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年级的数学易错题合集.doc
- 格式:doc
- 大小:157.04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集锦(各类题型齐全)每段长度为1.25米,每段是全长的四分之一。
每个小朋友分得3/4 kg水果,每个小朋友分到0.75 XXX。
每分钟制作0.625个零件,制作一个零件需要12.8分钟。
剩下3.5米,剩下4米。
分母加8,分数的大小才不会变。
最小的能同时被2、3整除的三位数是6,最小的能同时被3、5整除的三位数是15,最小的能同时被2、3、5整除的三位数是30.最大的能同时被2、3整除的两位数是96,最大的能同时被3、5整除的两位数是90,最大的能同时被2、3、5整除的两位数是60.10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97,5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47.2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是77,20以内所有合数的和是143,20以内所有奇数的和是100,20以内所有偶数的和是110.这个三位数是103.至少有59个苹果。
该数为48.3个,7和9.表面积为900平方厘米,体积为216立方厘米。
用1、2、5、8组成的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四位数是8520.3面涂色的有1块,27个小立方体中3面涂色的有6块,2面涂色的有12块,1面涂色的有8块,0面涂色的有1块。
最大公因数为42,最小公倍数为420.分数值扩大了1.5倍,分数值缩小了1/6,分数值扩大了3倍。
棱长扩大a倍,棱长总和扩大4倍,表面积扩大a²倍,体积扩大a³倍。
棱长扩大3倍,棱长总和扩大27倍。
表面积扩大4倍,体积扩大8倍。
19、分母是9的最简真分数有4个,它们的和是4/9.分母是9的真分数有8个,它们的和是4/3.分子是9的假分数有8个。
20、36的因数有9个。
21.全班有学生44人,女生有24个,女生占全班的54.5%,男生占全班的45.5%。
男生是女生的0.76倍,如果把男女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能分成4个组,每组最多11人。
22.米是44米的,还可以是22米的。
23.一个魔方的体积大约是30立方厘米;汽车油箱的容积大约是30升;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8立方厘米,一步的长度大约是6厘米。
五年级上册数学典型易错题集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一个数的3倍加上6.1得7.6,这个数是()。
A.1.5B.15C.0.15D.0.52.食堂买来6袋大米,每袋50千克.吃了4天后,还剩下116千克.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列出方程错误的是()。
解:设平均每天吃x千克。
A.4x+116=50×6B.4x=50×6-116C.50×6-4x=116D.116-4x=50×63.一个正方体的一个面上写“甲”,两个面上写“乙”,三个面上写“丙”。
抛掷这个正方体,落下后,()朝上的可能性最大。
A.甲B.乙C.丙D.无法确定4.微机课上,笑笑坐在微机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笑笑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5,2)B.(4,3)C.(3,2) D.(4,1)5.下列算式中,结果与不相等的是()。
A.0.2÷0.5B.20÷500C.4÷10D.16÷406.下面各式中,积最小的算式是()。
A.1.65×2.48B.16.5×24.8C.165×0.2487.根据图片,20年后爸爸比敏敏大()岁。
A.36-a+20B.36-aC.208.下面两个图形中,(1)A的周长()B的周长.A.>B.<C.=(2)A的面积()B的面积。
A.>B.<C.=9.如下图:如果点y的位置表示为(5,4),则点x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3,4)B.(4,3)C.(2,3)D.(3,2)10.两个数相除的商是14.5,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所得的商是()。
A.14.5B.145C.1450D.290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电影票上的1排6号记作(6,1),则2排3号记作(2,3)。
()2.今年冬天土豆的价格是每千克1.4元,某学校食堂采购员带了500元买了240千克土豆,还剩264元钱。
五年级数学计算易错题一、小数乘法易错题。
1. 题目:0.25×0.4 =。
解析:- 计算时,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25×4 = 100。
- 然后看因数中一共有三位小数(0.25两位小数,0.4一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三位点上小数点,结果是0.1。
很多同学容易算成1,就是没有正确数出小数的位数。
2. 题目:1.25×8.8。
解析:- 方法一:把8.8拆分成8 + 0.8,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 1.25×8.8 = 1.25×(8 + 0.8)=1.25×8+1.25×0.8 = 10+1 = 11。
