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身操 教案

热身操 教案

热身操 教案
热身操 教案

第三套大众健美操教案

分成4个大部分: 1.研究对象及方法(突出教学的方法,研究对象是高校足球专项课)

2.研究与分析(这是主要部分,要写详细点,原文上的技战术教学方法要简写,突出实际教学,发现现在高校专项课程和教学方法中的一个或两个缺点,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与其他高校专项课对比的方法以及根据我国高校专项教学要达到的目标进行分析)。

3.结论与建议

4.参考文献

安全,论文主要放在通过对我校足球专项课中的一两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研究

我把论文的附件给你发过去了你就用我发过去的格式进行修改,导师让我明天再去找他,今天晚上麻烦你再忙一下啦,我们导师说让分析我校专项教学中的不足(例如战术的教学欠缺等)在网上搜集一些其他高校的足球专项教学跟我们的作比较去发现问题。

街舞啦啦操教案

街舞啦啦操教案 教学内容街舞啦啦操套路组合二授课班级七年级五班授课教师郭双晓班级人数 40人 教学目标1. 运动参与:学生对街舞啦啦操的兴趣得到激发,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各项练习中; 2. 运动技能:学生能准确作出街舞啦啦操的律动节奏完成啦啦操套路组合二的动作; 3. 增强体能:通过练习学生身体协调性、节奏感、力量及肌肉耐力得到提高; 4. 身体健康:学生增强身体健康的意识,并通过一定运动负荷的练习增进身体健康水平; 5. 心理健康:学生在运动中体会乐趣;在展示和教师表扬中提高自信心; 6. 社会适应:通过分组学习,学生良好合作意识和与与人沟通能力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完成套路组合二 教学难点脚步与手臂的协调配合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小组合作学习;竞赛展示;评价激励等教学方法 场地及器材 要求 篮球场一片、录音机一个、花球20个。 课前师生 准备项目提前分好组,每组20人,分成两大组。教师提前准备试好音响准备所需器材。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练观察点 与学练提示 运动负荷 时 间 强 度 次 数 开始部分1、督促体育委员 整队,报告人数,检 查服装。 2、向学生问 好 3、宣布本节课的 内容和学习要求。 4、安排见习生及 要求。 1、体委整队,检查并 报告人数。 2、向老师问好 3、见习生出列,随堂 见习 要求:集合时快速、安静、 整齐。老师问答时精神饱 满、情绪良好。 分钟 5 小 1 1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练观察点 与学练提示 运动负荷 时 间 强 度 次 数 基本部分 (一):复习组合动作 一。 在音乐的伴奏下体 会街舞的律动感和 基本的步伐,熟练组 合一的动作套路。 (二):学习并练习组 合动作二 1、完整示范套路组 合二,让学生建立完 整的动作概念 2、按照由分解到的 整合的方法讲解 示范动作要领。 1、布置分组练习任 务及时间分配 ①同组人员能跟 随音乐连贯完成动 作,关注动作的 规范准确 ②巩固练习后将 分组展示并打分,以 动作准确性、整齐 度、精神面貌作 为评分标准。 ③介绍小老师 2、教师巡回指导, 纠正错误。 1、组织各小组进行 学习成果展示 2、另外一组观摩并 为其加油鼓励。 3、教师总结 ①对本节课做出 总结。 ②表扬个别同学。 1、认真观察教师示 范,建立初步动作概 念 2、认真听讲并模仿教 师动作。 3、认真练习主动记忆 动作,将四个八拍的 动作记忆下来。 1、学生按照课前预先 分组,由小组长带 到指定区域练习。 2、小组成员根据教师 布置任务,进行同伴 互助学习,发现问题 寻找解决办法。 1、各组按照预定顺 序,在音乐的伴奏下, 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另外一组进行评价打 分。 2、组长从组员的参与 度和动作完成情况 进行评价。 3学生认真听教师 总结,积极思考。 1、发挥体育骨干的力量, 不仅可以使他们在技术 质量和动作教学上有进 一步的提高,同时又能提高 小组复习效果,不同层次学 生都能得到提高。 2、提醒学生观摩时,重点 关注展示小组在动作的 准确性、一致性以及精神面 貌方面的表现。 3、引导观摩同学给展示小 组加油和鼓励从而制造 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 30 大3-4 2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一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教案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1)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呼吸产物的检测 ①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②产物? ????有氧条件: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条件: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 2.细胞呼吸的类型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二、有氧呼吸 1.总反应式 C 6H 12O 6+6H 2O +6O 2――→酶12H 2O +6CO 2+能量。 2.过程

