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专题十八 信息给予题 (共35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35
专题透析
信息给予题又称为新情境题,其形式是根据题中所给的新信息、新知识,使考生经过短时间的临场阅读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其思维活动中要较多地运用到比较思维、整体思维、归纳演绎思维、迁移思维、辨证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有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某一问题。
信息给予题的特点:(1)题干所给信息往往是学生未曾学过的新知识或是新情境。(2)题中信息具有启发性,可以加以充分利用。(3)解答问题时,要运用从新信息中抽象出来的新知识和新规律并将之与已有知识相联系。
信息给予题的基本形式:题干(叙述部分)+若干简短问题
题干是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它可以是对某一实验、生活现象或工业过程的描述,也可以是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化学反应)或一系列物质间相互关系的描述。因此,它的作用是说明已知的条件、提供基础知识或为解决问题铺设台阶。
问题部分往往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一种是借助你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情境问题,或借助你已具有的能力去获得新的知识并解答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常以连环式、渐进式、并行式或综合式的结构关系形成系列,构成对主题的比较完整的研究。问题部分的形式较多的是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得出某一化学反应新规律、得出已知物质的未知性质或未知物质的相关性质等新知识、或进行一些与情境相关的计算等,也有一些题目出现了与评价或设计相联系的新题型。
解答信息给予题的一般过程:
1、阅读理解要求认真审题,尽可能多的获取相关的有用信息。
2、分析所给信息,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3、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类比推理,将分析所得的信息概括出新知识或新方法。
我们可以用图1形象的表示出解答信息给予题的解题模式:
精题解读
例1(安徽省)“豆腐起源于我省淮南八公山。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C6H13N0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信息给予题
【命题思路】
信息给予题一般具有“高起点、低落点”的特点,基本结构是由“题干”和“问题”两部分构成,解答时要求学生运用题中所给信息,迁移所学知识,经过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应注意以下三个环节
1、阅读理解要求认真审题,尽估计多的获取相关的有用信息、
2、分析所给信息,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3。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类比推理,将分析所得的信息概括出新知识或新方法、
解题中不单是机械模仿,也不是随意发挥。即要求学生能把现场自学所得概念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抓住信息特征,将“新"、“旧"知识衔接,问题便迎刃而解。
信息给予题的解题要求
1、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素质,要绝对地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解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也是以后面临新问题并能妥善解决的必要条件之一。
2。应认真审题,认真分析,抓住实质,排除干扰的因素和无关的信息,及时迁移有关知识,联系实质或所学知识大胆演绎,这也是解答信息题的关键所在。
3。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理论和概念进行推断,解释说理和验证,从而最终达到破解题的目的、
【综合练习题】
1、纳米材料具有特别的性质和功能、纳米二氧化钛TiO2参与的光催化反应可使吸附在其表面的甲醛等物质被氧化,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正钛酸H4TiO4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失水可制得纳米Ti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甲醛对人体健康有害
B。纳米TiO2添加到墙面涂料中,可消除甲醛
C、纳米TiO2与普通的TiO2的性质、功能完全相同
D。制备纳米TiO2的反应:H4TiO4TiO2+2H2O
2、 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
(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2NaHCO3Na2CO3+CO2↑+H2O
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图1
阅读接受信恳2018年中考信息给予题透析
专题透析
信息给予题又称为新情境题,其形式是根据题中所给的新信息、新知识,使考生经过短时
间的临场阅读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其思维活动中要较多地运用到比较思
维、整体思维、归纳演绎思维、迁移思维、辨证思维等多种思维方法,有时要综合运用多种 方法来解决某一■问题。
信息给予题的特点:(1)题干所给信息往往是学生未曾学过的新知识或是新情境。 (2)
题中信息具有启发性,可以加以充分利用。 (3)解答问题时,要运用从新信息中抽象出来的
新知识和新规律并将之与已有知识相联系。
信息给予题的基本形式:题干(叙述部分) +若干简短问题
题干是向学生提供解题信息, 它可以是对某一实验、生活现象或工业过程的描述,也可 以是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化学反应)或一系列物质间相互关系的描述。因此,它的 作用是说明已知的条件、提供基础知识或为解决问题铺设台阶。
问题部分往往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展开的, 一种是借助你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情
境问题,或借助你已具有的能力去获得新的知识并解答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常以连环式、
渐进式、并行式或综合式的结构关系形成系列, 构成对主题的比较完整的研究。 问题部分的
形式较多的是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得出某一化学反应新规律、得出已知物质的未知性质或
