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曲松治疗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93.71 KB
- 文档页数:1
2024年浅议头孢曲松钠所致的过敏反应头孢曲松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常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
然而,随着其广泛应用,过敏反应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对头孢曲松钠所致的过敏反应进行浅议,以期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过敏反应概述过敏反应是一种由机体免疫系统对某些外来物质(过敏原)产生的异常反应。
当过敏原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误认为其是有害物质,从而启动免疫反应,产生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变化。
头孢曲松钠作为一种药物,其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个体差异、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等多种因素有关。
过敏反应表现头孢曲松钠所致的过敏反应多种多样,轻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等,严重者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等,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过敏反应还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意识丧失、四肢湿冷等症状。
因此,对头孢曲松钠过敏的患者,一旦出现任何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过敏反应机制头孢曲松钠的过敏反应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多数研究认为其与药物中的杂质、降解产物或制剂中的辅料等有关。
此外,个体差异也是导致过敏反应的重要原因。
部分患者因遗传、免疫状态等因素,对头孢曲松钠的耐受性降低,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预防与应对措施预防措施过敏史询问:在使用头孢曲松钠前,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过敏史。
过敏试验:对于头孢类药物过敏史不明确的患者,可进行药物过敏试验。
但需注意,药物过敏试验并不能完全预测过敏反应的发生。
个体差异关注: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应谨慎使用头孢曲松钠,因其可能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
应对措施立即停药: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头孢曲松钠的使用,并更换其他抗生素。
抗过敏治疗:根据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给予适当的抗过敏治疗,如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生命支持:对于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进行生命支持治疗,包括补液、升压、抗休克等措施。
【临床研究】美罗培南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贾燕燕,潘 燕,张小林(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摘要】 目的:观察美罗培南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疗效㊂方法:选取细菌性脑膜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㊂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美罗培南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7d㊂比较两组临床疗效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㊁治疗前后血清CRP㊁TNF-α水平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2%,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发热㊁惊厥㊁颅内高压㊁昏迷等症状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P< 0.01);治疗前两组血清CRP㊁TNF-α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㊁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㊂结论:美罗培南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头孢曲松钠的疗效㊂【关键词】 细菌性脑膜炎;美罗培南;头孢曲松钠;疗效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8.05.026中图分类号: R51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8)05-0054-02 细菌性脑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㊁呕吐㊁发热㊁惊厥㊁烦躁不安㊁昏迷及脑脊液异常等㊂细菌性脑膜炎发病突然㊁进展较快,若未及时干预则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㊂随着抗生素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已得到很大改观,但随着耐药菌增多㊁耐药谱扩大㊁病菌变迁等,抗菌谱较广的抗生素也难以取得理想疗效,如头孢菌素作为细菌性脑膜炎治疗传统首选药物,虽易透过血脑屏障,但对耐药菌效果欠佳[2]㊂美罗培南作为新型非肠道半合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其具有抗菌性高㊁抗菌谱广㊁不易被水解等优势,逐渐应用于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中[3]㊂本文观察美罗培南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疗效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6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细菌性脑膜炎诊断标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㊁昏迷㊁惊厥等症状;经检查表现为脑脊液高度化脓㊁黏稠;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排除标准:存在脑外伤㊁结核病或感染性疾病者;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近期使用抗生素药物或接受过脑脊液分流术者;对研究药物过敏者;合并肿瘤㊁血液系统疾病者;治疗依从性差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㊂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㊂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1~57岁,平均(30.65±7.28)岁;病程1~5d,平均(2.53±1.02)d;细菌感染类型:肺炎链球菌15例,脑膜炎奈瑟菌11例,脑膜炎双球菌12例,其他10例㊂对照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22~61岁,平均(31.06±7.24)岁;病程1~6d,平均(2.60±0.94)d;细菌感染类型:肺炎链球菌17例,脑膜炎奈瑟菌13例,脑膜炎双球菌7例,其他11例㊂两组年龄㊁性别㊁病程及感染菌类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可进行对比研究㊂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㊁甘露醇降颅内压等㊂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3036)治疗,200mg/kg的头孢曲松钠溶解于10%的500mL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连续治疗7d㊂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美罗培南(上海新亚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466)治疗,40 mg/kg的美罗培南溶解于5%的200mL葡萄糖注射液中,1次/d,连续治疗7d㊂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统计两组发热㊁惊厥㊁颅内高压㊁昏迷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静脉血3mL,离心分离血清后,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㊁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㊂ 疗效判定:①治愈:患者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脑脊液项目㊁白细胞计数均恢复正常;②有效:上述标准中2~3项恢复正常;③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病情无变化或加重㊂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㊂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452 结果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中治愈25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中治愈17例,有效1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2.92%,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㊂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发热㊁惊厥㊁颅内高压㊁昏迷等症状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见表1㊂表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d,⎺x±s)组别发热持续时间惊厥持续时间颅内高压持续时间昏迷持续时间观察组(n=48) 