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睡眠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调查分析(一)

睡眠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调查分析(一)

睡眠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调查分析(一)
睡眠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调查分析(一)

睡眠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症状调查分析(一)

【关键词】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国内常模

【摘要】目的探讨睡眠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特点。方法对60例睡眠障碍患者,58例焦虑症患者,63例抑郁症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睡眠障碍患者的焦虑发生率高于抑郁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间焦虑、抑郁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60a者抑郁发生率高于<60a者,≥60a者焦虑发生率低于<60a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睡眠障碍组焦虑、抑郁症状均高于国内常模,但其严重程度均低于焦虑症组和抑郁症组患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睡眠障碍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在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抗抑郁剂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关键词】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国内常模Investigationsandanalysesofanxiousanddepressivesymptomsforpatientswithinsomni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featuresofanxiousanddepressivesymptomsofpatientswithinsomnia.Metho

ds60patientswithinsomnia,59anxietyand63depressionwereassessedwiththeSelfratingAnxietyScal

e(SAS)and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andcomparedwithnationalnorm.ResultsTheincidencerat eofanxietywashigherthanthatofdepressioninpatientswithinsomnia,butthedifferencewasnotsignifi cant(P>0.05).Incidentrateofanxietyanddepressionhadnodifferenceinsex(P>0.05).Incidenceofdepre ssionoranxietywashigherorlowerinthepatientswhowasolderthan60yearsthaninonesyoungerthan6

0years,thedifferencehadsignificance(P0.05).Theanxiousanddepressivesymptomsinpatientswithins omniawerebothhigherthanthoseinthenationalnorm,buttheseveritywaslowerthanpatientswithanxi etyordepression,differencehadthemostsignificance(P0.01).ConclusionPatientswithinsomniahadhi gherincidenceofanxiousandthedepressivesymptoms,atthesametimeoftreatmentshouldbegivenan tidepressantsandpsychotherapy.

【Keywords】Insomnia;anxiety;depression;nationalnorm

失眠症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焦虑、身体不适等。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见的是情绪的焦虑、抑郁及睡眠卫生不良等原因引起〔1〕。因此,了解睡眠障碍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有助于指导治疗。为此作者进行了相关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取我院2004年1月~2004年12月就诊的60例睡眠障碍患者为研究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失眠症诊断标准,排除继发其它疾病的失眠。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6~65a,平均44.56±18.4a,病程2mo~10a;60a以上24例,60a以下36例;家族史:神经衰弱15例(25%),精神疾病3例(5%)。同时选取抑郁症患者63例和焦虑症患者58例为对照组,其中抑郁症组男31例,女32例,年龄28~66a,平均46.3±18.62a,病程6mo~10a;60a以上28例,60a以下35例,家族有抑郁症病史3例,精神病史2例;焦虑症组男26例,女32例,年龄27~64a,平均45.32±15.3a,家族有精神病史2例,神经症病史1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病程、病史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2〕进行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评定标准:SAS标准分≥50分为抑郁,SDS标准分≥53分为焦虑。所有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结果

2.1研究组焦虑、抑郁发生率SAS标准分≥50分者31例,抑郁发生率51.6%;SDS标准分≥53分者26例,焦虑发生率4

3.3%。经χ2检验,两者无显著性差异(χ2=0.64,P>0.05)。

2.2研究组男、女间焦虑、抑郁发生率,见表1。

表1研究组男、女之间焦虑、抑郁发生率(略)

表1显示:睡眠障碍患者男、女间焦虑、抑郁发生率经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医生如何与抑郁焦虑病人沟通

医生如何与抑郁焦虑病人沟通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抑郁障碍是全球第四大疾病负担,也是导致患者功能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医生在忧郁病人就诊的时候要怎么沟通?下面小编整理了与抑郁焦虑病人沟通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与抑郁焦虑病人沟通的方法:就诊时候的沟通技巧 当患者走进诊室的时候我们要观察,观察的重点在哪呢?首先看他的伴诊情况,是谁陪她来就诊的,这对了解他的生活环境很重要,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情感支持****,我们首先要判断,比如一个三十多岁的女性,由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年男子陪着来就诊,无非就这几种情况,第一个考虑的是他爹,初步判断这个女患者感情生活不完整,要么单身、离异,至少夫妻感情不好吧。看病对一个人来说是生活中重要的事,这个时候老公不来陪,情感支持在哪里?没有比家人的健康更重要的事需要去处理。第二个想到的是她老公,三十来岁的女性嫁给六十来岁的男子,这个本身就是抑郁障碍的发病土壤了。还可能是领导啊、同事什么的,都可能提示一些不合理的或者畸形的情感支持在里面。

当这个患者坐在诊桌旁就诊的时候,我们应当观察她的坐姿、体态、眼神、表情、说话的语气、语调、反应速度等,比如这个三十来岁的女性坐下后眼神飘忽不定,并不时回头看她的伴诊者,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这个患者非常没有安全感或者对伴诊者不信任感,这时我们可以示意伴诊者在门外回避,与患者单独交流。 我们要迅速与患者建立沟通关系,首先要做的就是倾听,抑郁障碍的患者通常希望倾诉,她们常常是情感宣泄有障碍,她们希望把积累的负能量的东西宣泄出来,又没有对象,所以,我们作为医生要以正能量来化解她。 其次就是共情。医生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体验对方的感受,共情之后要给予希望,医生不能被患者的十年心酸一把泪带到沟里去嘛。倾听之后要与患者进行互动式的交流,要以积极的目光,实时给予鼓励,要用目光传递正能量。 患者的倾诉往往是漫无边际的,甚至是逻辑混乱的,这时候我们要实时地提问,诱导,得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提问也是有技巧的,我们要以关心的而非审问的方式去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工作乃至家庭。询问时要由易而难,首先要问她的躯体情况,比如“身体有哪些不舒服”啊之类的,逐渐深入地询问情绪以及精神问题。要由浅入深地问,从现实中的压力以及对一些社会现象的

