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玄学

  • 格式:pdf
  • 大小:188.73 KB
  • 文档页数:1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魏晋玄学

第一节魏晋玄学发展概论

教学目的:了解魏晋玄学发展概论

教学重点、难点:魏晋玄学的形成和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与讨论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内容

一、何谓玄学

1、定义:

玄学是魏晋时占主要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是哲学理论。汉末时期,社会上出现了所谓的“清谈”,玄学即从中发展演变而来。但玄学不等于清谈,而只是清谈中最重要的方面。清谈包括玄学,名理,评论人物等广泛内容,而玄学的兴趣主要在政治、伦理、文学、哲学等方面,其中哲学是主干。所以我们说的玄学指汉代哲学之后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一个历史形式,是标志一个时代的哲学思潮。

玄学是玄远之学。玄学不讨论具体的事物及存在,而探究天人之际,自然名教、本末有无等一系列抽象幽远的深奥哲理,它祟尚老庄哲学,把《老子》、《庄子》和《周易》奉为三玄。所谓玄远之学,包括三层涵义,一是玄理、玄论、玄言,不特别追寻具体事物的道理,而着重探讨抽象的本体;二是玄妙,玄学一反汉儒的作风,不重文字而重义理,以简单的语言阐述深奥之理;三是玄静,即追求精神上超迈与宁静、人格上的自由和玄远。

概括地说,玄学即是以阐发三玄为形式,追问存在的本质,追求精神的超越和人性的自由的本体之学。

二、玄学的形成

1、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汉朝的大一统社会在黄巾起义中灭亡,各路军阀纷纷割据,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接下来的200余年时间里,中国社会处于动荡分裂的战乱状况。

维护中央集权制的儒学在这种形势下丧失了其作用,经过汉儒论证的纲常名教的权威性不复存在,但是,在人们心目中这种观念仍然影响着社会生活。于是,就迫切需要用一种新的方式对社会生活的道德原则重新进行论证,玄学就是在批判儒家思想的同时,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论证,为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秩序进行辩护的学说。

2、从学术上来说,玄学的兴起是对两汉经学和神学目的论的反动。

儒学独尊之后,两汉经学日趋繁琐,使得儒学越来越僵化,成为保守的教条,已经失去了规范人心,统一思想的作用。激剧动荡的社会把封建名教抛到地上,极大地蔑视了它的权威。哲学的重建便成为现实的突出任务,玄学便应之而起。

3、玄学的兴起还是统治者现实政治需要的直接产物。

曹魏政权建立后,压制汉末追求的名声,结党标榜的风气,废除了东汉以来由豪强地主操纵的推举官吏的察举制度,提出尚才不尚德的用人标准,而以“贱守节”著称,从而极大破坏了名教之治。曹操在政治上祟尚名法之治,贬抑儒教。这些措施遭到豪强贵族的反抗。到魏文帝实行九品中正制,门阀士族势力把持了政权,便提倡无为而治的理论,以求得自己行为的合理性的证明,老氏之学由是而兴。司马氏夺取政权后,一反曹氏贱操守的作风,强调以孝治天下,重新祭起名教的大旗。自然无为与名教又重新统一起来,于是形成了一种新的学说——玄学。

在魏晋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玄学的产生也是门阀士族及其知识分子立身行事的需要的反映。魏晋时期,战乱频繁,统治阶级内部倾轧不已,社会生活极不安定。人们对于生活、生命都无法把握。社会上层分子,放浪形骸,纵欲享受,比富取乐,醉生梦死。一些名士则遗忘世事,逍遥自足,苟且偷安。于是,玄学便成为他们论证个人放荡行为与封建道德如何不冲突的辩护辞,成为特定环境下玄学家和门阀士族的处世哲学。

三、魏晋玄学的发展阶段

玄学的发展大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曹魏时期。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提出贵无说,开玄学之先河。魏后期阮籍、稽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

二是西晋时期。西晋中期裴頠提出崇有论。西晋后期郭象提出独化说。他通过注《庄子》发挥自己的思想,进一步调和儒道之学和有无之说,强调内圣与外王的统一。

三是东晋南北朝时代的玄佛合流。东晋时玄学逐渐脱离政治、脱离现实而开始和佛教合流。到隋唐时代,玄学便被佛学取代了。

四、魏晋玄学的特点

和汉代哲学相比,魏晋玄学表现出鲜明的思想特点。

第一,重视本体论。汉代儒学与阴阳家思想相结合,阐发了各种各样的宇宙生成论,玄学虽然也讲宇宙生成,但重点却在本体论。它追问自然的本质,把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思考,而不是局限于具体事物;它不着重探讨宇宙的构成,而突出宇宙的存在、宇宙的本体,这是玄学哲学最主要的特点。

第二,从自然变化来考察人事。王弼注《周易》,以自然界的消息盈虚即阴阳寒暑来说明人事方面的生老病死、得失顺道,即所谓究天人之际。他们承认现象界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把它们看做是自然的现象,认为人类社会生活也必须符合自然的规律,而不讲天、神的主宰,这和汉儒思想有着很大的不同。

第三,提倡个性自由,汉代经学家注重守节,严守君臣父子之道,不敢越三纲五常的雷池一步。玄学家则轻视名教,强调任性,纵情自然,追求个人的放达、放纵,从而形成了所谓的“魏晋风度”。

第四,儒道合流。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学,但汉代的儒学和先秦的原始儒学有所不同,而是在秦汉综合百家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故吸收了当时道学和阴阳学的许多思想因素。玄学重视老庄哲学,并将道家学说与儒家学说相调和,其哲学的旨趣是以道家的哲学解释儒家的思想。随着玄学的发展,儒道结合越来越紧密,儒家哲学也日益走向抽象化。

第五,重视思辨的方法。玄学主张得意忘言,不求甚解,即不追求逐字逐句的意义,而重视对精神实质的领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进行理论论证。它强调要义不烦,独抒己见,用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与经学的风气大相径庭。

第二节王弼的贵无哲学

教学目的:了解王弼的贵无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贵无论的本体思想

2、名教出于自然的思想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基本原则的坚定性必须由教师的讲解而建立,具体问题的思考尤其是种种错误的产生必须发动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

一、贵无论的本体思想

1、王弼哲学思想的来源

王弼的哲学本原于老子,把老子的思想进一步抽象化,提出以无为本的哲学理论。①道是对“无”的哲学规定,凡为“有”的事物,就受其“有”的限制,存在各种各样的局限性。而“无”则能够超越“有”的限制,无不通,无不由。正因为“无”的无不通、无不由,所以才称之为“道”。可见,在王弼的思想中,本体之道是超越具体事物的抽象存在。在此,“无”不是不存在,而是无形象、无内容、无实体的存在。它是相对万物之有为无,而不是绝对虚无。道虽然是无,但万物却根据道定其真,定其性。换句话说,道是万物背后的本质、存在的根据,无是宇宙万物的本体。

2、王弼对有无关系的论证

有无关系就是现象和其本体之间的关系,王弼用本末体用、一多、动静等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证。

第一,无本有末,无为体,有为用。王弼认为,世界上一切有形状的存在物(有)都是现象(末)它背后有一个更根本的东西:万物统一的本质、本体(本),它就是“自然”、“无”。万有之所以能够存在是以无为根据的,要了解把握具体存在之有,必须溯源于它们的本体无。他认为,无是世界的根源,万

①《论语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