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工动床模型试验的含沙量比尺
- 格式:pdf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7
作业2 - 泥沙模型设计1工程概况某河道总长13km,现拟对长6km的中间河段进行治理,治理段起点上游河段长5.5km,治理段终点以下长1.5km。
河道断面宽约450m,河床比降在0.6~1.0‰之间,两岸为混凝土护坡堤坝。
河床质泥沙基本均匀,泥沙粒径约0.26mm。
按1965~1984年水沙系列统计,最大洪峰流量1950m3/s(1967年),多年平均流量13.7m3/s,最大含沙量555.7kg/m3,多年平均含沙量15.6kg/m3,多年平均悬移质沙输沙量为673万t,悬移质泥沙中值粒径为0.0298mm,泥沙级配如表1。
表1 原型悬移质泥沙级配2 实验目的在已确定的水库运行方式和入库水沙特性条件下,利用全沙模型研究电站下库泥沙淤积的发展规律;淤积泥沙对电站进出水口的影响和过机泥沙颗粒级配;以及在河床淤积情况下,不同频率洪水水库回水对两岸的影响。
3模型设计3.1 模型几何比尺全沙模型多为变态模型,几何比尺除考虑试验内容及实验场地条件外,还应考虑水流的相似条件、模型沙的材料及泥沙比尺等综合因素,经试算调整后方能确定。
模型几何比尺的确定应首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模型变率不宜过大设水平比尺λl、垂直比尺λH,则变率i=λl/λH,因λH≠λl≠1,模型中流速分布会有一定程度的歪曲,为使模型试验结果尽可能接近真实,应使i<5,若条件允许变率应尽量小些。
(2)模型最小水深不宜过小为避免水流面张力的影响,模型最小水深应大于2~3cm。
(3)模型水流运动与原型处同一流区或流态这虽属水流相似问题,但几何比尺的确定应首先考虑这一问题。
原型水流运动多属紊流阻力平方区。
因而,几何比尺的确定应保证模型水流运动仍属紊流阻力平方区。
(4)结合泥沙设计统筹确定模型几何比尺根据所选模型沙设计泥沙,检验其合理性,并对模型几何比尺进行调整。
基于以上考虑,选定模型比尺为λl =200、λH =50,变率i =4。
3.2 模型水流要素比尺为保证水流运动相似需同时满足重力和阻力相似,则:流速比尺 07.72/1==H V λλ流量比尺70710==V H L Q λλλλ 时间比尺3.28/==V L t λλλ糙率比尺96.0/2/13/2==L H n λλλ水面比降比尺4/1/==L H j λλλ 3.3 悬移质泥沙设计 3.3.1 模型沙的选择确定适宜容重的模型沙,是全沙模型设计及试验的关键,它与众多相似比尺相互联系,通常需经试设计并比较后方能选定。
防洪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1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2004.9.6水利部办公厅文件办建管[2004]109号关于印发《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的通知各流域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查,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根据原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部组织制订了《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在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部建设与管理司。
附件: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办公厅二零零四年七月二十八日1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1 总则1.1 依据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下简称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洪评价,编制防洪评价报告。
为适应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工作的需要,规范编制方法,保证编制质量,特制订本导则。
1.2 本导则适用于全国河道管理范围内大、中型及对防洪有较大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
1.3 防洪评价报告应在建设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后、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前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编制单位进行编制。
