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复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416.00 KB
- 文档页数:66
矿山生态修复施工组织设计介绍本文档是关于矿山生态修复施工组织设计的概述和指南。
矿山生态修复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技术对被矿业活动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修复和恢复的过程。
为了顺利进行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尤为重要。
目标矿山生态修复施工组织设计的目标是确保修复工作能够高效、安全地进行。
设计应考虑到矿山生态修复的特殊性,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和物资,同时保障环境保护和监测的有效性。
施工组织设计要素- 人力资源分配:确定参与施工的各个职责和岗位,并合理安排人员数量和培训计划。
- 物资准备:评估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材料,并进行采购和管理。
- 施工进度安排:根据修复工作的性质和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进度和计划。
- 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培训,并制定应急预案。
- 环境保护与监测:制定环境保护准则,建立监测系统,并及时纠正和改进。
实施步骤1. 研究矿山生态修复需求和条件,确定修复目标和指标。
2. 分析施工任务,细化工作内容和要求。
3. 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人员分工、物资准备、进度安排等。
4. 预估实施成本,并制定预算计划。
5. 安排施工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
6. 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进行监督和管理。
7. 定期评估工作进展和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总结矿山生态修复施工组织设计是实现矿山生态修复目标的重要步骤。
通过合理的组织和规划,可以确保修复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本文档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和步骤,以供参考和指导。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设计,以实现最佳效果。
矿山复绿工程雨季施工方案
雨季是矿山复绿工程的关键时期,必须采取适当的施工方案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雨季施工方案:
1. 预测和监测天气:在雨季开始之前,需要进行天气预测和监测,了解雨季期间的降雨情况。
这样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并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施工计划。
2. 排水系统的建设:在矿山复绿工程中,排水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在雨季开始之前,需要先建设好排水系统,确保它能够有效地排除降水,避免积水造成的施工延误和环境污染。
3. 施工材料的选择:在雨季施工中,应选择适合湿地施工的材料,如防水材料和抗湿度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提高工程的防水性能和抗湿度性能,从而减少雨季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4. 预设施工计划:在雨季施工中,应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施工区域和施工工序等。
并根据施工计划
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5. 安全措施的加强:在雨季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例如,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警
示标识,保证施工现场的通风和照明等。
6. 柔性施工方案:在雨季施工中,应采取柔性的施工方案,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展进行调整。
如果遇到降雨过大或
者其他不利条件,可以适当暂停施工,等待天气条件改善
后再进行。
总之,雨季施工是矿山复绿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
精心策划和合理安排。
通过预测和监测天气、建设排水系统、选择适合的施工材料、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加强安
全措施和采取柔性施工方案等措施,可以确保工程的顺利
进行。
矿山石场治理复绿工程方案一、背景介绍矿山石场是矿山开采后形成的大型空地,由于开采过程中未进行有效的治理和保护,导致土壤贫瘠、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
为了实现石场的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提出了矿山石场治理复绿工程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2.1 目标•恢复石场植被,提高土壤质量;•控制水土流失,防止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利用,促进石场经济价值的最大化。
2.2 原则•可行性原则:方案的实施需要基于科学论证和实践经验;•生态优先原则: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核心,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利益;•可持续发展原则:促进石场的可持续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工程内容3.1 植被恢复使用适宜的植物种类进行石场的植被恢复,包括草本植物、乔木和灌木等,优先选择抗旱、抗风蚀和适应弱酸性土壤的植物。
通过人工播种和移植的方式,逐步实现石场的绿化,以改善土壤质量和提高生态环境。
3.2 土壤改良对于贫瘠的石场土壤,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包括施加有机肥和矿物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
