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音教学可视化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07.73 KB
- 文档页数:4
第1篇:关于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课程目标研究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一切语言首先是以声音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
美国着名语言学家布鲁姆菲尔德就说过:“文字并不是语言,而仅仅是用于可辨认的符号来记录语言的一种方式。
不论使用什么文字体系来记录它,这种语言还是保持原样而不会改变,就如同一个人,无论你怎样给他拍照,他本人的模样都不会变。
”可见语音是语言最基本的形式,是语言的外壳。
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吉姆逊指出:“不论讲任何一种语言,一个人都必须几乎百分百地了解这种语言的语音,而只需了解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语法知识和百分之一的词汇就够了。
”语音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先得从其语音入手,外语学习尤其如此。
所以,英语语音教学是整个英语教学的起点,语音关是教学的第一关。
一、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语言由三个方面组成:语音、语法、词汇,这也被称为语言三要素。
“语音教学”是指在英语学习的入门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语音拼读训练和初步感知音标,为学生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英语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发展的起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语音不够重视的情况却并不少见[6]。
尤其在小学阶段,孩子年龄较小,识别能力不强,中文功底还不够扎实;既要学汉语又要学英语。
26个字母和汉语拼音在音、形上本来就特别容易混淆。
如果再教48个国际音标的话,更是混得一塌糊涂。
许多教授和教学法方面的专家纷纷建议说小学阶段不宜教音标。
可是面对这么多的词汇,没有行之有效的标记方式和记忆方法,教师只能让学生一词一句跟读并死记硬背,结果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吃力,教学效果不理想。
许多小学生为了记住单词的发音,无奈之下就用中文谐音或汉语拼音或者当地方言做标记。
例如,sleep(死离破),orange(ao润之),(我头没了),noodle(漏斗)等。
这种的情况不是个别而是相当普遍。
这让我们小学英语教师反思何时应该恰当引入音标教学?不能过早。
过早,学生接受不了音标教学,过迟,母语的负迀移就先入为主地影响英语的正确标音,因此,教师要在恰当的时间及时地引入音标,让学生正确的标音。
巧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思维可视化技术已经成为教学中常用的工具。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英语是学生重要的外语课程之一,而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思维可视化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思维可视化技术是一种通过图形、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信息,以此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这种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用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词汇学习英语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学生通常需要通过大量的记忆来掌握。
在这个过程中,思维可视化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单词。
比如,教师可以用图片和音频来展示和发音单词,或者用词云和词根树形图等工具来展示单词的词源和词义。
这些图像化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英语单词,提高词汇的掌握率。
二、语法教学英语语法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难点,而思维可视化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的语法规则。
比如,教师可以用漫画、动画和绘图等方式来呈现英语语法知识,让学生通过图像化的方式理解句子成分的用法和位置,提高语法知识的掌握率。
三、阅读教学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但是,由于英文阅读材料往往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完全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语言特点。
这个时候,思维可视化技术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教师可以用彩色分析图、情景分析图、时间轴等工具来呈现文章的结构、段落和语言特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四、听说教学英语听说是英语学习的重点。
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差,需要通过多次模仿和练习来提高。
这时,思维可视化技术可以提高听说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可以用语音分析工具、拼音练习软件和录音回放等工具来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和口语表达,让学生更快地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总之,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打破单调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外语教学可视化设计兼谈应试的有效性外语教学的直观性是语言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运用可视化教学设计,通过物像、图表、概念图、字幕、视频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语料形成清晰的图像表征,通过感知、理解、强化、记忆,进而将语言知识内化,灵活运用,达到有效交际或者有效应试的目的。
语言知识可视化技术的运用,大大发展了现代化语言教学,现代语言教学进入以“形”的多样性来传播信息。
将语言材料转化成“形”的可视化媒介,能充分发挥视觉功能,强化学习者的视觉感受,达到视知觉与认知心理的契合,提升语言学习效果。
一、外语教学可视化设计外语教师对语言教学的可视化教学设计要有科学的功能定位,将目标任务、学习内容、媒体导学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
与之相对应的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认知体验的吻合度决定了语言学习的成效。
语言知识可视化具有典型的视觉表征类型,如启发式草图、概念图、思维导图、视觉隐喻、知识动画、知识地图、音频、视频等。
1.语言信息的结构化一定的语言材料总是包含着语法、构词、句型、语篇等元素。
我们可以把语言材料借助于图形将它的三维框架表现出来。
具体表现为:语言形式(Language Form)、语言意义(Language Meaning)、语言运用(Language Use)。
学习者在学习语料时,借助于可视化的结构图,更容易理解和正确运用外在的语言形式,领悟语言的内在含义,实现语言的恰当运用和有效交际。
2.信息内容的具象化一定的语言材料总是表达着包罗万象的信息。
作为外语语言学习者,仅仅借助于阅读语言文字,难免会感觉阅读的信息过于抽象,产生信息的缺失、理解的缺位。
这就要求教师借助于网络媒介,搜索相关语言素材的图像资料,体现异域文化的实景、实物、情境,必要时制成PPT甚至是动画,使得抽象内容具象化,通过视觉效能快速填补学习者的信息差和心理落差,达到真正理解语言信息的教学目标设计。
3.语言文字的声符化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的符号,它是文字和声音的结合体。
