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设计课程作业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设计课程作业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设计课程作业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设计课程作业

目前,为什么说“钢铁仍是最重要、通用性和适应性最强的工程材料”?你是如何理解的

钢铁仍是最重要,通用性和适应性最强的工程材料,这是因为

1、钢铁材料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均有成熟的经验,范围之广无能替代,最广泛使用的基础原材料;埃菲尔铁塔的浪漫美、鸟巢的自然美无不显示出钢铁材料在现实生活中的巨大作用。钢铁材料是人类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罪重要的结构材料和产量最大的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所依赖的重要物质基础。钢铁工业是为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颜料动力、化学工业、建筑业、宇航与军工,以及交通运输业、农业等部门提供原材料和钢铁产品的重要基础工业。

2、钢铁材料的性能的可塑性其他材料望尘莫及;钢铁材料适合各种加工方式,包括锻造、轧制、冲压以及车铣铇磨等加工方式,并且,钢铁材料具有良好的焊接性。钢铁材料的性能包括良好的硬度、可延展性、耐磨性、耐腐蚀性、耐热性和抗高温变形性。

3、钢铁材料价格低廉,是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

4、钢铁产品的原材料资源比较丰富,特别是钢铁具有可重复利用性,因此钢铁材料具有发展前途。

5、冶炼技术的成熟和制品的标准化其他材料近期难就。

6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在世界上,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钢铁工业,因为它是国家工业化的支柱。没有强大的钢铁工业,要实现工业化的社会是困难的。因此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钢铁工业发展程度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总之,钢铁材料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材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7不断发展的新材料。高性能化(高强度、高韧性、长寿面),高精度化(高形状尺寸精度、表面质量、低成本化(低合金含量、低工艺成本)、绿色化(易于回收和再利用)钢铁材料品种规格多样化(特殊异型材、复合材料)、研制开发新型钢铁材料(超细晶粒钢、双相钢、超深冲IF钢、TRIP钢、高氮不锈钢、非晶微晶钢)

8主导地位的结构材料。铁的发明对人类历史进程影响重大,直到今天钢铁材料仍旧是应用最广泛、支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主要的材料。尽管现代人们正在研究各种新材料,以期望它们部分能代替钢铁材料,但始终没有一种材料可以代替钢铁的地位。可以预期,在较长的历史阶段内,钢铁作为基础原材料的地位不可动摇。

论述“材料基因工程技术” 在材料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材料基因工程,是借鉴生物学上的基因工程技术,探究材料结构(或配方、工艺)与材料性质(性能)变化的关系。并通过调整材料的原子或配方、改变材料的堆

积方式或搭配,结合不同的工艺制备,得到具有特定性能的新材料。通过高通量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结合已知的可靠实验数据,用理论模拟去尝试尽可能多的真实或未知材料,建立其化学组分,晶体结构和各种物性的数据库;利用信息学、统计学方法,通过数据挖掘探寻材料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模式,为材料设计师提供更多的信息,拓宽材料筛选范围,集中筛选目标,减少筛选尝试次数,预知材料各项性能,缩短性质优化和测试周期,从而加速材料研究的创新。以材料设计和模拟为基础的材料基因工程已经成为当前材料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已经让人们看到了材料基因工程的巨大作用。在材料基因工程提出之前,新材料从研发到市场应用时间跨度非常长,某种新材料从最初的研究开发,经性能优化、系统设计与集成、验证、制造再到投入市场通常需要10~20年时间。部分原因是一直以来过度依赖对材料研发的科学直觉与实验判断,目前大部分材料的设计与测试是通过耗时的重复实验来完成的。而实际上,有些实验通过理论计算工具就能完成模拟。材料基因工程采用强大的计算分析和理论模拟工具,减少新材料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对物理实验的依赖。改进的数据共享系统和一体化的工程团队将允许设计、系统工程与生产活动的重叠与互动。这种新的综合设计将结合更多的计算与信息技术,加上实验与表征方面的进步,将显著加快材料投入市场的种类及速度,材料的开发周期可从目前的10~20年缩短为5~10年。

材料基因工程可以在高性能计算机的辅助下,通过理论计算揭示物质构成、不同元素排列与材料功能之间关系,进而实现有目的设计新材料的科学工程,大大缩短了新材料的研发周期和研发成本,导致性能优越的新型功能材料不断产生。

三、第一种钢参考Q195或IF钢,第二种参考双相不锈钢,第三种参考低合金高强度钢

四、孔型轧制/管材焊接、模锻/铣床、拉拔/铸造

北京科技大学 嵌入式课程设计报告

《嵌入式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_

目录 摘要 (4)

Abstract (4) 引言 (5) 带中断LED数码管驱动程序设计 (6) 1.设计内容 (6) 1.1 基本功能 (6) 1.2 扩展功能 (6) 1.3创新功能 (6) 2.实验设备 (6) 3.设计功能块说明 (6) 4.设计原理 (7) 4.1 LED发光原理 (7) 4.2 八位LED显示器 (8) 5. 实验步骤 (8) 5.1 驱动程序加载 (8) 5.2 添加控件 (8) 5.3基本功能的实现 (9) 5.4 使用指南 (10) 6. 实验结果 (10) 6.1 基本功能实现结果 (10) 6.2 LED数码管清零功能实现结果 (11) 6.3 中断计数功能实现结果 (12) 6.4 频率设置功能实现结果 (13) 7. 心得体会 (14) 附录 (16)

