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发展史
- 格式:rtf
- 大小:35.75 KB
- 文档页数:3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中国社会急速发展,汽车的数量日益增多,呈指数式增长,汽车各项性能不断提高,如经济性、动力性、安全性等,当然也包括舒适性。
空调系统作为汽车的一部分,对汽车的舒适性有极大的影响,已经成为汽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系统。
汽车空调系统主要的作用就是调节车内的空气,提高清新度,提高车内的湿度,调节温度还有流速等等参数,以此来营造出好的环境从而给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良好的舒适度,缓解疲劳和压力,同时还能够清除车窗上面的一些水蒸气、雾气、霜等,提高能见度,从而确保行车的安全性[1]。
对于汽车好坏的评判,汽车空调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了。
汽车空调已经成为影响汽车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世界的汽车工业现在都在迅猛发展中,随着人们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等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汽车的生产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对空调的研究变得非常重要。
1.2 汽车空调器发展概述汽车工业的在我国的迅速崛起,带动了空调行业的迅猛发展,非常的有全景。
汽车空调的作用非常大,对汽车的各项性能影响很大,能够提供舒适性,保持车内各项性能指标在正常范围内,如空气的流速、空气湿度、空调的温度、车内的大气压力使乘车人员身心保持健康,提高他们行车过程的舒适性,还对行车安全提供了显著的作用。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空调的发展时间不久,却发展得非常快,速度令人吃惊。
最原始的空调装置刚开始只用来为乘客和驾驶员提供暖气和除霜,在1927年出现的。
在1940年的时候第一部有制冷机的车子被美国的packard公司生产成功。
1954年才有真正安装在汽车上的空调冷暖一体式设备。
在1964年的时候,装有温度自动控制的空调开始装在Cadillac小车上。
1979年的时候,空调随着微机控制的出现,日趋成熟,发展开始进入第四代产品的制造阶段。
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好,基本功能都已经可以实现,如制冷,换气,净化等功能。
我国对空调技术的掌握还处在开发阶段。
汽车空调浅析汽车空调系统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
空调装置已成为衡量汽车功能是否齐全的标志之一。
伴随汽车空调的普及与发展,汽车空调的发展大体上历经了单一取暖阶段、单一冷气阶段、冷暖一体化阶段、自动控制阶段、计算机控制五个阶段。
空调的控制方法也历经了由简单到复杂,在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电路控制方面也在不断更新改进。
标签:汽车空调;故障诊断;维修1 汽车诞生距今已有100多年了,但第一台汽车空调装置直到1927年才出现。
当时汽车空调的内容仅仅是加热器和通风系统。
1940年,英国Packard汽车公司第一次提供了通过制冷方式使车内空气凉爽的方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空调开始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在技术上和数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空调系统作为现代轿车基本配备,也就成了必然。
目前,汽车空调已经广泛应用在现代汽车上。
它不仅可以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提高其工作效率和驾驶安全性,同时还可以提高汽车等级,改善汽车的乘坐舒适性。
汽车空调不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汽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目前发达国家乘用车空调安装率已达90%以上,而且大多数采用自动控制。
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也很快。
近年来环保和能源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影响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各种替代能源动力车的出现为汽车空调技术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及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正逐步进入家庭,在近几年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的同时,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汽车空调装置作为汽车舒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汽车上已经相当普及。