一个资深抑郁症患者的疗愈分享,抑郁症的原因

一个资深抑郁症患者的疗愈分享,抑郁症的原因 一个资深抑郁症患者的疗愈分享,抑郁症的原因: 抑郁症被称为“心灵感冒”,现在越来越普遍。近年来,公众人物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新闻引发很多关注,抑郁症渐渐为人们熟知。RSHWHO渡氧专项脑细胞修复工程,针对“脑细胞疲劳、失眠、焦虑”的,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锁定了影响脑疲劳、神经紧张、抑郁、焦虑、失眠的脑部核心要素,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对压力症状缓解功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上得到证实。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抑郁症。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每个人都会有抑郁情绪(谁还没有点不开心的事情),但抑郁情绪并不等于抑郁症。 作为一个资深的患者和患者家属,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多年来与抑郁症相处及抗争的心得。 需要声明的是,抑郁症的情况非常复杂,个体差异太大,所以我的分享也只是基于个人经验,可供参考,并不全面。 抑郁症的原因: 遗传因素 抑郁症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作用。以我为例,我爷爷在去世前的几年一开始是抑郁,后来发展到神志不清出现幻觉。父亲也曾多次抑郁发作。听说我父亲祖辈中还有些人也有这方面的问题。 我母亲这边的人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而且意志力、耐力、抗挫力都很强,从我母亲身上就可以看出来。过去这些年,抑郁症反复发作了这么多次,我几乎都硬是扛过来了,应该与我受到了来自母亲的很多积极影响有一定关系。 RSHWHO渡氧提出了脑营养平衡学说: 众所周知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针对失眠、焦虑等有效果,为什么直接补充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1、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相对平衡,必需符合人体的营养平衡需求,不可忽视的是不同人种,用量也会不同。比如褪黑素,很多国家用量是中国规范用量的N倍,而褪黑素过量反而会引发抑郁、焦虑,影响性功能。再比如多巴胺过量相当于吸食能上瘾的违禁品。 2、RSHWHO渡氧脑健康平衡营养是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组成的,其中54项活性成分,通过修复下丘脑、脑垂体、松果体、皮质醇来改善脑细胞和神经元链接,预防脑萎缩,从源头上修复脑功能,恢复大脑生成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褪黑素等重要物质的能力。

抑郁症和焦虑症区别在哪

抑郁症和焦虑症区别在哪 抑郁症和焦虑症都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但是这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抑郁症患者主要的特征是情绪低落,悲观,精神疲惫。焦虑症则是害怕、总是提心吊胆、忐忑不安。 ★ 1、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特征是心情低落,而且作为精神病理状态,抑郁的程度必须达到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害。具体来说,抑郁症有以下六种主要表现:①兴趣减退甚至消失;②对前 途悲观失望;③无助感;④精神疲惫;⑤自我评价下降;⑥感到生 活或生命本身没有意义。 ★ 2、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焦虑症状作为突出表现的一种神经官能症。作为

精神病理现象的焦虑具有以下特点:①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患者基本的内 心体验是害怕,如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极端恐慌或恐惧;②这种情绪是不快和痛苦的,可以有一种迫在眉睫或马上就要虚脱昏倒的感觉;③这种情绪指向未来,它意味着某种威胁或危险即将到来或马上就要发生;④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威胁和危险,或者用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诱发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不相称;⑤与焦虑的体验同时,有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精神功能紊乱。 ★ 3、两种疾病却可合并存在 虽然焦虑症和抑郁症是有区别的,但是两种疾病却可合并存在。经调查显示,临床上约有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而且二者症状有重叠,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心肺和胃肠道不适、易激惹、疲劳等。二者在发病机理、病状表现等方面确实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二者又必须进行鉴别、不能混淆。因为抑郁症的自杀率高,危害性较大,患者既有抑郁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优先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医生和专家总结多年经验的结果。

焦虑与抑郁的区别

1、焦虑和抑郁是两种不同的情感症状,但是焦虑可与抑郁合并存在,经调查显示,约有33%-95%的抑郁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状。而且二者症状有重叠,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心肺和胃肠道不适、易激惹、疲劳等。 二者在发病机理、病状表现等方面确实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二者又必须进行鉴别、不能混淆。因为抑郁症的自杀率高,危害性较大,患者既有抑郁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优先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医生和专家总结多年经验的结果。遵循这项原则可以避免抑郁症的漏诊,及早对抑郁症进行治疗,防止自杀自伤等后果发生。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鉴别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焦虑症患者常处于心烦意乱、惊恐紧张,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并伴有头晕、多汗、潮热、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焦虑和恐惧不同,焦虑所感到的威胁和危险都是不现实或不十分明确的。 焦虑症经常与抑郁症合并存在,临床统计,80%以上抑郁症患者有焦虑症状。在临床诊断中,有一个“抑郁症优先诊断”的原则,即既有抑郁症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不论其焦虑症状多重,都应当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专家多年经验的总结,已经成为国际标准。 1、从发病年龄上看,焦虑的首发一般在35岁以上,多发生于老年人;而抑郁症在所有年龄群都有发生; 2、抑郁症患者对家属、朋友表现冷淡,对以往爱好兴趣丧失,而焦虑者保持正常; 抑郁症患者的失眠以早醒为主要特征,而焦虑者的特点是入睡困难; 3、抑郁症患者心情低落,不愿意与人接触,但不害怕突然发生的人际接触;而焦虑者害怕突然发生的社交接触等,害怕去公共场合; 4、大体来讲,抑郁症是抑制向下的;而焦虑者是惊恐向上的、 2、焦虑症是一种并有显著与持续心理与身体焦虑症状的状态,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分为于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与急性焦虑(阵发性焦虑) 急性焦虑再分成因在特殊状态下阵发的焦虑(恐惧焦虑症)与任何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焦虑(惊恐障碍)。恐惧焦虑症又再分成特定对象恐惧症,社交恐怖症,与广场恐惧症 .患者的情绪表现的非常不安与恐惧,患者常常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或将来的某些事情表现的过分担忧,有时患者也可以无明确