摘要 通过嵌入式控制系统课程的学习并结合本次课程设计,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方法和流程,熟悉Intel XScale硬件平台及其应用处理机的使用方法,熟悉Windows CE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概念。能针对Intel XScale硬件平台、应用需求自行定制、优化WinCE操作系统,并独立编写可在Intel XScale嵌入式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 本课程设计主要实现了LED数码管的驱动程序,中断计数功能、LED显示清零功能、LED 数字显示频率设置的功能。 关键字:WINCE 中断数码管驱动 Abstract Learning Embedded Control Systems and combining the curriculum design can help us understand the Embedded Control Sy stems’ development methods and processes, and be familiar with Intel XScale Hardware platform and its usage. Know well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concepts about WINCE. Design and optimize Windows Embedded Compact and compose Application software program that can operate on the Intel XScale Hardware platform. The main achievement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are drivers for LED, Interrupt Count, clean the results of the LED and set up the display frequency of the LED. Key words: WINCE Interrupt Digital Driving

2020年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 转眼间,已经尘埃落定。回首这一年,有努力,也有回报,有汗水,也有欢笑。这一年,个人的付出固然重要,但诚然,我也从论坛收益良多,现在我小小的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对学弟学哥妹们有所帮助。 先来说说自己的情况:我报考的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所考的分数分别为政治58,英语57,数学二115,专业课(材料科学基础)108,总分338。这样一个分数,对于一个工科生而言,算是中规中矩,但是对于今年的北科材料,可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擦线党(初试线337)。即便如此,我想我还是很有必要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 如今,考研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同时,也是大学本科生的一个未来规划中的热门选项。很多人很轻率的就决定考研,对此我是不发表任何评论的。但是,我觉得,一旦决定考研,就要对全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不是在模模糊糊的状态下就开始看书,鄙人鱼见,这样只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经历。 看书前要做好万全准备。大家可能会问要做好哪些准备。且听我慢慢道来。

做好了以上的各种准备,接下来就需要开始各科的复习了。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数学和英语都是要从大三下开始的,而政治和专业课是从九月份开始。细节我慢慢道来。 因为本人是工科生,所以只介绍工科生相关经验。我们考的是数学二,也就是只有高数和线性代数。而关于考研复xí,论坛里很多人都会分为三轮,说实话,我自己到目前为止也没好好划分过,所以只按自己的经验一点点介绍。 先插播一下我的学习理念。我觉得作为一个工科生,在学习这一块,理应有些自己的方法。我觉得不管是学什么,首先我们得对这一科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其次,我们还要有能力从众多信息中抽象出重点,然后循着重点对症下药。简单来讲,我觉得就是个盖房子的过程,先打地基,再出骨架,最后各种装饰。 频道调回到数学,关于数学的学习,我觉得首先得从书本下手,高数用同济5或者6版的两本书,线代无所谓,大同小异。依据往年的大纲,先把书本过个一遍,对各种概念,各种公式有个初步印象,我觉得这一步很重要: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作为回顾,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可以作为启蒙用。然而这样还不够,书本还要用第二遍,这一遍,最好边看边把你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句子,定义,概念等抄下来(后期还有大作用),基础好的同学可以随意练练课后习题,基础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理论考研真题

2013年北京科技大学设计理论考研真题 北京科技大学 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试题编号: 624 试题名称:设计理论 适用专业:设计艺术学 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 百分位数 2. 感觉与知觉 3. 系统 4. 事故

5. 《天工开物》 6. 头脑风暴法 7. 装饰艺术运动 8. 后现代主义设计 9. 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 10. 约翰?拉斯金 二.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全面分析人观看电视的行为,并提出关键人机要素。(10分)

三.个人心理空间是指围绕一个人并按照其心理尺寸要求的空间,请从个人心理空间的角度分析设计多人办公场所时应考虑的心理因素。(10分) 四.如何理解包豪斯思想对于今天设计的影响与意义?(10分) 五.分析信息社会背景下视觉语言的特征与变化?(10分) 六.根据以下背景资料分析“闯黄灯”问题中的人因要素。(20分) (1)2011年,浙江嘉兴某市一位先生因闯黄灯被罚,并诉之法庭,成为全国首例“闯黄灯”行政诉讼案,嘉兴中级法院做出终审判决,认定其闯黄灯属于违法行为。 (2)2007年,各大新闻网站发布了“北京交通路口黄灯改4秒,灯序统一为绿黄红绿”的新闻,提到“闯黄灯虽不违法,但也十分危险”。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考试资料