我国汽车空调的安装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已达到100%的普及型,空调已成为现代汽车的一项基本配备,给汽车空调的使用与维修带来了新的挑战。
论文最后以汽车空调故障检修的方法,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再深入探究,已达到对汽车空调系统的了解,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汽车空调的发展、保养及故障检修摘要: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人们在一贯追求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的同时,如今也更加注重对舒适性的要求。
因而,空调系统作为现代轿车基本配备,也就成为了必然。
近年来,环保和能源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影响汽车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各种替代能源动力车的出现,为汽车空调业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
自本世纪20年代汽车空调诞生以来,伴随汽车空调系统的普及与发展,汽车空调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单一取暖阶段、单一冷气阶段、冷暖一体化阶段、自动控制阶段、计算机控制阶段。
空调的控制方法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电路控制方面也在不断的更新改进,同时,我国汽车空调的安装随着汽车业的发展以达到100%的普及性,空调已成为现代汽车的一向基本配备。
给汽车空调的使用与维修问题带来新的挑战。
论文最后以汽车空调故障检修的方法,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再深入探讨,以达到对汽车空调系统的了解,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关键词:汽车空调压缩机发展新技术结构和原理检修第一章汽车空调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一、汽车空调的发展历史汽车空调是指对汽车座厢内的空气质量进行调节的装置。
不管车外天气状况如何变化,它都能把车内的湿度、温度、流速、洁度保持在驾驶人员感觉舒适的范围内。
最原始的汽车空调仅是开窗换气式。
最早的汽车空调装置始于1927年,它仅由加热器、通风装置和空气过滤器三者组成,且只能对车室供暖。
准确地讲,汽车空调的历史,应该从制冷技术应用在车上开始。
20世纪30年代末期美国的几部公共汽车上装上了应用制冷技术的冷气装置。
直到20世纪60年代,应用制冷技术的汽车空调才开始逐步地普及起来。
以后,人们对汽车空调的兴趣逐年增加,汽车空调技术日趋完善,功能也越来越全面。
它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单一取暖1925年首先在美国出现了利用汽车冷却水通过加热取暖的方法。
对汽车内部空调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关键词:发展趋势汽车空调技术汽车空调一、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历史汽车空调装置的产生是在21世纪初期,人们将汽车空调技术依次分成以下五个阶段。
1、单一形式供暖空调的应用追溯起单一型供暖空调的应用是在1927年。
这种单一形式的汽车内部供暖空调的装置产生的作用也比较单一,即向汽车内部进行供暖,目前这种单一形式供暖空调在欧洲及亚洲北部仍普遍使用。
2、单一形式冷气空调的应用单一形式冷气空调于1939年进入汽车内部应用,由美国帕克汽车公司领衔应用,很快这种单一形式冷气降温空调在汽车装置市场中普及开来。
3、冷暖交替汽车空调的应用1954年,原美国汽车公司首次尝试在汽车内部安装冷暖交替汽车空调,此次应用使汽车具备了降温、通风透气、过滤等多种空调功能。
冷暖交替汽车空调也是低档汽车普遍使用的一项汽车空调技术装置。
4、自动化控制汽车空调装置的应用1964年,由美国通用公司率先启用在汽车内部应用自动化控制汽车空调技术装置。
自动化控制汽车空调装置的应用原理为通过汽车各项传感器反应信号来自主调节内部温度和改善汽车内部空气质量,以满足车主对舒适温度的要求。
5、电子计算机控制汽车空调装置的应用1977年,电子计算机控制汽车空调装置研制出来,并在汽车上进行应用。
电子计算机控制汽车空调装置的出现及应用标志着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进入新的里程碑。
二、汽车内部空调技术应用及未来趋势随着最近几十年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汽车空调装置也逐渐开始应用于全球市场大小汽车内部。
据统计,欧美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汽车空调装置的应用十分常见,其应用率略低于家居空调应用,排到了空调装置应用的第二名。
但是,就全世界汽车空调产品发展程度而言,我国还处于发展中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汽车内部空调装置的自动化设置以及空调装置的技术程度都有待提高。
