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 123
- 格式:docx
- 大小:74.55 KB
- 文档页数:17
血清谷丙转氨酶实验报告背景介绍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简称ALT)是一种存在于肝脏中的酶类物质,主要参与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正常情况下,ALT的活性较低,而当肝脏受到损伤时,ALT会释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ALT水平也会升高。
因此,检测血清中ALT的水平可以作为评估肝脏功能以及肝脏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检测血清中ALT的水平,了解被检测个体的肝脏功能状态,提供诊断肝脏疾病的参考依据。
实验材料1.血清样本:被检测个体的血清样本,需通过静脉采血获取。
2.ALT试剂盒:包含必要的试剂和材料,用于检测血清中ALT的水平。
实验步骤1.获取血清样本:用无菌的注射器从被检测个体的静脉中采集足够的血液样本,约5-10毫升即可。
2.处理血清样本: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放置在无菌离心管中,离心约10分钟以分离血清和血细胞。
将分离得到的血清转移至干净的试管中。
3.准备实验室试剂:取出ALT试剂盒,按照说明书中的指引,准备所需的试剂和材料。
4.进行实验操作:根据ALT试剂盒的说明,将一定量的血清样本与试剂盒中的试剂混合,进行反应。
反应时间和条件需根据试剂盒的要求进行。
5.反应结果读取:按照ALT试剂盒说明,使用光度计等设备测量反应体系的吸光度。
吸光度的数值与血清中ALT的浓度成正比。
6.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根据测定结果,比较样本中ALT的浓度与正常范围进行对比。
若ALT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存在肝脏损伤或疾病。
结果与讨论本实验的结果即为测定得到的血清中ALT的浓度。
根据测定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被检测个体的肝脏功能状态。
若ALT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可能存在肝脏疾病,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ALT浓度的升高不一定说明肝脏疾病,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使用等。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ALT的水平来评估被检测个体的肝脏功能状态。
ALT浓度的升高可能提示肝脏损伤或疾病,但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检查和诊断方法来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1核左移: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杆状核或更幼稚的细胞增多,与分叶核之间的比值超过1:13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感染,急性中毒,白血病2.核右移:在血象中分叶核粒细胞过多,分叶在5叶以上的细胞超过3%时称核右移,见于巨幼细胞贫血等3.棒状小体:为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红色杆状物质,一个或数个,长约1-6Unb故称为棒状小体,一旦它出现在细胞中,就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4.类白血病反应: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的血象反应,周围血中白细胞数目明显增高,并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当病因消除后其反应也消失,见于感染及恶性肿瘤,中毒,外伤等5.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多少不等的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染色,呈现蓝色的网织状细胞,故称为网织红细胞,增高见于溶血性贫血6.血沉:指红细胞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正常值:男1~10mm∕h女O~15mm∕h,加快见于炎症,组织损伤,贫血,肿瘤7.溶血性贫血:各种原因导致的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发生的一类贫血8.贫血: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及或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底限9缺铁性贫血:体内用来合成HB的储存铁耗尽,从而影响血红Pr合成所引起的一类贫血,其特点是骨髓,肝,脾等器官组织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度,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饱和度降低,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0.束臂试验:在手臂局部加压,使静脉回流受阻,给毛细血管以负荷,检查一定范围内新出现的出血点的数目来估计血管壁的完整性和脆性,男性小于5个,女性及儿童小于10个11.凝血时间:静脉血离体发生凝固所需要的时间,主要反应内凝系统的功能状态12.出血时间:指在一定条件下,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后,自然流血到自然停止所需要的时间,它主要受血小板数目和功能以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影响1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n):在受检血浆中加入部分凝血活酶磷脂悬液,在Ca2+的作用下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是内凝系统的筛选试验,正常值为32~34s,大于对照值IOs可为异常14.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受检血浆中加入组织凝血活酶和Ca2+,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后者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观察血浆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罗氏诊断血气产品详细参数测量参数:测量参数17项: pH, PCO2, PO2, Na, K, Cl, Ca, Hct, O2Hb, HHb, COHb, MetHb, tHb、SO2, Glucose, Lactate, Bilirubin计算参数:H+, cHCO3-, ctCO2(P), FO2Hb, BE, BEecf, BB, SO2(1), P50, Anion Gap, ctO2, ctCO2(B), pHst, cHCO3-st, PAO2, AaDO2, a/AO2, 乳酸清除率等超过37项计算参数,临床可根据具体需求自行设定。
样本类型全血,水溶液和质控液测试原理电极法,分光光度法进样方式至少注射器、毛细管二种,自动进样,切换方便。
电极特点电极卡与试剂包分离避免试剂包堵塞,电极为免维护电极卡,不需要更换电极,电极膜。
测量时间独特微量模式:全参数只需要 123 ul即刻检测结果:2分钟内得到检测结果全液体定标:全自动1点定标和2点定标。
试剂稳定期长达 42天独立试剂包测试卡分离,保证每个试剂包在用完后才进行更换病人趋势图全球首创,在线提供病人趋势图,便于临床监控病人周期性变化。
酸碱图提供自动酸碱图,能辅助临床医生进行酸碱平衡判断。
