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哲学与哲学分析(一)
- 格式:docx
- 大小:23.38 KB
- 文档页数:9
罗素的分析哲学分析哲学是20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以其逻辑严谨、语言精确和科学精神闻名。
山县:巴特利特以分析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伯特兰·罗素无疑是这一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
罗素在其一生中发表了大量哲学著作和论文,对分析哲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罗素及其背景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在20世纪初受到了逻辑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对戈德尔和怀特海等哲学家的研究,使他深刻认识到语言与逻辑在哲学中的重要性。
在他的作品中,罗素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和清晰的语言表达,以解决哲学上的各种难题。
分析哲学的起源分析哲学作为一种思潮,不同于传统的形而上学,它注重对语言和逻辑的研究。
其起源可追溯至早期的逻辑哲学,尤其是罗素与怀特海合作撰写的《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
该书使用符号逻辑的方法,试图将数学的一切建立在坚实的逻辑基础之上。
罗素认为,通过清晰定义概念并使用逻辑语言,我们能够更有效地清晰思考和解决哲学问题。
罗素的主要观点1. 语言与意义罗素认为,语言是思想表达的重要工具。
他提出了“描述理论”,即通过语句中的描述来传达意义。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谈论“那只天鹅”,我们通常会通过描述它的外形、颜色、行为等特征来理解这个概念。
在《逻辑原理》中,他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将日常语言转化为清晰而精准的逻辑结构,提升其含义和表达能力。
2. 论证与真值在古典逻辑中,一个命题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罗素在《形式逻辑》中系统化了这种思维方式,通过引入各种联合、交集和假言命题等基本元素,加强了论证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他鼓励通过反复论证来验证观点,并强调严谨性与完整性,以避免抽象概念带来的模糊不清。
3. 自由与知识在政治与社会问题上,罗素持有自由主义观点。
他认为,一个健康社会应该鼓励个人自由以及知识的追求,这才是推动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罗素的分析哲学罗素(Bertrand Russell)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对分析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分析哲学是一种哲学方法,强调通过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来解决哲学问题。
本文将介绍罗素的分析哲学思想,并探讨其对哲学领域的影响。
一、逻辑原子主义罗素是逻辑原子主义的倡导者之一。
逻辑原子主义认为,语言和思维可以通过逻辑原子的组合来解释。
逻辑原子是最基本的概念,不能再分解。
通过逻辑原子的组合,可以构建出复杂的概念和命题。
罗素认为,通过逻辑原子主义可以解决哲学中的一些难题,如语言的意义和真理的问题。
二、逻辑与数学的关系罗素认为,逻辑和数学是密切相关的。
他通过逻辑的研究,发展了数理逻辑,并提出了著名的罗素悖论。
罗素悖论是一个自指的命题,它引发了对集合论的深入思考。
罗素通过逻辑的分析,揭示了数学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分析哲学与科学罗素认为,分析哲学与科学是紧密相关的。
他强调科学方法的重要性,认为通过科学方法可以解决哲学问题。
罗素的分析哲学对科学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科学哲学的兴起。
四、逻辑与语言罗素认为,逻辑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他通过逻辑分析语言的结构和意义,提出了逻辑语义学的概念。
逻辑语义学研究语言的意义和真理条件,对语言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道德哲学罗素对道德哲学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性的道德观,认为道德是基于人类的理性和共同利益的。
罗素的道德观对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六、对哲学的影响罗素的分析哲学对哲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通过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解决了哲学中的一些难题,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罗素的思想对逻辑学、语言学、科学哲学和伦理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结:罗素的分析哲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思潮之一。