3.概念 (1)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条件:有氧参与、多种酶催化。 (3)物质变化 ①反应物:葡萄糖等有机物。 ②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4)能量变化:释放能量并生成大量ATP。 4.有氧呼吸与有机物在体外燃烧的不同特点 (1)有氧呼吸过程温和; (2)有氧呼吸进行时有机物中的能量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逐步释放; (3)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ATP中。 三、无氧呼吸 1.场所:细胞质基质。 2.类型和过程 (1)物质变化:有机物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 (2)能量变化:释放出能量并生成少量ATP。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有氧呼吸原理的应用 (1)利用淀粉、醋酸杆菌或谷氨酸棒状杆菌可以生产食醋或味精。 (2)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使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避免肌细胞产生大量乳酸。 (3)及时松土有利于根系生长。 (4)稻田定期排水有利于根系有氧呼吸,防止幼根变黑、腐烂。 2.无氧呼吸原理的应用 (1)利用粮食通过酵母菌发酵可以生产各种酒。 (2)包扎伤口应选用透气的敷料。 (3)破伤风芽孢杆菌可通过无氧呼吸进行大量繁殖,皮肤破损较深时,需清理伤口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等。 1.有氧呼吸每个阶段都产生ATP,但是产生的量不同。( ) 2.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释放了少量的能量。( ) 3.细胞呼吸的产物都是CO2和水。( ) 4.不同生物无氧呼吸所需要的酶都是相同的。( ) 5.储存蔬菜、水果时应隔绝O2,以减弱细胞呼吸。( ) 提示:1.√ 2.×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释放能量。 3.×CO2和水是有氧呼吸的产物。 4.×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酶也不同。 5.×若隔绝O2,细胞无氧呼吸会加强,不利于蔬菜、水果的储存,而应低氧储存。 1.教材P91的装置图中A装置中用气泵间歇性地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什么?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用气泵间歇性地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保证酵母菌有充足的氧气,以进行有氧呼吸。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CO2,以保证第三个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是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2.B装置中,为什么要将B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提示:B瓶刚封口后,锥形瓶中有氧,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两瓶产生CO2的速度和量基本相等,所以需将开始产生的CO2排掉;一段时间后,B瓶中的氧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 肺和呼吸》苏教版

《肺和呼吸》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肺、咽喉、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氧气 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2.能通过实验验证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大量二氧化碳。 3.认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 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肺、咽喉、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氧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难点认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澄清的石灰水、气球、软尺、人体呼吸器官图、烧杯、保鲜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先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你能憋多久”。游戏规则是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屏住呼吸,看谁憋的时间长,如果吃不消了,就静静的坐下,老师给你们计时。(42秒出现) (学生体验活动) 师:我们能一直这样憋下去吗?(不能) 在刚才憋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如果长时间不呼吸,我们的身体一定受不了,可见,我们是离不开呼吸的。(板书:呼吸) 二、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师:怎样才算呼吸一次?(一呼一吸) 师:像老师一样,伸出双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有什么感觉?(学生讨论) 师:知道胸腔内帮助我们呼吸的器官叫什么吗?(肺)(板书:肺)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肺和呼吸(板书和)(肺和呼吸)。 师:PPT出示人体的肺,并指着肺说:“这就是人体的肺,肺有左右两叶。” 想想,除了肺,还有那些器官也参与了人体的呼吸?老师给每一个小组发了一张人体呼吸器官轮廓图,请你们在这张图上画出你们认为的呼吸器官并写出它们的名称。大家可以一边呼吸,一边感觉,合作完成。(5分10秒出现)(学生交流,小组合作完成。) 师:哪个小组愿意带着你们填好的人体呼吸器官图,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 (可能会有学生将口腔作为呼吸器官。老师及时指出:虽然口腔也可以呼

体育优质课教案

兴仁县第三中学 体育优质课教案 课题:篮球“三步上篮” 任课教师:钱育金 任课班级:八(2)班 时间: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下午第一节 篮球“三步上篮”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本课以中学新课标为依据,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坚持“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大部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发展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获。教学中充分发挥评价激励机制功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进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 篮球是同学们喜欢的体育项目,其集体性强,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趣味性,能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对于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合作精神以及锻炼身体,锻炼意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三步上篮是篮球技术中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初学者容易掌握,较为实用的技术,对于其它技术的掌握也有衔接作用,掌握了上篮技术可以说为篮球的进攻技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共有43人。大部分学生喜爱篮球运动。对篮球活动积极性很高。但对篮球活动的技战术知识了解并不多。本节课学习三步上篮技术并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三步上篮的学习和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提高健康水平,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篮球三步上篮技术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这一技术动作,大半的学生能做出高质量动作,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能力、观察能