1、热处理的定义 根据钢件的热处理目的, 把钢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预定的速度冷却下来的一种综合工艺。 钢的热处理是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方法,来改变钢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其性能的一种工艺。 凡是材料体系(金属、无机材料)中有相变发生,总可以采用热处理的方法,来改变组织与性能。 2、Ac1、Ac3、Accm的意义 对于一个具体钢成分来说,A1、A3、Acm是一个点,而且是无限缓慢加热或冷却时的平衡临界温度。加热时的实际临界温度加注脚字母“C”,用Ac1、Ac3、Accm表示; 冷却时的实际临界温度加注脚字母“r”,用Ar1、Ar3、Arcm表示。 3、什么是奥氏体化?奥氏体化的四个过程?是什么类型的相恋? 将钢加热到AC1点或AC3点以上,使体心立方的α-Fe铁结构转变为面心立方结构的γ-Fe,这个过程就是奥氏体化过程。 从铁碳相图可知,任何成分碳钢加热到Ac1以上,珠光体就向奥氏体转变;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将全部变为奥氏体。这种加热转变称奥氏体化。 共析钢的奥氏体化过程包括以下四个过程: 形核; 长大; 残余渗碳体溶解; 奥氏体成分均匀化。 加热时奥氏体化程度会直接影响冷却转变过程,以及转变产物的组成和性能。 是扩散型相变。 4、碳钢与合金钢的奥氏体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在同一奥氏体化温度下,合金元素在奥氏体中扩散系数只有碳的扩散系数的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可见合金钢的奥氏体均匀化时间远比碳钢长得多。 在制定合金钢的热处理工艺规范时,应比碳钢的加热温度高些,保温时间长些,促使合金元素尽可能均匀化。5奥氏体晶粒的三个概念(初始晶粒、实际晶粒和本质晶粒)? 奥氏体的初始晶粒:指加热时奥氏体转变过程刚刚结束时的奥氏体晶粒,这时的晶粒大小就是初始晶粒度。奥氏体实际晶粒:指在热处理时某一具体加热条件下最终所得的奥氏体晶粒,其大小就是奥氏体的实际晶粒度。 奥氏体的本质晶粒 指各种钢的奥氏体晶粒的长大趋势。 晶粒容易长大的称为本质粗晶粒钢;晶粒不容易长大的称为本质细晶粒钢; 6为什么要研究奥氏体晶粒大小? 显著影响冷却转变产物的组织和性能。 7、工厂中对奥氏体晶粒大小的表征方法是什么?本质晶粒度的测试方法? 统一采用与标准金相图片比较,来确定晶粒度的级别。 生产中为了便于确定钢的本质晶粒度,只需测出930度左右的实际晶粒度,就可以判断。 8‘什么叫奥氏体?’ 奥氏体冷至临界温度以下,牌热力学不稳定状态,称为过冷奥氏体。 9、钢的共析转变?珠光体组织的三种类型? 钢的共析转变:钢奥氏体化后,过冷到A1至“鼻尖”之间区域等温停留时,将发生共析转变,形成珠光体组织,其反应如下: γ→P (α+Fe3C) 结构FCC BCC 正交 含碳量0.77% 0.0218% 6.69% 珠光体的三种类型: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 10、什么叫钢的C曲线?如何测定?影响C曲线的因素? 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也称TTT(Time Temperature T ransformation)曲线。因曲线形状象英文字母“C”,故常

自动控制系统原理课程设计资料报告材料-北京科技大学

科技大学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学院: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

目录 一.引言 (3) 二.系统模型的建立 (3) 三.系统控制的优化 (6) 3.1 PID调节参数的优化 (7) 3.2 积分分离PID的应用 (10) 四,结语 (13)

双轮自平衡智能车行走伺服控制算法摘要:全国第八届“飞思卡尔”智能汽车大赛已经结束。光电组使用大赛提供的D车模,双轮站立前进,相对于以前的四轮车,双轮车的控制复杂度大大增加。行走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干扰,经过多次的实验,已经找到了一套能够控制双轮车的方法。双轮机器人已经广泛用于城市作战,排爆,反恐,消防以及空间消防等领域。实验使用单片机控制双电机的转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自平衡;智能;控制算法 Motion Servo Control Algorithm for Dual Wheel Intelligent Car Abstract: The 8th freescale cup national Intelligent Car competition of has been end.The led team must used D car which has only 2tires.It is more difficult to control prefer to control A car which has 4tires.There is much interference on the track. A two-wheeled robot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urban warfare, eod, counter-terrorism, fire control and space fire control and other fields。We has searched a good ways to control it.We used MCU to control the speed of motors and get our gates. Key Words: balance by self; intelligent; control algorithm 一.引言 双轮自平衡车是智能汽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其是两轮站立,在很多场合有比四轮车更灵活,更方便控制的特点。基于双轮车的机器人已经用于在城市作战,排爆,反恐,消防,空间探测等领域。 双轮自平衡车的控制过程与倒立摆相似。本次研究主要是对双轮车直立的研究。由于车在前进过程中还可能遇到弯道和路障,所以本文还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理论证明正确的前提下,再次进行仿真验证,仿真验证的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二.系统模型的建立 智能汽车竞赛使用的是D车模。D 车模是双电机,双轮的车模。单电机 控制双轮时可以满足车身保持平衡和 前进的要求,而之所以使用双电机是 为了前进过程中转弯的需要。本文只 讨论跟直立和干扰有关的容,鉴于此,本文余下容默认是单电机控制的车模。自平衡车在没有电机控制的情况下属 于不稳定系统,在极小的干扰下,就 会偏离平衡位置而失去平衡。因此, 控制系统必须使用反馈控制。图1是 站立在赛道上的双轮车模。

2020年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全分享

XX年北京科技大学材料专业考研经验全分享转眼间,已经尘埃落定。回首这一年,有努力,也有回报,有汗水,也有欢笑。这一年,个人的付出固然重要,但诚然,我也从论坛收益良多,现在我小小的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对学弟学哥妹们有所帮助。 先来说说自己的情况:我报考的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所考的分数分别为政治58,英语57,数学二115,专业课(材料科学基础)108,总分338。这样一个分数,对于一个工科生而言,算是中规中矩,但是对于今年的北科材料,可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擦线党(初试线337)。即便如此,我想我还是很有必要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 如今,考研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同时,也是大学本科生的一个未来规划中的热门选项。很多人很轻率的就决定考研,对此我是不发表任何评论的。但是,我觉得,一旦决定考研,就要对全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不是在模模糊糊的状态下就开始看书,鄙人鱼见,这样只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经历。 看书前要做好万全准备。大家可能会问要做好哪些准备。且听我慢慢道来。