他通过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解决了哲学中的一些难题,推动了哲学的发展。
罗素的思想对逻辑学、语言学、科学哲学和伦理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分析哲学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派别,其特点是对语言和思想进行分析。
分析哲学的崛起主要起源于20世纪初的维也纳圈,该圈由一群认为哲学应该从逻辑和语言出发,用明确的概念和精确的论证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哲学家组成。
分析哲学家们试图回答一系列问题,比如什么是真理?什么是意义?什么是知识?什么是语言的本质?分析哲学家们认为,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分析语言和概念来回答。
语言哲学是分析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探讨的是语言的意义以及语言的关系和现实的关系。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意义的归属问题”。
这个问题主要关注的是像单词、短语和句子等语言单位的语义特征。
语言哲学家们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是语言本身拥有意义,还是语言中的单词、短语等单位才有意义?他们关注的另一个问题是描述现实的语言能力,这个问题主要包括语言的描述能力和描绘现实的能力。
逻辑哲学主要关注逻辑的本质和逻辑原则的应用。
它探讨的是什么样的思维过程可以被认为是正确和合理的,以及什么样的论证才是有效的。
逻辑哲学家们对论证的形式和规则等方面进行研究,以确定哪些论证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
逻辑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判断论证的有效性和无效性,使我们可以较准确地分析出一个命题是否正确。
总的来说,分析哲学重视思考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概念分析,强调语言和思维的相互关系,强调逻辑原则在思维中的重要性。
语言哲学强调语言作为描述真实世界的工具之一的性质和语言表达在人类思维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逻辑哲学则是关注论证、如何得出分析结论和推理的正确方法,提供几乎所有哲学派别和学科都需要的基础工具。
这些思想虽然各有特点,但都在解决哲学中的诸多基本问题,是哲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思想工具。
解读罗素的分析哲学研究报告一、引言罗素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分析哲学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解读罗素的分析哲学,探讨其核心思想和对哲学的贡献。
二、罗素的分析哲学概述罗素的分析哲学起源于逻辑经验主义和语言分析学派的思想,他试图通过逻辑和语言分析来解决哲学问题。
罗素认为,哲学问题的根源在于语言的模糊性和不准确性,只有通过逻辑和语言分析才能揭示真理。
三、逻辑经验主义罗素的逻辑经验主义是他分析哲学的基础。
他认为,真理只能通过经验和逻辑推理来获得,哲学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逻辑经验主义强调逻辑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逻辑分析才能揭示真理。
四、语言分析罗素的分析哲学强调对语言的分析。
他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只有通过对语言的准确分析,才能揭示真理。
罗素关注语言的逻辑结构和语义意义,试图通过语言分析来解决哲学问题。
五、逻辑原子主义罗素的逻辑原子主义是他分析哲学的重要理论。
他认为,语言可以通过逻辑原子的组合来构建复杂的陈述,而这些逻辑原子是无法再分解的最基本的语义单位。
逻辑原子主义强调逻辑的原子性和复合性,试图通过逻辑分析来揭示真理。
六、对哲学的贡献罗素的分析哲学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强调逻辑的重要性,使得逻辑成为哲学的核心领域。
其次,他通过语言分析揭示了语言的逻辑结构和语义意义,为语义学和语言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他的逻辑原子主义也为逻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七、结论罗素的分析哲学是现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他通过逻辑和语言分析解决了哲学问题,强调逻辑的重要性,揭示了语言的逻辑结构和语义意义。
