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7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7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7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7届中考语文二模试题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一座座四楞方方的石碑,虎踞龙蟠,各抱其势,就像是指示历史方位的坐标。它们既以坚硬的(jīn)_▲_骨背负着几千年的岁月,面对着一个(bò)_▲__大精深的未来,又以广阔

的胸怀凝集着一个民族的肝胆与骨气,像一座座不倒的山峰,(yì)_ ▲__立在这历史的莽原

上,默默无声地_▲_着一切,__▲__着一切,__▲_着一切,用冷静(zhěn)▲__密的思维把握着自己,把握着岁月,把握着古往今来的风风雨雨以及它们的形成与毁灭。

(1)根据所绘拼音写出汉字。

①(jīn)_ ▲__骨②(bò)_ ▲__大③(yì)__ ▲_立④(zhěn)▲__密

(2)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中空格处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A.经历述说观察 B.经历观察述说

C.述说经历观察 D.观察述说经历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l)子曰:“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蒹葭苍苍,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诗经》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_____ ▲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____▲_____》)

(5)_____ ▲____ ,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6)_____ ▲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

3.名著阅读。(5分)

(1)阅读《水浒传》中的一段话,回答问题。(3分)

A道了一个偌,携了晁盖手,便投侧边小房里来。晁盖问道:“押司知何来的慌速?’’A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弟兄,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事发了!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六人。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带领若干人,奉着太师府钧帖并本州文字来捉你等七人,道你为首。天幸撞在我手里!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且教何观察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以此飞马而来报你。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时,更待甚么!我回去引他当厅下晃公文,知县不移时便差人连夜下来。你们不可担阁,倘有些疏界,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来救你。”晁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

文段中的A指何人?“如今事发了”是指何事?

(2)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

..确.的一项是:(2分)(▲)

A. 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哈克贝利从侧洞进去找到了印第安人乔埋藏的金币,他们发了财。之后波莉姨妈收留哈克贝利在自己家里生活,他虽不习惯,逃了出来,但在汤姆帮助下,他愿回到波莉姨妈家里,并且他们商量着结伙做强盗。

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被神父赶出学校后在车站、饭馆辛辛苦苦干了两年,后来在哥哥的介绍下做了司炉助手,并在家中结识了他的革命引路人朱赫来。

C.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来到火焰山,悟空去向罗刹女借芭蕉扇.第一次借到的是假扇,越扇火越旺;第二次借到了真扇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才在托塔天王等天兵天将的帮助下成功借到真扇。

D. 《水浒传》中描述了林冲由一个安分守己、乐知天命的朝廷武官,发展为投奔梁山“落草为寇”的起义英雄的全过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其中最精彩的片段,表现出林冲的起反抗的决定性转变。

4. 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根据要求回答问题。(3分)

①请给漫画拟个标题。

②请写出漫画的寓意。

第二部分(46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5—7题。(7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居秋暝

【唐】常建【唐】王维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5、请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展示的画面。(2分)

6、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别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

7、下列对这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雅宁静的环境。

B. 两首诗都表达诗人高洁的精神追求。

C. 两首诗都谢了富有诗情画意的风光。

D. 两首诗都是格律诗中的五言绝句。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8—10题。(8分)

曹刿论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忠之属.也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属.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必以.分人扶苏以.数谏故

D.小大之.狱汝心之.固

9.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2分)

A.牺牲

..玉帛 B.小大之狱.

C.先帝不以臣卑鄙

....

