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芒果产业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2
广西百色地区芒果生理落果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李曦
【期刊名称】《花木盆景(下半月)》
【年(卷),期】2024()4
【摘要】芒果被誉为“热带果王”,全球种植面积达到640.7万hm^(2),产量达5382.5万吨。
广西百色地区是中国芒果的重要产区,百色芒果也是重要的地理标志,近年来百色当地依托自然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扩大芒果的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芒果产业,帮助百色地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大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芒果作为热带果树,落花落果是常见的一种现象,芒果的落花落果会降低果实的产量和品质,严重影响农户的经济利益。
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提高果品的产量和品质对保障国民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页数】2页(P116-117)
【作者】李曦
【作者单位】百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
【相关文献】
1.广西百色地区凯特芒果套袋技术应用
2.广西百色芒果低产原因分析与改造技术
3.民族地区优势产业振兴路径的三重维度——以广西百色芒果产业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百色山地芒果高产种植技术探讨百色山地芒果是广西百色地区特有的一种优质水果,其品质鲜美,口感独特,富含营养成分,被誉为“山地甜蜜果王”。
由于生长于山区和气候条件较特殊,种植难度较大。
因此,本文将从百色山地芒果的品种特点、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探讨如何进行百色山地芒果的高效种植。
一、品种特点百色山地芒果属于芒果科的一种树木,呈圆锥状或椭圆状,果实表面光亮光滑,核较小,果肉甜香多汁,口感鲜美,味道浓郁。
百色山地芒果颜色鲜艳,营养成分丰富,其维生素含量、胡萝卜素含量均高于其他水果。
百色山地芒果品质优良,被誉为“果中珍品”。
二、种植技术1、地块选择百色山地芒果是喜温潮湿、不耐严寒的水果,宜于在海拔400-700米,气温在15℃以上,水分充足,且土壤pH值在6.0-7.0之间的地区种植。
2、土壤改良由于百色山地芒果生长需要良好的土壤,因此在种植前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常用的土壤改良措施包括施肥、翻耕等。
施肥可以选用有机肥、化肥等,以增加土壤肥力。
翻耕则可以促进土壤透气性、保水性等。
3、育苗百色山地芒果一年生苗适合春季栽植。
育苗时可以选用芒果种子繁殖,也可以采用芒果嫁接繁殖。
育苗前需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在育苗盘中播种,保持适当的湿度,定时喷水保持种子的湿润度。
4、栽植百色山地芒果栽植可选用条沟式或坑沟式。
栽植过程中需注意保持根系完整,避免伤害根系。
同时,还要控制树干高度,使其符合生长规律。
5、养护管理百色山地芒果生长缓慢,需要长期的养护管理。
主要包括浇水、施肥、除草、修剪等措施。
百色山地芒果对水分要求较高,浇水时要注意保持适量的湿度。
施肥方面可以适当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以提高土壤肥力。
除草则可以避免杂草对芒果生长的影响。
三、病虫害防治百色山地芒果易患炭疽病、白粉病、叶斑病等病害。
防治时可以采用药物喷雾、农药熏蒸等方法进行防治。
另外,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加强病害的监测和防范。
百色山地芒果也易受到黄龙病、红蜘蛛、白蚁等虫害的侵袭。
调研芒果的社会实践报告一、项目背景芒果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健康益处。
在中国,尤其是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芒果是一种颇为受欢迎的水果,因其多样的食用方式和美味的口感而备受青睐。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农产品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芒果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了解芒果产业的现状和潜在发展方向,我们决定开展一项关于芒果的社会实践调研,在实地走访和调研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芒果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旨在为农业生产者、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有益的建议和信息。