做好了以上的各种准备,接下来就需要开始各科的复习了。不需要过多的解释,数学和英语都是要从大三下开始的,而政治和专业课是从九月份开始。细节我慢慢道来。 因为本人是工科生,所以只介绍工科生相关经验。我们考的是数学二,也就是只有高数和线性代数。而关于考研复xí,论坛里很多人都会分为三轮,说实话,我自己到目前为止也没好好划分过,所以只按自己的经验一点点介绍。 先插播一下我的学习理念。我觉得作为一个工科生,在学习这一块,理应有些自己的方法。我觉得不管是学什么,首先我们得对这一科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其次,我们还要有能力从众多信息中抽象出重点,然后循着重点对症下药。简单来讲,我觉得就是个盖房子的过程,先打地基,再出骨架,最后各种装饰。 频道调回到数学,关于数学的学习,我觉得首先得从书本下手,高数用同济5或者6版的两本书,线代无所谓,大同小异。依据往年的大纲,先把书本过个一遍,对各种概念,各种公式有个初步印象,我觉得这一步很重要: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作为回顾,对于基础差的同学,可以作为启蒙用。然而这样还不够,书本还要用第二遍,这一遍,最好边看边把你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句子,定义,概念等抄下来(后期还有大作用),基础好的同学可以随意练练课后习题,基础

北京科技大学参考书目

北京科技大学参考书目│ ├────────────────────────────────────────┤ │070205凝聚态物理: 226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上册科学出版社曾谨言│ │《量子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周世勋 │ │228统计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高等教育出版社汪志成 │ │《统计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熊吟涛 │ │332固体物理:《固体物理学》上、下册上海科技出版社方俊鑫、陆栋│ │《固体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黄昆、韩汝琦 │ │《固体物理导论》科学出版社基特尔(杨顺华译) │ │333金属物理:《金属物理》冶金工业出版社余宗森、田中卓 │ │同等学力加试:原子物理《原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杨福家 │

│《原子物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褚圣林 │ │理论力学《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胡慧玲 │ │ │ │071200科学技术史: 219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冶金工业出版社蔡文娟1994 │ │254考古学通论:《中国考古学通论》河南大学出版社孙英民.李友谋主编2002年│ │《中国考古学:实践、理论、方法》中州古籍出版社张忠培1992年 │ │262科学技术哲学:《西方科学哲学》南京大学出版社夏基松、沈斐凤1987年│ │《科学哲学教程》山西科学出版社郭贵春2000年 │ │267文物保护学:《岩土文物建筑的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黄克忠1998年│ │《文物保存环境概论》科学出版社郭宏2001年9月 │ │《文物保护材料学》西北大学出版社王薏贞1995年 │

│334金属学及热处理:《金属学》冶金工业出版社宋维锡 │ │337金属腐蚀学:《金属腐蚀学》冶金工业出版社朱日彰 │ │395科学技术史:《科学史》广西师范大学丹皮尔2001 │ │《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贝尔纳着伍况甫译1983 │ │《20世纪科学技术简史(第二版)》科学出版社李佩珊、许良英1999 │ │同等学力加试:科技文献导读无 │ │科学社会学《科学的社会功能》商务印书馆贝尔纳1982 │ │ │ │080104工程力学: 212弹性力学:《弹性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徐 芝纶主编│ │213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质出版社胡广韬.杨文元主编 │ │250炸药化学:《爆炸化学》国防工业出版社张熙和.云主惠主编 │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真题大全

199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金属学 适用专业: 科学技术史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材料加工工程 说明:统考生做1~10题,单考生做1~7题和11~13题。 1、名词解释10分) (1)点阵畸变(2)组成过冷 (3)再结晶温度 (4)滑移和孪生(5)惯习现象 2、说明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c/a≥1.633)三种晶体结构形成的最密排面,最密排方向和致密度。(10分) 3、在形变过程中,位错增殖的机理是什么?(10分) 4、简述低碳钢热加工后形成带状组织的原因,以及相变时增大冷却度速度可避免带状组织产生的原因。(10分) 5、简要描述含碳量0.25%的钢从液态缓慢冷却至室温的相变过程(包括相变转换和成分转换)。(10分) 6、选答题(二选一,10分) (1)铸锭中区域偏析有哪几种?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消除区域偏析的措施。 (2)固溶体结晶的一般特点是什么?简要描述固溶体非平衡态结晶时产生显微偏析的原因,说明消除显微偏析的方法。 7、简述金属或合金冷塑性变形后,其结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10分) 8、简述经冷变形的金属或合金在退火时其显微组织,储存能和性能的变化规律。(10分) 9、选答题(二选一,10分) (1)为了提高Al-4.5%Cu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采用了如下热处理工艺制度,在熔盐浴中505℃保温30分钟后,在水中淬火,然后在190℃下保温24小时,试分析其原因以及整个过程中显微组织的变化过程。 (2)什么叫固溶体的脱溶?说明连续脱溶和不连续脱溶在脱溶过程中母相成分变化的特点。 10、简述固溶强化,形变强化,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的强化机理。(10分) 11、简述影响再结晶晶粒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说明其影响的基本规律。(10分) 12、画出铁碳相图,并写出其中包晶反应,共晶反应和共析反应的反应式。(10分) 13、选做题(二选一,10分) (1)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试比较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中晶粒大小,并分析原因。 a.水冷模浇铸和砂模浇铸 b.低过热度浇铸和高过热浇铸 c.电磁搅拌和无电磁搅拌 d.加入,不加入Al-Ti-B铅合金。 (2)什么叫形变织构?什么叫再结晶织构?简要说明形变织构,再结晶织构的形成机理。 200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金属学 适用专业: 材料加工工程科学技术史 说明:统考生答1-10题,单考生答1-7题和11-13题。 1.名词解释(10分) 1相界面2相律3过渡相④菲克第一定律⑤退火织构 2.什么是固溶体?在单相合金中,影响合金元素的固溶度的因素有哪些?固溶体与组成固溶体