- 方法二:把8.8拆分成8×1.1,利用乘法结合律计算。
- 1.25×8.8 = 1.25×8×1.1 = 10×1.1 = 11。
有些同学可能不知道如何拆分8.8进行简便计算,而直接列竖式计算,容易出错。
3. 题目:0.125×0.32×0.25。
解析:- 把0.32拆分成0.8×0.4,然后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
- 0.125×0.32×0.25=(0.125×0.8)×(0.4×0.25)=0.1×0.1 = 0.01。
同学们往往想不到将0.32进行这样的拆分,从而导致计算复杂且容易出错。
二、小数除法易错题。
1. 题目:1.8÷0.15 =。
解析:-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变成180÷15。
- 180÷15 = 12。
有些同学在移动小数点时容易出错,比如只把被除数扩大100倍,除数没有变,或者在计算180÷15时出现计算错误。
2. 题目:0.63÷0.6。
解析:- 同样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变为6.3÷6。
五年级数学易错题汇总【易错题1】【错因分析】这类题型出错比较多,常见错误是通分不简便,通分之后不会约分,计算错误等。
【思路点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过程应该是“通分——计算——约分——检验”,通分的时候找的公分母,只要是6和10的公倍数都是可行的,但其中最小公倍数30最简便,所以可以写成,计算完成之后还需要看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不是最简分数的还需要约成最简分数,所以最后结果是。
【易错题2】【错因分析】这类题型是要利用运算规律来进行计算,有的孩子不用简便方法计算,有的会出现去括号的时候“+”没有改成“-”【思路点拨】计算时,不要着急下笔,要先观察数字特征,看看是否可以运用简便方法,能不能用口算的方式计算。
在计算这道题时,可以先去括号改写成,注意去括号的时候括号里的“+”要改写成“-”,接着按照顺序计算得到。
【易错题3】两个工程队共同铺设一条管道,各自单独铺,甲队8天完成,乙队12天完成。
(1)两队合作,一天能铺这条管道的几分之几?(2)两队合作一天,甲队比乙队多铺这条管道的几分之几?【错因分析】孩子对题意的理解不清,觉得没有管道长度不能进行计算,有的会出现1÷(8+12)这样的情况。
【思路点拨】铺设一条管道,甲单独铺要8天完成,这里把这条管道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甲队每天完成这条管道的,同理乙队是。
两队合作,要求一天能铺这条管道的几分之几,只要用。
这里理解的难点就在把这条管道的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如果这个关键点理解了,那么第二小题就迎刃而解了。
【易错题4】一瓶水升,喝了它的,还剩它的 ( ) 。
一瓶水升,喝了升,还剩( )升。
【错因分析】这类题型难度略高,很多孩子分不清这里面的单位“1”,不能正确理解分数在表示分率与具体数量的区别,即和升的异同,导致两个答案是一样的。
【思路点拨】问题1中,升的单位“1”是1升,而后面的的单位“1”已经发生了变化,是“一瓶水”,这里必须要搞清楚单位“1”。
五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练习1、m和n是两个不为0的整数.m的最大因数恰好等于n的最小倍数,那么m和n哪个大。
_______________2、是50以内6的倍数,而且7是它的一个因数,这个数是_____。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4、在21、13、17、2、31、43、67、73、41、84、93、27、75、11、57 这些数中质数有:_________________合数有:_______________。
5、用一根长108m的铁丝,焊接一个长12m、宽9m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_?6、用5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24平方厘米,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_。
7、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1.8m,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一根长方体形状的钢条,长两米,宽和厚都是两厘米,把它锯成四段,表面积增加_________。
8、一个正方体棱长扩大3倍,表面积扩大_________倍,体积扩大_________ 倍。
9、一根长方体木料,他的底面是边长为8 cm的正方形。
高是12cm。
现在将她切割成最大的正方形,切去的木块体积是_________。
10、一个长方体,长宽高都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则表面积扩大倍,体积扩大_________倍。
11、一个长80cm,宽45cm,高40cm的长方体水箱里放了10个铅球(完全浸没),现在水面高25cm,把10个铅球拿出来,水面降到21cm。
每个铅球的体积是_________ 。
12、把一块木料平均锯成六段,如果每锯一次所用的时间相同,那么每锯一次所用的时间占全部时间的_________。
13、十二分之五的分母加上3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加上_________。