未知物质的相关性质等新知识、或进行一些与情境相关的计算等, 也有一些题目出现了与评
价或设计相联系的新题型。
解答信息给予题的一般过程:
1、 阅读理解要求认真审题,尽可能多的获取相关的有用信息。
2、 分析所给信息,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3、 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类比推理,将分析所得的信息概
括出新知识或新方法。
我们可以用图1形象的表示出解答信息给予题的解题模式:
联系已知■交联捕握美箜条件善马问题解决
11 推理
f
信息加工 信息运用精题解读 例1 (安徽省)“豆腐起源于我省淮南八公山。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
信息给予题
1.下图是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 pH, 混用会降低去污效果的组合是
A.洁厕灵和消毒液 B.肥皂水和炉具清洁剂
C.消毒液和肥皂水 D.消毒液和炉具清洁剂
2.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物质在常温下的 pH 范围, 其中呈碱性的是
物质名称 鸡蛋清 牛奶 西红柿 柠檬汁
pH 范围 7.6~8.0
6.3~6.6
4.0~4.4
2.0~3.0
A.鸡蛋清 B.牛奶 C.西红柿 D.柠檬汁
3.下图为xx泡打粉的标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B.泡打粉可以随意放置
C.加入泡打粉制作的蛋糕更松软
D.面粉是有机物,碳酸盐是无机物
4.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下图。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酸与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5.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A.Mg B.H2O C.NaOH D.CaCO3 2 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清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浓盐酸,标签如下。
500ml
品名:盐酸 化学式:HC1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19g/ml
溶质质量分数:38%
报据标签计算。
(1) HCl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结国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这瓶盐酸溶液的质量为 g。
(3)现要配制38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的质量为 g,需要这种浓盐酸 瓶。
7.表中是四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
名称 亚硝酸钠 阿斯巴甜 β一胡萝卜素 环七糊精
化学式 NaNO2 C14H18O5N2 C40H56 (C6H10O5)7
信息给予题练习卷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这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为无色气体单质,、为氧化物,且为有毒气体,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写出由物质转化为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写出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写出由物质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 + 化合反应 ++
.甲、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常温下甲是一种无色液体,乙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甲、乙、、四种物质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表示转化关系。
()“甲→”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在物质的分类中,乙物质属于(选填“单质”、“ 氧化物”或“化合物 ”) 。
()写出“转化①”反应符号表达式(写一个)。在自然界中,“转化②”主要指植物(填“光合”或“呼吸”)作用的过程。
()写出“转化③”反应符号表达式。
()从图中任选一种物质,简要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答案】分解反应 化合物 (其它合理答案参照得分) 光合 () →
氧气可供给呼吸或支持燃烧(或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水用于农田灌溉等合理即可)
.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已知是一种最常见液体,为紫红色金属,为黑色固体。、、、为气体,能参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请回答:
()的化学式;
()蓝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实验室进行反应①时,常加入少量稀硫酸,其目的是。
()工业上可用和合成乙醇(),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
【答案】 +↑ + 增强导电性 ∶
.晋祠难老泉闻名天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相关人员的帮助下,采集了晋祠水域的水样,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早期晋祠水中主要含有、、、、、和少量-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复习题型打破(一)信息恩赐题练习 1 / 7
题型打破 ( 一) 信息恩赐题
针对训练
1. [2018 ·成都 ]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金属。依照下表信息推测其用途错误的选项是 ( )
熔点 密度 强度 导电性 导热性 抗腐
蚀性
2 500 ℃ 3 g · cm-3 与钢相似 优异 优异 优异 A. 用于焊接金属 B. 制造航天飞机
C. 制外科手术刀 D. 用于通讯设备
2. [2018 ·枣庄 ] 人若长远食用“镉大米” (镉含量超标)会引起痛痛病。研究表示水稻对镉的吸取率与土壤的 pH 有紧
密关系(如图 T1-1 所示)。以下物质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结构 , 降低水稻对镉吸取率的是 ( )
A. 氯化钾 B. 烧碱 C. 熟石灰 D. 硫酸亚铁(水溶液显酸性)
图 T1-1
图 T1-2
3. [2018 ·重庆 B] 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T1-2 所示 , 但不知它们分别对应的哪条曲线。依照以下
信息 :
(Ⅰ)甲和乙不能能配制成相同浓度的饱和溶液 ;
