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精
- 格式:ppt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40
4.10.2 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导学案编写:夏茂胜审核:廖肃清日期:班级:姓名:组别:组号:一、【学习目标】——明确目标,有的放矢1、知识目标: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理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理解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热爱家乡、关心家乡的主人翁意识;树立科学精神、提高创新意识、增强争做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个人、家庭要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性及措施【学习难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自学案】————把握基础,夯实基础(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1)(2)地位:,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必须坚持和贯彻的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要求:。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要求:。
(3)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
要求:。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要求:。
问题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重要性:(2)措施: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重要性:(2)措施: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重要性:(2)措施: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1)重要性:(2)措施: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措施:三、【探究案】————理解运用,探究提高材料一:国务院2009年12月3日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国三大三角洲之一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指出,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第十一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二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案设计青州实验中学朱艳芬一、教材分析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旨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高中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将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角色,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
课程标准对本框的基本要求:阐明科学发展观的含义;说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理解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二、学习目标分析(一)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后果。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问题。
结合典型事例,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二)能力目标(1)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要求的理解能力(2)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信念(2)树立追求真理、热爱科学、尊重规律的科学的精神。
(3)增强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
三、学习重难点重点:全面准确地理解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难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四、学情分析学生在上节课已经掌握了我国的小康社会是总体小康,是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那么引导学生如何才能够建设全面的小康呢?五、教学方法分析1.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导学案的内容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案,课内探究案,课后拓展案。
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案课题10.1又好又快科学发展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②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③了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过程与方法①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②能初步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自己生活与发展问题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尊重规律②增强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③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习惯教学重点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教学难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综合探究法板书设计背景-问题-探究-结论-验证-探究-拓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作业练习导入新课多媒体:组图——经济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浪费问题:有人说“经济发展了,社会就进步了”,结合材料反映的问题,你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开始新课1、科学发展观自主探究:根据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四个“看不见”总结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材料体现科学发展观昔日的“穷沙洲”变成今天的百强县,靠的是什么?第一要义张家港巨变的最终受益者是谁?为什么?核心张家港的发展体现的是怎样一种发展模式?基本要求四个“看不见”是如何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2、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学生活动1:联想集团:以创新构筑竞争优势问题:结合联想案例,谈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意义设计意图:感受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学生活动2:①漫画:给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换枕木②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对比;③表格:三大产业在各国GDP中所占的比重④GDP增长过程中的能源和资源消耗状况问题:②③④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国家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漫画理解我国粗放型增长方式所付出的代价,以此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通过后三个问题理解“三个转变”注意问题:这是本课的难点问题,理论性强,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快是快了,但是不好,因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会直接影响到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必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又好又快科学发展一、学习目标:1、了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2、理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宏观要求。
二、学习重难点: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基础知识梳理——基础落实,步步赢(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
2.内涵(1)第一要义是。
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核心是。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基本要求是。
(4)根本方法是。
(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提高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要坚持走道路。
2.加快转变经济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道路。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道路。
4.加强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必须把建设资源型,环境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5.推动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全面振兴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四、问题探究——学会思考,开启智慧之门【情景探究一】小明家的故事情景一:小明的爸爸是在一家生产MP4的企业里工作,这天爸爸回来说他们厂生产的新款MP4在国外展出时给查封,人家还要告他们专利侵权。
思考一:小明爸爸单位的MP4为什么会被查封?要想避免这种情况以后应该怎么办?情景二:最近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的情况都不景气,可是小明妈妈所在的企业的生意却依旧很红火。
《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探究式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基于案例、基于情景、基于问题”的理念,坚持“三贴近”原则,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使他们在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同时,更加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要为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五个措施;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分析经济数据解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两个探究活动以互相讨论、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感悟经济生活的过程中树立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为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难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教学方法1、教法:情景---问题探究法:情景导入、问题探究、能力构建、情感升华。
讨论法讲授法2、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略充分利用信息资料,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
讲授新课探究一:认识科学发展观问题将“世界第一天坑”改为“世界第一垃圾场”,你同意吗?说明理由如不同意,有何见解?说明理由(互相讨论、合作探究协作意识代表发言)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多媒体显示图片学生自己在比较中在感悟中在体验中形成对知识的认知,当然此认知不是很理性,从而引出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主要由教师讲授由于教材简要谈到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因此探究一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完毕后简要谈谈必要性即“为什么”的问题,也可培养学生思维的分散性。
探究二:落实科学发展观问题以上材料(略)给我国建设有什么启示?(分组思考、自主探究独立意识自愿发言或点名发言)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学生在分析材料中形成对知识的认知。
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案第一章:科学发展观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特点理解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意义1.2 教学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定义和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特点和意义科学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区别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学发展观的定义、特点和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科学发展观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1.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应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课堂测试:设计相关题目,测试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掌握程度第二章:又好又快发展的内涵与要求2.1 教学目标理解又好又快发展的内涵和特点掌握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和条件了解又好又快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又好又快发展的内涵和特点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和条件又好又快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应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又好又快发展的内涵、要求和条件案例分析法:分析又好又快发展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2.