同时,通过石场的植被覆盖,控制水分蒸发,减少水土流失。
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合理调整土壤pH值,使之适合植物生长。
3.3 水土保持石场存在水土流失的风险,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保持水土。
首先,建立合理的水流集散体系,降低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
其次,修建水渠和防护堤,阻止水流冲刷石场。
同时,根据石场地形特点,合理设置排水设施,保证石场内部水分均衡。
3.4 环境监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石场治理复绿工程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植被恢复情况、土壤质量、水土流失等指标的变化,及时调整工程措施,确保工程目标的实现。
四、工程实施4.1 前期准备在实施工程前,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地形勘察、土壤调查和环境评估等。
通过地形勘察,了解石场地理特点,确定工程布局。
通过土壤调查,分析土壤质量和特点,制定土壤改良方案。
通过环境评估,综合考虑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确定工程目标和措施。
矿区环境治理与复绿施工方案矿区作为资源开采的重要场所,经常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如何有效地治理这些环境问题,实现复绿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将详细探讨矿区环境治理与复绿的施工方案,以推动区域的生态恢复和改善生存环境。
矿区环境现状分析矿区的开采活动往往会导致土壤侵蚀、水体污染以及植被破坏,营养成分的流失使得原本健康的生态系统逐渐遭到破坏。
无论是露天矿还是地下矿,采矿过程中开采、运输和堆存废弃物等环节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在这一过程中,土壤质量下降,水源受污染等现象屡见不鲜。
生态系统的脆弱也意味着地方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许多植物和动物因habitatloss而濒临灭绝,这直接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对矿区的环境治理势在必行。
矿区治理目标的确定在开展治理工作之前,需要明确治理目标: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因采矿而遭到破坏的生态功能,努力让自然重新回归。
减少污染源:降低排放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水质、空气质量等关键指标。
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治理和复绿,提高矿区土地的有效利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促进生物多样性:建立适宜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特有物种,增强生态系统的韧性。
治理方案的设计原则治理方案的设计应遵循科学、经济和可操作的原则。
具体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系统性:将治理与监管、监测相结合,形成闭环管理体系。
科学性:依据当地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制定与环境兼容的方案。
可持续性: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尽量不影响后代的资源利用。
矿区环境治理技术手段为实现上述治理目标,多个技术手段应运而生。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治理技术:物理治理法物理手段主要包括土壤改良、植被恢复和水利工程等。
采取生物围栏、挡土墙等措施,防止土壤的侵蚀与流失。
通过建设水池、湿地等水利设施,改善水体生态。
化学治理法化学治理法则侧重于污染物的中和、捕集与降解。
借助一些特定化学物质,通过反应还原、沉淀等方式有效去除有害污染物。
矿山复旧工程施工方案模板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矿山复旧工程施工方案1.2 项目地点:XXX矿山1.3 项目概述:本次矿山复旧工程施工是为了达到生态环境复绿、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矿山环境质量,促进矿山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二、施工范围2.1 矿山生态环境修复2.2 矿山设施和设备清理和修复2.3 矿山水体治理2.4 矿山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三、施工任务3.1 矿山生态环境修复3.1.1 进行植被修复工程,种植本地植物,恢复适宜的生态环境3.1.2 进行水土保持工程,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地方植被3.1.3 进行湿地复垦工程,恢复湿地生态系统3.2 矿山设施和设备清理和修复3.2.1 清理旧有的矿山设施和设备,进行资源回收和再利用3.2.2 对矿山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新,保障矿山设施的正常使用3.3 矿山水体治理3.3.1 对矿山周边水域进行清理和治理,保障水体的健康和安全3.3.2 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水体质量达标3.4 矿山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3.4.1 进行土地复垦工程,使矿山退化土地恢复为肥沃的土壤3.4.2 种植本地植物,恢复适宜的植被四、施工方案4.1 施工组织设计4.1.1 设立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岗位职责4.1.2 制定施工流程和工作程序,确保施工有序进行4.1.3 设立安全管理机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4.2 施工技术措施4.2.1 采用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确保矿山环境的彻底修复4.2.2 进行严格的资源回收和再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4.2.3 