北科大小学期软件课程设计报告

北京科技大学 软件课程设计报告——C语言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1

目录 1设计内容 (3) 2应用程序总体分析与设计 (3) 3应用程序各功能模块分析与设计 (4) 3.1功能模块 (4) 3.1.1服务器端 (4) 3.1.2客户端 (4) 3.2模块流程图 (4) 3.2.1服务器端流程图 (4) 3.2.2客户端流程图 (6) 3.3程序结构图 (8) 4程序测试 (8) 4.1测试过程 (8) 4.1.1VS2010截图 (8) 4.2测试结果 (9) 4.2.1服务器端截图 (9) 4.2.2客户器端截图 (9) 5程序文档 (10) 5.1使用说明 (10) 5.2程序说明 (10) 6程序源代码 (11) 6.1客户端: (11) 6.2服务器端 (14) 2

1设计内容 通过c语言编程实现一个局域网聊天的程序,包括服务器端程序和客户端的程序,该程序能够实现两台主机之间或多台主机之间的基本通信。 2应用程序总体分析与设计 该程序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服务器端,另一个是客户端。由于程序要实现两台或多台主机之间的相互通信,这就涉及到了利用c语言进行网络编程。还有两台或者多台主机之间的网络通信需要用到通信协议,而TCP/IP有两种不同的通信协议,即面向有连接的TCP 通信协议和面向无连接的UDP通信协议。教学要求掌握TCP通信的原理。所以选择TCP通信协议进行多台主机之间的连接。 服务器端的实现过程: 1、初始化Windows Socket 2、创建一个监听的Socket 3、设置服务器地址信息,并将监听端口绑定到这个地址上 4、开始监听 5、接受客户端连接 6、和客户端通信 7、结束服务并清理Windows Socket和相关数据,或者返回第4步 客户端实现的过程: 1、加载套接字库 2、创建套接字 3、请求连接服务器 4、发送数据/接收数据 5、关闭套接字 6、卸载所加载的套接字库。 3

北京科技大学课程设计

北京科技大学 专业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量200万吨板坯连铸生产工艺设计 班级:材控XXX 学号:XXXXXXXX 姓名:XXX 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指导教师:XXX 201X年XX月XX日

目录 一、绪论 (2) 二、产品大纲及生产工艺流程 (4) 1. 产品大纲 (4) 2. 生产工艺流程 (4) 三、连铸机设备参数的计算 (5) 1. 连铸机类型选择 (5) 2. 连铸机流数 (6) 3. 中间包容量 (6) 4. 设备清单 (7) 四、连铸主要工艺参数 (11) 1. 浇注温度 (11) 2. 浇注时间 (11) 3. 拉速 (12) 4. 连铸机冶金长度 (12) 5. 结晶器长度 (13) 6. 铸机的弧形半径 (13) 7. 匹配系数计算 (13) 五、金属平衡图 (15) 六、连铸机主要性能参数 (16) 1. 连浇炉数 (16) 2. 浇注周期 (16) 3. 连铸机的作业率αp (16) 4. 金属收得率 (17) 5. 连铸机生产能力 (17) 6. 生产能力校核 (18) 七、参考文献 (19)

工艺设计任务书 一、学生姓名:XXX 学号:XXXXXXXX 二、题目:年产量200万吨板坯连铸生产工艺设计 已知:1. 某钢铁厂拟新建一板坯连铸车间,生产的典型钢种为压力容器用钢板16MnR、碳素结构钢板Q195,化学成分是:16MnR钢:C:≤0.20,Si:0.20~0.55,Mn:1.20~1.60,P:≤0. 035,S:≤0.030,Cr:≤0.,30,Ni:≤0.,30,Cu:≤0.30;Cr+Ni+Cu≤0.60;Q195钢:C:≤:0.06~0.12,Si:≤0.30,Mn:0.25~0.50,P:≤0.045,S:≤0.05,Cr:≤0.30,Ni:≤0.30,Cu:≤0.30。2. 铸坯规格为:200,270mm×1800,2100mm(厚度×宽度)。3.计划采用的转炉容量为100吨,冶炼时间为40分钟。 三、设计任务 1. 编写产品大纲,制定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2. 确定连铸设备参数,如连铸机的类型、数量、流数、中间包容量等;提出生产需要的有关设备清单。 3. 确定连铸主要工艺参数,如钢水的浇注温度、浇注时间、拉坯速度、板坯尺寸以及冶炼与连铸机的配合。 4. 编制金属平衡图。 5. 连铸浇注周期、连铸机作业率、连铸坯收得率、连铸机生产能力计算。 6. 撰写设计说明书。 四、日程安排 1. 2011.1 2.30~2011.12.31 查阅国内外技术资料,制定总体工艺方案; 2. 2012.01.01~2012.01.10 连铸工艺设计; 3. 2012.01.11~2012.01.12 编写设计说明书; 4. 2012.01.13 答辩。 五、参考书目 [1] 陈家祥主编. 连续铸钢手册.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1.12. [2] 李传薪主编. 钢铁厂设计原理(下).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5.5. [3] 《中国冶金报》社编. 连续铸钢500问.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6. [4] 李慧主编. 钢铁冶金概论.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3.11. [5] 陈雷. 连续铸钢.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4.5.

