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小麦籽粒中硒分布规律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775.47 KB
- 文档页数:3
小麦富硒问题研究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富含硒元素的食物备受瞩目。
其中,小麦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硒含量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究小麦富硒问题,为人们提供更多关于小麦硒元素的信息。
一、小麦硒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小麦硒含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中的硒含量、施肥措施以及品种的选择等。
过去的研究表明,土壤中的硒含量对小麦硒含量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地区的土壤硒含量差异较大,导致小麦硒含量的差异也相应较大。
此外,研究还发现,适量的施肥措施可以提高小麦硒含量,但过量施肥则可能对小麦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品种的选择对小麦硒含量也有一定影响,部分品种具有较高的硒积累能力。
二、小麦硒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研究小麦富硒食物的摄入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扮演着多种生物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研究表明,摄入富含硒的食物可以提高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
此外,硒还对免疫系统、甲状腺功能和生殖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适量摄入富含硒的小麦食物对于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三、小麦富硒问题的应用前景和挑战小麦富硒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从应用前景来看,研究可以为小麦种植地区提供科学的施肥措施,提高其硒含量,从而生产出供人食用的富硒小麦产品。
这对于缺硒地区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富含硒的小麦还可以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然而,研究中也存在一些挑战,例如如何平衡施肥量与植物的生长、品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保证富硒小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等。
综上所述,小麦富硒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小麦硒含量及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我们能够为小麦种植、人们的饮食和健康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未来的研究可以着重在探索影响小麦硒含量的因素,并加强对小麦富硒食物的生产和利用的研究。
这将为人们的健康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富硒食品的研究进展何潇潇1,2,周 健1,马 懿1*,陈仁远2(1.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自贡 643000;2.贵州省酒类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贵州仁怀 564500)摘 要: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癌症和神经系统等疾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作用。
我国的富硒食品主要包括富硒大米、肉制品、鸡蛋、茶、酵母以及食用油等。
人体长期硒缺乏,会影响身体健康。
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富硒食品的生理学功能、食品类别、常见的市售富硒食品以及富硒食品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富硒食品;硒含量;硒Research Progress on Selenium-Enriched FoodHE Xiaoxiao1,2, ZHOU Jian1, MA Yi1*, CHEN Renyuan2(1.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Engneering, Zigong 643000, China; 2.Guizhou Provincial Liquor Product Quality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 Renhuai 564500, China)Abstract: Selenium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trace elements of human body, and has certain effects o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such as cancer and nervous system. Selenium-rich