落实环境监测和治理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4.3 施工工期安排4.3.1 制定合理的施工工期,确保工程按期完成4.3.2 采取加班加点等加快工程进度的措施,确保施工周期有限4.4 施工设备和材料4.4.1 使用符合环保要求的施工设备和材料,保障施工的环保和可持续性4.4.2 对施工设备和材料进行合理使用和管理,减少资源浪费五、安全管理5.1 制定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5.2 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5.3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5.4 配备完善的安全设备和防护用品,提供作业人员的安全保障六、质量管理6.1 制定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保障施工质量6.2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6.3 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到前期预防和后期检查并重6.4 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机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纠正七、环境保护7.1 制定施工环境保护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7.2 严格禁止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行为,做到资源回收和再利用7.3 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规范处理,保护环境和资源八、施工进度及预算8.1 制定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8.2 制定施工预算,严格控制施工成本8.3 对施工进度和预算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施工进度和预算符合计划九、社会影响9.1 组织有关方面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确保施工现场对周边社会的影响最小化9.2 加强与当地政府和居民的沟通和协调,做好社会稳定工作9.3 采取合适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升施工项目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十、总结本矿山复旧工程施工方案是在前期调研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的,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
土地复垦复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范文土地复垦复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哎呀,说到这个,真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你想啊,这可是事关咱们祖国大好河山的事儿!你看那一片片荒芜的土地,早先可能是矿山、废弃的建筑工地,搞得坑坑洼洼的,土地都被折腾得不成样了。
现在好了,咱们有了复垦复绿的计划,就是要把这些地方重新修整一番,恢复它原本该有的生机。
也就像是给土地做个大保健,活力满满,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说到这,咋看都让人觉得有点骄傲呢。
这复垦复绿是个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把那种荒废、退化的土地重新整理好,种上花草树木,恢复自然生态。
就像你种菜种花一样,土地也是需要修养的,长时间得不到照顾的土地就像是人得了病,虚弱、贫瘠,啥都种不出来。
这时候就得来一场“大换血”,通过合理的工程措施,改善土壤质量,恢复生态功能,最终让土地重新焕发活力,变得绿意盎然,空气清新,能让咱们都感到心旷神怡。
要说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这玩意儿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搞定的。
得细细规划,分步骤实施,才能让整个过程顺利进行。
首先嘛,我们得了解地形地貌,土地的现状是啥样的,要搞清楚那些地方是坑坑洼洼,还是硬邦邦的,甚至有些地方可能连土都没了,只有一层薄薄的尘土。
接着呢,咱们得处理这些土地,什么翻耕、填土、修筑排水系统,啥工作都得做好。
要是这时候不动手,过一阵子雨水一来,这地就会变得更烂,那时候可就晚了。
施工方案的下一步就是种植,哎呦,光是种上草、种树就能搞定复绿吗?那可不行!树种得选对了,才会有好的效果。
你看那边是干旱的地方,种上一些耐旱的植物,像沙棘、胡杨树啥的,给它们时间慢慢扎根。
而如果是在湿润的地方,那就得种一些适合湿地生长的植物,比如芦苇、菖蒲之类的。
大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来选择适合的植物。
不能像我那朋友,想种苹果树非要种在沙漠里,结果啥都没长出来。
种对了,才有机会看到一片片绿树成荫。
再来啊,这土地可不是说你一撒种子就完事的,后期可得管啊!打个比方,种树不代表这树就能自己活蹦乱跳的。
4矿山复绿行动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堆满资料的书桌上,我的思绪像被这束光唤醒,开始飞速流转。
十年来,我见证了无数项目的成长与蜕变,而今天,我要为这片受伤的大地描绘一幅重生的画卷。
一、项目背景矿山,曾是我国工业发展的脊梁,但长期的矿产资源开采,让这片土地千疮百孔,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为了让这片土地重披绿装,我们提出了“4矿山复绿行动方案”。
二、项目目标1.修复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土地生产力。
2.提升矿区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建立矿山复绿的长效机制,为全国矿山治理提供借鉴。
三、项目内容1.矿山植被恢复我们将采用人工种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选取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种类,进行植被恢复。
同时,利用生物技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被生长。
