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支持下的三峡库区高切坡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1
- 格式:ppt
- 大小:6.01 MB
- 文档页数:9
3S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王志旺;李端有
【期刊名称】《长江科学院院报》
【年(卷),期】2005(022)005
【摘要】我国滑坡灾害分布广泛且发生频繁,提高滑坡灾害动态监测技术的水平对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常规监测手段落后,须耗费大量的人力,并且难以及时取得滑坡体临滑前期的先兆信息,往往难以达到预警的效果."3S"技术作为一项快速、经济的新技术,在大面积的滑坡灾害动态监测研究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分析了应用"3S"技术进行滑坡灾害动态监测的基本思路及若干关键技术问题.
【总页数】4页(P33-36)
【作者】王志旺;李端有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长江科学院,岩土力学与工程水利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10;长江科学院,岩土力学与工程水利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556;TV698.1
【相关文献】
1.滑坡监测系统在北长山岛山后村山体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J], 周航;刘乐军;王东亮;李萍;高伟;周庆杰;杨庆乐
2.测氡技术的工程地质应用及其在三峡库区滑坡监测中的应用展望 [J], 魏彪;王开
成;冯鹏;贾文懿
3.三维激光扫描在滑坡监测工作中应用中的分析 [J], 黄威
4.三维激光扫描在滑坡监测工作中应用中的分析 [J], 黄威
5.深孔位移传感器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J], 吕飞飞;侯云凯;张南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S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水利行業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行业,水利行业的发展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视。
随着信息化在各行各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水利行业信息化势在必行,在水利行业中推广3S技术,就是解决途径之一。
这里的3S技术主要是指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遥感(R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及单独系统而言可组成3S系统。
其中GPS技术的作用在于将地球上任意地点三维坐标和载体运行速度记录下来,以实现准确时间信息的推算;RS技术的作用在于通过信号的接收和记录,然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验证,最终实现资源和环境动态的监测;GIS技术的作用在于采集、存储、分析、查询和处理空间数据。
标签:3S技术;水利工程;3S技术应用1 3S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十分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S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现代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 水利测绘中3S技术的应用(1)利用GPS定位系统定位精度高、实时定位速度快、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等优点,可以实现平面控制测量、放样测量、高程测量等;(2)RS和GPS相结合进行空中三角测量、估算空三加密精度、全野外碎部点采集、数字高程模型生成和编辑、数字正摄影像生成、正摄影像测图和数字线化图编辑并生成线划图,然后进行野外补调,最后编辑生成最终的线划图,并转换成Auto2CAD的DWG格式的图形文件;(3)利用GIS技术实现部分水利工程测绘成果的信息化管理,建立测区的三维地面模型DTM。
1.2 水资源生态环境管理中3S技术的应用水资源生态环境管理是指对含有丰富水资源的环境进行系统性水资源管理的过程,3S技术作为现时代较为先进的监测技术,理应被广泛应用在水资源生态环境管理中,如用于河流水质及水量、湖泊水质及水量和水库水质及水量等监测。
水利工程测量中3S技术的应用探讨摘要:在我国的水利工程测量中,需要用到较多的先进科学技术,辅助施工人员进行水利施工,以提升我国水利施工技术水平,并减少我国水利施工中的安全质量问题。
目前,我国的3S技术在水利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为我国的水利施工贡献了较大的力量。
本文对水利施工测量中的额3S技术进行论述,并对其在我国的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提升我国的水利测量技术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水利工程来测量;3S技术;动态监控随着我国水利施工与科学技术的不断结合,3S技术在工程测量应用中越来越广泛,已经发展成为水利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水利施工中因为河流等的限制,人们无法深入到河流湖泊中对河道等进行测量,这时就需要我国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进行辅助,从而促进水利施工的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3S技术在水利施工中具有测量精准、应用范围广、抗干扰、使用方便、精确度较高等优点,这些都是人工测量无法完成的。
另外,3S技术是多种技术的结合,既有对相关信息的采集、处理,又有对信息的传播与应用,是对信息的综合处理。
1.3S技术的含义与特点3S技术,是对RS、GIS、GPS的总称,RS是遥感技术,GIS是地理信息系统,GPS是全球定位系统。
3S将对空间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各工作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对某一物体的精确的定位,获取其空间信息,并对其所处的空间进行分析,并实现对信息的传输等处理。
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与通信系统进行的一种技术,不用直接接触目标,而是通过传感设备,实现对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处理,并进行信息的识别与分类。
通过在地球不同高度上的传感设备,对地球上的电磁波进行收集与加工,包括地球上各种物体反射或者发射的电磁波,再进一步使用特殊的方法对信息进行解读,从而应用在科学研究的各个过程。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主要是研究各种空间数据,并建立在各种地理图形的基础上,将各种空间数据录入在计算机系统中,对信息进行解读、编辑、储存,以便于日后的信息查询与显示应用。
“3S”技术水利应用摘要:“3S”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技术GIS、以及全球定位技术GPS的统称。
“3S”技术在水利行业中广泛地应用于水资源调查、生态环境管理、旱情监测、灌溉面积监测与规划、水环境评估、防洪减灾、水土保持、河口与河道及河势演变动态监测、水利工程选址、水库库容与湖泊动态变化监测、水库移民等方面的工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3S”水利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将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具有海量数据存储功能、网络功能、地理信息建模功能和无线通讯功能的3S集成系统。