foods in China’s mainly include selenium-rich rice, meat products, eggs, tea, yeast and edible oil. The lack of selenium in human body for a long time will affect health. Based on this,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food categories, common commercial selenium-rich foods and research status of selenium-rich foods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Keywords: selenium-enriched food; selenium content; selenium硒作为半金属元素,最先被瑞典科学家Berzelius 于1817年发现,其参与了机体众多生理机能的调控,与人们的健康关系密切。
河南农业2022年第28期
NONGYE ZONGHENG
农业纵横
河南省富硒小麦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是河南省最大的富硒小麦生产区。
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永城市大力培育发展富硒小麦种植和面粉加工业,建设集中连片的富硒小麦高标准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开展富硒小麦技术研发与应用,实行订单生产,同时积极研发富硒馒头、水饺、面条、面包等不同用途小麦粉以及特色深加工食品,推动富硒小麦规模化、品牌化 发展。
四、富硒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研发水平低
富硒小麦的基础性研究不足,一些关键补硒技术仍需验证,缺乏成熟的规模化、标准化集成技术,生产水平低,难以满足企业加工需求。
产品研发创新不足,缺乏精深加工,加工工艺简单,趋同严重,产品层次低。
(二) 生产经营规模小
与国内富硒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河南省富硒
构建了富硒小麦标准体系。
育、引进及配套栽培新技术攻关;支持富硒土壤区优先试点,建设富硒小麦示范基地,加快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应用;加强标准创新,完善构建河南富硒小麦全产业链标准技术体系;培育一批生产规模大、竞争力强的富硒小麦加工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三) 推进产销衔接
政府部门应坚持以优势产地为基础,以订单生产为纽带,支持加工企业、购销企业等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富硒小麦发展联合体,进行规模化种植和专业化生产,构建“产—供—销”产业链,加强富硒小麦检验检测中心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利用互联网,确保产销信息畅通,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推进产销加一体化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 程丽红)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种施硒肥对春小麦富硒效应及硒素分配的影响赵利梅;孙文静;高炳德【摘要】以宁春4号春小麦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与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内蒙古土默川平原就种施硒肥对春小麦硒素吸收分配的影响及硒肥施用量、施用方法对籽粒硒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随着种施硒肥用量的增加,籽粒Se含量也随之提高。
在种施硒肥用量75~300g/hm2(折合Se素34.29~136.89g/hm^2)范围内,可使籽粒Se含量达到0.103~0.218mg/kg的安全富硒水平。
而采用拌种或侧深施两种方法之间,籽粒Se含量无显著差异;种施硒肥(150g/hm^2)后,春小麦在生育期中全株Se含量为0.093~0.514mg/kg,平均为0.219mg/kg,比对照提高2.6倍。
不同器官Se素含量的顺序是叶>籽粒>颖壳>茎。
成熟期对各器官富集效应的顺序是:茎>籽粒>颖壳>叶;春小麦全株Se素吸收量变化呈“S”形曲线。
种施硒肥春小麦全株Se素吸收量变化规律可用Logistic方程定量表达,Se素最快吸收速率达0.017μg/(d·株),比对照提高325%;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Se素在叶中的分布逐渐降低,籽粒中分布逐渐提高。
成熟期,种施硒肥Se素收获指数为42.0%,比对照提高了4.3百分点,促进了Se素向籽粒的运转。
【期刊名称】《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9(047)002【总页数】7页(P52-58)【关键词】春小麦;硒;种肥;吸收分配【作者】赵利梅;孙文静;高炳德【作者单位】[1]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311402;[2]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1;[3]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2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密切相关[1]。
有40 多种疾病与硒的营养密切相关,克山病、大骨节病、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不育症等都与缺硒有关[2-4]。