1、我国汽车内部空调技术应用通常情况下,汽车空调由控制系统、空气传输系统以及制冷系统三大系统构成。
第一章汽车空调概述一、制冷技术应用介绍制冷技术在在汽车上的应用领域就是汽车空调。
汽车空调作为是制冷技术的应用,它遵循制冷循环技术的普遍规律,它要讲述的内容是:制冷换热原理、系统组成、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原理、使用以及检测维修。
二.汽车空调的发展史1.汽车空调发展的五个阶段汽车空调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五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单一取暖。
目前寒冷的北欧/亚洲北部地区,仍使用单一取暖系统。
②第二阶段——单一冷气。
目前仍然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使用③第三阶段——冷暖一体化。
目前应用在的经济型车上,是目前用量最大的方式。
④第四阶段——自动控制。
应用在高级的轿车上。
⑤第五阶段——微机控制。
该形式的空调应用在很多中高级的轿车上。
2.汽车空调发展方向①日趋自动化:由手动感觉到自动定量②舒适性提高:冬天采暖,夏天降温,过渡季节冷暖混合除湿③高效节能/小型轻量化:主要体现在压缩机和换热器上④向环保方向发展:用R134a代替R12四.汽车空调特点1.汽车空调的功能1)概念: 汽车空调是以人为的方式对驾驶室和车厢内的空气流量、温度、湿度和清洁度全部或部分的进行调节,从而为乘员创造清新舒适的车内环境。
2)功能①调节车内的温度②调节车内的湿度③调节车内的空气流速④过滤、净化车内的空气2.汽车空调的特点(与房间进行比较)①安装在运动中的车辆上汽车空调安装在运动中的车辆上,承受剧烈/频繁的振动和冲击,因此汽车空调的各个零部件有足够的强度和抗震能力,接头牢固并防漏。
统计表明,汽车空调因冷剂泄漏而引起空调故障的约占全部故障的80%,而且泄漏频率很高。
②动力源多样轿车/轻型汽车/中小型客车及工程机械,其空调所需的动力和驱动汽车的动力都来自同一发动机,这种空调系统叫非独立空调系统;对大型客车和豪华大中客车,一般采用专用发动机驱动制冷压缩机和设置独立的采暖设备,故称之为独立式空调系统。
③制冷制热能力强原因在于:A.车内乘员密度大,产生热量多,热负荷大;B.汽车为了减轻自重,隔热层薄;汽车的门窗多、面积大,所以汽车隔热性能差,热量流失严重。
汽车空调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汽车空调在创新科技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汽车空调不仅仅在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提高行车安全性和驾驶舒适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汽车空调的发展历程。
汽车空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出现了第一个用于汽车的空调设备。
然而,那个时代的空调设备体积庞大,重量沉重,并且对车辆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制冷技术的改进,汽车空调开始变得普及,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标配装备。
目前,汽车空调已经成为了现代汽车的标配设备之一。
在汽车空调市场方面,传统的车载空调系统仍然是主流,但是,随着社会对环保和能源节约的要求越来越高,创新科技和新型空调技术的发展也开始引起关注。
例如,电动汽车的兴起促使空调系统朝着更高效、更环保的方向发展,一些汽车制造商开始采用新型的热泵技术,将废热转化为能量,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
除了能效方面的改进,未来汽车空调的发展趋势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化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汽车空调系统将更加智能化。
它将能够自动感知驾驶员和乘客的需求,根据实时气候和车内环境情况进行调控。
例如,根据驾驶员的体温和湿度感应,系统可以自动调整出风口的出风温度和风速,提供最佳的驾驶舒适性和乘坐体验。
2. 空气净化和过滤技术:汽车空调系统不仅仅是调节温度和湿度,未来的汽车空调系统将会更加注重车内空气的质量。
采用高效的过滤器和空气净化技术,可以有效过滤车内的颗粒物、有害气体和异味,提供更健康、洁净的驾驶环境。
3. 独立温区控制:为了满足乘客的个性化需求,未来的汽车空调系统将具备独立温区控制功能。
不同的座位可以独立调节温度和风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驾驶和乘坐体验。
4. 绿色环保:随着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未来的汽车空调系统将趋向于更加环保,更加低排放。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人们在一贯追求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的同时,如今也更加注重对舒适性的要求。
因而,空调系统作为现代轿车基本配备,也就成为了必然。
自本世纪20年代汽车空调诞生以来,伴随汽车空调系统的普及与发展,汽车空调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五个阶段:1、单一取暖阶段,2、单一冷气阶段,3、冷暖一体化阶段,4、自动控制阶段,5、计算机控制阶段。