瑜伽练习对神经内科焦虑抑郁患者睡眠的影响

瑜伽练习对焦虑抑郁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沈盈盈钟代曲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庆400042) 【摘要】目的探讨瑜伽练习对焦虑抑郁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焦虑抑郁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常规受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瑜伽放松训练,每次1 h,4次/周,连续治疗8周。结果干预后瑜伽组患者睡眠的主观感受明显改善,多导睡眠监测提示瑜伽组3期睡眠比例较干预前上升(P<0.05),2期睡眠比例较干预前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瑜伽训练对焦虑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焦虑抑郁症瑜伽睡眠多导睡眠图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社会高速发展,我们在享受社会进步成果的同时,快节奏的生活带给人们的压力导致的疾病也不容忽视。调查显示:出现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也越来越多。焦虑抑郁的病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频繁觉醒、深睡眠减少等[1]。长期睡眠不足可导致白天过度困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加重焦虑抑郁情绪。镇静安眠药治疗睡眠障碍虽作用确切、见效快,但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和依赖性,且停药后易反弹。行为训练是一类可行的非药物治疗睡眠障碍的方法之一[2]。瑜伽作为一种行为训练技术,能促进身心放松,改善睡眠[3]。为改善焦虑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我科采用瑜伽放松训练治疗焦虑抑郁症患者,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05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焦虑抑郁症患者,排除标准: ①年龄<18或年龄>60岁;②匹兹堡评分<9分③有重大躯体疾病和精神活性物质使 用史。入选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男12例,女28例,平均年龄(46.46±8.24),病程(6.28±3.14),匹兹堡评分(11.25±2.12)。观察组:男1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5.29±7.36),病程(7.32±2.57),匹兹堡评分(11.85±2.51)。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匹兹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被试者入组前均告知本实验无创伤性,并由本人或法定监护人 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干预方法对照组接受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瑜伽放松训练。 ①环境准备:选择安静、整洁、空气流通的房间,气候适宜时可到户外花园草坪练习,备

焦虑症 抑郁症患者内心却始终有一股莫名其妙的焦虑

焦虑症抑郁症患者内心却始终有一股莫名其妙的焦虑 抑郁症患者平时不一定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但内心却始终有一股莫名其妙的焦虑。轻微的焦虑症是精神病吗轻微的焦虑症是精神病吗?现在生活压力的倍增,让很多人 都喘不过气来,因此由于压力过大常常产生莫名其妙的焦虑,焦虑症是一种精神异常的表现形式,可能和其它的一些精神分裂症相比,没那么严重,但是对于焦虑症,出现后也应该及时调节化解。焦虑症可分为轻微焦虑症和重度焦虑症,一般情况下,如果是轻微的焦虑症,可以通过自我的心理调节来得到缓解,重度焦虑症,就要特别注意了,及时进行治疗和心理疏导,防止发展成为精神病。轻微的焦虑症的症状表现:1、精神性焦虑精神性焦虑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表现 为担忧、紧张、焦虑不安以及害怕等,总之都是一些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焦虑症患者外观表情紧张、双眉紧锁、姿态僵硬而不自然。会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加,不能静坐,反复徘徊,搓手顿足出现。2、无法专注自己的 事情焦虑症患者常常容易被激惹,注意力不能集中,对声光敏感。患者会自我感觉记忆力减退、入睡困难、有梦魇或彻夜不眠等症状,常常睡觉后梦魇突然醒来,大汗淋漓,极端恐惧。当焦虑症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的注意力会遇到麻烦,因此需要平衡关注点,如驾驶,学习,工作或照顾孩子

等。这可能是发作令人沮丧的一面。因为没有人希望事情失去控制,因为焦虑使人无法集中注意力。3、出现躯体焦虑 症状焦虑症又可表现为躯体性焦虑,症状涉及许多系统,过度换气、心悸、入口干、尿频、胸闷、耳鸣等。出现轻微的焦虑症有时是患者就诊时的最初主诉,当发作开始变得加剧时,患者会感受到胸部发紧。常常被让人误认为是心脏病发作。相反,如果只是感觉胸部有压迫感,或者感觉有点呼吸困难,并且表情紧张、双眉紧锁、姿态僵硬而不自然,可能都是轻微焦虑症的表现。以上就是专家对于轻微的焦虑症是精神病吗的全部介绍,希望看完之后会有多了解。虽然轻度的焦虑症通过有效调节可以得到缓解,但是还要进行及时治疗,疾病拖严重了总是不好的,而且还可能会引起其他一些精神疾病,所以不要掉以轻心。焦虑的可能疾病可能疾病伴随症状就诊科室 慢性疲劳综合症疲劳,食欲减退,精神萎靡,易激 电脑狂躁症焦虑. 密码综合症头痛,眼花,神经衰弱综合征 周末焦虑症焦虑. 儿童精神分裂症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焦虑- 解释在统一价值论中,当某事物的价值在将来可能会发生明显降低时,就会对该事物产生一种焦虑感。