富硒小麦种植
富硒小麦是一种经过选择和培育的小麦品种,它富含硒元素。
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益。
富含硒的食物可以提高免疫力、抗氧化、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等。
因此,富硒小麦的种植成为近年来食品及农业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富硒小麦种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选择:富含硒的土壤对富硒小麦的生长至关重要。
选择土壤中硒含量高的地方进行种植,可以通过土壤检测确定土壤中硒的含量。
2. 种子选择:选用富含硒的小麦种子进行种植,这样可以保证所产出的小麦也富含硒元素。
可以通过购买经过认证的富硒小麦种子来确保品质。
3. 种植管理: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施肥、浇水等管理措施,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保证小麦的健康生长。
4. 收获与加工:富硒小麦的收获时间一般在小麦结实后的半干期,此时小麦中的硒含量较高。
收获后,可以通过烘干等方式降低水分含量,并注意存储,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富硒小麦种植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技术含量,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科学技
术手段,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同时,种植者还需要了解相关的土壤、气候和病虫害等知识,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调控,以确保富硒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小麦中硒元素含量
小麦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也包括微量元素硒。
硒元素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小麦中硒元素的含量:
1. 小麦中硒元素含量因地域和品种不同而有所差异。
根据相关研究,小麦中硒含量一般在0.02~0.07mg/kg之间。
其中,中国北方地区的小麦中硒含量相对较高,南方地区则相对较低。
2. 硒元素在小麦籽粒中的分布不均匀,一般来说,小麦籽粒的表层含硒量比内部高,因为小麦籽粒在生长过程中,硒元素主要是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硒而获得的,而表层土壤中的硒含量相对较高。
3. 小麦中的硒元素主要以硒酸盐(SeO42-)的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硒甲基硒醇(CH3SE)和硒氰酸盐(SeCN)等形式。
其中,硒酸盐是人体最容易吸收利用的硒形态之一。
4. 小麦中的硒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可以增强免疫力、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等。
同时,硒元素还可以促进人体对维生素E的吸收利用,提高维生素E的生物活性。
总之,小麦中的硒元素含量因地域和品种而异,但一般
在0.02~0.07mg/kg之间。
小麦中的硒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益处,因此,人们可以通过食用富含硒元素的小麦及其制品来补充硒元素,保持身体健康。
富硒菜籽及其加工产物中硒元素分布研究及应用
富硒菜籽是指在其生长过程中富集了较高硒含量的菜籽。
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富硒食品在近年来备受关注。
菜籽是一种常见的富硒食材,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效果。
富硒菜籽可用于制作富硒油、富硒蛋白以及富硒食品等加工产物。
硒在富硒菜籽及其加工产物中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其籽粒中。
研究表明,富硒菜籽中的硒含量一般较高,能够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富硒食品标准。
此外,硒元素在富硒菜籽的各个部位分布也有所不同,一般籽仁中的硒含量较高,其次是外壳和胚乳。
硒含量的分布特点有助于富硒菜籽的加工利用。
富硒菜籽及其加工产物中的硒元素可以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
首先,富硒油是常见的富硒菜籽加工产品之一,其硒元素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保健效果。
其次,富硒蛋白是通过富硒菜籽提取和加工而成的富硒食品成分,可应用于较为高端的食品或保健品中。
此外,富硒菜籽还可以用于制作多种富硒食品,如富硒面包、富硒饼干等,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硒元素摄入途径。
总之,富硒菜籽及其加工产物中的硒元素分布研究为富硒食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富硒菜籽及其加工产物的应用将有助于丰富人们的膳食结构,提高人体对硒元素的摄入,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立飞, 王海涛. 富硒食品中硒分布特点与营养及医学上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学报, 2011, 11(1): 220-225.
