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原创】2019最新复习六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拟试卷卷(四)-8K直接打印
- 格式:docx
- 大小:21.16 KB
- 文档页数:2
内容:宣传语: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痛苦②签署9.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一定把这道题做出来。
②这次活动安排你很清楚。
10. 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斯帕拉捷为什么要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呢?原来,每当他看到蝙蝠在夜晚轻巧自如的飞翔时,总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
______11.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②姐姐送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父亲的打与不打小时候,宁涛是个调皮的孩子,爬树掏鸟蛋,下河摸虾,不是把裤子撕开一条口子,就是把衣服挂个洞,父亲见了,却从不打他,而是笑呵呵地跟他的母亲解释:“孩子嘛,都这样,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可有一次,宁涛偷了邻居的五块钱。
五块钱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父亲知道后,把他用皮带捆在树上,狠狠地抽了好几鞭。
边抽边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我看你还敢不敢偷,下次再偷,我剁了你的手!”那一次,他被打得皮开肉绽,母亲看了极其心疼,说父亲下手太狠,和父亲吵了一架后回娘家了。
那一次,父亲破天荒地没有去外婆家接他们,他这才意识到偷是让父亲最痛恨的事情。
他再也不敢偷了,他怕说到做到的父亲真砍了他的手。
九岁的时候,宁涛带6岁的弟弟去外婆家,刚好那天村里放电影,他带弟弟去看电影,电影看到一半,宁涛出去上厕所,结果回来的时候没有看见弟弟,当时,他猜想弟弟可能是跟着熟人回家了吧,便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他回到家,没有看见弟弟,他才慌了神。
全家人奋力寻找,也没找到弟弟。
——闯下这么大的祸,父亲肯定会狠狠地打他一顿吧,可是,父亲却一句话也没有说。
之后,弟弟就像一根刺,梗在宁涛的喉咙里,他不提起,父母也不提起。
但他知道,父母都想念弟弟,特别是年纪越来越大,对弟弟的思念与日俱增。
但父母从来没有责怪他。
他其实很希望父亲打他一顿,哪怕是狠狠地打他一顿,他也不会怨父亲一丝一毫。
在弟弟失踪后的第26年,宁涛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寻人节目,才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每天清
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
起我们的欢声笑语。
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
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呢!上课铃响了,我
们飞快的进入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以人
热恋,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沽沽流来的甘泉。
中午十五
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
们一笔一画的描红名帖。
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
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
们的欢迎。
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
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仿照课文,以“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为开头写字数要求400字
3 / 3。
1.(1)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显现______ 隐藏______ 停止______2.(2)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威风凛凛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痛苦②签署9. 抄写词语。
闪烁移植勇敢10. 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斯帕拉捷为什么要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呢?原来,每当他看到蝙蝠在夜晚轻巧自如的飞翔时,总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
______11. 解释下列词语。
①灵活②轻巧自如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父亲的打与不打小时候,宁涛是个调皮的孩子,爬树掏鸟蛋,下河摸虾,不是把裤子撕开一条口子,就是把衣服挂个洞,父亲见了,却从不打他,而是笑呵呵地跟他的母亲解释:“孩子嘛,都这样,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可有一次,宁涛偷了邻居的五块钱。
五块钱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父亲知道后,把他用皮带捆在树上,狠狠地抽了好几鞭。
边抽边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我看你还敢不敢偷,下次再偷,我剁了你的手!”那一次,他被打得皮开肉绽,母亲看了极其心疼,说父亲下手太狠,和父亲吵了一架后回娘家了。
那一次,父亲破天荒地没有去外婆家接他们,他这才意识到偷是让父亲最痛恨的事情。
他再也不敢偷了,他怕说到做到的父亲真砍了他的手。
九岁的时候,宁涛带6岁的弟弟去外婆家,刚好那天村里放电影,他带弟弟去看电影,电影看到一半,宁涛出去上厕所,结果回来的时候没有看见弟弟,当时,他猜想弟弟可能是跟着熟人回家了吧,便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他回到家,没有看见弟弟,他才慌了神。
全家人奋力寻找,也没找到弟弟。
——闯下这么大的祸,父亲肯定会狠狠地打他一顿吧,可是,父亲却一句话也没有说。
之后,弟弟就像一根刺,梗在宁涛的喉咙里,他不提起,父母也不提起。
但他知道,父母都想念弟弟,特别是年纪越来越大,对弟弟的思念与日俱增。
但父母从来没有责怪他。
他其实很希望父亲打他一顿,哪怕是狠狠地打他一顿,他也不会怨父亲一丝一毫。
在弟弟失踪后的第26年,宁涛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寻人节目,才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母亲啊!您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您,还有谁能为我遮挡?1.(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词语。
hán bāo yù fàng fùgài______ ______2.(2)文中的“唤”还可以换成______。
3.(3)找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4.(4)读句子,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①“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