1.62±0.39** 2.73±0.35** 2.18±0.34** 3.44±0.57**对照组(n=48) 3.14±0.51 4.16±0.40 3.41±0.25 5.12±0.56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㊁TNF-α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CRP㊁TNF-α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㊁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㊂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㊁TNF-α水平比较(⎺x±s)组别时间CRP(ng/L)TNF-α(mg/L)观察组(n=48)治疗前30.84±5.6177.64±9.63治疗后17.16±4.75ΔΔ**24.85±7.58ΔΔ**对照组(n=48)治疗前30.79±5.7377.72±9.81治疗后26.40±4.82ΔΔ39.46±7.21ΔΔ 注:与治疗前相比,ΔΔ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1 3 讨论细菌性脑膜炎临床主张在对症治疗后给予抗菌治疗,对症治疗主要包括控制体温㊁保持呼吸道通畅㊁控制癫痫发作等㊂随着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细菌性脑膜炎的致残率㊁致死率已显著下降[4]㊂但临床治疗细菌性脑膜炎未明确病原菌㊁治疗不及时㊁不彻底㊁滥用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㊁耐药性细菌增多等均使得难治性细菌性脑膜炎发病率升高㊂上世纪60年代脑膜炎奈瑟菌产生了对磺胺药物的耐药性,70年代流感嗜血杆菌则对氨苄青霉素产生耐药性,90年代美国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菌株也开始具有青霉素耐药性,因此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㊂细菌性脑膜炎主要致病菌为肺炎球菌㊁脑膜炎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头孢曲松对上述3种致病菌的灭菌疗效已得到认可[5]㊂美罗培南不易被β-内酰胺酶破坏,抗菌谱较广,且对革兰阴性菌㊁阳性菌的抗菌活性均较强,其药效比较稳定,抗感染效果好[6]㊂本研究结果可见,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发热㊁惊厥㊁颅内高压㊁昏迷等症状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提示联合用药方案对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头孢曲松钠的疗效㊂追其原因为血清TNF-α升高导致局部血管通透性改变,并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而CRP可明确反映细胞和组织损伤,作为非特异性指标之一,故将其应用于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与评估中㊂脑膜炎患者发病后,血清TNF-α和CRP均明显升高,同时伴有脑脊液白细胞总数增高,这可能与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脑膜的刺激有关[7];而此类细胞因子的高表达可诱导急性期炎症,并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从而使得免疫反应异常㊂美罗培南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细菌性脑膜炎,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杀灭脑脊液致病菌,从而解除其对脑膜的刺激,抑制相关细胞因子的释放,避免或减少炎症的产生㊂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CRP㊁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联合用药可显著抑制CRP㊁TNF-α的释放,控制炎症进展,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㊂综上,美罗培南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头孢曲松钠的疗效㊂参考文献[1] 刘见民.美罗培南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4,11(6):101-103.[2] 宋彦.头孢曲松钠与解毒开窍汤联用对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意识恢复及其预后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7,5(3):677 -678.[3] 陈乐,汪艳.万古霉素配合美罗培南治疗小儿难治性细菌性脑膜炎的可行性研究[J].海峡药学,2016,28(12):92-94. [4] 杜丽君,石凯丽,李春花,等.美洛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细菌性脑膜炎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9):1276-1277.[5] 帖青松.头孢曲松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细菌性脑膜炎[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1):165-165.[6] 刘志华,魏荣.1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比较[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33(9):1042-1042.[7] 韩建东,刘天易.自拟解毒开窍汤联合头孢曲松钠对急性细菌性脑膜炎肿瘤坏死因子-α㊁C反应蛋白及脑脊液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2):323-325.编辑:李莹55。
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摘要:目的分析在对早期梅毒患者治疗过程中头孢曲松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早期梅毒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使用苄星青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曲松治疗,比较其安全性和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6%,对照组治愈率100%。
观察组并发症率0%,对照组并发症率4%,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头孢曲松对早期梅毒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与苄星青霉素差异不明显,可作为苄星青霉素的替代药物。
关键词:头孢曲松;早期梅毒;疗效;安全性梅毒是一种通过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苍白螺旋体引起的。
由于梅毒的特点,患者在实际的发病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症状,例如皮损或是淋巴结肿大等。
这些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均会造成比较大的危害[1]。
因此,对梅毒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成为了重中之重。
在对梅毒患者进行治疗时,青霉素极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过敏等情况,无法较为安全的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
因此,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开始得到了关注。
本次研究中分析了头孢曲松对早期梅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研究对象上,收集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早期梅毒患者50例。
所有患者均使用《性传播疾病临床诊治指南》中的相关标准诊断,并且所有患者均得到确诊。
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20-56岁,平均30.25±3.21岁。
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5例。
对照组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20-55岁,平均29.56±3.05岁。
观察组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22-56岁,平均30.56±3.65岁。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后,发现其一般资料的差异并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曲松治疗,本次研究中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国药准字H22025641,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
头孢曲松与阿莫西林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的疗效比较研究发表时间:2016-09-05T13:48:52.0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5期作者:冉红兵黄功利[导读] 头孢曲松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阿莫西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湖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湖北荆州 434001摘要:目的:对比头孢曲松和阿莫西林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的医学疗效。