(Ⅱ)甲和丙中有一种物质 , 其凑近饱和的溶液可经过升温达到饱和 ; (Ⅲ)将 t 2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 1 ℃ ,
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 曲线 Y 代表丙 B. 曲线 X 代表乙
C. t 2 ℃时 , 分别将 X、 Y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 1 ℃ ,X 析出的晶体必然比 Y 多 D. t
2 ℃时 , 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中 , 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4. [2017 ·葫芦岛 ]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 依照文章内容 , 回答以下问题。
碳酸氢铵(化学式为 NH4HCO3)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 , 白色晶体 , 易溶于水 , 受潮时在常温下就能分解 , 温度越高分
专题一、信息给予题
一、选择题
1.(10镇江)19.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C.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D.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
2.(10广东省6)在2018年3月的“两会”上,“低碳经济”是今年“两会”的一大热点。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是 ( )
A.开发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大力发展以煤炭为原料的火力发电,促进经济发展
D.提倡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
二、填空简答题题
1.(10镇江)25.(2分)工业上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氢氧化钠:2NaCl+2H2O 电解
2NaOH+Cl2↑+H2↑。因饱和食盐水中混有一定量的NH4Cl,在电解时会引起爆炸。为除去NH4Cl,工业上常利用电解后的碱性废液、Cl2与NH4Cl反应(其中Cl2与NH4Cl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使NH4Cl转化成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请说出此方法的优点之一 ▲ 。
2NH4Cl+8NaOH+3Cl2=N2+8NaCl+8H2O (1分,不配平或配错不扣分)
利用废液作原料,变废为宝;或利用本厂生产的产品作原料,降低生产成本;
或将NH4Cl杂质转化为N2,对环境无污染。(1分,意思相近均给分)
2.(2018.浙江杭州)39.氢气可被用作清洁能源,但它的制取、存储和运输都很困难。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糖类制取氢气的新技术,有望解决这几大问题。
专题一 信息给予题
一、选择题
(2018·江苏无锡)13.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为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部分性质,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浓硫酸中
B.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D.实验中可观察到脱脂棉团变红
【答案】A
(2018·山东青岛)11.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 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源 C.深埋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
【答案】D
9.(2018•四川乐山)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C.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的单质,金刚石十分坚硬,则石墨也十分坚硬
D.H2SO4与HCl均是酸,H2SO4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则HCl在水溶液中也能电离出H+
【答案】D
9. (2018·浙江宁波)三氧化二碳(化学式C2O3)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草酸,且常温下不稳定,其他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说法错误的是( )
A.C2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B.三氧化二碳具有还原性
C.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 D.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盐
【答案】A
二、填空题
24.(2018·云南昆明)(7分)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陆地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金属矿藏。
2021中考化学信息恩赐题
2021-2021 年中考化学信息恩赐题
专题透析
信息恩赐题又称为新情境题, 其形式是依照题中所给的新信息、 新知识, 使考生经很短时
间的临场阅读和一系列的思想活动创立性地解决问题。 其思想活动中要很多地运用到比较思
维、整体思想、归纳演绎思想、迁移思想、辨证思想等多种思想方法,有时要综合运用多种
方法来解决某一问题。
信息恩赐题的特点: 〔 1〕题干所给信息经常是学生未曾学过的新知识或是新情境。 〔 2〕
题中信息拥有启示性,能够加以充分利用。 〔3〕解答问题时, 要运用从头信息中抽象出来的
新知识和新规律并将之与已有知识相联系。
信息恩赐题的根本形式:题干〔表达局部〕 +假设干简短问题
题干是向学生供应解题信息, 它能够是对某一实验、 生活现象或工业过程的描述, 也可
以是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化学反响〕或一系列物质间互有关系的描述。因此,它的
作用是说明的条件、供应基础知识或为解决问题铺设台阶。
问题局部经常是围绕题干给出的信息主题张开的, 一种是借助你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情
境问题,或借助你已拥有的能力去获得新的知识并解答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常以连环式、
渐进式、 并行式或综合式的结构关系形成系列, 组成对主题的比较完满的研究。 问题局部的
形式很多的是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得出某一化学反响新规律、 得出物质的未知性质或
未知物质的有关性质等新知识、 或进行一些与情境有关的计算等, 也有一些题目出现了与评