罗素的分析哲学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逻辑学、语义学和语言哲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1. 什么是分析哲学?分析哲学是20世纪初诞生的一种哲学思潮。
它的核心思想是把哲学问题理解为语言问题,并且通过分析语言来探寻问题本质。
分析哲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精确的语言运用和逻辑分析。
在分析哲学家看来,理论陈述的意义与真假关系是通过语言规则来确定的,因此要精确掌握这些语言规则并运用于分析和理解哲学问题。
分析哲学家主张通过语言分析来研究哲学问题,这种方式被称为逻辑分析。
逻辑分析强调使用语法和逻辑规则来理解和分析理论陈述,以理性的方式来准确描述和解决问题。
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有休谟、拉塞尔、维特根斯坦等。
2. 什么是语言哲学?语言哲学是20世纪中期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
它的核心思想是语言反思,旨在厘清语言的本质和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关系。
语言哲学家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都是通过语言进行的,因此理解语言的本质和语言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对于哲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哲学家关注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包括描述性语言和意义语言的区别、语言与信仰、语言与社会规则等。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弗雷格和奥斯汀的著作。
弗雷格主张语言是指称规则的追求,而奥斯汀则提出语言行为规则的理论。
3. 什么是逻辑哲学?逻辑哲学是指将逻辑运用于哲学问题中,通过逻辑分析来解决哲学问题。
逻辑哲学家认为逻辑是哲学问题的基础,因为逻辑规则贯穿于人类的思考和理性活动中。
逻辑哲学家关注逻辑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以及逻辑分析在解决哲学问题中的有效性。
逻辑哲学的目标是提高人类的逻辑思维能力,以便能更好地解决哲学问题。
逻辑哲学家强调逻辑学习的重要性,并探究逻辑知识如何应用于哲学问题、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
逻辑哲学的重要代表有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蒯恩、罗素等。
4. 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的关系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和逻辑哲学都是以语言和逻辑为中心的哲学思潮。
它们都强调精确的语言运用和逻辑分析,但在重点和研究方向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分析哲学强调通过逻辑分析来研究哲学问题,主张精确掌握语言规则用于分析和理解问题。
分析哲学简述分析哲学简述1、简介分析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分析哲学是一种以语言分析作为哲学方法的现代西方哲学流派或思潮,主要包括逻辑经验主义和日常语言学派(见日常语言哲学),也包括批判理性主义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后出现的不属于这些支派的分析哲学家。
分析哲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主要思潮之一,发生于上世纪初的英国剑桥,本世纪中叶以后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流传,在英语国家哲学界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上世纪后半叶开始走向衰落。
它与科学哲学构成了20世纪英美哲学的主流。
它的方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人工语言的分析方法,另一种是日常语言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哲学家看来,二千多年来,科学取得了扎扎实实的进步,而哲学几乎在原地循环,哲学的落后和科学的进步形成鲜明的对照。
分析哲学家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 1、科学的理论是可以公共地检验的,而哲学的理论不能被大家检验;2、科学的语言是可以互相交流的,而哲学的语言不能被大家都理解;3、科学的方法确实可靠,而哲学的方法玄虚混乱。
因此,分析哲学认为:要推动哲学的发展,就必须发扬科学的这三个方面的优点,排斥哲学的这三个方面的缺点。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原来的那种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哲学不应成为科学的皇后,而应成为科学的奴仆,哲学应为科学服务。