北京科技大学控制实验报告3

实验三 利用MATLAB 进行时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使用MA TLAB 编程绘制控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2) 研究二阶控制系统中,ξ、ωn 对系统动态特性和时域指标的影响; (3) 掌握准确读取动态特性指标的方法; (4) 分析二阶系统闭环极点和闭环零点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5) 研究三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及其动态性能指标与其闭环极点的关系; (6) 研究闭环极点和闭环零点对高阶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7) 了解高阶系统中主导极点与偶极子的作用; (8) 了解系统阶跃响应、脉冲响应和斜坡响应输出曲线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二、实验原理及内容 1. 求系统的特征根 若已知系统的特征多项式D (s),利用roots ( ) 函数可以求其特征根。若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利用eig ( ) 函数可以直接求出系统的特征根。 2、求系统的闭环根、ζ和ωn 函数damp ( ) 可以计算出系统的闭环根、ζ和ωn 。 3、零极点分布图 可利用pzmap()函数绘制连续系统的零、极点图,从而分析系统的稳定性,调用格式为: pzmap(num,den) 【范例3-1】给定传递函数: 2 72436 4523)(2 345234+++++++++=s s s s s s s s s s G 利用下列命令可自动打开一个图形窗口,显示该系统的零、极点分布图,如图3- 所示。 >> num=[3,2,5,4,6]; den=[1,3,4,2,7,2]; pzmap(num,den) title(1Pole-Zero Map1) % 图形标题。

图3- 1 MATLAB 函数零、极点分布图 4、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step ( ) 函数可以计算连续系统单位阶跃响应(impulse( ) 函数可以计算连续系统单位脉冲响应): step (sys) 或step ( sys , t ) 或step (num , den) 函数在当前图形窗口中直接绘制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对象sys 可以由tf ( ),zpk ( ) 函数中任何一个建立的系统模型。第二种格式中t 可以指定一个仿真终止时间,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时间矢量(如t =0 : dt : Tfinal ,即dt 是步长,Tfinal 是终止时刻)。 如果需要将输出结果返回到MA TLAB 工作空间中,则采用以下调用格式: c=step(sys) 此时,屏上不会显示响应曲线,必须利用plot()命令查看响应曲线。plot 可以根据两个或多个给定的向量绘制二维图形。 【范例3-2】已知传递函数为:25 425 )(2++= s s s G 利用以下MATLAB 命令可得阶跃响应曲线如图3- 所示。 >> num=[0,0,25]; den=[1,4,25]; step(num,den) grid % 绘制网格线。 title(1Unit-Step Response of G(s)=25/(s^2+4s+25) 1) % 图像标题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内部辅导资料

一:大纲分析: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 《金属学》复习大纲 (适用专业: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 一、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1. 原子间的键合 1)金属键, 2)离子键, 3)共价键 2.晶体学基础 1)空间点阵, 2)晶系及布喇菲点阵, 3)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 3.金属的晶体结构 1)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2)原子的堆垛方式,3)晶体结构中的间隙, 4)晶体缺陷 4.合金相结构 1)置换固溶体,2)间隙固溶体,3)影响固溶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 4)中间相 5.晶体缺陷 1)点缺陷, 2)晶体缺陷的基本类型和特征, 3)面缺陷 二、金属与合金的凝固 1.金属凝固的热力学条件 2.形核 1)均匀形核,2)非均匀形核 3.晶体生长 1)液-固界面的微观结构,2)金属与合金凝固时的生长形态,3)成分过冷4.凝固宏观组织与缺陷 三、金属与合金中的扩散 1.扩散机制 2.扩散第一定律 3.扩散第二定律 4.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 四、二元相图 1.合金的相平衡条件 2.相律 3.相图的热力学基础 4.二元相图的类型与分析 五、金属与合金的塑性变形 1.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1)滑移,2)临界分切应力,3)孪生,4)纽折 2.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1)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2)晶界的影响,

3.塑性变形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屈服现象,2)应力-应变曲线及加工硬化现象,3)形变织构等 六、回复和再结晶 1.回复和再结晶的基本概念 2.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变化 3.再结晶动力学 4.影响再结晶的主要因素 5.晶粒正常长大和二次再结晶 七、铁碳相图与铁碳合金 1.铁碳相图 2.铁碳合金 3.铁碳合金在缓慢冷却时组织转变 八、固态相变 1.固态相变的基本特点 2.固态相变的分类 3.扩散型相变 1)合金脱溶,2)共析转变,3)调幅分解 4.非扩散型相变 参考书: 1.金属学(修订版), 宋维锡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 2.材料科学基础, 余永宁主编, 高等教育出出版社,2006; 3.材料科学基础(第二版), 胡赓祥等主编, 高等教育出出版社,2006; 4.任何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金属学》或《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参考书。 复习方法的话大家还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有所不同。重要的是坚持。我个人有一些看法希望与大家分享。 刚开始看,很难把握重点,看的太细,会浪费时间。而且,第一遍看完之后,往往都是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细节部分是很难记住的。所以第一边看要抓大放小,把握大致脉络。短时间内对专业课内容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以利于第二遍的深入阅读。这就算达到了目标。 再看的时候,每看完一节或一章,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尤其是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列成条目以利于以后把握重点,节约时间。一定要相信,手过一遍,胜过口过十遍。做笔记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再以后做题时每遇到问题回来看自己总结的笔记,并且把做题时重要的类型题的解法归纳到笔记中。坚持下去。做到点——线——面的复习,这样下来专业课不拿高分都难了。 二:知识梳理 第一章:金属与合金的晶体结构

北京科技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北京科技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生态11 周翟尤佳 41122019

目录 一、校园规划的重要性及特点 (2) 1.1 校园规划的重要性 (2) 1.2 校园规划的特点 (2) 二、北京科技大学校园现有规划 (3) 2.1 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3) 2.2 北京科技大学地理位置 (3) 2.3 北京科技大学校园规划现状分析 (3) 2.3.1研究方法 (3) 2.3.2规划理念 (4) 2.3.3 数据分析 (4) 2.3.4绿地分布分析 (5) 2.3.5 建筑分布分析 (7) 2.4 北京科技大学校园规划现状的不足 (8) 三、北京科技大学校园新规划设计理论基础 (9) 3.1 空间尺度的确定 (9) 3.2校园绿地组成及设计原则 (9) 3.3校园绿地的植物配置原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3.4校园建筑群设计原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 四、总结 (100) 参考文献: (111)