1.1教学内容本课为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单元话题为“Conservation”,单元主题语境为“人与自然”。
听力材料话题为“塑料包装之战”,属于“人与自然”主题语境、“人类生存、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的子主题。
材料中两个听力语篇均为对话,此课时教学设计围绕第一个对话展开。
对话围绕塑料包装的必要性及缺点展开,以政府展开的环境规划为背景,谈话者讨论超市里椰子塑料包装的必要性,引出塑料包装对环境的影响,并探讨相应做法。
材料通过对话中贴近学生日常的背景设置,让他们了解常见的塑料包装对环境的影响,意识到减少使用塑料包装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1.2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广东省佛山市重点高中高二学生。
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这一话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知道塑料包装会污染环境,但对其对环境的具体影响了解不深,在实际中并没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在语言水平方面,学生有一定的话题背景知识、语音基础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平时会在早读时利用平板进行单词或课文的朗读训练,周末会利用听说软件进行广东省高考英语听说考试题型训练,熟悉平板辅助的听说训练方式。
在全校范围的听说问卷调查中,数据显示本班学生认为听说题型中“角色扮演”及“故事复述”部分需要提升。
但实际中,通过E听说练习得分数据统计发现“故事复述”得分率最高(90%),“模仿朗读”和“角色扮演”两部分得分率较低(85%)。
在“模仿朗读”部分,“准确度”及“流畅度”得分较低;“角色扮演”中主要失分主要因为没有听取到细节信息。
1.3教学目标1.3.1获取听力语篇中关于支持与反对商品塑料包装使用的细节信息;1.3.2识别并通过观察音波图发现表达反对塑料包装观点时的语调变化;1.3.3通过平板讯飞输入法的语音识别功能辅助提高语音准确度;1.3.4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辅助使用合适的语调为宣传视频配音;1.3.5提高环保意识,减少使用塑料包装,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1.4设计思路本课主要探究语音识别技术在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使用。
1002018年36期总第424期ENGLISH ON CAMPUS语音可视化软件Praat 在高职英语语音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文/杨慧 郭青【摘要】鉴于高职院校英语专业英语语音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很难通过传统的英语语音教学方式取得突破,本文将通过实例呈现语音可视化软件praat在英语语音学习方面的可视化、直观性特点,以弥补学生在传统英语语音学习方式下的不足,进而探讨语音可视化软件对辅助高职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音可视化praat软件;高职英语语音教学【作者简介】杨慧(1981.01-),女,汉族,湖北黄冈人,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郭青(1978.02-),女,汉族,甘肃临夏人,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学士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英语。
【基金项目】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度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JG2016YB04)。
高职英语专业班级中多数毕业生将走上小学英语教师的岗位。
对于小学英语教师而言,作为英语学习者的第一任启蒙教师,他们是否拥有标准、地道的英语发音将直接影响到所教学生的发音。
简言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没有对学生输入标准地道的英语发音,学生就不可能输出标准的英语发音。
由于学生的语音与标准语音存在偏差,这不仅对学生听力造成不良影响,更会带来与他人用英语交流的重重困难。
溯本追源,高职院校英语语音教学势必承担起培养社会急需合格小学英语教师的重一、传统高职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1.学生基础薄弱,教师束手无策。
近几年来,本校英语专业班级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呈下滑趋势,学生的英语语音面貌自然就成为英语语音教师最棘手的问题。
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并未接受系统英语语音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学生英语语音意识淡薄,语音语调基础混乱,这对英语语音课堂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方面学生英语语音基础几乎为零,即便有些基础的同学,他们拥有的语音知识也是杂乱无章的。
国内语音及语音教学研究现状与分析作者:赵咏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22期摘要:本文总结了近年国内语音及语音教学的相关研究,从研究内容、方法、对象和应用等方面评述了语音教学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指出了语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语音教学带来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语音研究;超音段特征;语音能力;语音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2-0169-03语音教学历来是外语教学的基础,语音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外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本文确定以《外语教学与研究》等6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为检索对象,通过系统检索和阅读,选取了2010-2017年间语音和语音教学研究的文章以及相关博士论文,最终选定13篇有关语音教学研究的文章和4篇博士论文进行分析,能基本反映国内英语语音研究的状况。
一、研究内容、方法现阶段国内语音及语音教学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超音段特征研究。
卜友红(2016)依据Wells于2006年提出的语调理论,调研了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调问题。
研究发现外语学习者的调群数目远远超出本族语者,大部分调核位置错误与重音误置有关,结果导致语言流利度降低,同时说明重音位置错误必然导致调核误置;在调型应用方面,受试在朗读语调群较多的句型时存在两个普遍问题:一是在未终结的话语中频繁使用降调,导致朗诵缺乏音调变化僵硬,不流畅;二是每一个音节都赋予汉语式字调,导致所谓的“中国腔”。
杨晋(2010)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重音模式的习得过程进行实证研究,探究两种方式对重音模式产生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反复聆听模仿这种练习方式对二语学习者产生英语重音模式影响有限;反复聆听模仿加上教师指导比单独的反复聆听模仿能帮助学习者提高重读音节的分布准确率。
在教学实践上,研究指出反复聆听模仿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语音的方式,同时在二语语音习得中,教师指导是不可替代的。
李景娜(2014)依据语音范畴感知模型,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语音习得中表现出的外国口音进行了实证探究。
可视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可视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普遍。