具体地说,哲学家不应去创造一套独立于科学之外的或凌驾于科学之上的体系,而应把自己的研究范围限于对已经提出的理论进行逻辑分析,弄清楚其中哪些概念是没有意义的,研究语言的特性和研制理想的语言,以及完善科学的方法。
2、发展历程分析哲学的基本思想最初见于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逻辑学家G.弗雷格的著作中,正式形成于20世纪初的英国。
它继承了D.休谟的唯心主义经验论和A.孔德、E.马赫等人的实证主义传统,是在当时兴起的数理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在英国哲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新黑格尔主义的一种反抗。
其创始人除弗雷格外,主要有英国的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G.E.摩尔、L.维特根斯坦等人。
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哲学是一门探讨人类存在、知识、价值和现实等问题的学科。
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学派和流派。
其中,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是两个重要的哲学传统。
本文将分析这两个哲学传统的特点和区别。
一、分析哲学分析哲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英国和美国,其主要特点是强调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
分析哲学家们认为,通过对语言和逻辑的分析,可以解决哲学问题。
他们关注语言的含义、逻辑的规则以及概念的清晰性。
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有伯特兰·罗素、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等。
分析哲学的方法主要是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
逻辑分析是通过逻辑原理和推理规则来分析问题,以求得准确的结论。
语言分析则是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和解释来理解问题的含义和概念。
分析哲学家们认为,通过逻辑和语言的分析,可以消除哲学问题中的混淆和模糊,使问题变得清晰和明确。
分析哲学的研究领域包括语义学、逻辑学、认知科学等。
分析哲学家们关注语言的含义和逻辑的规则,研究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认知的本质和过程。
他们试图通过逻辑和语言的分析,解决哲学问题,推动哲学的发展。
二、大陆哲学大陆哲学是指欧洲大陆地区的哲学传统,主要包括德国哲学、法国哲学和西班牙哲学等。
大陆哲学的特点是强调对人类存在、自由意志和历史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大陆哲学家们关注人类的主体性和历史的发展,试图通过对人类存在和社会现实的分析,揭示人类的本质和价值。
大陆哲学的方法主要是思辨和批判。
大陆哲学家们通过思辨和批判的方式,对人类存在和社会现实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他们关注人类的主体性和历史的发展,试图通过对人类存在和社会现实的思考,揭示人类的本质和价值。
大陆哲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存在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学等。
大陆哲学家们关注人类的存在和自由意志,研究人类的主体性和历史的发展。
他们试图通过对人类存在和社会现实的思考,揭示人类的本质和价值,推动哲学的发展。
三、分析哲学与大陆哲学的区别分析哲学和大陆哲学在方法和研究领域上存在一些区别。
什么是分析哲学(一)分析哲学的特征:1、分析哲学以逻辑为主要内容2、分析哲学以语言为对象3、分析哲学以分析方法为主要特征传统形式逻辑或者亚里士多德逻辑以自然语言为载体,而自然语言本身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模糊性。
所以,出现培根“剧场假象”,每个人在使用相同的语词,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
莱布尼茨提出解决方法,拿出纸笔算一算,把语音转换为文本进行理性化处理,表达出我们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来处理那些被看作是很复杂的问题。
结论:亚里士多德以自然语言为载体的形式逻辑,不能够像科学形式化的语言那样精确的描述。
1879年,德国耶拿弗雷格《概念文字》,提出思想,如何以一种更加准确、精确的形式化语言表达思想。
建立一阶逻辑,与传统亚里士多德逻辑完全不同的逻辑系统,因为它不需要以自然语言的方式来表达思想、表达命题,它用纯粹的、符号的方法。
1900,罗素《数学原理》推荐弗雷格,由此引起哲学家关注。
从笛卡尔到黑格尔的认识论,认为哲学工作是考察人类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认识世界的,我们通过这种方法得到了关于世界的什么样的知识。
