节“[P A]”至少可以念成四种音高形式,[P A55](巴)、[P A35](拔)、[P A214](把)、[P A51](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