2. 刘忠芳, 解守奇, 贾昕, 等. 富硒小麦与富硒乳业发展现状[J]. 华北农学报, 2007, 22(6): 19-24.。
硒对农作物影响的探讨硒对农作物影响的探讨摘要硒对局部农作物的产量有提高作用,同时可提高作物果实的品质,对一些有毒的重金属在吸收上有抑制作用,但过量的硒对局部农作物也有毒害作用。
分析了硒在农作物上应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农作物富硒的研究方向。
硒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目前已有的观点是:缺硒可能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病和某些地方病,如克山病。
20世纪50年代以前,硒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毒物质。
直到1957年,Schwarz等酿酒酵母别离出的活性因子〔即硒〕,能预防老鼠因缺乏维生素E而引起的肝坏死,才使人们认识到硒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从此,人们对硒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同时硒对人体的作用也逐渐为人们所了解,人们对人体补硒越来越重视。
补硒制品分为无机硒〔如硒酸钠、亚硒酸钠等〕和有机硒〔如硒酵母、硒酸酯多糖、富硒农产品等〕,有机硒具有吸收率高、可在人体组织储存、不形成毒性反响等优势,逐渐成为人们补硒的首选。
而选择富硒农产品补硒是最平安和方便的方法之一。
本文主要分析硒在农作物中的吸收情况以与硒对农作物的反作用,并由此结合本地农作物富硒生产实际,在试验研究层面上讨论所需要解决问题的对策。
1农作物中硒的吸收1.1农作物对硒的吸收能力土壤中的硒是植物体中硒的主要吸收来源,大气中的硒也是植物硒的来源之一。
根据植物对硒的吸收能力,可分为硒积聚植物和硒非积聚植物2大类。
硒积聚植物常被称为“硒指示植物〞。
许多杂草和大局部农作物类植物是硒积聚植物,含硒量不超过30μg/g,其中十字花科植物对硒的积聚能力最强,其次为豆科,谷类最低。
谷类中小麦对硒的积聚最多。
据研究,在土壤中增施硒肥或在植株叶面上喷洒硒剂溶液,可提高植物的含硒量。
自2000年开场,分别在水稻、小麦、花生等作物上进展了叶面硒肥的喷洒试验。
后期品质检测结果显示:硒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各种作物对硒的吸收能力不同:喷洒一样浓度的硒肥,最后测定硒含量大小顺序为花生>小麦>水稻。
东北农业科学2020,45(6): 115-118Journal o 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Sciences DOI:10.16423/ki.1003-8701.2020.06.027硒的生理功能及在主要作物中的吸收富集孔凡丽\张恩萍2,曹庆军\杨粉团\李刚^(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33 ;2.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长春 130062)摘要:砸是植物生长的有益元素,在植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随着生活的改善与人们对微量元素的日益重视,硒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受到关注。
富砸农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是当前科研与农业生产关注的热点之一。
本文就硒在 土壤与植物中的存在形态、硒的生理功能以及在作物中的吸收与转化、富集特征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砸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作物;品质;矿质元素;吸收利用;存在形态中图分类号:S143/T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877(2020)06-0115-04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Absorption Enrichment of Selenium in Staple CropsK O N G Fanli1,Z H A N G E n p i n g2,C A O Q i n g j u n1,Y A N G F e n t u a n1,LI G a n g1*(1.Jilin Academ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N ortheast Crop Physiology Ecology and Cultivation,Mini s t r y of Agriculture i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hangchun 130033; 2.College of Plant Science,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62, C h i n a)Abstract:S e l e n i u m is o n e of the essential elements for plant growth a n d has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n plants.W i t h th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f living standard,a n d the important role of s el en iu m in h u m a n health has b e e n c o nc e r n e