二、调研目的1. 了解芒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收集有关芒果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芒果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深入了解芒果产业相关的社会问题。
通过与农业生产者、加工商、销售商等进行交流和访谈,深入了解芒果产业相关的社会问题,例如产品质量、市场营销、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3. 提出有益的建议和信息。
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有益的建议和信息,以便为芒果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和调研。
我们选择了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作为实地调研的重点地区,通过与当地的农业生产者、加工商、销售商等进行交流和访谈,收集有关芒果产业的实际情况。
2. 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
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以便更全面地了解芒果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情况。
3. 数据分析和信息整理。
通过对调研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信息整理,总结出有益的建议和信息,以便为芒果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四、调研结果1. 芒果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生产情况。
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我国的芒果产业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这些地区具有丰富的气候和土壤资源,适宜芒果的生产。
(2)加工情况。
芒果产业的加工主要集中在水果加工厂和果脯加工厂,主要产品包括芒果干、芒果酱等。
逆袭之路 今天的田东芒果,要产量有产量,要档次有档次,在中国果业版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可以说,如今的“田东芒果”,已经是完全拿得出手的“高大上”的名片。
然而,“高大上”不是天生而成的,当初,它也曾经有过相当一段时间“屌丝”经历,经历过凤凰涅槃般的炼狱和蜕变。
其实,田东县群山环抱南北,右江河横贯东西。
右江河谷区域是中国四大干热谷之一,土层深厚、肥沃、耕性好,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春少雨、春季回暖快,且昼夜温差大。
独特的自然优势、多山地形给予田东不同于其他芒果原产地的温差条件,更有利于芒果糖分的累积,非常适合芒果生产。
然而,即便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田东芒果在过去也一度面临困境。
“1986年刚开始种芒果的时候,品种不行,产量不高,口感就更不用指望了,海南芒果每斤能卖到十几元,田东芒果只能卖两元。
”回忆起20年前的艰难时期,如今已经拥有了1万亩芒果园的林逢镇东养村种植户陆秀缎仍然记忆犹新。
“最早的芒果种植,形不成规模,一片果园里分布着参差不齐10来个品种,还都是质量不怎么样的土品种,根本看不出哪里有优势。
”田东县农业局副局长梁家球表示。
面对守着宝树却结不出金果子的尴尬局面,田东县下定决心,扩规模、改品种。
1996年,种植面积突破了10万亩。
从2014年开始,百色市提出百万亩芒果产业发展规划后,田东芒果又迎来一轮新的发展,一跃成为百色市芒果种植面积最大的县,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
经过30年发展,广西百色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至2016年底,百色市芒果种植面积已达 12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右江区、田东县、田阳县、田林县。
芒果投产面积50万亩,产量46万吨,总产值30亿元,果农人均纯收入3315元,全市经营芒果年收入突破10万元以上的农户达1.1万户。
而田东,一个县的芒果面积就占到全百色的1/4。
乘着2017第十二届世界芒果大会在田东召开之际,记者走进“中国芒果之乡”——田东,一探究竟。
2 芒果栽培对土肥水的基本要求芒果是多年生常绿乔木,原产于喜马拉雅山、印度、孟加拉、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等国家和地区,根据相关的研究,我国最早由印度引进,至今已有1 300多年栽培历史[4]。
芒果树的品种众多,全世界大约有1 000多种,我国的芒果优良品种有70多种[5]。
芒果树属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常见的果树树种之一,不耐低温,适宜生长在平均气温不低于22 ℃,最冷月平均温度不低于15 ℃的温暖地区,且要求种植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在800~1 600 mm[6]。