”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写出相照应的句子:______②“母亲啊!您是荷叶,我是红莲。
”这里作者把母亲比作什么?______为什么要这样比喻?______5.(5)你还学过哪些描写荷花的诗句?请把印象深刻的几句写下来。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嘈杂②压倒9. 读课文《夜晚的实验》根据词义,对号入座。
敏捷敏锐洞察①迅速而灵敏。
______②本课指动作轻快。
______③观察得很清楚。
______10. 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斯帕拉捷为什么要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呢?原来,每当他看到蝙蝠在夜晚轻巧自如的飞翔时,总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
______11.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我送小王出去。
②妈妈带弟弟回来。
二、阅读理解(30分)12. 读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把诗句补充完整。
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
13. 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知作者李白,字______,号______。
______诗人,有“诗仙”之称。
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14.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我每日都要读它。
②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三、写作(30分)15.习作:读《陆羽与<茶经>》,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 / 2。
1.(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词语。
hán bāo yù fàng fùgài______ ______2.(2)文中的“唤”还可以换成______。
3.(3)找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4.(4)读句子,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①“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
”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写出相照应的句子:______②“母亲啊!您是荷叶,我是红莲。
”这里作者把母亲比作什么?______为什么要这样比喻?______5.(5)你还学过哪些描写荷花的诗句?请把印象深刻的几句写下来。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春风②萋萋9. 抄写词语。
闪烁移植勇敢10. 说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斯帕拉捷为什么要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呢?原来,每当他看到蝙蝠在夜晚轻巧自如的飞翔时,总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
______11.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②姐姐送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习惯晚饭后到附近的街道上散步。
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的在空中飞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树上或者墙壁上。
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蝙蝠凭什么特殊的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呢?1793年夏天,一个晴朗的夜晚,喧腾热闹的城市渐渐平静下来。
斯帕拉捷匆匆吃完晚饭,便走出街口,把笼子里的蝙蝠放了出去。
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时,不由得尖叫起来。
因为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斯帕拉捷为什么要把蝙蝠的眼睛蒙上呢?原来,每当他看到蝙蝠在夜晚轻巧自如的飞翔时,总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
假如他们的眼睛瞎了,就不可能在黑暗中灵巧的躲过各种障碍物,并且敏捷的捕捉飞蛾了。
然而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斯帕拉捷很奇怪: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于是,他把蝙蝠的鼻子堵住。
1.(1)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显现______ 隐藏______ 停止______2.(2)用下面的词语造句。
威风凛凛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均匀②厉害9. 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支持______ 微弱______ 逝世______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当时她才三十六岁。
②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
11.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孤帆______ 烟花______ 唯见______二、阅读理解(30分)1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父亲的打与不打小时候,宁涛是个调皮的孩子,爬树掏鸟蛋,下河摸虾,不是把裤子撕开一条口子,就是把衣服挂个洞,父亲见了,却从不打他,而是笑呵呵地跟他的母亲解释:“孩子嘛,都这样,我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可有一次,宁涛偷了邻居的五块钱。
五块钱在当时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父亲知道后,把他用皮带捆在树上,狠狠地抽了好几鞭。
边抽边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我看你还敢不敢偷,下次再偷,我剁了你的手!”那一次,他被打得皮开肉绽,母亲看了极其心疼,说父亲下手太狠,和父亲吵了一架后回娘家了。
那一次,父亲破天荒地没有去外婆家接他们,他这才意识到偷是让父亲最痛恨的事情。
他再也不敢偷了,他怕说到做到的父亲真砍了他的手。
九岁的时候,宁涛带6岁的弟弟去外婆家,刚好那天村里放电影,他带弟弟去看电影,电影看到一半,宁涛出去上厕所,结果回来的时候没有看见弟弟,当时,他猜想弟弟可能是跟着熟人回家了吧,便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他回到家,没有看见弟弟,他才慌了神。
全家人奋力寻找,也没找到弟弟。
——闯下这么大的祸,父亲肯定会狠狠地打他一顿吧,可是,父亲却一句话也没有说。
之后,弟弟就像一根刺,梗在宁涛的喉咙里,他不提起,父母也不提起。
但他知道,父母都想念弟弟,特别是年纪越来越大,对弟弟的思念与日俱增。
但父母从来没有责怪他。
他其实很希望父亲打他一顿,哪怕是狠狠地打他一顿,他也不会怨父亲一丝一毫。