这是一种认识论的思维模式。
而弗雷格认为哲学工作是考察我们当得到了这样的知识的时候,我们如何以一种清楚的方式来表达这样的知识。
任何一种哲学,只要具有创造力、发展性,就需要向不同的学科学习。
如何能够把科学研究的成果以哲学的方式加以重新表达。
“一阶逻辑系统”包含谓词演算和命题演算。
什么是分析哲学(二)现代逻辑的主要精神是构造形式化的语言系统和进行逻辑演算。
这样的形式化语言系统有什么样的特点:1、没有歧义;2、刻画类词;3、使用现代逻辑的方法,可以很必然地从前提推出结论;结果一:现代逻辑成为整个分析哲学的理论基础。
结果二:现代逻辑成为当代分析哲学的一种研究方式。
罗素《逻辑与哲学》第五章《论指称》,以自然语言的方式表达现代逻辑,可见,我们仍然可以用形式化的语言来表达形式化的逻辑。
结果三:理解现代逻辑是把握分析哲学的首要条件。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什么是分析哲学(一)1分析哲学具有家族相似的特征不包括(C)。
A、以逻辑为主要内容的哲学B、以语言为对象的哲学C、以分析方法为主要特征的哲学D、以探求人存在意义的哲学2《数学原理》的作者罗素是(C)著名的哲学家。
A、法国B、美国C、英国D、德国3(C)的逻辑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逻辑系统。
A、苏格拉底B、泰勒斯C、亚里士多德D、培根4《概念文字》的作者是(A)。
A、弗雷格B、弗雷泽C、耶拿D、罗森5莱布尼兹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
(×)6分析哲学最初形成于20世纪的美国。
(×)什么是分析哲学(二)1第一次使用“分析”概念的哲学家是(D)。
A、杜威B、维特根斯坦C、马克思D、亚里士多德2《三松堂全集》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D)。
A、胡适B、陶行知C、蔡元培D、冯友兰3现代形式语言的特点不包括(C)。
A、没有歧义B、刻画类词C、自然语言D、使用现代逻辑方法4分析哲学诞生了现代逻辑。
(×)5“原子主义”的提出者是英国哲学家罗素。
(√)什么是分析哲学(三)1传统哲学的三大组成部分不包括(D)。
A、本体论B、认识论C、伦理学D、宗教学2语言哲学关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不包括(B)。
A、逻辑形式问题B、心理问题C、意义问题D、指称问题3分析哲学是以(C)为研究对象的。
A、伦理B、宗教C、语言D、数学4弗雷格与分析哲学的产生没有关系。
(×)5语言哲学讨论的是使用语言的人的心灵活动。
(×)什么是分析哲学(四)1(C)强调把一种心理活动完全还原到一个物理活动。
A、还原主义B、心理主义C、现象主义D、行为主义2以人的行为来解释人的心灵活动的特征是(C)。
A、格式塔心理学派B、人本主义心理学派C、行为主义心理学派D、精神分析心理学派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A)。
A、华生B、罗杰斯C、巴普洛夫D、斯金纳4功能主义和物理主义都属于唯心主义哲学。
(×)5笛卡尔“二元论”的前提是身与心得分离。
分析哲学的价值(一)毋庸否认,分析哲学无论是作为一个学派还是作为一场运动,都日渐式微,已经或者正在走向衰落。
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能不能给分析哲学以某种肯定的评价?分析哲学是否给我们留下了某种有价值的精神遗产?回答这一问题有两条思路:一是将其置于西方哲学发展、演变的大背景中,一是将其置于与中国哲学的横向比较中。
本文将主要采取后一思路,所要阐发的主要观点是:中国需要分析哲学,中国哲学的某些弊端需要用分析哲学的精神和方法来匡正和补救,中国哲学家甚至需要一场分析哲学的洗礼。
本文认为,对于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家来说,分析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就是贯穿其全部工作中的理性精神,具体表现为:(1)关注语言,(2)尊重科学,(3)运用现代逻辑,(4)拒斥终极真理。
本文作者坚信,这些品质和信念是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家所最需要的,因此是我们必须严肃对待并认真加以消化吸收的。
一、什么是分析哲学?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早期,一批有深厚学养且胸怀宏图大略的哲学家相继登上了哲学舞台,他们分别是戈特洛布·弗雷格(GottlobFrege)、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乔治·摩尔(GorgeMoore)以及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者。
分析哲学家们主要致力于意义的分析,并将其作为哲学的主要任务与目标。
他们希望单独地、确定地、一劳永逸地去解决一个一个具体的哲学问题,从现代逻辑输入精确性,从现代科学引入方法论,把语言问题当作突破口,运用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的方法,使哲学逻辑化、科学化和分析化,由此达到哲学思想的明晰性和确定性。
分析哲学后来成为英美甚至整个英语世界占主导地位的哲学研究方式,并在欧洲大陆得到广泛传播。