啦啦操教学教案

《体育与健康》课设计方案及教案(水平五) 溧水第三高级中学董艳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标为依据,按水平五课程目标,旨在落实并推行体育新课程,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潜能,使学生掌握锻炼的方法为目的。本课采用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思维与练习相结合的体育教育模式。在啦啦操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空间,给出思维和参与结合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培养,学习方法得到掌握,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二.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学生在以前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啦啦操,学生只是通过一些途径,对啦啦操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没有真正的去尝试过。现在很多学生喜欢啦啦操,但其中学生已有的知识、身体基础、身体素质等差异性较大,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也不一样。 三.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的状况,结合啦啦操教学的特点,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应用以下策略进行教学; (1)依据简单易学,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选择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依据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边学边用,逐步推进学生思考、改进、提高。 (3)在教学中注重使学生多用友伴式、小组合作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意识和团队精神,发挥集体作用共同提 高。 (4)教学过程中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5)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贯穿教学过程。 四.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基本步伐和啦啦操练习为基础,拓展学生的欣赏与自编组合动作的能力,通过导、议、组、练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的精神。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讲解、示范、观察、模仿、创新、展示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练习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能力,发挥 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六.教学重点、难点: 1、步伐的规范性与动作的组合能力 2、动作与节奏的吻合 七.场地与器材: 田径场一角,一台录音机,海绵垫,自制道具等。 八.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平均心率位:120—140次/分 运动密度约为35% 九.教学过程如下(教案)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2 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呼吸作用是生物界中所有生物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生命活动。“细胞呼吸”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中第三节的内容。教材首先简要概括地介绍了呼吸作用的概念,再重点讲述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三大部分内容,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了基础。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运输、酶、ATP等内容紧密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及规律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细胞呼吸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提出并解决疑惑,敏锐地发现生成性问题,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本节课所揭示的细胞呼吸的本质,使知识结构完整化、逻辑化、系统化,并能在一定范围内迁移应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2)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3)探讨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及过程,培养归纳、分析、比较的能力。 (2)通过资料和图片阅读,思考讨论,问题探究等活动,培养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2)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 (3)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解决方法:通过动态的课件展示,阐明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教学难点:细胞呼吸的原理及本质 解决方法: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特征,了解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人教版科学五年级《肺和呼吸》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科学教案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2、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3、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演示:人体模型、课件。 分组:澄清石灰水、塑料袋或集气瓶(2个)、水槽、吸管、火柴、小木棒等。 教学过程: 一、体验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师:今天老师想了解一下,有哪些同学会游泳?请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 师:哦,大家都会游泳,同学们真了不起!学游泳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憋气,我们今天再来体验一下,好吗? 们先来体验一个小游戏,好吗? 生:好。 师:捂住鼻子和嘴,屏住呼吸,看谁憋的时间长。 (学生体验活动) 师:能一直这样憋下去吗?在刚才的憋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透不过气。 生:有点难受。 生:胸闷。 师: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感觉,其实是和我们人体的一种活动有关,知道是什么吗?(呼吸)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体的呼吸。板书:呼吸 二、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师: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怎样才算呼吸一次? 生:一呼一吸 师:像老师一样,伸出双手,放在胸前,深呼吸一次。有什么感觉? 生:胸部鼓起来了,吸气是鼓起来,呼气时有瘪下去。 师:知道胸腔内帮助我们呼吸的器官叫什么吗?(肺)(板书:肺) 师:你们认识肺是什么样的吗?谁来说说?

师:出示人体模型,肺到底在胸部的什么位子,一以来看看。并指着肺说:“这就是肺,自己在胸前指指,说说你看到的肺是什么样的,像什么?(肺有两叶) 师:想想,除了肺,还有哪些器官也参与了人体的呼吸? 小组讨论:人体呼吸器官还有哪些?为什么?它们的位置又在哪里呢?把讨论结果画一画。(出示人体侧面轮廓图并提示:深呼吸一口气,自我感觉一下) 小组交流: 生:我们小组认为,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 生:我们小组认为,空气首先从口腔到咽喉、气管、支气管,最后到达肺。 师:同意A的举手,同意B的举手,两组不同在哪里? (出示人体呼吸器官分解图片) 师:为什么不把口腔作为呼吸器官这样吧?让我们分别来体验一下,用鼻呼吸和用口腔呼吸有什么不同? (学生体验) 师:有怎样的感觉? 生:我发现用口腔呼吸,感觉空气是凉凉的。 生:我发现用鼻呼吸,比较舒服。 师:尽管口腔也能呼吸,但口腔还有其它作用,所以不属于呼吸器官。好,每个人指一指、摸一摸这些器官。 (生边说边进一步感知人体呼吸器官的位置) 师:那么,空气是怎样吸如人体,又是怎样呼出来的呢? 生:由鼻子呼入通过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再由肺、支气管、气管、鼻出来…… 三、探究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师:刚才一起认识了呼吸器官,还知道呼吸是一个吸气再呼出的过程, 师:(出示模型演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吸进的是什么气体? 生:氧气 生: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板书:吸进空气) 师:呼出的又是什么气体呢? 生:二氧化碳。(板书:呼出二氧化碳)师:其它同学也是这样认为的吗?也就是说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 师:怎样收集这两种气体?(氧气和二氧化碳) 生:吸进的气体只要拿袋子或瓶子在教室里装; 生:同样的方法把人体呼出的气体装好。 师:介绍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二氧化碳) 师:好,现在收集好了,(师举高)看看不是差不多吗?怎样证明我们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一样的呢?哪位同学有好的方法,来说一说?