14、把一张长为105厘米,宽为75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小正方形(边长是整厘米数),不许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_________厘米。
五年级下册计算易错题一、小数乘法部分(8题)1. 0.25×0.4- 错误答案示例:1。
- 解析: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0.25乘以0.4,先算25×4 = 100,两个因数共有3位小数,所以结果是0.1。
2. 1.25×3.2- 错误答案示例:4。
- 解析:很多同学直接计算1.25×3 = 3.75,1.25×0.2 = 0.25,然后相加得4。
正确做法是把3.2拆分成0.8×4,1.25×3.2=1.25×0.8×4 = 1×4 = 4。
3. 0.12×0.5- 错误答案示例:0.6。
- 解析:按照小数乘法计算规则,先算12×5 = 60,因数共有3位小数,结果应该是0.06。
4. 2.5×1.6- 错误答案示例:40。
- 解析:有些同学误算为25×16 = 400,没有考虑小数位数。
正确的是把1.6拆成0.4×4,2.5×1.6 = 2.5×0.4×4=1×4 = 4。
5. 0.7×0.8- 错误答案示例:5.6。
- 解析:计算0.7×0.8时,先算7×8 = 56,因数共有2位小数,结果是0.56。
6. 3.6×0.25- 错误答案示例:9。
- 解析:可以把3.6拆成0.9×4,3.6×0.25 = 0.9×(4×0.25)=0.9×1 =0.9。
7. 1.5×0.11- 错误答案示例:1.65。
- 解析:先算15×11 = 165,因数共有3位小数,结果是0.165。
8. 0.35×0.2- 错误答案示例:0.7。
五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一、填空1、单位换算1.05吨=()千克5吨60千克=()吨0.45小时=()分2小时12分=()小时4.6公顷=()平方米52000平方米=()公顷0.19平方米=()平方厘米 3.02平方千米=()公顷4.2平方分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比较大小7.6÷0.38____7.6 0.98×0.98____0.98 0.36×240____24×3.6 3.9×0.2____0.2 9.75÷0.01____9.75×100 2.6×1.5____2.6÷1.5 3、循环小数与近似数7.1435435...的循环节是(),简便形式写作(),保留三位小数约是()11÷3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精确到百分位是()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1.85,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循环小数大小比较: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9.15,9.14,9.14,9.1424、图形题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若底不变,高扩大到原来的2倍,此时面积是()平方厘米。
一个三角形如果底扩大2倍,高缩小到原来的8分之一,则面积比原来()。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10厘米,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平行四边形的高是三角形高的3倍,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
5、字母表示数题小红今年x岁,爸爸今年的岁数是小红的 3.5倍。
3.5x表示();3.5x-x表示()。
五年级学生上午植树a棵,下午比上午少植树b棵,全天共植树()棵。
当a=125,b=12时,全天植树()棵。
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间数是a,则另两个数分别是()和()。
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其中最小的数是n,其余两个数分别是()和()。
【除了以上题型,填空中还会有简单的植树问题、数对、求面积等类型,同学们认真做一般不会失分】二、判断1、a²一定大于2a。
五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汇集一.填空题1有三个连续奇数,若中间的奇数是m,则另外两个奇数分别是()和().2. 5个连续偶数和是80,其中最小的偶数是()3.在1、2、3、4、21 、19、53 、87这八个数中,()是质数,()是合数,()既是奇数又是合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两个合数的和是质数,它们的积最小是()。
5.既能整除12,又能整除24的最大数是()。
6.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长、宽、高都是质数,这个长方体的棱长和是()7.自然数M=a×b×c,那么M的因数个数至少有()个。
8.一个数是30的因数,同时又是2和3的倍数,这个数是()。
9.一个两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还是5的倍数,这个两位数最大是(),最小是()。
10.非零的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和()。
按自然数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分为()和()。