方法:本文通过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180例急性中耳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90例患者口服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而观察组90例则应用头孢曲松进行治疗,然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用药的医学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经过两组患者应用不同药物治疗以后发现,对照组的药后总疗效为71.11%,观察组的药后疗效为98.88%,很明显,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
另外,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的1.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7%,且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治疗儿童急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要显著优于阿莫西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值得在医学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儿童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是属于在婴幼儿中最为普遍的一种耳部疾病,多发于冬季,该病的主要治疗基则是控制感染病原和去除阻塞病变,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会导致失聪的可能,这不仅会给患儿的家庭造成一定的负担,还会影响其生活质量[1]。
对此,本文选取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180例急性中耳炎患儿为研究对象,详细医学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收的180例急性中耳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且所有患者都符合急性中耳炎相关诊断标准[2]。
在对照组90例患者中,其中男性患儿48例,女性患儿42例,年龄1~9岁,平均年龄为(4.7±2.3)岁,左耳36例,右耳34例,双耳20例;在观察组90例患者中,男性患儿46例,女性44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为(4.9±2.5)岁,左耳38例,右耳34例,双耳18例。
观察分析拉氧头孢治疗小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发布时间:2022-01-19T01:24:35.2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9期作者:刘东伟[导读] 目的探讨拉氧头孢治疗小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刘东伟北大荒集团北安医院 164000【摘要】目的探讨拉氧头孢治疗小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小儿感染性肺炎患儿74例纳入研究,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拉氧头孢治疗,对比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的70.27% (P<0.05);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的21.62%(P<0.05)。
结论在治疗小儿感染性肺炎的过程中,拉氧头孢的运用,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拉氧头孢;小儿感染性肺炎;疗效[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of cefotaxime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pneumonia in children. Methods 74 children with infectious pneumo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20 to September 2021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double-blind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37 cases)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89%, higher than 70.27%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41%, lower than 21.62%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pneumonia in children, the use of laoxef can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and have less adverse reactions. 【 key words 】 cefuroxime; infectious pneumonia in children; curative effect 在婴幼儿时期,小儿感染性肺炎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有着非常高的发病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该疾病的病情进展快,有着比较高的病死率,对生长发育的婴幼儿构成了很大的威胁【1】。
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治疗,实验组患者联合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普及。
【关键词】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099-02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以及下呼吸道感染两种。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指喉部到支气管间的急性炎症,主要包括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
在治疗上,一般以抗生素治疗为主。
在临床上,三代头孢抗生素应用广泛,包括头孢曲松以及头孢克肟等。
本院对收治的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分组,旨在总结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详细报道如下所示: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份到2015年1月份接收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为主要对象。
男患者45例,女患者35例。
年龄范围为19岁到75岁,平均年龄为(58.3±2.5)岁。
患者经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检查、细菌学检查等检查,均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
其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有37例,细菌性肺炎有15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11例,支气管消除合并感染17例。
按照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
在一般资料比较上,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性,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存在可比性。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60例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疗效观察杜晓俊(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室驻马店463000)摘要:目的:探究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我院120例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
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较对照组(81.67%)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较对照组(20.00%)低(P<0.05)。
结论: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肺炎链球菌感染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9)05-0094-02肺炎链球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各年龄段人群均有发病,儿童与老年人由于免疫力、抵抗力较弱,发病率较高。
肺炎链球菌感染临床表现为寒战、咳嗽、肺部湿啰音、高热等症状,同时可伴有头痛、肌肉痛、乏力等不适,严重影响身体健康[1]。
目前,临床治疗主要药物有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等[2]。
本研究选取我院治疗的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120例,分组研究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我院120例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
对照组女性24例,男性36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54.53±11.62)岁;体重48~75kg,平均体重(61.21±11.24)kg。
观察组女性25例,男性35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3.23±10.98)岁;体重49~74kg,平均体重(60.31±12.26)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