公开课跑操教案修订稿

公开课跑操教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跑操教案班级290 时间: 3月 25 日

一、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 (如图一) 2热身跑3.广播操(2×8拍) ①伸展运动 ②扩胸运动 ③踢腿运动 ④体侧运动 ⑤体转运动 ⑥全身运动 ⑦跳跃运动 ⑧整理运动1接受体委报 告。 2向学生问好。 3安排见习生。 4交代本课学练 内容和任务要 求。 组织学生进行热 身跑练习,提出 相关要求。 1用口令和哨音 指挥,要求语言 简洁,声音清晰 响亮。 2组织学生进行 练习。 3对每节操动作 要领进行精要提 示或讲解。 1体委整队并向 教师报告(静齐 快)。 2齐声向老师问 好。 3明确本课学习 目标、任务及要 求。 学生按照规定路 线绕两个蓝球场 慢跑两圈。 1学生有序快速 的集合队形并在 教师的指挥下成 体操队形站立。 2认真听讲要领 和观看示范。 2积极参与广播 操练习。 1组织队形 ×××××× × ×××××× × ×××××× × ×××××× × Δ(图一) 要求:声音洪亮,队 伍整齐。 2组织队形: 要求:精神饱满,口 号响亮,队形、脚步 和摆臂整齐划一。 3组织队形 ×××××× × ×××××× × ×××××× × ×××××× × Δ(图一) 要求:动作规范、流 畅。 1 ’ 3 ’ ~ 4 ’ 5 ’ ~ 6 ’ 小 中 两圈 徒手 操 8 节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运动负荷 时间强 度 次数

二、基本部分:1.跑操训练与展示(如图二) ①口号练习 ②摆臂练习 ③步伐练习 2素质练习:腰腹力量 ①平躺仰卧起坐 ②侧躺仰卧起坐1教师组织学生 进行训练,宣布 训练要求。 2针对出现的错 误动作进行个体 或集中纠错。 3分组进行口 号、摆臂和步伐 专项练习 1精要讲解、准 确示范腰腹个肌 群力量的锻炼方 法。 2教师组织学生 进行练习。 3组织体育骨干 进行示范和评 价。 1认真听讲,明 确正确的摆臂和 步伐动作的要 求。 2积极参与练 习,做到:双手 握拳,小幅度前 后摆臂——前不 露肘,后部露 手。 3 分组练习,评 价与对比。 1积极参与腰腹 力量素质练习 2明确腰腹各个 肌群的练习方法 3积极主动地展 示学练成果。 4一、三排垫上 练习,和二、四 排交替轮流。 ×××××× × ×××××× × ×××××× × ×××××× × Δ(图一) ×××××× × ×××××× × ×××××× × ×××××× × Δ(图一) 8 ’ ~ 10 ’ 10 ’ ~ 12 ’ 中 大 2 ~3 三、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 2常规。1组织并带领学 生做放松练习。 2对本课进行小 结,并交代下节 课任务。 3师生再见。 4回收器材。 1集合并在教师 的带领下做放松 练习。 2参与小结。 3帮助体委回收 器材。 ×××××× × ×××××× × ×××××× × ×××××× × Δ(图一) 要求:静、齐、快。 2 ’ ~ 3 ’ 低 预计负荷练习密度:45%强度:中上等平均心率:120~130次/min