摘要:校园规划作为教育的载体反应了一个校园的教育情况和文化底蕴, 这样的一个规划设计所具有的独特性是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特色紧密相结合的。因此, 校园规划设计必须充分体现、表达教育理念和特色, 并为教育理念和特色的贯彻提供物质平台;同时,校园的绿化等作为一种存在与自然界的人工生态系统,它还具有生态性。目前校园景观的研究, 大多还处于单层次的设计科学上, 现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 把校园设计规划放入设计科学和景观生态学结合的层面上, 进一步从生态层面分析这个设计的合理性, 从自然生态属性上体现生态和谐校园的本质。 关键字:校园;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生态;生态服务功能 一、校园规划的重要性及特点 1.1 校园规划的重要性 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地作用。 大学是一个完整的社会,众多大学生将在这里度过人生中美好的四年时光。学校中的每栋建筑,一草一木对于我们大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文明、整洁、优美、安静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趣,使人精神振奋,积极进取,激发人们热爱知识、热爱科学、追求知识、勇于创新的向往;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道德修养的成熟、文明行为的培养、创造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形成,都会起到特殊的熏陶、感染和塑造作用。 由此可见,创造一个静谧、典雅、舒适、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融教学、科研、生产、观赏于一体,不仅是学校办学条件的问题,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校园环境质量的提高应在校园建设的同时来实现。其中建筑物设计与布局,功能分区与道路构建,校园绿化与环境保护,如何将三者和谐有序地交融在一起,从而打造出一个特色非凡、环境幽雅、宜人发展的生态校园环境,对提高人才质量,提升学校声誉,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校园规划的特点 高校校园应当既是舒适的教育场所,又是丰富的生活环境。所以校园景观可以说是千姿百态的时空艺术大综合: 就形态而言,它包括了建筑物、雕塑、壁画、山水、树木、花草等单体;以及这些单体的组合;如道路、广场、园林、建筑组群与小品等。就性质言可分为自然要素(如树木、泉石、阳光、飞鸟)和人工要素(如建筑物、园林、设施)两个面; 从状态看,有静态要素和动态的阳光、雨雾、喷泉、叠水、动物等可变要素。此外,还有伴随学校教学生活的人流要素,这些人流要素是最重要、最生动、最有创造性和特色的校园景观之魂。 校园环境景观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了建筑景观、园林绿化景观、文化艺术景观、自然景观等几种基本形式。教学建筑处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之中,它的设计应表达的高

东北大学材料成型课程设计

1.9吨直径30mm7075铝合金挤压棒材 生产工艺设计及成本核算 授课教师 学生 班级 学号

目录 摘要 (1) 1 合金概况及总体工艺流程制定 (2) 1.1 订单信息 (2) 1.2 合金成分及合金概况 (2) 1.2.1 合金的名义成分 (3) 1.2.2 合金的用途 (3) 1.2.3 合金的工艺特点 (3) 1.3 工艺流程制定 (4) 1.4 变形过程中各段定尺计算 (4) 1.4.1变形过程各段已知条件 (4) 1.4.2 定尺计算 (5) 1.5 成品率计算 (5) 1.6 熔铸投料量计算 (6) 2 具体工艺安排及操作步骤 (7) 2.1 熔铸工艺安排及计算 (7) 2.1.1 熔铸工艺的工艺流程 (7) 2.1.2 铸次分配 (7) 2.1.3 合金的成分计算 (8) 2.1.4 配料计算 (8) 2.1.5 熔炼工艺参数 (12) 2.1.6铸造工艺条件 (14) 2.1.7铸造过程中损耗率计算 (14) 2.1.8成品铸锭计算 (14) 2.2 锯切定尺安排 (15) 2.3车削工艺安排 (15) 2.4均火工艺 (15) 2.4.1 均匀化退火 (15)

2.4.2均匀化退火工艺设计 (16) 2.5挤压工艺 (16) 2.5.1挤压比 (16) 2.5.2挤压工艺参数确定 (16) 2.5.3挤压工艺设计 (16) 2.6固溶淬火工艺 (17) 2.7矫直工艺 (17) 2.8锯切 (17) 2.9包装 (17) 3成本核算 (18) 3.1成品率计算 (18) 3.2各工序工时及成本计算 (18) 3.2.1熔铸工时及成本计算 (18) 3.2.2锯切工时及成本计算 (19) 3.2.3车皮工时及成本计算 (19) 3.2.4均匀化退火工时及成本计算 (20) 3.2.5挤压工时及成本计算 (20) 3.2.6拉伸矫直工时及成本计算 (21) 3.2.7淬火工时及成本计算 (21) 3.2.8辊式矫直工时及成本计算 (21) 3.2.9锯切工时及成本计算 (22) 3.2.10包装工时及成本计算 (22) 3.3总成本核算 (22) 参考文献 (24)