空调的控制方法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电路控制方面也再不段的更新改进,同时,我国汽车空调的安装随着汽车业的发展以达到100%的普及性,空调已成为现代汽车的一向基本配备。
给汽车空调的使用与维修问题带来新的挑战。
根据论文的需要,通过对相关资料、研究材料的综合归纳,进一步深刻的对汽车空调系统全面的解析。
同时对汽车空调的各种基础部件及原理和工作特性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针对桑塔纳2000型轿车为例,从电路控制系统的角度说明解析控制过程,并运用有关汽车电路的识读知识对电路图、原理图,探讨研究汽车空调的工作原理与结构,文章最后以汽车空调故障检修的方法与实例结合,对汽车空调系统的再深入探讨,以达到对汽车空调系统的了解,并运用在实际工作中。
本文在论述当中加入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如:原理图、示意图、电路图,这样对说明力度及大家的理解程度是一向很大的提高,因而具有较强的技术知识性、实用性。
1汽车空调概述汽车空调的功能完善的汽车计算机控制的空调系统可以对车内空气的温度、湿度、清洁度、风度和通风等进行自动调节,并使车内空气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流动,给乘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乘车环境,保证在各种外界气候和条件下使乘客都处于一个舒适的空气环境中,并能够防止车窗玻璃结霜,使驾驶员保持清晰的视野,为安全驾驶提供基本保证。
计算机控制的空调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功能:汽车空调自动调节功能包括车内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回风和送风模式自动控制以及运转方式和换气量控制等控制功能。
汽车空调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探讨汽车空调系统作为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为车内乘客提供舒适的驾驶环境,还能提高驾驶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空调系统也在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用户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汽车空调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未来汽车空调系统可能的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一、汽车空调系统的技术发展历程汽车空调系统作为汽车舒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最早的汽车空调系统是通过压缩机将汽车室内的空气压缩,然后通过膨胀阀减压,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空调系统逐渐从简单的制冷系统发展到了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空调系统,使用了更先进的压缩机、换热器和蒸发器等元件,使得汽车空调系统更加稳定、高效。
目前,大部分汽车空调系统采用的是制冷剂循环原理,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高压气体,然后通过换热器和蒸发器等元件来实现对空气的调节。
而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关注汽车空调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更环保的汽车空调系统解决方案。
随着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智能空调系统也成为了汽车空调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可以根据车内外温度、湿度等参数进行智能调节,提高空间舒适性。
1. 环保节能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未来汽车空调系统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
新型制冷剂的研发将成为汽车空调系统的重点之一,以替代传统的制冷剂,减少对大气层的破坏。
对压缩机、换热器等关键元件的节能化改进也将成为汽车空调系统的技术趋势。
2. 智能化:随着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未来汽车空调系统将更加智能化。
智能空调系统可以通过车载传感器实时监测车内外环境参数,并根据用户的习惯和需求进行智能调节。
在高温天气下提前启动空调系统,使得车内空气达到舒适温度,提高驾驶舒适性。
3. 多元化:未来汽车空调系统将更加多元化,不仅可以提供制冷效果,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功能。
将空气净化器集成到空调系统中,可以净化车内空气,提高乘车舒适度。
汽车空调发展史
