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剪力墙平法施工图
- 格式:ppt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45
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采纳列表注写的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剪力墙平面布置图可采纳适当比例单独绘制,也可与柱或梁平面布置图合并绘制。
当剪力墙复杂或采纳截面注写方式时,应按标准层分别绘制剪力墙平面布置图。
在剪力墙平法施工图中,应按本规则第的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尚应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关于轴线未居中的剪力墙包括端柱),应标注其偏心定位尺寸。
列表注写方式为表达清晰、简便,剪力墙可视为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和剪力墙梁三类构件组成列表注写方式,系分别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关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释集合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见本图集)编号规定:将剪力墙按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简称为墙柱、墙身、墙梁)三类构件分别编号墙柱编号。
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
表达形式应符合表的规定墙柱编号墙柱类型代号序号约束边缘构件构件边缘构件非边缘构件扶壁柱约束边缘构件包括约束边缘暗柱、约束边缘端柱、约束边缘翼柱、约束边缘转角墙四种(见图),构造边缘构件包括边缘暗柱。
构造边缘端柱、构造边缘翼墙、构造边缘转角墙四种为了规范使用建筑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设计方法,保证按平法设计绘制的结构施工图实现全国统一,确保设计、施工质量,特制定本制图规则。
本图集制图规则适用于基础顶面以上各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框架、剪力墙、梁、板等构件的结构施工图设计,楼板部分也适用于砌体结构当采纳本制图规则时,除遵守本图集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注。
,按平法设计绘制的施工图,一样是由各类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和标准构造详图两大部分构成,但关于复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尚需增加模版。
开洞和预埋件等平面图。
只有在专门情形下才需增加剖面配筋图按平法施工图时,必须依照具体工程设计,按照各类构件的平法制图规则,在按结构(标准)层绘制的平面布置图上直截了当表示各构件的尺寸。
第三章:剪力墙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26--27-审核校对页图集号16G101-1-71错开搭接范围≥500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上下两侧水平分布筋在转角侧交错搭接,搭接长度为)上下两侧水平分布筋在转角侧交错搭接,接长度为)上下相邻两排水平筋在转角两侧交错搭接,搭接长度为≥1.2L aE (≥1.2L a )弯折长度15d15d暗柱范围转角墙(三)(外侧水平筋在转角处搭接)15d 15d暗柱范围≥1.2laE (≥1.2la)≥1.2l a E (≥1.2l a )上下相邻两排水平筋在转角两侧交错搭接连接区域在暗柱范围外转角墙(二)15d15d≥1.2laE (≥1.2la)≥1.2laE (≥1.2la)≥500暗柱范围上下相邻两排水平筋在转角两侧交错搭接转角墙(一)(外侧水平筋连续通过转弯其中As1≤As2)(其中As1=As2)形暗柱时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端部做法竖向分布筋15d 15d暗柱斜交转角墙拉筋需与各排分布筋绑扎)审核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71剪力墙水分布钢筋构造搭接错开长度≥≥1.2laE (≥1.2la)≥500≥1.2laE(≥1.2la)剪力墙水平钢筋交错搭接(沿高度没个一根错开搭接)拉筋需与各排分布筋绑扎)设计页图集号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当墙体水平钢筋伸入端柱的直锚长度≥L aE (L a ) 时,可不必上下弯折, 但必须伸至端柱对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
其他情况,墙体水平钢筋必须伸入端柱对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然后弯折。
括号内数字用于非抗震设计。
竖向分布筋弯折长度15d审核校对页图集号16G101-1-72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当墙体水平钢筋伸入端柱的直锚长度≥L aE (La) 时,可不必上下弯折,但必须伸至端柱对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
其他情况,墙体水平钢筋必须伸入端柱对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然后弯折。