在弟弟失踪后的第26年,宁涛看到了中央电视台的寻人节目,才又燃起了一丝希望。
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如果我们选择居住,就要考虑适合的条件。
②这件事一定得去他办。
11. 解释下列词语。
①灵活②轻巧自如二、阅读理解(30分)12. 读课文《夜晚的实验》根据词义,对号入座。
敏捷敏锐洞察①迅速而灵敏。
______②本课指动作轻快。
______③观察得很清楚。
______13. 读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填写诗句离离原上草,______。
14. 读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我知作者。
王维,祖籍山西祈县,______诗人,人称“诗佛”。
王维的诗书画很有名,多才多艺。
音乐也很精通。
收禅宗影响很大。
诗与______齐名,并称“王孟”,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三、写作(30分)15. 阅读短文,写作文。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欢声笑语。
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呢!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的进入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以人热恋,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沽沽流来的甘泉。
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的描红名帖。
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们的欢迎。
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仿照课文,以“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为开头写字数要求400字2 / 2。
1.(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词语。
hán bāo yù fàng fùgài______ ______2.(2)文中的“唤”还可以换成______。
3.(3)找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4.(4)读句子,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①“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
”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写出相照应的句子:______②“母亲啊!您是荷叶,我是红莲。
”这里作者把母亲比作什么?______为什么要这样比喻?______5.(5)你还学过哪些描写荷花的诗句?请把印象深刻的几句写下来。
8. 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痛苦②签署9.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一定把这道题做出来。
②这次活动安排你很清楚。
10. 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①工人们开凿出了一条越江隧道。
②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1.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枯枝______ 晴天______ 春风______二、阅读理解(30分)12. 读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把诗句补充完整。
渭城朝雨浥轻尘,______。
13. 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知作者李白,字______,号______。
______诗人,有“诗仙”之称。
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14. 读课文《穷人》,说说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三、写作(30分)15.习作:读《陆羽与<茶经>》,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 / 2。
1 / 2
【精品原创】2019最新复习六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六单元真题模
拟试卷卷(四)-8K直接打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按拼音写汉字
chí biān mò jì yán sè qián kū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 形近字组词。
纯______ 待______
钝______ 侍______
3. 写出反义词。
洁净—______ 绽放—______ 光泽—______
4. 写出近义词。
酸涩—______ 增加—______ 尊敬—______
5. 写出反义词。
虚幻—______ 残酷—______ 早晨—______
6. 写出反义词。
清白—______ 等闲—______ 不怕—______
7. 形近字组词。
吟______ 深______
冷______ 探______
8.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支撑(chēn chēng)______ 暂时(zàn zhàn)______智慧(zì zhì)
______
9. 读课文《理想的风筝》,说说句中省略号的用法。
……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
10.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要去。
②他回家了。
11. 说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
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
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2 / 2
二、阅读理解(30分)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京——澳大利亚
在北京动物园,有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名字叫盼盼。他
有一个叫亚特的袋鼠朋友,住在澳大利亚。
一天早上,盼盼打开电脑,收到了亚特的电子邮件:
“盼盼,秋天到了,树叶黄了。我用树叶做了好多书签,选最漂
亮的送给你做礼物。书签已用信封装好邮寄出来了,你很快就会
收到。”
盼盼揉揉眼睛,朝窗外看看,小草青青的,树叶绿绿
的,迎春花艳艳的,粉红粉红的桃花开得正欢哩!“明明是春天,
亚特却说是秋天,真糊涂,把季节都弄错了。”盼盼对妈妈说。
可妈妈却说:“你是对的,亚特也没错。”
多有趣呀,春天收到秋天的礼物!但这到底是怎么回
事呢?
1. (1)在横线上填上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的树叶 ______的小草______的桃花
2.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盼盼是一只住在北京的大熊猫。 B .亚特生活在澳大利
亚。 C .盼盼得到的书签是亚特用春天的树叶做成的。
14. 缩句。
①我便想起童年窃读记的趣事。
②窃读记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
三、写作(30分)
15.习作: 读《陆羽与<茶经>》,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