中医治疗焦虑抑郁你一定要看

中医治疗焦虑抑郁你一定要看 抑郁症病因病机: 中医治疗焦虑抑郁属中医学“郁证”的范畴。《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曰:“诸郁,脏气病也,且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气病生焉。”故而本病的病因既有脏腑疾病和气血不调的内在病因,又有饮食不节和情志内伤的外在因素。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进行了深入研究,RSHWHO渡氧可以明显促进脑中枢多巴胺释放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缓和疲劳的症状,镇静。调节脑内神经传达物质的变化,消除疲劳,起到舒心、放松,能让人更好的进入精神愉悦状态,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又可以解消疲劳、降低血压和提高学习记忆能力。五脏中肝为郁证之本脏,肝主疏泄,调节情志,畅达全身气机,肝气顺则五脏宁,肝气郁则五脏气血失调,故肝气郁滞为郁证最基本的病因病机。 郁证的发生,除情志内伤外,还与素体虚弱、性格内向或肝气郁结的体质因素密切相关。老年抑郁症的病机特点,取决于老年人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盛,发长齿更……八八,则齿发去”。老年抑郁症多发生于六旬以后,此时老年人体质虚弱,五脏皆衰,致机体阴阳失调,内环境紊乱,更易患抑郁障碍。老年抑郁症其病位当责之心、肝、脾、肾,其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脏腑虚损,脑窍失养;标实为气、痰、瘀阻滞脑窍,神机失灵所致。“五脏六腑皆可致郁”,对其的认识不能拘泥于单纯疏肝解郁。脾胃为后天之本,影响一身气机的升降,同时也影响水液的输布,这些因素都能够引发郁证。 专家提出康复意见: 1、不要轻易使用药品,抑郁症被人们称为“心灵感冒”,所以我们就像认识感冒一样,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承受能力。做到早期认识、早期干预和科学治疗。 2、专家指出只有及少数患者达到疾病上线,而多数抑郁症只是体内缺乏某些物质,补充RSHWHO渡氧源于自然细心呵护,促进脑中枢多巴胺释放有助于减轻工作压力,缓和疲劳的症状、镇静和抗焦虑、药用植物活性成分调理康复。 3、作为患者的家人、朋友、同事要正视患者,多陪伴、多倾听。试着常说:没事儿的,你继续说,我在听,我理解,我们就在这里,尽力带他们走出阴霾。

什么样的人不容易患上抑郁症,导致焦虑症的8种常见错误心理

什么样的人不容易患上抑郁症,导致焦虑症的8种常见错误心理 什么样的人不容易患上抑郁症,导致焦虑症的8种常见错误心理: 什么样的人不容易患上抑郁症呢?很容易患上抑郁症的人,像一只玻璃杯子一样,而不容易患上抑郁症的人就像一只塑料杯子,掉在地上也可以弹起来,对于精神压力和精神打击具有“吸收”的功能。同时还有一种很现实的幻想,对任何事情都充满着好奇心。只有这样的人才很难患上抑郁症。RSHWHO渡氧专项脑细胞修复工程,针对“脑细胞疲劳、失眠、焦虑”的,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锁定了影响脑疲劳、神经紧张、抑郁、焦虑、失眠的脑部核心要素,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对压力症状缓解功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上得到证实。 这样的人不会什么事情都必须按照自己意愿去做,具有一定的宽容心,因而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矛盾和纠葛。常常回忆过去,总是想到自己经受了多么大的痛苦,这就是容易患上抑郁症的基础。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也一定要试着向前看、向前走。另外,不和他人同步、我行我素的人也不容易患上抑郁症,因为,不在乎他人评价按照自己想法行动,不会积压委屈与不满情绪。 不过,真正能够与他人同步的人,也不容易患上抑郁症。因为抑郁症之所以发生,是由于无法拒绝他人的过分请求,将所有的事情都归于自己。因此,如果完全依赖他人,将工作毫无保留地交给别人,自然就很难患上抑郁症。 坦率地承认自己的成功是借鉴了别人的经验和得到了他人帮助的人,正直与人相处的人,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强者。保持一个柔性的心理非常重要 较真、责任感强的人的心是玻璃水杯。而具有一个柔性心理的人的心是塑料水杯。 为了养成一种柔性性格,学会放松身心和进行积极地正性思考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是“不强求”。通过调整呼吸使精神得到放松也有效果。进行积极地正性思考也是不可欠缺的。“我是世界上最笨的人”这样的否定和悲观的论调将会极大的消耗精神能量。 但是,如果以积极地、正确的态度思考问题,习得凡事都采取积极向上的态度,就不会消耗精神能量。 RSHWHO渡氧提出了脑营养平衡学说: 众所周知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针对失眠、焦虑等有效果,为什么直接补充症状没有明显改善? 1、5-羟色胺、多巴胺、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相对平衡,必需符合人体的营养平衡需求,不可忽视的是不同人种,用量也会不同。比如褪黑素,很多国家用量是中国规范用量的N倍,而褪黑素过量反而会引发抑郁、焦虑,影响性功能。再比如多巴胺过量相当于吸食能上瘾的违禁品。

一个重度焦虑症、轻度抑郁症人的自救,我终于战胜了“不可能”

一个重度焦虑症、轻度抑郁症人的自救,我终于战胜了“不可 能” 以前的我是一个重度焦虑症、轻度抑郁症的患者,当时的我虽然每天坚持服药,并且已经六年之多,但是焦虑症仍旧非常严重,每天难以入眠,睡不着就会恐惧,一遇到紧张的事情就会晕厥休克,当时的我简直快要崩溃,感觉活在世界上就是一种痛苦。连医生都对我说我的焦虑症很难治好,并且可能要终生服药。如今的我终于康复了。回想以前的我经常会在各大论坛看到病友们晒出的帖子,他们大多都是消极悲观,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假如这种传递痛苦和消极,所以我写下这段我的重度焦虑症的自救经历。我在16岁的时候检查出重度焦虑症和轻度的抑郁症,服药4年,这4年的时间,每天都是生不如死。但是我并没有见到任何效果。而我当时也已经有了心仪的男孩,但是像我这样的人又有谁愿意娶我呢?谁又愿意娶这样的一个麻烦回家呢?于是心如死 灰的我严肃的问医生,我的焦虑症究竟要多久才能好,而医生却说因为我的焦虑症太过严重,我可能需要服药终生。当时的我非常崩溃,但是我不要我的一辈子就这样与焦虑症和药物陪伴,我想要崭新的人生和幸福的爱情,我想要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于是我开始想到自救。俗话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于是我自救的第一步首先是了解焦虑症该怎样自