括号内数字用于非抗震设计。
端柱翼墙(一)15d15d端柱端部墙(一)b w端柱角筋墙身水平分布筋墙身竖向分布筋校对设计页图集号16G101-1-72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注 : 1.当墙体水平钢筋伸入端柱的直锚长度≥L aE (L a ) 时,可不必上下弯折, 但必须伸至端柱对边竖向钢筋内侧位置。
第三章剪力墙平法标准构造详图及三维示意图傅筑龙审核校对页图集号16G101-1-71错开搭接范围≥500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上下两侧水平分布筋在转角侧交错搭接,搭接长度为)上下两侧水平分布筋在转角侧交错搭接,接长度为)上下相邻两排水平筋在转角两侧交错搭接,搭接长度为≥1.2L (≥1.2L )弯折长度15d傅华夏郭仁俊15d暗柱范围转角墙(三)(外侧水平筋在转角处搭接)15d 15d暗柱范围≥1.2laE (≥1.2la)≥1.2l a E (≥1.2l a )上下相邻两排水平筋在转角两侧交错搭接连接区域在暗柱范围外转角墙(二)15d15d≥1.2laE (≥1.2la)≥1.2laE (≥1.2la)≥500暗柱范围上下相邻两排水平筋在转角两侧交错搭接转角墙(一)(外侧水平筋连续通过转弯其中As1≤As2)(其中As1=As2)形暗柱时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端部做法竖向分布筋筑龙15d15d暗柱斜交转角墙拉筋需与各排分布筋绑扎)审核校对剪力墙水分布钢筋构造搭接错开长度≥郭仁俊≥1.2laE (≥1.2la)≥500≥1.2laE(≥1.2la)剪力墙水平钢筋交错搭接(沿高度没个一根错开搭接)拉筋需与各排分布筋绑扎)注:1.拉结筋应与剪力墙每排的竖向分布钢筋和水 平分布钢筋绑扎.2.剪力墙分布钢筋配置若多于两排,中间排水 平分布钢筋端部构造同内侧钢筋。
水平分布 筋宜均匀放置,竖向分布钢筋在保持相同配 筋率条件下外排筋直径宜大于内排筋直径。
3.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计入约束边缘设计页图集号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位于端柱纵向钢筋内侧的墙水平分部钢筋(端柱节点中图示黑色墙体水平分部钢筋)伸入端柱的长度≥LaE,可直锚,其他情况,剪力墙水平分部钢筋应至端柱对边紧贴角筋弯折。
傅华夏竖向分布筋弯折长度15d筑龙审核校对页图集号16G101-1-72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傅华夏郭仁俊端柱翼墙(一)15d15d端柱端部墙(一)b w端柱角筋墙身水平分布筋墙身竖向分布筋位于端柱纵向钢筋内侧的墙水平分部钢筋(端柱节点中图示黑色墙体水平分部钢筋)伸入端柱的长度≥LaE,可直锚,其他情况,剪力墙水平分部钢筋应至端柱对边紧贴角筋弯折。
平法看图要点之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看图原则:先校对平面,后校对构件;根据构件类型,分类逐一细看;先看各构件,再看节点与连接。
1.看结构设计说明中的有关内容。
明确底部加强区在剪力墙施工图中的部位及高度范围;2.检查各构件的平面布置与定位尺寸。
根据相应的建筑平面图墙柱及洞口布置,查对剪力墙各构件的平面布置与定位尺寸是否正确。
特别应注意变截面处上下截面与轴线的梁轴线的关系;3.从图中(截面注写方式)及表中(列表注写方式)检查剪力墙身、剪力墙柱、剪力墙梁的编号、起止标高、截面尺寸、配筋、箍筋.当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时,应将表和结构平面图对应起来一起看;4.剪力墙柱的构造详图和剪力墙身水平、竖直分布筋构造详图,结合平面图中剪力墙柱的配筋,搞清从基础到屋顶整根柱或整片墙的截面尺寸和配筋构造;5.剪力墙梁的构造详图,结合平面图中剪力墙梁的配筋,全面理解梁的纵向钢筋、纵向钢筋锚固、箍筋设置要求、梁侧纵向构造钢筋的设置要求等;6.其余构件与剪力墙的连接,剪力墙与填充墙的拉接;7.全面理解剪力墙的配筋图,读者可以自己动手画出整片剪力墙各构件的配筋立面图。
抗震柱KZ的箍筋还是外箍加拉筋好一位呢称为涵秋1234的网友不久前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发帖说:03G101—1中讲到柱复合箍筋时,有一点让人很疑惑的地方,就是柱的复合箍筋里面套的小箍筋可以用拉钩代替,大家可以仔细看03101-1的46页注2的这句话,如果那样,能够省下一些制作箍筋的钢筋,尽管是笔误,但是估计没人敢那样做,我把那句话挑出来问过技术负责人、监理总监、设计院设计师,大都认为是笔误,但是所表达的意思没人敢表态,这也印证了对03G101的评价,作为参考可以,依据只能选取有用的。
一丁老师指出,03G101—1关于柱复合箍的这个要求提得非常好,不是笔误,而是一项有科学试验研究成果做坚强依托的切实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大箍套小箍,(03G101—1)主要是对梁箍筋的设计要求;对抗震框架柱子的井字复合箍,(03G101—1)则推崇外箍加拉筋的抗震构造.在柱子当中,外箍加拉筋,对框架柱的横向配筋约束功能优于大箍套小箍的方案,因为大箍套小箍方案中的小箍对大箍是不产生约束的,因而大箍的无支长度未得到减少,当柱受到大量级的轴向载荷作用后,大箍的侧向变形迅即发育,接踵而至的就是由大箍负责围圈的那些个纵向钢筋因为被围乏力而迅即出现侧向变形的趋势,从而造成柱承载能力的骤然下降,直至失效.外箍加拉筋的情况就不一样,拉筋紧靠竖筋拉住外箍,使外箍的无支长度明显减少,外箍所围的每一根纵向钢筋均受到充分的横向约束,在大量级的轴向载荷作用时,由于混凝土受到足够的横向约束而不易破坏,这就是二者破坏机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