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第7课 霓裳之舞-苏少版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4
霓裳之舞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在本节大课中既要凸显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又要将这种创新意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学情分析】学生刚学过全身人物的基本画法,并且对色彩知识、装饰纹样都有所了解,这一阶段他们充满幻想富有创造力,对新事物充满探索精神。
这一堂课是在基于传统服装的基础上能有所创新,在现代创新的过程中又能继承传统,学生们的兴趣和水平都能满足这一要求。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基于对服饰文化的介绍,掌握唐代衣服的款式、色彩搭配和主要装饰纹样,了解现代服装的特点和起源。
技能目标:学会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在现代服饰设计中能够适当运用唐代元素。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设计、制作,感受唐代服饰之美,在现代生活中传承传统!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唐代服饰的特点难点:在现代服饰中恰当体现唐代元素三、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古代男子、女子特色服饰唐代妆容装饰纹样学生:服装效果图模特色彩工具扎染套装四、教学过程与方法(一)导入环节:新城之美美如衣裳(二)新授课;1、情景模拟,初识唐朝服饰、妆容2、唐代服装款式知多少(1)从深衣到圆领装(深衣的两种款式,深衣到圆领装的具体改变)(2)襦裙的款式(短襦和长裙的上衣下裳制裙子腰际提高的视觉效果短襦的演变)(3)现代衣服款式与唐代衣服款式的对比3、唐装色彩有讲究(根据都督夫人礼佛图、捣练图分析色彩特点)3、装饰纹样有创新以卷草纹为例(知识回顾:二方连续纹样)4、探讨与交流(1)唐代服饰的特点(2)现代服饰特点(3)现代服饰中是否可以体现唐代服饰文化元素6、教师示范(微视频展示)7、学生作业(1)作业内容(2)设计要求8、展示与评价。
《霓裳之舞——服装中多变的色彩》详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回顾色彩基础知识,学习服装设计中色彩搭配方法。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将所学色彩知识运用到服装设计中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以艺术的眼光去面对生活。
教学重点:服装设计色彩搭配的知识与方法。
教学难点:同类色、邻近色、对比色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服装色彩搭配的整体效果。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各种彩色废旧材料、卡纸和皱纹纸等。
课前交流:同学们,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你了解到有关服装的哪些知识?学生。
同学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服装方面的知识,今天将继续来深入学习。
教学过程:上课!(师生问好)一、导入:播放《荷兰花海》宣传短片首先,我们来感受一下咱们大丰的美景(播放视频),这段视频给你带来了怎样的震撼?学生。
荷兰花海,风光秀美,色彩斑斓,如何将这些美丽的色彩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服装中多变的色彩》,通过本课学习,我们来选拔服装色彩搭配达人。
(导入课题)板书二、新授:(一)、色彩基础知识回顾1、说到色彩,我们在小学以及初一的课程中就已经学习了简单的色彩知识,(出示三原色图片)这三种颜色有一个名字,还记得叫什么吗?对了,叫三原色。
用他们任意两种可以调配一种新的颜色,黄加蓝得到?(绿),蓝加红呢?(紫),红加黄呢?(橙)。
他们被称为三间色,共同组成一个简单的色相环。
(出示色相环展板)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将这些色彩穿在身上会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2、哪位同学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种颜色?学生。
我们来看看红色,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红色衣服的感觉?学生:活泼热情、喜庆、温暖、有活力。
接下来我们选择那种颜色?学生。
橙色,你想用什么形容词来表达?哦,橙色鲜艳、温暖、很阳光。
品完了橙色的味道,接下来大家想看哪个颜色?(图片) 学生,,,黄色,在生活装中,黄色明度高、所以鲜亮醒目。
下一种颜色,,,(图片) 最接近大自然的是绿色系,绿色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呢? 学生,,,生活中绿色象征着希望,生机勃勃,是最舒适的田园色彩。
适用年龄段:中班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模仿,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舞蹈“霓裳羽衣舞”的基本动作和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舞蹈表现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3. 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1. 音乐《霓裳羽衣舞》2. 彩虹伞、羽毛扇等道具3. 霓裳羽衣舞视频片段4. 舞蹈场地布置(如:布置成古代宫廷风格)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舞蹈热身操,活动身体,提高幼儿的活力。
2. 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自由舞动,放松身心。
二、舞蹈欣赏(10分钟)1. 播放《霓裳羽衣舞》视频片段,让幼儿观看并感受舞蹈的美。
2. 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 引导幼儿讨论舞蹈中的动作特点,如:轻盈、优雅、飘逸等。
三、动作学习(20分钟)1. 教师示范霓裳羽衣舞的基本动作,如:提裙、转身、甩袖等。
2. 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学习动作,教师可以分组进行教学,确保每个幼儿都能跟上节奏。
3. 使用道具,如彩虹伞、羽毛扇等,让幼儿在练习过程中感受舞蹈的韵味。
四、舞蹈排练(15分钟)1. 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段舞蹈动作进行排练。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并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3. 各小组展示排练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舞蹈的特点。
2. 鼓励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和收获。
3. 教师进行总结,肯定幼儿的努力和进步。
六、延伸活动(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了解霓裳羽衣舞的背景故事。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用舞蹈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反思:1. 观察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难点。