关键词: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技术GIS全球定位技术GPS水资源调查.概述:RS(遥感技术)是指从远距离高空及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利用光学或者电子光学(称为遥感器或波探测仪器)通过接收地面反射或接收的电磁波信号,并以图象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经过信息处理、判读分析与野外实地验证,最终服务与资源勘测、环境动态监测与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
是过摄影或扫描、信息响应、传输和处理,研究地面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与环境的相关关系等宏观规律的现代科学技术。
广泛应用与农业、林业、地质、地理、海洋、水文、气象、环境监测、地球资源勘探及军事侦察等各个领域,70年代开始用于水利。
GIS(地理信息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支持下对信息进行采集、存贮、查询、综合分析和输出,并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的综合性技术的空间信息管理信息计算机系统,是分析与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等地理环境有关问题的通用技术。
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评估、区域发展规划、公共实施管理、交通安全等领域。
目前在水利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GPS是一种可以定时与测距的空间交汇的导航系统,通过接收卫星信息来给出(记录)地球上任意地点的三维坐标以及载体的运行速度,同时它还可给出准确的时间信息,具有记录地物属性的功能。
因其提供全天候实时、高精度三维位置、速度及精密的时间信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陆地、海洋、空间与航天领域各类军用与民用目标的定位、导航与精密测量,尤其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地壳运动监测、工程变形监测、资源勘测、地球动力学等应用更加广泛,90年代后始应用与水利行业。
探讨水利工程测量中3S测量技术的应用刘润强摘要:水利工程测量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工作,传统选线方法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对水利工程的发展有所制约。
本文就空间信息处理中常用的3S( GPS、RS、GIS)技术及其特点进行了简述,着重讲述了3S 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这一方面的内容,希望以此来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3S技术1引言我国水利工程在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这与中国科技的推广和经济文化的支撑密不可分。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我国水利方面要求更高。
水利工程测量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水利工程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投资和运行的可靠性,水利工程测量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
2 3S技术及其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3S技术是由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组成。
作为3个空间信息处理系统,它们各自在空间信息管理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能够独立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同时,它们所能解决的问题之间存在着许多联系,各有其独特的功能特征。
如果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可以解决水利工程中遇到的空间数据更新问题,提高水利工程测量的效率和质量。
3S 技术如图1所示。
图1 3S 技术示意图2.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GIS技术作为一种有关空间数据管理、空间信息分析及其传播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GIS技术将图形管理和数据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突破了图形系统和数据库各自原有的局限,并且融合了两者的优势,在测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测绘中,运用图形管理可以将地面上的物体和各种地貌的具体位置在图上准确地表示出来,但是却很难将地面上地物和地貌的属性表示上去,而对这些标示属性数据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就会更加困难;数据库系统虽然可以保存并管理这些标示属性的数据,对其进行查询和统计分析,但是却很难做到将这些标示属性的数据表示在图中。
GIS作为一种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了图形管理和数据管理这两者的优势,使得水利工程测绘工作更加快速的进行。
基于“3S”技术的三峡库区森林景观动态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森林资源被破坏和削弱,导致生态环境退化、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问题不断发生。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森林景观的保护和管理。
三峡库区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建设区域,森林景观的变化对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随着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的发展,三维数字地球建设成为现实,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和应用需要基于“3S”技术进行。
因此,开展基于“3S”技术的三峡库区森林景观动态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3S”技术,研究三峡库区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规律,探索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为保护和管理森林景观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三峡库区森林景观现状分析。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获取三峡库区森林景观的现状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
2. 森林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通过对三峡库区森林景观的历史数据和现状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并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