价或设计相联系的新题型。
解答信息恩赐题的一般过程:
1、阅读理解要求认真审题,尽可能多的获得有关的适用信息。
2、分析所给信息,精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3、综合运用多种思想方法,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类比推理,将分析所得的信息概
括出新知识或新方法。
我们能够用图 1 形象的表示出解答信息恩赐题的解题模式:
图 1 2021中考化学信息恩赐题
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例题解析
所谓信息给予题又称化学新信息题、化学新情境题,其形式是根据题中提供的新信息、新知识,要求考生利用已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短时间(有限)的临场阅读(自学)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特点是:构思别致、题材新颖,思维富于灵活性、潜在性和创造性。它能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也能反映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处理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初中三年级既是化学起始年级又是毕业升学年级,也就是说初中学生对化学刚刚入门,一方面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很灵活,遇此类陌生题型时容易造成失分;另一方面,学生在这一年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因此作为教师应注意教会学生抓住信息特点,在教学中务必要授“渔”于授“鱼”中。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解信息给予题的思维技巧。
例1.186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他对钠做了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下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其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在水面上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以上内容,请你归纳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①
;② ;③ ;④ 。
解析:本题是一道阅读理解题,要求从题目中提供的信息中归纳金属钠的物理性质,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还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字词,如“小刀切割”、“浮于水面”、“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等,归纳金属钠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光泽、硬度、密度、熔点等。答案:略
例2.分析反应:Zn+CuCl2=ZnCl2+Cu;Cu+2AgNO3=Cu(NO3)2+2Ag;可以得到:Zn、Cu、Ag三种金属单质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推到反应:C12+2NaBr=2NaCl+Br2和Br2+2KI=2KBr+I2中,可判断:Br2、I2、C12三种非金属单质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已知X、Y、Z为非金属元素,其单质或化合物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①X2+K2Y=2KX+Y;②Z2+2KX=2KZ+X2;③Z2+Na2Y=2NaZ+Y,则X、Y、Z三种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1 专题一 信息给予题
一、选择题
(2018·江苏无锡)13.已知:Cu+2H2SO4(浓)CuSO4+SO2↑+2H2O为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的部分性质,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图中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溶液)。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鼓气球相连接的导管需插入浓硫酸中
B.该装置便于控制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铜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D.实验中可观察到脱脂棉团变红
【答案】A
(2018·山东青岛)11.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 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源 C.深埋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
【答案】D
9.(2018•四川乐山) 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C.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的单质,金刚石十分坚硬,则石墨也十分坚硬
D.H2SO4与HCl均是酸,H2SO4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则HCl在水溶液中也能电离出H+
【答案】D
9. (2018·浙江宁波)三氧化二碳(化学式C2O3)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草酸,且常温下不稳定,其他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说法错误的是( )
A.C2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B.三氧化二碳具有还原性
C.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 D.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生成盐
【答案】A
二、填空题
24.(2018·云南昆明)(7分)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陆地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金属矿藏。
初中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精选初中化学教学工作计划四篇
初中化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一、学生分析:
本学期我带初三年级3个班的化学课,这些学生有的学习习惯比较好,但也有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对于他们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为了彻底解决以上问题,应据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验到“我上学,我快乐;我学习,我提高”。首先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分类指导,加大平时课堂的要求及其它的有力措施,平日认真备课、批改作业,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工作。
二、教材分析
沪教版新教材是按照修订后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发展顺序及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顺序拟定的。同时从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出发,适当拓宽知识面,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适应能力,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本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离不开的O2、CO2、水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
三、教学目标
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1、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逐步养成自己动手操作和能力。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 益阳市箴言中学2019上学期高三化学复习备考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认真研究“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仔细分析与广泛收集高考的信息,充分认识到时间的紧迫性,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强化学科内短版工作,保证高三化学复习扎实、高效地顺利进行,在夯实双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接受、处理新信息能力,力争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二、基本情况
本届高三共有四个理科林翼班,十六个理科普通班。理科林翼班每班六十多人,学生基础相差不大,成绩均衡,理科普通班总体基础较差。本届高三化学的班周课时为5节。在复习中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在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前提下,还要照顾到各种层次的学生。加强统一教学,分类指导。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通过高三第一学期的六次联考情况看,我校学生的化学成绩无论是优秀率,还是平均分在五市十校与全益阳市省级示范性学校都处于领先地位,要求我们把时间用到薄弱点上,向课堂求效率,向课堂求质量。
三、具体措施
1、科学合理安排时间,有效实施复习计划。
第二轮复习:2019年2月20日——2019年5月上旬。
以物质为命题的切入点,以反应为解题的突破口,以原理为思考的主线索,以大题为知识的巧拼凑,以选考为高考的必夺地。根据高考化学考试大纲中对知识和能力的目标要求,自行设计热点专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的能力、题型归纳的能力与方法运用的能力。
热点小专题、复习进度及备课负责人:
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 时间 负责人
专题一 传统文化 物质的分类 化学用语 3课时 2月 左国勋老师
专题二 化学常用计量及应用 2课时 张元香老师
专题三 离子反应及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3课时
3月至4月 刘俊波老师
专题四 新情境方程式的书写 3课时 汤伏强老师
专题五 元素“位、构、性”判断及框图分析 2课时 廖丽群老师
专题六 化学能与热能有关图像分析 2课时 张尚书老师
1 初三复习课教学计划8篇
初三复习课教学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
20xx年中考在即,我将本着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考纲为标准,以教材,指导丛书,复习指导为具体内容,根据国家提出的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备课组经过讨论,制订了周密的复习计划,并组内自己出《中考复习课时计划》,领学生进行全面复习,稳打稳扎,争取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作好充分准备。
二、复习策略
1.系统归纳,分清脉络。依纲扣本,注重双基,夯实基础(词汇,语法,句型),帮助学生学会复习,学会考试。
2. 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并注重感情投资,利用学生的心理优势,多关注,多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3.针对性复习。向优、良、中、差各层次学生搜集、积累他们平时在各方面出现的错误,对症下药,逐题突破。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中考中的每一种题型的命题意图。对听力部分、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各种题型进行强化训练。
三、情况分析
人教版英语共有五本书,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册比较简单,
2 主要是词汇量的积累,简单的口语表达,八年级下册,九年级着重是语法,阅读。指导丛书中要求,在语言知识方面,学生学会使用四会单词和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在听力技能方面,能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的熟悉的话题;在阅读技能方面,能阅读各种体裁和题材的简短的书面材料;在写作技能方面,能使用所学语言基础知识,以语篇为单位,清楚,连贯地进行控制性和开放性写作;在口语技能方面,能使用所学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基础知识,以口头的形式清楚,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根据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难易度比例,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复习方法很有必要。
四、时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