从起源上看,分析哲学力图把认识论中的经验论传统、康德的基础主义以及弗雷格在19世纪晚期首创的逻辑分析方法和哲学理论结合在一起。
总结分析哲学的思想内容哲学是对人类智慧的高度抽象和总结,涉及广泛而深奥的思想内容。
以下是对哲学思想的总结分析。
1. 存在与本质:哲学思想的核心议题之一是存在与本质的关系。
存在指的是人类所处的世界,而本质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哲学家们探讨事物的本质是什么以及人类如何在这个存在中找到存在的意义。
2. 知识与真理:知识与真理是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哲学家们探讨知识的来源、范围和可靠性,同时也试图找到真理的本质。
他们研究认识论、形而上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以深入理解知识和真理的本质。
3. 伦理与道德:哲学的伦理思想涉及人类行为、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等议题。
哲学家们研究人类应该如何行动、什么是善与恶以及道德准则和义务。
他们提出伦理学理论,如功利主义、德性伦理学等,用于指导人们的道德选择。
4. 政治与社会:哲学思想还探讨政治和社会组织的原则和形式。
哲学家们研究政治权力的来源、合法性和限制,以及公共利益和个体权利的平衡。
他们提出了不同的政治哲学理论,如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
5. 美学与艺术:哲学的美学思想关注美的本质和艺术创作的价值。
哲学家们探讨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以及艺术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他们提出美学理论,如形式主义、表达主义和启蒙主义等,用于解释艺术和审美现象。
6. 存在主义和意义论:存在主义是哲学中的重要思潮之一,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责任,以及对存在的体验和真实性的关注。
意义论则关注人类追求生命意义的问题,哲学家们试图回答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以及如何找到生活的目的和价值。
7. 哲学方法论:哲学独有的思考和论证方法是哲学思想一个重要的内容。
哲学家们采用逻辑、辩证和反思等方法,以推理和推论的方式探索问题的答案。
哲学方法论包括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等,对理解和解决问题起到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哲学的思想内容涉及修辞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权力理论、美学和认识论等领域。
它对人类思维的抽象和总结,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并提供了对各种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的框架。
分析哲学与哲学分析(一)【内容提要】当一门学科可以撰写自己的历史的时候,大概可以说明它的成熟。
现代哲学中的“语言的转向”使得现代逻辑逐渐深入人心,分析哲学的方法已经不仅仅限于分析哲学本身,而是成为哲学领域的共同方法和基本方法。
分析哲学所讨论的问题,比如真与意义,绝不是小问题,而且他们分析的方式也不是零敲碎打的,而是有理论体系的。
分析哲学的方法与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方法确实有根本的区别,但是它所讨论的问题依然延续了形而上学的传统,而且是在形而上学的主线上。
分析哲学是形而上学的当代形式;分析哲学与传统哲学相比是清晰的,这种清晰不仅是分析哲学的特征,而且是哲学本身的进步。
【关键词】分析哲学/现代逻辑/分析方法/形而上学国内学界分析哲学的研究尽管从未轰轰烈烈,成为主流,却倒也扎扎实实。
既有一般性的研究著作,也有对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奎因等人的专门研究。
①最近又出版了两部分析哲学著作:江怡主编的《现代英美分析哲学》(上下卷,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以下简称主编名字,引文只注页码);张庆熊主编的《二十世纪英美哲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简称引文方式同上)。
这两部著作在内容取舍、论述重点的详略上各有不同,但都是以史的面貌出现,分别属于两套不同的多卷本西方哲学史中的一卷。
当一门学科可以撰写自己的历史的时候,大概可以说明它成熟,有了自己的传统。
而一部哲学史专门以分析哲学为一卷,则显示出作者对分析哲学的充分重视。
当然,这两部著作的厚重本身似乎也直接说明了分析哲学的重要性。
下面我想结合这两部著作谈一谈目前对分析哲学的一些看法。
一、“语言转向”与“终结论”关于分析哲学,今天常常可以听到两种说法。
一种是谈论“语言转向”,另一种是说分析哲学已经“终结了”,或者说“过时了”、“衰落了”。
前者阐述了分析哲学所取得的成就,后者似乎描述了它眼下的状态或境地,往往也是一种批评,或者至少暗含着一种批评,二者天壤之别。
“语言转向”无论是不是已经成为历史,无疑是一个确凿的事实。
这一点,即使是持后一种说法的人也是承认的。
