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设计学》-利用互联网资源简述青霉素类药物的作用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20.2) 《药物设计学》

主讲教师:李月明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利用互联网资源,简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类药物的设计

2.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通过共价键方式与靶标相作用的药物,指出其

作用靶点、临床用途及副作用。

3.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拟肾上腺素类药物,论述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

4.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类药物,简述化合物的开发

过程,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临床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5.简述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类药物的开发特点及相关成果

6.简述硝苯地平的开发过程、构效关系、制备工艺及临床用途。

7.简述肽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举三到四个实例即可),并简述对肽骨架进行修饰

的常用方法。

8.指出卡托普利的作用靶标、与靶标的作用方式,并简述卡托普利的开发过程及

临床用途。

9.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COX-2的选择性抑制剂,指出其与靶标的作用方

式,并指出其临床用途及注意事项。

10.利用互联网资源简述青霉素类药物的作用原理。

11.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指出其结构

的共性和不同之处,其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用途。

12.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叶酸类抗代谢药物,指出其作用靶标、药物与

靶标的作用关系及其主要的临床用途。

13.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嘧啶类抗代谢药物,指出其作用靶标、药物与

靶标的作用关系及其主要的临床用途。

14.试论类药性判断及其在新药研发中的关键作用。

15.简述组合化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在新药创制中的作用。

16.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实际案例,通过这些案例说明如何进行基于片

段的药物设计。

17.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前药案例,并说明这些前药设计的设计思想、

在体内的活化方式以及与母体药物相比的改进之处。

18.利用互联网资源,查询三到四个神经氨酸酶的抑制剂,说明这些药物与靶标之

间的作用方式、药物的设计理念以及这些药物的临床用途。

19.利用互联网资源,从正反两方面简述类药性判断在新药创制过程中的作用。

20.利用互联网资源,简述组合化学技术在新药创制过程中的作用。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利用互联网资源简述青霉素类药物的作用原理

一、简介

青霉素是指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

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

青霉素又被称为青霉素G、peillin G、盘尼西林、配尼西林、青霉素钠、苄青霉素钠、青霉素钾、苄青霉素钾。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是β-内酰胺类中一大类抗生素的总称。但它不能耐受耐药菌株(如耐药金葡)所产生的酶,易被其破坏,且其抗菌谱较窄,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效。青霉素G有钾盐、钠盐之分,钾盐不仅不能直接静注,静脉滴注时,也要仔细计算钾离子量,以免注入人体形成高血钾而抑制心脏功能,造成死亡。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由于β-内酰胺类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而人类只有细胞膜无细胞壁,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除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外,在一般用量下,其毒性不甚明显.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但其青霉素类抗生素常见的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发生率最高可达5%~10%,为皮肤反应,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最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的发生率最高。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对本品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亦能引起休克。注入体内可致癫痫样发作。大剂量长时间注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如引起抽搐、昏迷等),停药或降低剂量可以恢复。

使用本品必须先做皮内试验。青霉素过敏试验包括皮肤试验方法(简称青霉素皮试)及体外试验方法,其中以皮内注射较准确。皮试本身也有一定的危险性,约有25%的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人死于皮试。所以皮试或注射给药时都应作好充分的抢救准备。在换用不同批号青霉素时,也需重作皮试。注射液、皮试液均不稳定,以新鲜配制为佳。而且对于自肾排泄,肾功能不良者,剂量应适当调整。此外,局部应用致敏机会多,且细菌易产生抗药性,故不提倡。

二、分类

按其特点可分为:

青霉素G类:如青霉素G钾、青霉素G钠、长效西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