d,thereby s e lenium-rich agricultural products has b e c o m e o n e of the hot spot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 n 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In this p a p e r,the existing forms of selenium in soil a n d plants,the m a i n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together with the absorption a n d utilization of se l enium in crops a n d the regulation of biological e nri c hme n t w e r es u m m a r i z e d,a n d also the future research w a s prospected.T h e p u rpose of this review w a 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tec hnology a n d references for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s el enium resources.Key words:C r o p s;Quality;Mineral e l e m e n t s;Absorption a n d utilization;Existential statel 硒的存在形态砸(S e l e n i u m,S e)是一种分散的稀有兀素,形 成于石炭纪至第四纪的沉积岩中m。
冬小麦不同生长期富硒效果分析作者:康洁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小麦不同生长期通过亚硒酸钠处理后对硒的富集效果。
方法采用0.2mg/L、0.3mg/L、0.4mg/L浓度的亚硒酸钠浸泡准备播种的小麦种子,用0.2mg/L、0.3mg/L、0.4mg/L浓度的亚硒酸钠喷洒拔节期的小麦幼苗,苗高分别选择20cm、30cm、40cm,用0.2mg/L、0.3mg/L、0.4mg/L浓度的亚硒酸钠喷洒和土壤施肥抽穗期小麦,待小麦成熟后分别收集小麦种子,用分光光度发测定种子的硒含量。
结果浸种处理的小麦成熟后种子硒含量比对照高,其中0.3mg/L处理的比对照显著差异,而拔节期处理的小麦成熟后种子硒含量也明显高出对照,且0.3mg/L 30cm时最显著,在抽穗期处理小麦成熟的种子硒含量高出对照,但不明显高出拔节期的处理。
结论用低浓度的亚硒酸钠处理小麦不同时期,其成熟后种子内的硒含量都有所提高,以0.3mg/L亚硒酸钠页面喷洒30cm的小麦幼苗富硒效果最显著。
关键词:小麦;生长期;富硒;亚硒酸钠;效果人体内含有一种微量元素硒,作为很多种酶的因子,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作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超过维生素类50倍以上,从而减少细胞损伤,预防心血管老化和糖尿病等衰老性疾病。
因此,我们在小麦生长期施用合适浓度的亚硒酸钠,让无机硒在小麦细胞内转变为有机硒,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发挥硒的保健作用。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矮抗小麦种子。
亚硒酸钠、醋酸钠、EDTA、浓硝酸、双氧水、结晶紫、盐酸。
721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显微镜。
1.2方法1.2.1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处理小麦种子选用无病毒、无杂质、籽粒大而饱满的矮抗一号小麦种子,洗涤后,用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溶液浸泡种子,亚硒酸钠设置三个浓度梯度:0.2mg/L、0.3mg/L、0.4mg/L,浸泡种子24h,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用蒸馏水。
待种植成熟后,分别随机收取小麦种子,待测。
小麦中硒元素含量(原创实用版)目录1.硒元素对人体的重要性2.小麦中硒元素含量的研究3.影响小麦中硒元素含量的因素4.如何提高小麦中硒元素含量的方法5.硒元素在小麦中的作用正文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如防癌、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
然而,硒元素在人体内不能自行合成,只能通过食物摄入。
因此,食物中硒元素的含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小麦是一种常见的粮食作物,也是硒元素的重要来源之一。
然而,小麦中硒元素的含量并不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小麦中硒元素含量与土壤中的硒元素含量密切相关。
土壤中的硒元素是小麦吸收硒元素的主要来源。
因此,土壤中硒元素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小麦中硒元素的含量。
其次,小麦中硒元素含量也与小麦的生长环境有关。
例如,气候、降水、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小麦中硒元素的含量。
此外,小麦中硒元素含量还与种植方式、肥料使用等因素有关。
科学合理的种植方式和肥料使用可以提高小麦中硒元素的含量。
因此,要提高小麦中硒元素含量,就需要从土壤、生长环境、种植方式、肥料使用等多方面入手,综合考虑,科学种植,以提高小麦中硒元素的含量,为人体健康提供更多的硒元素。