3. 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探究三峡库区森林景观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分析其互动关系和相互影响。
4. 森林景观保护和管理方案研究。
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三峡库区森林景观保护和管理的建议和方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主要采用卫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3S”技术,以及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统计学方法,对三峡库区森林景观进行动态变化分析和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的开展,有助于深入了解三峡库区森林景观的现状和动态变化规律,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研究还将推动“3S”技术在生态环境和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基于3S技术的数字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法探讨研究作者:司大刚李风贤(等)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14期【摘要】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滑坡地质灾害较严重。
本文根据3S 技术在滑坡地质灾害监测中可起到的不同作用,结合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所需要的其他信息,将3S技术融入数据获取与提取、空间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动态监测等方面,构建出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为兰州地区的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提供数字支持,是监测预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更好地为防治工作服务。
【关键词】3S;滑坡;监测预警0 引言我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是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制约着地质灾害多发地区的经济发展。
据国土部门调查统计,目前,兰州地区共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4800多个,已经威胁到60余万人口的安全,是我国地质灾害在人口密集区最集中的城市[1],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其中滑坡占到近三分之一。
近年来,兰州地区不同规模的滑坡地质灾害频发,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急需构建可靠、有效的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1 3S技术在滑坡监测预警中的应用目前,滑坡监测方法常用的主要有宏观地质监测法、简易监测法、设站观测法、大地精密测量法、仪表监测法和自动遥测法等[2],但这些方法存在内容单一、精度低、工作量大、时效性差等各种不同程度的缺点,滑坡监测技术的新发展应运而生。
要克服以上缺点,建立准确及时的监测预警系统需要实时有效的监测手段提供技术支持,而GPS能够实时、快速的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尤其是北斗导航系统和CORS系统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测绘工作的精度、速度和效率;RS可以实时、快速的提供大面积地表物体及其环境的几何与地理信息及各种变化,高分辨率和多源遥感图像融合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图像的解译能力、图像判读的可靠性和数据分类和目标识别的准确性;GIS可作为多源时空数据的综合处理和应用分析的平台,云GIS的发展改变了用户传统的GIS应用方法和建设模式,以更友好的方式,低成本、高效率地使用地理信息资源。
3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与监测中的应用摘要:在水利工程测量与监测中,3S技术可以通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手段获取水文数据和参数,并进行实时监测。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构建水文模型,预测水文变化。
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分析和处理,并提高信息管理和处理效率。
3S技术在测量和监测中的应用,不仅为水利工程设计和规划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也为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水利工程;3S技术;动态监测一、引言水利工程是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关键设施,在其中测量和监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在水利工程测量与监测中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3S技术获取水文数据和参数,并实时监测水文变化,可以为水利工程的设计、规划和运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同时,3S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提升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能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3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与监测中的应用。
二、3S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3S技术是指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三项技术的综合应用。
它们通过搭建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分析的平台,实现了对地理空间信息的全面认知和综合利用,对于水利工程测量与监测具有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是通过处理各种传感器或探测器搭载在航空器、卫星等载具上,获取地球表面及其大气、水文、地质等信息的技术。
它可以远距离获取大范围的水文信息和参数,如地面覆盖类型、植被覆盖度、土壤含水量、水面面积、水深、水色等,为水文模拟和水利工程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遥感技术有多种手段,如光学、雷达、微波、红外等技术,每种手段都有其优势和适用范围。
光学遥感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又区分为可见光遥感和红外遥感。
它们可以提供丰富的地表信息,如植被覆盖情况、土地使用状况等。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定位系统,它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确定接收器的位置和速度。