啦啦操教案

“关注学科核心价值,提升课堂品质” 啦啦操课堂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啦啦操动作为主教材,以形体训练为搭配教材,根据健美操教材的特点与高中生的实际情况,遵循技术动作形成的规律,课堂尝试运用学生根据图解,以小组形式进行自学,然后展示,到学生互相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经历老师与同学的帮助,改进动作质量,提高动作完成度,不仅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加深了对动作内容的理解与记忆。通过团队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营造宽松、和谐的学练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二、相关分析 (一)教材分析 啦啦操运动不仅以多元化的表演让人目不暇接,同时集团队协作、奋发线索改行、自信热情于一身,代表着张扬热烈、朝气蓬勃的精神力量。本学期所教的啦啦操非常富有活力和韵律感、充满青春、激情和时代感,是完全适合高中学生的。形体舞蹈主要通过舒展优美的舞蹈基础练习,塑造学生优美的体态,培养高雅气质,纠正生活中不正确的姿态。通过素质练习,提高学生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核心力量,同时本节课对血红色呢过的自信心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二)学情分析 本科上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女生,此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身体和心理素质都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柔韧、协调、力量、平衡等素质也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对美已经有了强烈的追求,并具有一定的模仿和合作能力。采用自学探究式教学法,以学生为本,互相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并通过相互合作与交流增强团队的合作意识,我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打好基础。 三、学习目标 1、通过流行舞步练习,是各个关节活动开来,达到热身效果;经过小组最各自健美操动作的交流和相关练习,80%学生初步掌握新动作,95%的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原动作的质量。 2、伴随流行舞姿、健身操、行进间踢腿和小跳等练习,发展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3、运用图示,经过小组自学与讨论交流,小组间的相互评价,提高相互间团队合作能力,体现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难点: 五、主要的教学环节 (一)流行舞曲,激发学习激情 健身舞蹈《流星群》是教师通过微博上传的网上比较流行的一段视频,让学生线观看视频,自学动作,在课堂上教师再集中带领大家完成动作。这样,教师教学效率比较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比价浓厚。教师和学生在音乐伴奏下一起进行健身舞蹈《流星群》,激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达到了热身效果。

细胞呼吸教案

第四节细胞呼吸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细胞呼吸和糖的氧化,需氧呼吸的具体过程两个内容。在学生对呼吸、木柴燃烧的认识基础上,与细胞呼吸相比较,理解细胞呼吸的实质。再者,前面学习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ATP以及初中科学能量的获得,这些内容都为学生进一步了解需氧呼吸发生的场所、物质、能量的变化作了很好的铺垫。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对细胞中物质和能量的代谢的认识更加全面,向学生渗透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变化相统一的观点;同时又为后续的知识如厌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生的原有认知认为呼吸是指人体从周围环境吸入空气,利用其中的氧气,同时呼出二氧化碳,我将以此为切入点,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自学和总结归纳能力,根据(结合)学生以上的特征,对于需氧呼吸具体过程的学习,我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来完成课堂布置的任务。而且由于细胞呼吸涉及到生物微观的学习,与实际生活情境相差较大,学生对其的兴趣不大,需要设计一定的活动来引起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我将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学生所熟悉的“呼吸”和“木头燃烧”入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区别细胞呼吸和木柴燃烧的异同点,并解释细胞呼吸的实质就是糖的氧化; 2、概述需氧呼吸的概念、反应式和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细胞呼吸和木柴燃烧,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的学习方法; 2、通过阅读书本,提取信息,并针对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尝试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生命的奇妙,认同生命是一个复杂、精细、高效的自动运转体; 2、确立活细胞中物质、能量、信息变化具有统一性的观念; 3、参与小组的讨论与交流,发现团队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需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需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教学难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实质。

小学五年科学《肺和呼吸》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肺和呼吸》教案过程与方法: 1、会做请石灰水和气体混合的实验。 2、能用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学习。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呼吸时主要吸入含有丰富氧气的空气,呼出二氧化碳。 2、知道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重要器官。 3、知道如何保护我们的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看待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 教学准备: 清石灰水、烧杯、吸管、人体呼吸器官模型、教学课件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只了解生活中人和其他动物都是会呼吸的,但他们不知道呼吸这种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科学道理。研究“我们为什么需要不停的呼吸?”能使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但如何控制好学习过程中能用搜集的资料帮助自己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设计理念: 1、本课以探究为主:因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对“用澄清的石灰水比较我们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研究就是一次探究。

2、以课标为准绳:为强化新课标的“以生为本”、“合作学习”等教学理念,因此本节课在设计上,努力实现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而老师起到的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欢迎大家来到科学殿堂,今天我们将一起到生活中去探索身边的科学奥秘,你们愿意吗?(愿意)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请伸出你的两个手指放在鼻孔前面,看看有什么感觉? 能不能把你的感觉跟我们分享一下?(师生分享交流) (板书:呼吸) (2)、再伸出你的两个手指,去堵塞你的鼻孔,看看有什么感觉。 如果感觉难受的话,就把手挪开。 请你把感觉告诉我…… 同学们,你们谁知道我们人是靠什么来呼吸吗?(是肺) (板书:肺和呼吸) (3)我们这节就一起来研究肺和呼吸的问题,那对于我们的呼吸问题,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师生交流,根据问题有目的的进行下一步教学。) 2.教学呼吸的意义