硒元素在小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抗氧化、防癌、提高免疫力等方面。
硒元素可以增强小麦的抗氧化能力,保护小麦免受自由基的侵害,从而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
此外,硒元素还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起到防癌的作用。
同时,硒元素还可以提高小麦的免疫力,增强小麦的抵抗力。
综上所述,硒元素在小麦中的含量对小麦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
富硒食品技术国内外研究动态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信息网,2000-4-141 胡小松2牛天贵2江英3李德勇摘要本文综述了生物硒营养的研究历史,硒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及形态研究进展,硒的生物功能,当前国内外富硒食品技术研究水平、动态和应用前景,今后开发研制富硒食品的思路。
关键词硒生物功能富硒食品技术1 生物硒营养的研究历史及应用前景1817年瑞典化学家J.J Berzelius从工业用的硫磺中分离并发现硒这种新化学元素之后的一百年时间内,硒主要用在与光敏反应有关的印染工业和半导体工业中,并最早被作为环境毒素(致癌物质)和重要的污染元素。
1880年C.A. Cameron,和1884年W.Knop率先探讨了硒作为与硫相似的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本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研究,确定了凡种硒化合物对高等植物中毒效应。
1934年W.C.Robinson证明了美国中西部的牛、羊“碱毒病”和“盲目螨珊症”是由于在大草原地区摄食了含硒的植物引起的动物硒中毒。
1934年O。
A Beah等在怀俄明州的高硒土壤上进行的一项植被调查中发现一些高硒或耐高硒的植物种,并称之为聚硒植物(selenium-accumulators)。
1938~1939年,s.F.Trelease等在温室盆栽条件下证明黄芪属聚硒植物的生长需要硒供应,而非聚硒植物在同样的条件下则产生硒中毒。
A。
Shrift虽然也暂时支持这种观点,但指出Trelease等试验中的证据不足。
1954年,微生物学家J.Pinsent最早发现硒对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所必需。
尤其是1957年,美籍瑞士科学家K. schwartz及其同事发现动物缺硒会导致大鼠肝坏死和家畜肌营养不良症之后,对植物硒的研究从早期主要研究其毒性转为研究其营养作用。
1966~1972年,T.C.Broyer等试图用传统的纯化营养液水培方法解决植物硒的必要性问题,但没能获得成功。
同时他们指出,在Treease等试验所用的基质中含有对植物中毒水平的磷,认为在低磷情况下植物既无缺硒症状出现,亦不含有产量上的效应。
植物富硒规律的研究进展赵春梅;曹启民;唐群锋;李晓波【摘要】综述富硒植物的种类、富硒能力、植物体内硒的吸收、代谢、积累过程及施硒方法等,为今后富硒作物高效栽培管理及富硒产品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热带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0)007【总页数】5页(P82-86)【关键词】植物;富硒能力;富硒过程;研究进展【作者】赵春梅;曹启民;唐群锋;李晓波【作者单位】海南省农垦科学院,海南海口,570206;海南省农垦科学院,海南海口,570206;海南省农垦科学院,海南海口,570206;海南大学环境与植物保护学院,海南儋州,5717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1众多研究表明,适量硒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增质效果,富硒植物的研究和生产也逐渐展开,并得到应用和推广。
如在缺硒地区施加硒微肥或在高硒地区栽培富硒能力强的植物,生产出了富硒水稻、富硒大蒜、富硒马铃薯、富硒大豆等作物及富硒茶、富硒灵芝、富硒荔枝、富硒人参等各种保健食品,这对缺硒地区人民补充硒营养、治疗和预防硒缺乏症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这些年来,农业科技工作者在富硒作物栽培和生产方面已获得不少成功的经验和技术,为了今后富硒作物生产栽培技术等方面更加规范,施肥更加科学,还需要对作物富硒规律、作用机制、过程等方面有整体、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1 植物的生物富硒作用1.1 植物的富硒能力植物对硒的吸收程度取决于植物的种类。
目前富硒作物主要分类方法有两种,一种将富硒植物分为聚硒植物和非聚硒植物,聚硒植物可作为硒指示植物,如黄芪属植物,硒含量为1~10g/kg,大部分农作物属非聚硒植物,含硒量不超过30mg/kg[1,2];另一种将富硒植物分为累积植物(指示植物)、中度含硒植物与低度含硒植物[3]。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硒的富集能力差异很大[4]。
一般累积硒植物对硒的吸收和耐受能力都很强,它们若生长在高硒环境时,含硒量会大大提高,有些每公斤可达数千毫克,而大部分栽培植物和禾本科植物吸收累积硒的能力较差,一般含硒量1mg/kg,最高每公斤只有几十毫克。
2008, Vol. 29, No. 09食品科学※基础研究52富硒小麦籽粒中硒分布规律的研究向东山(湖北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湖北民族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湖北 恩施 445000)摘 要:为了探索富硒小麦中硒的赋存形态及分布规律,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小麦籽粒中各主要成分中硒的含量。