11.把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切成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切成()块,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行,一共长()米。
12.一块蛋糕长12㎝,宽6㎝,厚5㎝。
切一刀,表面积最少增加了()平方厘米。
13.一个正方体容器棱长6分米,里面盛满水,现将水倒入长0.8米、宽0.6米、高0.7米的玻璃缸中,水深()米。
14.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均为整数,长与宽的积是15平方厘米,宽与高的积是6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15.有20个水果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到它的( ),每个人分到()个。
如果平均分别给4个人,每人分到它的(),每人分到()个。
16.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与分母的积是28,这个真分数可能是()或( )17.在6a 中,a 是自然数(a 不为0)。
当a ( )时,它是真分数,有( )个真分数;当a ( )时,它是假分数,有( )个假分数;当a 是( )时,6a 等于自然数1。
18.把全班48人平均分成8组,每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每人占每组人数的( )。
1、两摞相同规格的羽毛球整齐的叠放在地面上,如下图所示单位:厘米一个羽毛球高多少厘米?2、将一张长30厘米、宽24厘米的长方形彩纸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要求纸没有剩余且正方形尽可能大3、把一张长60厘米,宽45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没有剩余,正方形要尽可能大.剪成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厘米?可以剪成这样的正方形多少个?4、希望小学五(1)班有男生27人,女生18人,全班同学去划船(每条船不超过10人,男、女生分船坐),要使每条船上的人数都相等,每条船最多可坐几人?至少租几条船?5、红星小学五(9)班和五(10)班同学去公园划船.五(9)班49人,五(10)班56人,把两班学生分小组乘船,要使得每条船上的人数相等,至少要租多少条船?6、一种长方形地板的长是56厘米,宽是16厘米。
如果用这种地板铺成一个正方形,至少要用多少块这样的地板?7、甲乙丙3位同学每人隔不同的天数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3天去一次,乙每隔4天去一次,丙每隔5天去一次,某个星期一他们3人都在图书馆借书,则下一次3人同去图书馆借书至少需要过多少天?那一天是星期几?8、一个长方体鱼缸,长是6dm,宽是0.8dm。
在鱼缸中放入一些金鱼后,水面上升了0.8cm。
这些金鱼的体积是多少?9、为庆祝教师节,同学们做舞台道具,男生2小时做15个,女生3小时做20个。
男生快还是女生快?算式10、同学们做花环,男生2时做15个,女生3时做20个,男生和女生谁做的更快?11、光明小学举办“迎奥运”知识竞赛,设一,二,三等奖,且人人都有奖。
获一,二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2/5,获二,三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4/5。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12、小明饶公园跑一圈需要15分钟,小东绕公园跑一圈需要12分钟,小丽绕公园跑一圈需要24分钟。
(1)如果小明和小东同时起跑,至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在起点再次相遇?(2)此时,小明和小东各跑了多少圈?13、甲乙两人用同样多的钱买一段花布,原定二人平均分的,结果甲拿2米,乙拿6米,这样乙就给甲4元钱。
【易错题1】 13 ( x-5 ) =156
【错因分析】这类方程非常典型;常见错误形式有13x-5=156 、 13x-18=156 、
13x-5x=156
【思路点拨】这类题型部分同学计算第一步时会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但经常由于
分配的方法不正确从而导致错误。
同学们在解此类方程时不妨紧扣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
式两边同时除以 13 ;得出 x-5=12 ;从而快速正确地得到方程的解。
【易错题2】 (1) 2.5x+4.5=14.5 (2)3.5x+x=10.5
【错因分析】第(1)题部分同学会做成7x=14.5 ;第( 2 )题部分同学会做成 3.6x=10.5 同类项合并出错。
【思路点拨】第( 1 )题不能进行同类项合并有的同学却合并了;第(2)题需要进行
同类项合并;有的同学却没有合并。
解决此类题目同学们需要注意观察与比较数据的
特点;并加强同类项的合并与非同类项计算的相应练习;这样就熟能生巧;不宜犯错
啦。
【易错题3】如图所示(1)
【错因分析】这两题比较容易混淆。
因为72cm 的位置不同;解题方法就不一样了。
【思路点拨】同学们首先要仔细观察线段图;明确图意;找对
明确第一幅的72cm 表示 4 段的长度;第二幅的72cm 表示
72cm 所对应的线段。
5 段一共的长度。
这样就不
容易搞混犯错啦!