北京科技大学参数检测实验报告全

北京科技大学参数检测实验报告全

实验六工业热电偶的校验 摘要:本实验重在了解热电偶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对热电偶进行校正验证镍铬热电偶的准确性并了解补偿导线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热电偶校正标准被校补偿导线 1 引言 (1)实验目的 1.了解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了解热电势与热端温度的关系。了解对热电偶进行校正的原因及校正方法,能独立地进行校正实验和绘制校正曲线。 2.了解冷端温度对测量的影响及补偿导线的使用方法。 3.通过测量热电势掌握携带式直流电位差计的使用方法。 (2)实验设备 1.铂铑-铂热电偶(标准热电偶)1支 2.镍铬-镍硅热电偶(被校正热电偶)1支 3.热电偶卧式检定炉(附温度控制器)1台 4.携带式直流电位差计 1台 5.酒精温度计 1支 6.广口保温瓶 1个 7.热浴杯及酒精灯各1个 2 内容 1.了解直流电位差计各旋钮、开关及检流计的作用,掌握直流电位差计的使用方法。 2.热电偶校正 (1)实验开始,给检定炉供电,炉温给定值为400oC。当炉温稳定后,用电位差计分别测量标准热电偶和被校正热电偶的热电势,每个校正点的测量不得少于四次。数据记录于表6-1。 (2)依次校正600oC、 800oC、 1000oC各点。 (3)将测量电势求取平均值并转换成温度,计算误差,根据表6-3判断被热电偶是否合格。绘制校验曲线。 3.热电偶冷端温度对测温的影响及补偿导线的使用方法。 (1)1000oC校正点作完后,保持炉温不变。测量热浴杯中的水温,然后用电位差计分别测量镍铬-镍硅热电偶未加补偿导线和加补偿导线的热电势。数据记录于表6-2中。 (2)用酒精灯加热热浴杯,当水温依次为30oC、 40oC、 50oC时,用电位差计分别测量镍铬-镍硅热电偶未加补偿导线和加补偿导线的热电势。数据记录于表6-2中。 (3)用铂铑-铂热电偶测量炉温,检查实验过程中炉温是否稳定,分析若炉

北京科技大学624设计理论2019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19年北京科技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 设计理论 考查要点: 一.设计理论与设计分析 熟练掌握设计概念、设计类型、设计特征等相关理论知识,理解设计与科技、艺术、经济的相互关系,对设计文化、设计美学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了解社会发展趋势,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以科学、系统的方法深入挖掘用户、市场、社会的多层次需求。 能够运用设计理论,综合性的创新思维和系统的方法深入洞察人的需求,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当今设计热点问题与未来设计发展趋势有一定见解与分析、判断能力。 二.中外设计史 掌握中外设计史实和风格流派发展变化,包括对中国工艺美术史中的主要类型、风格及作品等的理解与分析,对世界近、现代设计史上主要的设计运动、风格、组织、人物及作品的认识与判断,对其形成与发展的内外因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三.人机工程学 能够运用人——机——环境系统的组成与信息传递过程分析人机界面要素;掌握静态、动态信息显示相关要素与控制器、手持工具的设计原则,能够在设计中正确运用人体尺寸以及心理、生理特征开展相关的人机交互关系分析与设计。 考试总分:150分(初试)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题(50分)简答题(60分)论述题(40分) 主要参考书: 1、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2、设计学概论(全新版)、尹定邦,邵宏、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3、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二版)、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4、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东方出版中心、2018 5、外国工艺美术简史、张夫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6、工业设计史、何人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人机工程学(第5版)、丁玉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https://www.doczj.com/doc/978934853.html,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

模具的设计过程 (一). 概述 1.注塑模设计的一般步骤如下: 1.确定型腔的数目。确定型腔的数目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根据锁模力、 最大注射量、根据制品的精度要求、根据经济性等等,在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哪一种方法; 2.法定分型面。虽然在制品设计阶段分型面已经考虑或者选定,在模具设计阶段仍应再次校核。从模具结构及成型工艺的角度判断分型面的选择是否最为合适; 3.型腔的配置。这是模具结构总体方案的规划和确定。因为一旦型腔布置完毕,浇注系统的走向和类型便已确定。冷却系统和脱模机构在配置型腔时也必须给予充分的注意。若冷却通道不止与推杆孔、螺孔发生冲突时要在型腔配置中进行协调。当型腔、浇注系统、冷却系统、脱模机构的初步位置决定后,模板的外型尺寸基本上便已确定。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合适的标准模架。 4.确定浇注系统。浇注系统设计是模具设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浇注系统的合理性对制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5.脱模方式。在确定脱模方式时首先要确定制品和流道凝料滞留在模具的哪一侧,必要时要设计强迫制品滞留的结构(如拉料杆等),然后再决定是采用推杆结构还是推件结构。 6.冷却系统与脱模机构的设计。冷却系统与脱模机构的同步设计有助于两者的很好协调,并体现出对冷却系统重要性的认识。 7.确定凹模和型心的结构和固定方式。当采用镶块式凹模或型心时,应合理的划分镶块并同时考虑到这些镶块及镶块固定板的强度、刚度、可加工性、紧固性及可更换性。 8.确定排气方式。由于在一般的注射模中注射成型的气体可以通过分型面和推杆处的空隙排出,因此,注射模的排气问题往往被忽视。对于大型和高速成型的注射模,排气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9.绘制模具的结构草图。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绘制注射模完整的结构草图。在总体结构设计时切忌将模具结构设计的过于复杂,应优先考虑采用简单的模具结构形式。因为在注射成型的实际生产中所出现的故障,大多是由于模具机构复杂化而引起的。结构草图完成后,应与工艺、产品设计及模具制造及使用人员共同研究讨论直至互相认可。 10.校核模具与注射机有关尺寸。因为每套模具只能安装在与其相适应的注射机上使用。因此,必须对模具上与注射机有关的尺寸进行校核,以保证模具在该注射机上正常工作。 11.校核模具有关零件的刚度与强度。因为注射模是承受很高型腔压力的耐压容器,对成型零件及主要受力的零件都应进行刚度与强度的校核。 12.绘制模具的装配图。装配图应尽量按照国家制图标准绘制。装配图中要清楚地表明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以便于工人装配。当凹模与型心镶块较多时,为了便于测绘各个镶块零件,还有必要先绘制动模和定模部件装配图。在部件装配图的基础上再绘制总装图。装配图上应包括必要的尺寸(例如活动零件移动的起止点)。装配图上还应标注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内容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