结果表明,富硒小麦籽粒中硒主要以有机态存在,占总硒的83.34%;小麦籽粒中硒主要赋存形态为多糖和蛋白质结合硒,其中蛋白质结合硒占总硒的43.08%;在蛋白质结合硒中,谷蛋白中硒含量较高,占总硒的22.6%。
关键词:小麦籽粒;硒;分布;赋存形态Study on Distribution Law and Combined Form of Selenium in Selenium-enriched Wheat GrainXIANG Dong-shan(Key Laboratory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Biological Resources of Hubei Provi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Biological Technology, Hubei Institutes for Nationalities, Enshi 445000,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law and combined form selenium in selenium-enriched wheat grain,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was used to detect selenium in major components of whea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st seleniums exist in the organic matter, accounting for 83.34% of total selenium and they are combined with polysaccharide and protein, and selenium 43.08% in protein of total selenium . The selenium of glutenin accounts for 22.60% of most total selenium Key words :wheat grain ;selenium ;distribution ;form.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8)09-0052-03收稿日期:2008-04-07基金项目: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07028);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002A02003); 国家民委2007年科研项目(07HB03)作者简介:向东山(1974-),男,讲师,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生化及生物化学。
E-mail :zk3100@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1],它能促进人体和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2],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3]。
据报道,有40多种疾病与硒的营养密切相关[4-5],缺硒能引起衰老及心血管疾病、克山病、糖尿病、大骨节病、肝病及癌病等[6]。
据调查,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也有72%属缺硒或低硒地区, 其中近1/3为严重缺硒地区[7]。
植物具有不同程度地吸收、利用和转化土壤环境中硒的能力,是自然界硒生态循环中的关键环节。
湖北恩施是世界第一高硒地区[8],生长在这一高硒土壤上的植物硒含量显著高于缺硒或低硒土壤上生长的同种植物[9]。
小麦是恩施州主要的大田作物之一,每年产量近3万吨,充分利用和开发好这一宝贵资源,加强对小麦深加工的研究,增加其附加值,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为此,作者选择生长在高硒地区的小麦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硒在其中的分布规律,为生长在高硒地区小麦的深加工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仪器小麦籽粒采自湖北省恩施市双河乡渔塘坝村,该地区土壤硒平均含量为4.06±1.24 mg/kg [10],大田自然栽培,常规管理。
采集的样品经检测硒含量为 3.85mg/kg ,根据谭见安对植物硒含量的划分[11],本实验所用样品为高富硒材料。
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 美国PE 公司;AVANTI30高速冷冻离心机 美国贝克曼公司;ETHOS PLUS 微波消解系统 意大利Milestone 公司;S53/54全波长分光光度计 上海棱光科学仪器厂。
1.2样品溶液制备1.2.1不同蛋白组分溶液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脱酯小麦粉,加适量蒸馏水,常温下搅拌提取,重复两次,合并三次所得提取液,即得清蛋白提取液。
在提取清蛋白后的残渣中先后用10 %的氯化钠溶液、70%的乙醇及0.2%的氢氧化钠溶液依次提取,操作同上,分别得到球蛋白提取液、醇溶蛋白53※基础研究食品科学2008, Vol. 29, No. 09表1 硒在小麦籽粒各主要组分中的分布Table 1 Distributed quantity of selenium in main componentof wheat grain2.3不同溶剂提取液中总含硒量为了弄清不同提取溶剂对小麦籽粒中有机硒的提取效果,称取一定量的脱酯小麦粉三份,分别用水、0.05mol/L 盐酸溶液和0.05mol/L 氢氧化钠溶液作提取液,常温下搅拌提取,提取液经透析得到水溶大分子提取液、酸溶大分子提取液及碱溶大分子提取液,消解后分别测定硒的含量。