3S技术在水利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分析发布时间:2023-02-28T03:35:23.19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10月第19期作者:易安敏[导读] 所谓的3S技术,就是GPS、GIS以及RS技术,在水利地质勘查工作中,三者具备的优势以及缺陷各不相同易安敏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分院云南昆明650000摘要:所谓的3S技术,就是GPS、GIS以及RS技术,在水利地质勘查工作中,三者具备的优势以及缺陷各不相同。
本文将以灵活应用3S技术为主要目标,浅谈3S技术在水利地质勘查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3S技术;水利地质勘查;应用引言:3S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拥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各技术单独进行应用,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想要进一步推动3S技术的发展,就必须要合理规划3S技术的有效应用方式,并且将三者进行灵活结合。
1 3S技术概述1.1GPS所谓的GPS技术,就是全球定位系统。
该技术的运行基于卫星提供的无线电测试定位以及导航系统等[1]。
该系统在进行定位时,需要通过分布在与赤道面夹角55°的六个轨道上的24颗工作卫星以及3颗备用卫星予以支持。
其自身具备较高的精准度,能顾为航天、航空、路堤以及海洋等多方面提供切实有效的定位服务以及测绘服务,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的空间定位数据。
GPS定位就是通过运动载体随着时间流动,其位置发生变化后,相关系统能够接收天线所在的位置,确定其坐标。
而导航则是指GPS接收机在测得载体实时位置之后,实时检测运动载体的速度以及时间、防卫等参数,将其反映到相应的输出设备当中,进而提供导航功能。
GPS技术在当下的发展环境中,不仅被有效应用于军方的特殊定位需求,还被有效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GPS定位可以分为标准定为服务SPS以及精确定位服务PPS,无论何种定位服务,都需要空间导航卫星、地面监控站组以及用户使用的输出(输入)设备三部分提供支持。
试析3S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测绘工作中的运用摘要:3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绘工作中有效引入可以为提高水利工程测绘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提供助力,具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本篇文章也将目光集中于此,从3s测绘技术的技术特性以及3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绘中的应用等角度出发展开论述和分析,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和分析可以为相关单位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借鉴,有效利用3s技术优化水利工程测绘,提高其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关键词:水利工程;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所谓的3s技术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技术统称,不同技术的技术优势和应用方向有所区别,三项技术相互独立,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结合在一起,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3s技术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下的时代产物,将3s技术有效引入水利工程测绘中是十分必要的,这可以更好的提高水利工程测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而在此之前首先则需要了解3s技术的技术特性。
一、3s技术的技术特性和应用现状首先,从全球定位技术的角度来分析,该项技术可以根据实践工作需求精准定位,精准度达到了毫米,并且对定位区域实时监控获取空间数据。
全球定位系统可以获取不同卫星的电波信号,完成精准定位,具有着时效快、自动化强、操作简便等相应的优势。
相较于其他技术,全球定位技术自动化、高精度的优势在测绘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变形测量、资源勘测等相关领域发展中全球定位技术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其次,从遥感技术的角度来分析,遥感技术可以引入到长期观测工作当中,对大陆、海洋、大气环境进行有效观测,同时遥感技术也是一种信息化处理技术,可以对分辨率、时相、频谱等相应信息做出有效处理优化。
遥感技术可以利用飞机卫星落实观测活动,根据反射电磁波形成遥感图像,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大范围的侦测,同时遥感技术的成图速度相对较快,在资料收集上效率相对较高,可以直观性呈现对应的数据信息[1]。
“3S”技术在水利工作中的应用“3S”技术是遥感(RS: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 System)的统称,是以地理空间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为主要特征的空间信息科学与数字工程技术。
遥感是采用卫星、雷达等观测技术对地球表面进行连续观测并经过一系列分析处理获得地表特征信息的一种新技术随着卫星遥感、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等的发展,特别是小卫星群、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商业化,卫片、航片和大量实际勘测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空间信息来源。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以空间数据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将水利专题属性数据与空间位置直观而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综合分析,为水利信息可观化表达和高效处理分析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全球定位系统可以进行地表空间任一位置的准确定位,在水下地形测量、防汛抢险实时指挥和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在实际应用中,这三门技术是相辅相成、互相交叉和渗透的。
遥感可为GIS 提供数据源与数据更新途径,GIS 为遥感提供遥感信息分析和利用的精确服务,GPS 则为遥感和GIS 快速、廉价地提供最基本的地表特征定位数据。
据统计,人类社会信息资源中约有80%与空间位置有关,水利部门的大多数信息也与空间位置紧密联系。
“3S”技术使得人们在获取大视野或难以到达的地区(困难地区、危险地区等)的空间信息方面掌握了主动权。
一、及时有效的防洪减灾 “3S”技术可用于灾前预测、灾中监测和灾后评估。
利用“3S”技术建立GIS 灾情数据库,根据历史灾害数据(如水位等)和灾情背景数据建立灾情预测、监测和评估数学模型。
在GIS 的各种专题数据库和灾情预测、监测和评估数学模型等的支持下,结合在DEM、水情、雨情和其他信息,能实现汛前预测、实情实时监测和灾情评估。