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合理应用可视化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可视化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并就如何有效地利用可视化技术进行教学进行深入探讨。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可视化技术包括PPT、视频、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
PPT可以帮助教师将英语知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方式更好地理解。
视频可以呈现真实的语境,提供真实的语音和语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英语的发音和语音节奏。
图片和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示语言规则和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这些可视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英语教学中合理应用可视化技术的意义在于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都不尽相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听觉或者视觉上的障碍而无法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
而通过合理应用可视化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和富有趣味性。
高中英语教学中合理应用可视化技术也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在利用PPT和多媒体教学时,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确保教学效果。
在使用视频和图片时,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观看和分析。
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反馈随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可视化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合理应用可视化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为了更好地利用可视化技术进行教学,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
知识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Traveling abroad教学为例喻晓娟【摘要】阐述可视化与可视化工具的含义,介绍文字云图、思维导图两种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知识可视化工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以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7 Unit 5 Traveling abroad教学为例,分析可视化工具在教学中的运用.认为将知识可视化工具运用于高中英语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以及评价能力.【期刊名称】《英语教师》【年(卷),期】2017(017)008【总页数】3页(P100-102)【关键词】高中英语;知识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文字云图【作者】喻晓娟【作者单位】344000,江西抚州,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正文语种】中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言能力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表达与理解文章内涵的能力。
与传统的《课程标准》相比,增加了“看”这一项技能,同时也将“看”摆在与听、说、读、写并重的地位。
由此可见,提高学生“看”的能力对于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在现阶段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很少采用“看”的辅助教学工具进行相关教学,主要以纯文字的方式呈现教学材料。
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往往枯燥乏味,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视觉素养(曾利梅2016)。
将知识可视化工具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不仅可以使英语教学的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符合当前阶段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要求。
本文主要介绍文字云图和思维导图两种知识可视化工具。
(一)可视化与视觉表征可视化的英文是visualization,译为可以直接看见的、可以呈现出来的。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知识可视化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事实信息的传输,还可以进行经验、态度以及观点等的传输,以及帮助他人进行知识的重构以及记忆。
基于Praat语音软件的英语语音教学实证研究作者:甘桥来源:《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7年第02期摘要:针对中国学生目前英语学习中语音语调准确度和优美度难以提高的教学难题,笔者利用Praat语音软件做了一系列实验证明研究,直观形象的反映出英语专业学生语音语调习得方面的普遍问题,并探究该软件在教师课堂语音教学、测试和学生课后自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文章通过阐述此次研究实验过程和语料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基于Praat语音软件的英语语音教学法具有良好效果。
关键词:Praat软件;英语语音教学;英语语音测评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4-0079-05一、引言语音语调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用英语进行人际沟通的重要语言素质。
学习一门语言,一个人只要学会它50%的语法和10%的词汇就可以表达了,但语音却必须是近乎100%的掌握[1] ,而Morley也指出,可被听者所理解的发音是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
英语语音教学的实践也表明:英语语音教学必须以实践为基础[3]。
鉴于Praat语音学软件完全免费、规格小巧、程序简易、操作简便的特性,根据实验显示,在基于Praat语音学软件的英语语音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好地监测学生课堂中语音语调的偏误,便于有针对性的纠正学生语音语调偏误,并给出个性化的具体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英语语音水平;同时教师亦可利用Praat语音学软件对比分析学生的语音语调水平,科学直观的进行语音测评,利于语音测评的可视化和公正性。
学生也可课后利用此软件进行语音语调自我检测和纠正,进行可视化的自主语音训练,这也利于激发学生对于英语语音语调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对于英语语音语调的敏感性,并提升英语学习的自信力。
二、研究背景和目的在传统的语音教学模式中,英语语音课往往是一名教师教导整个班级的学生(30-45人不等),这样的学生基数明显难以实现全体学生的语音纠音和语调引导,而就语音学的特性而言,语音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比如二合元音、鼻音化、音位变体、同音位变体、节核等语音学理论晦涩难懂,塞音、触音、齿龈后音、小舌音等音段描述发音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