其他先进的操作软件:彩色大触摸屏幕,可自由转换角度;轻松实现人机对话可升级性;远程操作软件;超强的信息功能:轻松联网LIS/HIS系统;双向交流。
质量控制,自动质控系统;仪器提供自动质控与手动质控两种方式,方便临床科室实时进行质量控制。
专业的实验室:可向其他血气生产厂家提供pH 的初级缓冲液优良的售后服务: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学术讲课交流。
临床实验诊断学_浙江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检验科的数据、结果是通过专业的工具进行检验操作获得的,不需要根据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来综合判断。
参考答案:错误2.参考值范围是指南确定的,所以不同实验室值是一样的。
参考答案:错误3.COVID-19(不明原因肺炎)认识是一个过程,疾病的演变也是一个过程。
参考答案:正确4.新型冠状病毒只感染人类。
参考答案:错误5.实验室诊断和检验科指标检测贯穿患者诊疗全过程,包括诊断与鉴别诊断,严重程度的分级,疗效的观察,预后的判断,出院的指导等。
参考答案:正确6.不同群体对核酸检测假阴性的理解和认识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错误7.影响实验诊断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实验进行过程中。
参考答案:错误8.确定引起某流行性疾病的病原,通常要满足以下哪几点?参考答案:从病人临床样本中可成功分离到病原。
_可疑病原须在病人中均有发现,在病人临床样本中可检测到病原核酸。
_分离的病原感染宿主动物后可引起相同的疾病症状。
_病人恢复期血清中该病原的抗体滴度有4倍升高,可帮助确定病原。
9.实验室诊断学可以用各种检测手段对任何体液和组织样本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和数据。
参考答案:正确10.可以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有参考答案:乙醚_含氯消毒剂_75%乙醇11.新冠核酸检测中,检测人员的生物安全防护等级为参考答案:三级防护12.下列哪项不属于新冠核酸检测结果反馈的要求参考答案: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结果时,应在24小时内报告结果。
13.检验科服务的宗旨是参考答案:检验结果可靠14.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检验前因素约占参考答案:70%15.新型冠状病毒分为哪几个属参考答案:β_α_δ_γ16.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CoV的核酸序列相似程度为参考答案:79.0%17.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检验中因素约占参考答案:10%18.某些检验结果出现异常超过一定界值时,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医生必须紧急处理,称之为参考答案:危急值19.新冠核酸检测中,若提取试剂与扩增试剂不配套,应执行下述哪项操作参考答案:性能验证20.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检验后因素约占参考答案:20%21.新型冠状病毒为参考答案:单股正链RNA病毒22.患者的标本取之不易,所以应该珍惜,及时不合格,也应该尽量出具检验报告单。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发表时间:2012-05-24T09:50:06.6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期供稿作者:林芸1 蔡鹏威2 陈为民1 孟春3[导读] 分离、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的研究打基础。
林芸1 蔡鹏威2 陈为民1 孟春3( 1 福建医科大学省立医院临床学院血液科福建福州 3 5 0 0 0 1 )( 2 福建省立医院检验科福建福州 3 5 0 0 0 1 )( 3 福州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 5 0 0 0 1 )【摘要】目的分离、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的研究打基础。
方法采用贴壁培养法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特性,并应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表面抗原CD34、CD45、CD29、CD44进行表型鉴定。
结果原代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在接种后培养24小时,细胞开始贴壁,胞体呈圆形或多边形,培养第3-5天,细胞开始较紧密贴附壁上并开始有细胞呈梭形,培养第7天开始观察到细胞分裂,随着细胞数的增加,细胞的生长速度变快,逐渐成漩涡状排列,培养第12天贴壁细胞长满瓶底的80%,并融合成片。
传代后细胞生长迅速,培养7天左右即可长满瓶底的80%。
传至10代仍具有良好的增殖活性。
流式细胞仪检测第4代及第8代MSCs细胞均不表达CD34、CD45,但表达CD29、CD44,纯度分别为73.8% 、91.65%。
结论采用贴壁培养法可获得生长状态良好、增殖能力强的间充质干细胞,随传代数增加,其纯度增加,且该方法简单、实用。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流式细胞术表型鉴定【中图分类号】R3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082-02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起源于中胚层,具有高度增殖和自我更新的能力,有向骨、软骨、脂肪、血管内皮细胞、神经星型胶质细胞等分化的潜能[1],可分化成骨髓基质支持造血,并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促进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同时它能抑制同种异体反应性T淋巴细胞,在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造血重建及免疫调节,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含量极低,仅占骨髓单个核细胞的0.001%-0.010%[3],因此,培养出生长状态良好,足够数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应用的前提。
实验诊断
第一章概论实验诊断:医师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得信息为预防、治疗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包括实验室前,临床实验室,实验室后3个部分。
第二章临床血液检查
类白血病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大多明显增高,并可有数量不等的幼稚细胞出现。
病因去除后,类白血病反应也逐渐消失。
病因以感染和恶性肿瘤最多见,另有急性中毒,外伤,休克,急性溶血或出血,大面积烧伤,过敏及电离辐射。
其他
贫血的形态学分类取决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血细胞比容的准确性。
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
止血机制①血管壁和血小板②凝血因子和抗凝因子的作用③纤维蛋白溶解因子和抗纤溶
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
第五章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查
第六章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