救,于是我买了一本《精神焦虑症的自救》这本书,书分为病理和演讲卷两本。我猜同是焦虑症的人应该都有看过吧?这两本书我看了将近十遍,我不得不说这两本书真的很好。看完后我知道我之所以这么焦虑是因为长时间情绪的压抑 逐渐使神经系统变得敏感,使我对各种负面事件更加敏感,想法更加消极,这些负面想法情绪带来的恐惧是我痛苦的来源。从这众多的书我总结出来康复的方法——面对→接受→飘然→ 等待→ 克服恐惧。但是并不是说你看了书就能和我一样治愈,书中只是告诉你别人成功治愈的方法,而能不能治愈就要看你愿不愿意去尝试和坚持。我从自救开始到自救成功一共花了5年的时间,刚开始躯体化症状很严重,实在难受的我想要放弃,可是我不愿意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一辈子,后来我就学习呼吸法缓解症状,一般做了大概十分钟就能有所缓解。呼吸法一般需要盘腿坐着,闭上双眼后,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以“平等心”的原则去观察、觉知呼吸的进出。对于当下的呼吸状况以及头脑中的念头想法,或是浮现什么感受,不作任何的判断、分析、联想和纠缠,就只是如实单纯地观察呼吸。如果走神了,就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进出上,如此反复。这样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情绪和症状都会慢慢稳定下来。并且在我焦虑症自救期间,我每天的作息都非常规律,早上6点起床,跑步半个小时,我一般都会跑的很慢,我习惯性一边跑步一边数着路边的栏杆,这样我的内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抑郁症焦虑症吗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抑郁 症焦虑症吗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心脏神经官能症大医院最容易当成抑郁症,焦虑症治了。 1、心脏神经症是一种客观、明确、多发的心脏病,而不是目前被广泛认为的抑郁或焦虑。 2、中医认识疾病的思维和生物医学是不同的,中医在几千年的不断体悟中体会和试验出来的科学,有完善的理论体系。治疗心脏病有非常独到的经验,当然,中医里没有心脏神经症这个词。 3、心脏神经症诊断是很容易的,也是很明确的,大家不要继续想查找什么病因了,心脏神经症的病因就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一切内脏都受神经支配,支配内脏的叫做植物神经,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骨骼肌(胳膊、腿)的叫运动神经,运动神经受主观意志支配,所以你想抬腿就能抬腿,但植物神经不受主观意志支配,比如你想不让心脏跳,他还是照样跳。 4、这个病在中医上属于心肾不交,气滞血瘀,痰湿阻络等多种类型,中医古书中描述也很多,不是新鲜病,所以大家不要特别害怕。 5、这个病,大家不要做无谓的检查,现在大医院的水平都差不多,你在一家大医院查完了就得了,没必要再去另一家大医院检查,查是查不好病的。治疗才是关键。 6、不要认为这是精神病,也不是常规的神经病,更不是抑郁症。这里说不是抑郁症不是因为患者不抑郁,而是因为抑郁是由于治不好病才抑郁的,只要病治好了就不抑郁了,所以,大家不要去治抑郁症,那样永远去不了根儿,你总不能吃一辈子抗抑郁药,那样也会吃出病来。 给大家几个忠告:第一,明确诊断,有几乎一切心脏病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胸痛,大多数还有多种其他不适,如:心悸、后背隐痛、气短、呼吸困难、乏力、头晕、失眠、多梦、惊恐、嗓子发酸、咽喉发胀等。而几乎一切检查都没有异常,如心脏彩超、心

焦虑抑郁症的症状有什么

焦虑抑郁症的症状有什么 焦虑抑郁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抑郁症,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这样的患者出现,越来越威胁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了,不过很多患者都对焦虑抑郁症这个疾病了解不是很多,而且很多人都不感觉自己有病,也不知道发病的时候会出现怎么样的表现症状,那到底焦虑抑郁症的症状有什么呢?现在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吧。 焦虑抑郁症的症状表现: 1、正常焦虑情绪反应不同 第一,它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第二,它是指向未来,似乎某些威胁即将来临,但是病人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第三,它持续时间很长,如不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最后焦虑症除了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外,同时伴多种躯体症状.焦虑症多数在中、青年期起病,女性比男性高一倍.临床表现基本上有三组,亦可视为焦虑症的三大症状。

2、病理性焦虑情绪 持续性或发作性出现莫名其妙的恐惧、害怕、紧张和不安.有一种期待性的危险感,感到某种灾难降临,甚至有死亡的感受("濒死感").患者担心自己会失去控制,可能突然昏倒或"发疯".70%的患者同时伴有忧郁症状,对目前、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和乐趣.有时情绪激动,失去平衡,经常无故地发怒,与家人争吵,对什么事情都看不惯,不满意. 3、躯体不适症状 常为早期症状.在疾病进展期通常伴有多种躯体症状: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跳和呼吸次数加快, 全身疲乏感,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简单的日常家务工作变得困 难不堪,无法胜任,如此症状反过来又加重患者的担忧和焦虑.还有失眠、早醒、梦魇等睡眠障碍,而且颇为严重和顽固.此外,还

可有消化功能紊乱症状等.绝大多数焦虑症病人还有手抖、手指震颤或麻木感、阵发性潮红或冷感,月经不调、停经、性欲减退、尿意频急、头昏、眩晕、恐惧、晕厥发作等. 4、精神运动性不安 又简称精神性不安.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顿足、踱来走去、小动作增多、注意力无法集中、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惶恐不安. 为了更好的预防焦虑抑郁症,各位朋友们平时要注意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尽量多参加体育锻炼来改善自己的精神状态,而且尽量多做自己高兴的事情,遇到困难或者不开心的时候要多往好的方面想,其次就是发现自己跟平时不一样的时候,建议去医院做个检查喔。