其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看出,用稀碱溶液作提取溶剂,所得到的大分子物质中硒含量占小麦籽粒总硒的55.27%,占有机态硒含量的66.29%。
由此可见,用弱碱作提取液在常温下进行提取,能将小麦籽粒中的绝大部分有机态硒提取液及谷蛋白提取液。
分别在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及谷蛋白的提取液中加入碳酸铵至饱和,4℃静置24h ,离心,取沉淀透析,再分别用蒸馏水、10%的氯化钠溶液、70%的乙醇及0.2%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溶解后定容,得不同蛋白质溶液。
1.2.2不同多糖组分溶液的制备称取一定量的脱酯小麦粉,加适量水,沸水提取,重复两次,合并三次所得提取液,即得水溶多糖提取液。
在提取水溶多糖后的残渣中先后用0.05mol/L 盐酸溶液和0.05mol/L 氢氧化钠溶液依次提取,操作同上,分别得到酸溶多糖提取液及碱溶多糖提取液。
在水溶多糖、酸溶多糖及碱溶多糖提取液中加入等体积Sevag 试剂,振荡,静置分离,重复五次,然后醇析,重复两次。
再分别用蒸馏水、0.05mol/L 盐酸及0.05 mol/L 氢氧化钠充分溶解后定容,得不同多糖溶液。
1.3测定方法蛋白质含量测定用考马斯亮蓝G-250显色法,595nm 测吸光度,用牛血清蛋白制作标准曲线,曲线回归方程Y =239.39X -2.0325,相关系数R 2=0.9955;多糖含量测定用苯酚-硫酸比色法,485nm 测吸光度,用葡萄糖制作标准曲线,曲线回归方程Y =103.72 X+1.5535,相关系数R 2=0.9992;硒含量的测定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化方法为石墨炉法),用硒粉与样品同样消解后配成系列标准溶液,制作标准曲线,曲线回归方程为Y =0.0257X -0.0242,相关系数R 2=0.9981。
2结果与分析2.1有机硒在小麦籽粒中的比例称取一定量的脱酯小麦粉放入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水浴中80℃搅拌2h ,装入透析袋中,用聚乙烯吡咯烷酮透析,除去小分子物质,截留部分近似看作有机物部分。
然后分别称取一定量的脱酯小麦粉及有机物部分,消解后测定有机硒和总硒的质量分数。
结果如图1所示。
图1表明,硒在小麦籽粒中以有机态结合态为主,有机态硒占总硒的83.34%。
2.2小麦籽粒各主要有机组分中的含硒量为了进一步研究硒在小麦籽粒各主要组分中的分布情况,分别取一定量的各种不同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及谷蛋白)溶液和多糖(水溶多糖、酸溶多糖及碱溶多糖)溶液,消解后测定硒的质量分数,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小麦籽粒中,蛋白质中硒含量较高,四种蛋白结合态硒占总硒量的43.08%。
多糖中硒的含量较低,低于样品的平均含硒量,三种多糖结合态硒占总硒量的16.29%。
蛋白质结合态硒含量的大小顺序为谷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清蛋白,多糖硒含量的大小顺序为酸溶多糖>碱溶多糖>水溶多糖。
另外由表1可知,小麦籽粒中蛋白质结合态硒及多糖结合态硒占总硒量的59.37%,占有机硒的71.23%,这说明小麦籽粒中有机态硒主要是以蛋白质结合态和多糖结合态的形式存在的。
图1 小麦籽粒中硒的形态Fig.1 Forms of slenium in wheat grain硒的质量分数(m g /k g )4.54.03.53.02.52.01.51.00.50无机态硒有机态硒总硒小麦籽粒中不同组分不同组分在小麦籽粒中的质量分数(mg/kg)硒在不同组分中的质量分数(mg/kg)不同组分中的硒占总硒的比例(%)清蛋白219368.8 5.01球蛋白1926612.5 6.26醇溶蛋白3137511.39.21谷蛋白5581815.622.6水溶多糖64412 2.25 3.76酸溶多糖169923 1.828.03碱溶多糖1322081.314.5表2 不同提取液大分子物质中的含硒量Table 2 Distributed quantity of selenium in macro-moleculeof wheat grain不同溶剂提取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不同溶剂提取的大分子物质中的硒在小麦中的质量分数(mg/kg)不同溶剂提取的大分子物质中的硒占总硒的比例(%)不同溶剂提取的大分子物质中的硒占有机态硒的比例(%)水溶大分子物质0.45211.7414.08酸溶大分子物质0.92524.0328.81碱溶大分子物质2.12855.2766.292008, Vol. 29, No. 09食品科学※基础研究54提取出来。
2.4硒在小麦籽粒各组分中的分布比例将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及谷蛋白的总量近似看作可溶性蛋白质,水溶多糖、酸溶多糖及碱溶多糖的总量近似看作可溶性多糖,则玉米籽粒中无机态硒、可溶性蛋白硒、可溶性多糖硒及其他有机硒含量的比例关系见图2。
由图2可知,可溶蛋白中硒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0%以上,因此在开发利用中可以可溶蛋白硒为主。
图2 硒在小麦籽粒中的分布比例Fig.2 Distribution proportion of selenium in wheat grain50454035302520151050硒的质量分数(%)3结 论小麦对环境硒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在富硒小麦籽粒中硒主要以有机态存在,占总硒的83.34%;有机态硒中以蛋白质硒为主要存在形式,占总硒的43.08%,蛋白质硒中又以谷蛋白中硒的含量为最高,达到了22.6%;用不同溶济进行提取时,稀碱溶液提取所得到的大分子物质中硒含量占小麦籽粒总硒的55.27%,占有机态硒含量的6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