此外,芒果树属于喜光树种,对光照条件有较高的要求,且抗风力弱,对栽培地土壤条件要求相对较高,适宜在土层深厚且排水性良好的疏松砂壤土或壤土中生长。
具体来讲,芒果种植地的要求为土层深厚,一般为2.0~2.5 m,土壤pH值要求在5.5~7.5,地下水位要求在2~3 m以下。
因此,渍水、瘠薄地带及碱性土、石砾土不适宜芒果树的种植。
芒果属于深根性的植物,耐旱能力较强,但在其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水分要求仍相对较高。
1)在芒果苗期,要求充足的水肥,水分供应不足,则抽梢次数少,但抽发新梢时湿度过大,又容易引发幼树病虫害。
2)在花芽分化期间,土壤应适当保持干旱,如果土壤出现严重干旱,则会抑制其养分的吸收,间接影响花芽的分化。
3)在果实的生长及发育阶段,则要求土壤水分充足,如在果实膨大期间天气过于干旱,且浇灌不及时,会造成芒果树缺水,导致果实大量掉落。
而果实生长发育的后期,如果骤降雨水,则容易造成裂果,不仅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品质,且过多的雨水还易引发炭疽病。
因此,在芒果种植的整个期间,应加强灌溉及排水管理。
此外,有研究表明,灌溉施肥方式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分布有显著影响,施肥水平只对土壤养分分布有影响。
因此,在芒果幼树生长的过程中,采用滴灌施肥和微润灌施肥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芒果幼树株高、茎粗、冠幅、总干物质累积量、总根系长度及叶面积。
3 芒果轻简高效标准化土肥水管理技术3.1 萌芽前期根据百色市芒果树的生长特点,在不使用催化剂的自然条件下,芒果的萌芽时间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下旬到11月。
1 广西芒果生产分布及产量情况
广西芒果主产区在百色市的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其余的种植面积主要分布在桂南
的钦州市、南宁市、玉林市、崇左市、贵港市、北海市、防城港市、梧州市、柳州市、来宾
市他河池市等。2009年,全区芒果果园面积50.24万亩,产量19.75万吨,产值3.81亿元。
其中,广西芒果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第二,广西右江河谷地区是我国芒果生产五大优势区之
一。广西芒果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日显重要,显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目前,广西芒果产业已
初步形成与柑桔、荔枝、龙眼、香蕉、菠萝并称的广西水果特色产业,解决了全区几十万人
就业,成为广西老区和贫困山区人民脱贫贫致富的一大经济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
比重,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广西芒果主栽品种
1998年以前,广西芒果主要栽培品种有紫花芒、红象牙芒、桂热芒10号、象牙芒22
号、金穗芒、桂香芒、串芒、田阳香芒和青皮芒等。这些品种分别存在味偏酸,品质差,不
抗病,不耐贮运或产量低、不稳产等缺点。1999年以来,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寻求
芒果产业发展的出路,广西开始加大芒果品种改良的力度,引导果农对不适应市场要求的芒
果品种进行淘汰,通过对低劣品种果园进行改接换种改良示范,促进芒果生产向良种化方向
发展。近十年,先后培育、引进并推广早熟、优质高产、耐贮运的新品种台农1号芒,优质
高产的中晚熟品种桂热芒82号、金煌芒、玉文芒、贵妃芒、台牙芒,以及优质高产的晚熟
品种凯特芒等,良种覆盖率由20%提高到现在的50%。其中,推广面积较大的是台农1号芒、
桂热芒82号、金煌芒和凯特芒等4个品种,占新品种推广面积的80%以上。初步实现了早、
中、晚熟品种的搭配。
3 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
目前广西的芒果产业化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在全区芒果生产种植规模中,以一家一户
的小果园种植的果园面积占总面积的95%以上。全产区中以公司或农场形式的种植规模达到
50 hm2以上的芒果生产单位不到10家,总面积不到1000 hm2。芒果产品的销售工作主要是
依靠个体商贩和流通中介去完成,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生产销售链。芒果生产销售整体还处于
松散无序的状态。
4 产业中的品牌建设
随着广西芒果生产发展和提升芒果产业的需要,主产区的百色市一直在努力打造具有当
地特色的品牌。田阳、田东、右江区3县(区)先后获得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芒果之乡”
荣誉称号。田阳县选育的田阳香芒分别获第一、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和金奖,并获国