但是“终结”或“过时”之说却不是普遍的看法。
张庆熊认为,“时至今日,分析哲学依然是英美哲学课堂上讲授的主要哲学,并且在哲学杂志上分析哲学的文章依然络绎不绝。
分析哲学可能太专业化而偏离大众的兴趣,但分析哲学的方法和对待哲学问题的态度已经牢固地融入到英美哲学的传统中去了”。
(张庆熊,第7页)江怡则认为,类似终结论“这些批评的声音并没有在当代哲学中占主导地位,因为事实上分析哲学并没有终结或‘消失’,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江怡,下卷,第928页)显然,张江二人是反对“终结论”的。
我完全赞同他们的观点。
分析哲学“终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是与“语言转向”之说有很大关系的。
所谓语言转向,不仅指分析哲学使哲学的研究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而且指分析哲学由此也成为当代哲学的主流,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影响最大的思潮。
②而“终结论”首先就是针对这种哲学思潮,当然也是针对分析哲学本身。
从今天的哲学界来看,不仅有分析哲学,而且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哲学,比如语言哲学、现象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科学哲学、心灵哲学,还有后现代主义哲学、女性主义哲学,等等,可以说五花八门,各领风骚。
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语言哲学就是分析哲学,或者是分析哲学的核心,而科学哲学和心灵哲学则是从分析哲学发展起来的或派生出来的,但是不论怎样看,至少有一点是清楚的,这就是,分析哲学不再是唯一的哲学。
因此在这种意义上,似乎不能说“终结论”完全没有道理。
我认为,看到语言转向这种现象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更为重要的还应该看到语言转向赖以形成的基础,这就是张江著作反复强调的,也是许多著名哲学家一直强调的分析哲学的方法。
看到这一点,可见现代逻辑是分析哲学中最重要的方法。
但是在分析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初期,现代逻辑还未普及,只是少数哲学家手中的工具。
这种工具技术性很强,虽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但是它的新颖和锐利,使用它所取得的成就,如罗素的摹状词理论、维特根斯坦关于事实与世界的解释,卡尔纳普关于世界的逻辑构造,等等,却令绝大多数学习和研究哲学的人感到欢欣鼓舞。
因此,努力学习和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哲学,并且像这些分析哲学前辈那样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似乎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当经过100多年的发展,现代逻辑不仅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而且已经是哲学系学生的基础课之一,也就是说,当现代逻辑成为从事哲学研究的人的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之后,它的使用就成为常识,它也就失去了它最初所拥有的新颖。
这时,人们依然可以像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那样进行语言分析,但是同样也可以从事其他方面的分析。
因此,分析哲学不再是唯一的哲学,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分析哲学就完结了,就不再有人研究了。
实际的情况只是,有些人不再研究分析哲学了,但是分析哲学依然是主流,至少是最主要的哲学之一,仍然有许多人在从事分析哲学的研究,而且许多当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仍然是分析哲学家。
特别应该看到的是,分析哲学的方法已经不仅仅限于分析哲学本身,而是成为哲学领域的共同方法和基本方法。
因此我不仅赞成张庆熊的上述看法,“分析哲学的方法和对待哲学问题的态度已经牢固地融入到英美哲学的传统中去了”,而且赞同江怡的看法,即评价分析哲学是不是终结或衰落,“关键就是要看分析的方法在如今的英美哲学中仍然是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江怡,下卷,第969页)只是我还认为,这样的方法如今不仅在英美分析哲学,而且在欧陆哲学中,也是非常常见的。
二、逻辑方法与零敲碎打今天,我们经常听到一种对分析哲学的批评,说它分析的方式是零敲碎打,分析得越来越繁琐,只是在一些枝微末节的小问题上花功夫,缺乏对对象的整体说明,缺乏对哲学大问题的思考。
③应该说,这样的批评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
在分析哲学中,尤其是在自然语言学派中,确实有一些人对一些语词进行分析,而且分析得确实有些繁琐。
但是他们并不是分析哲学的主体,并不代表分析哲学的主流。
④在我看来,从整体上看,这种批评实际上是对分析哲学的一种误解,特别是对分析哲学的方法的一种误解。