ICU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抑郁症与焦虑症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ICU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抑郁症与焦虑症的原因分析及干 预措施 目的研究ICU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抑郁症及焦虑的原因及相应的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4例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合并抑郁症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制作抑郁自测表格,并对结果进行回归分析,观察患者合并抑郁症的形成因素,以及与患者的学历等因素的相关性,最后针对性的体会干预措施。结果164例患者中,存在抑郁76例,占46.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情、病程、文化程度、自评经济压力和自评健康状况5个变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抑郁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抑郁情况较多,与病情、病程、文化程度、自评经济压力和自评健康状况5个因素均是主要因素。 标签: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抑郁症;焦虑症;原因;干预措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渐进性、不完全可逆的呼吸道气流受限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活动耐力降低等症状。由于该病具有慢性迁延、易反复发作、治疗效果欠佳等特点,患者易产生负性情绪,焦虑、抑郁较为突出[1]。本研究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对象,在对其抑郁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探索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收集我院ICU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164例。纳入标准:诊断符合呼吸病学分会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知情同意,愿意配合本次研究者;意识清楚,能正确表达意愿者。排除标准:病情严重无法完成心理测量者;不能有效沟通者;既往有精神疾病史者;合并恶性肿瘤者。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2.1.1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人均家庭月收入、病情、病程、医疗费别、经济压力、自评健康状况等。 1.2.1.2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3]共20个条目,用于评估抑郁程度。评分方法:采用1~4级评分,各条目得分相加为粗分,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即得标准分。抑郁自评量表的标准分10年、自评经济压力中等和较大为危险因素。回归方程的χ2=130.96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2=0.550,即回归方程可以解释总变异的55.0%。

第2篇 焦虑抑郁的原理

第2篇焦虑抑郁的原理 在准备治疗焦虑抑郁之前,我们必须了解焦虑抑郁的原理,你为什么会焦虑抑郁,只是心理问题吗?我可以确定告诉你它是生理问题,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疾病,就存在于你的体内。有几个名词,肾上腺素、内啡肽、五羟色胺、多巴胺,焦虑抑郁症就是这几个东西在体内的不足或紊乱导致脑内神经递质失调。我们一个一个说: 肾上腺素:是人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当人经历某些刺激(例如兴奋,恐惧,紧张等)分泌出这种化学物质,能让人呼吸加快,心跳与血液流动加速,瞳孔放大,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肾上腺素就是一种激素和神经传送体,由肾上腺释放,肾上腺就在肾脏体的上端。简单的说在你体力后,就会大口喘气来为你身体供氧,心脏收缩力上升,脉搏变快就是他的作用。你惊恐发作,没有大量运动,就心跳加速,有不适于当前身体状态的症状,就是肾上腺素分泌了。 内啡肽:是一种脑下垂体分泌的类似吗啡(阿片类毒品)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它会让人有止痛效果和欣快感,你可以这样理解内啡肽,它不是让你直接快乐的激素,而是一种能让你达到满足和自信状态的激素。焦虑抑郁发病时,内啡肽就是少了,所以什么想开点这类安慰类的语言没什么用。 五羟色胺:很多人都会有的疑问,“羟”这个字读qiang(枪),它又称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在大脑中需要有一定的量。它与人类的一系列行为问题有关,同时也与性格和情感障碍有关。因此含量太低则容易忧郁、焦虑及睡眠失调,焦虑抑郁患者不是补充一下这么简单,因为它不能被我们直接吸收,它需要在我们大脑内部合成。很多焦虑抑郁患者因为没有胃口,体内营养物质匮乏,合成的少了,还有的患者内部合成功能减弱了。现在精神类医院会用一类新型的抗抑郁药品SSRI,学名是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意思是这类药并没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识别和处理

中华医学杂志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 1999年第79卷第4期Volume79 No.41999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识别和处理 ——刘协和 一、正常心理反应与精神病理综合征 情绪低落和紧张不安是人类常见的两种情绪反应,每当亲人离丧,身染重病,或事业遭受挫折时,往往感到心情压抑,伤感或沮丧,出现抑郁反应;而在处境危险,面临威胁,或对即将发生的事件捉摸不定时,便会提心吊胆,忐忑不安,产生焦虑反应。抑郁是对已经遭受不幸的消极心理,如婚姻破裂,考试失败,持续时间可能较长而焦虑则是对尚未发生,预期将会出现事件的紧张心情,如手术前夕,或慈母倚门时的心态;手术过后,或游子归家,紧张不安也就会很快消失。患躯体疾病时,慢性病多伴有抑郁情绪,而原因未明的急性疼痛则可引起严重焦虑。 在下述情况之一出现的抑郁和焦虑,则应想到精神病理综合征——抑郁症或焦虑症:(1)没有明显的心理的或躯体的原因而有持续较久的情绪低落(2周以上)或紧张不安(6个月以上);或反复发生短暂的惊慌恐惧;(2)有一定的心理或躯体诱因作前导,但引起的抑郁或焦虑情绪严重而持久;特别是诱因已经消失,而情感障碍并无好转,甚

至更加严重时;(3)情绪障碍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工作,学习或社会交往;(4)除情感障碍外,同时还有认知,行为等偏离正常;如:自我评价过低,自责自罪,反复自伤或试图自杀等。 二、典型与不典型的临床表现 抑郁症可大致区分为抑郁发作和恶劣心境两种临床表现,焦虑症则分为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其临床特征各不相同,典型的症状识别并不困难,但不典型的病例颇为常见,例如: 1.以躯体症状作为主诉的抑郁症:情绪低落,心情压抑,或兴趣丧失,缺乏乐趣,是抑郁发作的两组基本症状。但许多病人并不主动向医生吐露抑郁心境,而是诉述胃肠不适,食欲缺乏,或部位不定,性质模糊的疼痛;一些病人虽有不愉快的表情,但往往被医生理解为对躯体不适的自然反应,未予重视。恶劣心境则以慢性(病程2年以上)程度较轻的抑郁症状为其基本特征,常主诉为头痛头昏,睡眠不佳,四肢无力等躯体不适,如仔细了解,并不难发现在其躯体症状的后面,存在着长期的心情沮丧和兴趣缺乏。 2.以躯体症状作为主诉的焦虑症:广泛性(不局限于任何特殊情境)和持续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以及相伴随的颤抖、肌肉紧张、出汗、头晕、心悸等植物神经症状是广泛性焦虑的典型特征。一些病人突出头晕,心悸等躯体不适,作为主诉前来就诊。惊恐发作是急性焦虑症的基本特征,常突然发生心悸、胸痛、气急、头晕、哽咽感;并常伴有濒死感,不真实感,害怕失控或发疯,急切求得帮助。但伴