2. 评估教学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3. 思考如何将舞蹈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注意事项: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第7课霓裳之舞知识与技能: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的思维方式和服装设计步骤;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语言(款式、色彩、材质的有机融合)和形式规律;能运用不同的手段有主题、有创意地设计和制作服装设计作业。
方法与过程:能观察生活中各种服装的款式与特征,以自主的或合作的方式进行尝试和研究,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服装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服装设计在人类文明发展中、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单元教学重点:1.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的思维方式和服装设计步骤;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语言(款式、色彩、材质的有机融合)和形式规律。
2.能感受服装之美,对服装色彩美、款式美、材质美、图案美、工艺美等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初步的现代服装设计意识。
单元教学难点:1.能根据实际的条件选择用不同的手段有主题、有创意地设计和制作服装设计作业。
2.小组协作学习的合理分配与协调,学生自主、合作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走近服饰——学习者之旅知识与技能:了解服饰设计的基本知识、思维方式和服装设计步骤;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语言(款式、色彩、材质的有机融合)和形式规律。
方法:用“学习单”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服饰的相关知识、要点。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使学生学会用图文的形式表现本组的所思所想;加深对服装设计的认识。
过程:欣赏作品,了解服装的历史与我们身边的服饰。
通过共思、共想、共画的发散形式,观察、了解生活中各种服装的款式、色彩及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步入我们绚丽的服饰世界,感受服装之美,进一步萌发对生活的热爱。
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促进学生间的共处。
1.通过欣赏作品,了解服装的历史与我们身边的服饰;2.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服装设计步骤。
学会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拓展设计思路。
初中美术苏少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霓裳之舞》优质课公开课
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美术苏少版九年级上册第7课《霓裳之舞》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 认识目标:了解服装的款式及组成元素,功能特点。
2 技能目标:利用身边的材料,尝试设计服装,体验一次服装设计的创意过程
3 情感目标:感受服装的流行带来的时尚变化,继承和发扬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继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服装的构成及设计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漂亮的舞蹈。
——p1
(观看视频)
师:美吗?(舞美,舞衣美)——p2
师:如果没有这件美丽的舞衣,我相信这段舞也不会如此的精彩。
我们可以从杨丽萍的这件舞衣看出,衣服不再仅仅是起到御寒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衣服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霓裳之舞(揭题)
活动2【讲授】探究新知
1.感受颜色美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出示很多衣服的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衣服的美感】p3
P4 这些衣服有。
(生:羽绒服、呢大衣、防晒衣、毛
衣、晚礼服)都很漂亮。
第7课霓裳之舞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服装被称为人的“第二皮肤”,是最贴近我们身体的“人造环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本课从服装的产生:御寒、遮体到装饰、审美、流行,引导学生对“美”的正确认识,使学生形成对待“时尚”的正确观念,逐渐提高服饰审美水平,并通过作业的设置,让学生学会运用服饰来表达自己的审美和个性。
本课通过服装的演变,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不是简单的做衣服,而是运用服装这种艺术语言来表现人的整个文化精神和生活方式,在理解多元文化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国服饰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在体验设计服装的教学环节,改变一般绘制平面效果图的要求,力求从立体角度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的体验更为深刻、直接,同时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服饰设计的文化内涵,初步掌握服装设计的方法,并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设计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技能。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服装的功能、分类和制作方法,认知服装的文化意义。
技能目标: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利用身边易得的材料,尝试设计服装,体验一次服装设计的创意过程。
情感目标:感受服装的流行带来的时尚变化,继承和发扬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提升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服装的构成及设计。
教学难点:服装流行元素的变化。
三、教学准备教师:废旧材料、教学课件。
学生:废旧材料以及制作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视频,李玉刚的表演。
师:李玉刚是如何男扮女装的?揭示课题:《霓裳之舞》二、新授1、我们平时穿的衣服有哪些功能?物质功能和非物质功能。
2、服装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我们的生活各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学们虽然每天都穿着服装,但对服装设计又了解多少呢?(1)服装设计是一项综合科学、艺术和技术的应用性设计,包括服装造型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