家工商局注册商标,2004年获广西名牌产品称号;布络陀牌红金煌芒被评为广西优质产品。
田东县芒果生产基地通过了区农业厅组织的无公害芒果生产基地认证,生产的桂热芒82号
被评为广西优质产品。另外,桂热芒82号、金煌芒、玉文芒6号、青皮芒等品种注册了“八
香宝”牌商标,通过创建品牌来拓宽芒果销售市场,从而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按照出口食
品标准生产的桂热芒82号、玉文6号芒、文兴芒等17个优质芒果品种,获得卫生检疫登记
证书,成为广西首个获得此证书的芒果生产基地。基地生产的芒果已出口到日本、新加坡等
国家。
5 存在问题
5.1科技投入不足,生产水平低
科技投入不足,设施落后,人才的缺少,在在基础性研究方面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无
法满足生产对新品种和先进技术的需求。应用研究方面偏重于产中技术研究开发,采后保鲜、
贮运、加工技术缺乏。加上技术推广滞后,影响果园管理技术的提高和普及;品种混杂,病
虫害严重,造成果园投产率低、单位面积产量低、优质果率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5.2品种结构还不够合理
品种单一,缺乏区域化特色的品牌品种;品种结构不合理。在广西产区尽管把台农1
号芒作为早熟品种,但相对全国产区说,还不能算早熟种,只能算中早熟种。晚熟品种的种
植面积较小。中早至中晚熟的品种仍占80%以上。芒果成熟期仍然比较集中。大部分品种集
中在7月上旬至8月中旬的1个多月内成熟上市,加上贮藏运输技术滞后、设施不完备,缺
乏加工企业的支撑,果品加工量占总产量不到5%,95%以上鲜食,消费方式单一,造成季
节性和区域性滞销。
5.3果园基础设施与环境变化趋势不相适应
我区芒果大部分种植在山地,基础设施薄弱,排灌设施严重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近年来我区旱、涝、风、霜等灾害发生频率加快,因灾减产产问题较为突出;设施体系不完
善导致了重大病虫害防治乏力,严重影响产业的安全和发展。
5.4 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不高,芒果品质与卫生安全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无法形成地方特色产品品牌,影响产业发展和进入国际市场。
由于我区芒果生产、销售大部分还是以农民家庭或小规模生产经营为主,产业化的龙头
企业数量少,没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示范示范基地和出口基地,优质栽培技术和标准
化安全生产技术推广应用相对滞后,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状态下,果农对芒果栽培管理的不规
范,芒果产品质量难以控制,更无法形成地方特色的芒果产品品牌,影响了芒果产业的发展
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6 发展对策
针对广西芒果生产存在的问题。面对国内外市场对芒果的需求和发展趋势,应大力依靠
科技进步发展芒果业:
①以市场为导向,使芒果生产适应市场的变化,逐步实现芒果生产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建立技术密集型的芒果生产企业,提高果农文化和科技素质,使芒果生产由传统农业向商品
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转变。
②要改变大部分果园广种薄收、高投入低产出的现状,加强对现有低产园的改造,提高
单产和品质。应用现有芒果生态区划的研究成果,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适当集中,发展名
优品种,建立优质芒果商品基地。改进栽培技术,实现集约化栽培,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技
术,并与国内已取得的成果组装配套,形成规范化、系列化、实用化的生产技术。
③根据自然条件和品种特性,开发、推广反季节芒果品种、反季节栽培技术,进行芒果
产期调节。
④进一步对丰富的种质资源进行鉴定、研究并加速利用,通过基因重组(常规育种或生
物工程),培育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或类型)。
⑤借助生物工程技术,将特殊性状的基因进行遗传转化或重组,选育自然界未存在的优
质、多抗、高产新品种。
⑥引导芒果生产逐步向股份合作制、股份制过渡,实现规模经营。在建立农村社会服务
体系过程中,注意完善芒果生产中产前、产后的服务,特别是流通销售、包装贮运和加工等
产后服务,实现农工商三位一体,统一经营管理,以提高芒果生产的商品率和果品的附加值。
⑦建立芒果质量标准,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升品牌形象,促进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
水利建设、节水灌溉、治旱,果园现代耕作制度:土壤改良、测土配方施肥,肥水一体化、
水土保持;标准化果园建设,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安全生产:农技服务、病虫害防控、投
入品及产品质量监管;市场信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