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又好又快发展的理解和应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课堂测试:设计相关题目,测试学生对又好又快发展的掌握程度第三章:科技创新与又好又快发展3.1 教学目标了解科技创新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和方向理解科技创新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3.2 教学内容科技创新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科技创新的主要领域和方向科技创新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科技创新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和主要领域方向案例分析法:分析科技创新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科技创新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课堂测试:设计相关题目,测试学生对科技创新与又好又快发展的掌握程度第四章:人力资源开发与又好又快发展4.1 教学目标理解人力资源开发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和策略了解人力资源开发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4.2 教学内容人力资源开发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和策略人力资源开发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力资源开发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和主要方法和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人力资源开发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4.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人力资源开发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课堂测试:设计相关题目,测试学生对人力资源开发与又好又快发展的掌握程度第五章:环境保护与又好又快发展5.1 教学目标理解环境保护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环境保护的主要方法和策略了解环境保护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5.2 教学内容环境保护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环境保护的主要方法和策略环境保护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保护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和主要方法和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环境保护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5.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环境保护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课堂测试:设计相关题目,测试学生对环境保护与又好又快发展的掌握程度第六章:优化产业结构与又好又快发展6.1 教学目标理解优化产业结构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方法和策略了解优化产业结构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6.2 教学内容优化产业结构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方法和策略优化产业结构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优化产业结构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和主要方法和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优化产业结构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6.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优化产业结构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课堂测试:设计相关题目,测试学生对优化产业结构与又好又快发展的掌握程度第七章:区域协调发展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7.1 教学目标理解区域协调发展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方法和策略了解区域协调发展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7.2 教学内容区域协调发展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方法和策略区域协调发展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区域协调发展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和主要方法和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区域协调发展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7.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区域协调发展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课堂测试:设计相关题目,测试学生对区域协调发展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掌握程度第八章:改革开放与又好又快发展8.1 教学目标理解改革开放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改革开放的主要方法和策略了解改革开放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8.2 教学内容改革开放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开放的主要方法和策略改革开放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改革开放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和主要方法和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改革开放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8.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改革开放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课堂测试:设计相关题目,测试学生对改革开放与又好又快发展的掌握程度第九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又好又快发展9.1 教学目标理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方法和策略了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9.2 教学内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方法和策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和主要方法和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9.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课堂测试:设计相关题目,测试学生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又好又快发展的掌握程度第十章:强化国际合作与又好又快发展10.1 教学目标理解强化国际合作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强化国际合作的主要方法和策略了解强化国际合作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10.2 教学内容强化国际合作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强化国际合作的主要方法和策略强化国际合作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强化国际合作在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作用和主要方法和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强化国际合作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10.4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强化国际合作与又好又快发展的相互关系,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课堂测试:设计相关题目,测试学生对强化国际合作与又好又快发展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特点:重点关注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以及如何将科学发展观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政治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课前预习了解二、完成课后习题二、教学课题1.知识目标①理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②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③了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标①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②能初步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自己生活与发展问题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尊重规律②增强节约意识和忧患意识③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环保行为习惯三、教材分析本框题包括两目,分别讲述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依据:科学发展观本身的重要性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难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据:教材的重要内容,但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四、教学方法教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学法:探究学习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百度视频】[山东]前三季度经济观察:一加一减凸显科学发展:/GB/150716/156856/158298/16100333.html多媒体:组图——经济增长;环境恶化、资源浪费问题:有人说“经济发展了,社会就进步了”,结合材料反映的问题,你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二)开始新课一、科学发展观【百度搜索】“弘扬张家港精神争创科学发展新辉煌”:/GB/150716/152579/152589/11979347.html自主探究:根据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四个“看不见”总结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材料体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发展昔日的“穷沙洲”变成今天的百强县,靠的是什么?张家港巨变的最终受益者是谁?为什么?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张家港的发展体现的是怎样一种发展模式?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四个“看不见”是如何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设计意图:通过表格,结合实例,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同时锻炼学生提取信息、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问题: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相对陌生,完成表格之后还应该多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一些实例,更有利于增强学生懂得坚持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科学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基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好、越来越快。
本文将从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科学技术的应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探讨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首先,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是科学发展又好又快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科学研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倡导多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动科学发展。
跨学科合作可以将多个学科的优势整合起来,提高了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现代科学注重实验研究,通过精确的实验设计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可以获得准确的数据和可重复的结果,进而推动科学研究的进程。
此外,计算机模拟和数值计算等方法的广泛应用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科学研究的效率。
其次,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实际应用,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得人类可以对生物体进行基因的精确操作,这个技术的应用使得科学研究在生物医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另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科学研究的结果可以更快速地传播和交流,科学家们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和分享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再者,科学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科学的发展使得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例如,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工业生产过程更加高效、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另外,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医学的进步,使得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医疗技术也不断提高,有效地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延长了寿命。
此外,科学的发展还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创新、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等诸多方面的提升,使得科学的发展更加迅猛并且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
我们期望科学的发展能够不断推进,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