(2)服装设计版型:A、H、V、X、T出示各版型图片。
由执教《霓裳之舞》引发的思考作者:季依依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5年第6期江苏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214431)季依依[摘要]美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美术课中的实践包含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通过对《霓裳之舞》的介绍,学生初步了解服装的色彩、材质与款式之间的关系,分组协作创造服装作品,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也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创造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反思[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79《霓裳之舞》是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七课的内容,常规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观看书上作品,然后再由教师介绍服装的特点和美学价值。
由于所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大,教学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教学效率比较低下。
在最近的全市公开课上,笔者执教了这节课,由于选择的教学方法比较得当,对教材内容的整合比较合理,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比较有效,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联系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用舞蹈视频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漂亮的舞蹈,希望大家在观看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这段舞蹈美不美,美在哪里?第二个问题——舞蹈的服装在这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学生观看视频后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点评:如果没有这件美丽的舞衣,我相信这段舞蹈也不会如此的精彩。
我们可以从杨丽萍的这件舞衣看出,随着社会的进步,衣服不再仅仅是起到御寒的作用,我们的衣服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霓裳之舞!(揭题)二、用美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感受颜色美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出示很多衣服的图片,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衣服的美感)。
这些衣服有羽绒服、呢大衣、防晒衣、毛衣、晚礼服,色彩斑斓,都很漂亮。
在现代,这些颜色我们都能穿在身上,可是在封建时代,这些颜色是否也能随意穿在身上呢?(出示黄色)师:这是黄色,在明朝和清朝时期,什么身份的人能穿它?生:皇帝。
《霓裳之舞》详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与感悟,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 通过观察与体验,让学生了解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形制与特点,蕴含的礼仪与文化;
3.通过设计与应用,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服装特有元素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了解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形制与特点,学习设计中国风服装;
2. 难点:对汉民族传统服饰所承载的礼仪文化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
1. 教具:多媒体课件、汉民族传统服饰小样范作、设计图稿;
2. 学具:纸材、剪刀、胶水、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师:同学们,刚才视频中的人穿的什么衣服啊?
生:古时候的衣服。
师:那老师身上穿的又是什么衣服呀?
生:唐代服装、也是古时候的衣服……
师:老师告诉你们啊,中国有56个名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名族服装,汉民族也有,老师和视频中的人穿的就都是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装。
(PPT)有一个美丽的词现在常常被人用来形容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同学们读一读。
生:霓裳。
师:只要你百度一下就会发现,这两个字连在一起应该读“霓裳”,读第二声是指古代遮蔽下体的衣裙,读第一声就是指同学们平时穿的衣裳。
今天我们课堂上将要研究的是传统的民族服饰,我们的课题应该怎么读?大声读出来。
生:霓裳之舞。
二、了解服装
活动:了解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历史背景。
师:汉民族传统服装也从黄帝起,历夏、商、周,一直到明朝,延续了五千年之久,因为历史背景的不同,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流行款。
(PPT)
三、体验服装
活动一:试穿曲裾深衣
师:老师先给同学们介绍一款流行于秦汉时期的深衣。
深衣的特点是衣裳相连,雕塑中的这件是深衣款中的曲裾深衣。
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件,我们请一位最帅的男生做一做我们的模特。
活动二:分析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特点及内涵,寻找构成曲裾深衣的元素。
师:衣服穿在身上第一感觉是什么?
深衣:让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
交领:衣领相交于衣中线,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方方正正,对应了天地的地。
师:有地就有天,哪里会代表天?
宽袖:圆袂,宽大随和,包容四海,与交领相呼应,形成天圆地方,天人合一。
师:交领的方向?
右衽:上古时代,中原人崇尚右,所以是右衽。
师:没有扣子怎么办?
系带:衣带下垂,代表正直。
师:袖口、领口、衣服边上细节处理如何?
有缘边。
问:大迈步,谈谈你的感受?
曲裾:踽踽而行,恭谨从事。
师:我们从这件曲裾深衣的样式中,我们找到了交领、宽袖、右衽、系带、衣缘等传统服饰的元素。
谢谢我们最帅的模特,掌声送给他。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服饰文化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穿衣已经不仅仅是遮羞、御寒、保暖,而是有了礼仪、文化的要求(PPT)。
四、欣赏服装
师:人类一直在不停的追求和讲究,形成文化,形成了审美的变化,因此,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衣着风格。
活动一:欣赏不同特点的汉服,探究款式、面料与色彩;
1.《捣练图》《簪花仕女图》
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两幅图中的服饰跟刚才我们试穿的曲裾深衣的样式上有哪些不同?