抑郁症病人睡眠障碍及其护理对策

抑郁症病人睡眠障碍及其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3-04-07T15:03:14.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可玮余伟霞魏文军 [导读] 目的对抑郁症病人睡眠障碍各种形式、原因进行调查, 探讨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护理对策。 可玮余伟霞魏文军(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53)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247-02 【摘要】目的对抑郁症病人睡眠障碍各种形式、原因进行调查, 探讨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有效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自行设计的睡眠障碍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症患者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形式为早醒(53.5%)睡困难(46.5%)眠障碍的原因依次为抑郁情绪、睡眠环境、躯体因素、药物因素。结论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有效的护理措施应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积极、早期采用综合护理,以减轻患者心身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抑郁症睡眠障碍护理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患者的常见症状, 其严重影响了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与病情复发以及自杀行为密切相关[1]。我科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对抑郁症住院患者的睡眠障碍进行评定[2], 同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睡眠障碍的不同形式及原因, 并探讨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的护理策略, 为专科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20例, 男性40例, 女性80例,年龄30~65岁,病程4.3±1.6个月。均符合CCMD-3诊断标准,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分,患者及家属对该研究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等躯体疾病和其他神经精神疾病者;(2)有酒精及药物依赖和类似药物过敏者;(3) 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者; (4) 因各种原因不愿或不能在规定时间内持续合作者。 1.2 方法 首先采用PSQI 评定入组患者的睡眠状况,PSQI包括7个因子, 每个因子按3、2、1、0分四个等级评定, 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得分越高, 睡眠质量越差。再利用自行设计的抑郁症睡眠障碍问卷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睡眠障碍的不同形式和原因等2个方面共8个项目。由精神科医生和主管护师2人组成调查组, 调查前进行量表和诊断标准一致性检验,所有入组对象在入院3天内进行问卷调查, 嘱其以近2个月睡眠状况为依据完成问卷。 1.3 判断标准 按照国内睡眠质量研究的常模,7分是我国成人睡眠质量问题的参考界值,总分>7分为睡眠障碍,总分为≤3睡眠质量好,介于两者之间的睡眠质量为一般。 2 结果 2.1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表1 表1 睡眠障碍发生率 睡眠状况例数发生率(%) 睡眠障碍 86 71.7 一般 24 20.0 好 10 8.3 2.2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形式, 表2 表2 睡眠障碍症状排序 排序症状例数百分率(%) 1 早醒 44 52.4 2 入睡困难 40 47.6 3 睡眠维持困难 32 38.1 4 睡眠过多 6 7.1 2.3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表3 表3 睡眠障碍原因排序(n=42) 排序原因例数百分比(%) 1 抑郁情绪 54 64.3 2 睡眠环境 16 19.0 3 躯体因素 10 11.9 4 药物因素 8 9.5 3 护理对策 3.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严重抑郁病人常是思维过程缓慢、思维量减少, 甚至有虚无、罪恶妄想,护理人员应以耐心、缓慢、和蔼、热情的态度给患者以鼓励、劝告、指导,关心其疾苦,使病人感到对他的尊重和理解。 3.2 采用鼓励及正性教育为主导的心理护理 3.2.1 支持性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 采用积极的语言安慰和解释, 同时与其家庭成员进行沟通, 充分利用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 使患者得到关心、同情和帮助, 建立安全感,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3.2.2 认知疗法患者在一些认知上存在误区,如消极的、扭曲的生活经历, 消极的自我评价[4],其往往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睡眠问题上, 情绪紧张, 极力想控制睡眠, 反而导致入睡更加困难。引导患者认知疾病, 帮助其转移注意力, 如嘱其重复数数、听轻音乐、看书等。 3.2.3 森田疗法指导患者阅读“森田心理疗法”资料, 让其领悟森田理念。“顺其自然, 为所当为”, 引导患者接受失眠症状, 将注意力集中

抑郁症与焦虑症区别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与一般的焦虑情绪是有区别的。但是很多人容易把焦虑症和抑郁症相混淆,患了病也不积极治疗,以致长期收到疾病的困扰,影响了自身的健康和生活。在现代这个社会压力比较大的年代,许多人都是患有了抑郁症或者是焦虑症,那么大家知道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是什么吗,焦虑症表现及治疗是怎么样的呢,抑郁症的表现症状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现代人面临的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有来自生活的,工作的以及学习的,这些压力时刻冲剂着我们的心灵,也就使得不少人患上了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情况。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1.抑郁症常伴有焦虑症状:抑郁症常伴有焦虑症状,但抑郁症以抑郁为主,焦虑往往只是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反映,同时还伴有其他情绪反映,如强迫、疑病、恐惧等。临床中可用症状量表进行测试,分清症状的主次。广州协佳医院的范尉文专家发现焦虑症患者常处于心烦意乱、惊恐紧张,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并伴有头晕、多汗、潮热、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焦虑和恐惧不同,焦虑所感到的威胁和危险都是不现实或不十分明确的。 2.自杀念头:焦虑症患者没有自杀念头,尽管害怕,但是还不是以死来逃避;而抑郁症患者往往有自杀念头甚至自杀行为。 3.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过分担忧:焦虑症的一个主要的表现就是对于未发生的事情表现出过分的担心,患者会有痛苦的感觉,而抑郁症的患者的情绪就会比较的复杂,还会伴有焦虑的情况出现。 4.躯体症状反映不同:焦虑症与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反映不同。焦虑症的躯体反映主要与植物神经相联系,比如呼吸、心跳、出汗等等;而抑郁症患者的躯体症状带有一定的稳固性,比如“梅核气”、两胁疼痛、周身沉重等等。 5.回避心理:焦虑症因为焦虑也出现对某些事情的回避心理,但不是广泛性的兴趣减退和意向减退;而抑郁症则是广泛的退缩和意向减退。 6. 焦虑症经常与抑郁症合并存在:就临床上来说,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抑郁症患者会有焦虑的情况,对于患有抑郁症以及焦虑症的患者来说,应该先治疗抑郁症再治疗焦虑症。 7.从发病年龄上看:焦虑的首发一般在35岁以上,多发生于老年人;而抑郁症在所有年龄群都有发生;抑郁症患者对家属、朋友表现冷淡,对以往爱好兴趣丧失,而焦虑者保持正常;抑郁症患者的失眠以早醒为主要特征,而焦虑者的特点是入睡困难;抑郁症患者心情低落,不愿意与人接触,但不害怕突然发生的人际接触;而焦虑者害怕突然发生的社交接触等,害怕去公共场合;大体来讲,抑郁症是抑制向下的;而焦虑者是惊恐向上的;抑郁情绪是一种很常见的情感成分,人人均可出现,当人们遇到精神压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灾人祸等情况时,理所当然会产生忧郁情绪。 虽然焦虑症和抑郁症是有区别的,但是两种疾病却可合并存在。经调查显示,临床上约有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而且二者症状有重叠,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