1.4评价报告内容应能满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查内容的要求,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概述2 基本情况3 河道演变4 防洪评价计算5 防洪综合评价6 防治与补救措施1.5 防洪评价报告中的各项基础资料应使用最新数据,并具有可靠性、合理性和一致性,水文资料要经相关水文部门认可。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缺乏基础资料时,建设单位应根据防洪评价需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水文等部门进行基础资料的测量和收集。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泥沙研究 成都 2000330芦家河河段全沙动床模型模型沙的选择1陈立 崔承章 谢葆玲(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武汉 430072)摘 要 芦家河河段为卵石夹沙河床,河床组成包括卵石推移质、沙质推移质及床沙质,因此在进行全沙动床模型的设计时必须模拟推移质及悬移质泥沙。
模型沙的选择应该同时考虑沉降相似、起动相似。
芦家河河段床沙质粒径范围为0.05mm~0.5mm ,满足沉降相似和起动相似的模型沙只能选塑料沙;原型卵石的粒径范围为10mm~200mm ,满足起动相似、并且能够与床沙质模型沙粒径衔接的模型沙则须选择山西煤或者株洲煤。
即悬移质泥沙与推移质泥沙只能用两种模型沙。
关键词 卵石推移质 沙质推移质 沉降相似 起动相似 选沙 动床模型1 芦家河河段河床组成特征芦家河河段位于三峡下游120km 、葛洲坝水利枢纽下游约80km 处,属于低山丘陵区河流向平原型河流转化的过渡型河段。
芦家河河段床面主要由沙、卵石组成,是典型的卵石夹沙河床。
芦家河河段床面沙质淤积物的中值粒径范围在0.14mm~0.52mm 之间,0.1mm 以上的颗粒应占全部沙重的90%以上,来自悬移质中的床沙质和沙质推移质。
统计资料分析表明:宜昌水文断面的多年平均输沙量为5.26亿吨,其中d >0.1mm 的泥沙含量占12.1%,即6300万吨;而通过宜昌水文断面的沙质推移质至90年代每年仅有100万吨左右,沙质推移质泥沙中90%以上为0.1~0.5mm 的沙质,即沙质推移质泥沙仅相当于悬移质相同粒径泥沙输沙量的不到2%。
卵石层的中值粒径d 50变化范围为24mm~62mm [1]。
2 相似比尺的确定如上所述,芦家河河段来沙不仅有悬移质,而且有推移质;不仅有沙质推移质,而且有卵石推移质;不仅同时存在着推移质、悬移质的泥沙运动,而且存在着推移质与悬移质泥沙之间的交换。
因此所选的模型沙应该满足悬移运动和推移运动相似,即满足沉降、起动相似。
推移质动床模型粒径比尺计算式选择
张小峰
【期刊名称】《人民长江》
【年(卷),期】1997(028)002
【摘要】描述泥沙起动的方法可分为以起滚流速为参数和以起动拖曳力为参数两大类,由这两类方法推导得到的模型沙粒径比尺计算式是不一样的,实际应用时,如何选取粒径比尺计算式是民须回答的问题。
首先根据两种粒径比尺计算的推导过程,弄清了各自成立的物理条件,依照变态模型水流惯性力相似和阻力相似的应满足,用动床模型中阻力相似须由模型沙自身糙度满足条件,推导得到模型变率值与模型沙特性之间的关系式,最后指出:泥沙地起拖曳力公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张小峰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2.1
【相关文献】
1.悬移质动床模型试验含沙量比尺计算方法研究 [J], 张羽;李想;吴腾;洪建
2.重庆九龙坡港区二期工程推移质动床模型试验研究 [J], 周华君;吴宋仁
3.动床模型粒径比尺的确定方法 [J], 乐培九;刘万利
4.波、流共同作用下浑水动床整体模型的比尺设计及模型沙选择 [J], 徐啸
5.推移质动床模型变率的选择与比降变态的研究 [J], 刘怀汉;李文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流动力学概论(清华版)习题第二章1. 等容粒径、筛分粒径、沉降粒径的定义各是什么?为什么筛析法得到的泥沙颗粒粒径接近于它的等容粒径? 答:(1)等容粒径为与泥沙颗粒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
如果泥沙颗粒的重量W 和容重γs (或体积V )可以测定,则其等容粒径可按下式计算:113366n s V W D ππγ⎛⎫⎛⎫==⎪ ⎪⎝⎭⎝⎭(2)如果泥沙颗粒较细,不能用称重或体积法确定等容粒径时,一般可以采用筛析法确定其筛分粒径。
设颗粒最后停留在孔径为D 1的筛网上,此前通过了孔径为D 2的筛网,则可以确定颗粒的粒径范围为D 1<D <D 2。
(3)对于粒径小于0.1 mm 的细砂,由于各种原因难以用筛析法确定其粒径,而必须用水析法测量颗粒在静水中的沉速,然后按照球体粒径与沉速的关系式,求出与泥沙颗粒密谋相同、沉速相等的球体直径,作为泥沙颗粒的沉降粒径。