.. D. 豁然开朗

10. 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结合选文

....做简要分析。(3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1-12题(6分)

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自后乃尊事先主。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 超入顾坐席

(2)) 自后乃尊事先主。

12.关羽“请杀之”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阅读下面一片文章,完成13—15题。(9分)

知止

张继高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父亲趁机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比比皆是。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钱”“权”都是如此。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很必要的。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制衡,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13.本文鲜明地提出了“知止”这一观点,“知止”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分)

14.本文③④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5.本文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6-20题。(16分)

竹影

苏诗布

①我老家的屋门口有一片竹林,显得小巧精致。

②阳光透过那片竹林时,日子丰富了许多。阳光似乎也有一双手一样,总把竹林捆成一束,从早晨到黄昏,自由自在地变大变小,拉长挤短。从家门口探进来的竹子的影子,就可以读懂时间,读懂日子走过的声音。这种声音母亲最懂,比闹钟更让她清醒。竹子的影子总能告诉母亲煮饭的时间,或是翻晒衣物的时辰。

③许多年了,那片竹林用它的富有喂养着我们。谷雨过后,林子里的小竹笋破土而出,一簇簇的,直往上长。仅在一夜两夜间,就认不出昨夜的同伴了。于是采撷竹笋就成了母亲让我们回家乡的借口,似乎那竹笋每长一寸,我们回家的日子就近了许多。其实,在外生活的日子总不能让母亲算得那么准确,竹笋长得过高了,家门口那条小路依旧看不见我们兄弟的身影。母亲只好自己来采撷那些竹笋,升灶堂,烧沸水,剥笋皮,一场忙碌,大铁锅便渐渐地积满了竹笋。母亲坐在灶堂口,面对燃得火热的柴火,心想,孩子们快回家了。于是母亲笑了,一个人对着灶堂火一样地笑。每每这种笑总能如愿,等到我们到家时,母亲总说,昨天“灶堂火”笑得厉害,我就知道你们要回家了。在阳光里,母亲的竹笋慢慢地变成了笋干。阳光越过那片竹林时,母亲像翻晒衣物一样伺弄着那些笋片。最后,那些笋片几乎成了我们桌上的美味,成了我们咀嚼乡情依托。

④三年前,母亲生了场大病,手术过后又回到老家那片竹林。刚开始,母亲总是不习惯,老是把时间弄错,老是把那片竹子的影子看成了回家的孩子们。大概是母亲无法及时采撷那些新长出的小竹笋,那片竹林浓了许多,它的影子几乎就要吞没了老屋的院子。

⑤今年谷雨后,我早早地回老家了。母亲看见我回来,就说,昨天“灶堂火”笑得很旺。母亲明显瘦了,大概是她听不到我们喊叫她的声音,一看见我就一跳一跳地从屋门口跑了出来,跨过走廊,越过庭院那片浓浓的竹林影子。母亲那一跳一跳的,让我的心终究有些宽慰,其实那简单的动作已经告诉我,母亲的身体有了很大的好转。

⑥母亲依旧忘不了那片竹林。她似乎也知道我的心思,我还没有进家门口她就带着我进那竹子林了。母亲边走边说,你回来得早了,竹笋还没有成片长出。

⑦浓浓的竹阴里只有依稀的几棵小竹笋,它们光着身子,如果不细心还看不见它们破土而出的身段儿。只在竹子林外边,有几棵长高了的竹笋,它们好像早熟的孩子,显得有些夸张。母亲说,那是引路笋,采不得的。母亲跟在我的身后,依旧是一坎一坎地越过那团竹阴。走出竹阴,阳光在一个瞬间亮丽了许多。母亲好像不忍心让我空手而回,又折回身子隐入竹林里,透过斑驳的光影,母亲还是那样一跳一跳地,越过竹林的沟坎。不一会儿,母亲从竹林里钻了出来,抱了长短不一的竹笋,母亲的脸上、头发、沾了许多的竹子叶片。我想帮母亲扫落那些碎屑,但面对母亲忙着整理那些竹笋,面对她额上渗出的汗水,我的手停住了。我只在心里祈祷,愿母亲每天都能越过那团竹阴,去领受竹林这一边阳光的收获。

⑧母亲捆好那些竹笋,似乎还不满意,又砍下了一根高高的竹子。母亲说,这竹子挺好的,你回去可以架在阳台上挂衣服。

⑨面对竹竿,我突然想到了几千年前那个远嫁的女子。《诗经》的《卫风·竹竿》里记录了那个远嫁的女子的思念情怀:“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泉水、淇水,逐渐远去;父母兄弟,逐渐远离。远嫁的女儿,回忆起童年在淇水的钓鱼等快乐的情形,思念之情能不涌动吗?