优质课教案 障碍跑——张淑环

初中《体育与健康》障碍跑教案 执教:张淑环 教材障碍跑学习阶段:水平四执教班级初一.七学生人数:56授课地点:田径场 教学目标1、学习通过障碍时的技巧,丰富过障碍的方法。 2、善于发现不同障碍物对跑速的影响,提高障碍跑技巧。 3、在障碍跑练习中克服畏惧心理,逐步提高自信心;积极参与小组竞赛,增强集体荣誉感, 促进和谐的同学关系。 重点增强学生自尊和自信难点影响障碍跑接力的多方因素 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及要求 练习 次数时间 激发兴趣活跃情绪1、体育委员整队,检 查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内容与要求 1、教师到位 2、师生问好 3、宣布内容 提出要求 1、集体整队 2、师生问好 3、听老师讲 解 四列横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精神饱满, 注意力集 中,积极投 入本课学 习。 1---3 分钟 1、花样跑 2、穿越丛林游戏 1、组织学生 进行花样跑 2、讲解并组 织游戏 1、在老师的 语言提示和 音乐的伴奏 下进行花样 跑 2、积极参与 游戏 跑操队形1、队伍整 齐,步伐一 致 2、积极参 与到游戏 当中 2-3 次5--7 分钟 自主探究合作障碍跑: 障碍跑是一种不规则的 跑,是在快速跑中运用合 理的方式、方法越过若干 个障碍的运动项目。越过 障碍物的方法基本有“跑” “绕”“钻”“跨”“跳”。 能有效的发展学生速度、 灵敏等身体素质,培养学 生的勇敢顽强果断的心理 品质,培养团队协作勇于 竞争和集体主义精神。 学生自主探究根据老 师说到的方法去穿越老师 提供的障碍跑道。 1、讲解障碍 跑的概念,及 穿越障碍物 的方法 2、引导学生 开动脑筋,设 置不同的固 定人体障碍。 3、小组展示 创设成果,评 出最具有创 意的小组 4、根据自己 提供的器械 去完成障碍 跑。并观察学 生的动作 1、认真听老 师讲解。 2、学生认真 根据老师提 供的信息和 同学们小组 讨论探究,设 置人体障碍 跑。 3、大胆创 设,积极展示 4、认真思考 以什么样的 姿势能快速 的穿越跑道 到达终点。 # # * * 1、积极参 与到小组 讨论中去, 认真研究 不同人体 障碍的设 置方法。 2、注意安 全,不要急 功近利。 2-3 次 10-15 分钟

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细胞呼吸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生能说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2)学生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原理和过程 (3)学生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4)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生理童义。 二、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通过与同学和老师的讨论活动,学会与人交流,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关系,渗透生命活动不断发展变化以及适应的特性,逐步学会自觉地用发展变化的观点,认识生命。(2)学生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生命科学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 二、教学难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及本质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有氧呼吸 一、导入 之前我们学习过能量,那么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是什么?ATP的合成需要哪些条件(酶、原料、能量)?其中能量的来源有哪些?(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硝化细菌的化学合成作用),细胞呼吸在哪里发生,又是怎

样进行的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细胞呼吸。通过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过程 教师: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是什么,指的是人体从周围环境吸入空气,利用其中的氧气,同时呼出二氧化碳的,这是一个气体交换的过程。细胞呼吸指的是什么,它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请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学生:细胞呼吸就是细胞内进行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介绍细胞呼吸其实就是糖的氧化。Ppt展示光能—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细胞呼吸--将能量释放供机体利用,根据有无氧气的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说明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这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主要形式。 教师:结合木头的燃烧的过程,它是一个较剧烈的化学变化,在高温下发生产生光和热,细胞呼吸是在常温下进行的,所产生的能量有相当一部分是储存在ATP 中,其余的则变成热能释放出去。比较细胞呼吸的过程,总结两者的共同点都是糖的的氧化过程, 教师:提问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 学生:线粒体 教师:PPT展示线粒体结构模型,带领学生一起回顾线粒体各部分结构,细胞呼吸主要是在线粒体中发生的,所以称其是动力车间。 教师:细胞呼吸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让学生阅读书本P73-74,然后请同学回答哪三个阶段及相应的场所。 学生:阅读并回答三个阶段及场所。 教师:解释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过程,并书写每个过程的方程式,和同学一起来配平方程式,对[H]进行解释,它是一种脱氢酶的辅酶,其实就是脱氢酶脱下的氢然后给它拿着,待会给第三个环节利用,NADH是还原型的,NAD+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降解阶段。(糖酵解) a. 发生部位:细胞质基质。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4.2肺和呼吸教案-附知识点梳理