睡眠与睡眠障碍

睡眠与睡眠障碍 【人类睡眠的时间】 人类睡眠的时间时间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 人的一生中,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成人的睡眠需要量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人群调查资料显示:八成人睡7-9个小时,其次为睡4-5个小时的短睡眠者以及睡9-11个小时的长睡眠者,而少于4个小时的超短睡眠者,大于11个小时的超长睡眠者所占比例非常小。 爱因斯坦是历史上著名的长睡眠者,他每天睡眠10小时,而拿破仑和爱迪生因每天只睡不到4小时成为短睡眠者的代表。 一般来讲,出生时睡眠时间最长,婴儿达20小时,7—15岁约9—12小时,15—20岁约9—10小时,成年人约6—8小时,老年人约5—6小时。 根据生物钟效应分析,睡眠最佳的时间是晚10时至11时,此后1个小时将出现生物“低潮”,所以许多人晚上11时还未入睡,就很难在12时前入睡了。 实际上,一个人睡眠质量的好坏,并不仅指睡觉时间的长短,而是主要针对深睡眠时间的多少。 只要有足够时间是处在深睡眠阶段,翌日照样会体力充沛,反应敏捷,反之则不然。 【睡眠是一个深浅交替的过程】 1953年,美国芝加哥睡眠研究专家雷曼,采用了多导睡眠描记仪(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眼动电图、呼吸监测、氧饱和度等)观察了人类睡眠的全过程,并将人类睡眠分为两个睡眠时段。 1、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此时期会出现显著的快速眼球运动,此时大脑的活动与清醒时相似,除大脑外,全身代谢率降低,人的呼吸浅、快、不规则,心率增快,血压波动,瞳孔时大时小,体温调节功能丧失,各种感觉功能减退。 2、非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此期没有明显的眼球运动,全身代谢减慢,脑血流减少,大部分区域的神经细胞活动减少。非快速眼动睡眠期,根据脑电图的变化可分为四期:入睡期—浅睡期—中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是促进生长、消除疲劳及恢复体力的主要方式。 如果白天从事剧烈运动,当夜的非快速眼动时间可延长1倍以上。生长激素有助于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这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外伤或疾病的修复是非常重要的。在此阶段,脑垂体的各种激素分泌增多,特别是生长激素主要是在非快速眼动期分泌。 睡眠过程并非一入睡就由浅入深至天明,而是深—浅,浅—深,深浅睡眠不断交替。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有快速眼动睡眠与非快速眼动睡眠的周期变化。 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睡眠周期越长。各种动物比较,人的睡眠周期是90—120分钟,猴30—60分钟,猫10—20分钟,大白鼠5—10分钟。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越成熟的个体,睡眠周期也越长。睡眠周期的出现是与哺乳动物高度进化的行为表现及脑的高级功能密切相关的。

最新焦虑与抑郁量表整理

焦虑与抑郁量表整理 量表来源:1《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2、《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3、《精 神卫生评定量表手册》汇总量表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量表作者,量表的信效度,量表 评定的适宜人群,量表的标准化评定方法及注意事项,量表的评分分析(即与情绪情感的关系),最后呈现整个量表的内容。 Beck焦虑量表(BAI)姓名 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 编号 _____________ 下面是一 份关于焦虑一般症状的表格,请您仔细阅读下列各项,指出最近一周内(包括当天),被各种症状烦恼的程度,并在相应的空格中打上“"符号] 量表二:BecK 抑郁问卷(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 )(BecK,1967)简介:BecK(1967)将抑郁表述为21个”症状-态度类别”,BecK量表的每个条目便代表一个类别。这些类别包括:心情、悲观、失败感、不满、罪感、惩罚感、自厌、自责、自杀意向、痛哭、易激惹、社会退缩、犹豫不决、体象歪曲、活动受抑制、睡眠障碍、疲劳、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有关躯体的先占观念与性欲减退。其目的是评价抑郁的严重程度。在最新的版本中,21个类 别描述,每类都分四级评分,总分范围为0-63。尽管判断抑郁程度的临界值因研究目的而 异,但作者提出的以下标准可作为参考:4分以下,无抑郁或极轻微;5-13分,轻度;14-20, 中度;21分或更高,重度。信效度测试:内部一致性:奇、偶数劈半信度系数为0.86(Spearman-Brown相关系数为0.93)重测一致性:该量表在数周内重测的稳定系数通常为0.70-0.80。病人当时的心理状态对该测验很关键。聚合效应:BDI与临床抑郁评定相关显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