只要读一读戴维森、达米特等人的著作,我们就会明白,分析哲学所讨论的问题,比如真与意义,绝不是小问题,而且他们分析的方式也不是零敲碎打的,而是有理论体系的。
分析哲学的方法来源于现代逻辑,来源于它的创始人弗雷格。
因此,理解弗雷格的思想,特别是理解他的逻辑,对于理解分析哲学的方法至关重要。
江怡用一节讲述弗雷格,题目是“弗雷格的概念文字”,张庆熊则用一章讲弗雷格,题目是“弗雷格:现代逻辑之父”。
从这两个题目就可以看出,他们不仅专门论述了弗雷格,而且首先突出的是他的逻辑思想。
特别是,张庆熊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弗雷格的《概念文字》的主要内容,包括具体的技术内容。
弗雷格的概念文字无疑是逻辑,而不是哲学。
在撰写分析哲学史的著作中,尤其是在一阶逻辑非常普及的今天,如此详细地介绍弗雷格的逻辑思想,似乎有些离题。
但是张庆熊认为,没有弗雷格的逻辑,“就谈不上当代分析哲学的逻辑分析和语言批判的方法”。
他还认为,弗雷格“对现代逻辑的构想是建立在他对逻辑和语言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的深刻思考的基础之上的”。
(张庆熊,第13页)这里显然体现了一种对弗雷格逻辑的认识,并且隐含着一种对这种逻辑应用于哲学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在这一论述的基础上,到了陈述弗雷格的一些最主要的语言哲学思想的时候,比如“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是句子”,“区别概念的对象以及概念的等级”,“区分涵义和所指”,(张庆熊,第37-39页)它们背后的逻辑思想自然而然地凸现出来。
由此可以看出,张庆熊这样论述是有所考虑的。
江怡关于弗雷格逻辑虽然介绍得简单(这里无疑有体例的考虑),但是他同样说明,根据弗雷格的逻辑,“把判断提升为逻辑的核心地位,就意味着把句子而不是把名称作为思维活动的出发点,这一思想对哲学的后来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江怡,上卷,第106页)在我看来,这些介绍和认识是正确而恰当的,它们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逻辑分析绝不是零敲碎打,而是有其自身的系统性。
“零敲碎打”这种批评常常伴随或隐含着另一些批评,这就是分析哲学方法的局限性,它解决不了哲学的重大问题或根本问题。
在我看来,重要的是应该看到,分析哲学的方法是如何给哲学带来进步和发展的。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维特根斯坦关于世界和事实的解释,奎因关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别,等等。
下面我们仅围绕弗雷格关于涵义和意谓的区别来考虑。
根据弗雷格,一个句子分为专名和谓词;句子有涵义和意谓(所指);句子的涵义是思想,而句子的意谓是真值;专名的意谓是对象,而谓词的意谓是概念。
今天看来,这种区别很简单,它使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语言层面的东西和语言所表达的层面的东西。
但是,人们在接受弗雷格这一思想的同时,也对它提出了批评。
罗素认为,弗雷格没有区别专名与摹状词,而专名与摹状词的逻辑作用是不同的。
所以罗素提出了摹状词理论,详细探讨指称的问题。
他的这一理论则被称为“哲学的典范”,得到人们的普遍称赞。
虽然如此,施特劳森却对罗素探讨摹状词的一个例子“当今法国国王是秃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由于使用的“当今”这个词使得“法国国王”的指称是空的,因此这句话的真假出了问题,由此他提出了“使用和提及”的区别。
后来人们不断探讨了这些问题,发展出不同理论和看法。
比如,达米特认为,弗雷格的语言哲学是他的意义理论,这个理论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意义的理论,另一部分是关于力量的理论;而关于意义的理论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所指的理论,另一部分是关于涵义的理论,其中前者是内核,是基础。
而戴维斯则认为,弗雷格的方法使我们可以认识句子的真和句子中对象的关系,这一思想方式“具有鲜明的简易性”。
⑤这显然给予弗雷格极高的评价。
因此他从塔尔斯基的真之理论出发,用真来解释意义,并不是抛弃弗雷格的思想,而是基于他的思想继续发展。
以上这些内容在江张著作中都有介绍,其中不难看出分析哲学的发展,而这一发展的源头就是弗雷格关于涵义和意谓的区别。
难怪江怡称这一区别是“弗雷格对当代分析哲学作出的最为重要的历史贡献,是分析哲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石”,(江怡,上卷,第111页)而张庆熊则认为弗雷格探讨这个问题的文章在“语言哲学的历史上意义重大”。
(张庆熊,第42页)通过以上这个例子,我想说的是,阅读分析哲学的文献,无疑可以看到关于涵义和意谓的区别以及意义理论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但是由此其实还可以看出这一理论发展过程背后的方法的使用和考虑。
比如,弗雷格从自己建立的一阶逻辑系统出发,为分析语言提供了一个出发点,这就是区别涵义和意谓,但是由于它首先是对句子的区分,因此他必须形成对句子的句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