汽车空调技术是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高新技术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
汽车空调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单一取暖。
1925年首先在美国出现了利用汽车冷却水通过加热取暖的方法。
到1927年发展到具有加热器、风机和空气滤清其的比较完整的供热系统。
这种供热系统直到1948年才在欧洲出现。
而日本到1954年才开始使用加热器取暖。
目前,在寒冷的北欧、亚欧北部地区,汽车空调仍然使用单一供热系统。
第二阶段,单一冷气。
1939年,由美国通用汽车帕克公司首先在轿车上安装由机械制冷的空调器。
这项技术由于二次世界大战而停止了发展。
战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因1950年美国石油产地的炎热天气,急需大量的冷气车,而使单一降温的空调汽车得以迅速发展起来。
欧洲、日本到1957年才加装这种单一冷气轿车。
单一降温的方法目前仍然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使用。
第三阶段,冷暖一体化。
1954年,通用汽车公司首先在纳什牌轿车上安装了冷暖一体化的空调器,汽车空调才基本上具有调节控制车内温度、湿度的功能。
随着汽车空调技术的改进,目前的冷热一体空调基本上具有降温、除湿、通风、过滤、除霜等功能。
这种方式目前仍在大量经济汽车上是使用,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一种方式。
第四阶段,自动控制。
冷热一体汽车空调需要人工操纵,这显然增加了驾驶员的工作量,同时控制质量也不大理想。
自从冷暖一体化出现后,通用公司就着手研究自动控制的汽车空调,并于1964年首先安装在卡迪拉克牌轿车上,紧接着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竞相在各自的高级轿车上安装自动空调。
日本、欧洲直到1972年才在高级轿车上安装自动空调。
自动空调装置只要预先调好温度,就能自动地在调定好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机器根据传感器检测车内、车外环境的温度信息,自动地指挥空调器各部件工作,达到控制车内温度和其他功能地目的。
第五阶段,微机控制。
1973年美国通用公司和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一起联合研究由微型计算机控制汽车空调系统,1977年同时安装在各自地汽车上,将汽车空调技术推到一个新高度。
微机控制的汽车空调系统由微机按车内外地环境,实现微调化。
该系统具备数字化显示、冷暖通风三位一体化、自我诊断系统、执行器自检、数据流传输等功能。
通过微机控制,实现了空调运行与汽车运行的相关统一,极大地提高了制冷效果、节约了燃料,从而提高了汽车的整体性和舒适性。
1927年,在美国纽约市场上出现了第一台汽车空调装置,当时轰动了世界各国汽车制造商。
实际上这种装置只能称之为“加热器”,只是在汽车车厢内增加了热量,在欧洲寒冷的季节里,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
到了1938年,美国人帕尔德发明了汽车空调,他根据电冰箱“冷气”的原理,在一辆老爷车上进行了试验。
又于1939年,将改进后的冷气机,安装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制造的林肯V12型轿车中,效果很好。
1940年,美国Packard公司第一次将机械制冷用于车用空调,为世界汽车空调市场开辟了发展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阻碍了汽车空调的发展。
二战结束后,汽车空调的实用化、普及化开始逐渐恢复发展起来。
1953年,美国的一些汽车制造厂商,将空调正式开始在普通的轿车上使用,接着便进行大批量生产汽车空调。
当地装有冷气的汽车已达车辆总数的10%,计5万套。
1954年,第一台冷暖一体化整体式汽车空调设备,安装在美国Nash牌小客车上。
1957年,日本参考美国的汽车空调也开始试制生产,然后欧洲的汽车制造厂商也相继开始生产轿车用空调。
1960年,冷气装置的汽车空调开始普及于世界。
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截止1962年,世界上轿车装有空调设备的已达75万套。
1964年,第一台自动控温的汽车空调,装置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凯迪拉
克名牌豪华轿车中。
1967年,世界上装置汽车空调的轿车已达354万辆。
1971年之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世纪、皇冠;英国的劳斯莱斯;德国的梅赛德斯-奔驰等豪华高级轿车中,都分别安装了自动汽车空调设备装置。
1979年,美国和日本共同推出用电脑自动控制的汽车空调设备系统,并用数字显示,达到最佳控制。
此时,汽车空调已进入第四代产品。
1989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大量生产的初期产品,主要有专用循环空气进口的“突进型”汽车空调。
由于其对空气循环、外部空气的选择、出气位置的确定,以及除湿和温度控制等都较难实现,因而将主流改为空气混合型空调。
我国于70年代,最早的汽车空调装置使用在长春一汽红旗轿车上。
1976年,由原上海内燃机油泵厂今上海汽车空调机厂制造汽车空调,配套在上海牌轿车SH760A轿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