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人的社会化

  • 格式:ppt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8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习基本社会规范
社会规范: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用以调整、控制人们行为的文化手段的总和,用以维 持社会秩序和正常运转的工具。它通常通过习俗、民 风、时尚、道德、法律以及各种各样的制度、规章和 纪律等形式表现出来。
3.内化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体系:指社会、民族或群体中存在 的比较一致的共同理想、信仰及较为持久的信念。 它为个人确定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提供导向作用。
第一,它将人的社会化过程局限于人的社会性 成年之前,忽视了个人成年后与社会的互动作 用
第二,它以学习社会群体的行为模式或社会规 范等局部内容代替广义的文化教化
第三,它侧重于社会的教化,片面强调了个人 被动地接受社会教化的一面,而忽视了其对教 化能动选择与调适的一面
广义:社会化不仅是一个“生物人”向 “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内化 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 生活的过程。社会化不仅是青少年时期才 会面临的问题,而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 过程 。
01.08.2020
11
主要内容
社会化概述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社会化的类型 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中的困境
一、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含义 (二)社会化的类型
(一)社会化的含义
1.内涵: 狭义:个体如何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一
个“社会人”的过程(少年儿童为主要研 究对象)。
这一理解在现在看来至少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 局限性:
2.理解社会化的三种角度
文化的角度:社会化被看作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 续的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 值标准)的内化。(文化人类学的影响)
个性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看作一个人的个性形 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 形成的有个性的人(社会心理学派的影响)
社会结构的角度:社会化就是要使人变得具有社 会性。它是一个角色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 领悟并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 学会如何顺利地完成角色任务。
这种家长和媒体眼中的现代“私塾”,其 真面目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个别 家长放弃学校教育、选择“私塾”教育? 现代“私塾”是现代教育的补充还是古代 教育方式的简单复制?是教育的进步还是 历史的倒退?
这些名称类似古代“私塾”的学堂,班额 小,学生总人数也不多,他们有的在相关 机构审批注册,有的处于半秘密的地下状 态。
01.08.2020
9
——20世纪 70-80年代,我国 江苏省南京铁路局工人马超由于个 人生活受过挫折,精神受过刺激, 患有典型的强迫症。他担心自己的 3 个孩子受人欺负,将他们一直关 在家中。1989年人们发现这一情况 时,大女儿已19岁,二女儿15岁, 最小的儿子已有11岁,但他们的智 力年龄经测试分别只有5岁、3岁和1 岁。
基本社会化(primary socialization) 预期社会化( 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 发展社会化(development socialization) 逆向社会化(reversal socialization) 再 社 会 化( resocialization)
(三)社会化的内容
笼统地说:社会化的内容就是要学习做人, 或者说学习现存社会的文化。
具体地说:
1.学习基本生活技能
基本生活技能是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首要的 学习内容,它包含生活自理能力和谋生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在衣 食住行方面自我料理的能力。
谋生能力:人们作为一个正式的社会成员在 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自谋生路,自食其力的能力。
关于你儿时的一件记忆深刻的事情;该事 情对你的价值取向或行为方式产生了何种 影响。
(2)预期社会化
人们在此过程 中学习的不是现在要扮演的 角色,而是将来要扮演的角色。(大量发 生在青年期)
(3)发展社会化
是相对于基本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基本社 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成年人为了适 应新 形势提出的觉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主 要指成年人)
定义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 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 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 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 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 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 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二)社会化的类型
01.08.2020
10
上述7 个个体之所以没能成长为正常的 人,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化过程。 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社会化都是极为重要 的。
个体只有通过能动地接受、适应社会中 的既有“文化”,也就是只有通过“社会 化”,才能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进行 “社会互动”,从而结成各种各样的“社会 群体”和“社会组织”。
讨论
请你谈谈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的本质不 同。
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
❖ 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发展社会化着眼于 人的完善
❖ 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 ❖ 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
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改造罪犯,让罪犯洗心 革面,重新做人,这是再社会化,是负面的、 强制性的,但新兵入伍后要全盘放弃以前的生 活方式,就不是负面的。
较长的生活依赖期:个体在出生后要经理一个长达十几年的依赖生