2.土壤改良针对矿山废弃地的土壤污染问题,我们将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对土壤进行改良,降低重金属含量,提高土壤质量。
3.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通过修建蓄水池、排水沟等设施,合理调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矿区水资源监测,确保水质达标。
4.生态景观建设在矿山废弃地建设生态公园、绿地等景观,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
通过景观设计,提高矿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四、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对矿区生态环境进行详细调查,了解矿山废弃地的现状,为后续治理提供依据。
2.设计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方案,明确项目目标、内容、实施步骤等。
3.施工实施按照设计方案,组织施工队伍进行矿山复绿施工。
施工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监测评估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治理措施。
五、项目保障1.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为项目实施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保障。
2.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矿山复绿行动,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3.技术支撑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矿山专业绿化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矿山专业绿化工程是指在矿山开采、矿山废弃地和矿山周边区域进行绿化改造,使矿山生态得到修复,增加绿色植被覆盖,提高矿山环境质量,改善地表水和空气质量,减少土地退化,促进矿山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程。
本方案旨在对矿山专业绿化工程施工进行详细规划和实施,促进矿山区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二、施工前准备1. 概述在进行矿山专业绿化工程施工前,需要做好详细的施工前准备工作,包括项目准备、环境评估、物资采购等,确保施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 项目准备在矿山专业绿化工程施工前,需要确定具体的绿化范围、种植植被类型和种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确保施工工作有序进行。
3. 环境评估在进行矿山专业绿化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的环境进行评估,包括土地类型、地质条件、水文情况等,确保施工工作符合环保要求。
4. 物资采购在矿山专业绿化工程施工前,需要采购种植所需的植物、土壤改良材料、施工设备等物资,确保施工工作顺利进行。
5. 人员培训在进行矿山专业绿化工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包括种植技术、施工方法、安全操作等,确保施工工作安全高效进行。
三、施工方案1. 施工范围本次矿山专业绿化工程施工范围为矿山开采后的废弃地和周边区域,总面积约1000亩。
2. 施工内容绿化工程施工内容包括土地改良、植被种植、灌溉排水、施肥施药等。
3. 施工步骤(1)土地改良:对于土地质量较差的区域进行土壤改良,包括填埋废弃物、添加有机物质、石膏等,提高土地肥力和保水能力。
(2)植被种植:根据矿山区域的地理环境和植被要求,选择合适的树种、草本植物进行种植,增加矿山区域的植被覆盖。
(3)灌溉排水:对已经种植的植被进行定期的灌溉,保持植物良好生长,同时进行排水,防止积水对植被造成危害。
(4)施肥施药:对已经种植的植被进行适量的施肥和施药,促进植物生长,防治害虫和病害。
4. 施工技术在进行矿山专业绿化工程施工时,需要采用现代化的绿化技术,包括土壤固化、植物定植、灌溉系统、养护管理等技术手段,提高绿化效果和工作效率。
矿山复绿工程工作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社会进步,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日益增加。
然而,矿山开采对环境的破坏是不可忽视的。
矿山开采造成了严重的地表水资源污染、土地荒漠化、生态破坏等问题,给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矿山复绿工程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它既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保证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二、目标本矿山复绿工程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环保的设计和可持续的管理,使得矿山开采后的区域重新焕发生机,恢复成为可持续利用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具体包括:1. 恢复矿山区域的植被覆盖,提高地表的生态环境质量;2. 净化地下水和地表水,保证水资源的安全和有效利用;3. 恢复和保护动植物的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平衡;4. 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5. 满足国家环保政策和法规的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三、工作内容1. 土地复绿(1)植被恢复采用人工引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对矿山区域进行植被修复。
选择当地生态适宜的植被种类,根据土壤条件和水资源情况,合理设置植被恢复区和植被保护区,促进植被的生长和繁茂。
(2)水土保持进行地势平整、植被覆盖和土壤改良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3)生态景观建设结合地貌和植被特点,打造各具特色、自然生态的景观,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提升矿山区域的生态环境。
2. 水资源修复(1)地下水修复利用生物、化学和物理手段,对矿山区域的地下水进行净化和修复,确保地下水质量安全。