⑩一根竹竿无法挑动一片竹林。就像我每一次回老家,一场重逢并不能带走亲情的全部。而在母亲的心里,孩子们每一次回家都像竹笋成长一样,爱慢慢地长成竹子,慢慢地长成竹阴。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16. 文章围绕“竹林”写了母亲哪些事?请按照提示简要概括。(3分)

(1)许多年前,

(2)三年前,

(3)今年谷雨后,

17.文中说“那片竹林用它的富有喂养着我们”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2分)

18.下列句子描写生动,请加以赏析。(4分)

①阳光似乎也有一双手一样,总把竹林捆成一束,从早晨到黄昏,自由自在地变大变小,拉长挤短。

②母亲一看见我,就一跳一跳地从屋门口跑了出来,跨过走廊,越过庭院那片浓浓的竹林影子。

19.第8段引用《诗经》中的典故,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20.根据文意,探究作者赋予“竹子”的思想内涵。(4分)

第三部分(60分)

书上说,走神,就是精神不集中,或者注意力分散,或者思想开小差儿。其实,在过于紧张忙碌的生活中,有时候,我们真的很想走一会儿神。再说了,走神,有时是为了更好地聚精会神。

2017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学 班级 姓名 考号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德城区2017年九年级语文二模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涟漪.(q ǐ) 倒坍.(t ān) 荫.庇(y ìn ) 断壁残垣.(yu án) B .攫.取(j úe ) 阔绰.(zhu ò) 骸.骨(h ái ) 万恶不赦.(sh è) C .滞.碍(zh ì) 谀.词(y ú) 谮.害(zh èn ) 周道如砥.(d ǐ) D .拮.据(ji é) 哂.笑(sh ěn ) 亵.渎(xi è) 影影绰绰..(chu ò)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狡黠 汲取 荣膺 鳞次栉比 B .招徕 潺弱 陨落 遍稽群籍 C .籍贯 颓唐 商酌 浩瀚无垠 D .熹微 缄默 挑衅 面面相觑 3.对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有些人宁愿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也不肯运用心智去研究和思考,以改进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循规蹈矩,在这里是遵守规矩的意思。) B.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杞人忧天,此处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C.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 的。(不言而喻,此处指众多海洋生物的潜力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D.为了给失学的孩子筹建"希望小学",他呕心沥血....;新学校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呕心沥血,此处形容费尽心思。) 4.语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①正义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社会的核心价值所在。②正义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就可以平均享用的物品,但是要经过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社会目标。③捍卫正义不仅需要法律约束,更需要每一个社会个体。④正义应融入道德之中、也应存在于信仰之中,最终成为一种“本能”的生活方式。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陶渊明,又名潜,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辞官回家,相关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 C. 郭沫若,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是中国新诗奠基人之一。代表作诗集《女神》摆脱了中国传统诗歌的束缚,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D.《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篇短篇小说,莫泊桑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6.下面语段两处划线部分都有语病,请在原句中改正。(2分) 文化与修养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②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如果没有从小培养起对阅读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7.名著阅读(2分)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后,宋江提出:“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梁山泊英雄中有三人对此直言反对,请写出其中两人的名字: 、 。