北京大学科技成果——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规划信息系统成果简介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规划信息系统是在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移民安置与规划司的支持下,由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GeoSIS实验室开发实施的,该系统利用成熟的3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面向三峡库区高切坡的管理及其相关信息,通过信息采集、加工、分析、统计等方法进而提高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规划信息管理的效率。
应用范围项目立足于解决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规划中遇到的信息管理问题。
本系统突破传统信息管理的方式,采用3S技术,进行信息的综合管理、查询与显示,并提供三维模块进行三维场景浏览和信息查询。
该系统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防护规划信息化中是一个创新,对于类似的地质灾害信息的管理有很好的借鉴价值,能够为当地政府和上级政府的决策提供很好的参考。
技术优势1、该系统可作为信息服务系统,具有通用性、操作简单、易学易用的特点;2、该系统提出了一种可行的三峡库区高切坡防护规划的信息、管理模式;3、该系统实现了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与三维模型综合、三维场景浏览与信息查询;4、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技术水平近年来,国内外在建立基于3S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三峡库区高切坡的管理系统却有着其自身独特的地方。
其管理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和探索,针对这一具体需求开发的3S信息管理系统,很好的支持了这一管理模式,提高了综合信息管理的水平。
项目所处阶段目前该项目在三峡办移民规划司试运行。
投资估算1、软件系统开发、维护:系统开发48人/月,包括后期系统维护支持,投资额35万;2、软件基础设施:使用该系统需要配套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和GIS软件平台;3、硬件基础设施:由于是县市级系统,对硬件要求不高,一般性能的计算机即可。
效益分析本系统的推广应用将会带来极大的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系统在三峡库区各区县的推广,将会使高切坡的管理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
155综述1.引言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年代,水利工程的前期施工测量都是靠人们亲自进行测量,由于水利施工现场一般水流湍急,一般无法进行准确的测量,大多都只能通过初步判断后,进行粗略的施工,再进一步的进行测量,并再次施工,十分麻烦,且导致了大量的失败的水利工程案例,随着现代高科技和后人的不断努力,方方面面运用到了科技信息化技术,3S测绘技术在现代水利工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3S技术介绍3S技术由GIS技术、GPS定位系统、RS技术组成(如图2),三者的结合很好地改善了水利工程测量的技术性弱点,且实现了空间中部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在世界很多工程中都使用。
相比于以往的测绘技术相比,从人工成本和时间上都得到了大大的缩短,且不受一些恶劣环境和天气因素,受到广泛应用。
图1 3S技术的组成及联系2.1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顾名思义,其包含了地表上空间中的一些资料信息,下至一些森林江河分布信息,或者某一个地区的人口建筑分布,上到大气云层流向变化等。
地理信息系统将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储存,并且经过一系列操作将信息传导到使用者的手中(如图2)。
地理信息系统依靠计算机和基础地理的支持,形成了以地理信息为主的学科,被广泛应用。
而且,经过经计算机的演算技术,可以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科学性预测,现代的很多关于海平面沉降,冰山融化等都是通过地理信息技术预测的。
而且通过计算机的显示技术,将难以理解的数据信息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图像,从而能够较为直观的预测到水利工程的未来变化,改善水利工程施工的效率。
图2 地理信息系统2.2遥感技术简介。
遥感技术简称RS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的3S技术中承担信息数据处理的应用载体功能。
遥感技术通过对数据信息的采集获取处理应用对相应的物体进行测量的。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太阳或其他物体的电磁波对地表物体反射情况不同,而能够获取的不同物体的具体信息并通过计算机对信息分析处理(如图3)。
而相比与以往的工程测量需要按期进行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实时进行分析监控,并且具有监测,预警等功能。
水利工程测量中3S技术的应用探讨谭代武摘要:进入数字信息化的时代,3s技术不断的发展更新,投入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行业,其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等高效性能,为保证水利工程测量奠定了基础。
文章结合了河道测量、冲淤变化监测等案例,阐述了3s测量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3s测量技术;河道测量;动态监测;研究与应用1 3s技术的含义3s技术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统称。
是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能够对空间实体快速地进行精确定位,同时宏观地获取信息,对所得到的特定位置空间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2 3s技术的特点遥感(rs)技术是一种卫星遥感技术,不直接接触目标或现象就能收集信息,并据此进行识别与分类。
即在地球不同高度平台上使用某种传感器,收集地球各类地物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对这些电磁波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用特殊方法判读解译,从而达到识别、分类的目的,为科研工程的生产应用服务。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以空间数据为研究对象,在各种地理图形的基础上,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空间数据进行录入、编辑、判读存储、查询、显示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定位方法,具有多功能、高效率、高精度的特点,可在全球任意地点,为任意多个用户同时提供几乎是瞬时的三维测速、三维定位服务,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定位技术和导航技术,并已逐渐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取代了常规光学和电子仪器。
随着3s技术在测绘科学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并广泛应用到水文测量中,河道水文测量的效率和精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下面作者结合河道测量、冲淤变化监测等案例加以分析。
3 河道水文测量传统方法存在的缺陷河道测量是以河道治理和水量调度为应用目的,涉及测量及描述水下泥表面及相邻地带的物理特性的应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