课题肺和呼吸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人体呼吸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气体和呼出气体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搞明白呼出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难点:知道呼吸器官的具体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板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老师带同学们测量了一下自己的呼吸和心跳,现在还记得我们的心跳数量和呼吸次数了吗?我们的心跳测量我们是可以直接测量心跳也可以测量我们的脉搏,那老师像问大家,当时我们是怎样测量我们的呼吸次数的。我们是据算我们的腹部起伏次数的,一起一伏算一次。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一下我们的肺。打开书本肺和呼吸 二、学习新课 1、呼吸到底是个怎样的过程呢?仅仅是吸气和呼气吗?那我们吸进去的是什么,呼出来的又是什么。 2、呼吸包括三个肺通气、肺换气以及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3、我们呼吸就是简单地把气体吸进去,然后就没事似的又出来了?有没有什么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知道是吸进去的是氧气然后就变成了二氧化碳。就是氧气变成了二氧化碳。 4、既然空气并不是闲着没事从鼻子进去什么没做又出去了,它肯定需要经过一些我们的器官对不对。 5、那大家知道进入我们鼻子或者口腔里的空气都经过哪些器官呢?我们从上往下依次看,首先就是我们的“鼻子”,这里的鼻子我们把它叫做“鼻腔”然后顺着我们的嘴巴进入到我们的颈部,这里我们叫做“咽喉”。然后依次就是气管最后进入到我们的肺部,当然前面有还有很多支气管。 6、打开书本49页,我们来做一个简单小实验。准备两个塑料袋,一个就是收集空气,另一个我们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然后每个小塑料袋,倒入等量的具有魔力的水,然后请两个同学帮忙摇晃震荡这两个塑料袋。观察一下两个塑料袋看一看两个袋子里液体有什么变化。——有一塑料袋里的液体变浑浊。因为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我们呼吸时,吸进去的是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去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并且我们的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师:对于呼吸问题大家想知道些什么? 生思考说说 师:大家刚才提出的问题又多又好,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哪怎样才算呼吸一次呢? 生:一吸一呼 师:我们知道呼吸是一个吸气再呼出的过程,(出示模型演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呼出的气体和吸进的气体是一样吗? 生:吸进的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板书:吸进空气)呼出的应该是二氧化碳(板书:呼出二氧化碳)

跑操教案精编版

省海中田径模块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2013 年9月1日学习内容田径:耐久跑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跑操的动作要领,做到队伍整齐,节奏准确,步伐 一致。 2、通过跑操,提高学生心肺功能,增强体质。 3、培养学生集体精神,班级荣誉感。 课时教学内容课时目标 1、观看跑操录象,整队(跑操队型) 2、跑操练习①原地摆臂练习②原地跑 操练习 3、短距离行进间跑操①每排、每路、集 体练习 4、短距离行进间跑操①集体练习 5、400米集体练习①每排、每路、集体 练习 6、行进间听音乐跑操 7、部分方阵听音乐集体跑操 8、年级集体听音乐跑操1、了解跑操动作方法、及跑操意义, 整好队型,6路纵队,女前男后。 2、要求抬头,挺胸,半摆臂。摆臂协 调,节奏准确。 3、节奏一致,对个别节奏不准确的个 别指导。 4、要求跑的节奏与口令相符。 5、要求跑操节奏一致,精神饱满。 6、与音乐节奏一致。 7、控制班级前后距离7米。 8、控制班级与班级前后距离7米。 考核评价(比赛) 内容方法标准 800米/1000米年级间跑操比赛按年级男女分别测试 或比赛 按高中各年级评分细则 或按跑操要求

高一年级2013 年9 月第一节课教者吴斌教学内容耐久跑:跑操练习 教学目标1、了解跑操的动作要领,观看跑操录象,学生乐于跑操。 2、了解跑操的作用和意义。 3、培养学生班级荣誉感。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1、体委整队了解体育课课堂常规,观看跑 操录象,整队(跑操队型)。 2、学生按跑操队型战位,要求六路纵队,按高矮站立,女前男后。 3、学生了解跑操动作方法、及跑操意义。1、教师组织学生观看录象。 2、组织学生按跑操队型整队。 安全事项场地平整 场地器材场地一块练习密度: 25%% 心率预计:130左 右次/分 课后小结1、新生到校第一节体育课,跑操只是看了一次录象,学生只是通过录象在脑海中有过初步的印象。