(2)地表水修复采用湿地植物、沉淀池和微生物技术,对矿山区域的地表水进行净化和修复,满足相关环保标准,保障水资源安全。
3. 生物多样性保护(1)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恢复通过建立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区和禁猎区,恢复植被、改善微生境,保护和繁衍当地濒危动植物种群。
4. 社区发展和环境教育(1)社区经济发展鼓励生态旅游、农林业发展等方式,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目 录 一、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二、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三、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四、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五、 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六、 资源配备计划 七、 主要项目管理人员 八、 施工设备 九、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 第一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概述 在收到招标文件后,我们组织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踏勘现场,仔细了解现场情况,精心编制了工程施工组织大纲,明确了工程施工方针、目标管理及施工工期,依据目前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的具体化要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国国土资源部下发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DZ/T 223-2009)及相关文件,以本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纸》、《招标文件答疑》,编制了本次投标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概况 市仙区金属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工程2013年项目(第一批)十二标段位于市仙区境,招标围为金船塘工区林地恢复工程施工。 2.1现场自然条件: 市仙区属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据市气象局资料(1991-2010年)统计,历年最大降雨量2858.8毫米(2006年),月最大降雨量885.6毫米(2006年7月),日最大降雨量486.5毫米(2006年7月15日),年平均降雨量1678.0毫米,暴雨及大暴雨出现在夏秋季的6~8月份,出现率低,一般一年出现1~2次。历年最高气温为40.5℃(1998年8月5日),最低气温为-6.3℃(1991年12月29日),年平均气温为18.3℃,年风向多为东北风,瞬时最大风速20米/秒。 历年平均太阳辐射量7550瓦/ 平方厘米,平均日照时数1568.6小时,年均降水日181.1天, 无霜期290天。 2.2现场施工条件 本工程施工工作面有限,场地未平整,工程地点交通较为不便。施工、生活用水、电较为不便。 2.3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仙区金属矿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示工程2013年项目(第一批)十二标段—金船塘工区林地恢复工程施工 2、招标编号: HNHHDL-2015-011 3、建设规模:详见工程量清单 4、投资规模: 10775578.59元。 5、计划工期: 120 天(日历天) 6、质量标准:工程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经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组织验收,工程质量等级必须达到合格标准。 7、招标围:金船塘工区林地恢复工程施工。
3.施工目标 3.1质量目标 根据招标要求和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工程实行目标管理,确保“合格”。 3.2安全目标 建立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做好安全生产思想教育,搞好安全生产交底,加强现场安全、宣传及管理,按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在施工期间,杜绝机械设备事故,杜绝人员伤亡事故。在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2‰以下。 3.3工期目标 认真部署施工,强化施工管理,抓住主导工序,安全足够的劳力,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转,长计划、短安排,通过月、旬、日计划的布置和实施,加强调度职能,确保工程在接到业主开工通知后天120(日历天)完工。 3.4文明施工目标 做好施工平面布置,材料堆放标准化,生活设施整洁化,职工行为文明化,做到施工不扰民,现场不扬尘、运输垃圾不遗撒,营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创建一流的文明工作。 3.5管理目标 科学管理、精益求精,广泛采用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和其它先进的施工工序,新方法提高工程质量,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的原则,层层落实,建立逐级检查考核评比制度,奖优罚劣,强化管理,加快工程进度。 3.6服务目标 信守合同,真诚服务,精心施工,以“质量创优良、安全达标准、工作求高效”为目标,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使本工程施工达到安全、文明、优质、高速。 4.施工部署 4.1指导方针 我们本着建精品、创优良宗旨,我们的施工指导方针如下: 1、选派我院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优秀项目班子,将本工程列为我院重点工程之中。 2、贯彻执行各项建设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程,遵照合理的施工顺序,分别编制好各项施工方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与质监、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应密切配合。 3、对业主履行“以科学管理创时代精品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以优质服务让顾客满意是我们庄严的承诺”的质量方针。 4、我院愿用自身特有的各种优势,如用建造过类似工程所积累的施工经验,先进技术为业主降低工程造价,本着企业的承受能力,最大限度的为业主提供优惠。 5、项目部各施工班级要树立一切按规、规程、规章制度办事,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施工任务,把该工程建成精品工程。 6、以科学、、严格的施工管理,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和热忱周到的配合服务,感动业主而赢得业主的信任。