上襦下裙、对襟、高腰、窄袖、纱罗……,这是流行于唐代的高腰襦裙,裙子一直到腋下,头部以下都是腿,显得人修长、飘逸。
服饰花色丰富、面料多用纱罗,款式时尚开放,老师身上的衣服是哪一款?好像少了点什么。
对,这叫披帛。
唐代要求衣服的穿着效果是"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表现出唐代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审美特点。
看看老师有没有走出“裙裾扫落梅”的感觉。
2.褙子、半臂褙子、比甲、云肩
师:我们再来看几款衣服。
这款叫“褙子”。
哪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写。
“同
学们,猜猜写得对不对?”应该是“褙子。
”
3.汉、明男款服饰对比。
师:刚才看的都是女款,男同学们是不是有意见?咱们不看则已,一看就是重量级的,来了汉代和明代的两位皇帝。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他们的服饰有什么不同?
师:”不同朝代对颜色的崇尚也不一样,汉代崇尚黑、明代崇尚黄,正黄正黑只有皇帝能穿,穿错了,可是要……;汉交领,明圆领。
活动二:尝试画一画汉服元素;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找到了很多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元素,拿起手中的笔,跟着老师一起来试一试、画一画这些元素。
先想一想,你对哪种衣领最感兴趣,你觉得什么衣袖好看,我们可以用手中的彩笔在汉服基本款上进行修改,时间一分钟。
(教师示范)
活动三:欣赏不同时期的汉服纹样;
这些传统服饰不仅样式非常讲究,花纹也是丰富多彩。
下面老师给同学介绍一款重量级的衣服,它的花纹非同一般。
《十二章纹冕服》
师:这是汉代皇帝的一件最高级别的礼服,上面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动植物等等,猜猜这是皇帝举行什么重大活动穿的?
生:祭祀。
师:十二章纹其实就是十二种图案,每一章纹都有寓意和衣服固定的位置,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穿十二章纹。
汉代纹饰:动植物交错。
明代流行纹饰:缠枝纹
唐代流行纹饰:散点小花朵纹、几何纹、连珠纹等。
活动四:尝试在汉服元素中增加纹样。
师:同学们,再拿起笔来,用一分钟试试给我们刚才所画的衣服的衣袖、衣领、衣缘添加一点花纹。
五、设计服装
师:不管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元素,还是其他民族的服饰元素,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元素。
现代很多设计师从中国元素中寻找灵感,设计了有着浓浓中国风的服饰。
活动一:欣赏现代中国风服饰,寻找设计元素;
师:这是谁?她的这件衣服设计灵感来源于哪款传统服饰?
这又是谁?她的这件衣服设计灵感来源于哪里?
活动二:欣赏传统汉服的现代制作工艺;
设计师的理念决定了一件衣服品味,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设计师是怎么设计衣
服的?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活动三:教师示范,讲解方法;
这位设计师真厉害。
老师最近遇到一件烦恼的事,我接到了来自美国的一个订单,他们的要求是设计一批汉民族传统服饰和具有鲜明中国元素的现代服饰,有的可以用于宴会,也可以作为日常穿着。
老师犯难了,一个人可完成不了,所以老师今天要在我们班进行海选,选出一个设计师团队,还要选出我的首席设计师,首席设计师将现场颁奖。
海选题目的要求老师先来做个示范,绘制服装设计草图。
注意点:多用长线条,注意线条的轻重、浓淡。
用水彩涂色,注意水分的控制,可以上第二遍色。
完成后来个漂亮的签名,然后将设计草图剪下粘贴到黑板的T台上。
比赛时间:15 分钟,超时算放弃海选。
活动三:学生构思、设计草图。
五、展示服装
(磁铁)
首先我们有请设计师推荐自己的设计,介绍内容主要为你是如何在服装中运用中国元素的,有什么特点,适合什么场合穿。
师:我觉得……
我们班的设计师们都很厉害,谁是首席设计师,老师觉得各有千秋,咱们民主选举,请同学们在你最欣赏的作品下面粘贴,获得最多者当选我的首席设计师。
现在让我们为首席设计师颁奖,掌声送给他。
六、拓展小结
活动一:欣赏中国古代配饰;
古代服饰加上头饰、佩饰等等才是完整的服装文化,下节课我们可以继续探究,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的资料。
活动二:课堂小结。
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PPT),有人说要复兴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我想这个群体要复兴的一定不仅仅是这些衣服本身,而是她的内涵。
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传统服饰背后承载的礼仪文化,身穿汉服、脚蹬耐克,那只能是叶公好龙,贻笑大方的行为。
所以我想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继承过去,拥抱未来,让那些文化的印记在我们的足迹中传承,让民族的成为世界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