(4)对形状不规则的泥沙颗粒,可以量测出其互相垂直的长、中、短三轴,以a ,b ,c 表示。
可以设想颗粒是以通过中轴筛孔的,因此筛析所得到的颗粒的中轴长度b 。
对粒径较粗的天然泥沙的几何形状作统计分析,结果可以表达如下式:()13b abc =即中轴长度接近(实测结果为略大于)三轴的几何平均值。
如果把颗粒视为椭球体,则其体积为6V abc π=等容粒径为()11336n V D abc π⎛⎫== ⎪⎝⎭因此,如果上述各假设成立,则筛析法所得到的泥沙颗粒粒径(颗粒恰好通过的孔径)接近于它的等到容粒径。
2. 100号筛的孔径是多少毫米?当泥沙粒径小于多少毫米时就必须用水析法做粒径分析? 答:查表2-2知100号筛的孔径是0.149 mm ,当泥沙粒径小于0.1 mm 时就必须用水析法做粒径分析。
3. 什么是颗粒的形状系数?答:有时采用形状系数(shape factor )来综合表示颗粒形状特点,定义如下:SF =4. 密度、容重、干容重在概念上有什么区别? 答:颗粒的密度ρs 即颗粒单位体积内所含的质量,国际单位制单位为kg/m 3或g/cm 3,工程中常用t/m 3。
黄河包头取水河段的动床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
季日臣;杨泉
【期刊名称】《人民黄河》
【年(卷),期】1996(018)001
【摘要】针对黄河包头画匠营子何段取水问题,研究水沙变化复杂河段动床河工模型试验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与数值计算方法。
文中着重探讨了起动流速比尺、悬沙和底沙比尺的确定方法,详细给出了二非恒定流及非平衡输沙的数值计算方法,试验及计算民原型河段实测资料吻合较好。
【总页数】5页(P17-21)
【作者】季日臣;杨泉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31.616
【相关文献】
1.老木孔库区河段动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J], 倪志辉;易静;张绪进;杜宗伟;王云莉
2.湖广—罗湖洲河段6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动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J], 游强强
3.广阳坝河段
4.5米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动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J], 金健灵
4.平流式预沉池整体模型试验研究——黄河包头画匠营子取水工程 [J], 马伍权
5.襄樊电厂二期工程取排水河段动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J], 余明辉;吴卫民;刘晓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次作业参考答案——第二章2.2 100号筛孔的孔径是多少毫米?当泥沙粒径小于多少毫米时就必须用水析法作粒径分析答:1根据N 号筛的定义:1英寸内有N 个孔就称为N 号筛。
1英寸=25.4mm.。
可知如果网线直径为D,则N 号筛的孔径计算公式如下:<25.4-D ×N>/N=25.4/N-D但本题并没有给出100号筛的网线直径,无法用公式进行计算。
经查表可得,100号筛孔的孔径为0.149mm 〔表2-2或是0.147mm 〔表2-4。
2> 对于粒径小于0.1mm 的细砂,由于各种原因难以用筛析法确定其粒径,而必须采用水析法作粒径分析。
注:第一问因为筛的网线直径可能不一样,所以以上两个答案都正确2.5什么是级配曲线?给出中值粒径,算术平均粒径,几何平均粒径的定义或定义式? 答:1在仅以横轴采用对数刻度的坐标上,以粒径为横坐标,以小于粒径D 的重量百分比即小于该粒径D 的泥沙颗粒重量在总重量中所占比例为纵坐标,点绘数据连成的曲线,称为累计频率曲线,亦称级配曲线。
2中值粒径即累积频率曲线上纵坐标取值为50%时所对应得粒径值。
换句话说,细于该粒径和粗于该粒径的泥沙颗粒各占50%的重量。
3算术平均粒径即各组粒径组平均粒径的重量百分比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公式为∑=∆•=ni iim p DD 110014几何平均粒径是粒径取对数后进行平均运算,最终求得的平均粒径值。
计算公式为)ln 1001ex p(1∑=∆•=ni i imgp DD注:关于级配曲线的定义错的比较多,并不是以粒径的对数或是负对数为横坐标,也不是按几何级数变化的粒径尺度为分级标准……只要跟上述表达的意思一致都为正确答案。
2.6某海滩的沙粒粒度范围是 1.4 3.6φ=-,试给出以毫米为单位的颗粒粒径范围解:因为D 2log -=Φ,其中D 为颗粒粒径,所以可得到2D φ-=3789.0224.111===-Φ-D ,0825.0226.322===-Φ-D所以颗粒的粒径范围为0.083mm-0.379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