【易错题 4】在一次数学测试中;五 (1) 班的平均分是分记为正数;低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为负数;那么乐乐得了得了 90 分;应记作 ( ) 分。
95 分。
如果把高于平均分的部
98 分;应记作( ) 分;聪聪
【错因分析】学生没有仔细理解前面条件陈述的内容;看到
“命稻草一样立即填上 +98 和 +90 了。
得了”两字就像抓到救
【思路点拨】仔细读题看清条件;“五 (1) 班的平均分是 95 分。
如果把高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为正数;低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为负数”;所以本题正确结果是 98-95=3 (分);
乐乐得了98 分;应记作 ( +3 ) 分; 95-90=5 (分);聪聪得了90 分;应记作( -5 ) 分。
【易错题5】选择:海拔 -100 米与海拔 +100 米的高度相差()米。
A.100 米
B.200 米
C.0 米
D. 无法确定
【错因分析】很多学生受两个正数相差多少的求法的思维定式;选择 C.0 米。
【思路点拨】我们借助温度计或数轴上的数来想这道题就一目了然了。
如果两个数都
在 0 的同一侧;即同正同负;那么求这两个数差的方法是去掉两个数前面符号后相减;如果两个数位于0 的两侧;即一正一负;求这两个数差的方法是去掉两个数前面符号
后相加。
上面这道题海拔-100 米与海拔 +100 米的高度相差100+100=200 (米);因
而正确答案选择B。
【易错题 6 】在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的时间有差别;下表列出了几个城市和北京的
时差(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的时间早的小时数);如果现在是10 月 12 日的北
京时间10 时;那么小明这时打电话给远在巴黎的爸爸;合适吗?为什么?
城市东京纽约巴黎
时差+1 -13 -7
【错因分析】有的同学不理解题意;按照自己的意思来理解时间差;以为时间早就要
提前;晚就要推后。
故列式解答 10+7=17 (时); 17 时是下午 5 时。
认为这时打电话给远在巴
黎的爸爸合适。
【思路点拨】其实上面那个同学理解的时间差恰恰搞反了。
正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
的时间早的小时数;比如东京时差是+1;如果现在是10 月 12 日的北京时间10 时;
那么现在日本时间就是10+1=11 (时)。
巴黎时差是-7 ;如果现在是10 月 12 日的北
京时间10 时;此时巴黎时间是10 -7 =3(时);那么小明这时打电话给远在巴黎的爸
爸是不合适的;因为此刻巴黎时间是夜里 3 时;爸爸在休息。
【易错题7】
把的分子加上10;要使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错因分析】
常见错误是分子加上了10;分母“理所应当”也加上10;错误运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思路点拨】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孩子会记忆这个概念;但是真的运用到题目中的时候还是会出现困难;这题分数性质运
用起来需要多想一步;但是学生想到的分数大小不变的情况就是分子和分母同时乘除甚至加
减同一个数。
所以这里需要强调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概念。
所以在做题目的时候不能私自改变
数学性质哦。
正确的应该是分子加上10 之后是 15;扩大了 3 倍;同理;分母也要扩大 3 倍变成 27;就是要加上27-9=18 。
【易错题8】
一个最简分数;若分子加上1;约分得;若分子减去1;约分得。
这个分数是()。
【错因分析】
这个题目对孩子来说会理解但是不会解;常出现的方法就是从小到大的数字进行拼凑;答案五花八门。
【思路点拨】
这个题型的逻辑思维比较高;首先得先了解约分以及最简分数的相关含义;另外约分之后的
两个数字都很有特点;分子时加时减有变化;而分母始终没有变;且约分后的分母是 2 和 4;说明分母一定是 2 和 4 的公倍数;然后开始从最小的数 4 开始想起;满足第一个条件的不存
在;那么就考虑分母是8;满足第一个条件的最简分数是;然后看这个分数是不是也满
足后面一个条件;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
【易错题9】把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
【错因分析】
这种题目比较典型;常见错误孩子是把三个正方形看作了单位“1”;平均分成了12 份;阴影部分表示其中的 11 份;会用表示。
【思路点拨】
这种题型应该引导孩子知道单位“1”是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 份;需要其中的11 份。
要告诉孩子因为一个正方形中11 份画不完所以再画两个正方形来体现出的11 份。
【易错题10】
王大爷养的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 公鸡的只数占养鸡总数的()。
【错因分析】
常见错误有:;
【思路点拨】
首先得看清题目;公鸡的只数占总数;其次公鸡和母鸡的只数我们是不能知道的;但是我们
可以用假设的方法知道;假设公鸡 2 份;母鸡11 份;满足了题目条件;然后开始完成公鸡
只数占总数的;同样可以以此推出母鸡只数占总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