4.2施工组织机构 1、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2、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 该工程如我院有幸中标,我院将针对此工程将严格实行“项目法”施工,组建一个由院优秀的项目经理和优秀工程技术人员组建的项目经理部管理层的项目部。项目管理层由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安全员、质检员、材料员、保卫人员、机械人员和后勤人员等成员组成,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实施计划。对各生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各施工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部的直接指导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
院长 工程部
项目工程师 现场施工组 内业组 施工负责人
机械组 砌筑组 绿化组 质安员 运输组 水电组 材料员 预算员 资料员
项目经理 质安部 3、施工组织机构的启动与高效 根据本工程各方面的情况及特点,有针对性的组建项目班子,并且人选一旦经过甲、乙双方确认,全班人选将处于启动状态。未进场之前可根据设计要求积极为本工程做好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并且以无条件满足本工程需要为前提。根据项目经理部的工作实际,具体明确每个项目管理人员的责、权、利,使全体管理人员有条不紊、忙而有绪地开展工作,从而较大幅度提高项目经理的工作效率,有效促进管理整体实力强化,使项目经理部管理体系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分析运筹各种复杂的管理局面,做到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以制定的各项目标管理制度来指导、督促、规每个管理人员的行为。做到项目管理的赏罚分明的先进管理模式。 我院项目管理向来将工程的社会效益看重于经济效益,将项目职业道德作为专项考核制度,并在项目管理力提倡并推广,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实行这一制度,以赢得客户的信任及市场的回报。并要做到“做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方朋友”的管理目标。 4、施工组织管理机构的高效运作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项目经理、施工员、质检员、业、材料、机械、劳资等岗位责任制,并在项目部部设立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对各专业进行考核。 4.3组织部署 1、组织施工以废渣堆治理工程为主,其它工程配合施工。 2、本工程工期以废渣堆治理工程为主要进行控制,中间插入其余部分工程,确保施工总进度计划。 5.施工协调管理 与监理工程师的施工协调 我院将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及现场监理工程代表履行他们的所有权力。 我院如有幸中标,将根据合同中规定的工程图纸,将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及时提交给监理工程师批准。以便使监理工程师对该项目设计的适用性和完善性进行审查。 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经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工程的质量管理。在项目部“自检”和院工程部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并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予以整改。 贯彻本院已建立的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并据此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予以检控,确保产品达到优良。我院对整个工程产品质量负有最终责任,任何项目部工作的失职均视为本院工作的失职,杜绝现场项目部或施工班组不服从监理工程师监理的不正常现象。 所有进入现场使用的材料等均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报检及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按规定使用前需进行物理化学试验检测的材料,主动递交检测结果报告。 项目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每星期召开工程例会制度,邀请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参加,院工程部每月将固定时间在工地现场召开工程协调、质量、管理会议。 6.材料、机具、设备供应保证的应急措施 6.1材料方面 各阶段施工半月前,采购人员需与甲方一起落实好厂家货源,采用“货比三家”,比质量、比价格、比服务的原则进行采购。现场材料的贮备量应比实际需用量稍多一些。 6.2机具、设备方面 施工阶段的工具,根据需用量计划,再附加一定的备用量。施工大型设备需配备足够的易损零部件或总成品。现场设置施工机具设备、管、用、养、修专人负责及抢修。 7.施工程序 7.1施工段划分 本工程计划分为6个施工区进行平行作业。各施工区在项目部统一指挥协调下按网络计划进度的要求各自组织施工,无条件的满足总进度计划。 8.施工准备 一旦我司有幸中标,项目部成员按要求立即到位,成立工程项目经理部,在技术、人力、物资、现场四个方面狠抓施工准备工作,落实技术、劳动力组织、材料、机具设备、构配件、临设的落实工作。 施工准备计划如下: 序号 项 目 容 进场后第 几天完成
1 建立施工组织机构 成立项目经理部,确定各班组及组成人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