啦啦操教案二

啦啦操教案二(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2、徒手操 ①头部运动 ②肩部运动 ③体转运动 ④腹背运动 ⑤弓步压腿 ⑥侧压腿 ⑦膝关节运动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要求:认真练习,动作规范。 组织:四列横队听口令练习 教法: 1、教师用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 2、口令提示完成动作要点 要求: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及要求,集中注意力练习。 基本部分3 一、复习啦啦操32个基本手位 二、学习一级花球舞蹈啦啦操预备节及第一 至第四个八拍操化内容 预备造型: 预备:左手扶臀,右臂侧平举,两腿屈膝外 开右脚点地,面向一点。 手臂动作:1—4拍双臂成下V; 5—7拍向上成V;8拍双手握持 花球于胸前,两腿并拢站立。 步法:1—4拍脚上前锁步; 5—7拍双手开立;8拍双腿跳成并 步。 手型:握花球。 面向:1点。 第一个八拍: 手臂动作:1—3拍手臂垂于大腿前方;4拍 成上H; 5—8拍双手抱于胸前,成上V,两 拍一动。 步法:1—3拍右、左、右脚依次前上步;4 拍并步提踵; 教法: 1、教师口令及动作提示 2、学生迅速做出手位 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技术要点: 1、花球啦啦操的所有动作均为握拳抓花球 2、姿态要求含胸,大臂体前夹紧 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 ××××××× ××××××× ××××××× ▲

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呼吸》教案

细胞呼吸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理解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细胞呼吸的重要意义,知道生物从无氧呼吸到有氧呼吸的进化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概念,让学生综合、归纳两个总反应式,分析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细胞呼吸过程的学习,了解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有能量变化,细胞呼吸与外界环境相联系,很多生物具有相同的细胞呼吸过程,从而树立事物普遍联系、个性与共性辩证统一和进化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2)呼吸作用的意义。 2.教学难点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 三、教学时数 本节内容需要约2课时完成。第一节为探究活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第二节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概念及细胞呼吸原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实例。本节讲述第二课时。 四、教学用具 要求学生合上课本,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和学生合作讨论、共同探究有关细胞呼吸的知识为主,以有关PPT课件为辅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参与完成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的比较表格,进行教学反馈与调整。 五、教学方法 结合PPT课件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 六、学法指导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和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来理解细胞呼吸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释放与转移。注意细胞呼吸过程的两个或三个阶段的反应物、生成物、释放能量的多少及条件,注意整个过程的物质变化和能量的释放与转移,以及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过程中在这些方面的异同之处。 七、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生活中的食物图片,提出问题:回顾旧知识 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2:生物体生命活动中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质是什么? 3: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大家知道,有机物在体外燃烧可以释放出其中的能量。那么,有机物中的能量在体内怎样才能释放出来呢? (回答:有机物必需分解才能释放其中的能量。) 如同我们生活的环境一样,细胞要生活在常温常压下,这就意味着在细胞内葡萄糖不可能通过燃烧释放出能量。在细胞中应该有一个类似葡萄糖燃烧的过程,可以将葡萄糖分子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但又不伤及细胞。又由于生命活动是持续不断的,需要葡萄糖将储存的能量逐步地、缓慢地释放,随时被细胞利用。这就是细胞的呼吸作用。也叫做细胞呼吸。 (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二)细胞呼吸的类型 1:有氧呼吸 (1)主要场所:线粒体 (2)过程 请观察,第一阶段的变化 提问:这个阶段的物质变化是什么?(回答:一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少量的还原型[H]和少量ATP。)提问:这个阶段的能量变化是什么?(回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提问:这个阶段在哪儿进行?(回答:细胞质基质。)

《肺与呼吸》教案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49-51页的内容即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第2课《肺和呼吸》。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和呼出大量二氧化碳,了解人体呼吸系统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和作用;2)会做有关实验,会选择一定的方法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运用学过的知识验证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2)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了解吸烟有害健康,了解保护呼吸器官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人体中肺的结构、位置与功能,建构呼吸需要多 个人体器官形成系统共同作用的概念。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认识人体内气 体交换的意义。 四、教具准备 石灰水、塑料袋、水槽、吸管、玻璃杯、气球、软尺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体验憋气活动。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泳吗?游泳时我们需要不断的不断的干什么呢?(憋气和换气) 师:那现在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名字叫“你能憋多久?”游戏内容是:先深吸一口气,然后用手捂住嘴巴和鼻子停止呼吸,估计一下你能坚持多久?尝试一下。 2、交流体验的感受。 师:请同学们说说憋气时的感受。 师:(提出问题)呼吸与哪个内脏器官有关呢? 设计意图:从同学们都喜欢的一个运动——游泳出发,有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为下一环节认识呼吸器官做铺垫。 (二)认识呼吸器官 1.师:我们人体不停地进行着呼吸。你们认为在呼吸时,空气要进入我们的哪些器官?我们身体有哪些器官属于呼吸器官呢?它们是怎样进行呼吸活动的呢? 学生讨论。(人体的器官有鼻子、喉、肺、气管、支气管等) 2.组织学生看教材第50页中的插图,进一步认识呼吸器官。注意:嘴不是呼吸器官。 3、师:大家通过观看插图,对自己的呼吸器官有了一定的了解,你们能在自己身体上找到它们的位置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