活期,在这一时期,个人在生活和心理上都要以来父母或其他人的 照顾才能生存和正常地发育成长。一方面,这就决定了一个人一出 生就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他人发生社会交往活动,不能 不接受周围的生活方式,并且通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 接受特定的风俗,养成与所处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行为习惯。另一方 面,儿童与其抚养人或监护人之间的这种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使 得儿童倾向于把所依赖的人看做是一种权威的形象而对他们怀有依 恋、敬爱和畏惧的感情;父母或抚养人作为儿童心目中这样的权威, 对于个体早期社会化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这种权威在大多数的 情况下,可以导致俄认同的绝对服从,对儿童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的确立具有巨大的指导和制约作用。
01.08.2020
7
——1920年,印度牧师在加尔 各答附近的狼洞中发现两个女孩, 大的约8岁,名叫玛拉,小的约1岁 半,不久,小女孩死于疾病。玛拉 的行为和狼一样,喜食生肉,不辨 冷热,日间睡觉,夜里起来乱走, 眼睛发亮,声如狼嗥,不愿穿衣, 没有羞耻感。到了13岁才终于学会 挺身走路,学会穿衣,有羞耻感。 到15岁时,才识45个字。
育机构接受义务教育,违反义务教育法,“孟母
堂”被上海有关部门叫停。但事实上,在之后两
年多时间里,“孟母堂”不仅没有停办,且规模
不断扩张,先后在广州、厦门等地相继开办多个 连锁学堂,一直到2009年再次被叫停。
4.培养社会角色
社会化过程的最后成果,是为社会培养出符 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 一定的社会角色,这个角色要按社会结构中为他 规定的规范办事。
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1.生物及社会条件 语言能力:人类互动所使用的工具和符号,用 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思维能力:这是人类个体能够接受社会化, 适应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条件。 学习能力:人类凭借其特有的语言能力和思 维 能力,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其他动物 不可比拟的学习能力。
每一个人、每一个个体的 成长都是同社会化紧密联系在 一起的。
一般来说,生命个体都会 成长为正常的人,但也存在例 外。古今中外都有不少这方面 的个案:
01.08.2020
5
wenku.baidu.com
——我国明朝时,燕王朱棣为了夺 取帝位,发动了史称“靖难之役”的政 变,明惠帝被打败后从地道逃出,改换 僧装,流浪各地。燕王夺取帝位后,为 了防止明惠帝的儿子朱文圭长大后与乃 父联络,“兴风作浪”,把他严密地软 禁起来,使其与外界完全隔绝。当时朱 文圭只有 2 岁,待几十年后放出来时, 他已经长大了,但却不是一个正常的人, 而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白痴。
像李女士这样忙于生计,无暇思考“家风”以 及难以顾及家庭教育的家长们,不在少数。
常年关注家庭教育并从事相关研究项目的王国 琪感慨地说:“在少年儿童的家庭教育上,整 个社会以及家长们被各种功利心所绑架,忽略 了家风建设对孩子的重要意义。”
同学们谈下建设良好家风的意义和如何建设良 好家风。
案例叙述
社会化的主体
对于一个健康、正常的儿童来说,其社会 化的完成有赖于他所处的环境是否具备社 会化所需的社会条件。在这些必需的社会 条件中最有影响和最重要者被称为社会化 的主体。通常我们认为有五个这样的主体。
(1)家庭:社会化的第一个环境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端, 它为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奠 定了基础。
01.08.2020
8
——1940 年,美国发现了一个“在 被隔离的情况下长大的孩子” 。这也是 一个女孩,名叫安娜,被发现时已6岁。 由于她是个私生女,她的外祖父坚持把 她藏在顶楼上的一个房间里,不许她见 人。她只能得到最起码的身体上的照顾 和关心,而丝毫没有与人交流沟通的机 会。人们发现她时,她不会讲话,不会 走路,不会保持个人清洁,也不会自己 吃东西;她感情麻木,表情呆滞,对人 毫无兴趣。
(1)初始社会化
发生在生命早期的社会化。 主要任务:其主要任务是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
他认知本领,使其内化社会文化规范和价值标 准,能够正确理解社会关于各种角色的期望和 要求。 基本社会化主要是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 会化过程的基础。
“我家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家风啊。整天忙忙 乎乎地挣钱养家糊口,哪有心思琢磨这些事 情。”2月21日下午,在西安市安东街小学门口, 一位前来接孩子放学的李女士匆匆忙忙地说。
第三章 人的社会化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要了解社会化的内 涵及条件;重点掌握社会化的五个主体、 类型、过程等社会化的过程的相关内容, 通过讨论思考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社会化的定义(socialization)
怎样理解“后勤社会化”或“养老社会 化”中的“社会化”?
这些用法中的“社会化”多是指将原来 由于单位或国家承担的事务推向社会,准许、 提倡或要求全社会共同参与,与社会学中的 “社会化”相去甚远。
思考
请你谈谈关于你和父辈的冲突。你如何理 解这一冲突。运用本讲的理论,反思这一 冲突。
(4)逆向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不但有长辈传授知 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 范给长辈。
长辈
晚辈
(5)再社会化
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重新确立新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规范。
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主动的再社会化;另一 种是特殊的、强制性的被动再社会化。
家庭环境对个人社会化的意 义在于对儿童感情和爱的 培养
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对儿童社 会化具有重大的影响。
(2)学校:最重要的社会环境
学校是专门为社会化 目的而设立的学习机 构,强调社会化的专 门性、系统性,带有 半强制性。
学校是一个组织机构。 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讨论:孩子一定要去学校上学吗?
2006年7月10日,媒体报道上海出现“全 国第一家全日制私塾”———孟母堂,这 种教育方 式以读经为主,已有12个孩子参 加。上海松江区新南路锦轩新墅156号。
这是一栋外观雅致的独栋别墅,三层,傍 河而建,草青水缓。屋内全套红木家具, 墙壁饰以孔子画像,学童诵读孔孟书声朗 朗。
这就是金石真和他的11个小伙伴目前的学 习环境。他们最大的12岁,最小的4岁, 《论语》、《孟子》等经书为其学习的主 要内容。
“孟母堂”,这家被媒体称为“上海第一家全日制 ‘私塾’”的现代“私塾”,于2002年在上海松 江创建。2006年,因没有国家认可的办学资质、 收费违规、家长未把适龄儿童送入国家批准的教
01.08.2020
6
——1799年,在法国南部亚 维伦的山中,三个猎人发现了一 个约11岁的裸体儿童,他们将他 强行带回,交附近乡村一寡妇看 管,数日后他逃至山上, 半年后 又被强行送入医院。他行走如禽 兽,喜欢生吃菜果和小动物,不辨 冷热, 不了解语言。经过心理学 家测试,他的智力还不如1岁的儿 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