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第一章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36
农村社会学*第一章:绪论一、学习要点:重点掌握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二、关键点: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是科学认识农村社会的有效工具,它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解释农村社会现象,认识农村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由于农村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所以说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论同时也适用农村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自产生之日起所形成的主要方法论包括三种:实证主义方法论、非实证主义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是社会学研究方法中最早形成且占主要地位的一股思潮。
其主旨是提倡用自然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社会。
他把观察法作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其次是实验法和比较法。
非实证主义方法论,即人文主义方法论,其主旨是强调人文科学的特殊性及其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反对把实证主义的自然科学方法论绝对化。
马克思开创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唯物史观是考察整个社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其研究要重视四个方法论原则,即系统分析、实事求是、宏观与微观相统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统一。
再次,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求农村社会学研究应该多层次、多角度进行。
农村社会学研究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即宏观层次、中观层次(社会单位层次)和微观层次。
层次不同,展现在研究者视野中的研究主题也会有所差异。
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可分为实地研究、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三个方面。
实地研究也叫田野调查研究,是农村社会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农村实地调查研究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研究地点,选择实地研究地点有三个相关因素需要注意:资料的丰富性、熟悉的程度、进入的可行性;二是获准进入;三是建立友好关系;四是收集和整理资料。
调查研究,即采用自填式问卷或结构式访谈的方法,系统地直接地从一个取自某种社会群体的样本那里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来认识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研究方法。
一二三章为什么农村社会学产生于美国而不产生与社会学的发生地欧洲?一般认为,农村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促成农村社会学在美国形成的因素有:(1)从1867年开始,延续了20多年、遍及全国农村的“格兰其”运动及随之于1880年产生的全美农民协会,引起了整个社会对对农村研究的重视;(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社会学研究的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
这一转移大致可以以著名的芝加哥学派的形成为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美国农村人口的大量减少,美国的农村社会学家为了开拓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正把视线转向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参与或组织这些国家的农村研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社会学的发展。
二战之前,西欧诸国的社会学研究很少注意到农村领域,忽视了对农村的社会调查和应用社会学的发展。
简述乡村建设运动。
一中国平民教育促进会——晏阳初主要观点:平教会认为,中国的问题主要是人口问题,人口问题主要在农村,集中体现为“愚”、“贫”、“弱”、“私”四大问题。
“愚”指绝大多数农民不仅知识贫乏,简直目不识丁;“贫”指广大农民的生活,简直是在生死的夹缝中挣扎;“弱”指大多数农民是病夫,根本谈不上科学治疗、公共卫生;“私”指绝大多数农民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训练,不能团结,不能合作。
要根本解决这四个基本问题,就要实施四大教育,即以文艺教育解决愚的问题;以生计教育解决贫穷的问题;以卫生教育解决弱的问题;以公民教育解决私的问题。
“四大教育”是定县实验的主要内容,通过三种方式来完成,即;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实践活动:为了进行四大教育,在定县开办贫民学校,扫除青年文盲;向农民讲授生产技术,推广农作物和牲畜的优良品种;组织合作社,改良手工业,并提倡其他副业,企图解决农民的生计问题。
他们建立了一整套保障制度,全县有一个保健院,每区有一个保健所,每村有一个保健员,使各村农民都有医药治疗的机会。
开展乡村文化艺术活动,推行节制生育,他们还经常对农民进行公民训练,以解决所谓“私”的问题。
农村社会学讲义第一章绪论农村社会学作为庞大的社会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运用社会学的根本原那么、程序、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农村社会这一特定对象的学科。
它是适应社会开展需要的产物,植根于农村社会的现实场域,孕育于现代社会开展与变迁的历史背景。
因此,农村社会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现实意义。
第一节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关于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认识由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在学科开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加之不同国家和地区所处的开展阶段、现实起点不同,研究方法、研究旨趣、学术观点也大异其趣。
因此,对于农村社会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问题,中外学者众说纷纭、各执一端,意见不一。
国外学者的观点可分为综合整体论和特殊论两大类。
持综合整体论者认为农村社会学是以农村社会整体作为其研究对象,它要求全面研究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
最早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农村社会学家吉勒特(G.M.Gillette),在其编著的两部《乡村社会学》教科书中,主张农村社会学要以整个农村为其研究对象,农村社会学就是“探讨农村社会的起源与开展,解释农村社会的现象以及陈述改进农村生活的标准与方法〞。
沃格特(P.L.Vogt)倾向于研究农村文化,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生活的势力与状况,以为开展和保持科学上有效能的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根底〞。
综合整体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籍俄裔社会学家索罗金(P.Sorokin)和美国农村社会学家奇默尔曼(C.Zimmerman),他们在1992年出版的《乡村——城市社会学原理》一书中一致认为,乡村社会学在自己的特殊研究范围(乡村社会)内的研究任务,实际上等同于普通社会学。
因此,他们把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在与城市社会的比拟中描述农村社会普遍和持久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农村社会各局部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问、农村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一次明确提出应在与城市的比拟中研究乡村社会的主张。
西姆斯(N.L.Sims)与他们的观点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