2017湛江二模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

2017湛江二模作文写作指导与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大学“纸质图书发烧友”协会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以及深入城市社区观察,对实体书店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他们发现:由于网络书店和电子图书的冲击,近半实体书店关闭或转行:一部分书店改变经营模式,满足读者多元化需求,如“24小时书店”设有供“背包客”借住的小房间,“老书虫”书店每周举办朗诵会、读书会、艺术电影欣赏等文化活动:极少数书店坚守传统经营模式,走特色书店、专业书店道路,如那美书店精心打造中国最全电影文字书库,蒲蒲兰绘本馆专注经营儿童绘本……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写一篇文章,表明你对“实体书店的困境与出路”的态度和看法,并阐述由此引发的更多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事实(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材料主要内容为“实体书店摆脱闲境的出路”,材料含意可理解为“传统行业(或传统文明)摆脱困境的方式(途径)”。“实体书店的困境与出路”的限定了此次写作的范围和立意的出发点;“表明你对‘实体书店的困境与出路’的态度和看法,并阐述由此引发的更多思考”,限定了写作的思维一一由“就事论事”至“因事议理”,这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一个基本(合理)的写作思维。没有完成“阐述由此引发的更多思考”这个任务的文章,可视为思想缺少厚度(建议评分不超过50分)。 【立意说明】 可以从材料内容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材料含意的角度立意。立意的多元选择主要体现在“出路(方式或途径)”上,在这一点上,材料体现出一定的矛盾冲突,但末尾的“省略号”淡化了这种冲突。材料对列举的三种“出路(方式或途径)"只是客观叙述,没有任何倾向,因此可褒可贬,同时也允许考生提出更多的“出路(方式或途径)”。 立意大忌:撇开材料的内容与含意泛谈坚守、与时俱进、创新、变通、舍弃等(建议评分不超过35分)。 立意参考一一 内容层面的立意 (1)适应时代潮流,实体书店转行实为明智之举。(实体书店关张,并非识时务之举。) (2)为实体书店改变经营模式点赞。(实体:书店改变经营模式,走出了困境,却失去了纯粹,淡化了书香。) (3)坚守传统经营模式,为纸质图书发烧友留一方净土。(固守一种与时代脱节的经营模式,非智者所为。) (4)实体书店要走出困境不妨和网络书店“联姻”。 含意层面的立意 (1)优秀传统行业(文化)岂能轻言退出。(不妨为传统行业的自然消亡唱一曲挽歌。) (2)与时俱进,传统行业方能脱胎换骨,焕发生机。(传统行业融入现代元素不能以失去自我为代价。) (3)坚守自我,走出困境,传统行业应有文化自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3.关于立意的层级 第一层:本材料内容范畴内,实体书店摆脱困境的出路; 第二层:文化学范畴,传统行业(或传统文明)摆脱困境的方式(途径);

2020年广东省湛江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2020年广东省湛江市高考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四川忠县(现属重庆市)出土的手提鲜鱼等食材的陶俑,成都出土的表现案上持刀操作的陶俑,都是笑盈盈的。四川还出土过大量的说唱陶俑,动作夸张生动,表情兴高采烈,其快乐原因,大概也不乏庖厨经营的快乐和宴饮享受。出土的宴饮图象往往有乐舞场面形成的欢娱环境,人物形象从容曼妙,烘托出柔和安逸的气氛。蓝勇在《中国川菜史》写道:“汉代画像砖石中,以巴蜀地区的画像砖石尤为世俗化,其中特别是以宴乐烹饪题材偏多为特色……”他还认为“巴蜀社会中对饮食的关注度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晋代《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说“蜀之为国”,其地“尚滋味”“好辛香”。蓝勇对所谓“尚滋味”的理解,就是对较高层次消费生活的追求、对较高等级饮食质量的享用、对较高水准烹饪艺术的欣赏。这种“滋味”的品尝,是美好的生活体验,也是人幸福指数的表现。说到“好辛香”,自然离不开对川菜史上“蜀椒”的追溯。唐代《艺文类聚》卷八九引《范子计然》(相传成书于春秋时期)说:“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西汉扬雄《蜀都赋》“木艾椒篱”,西晋左思《蜀都赋》“或蕃丹椒”,北魏的《齐民要术?种椒》关于“蜀椒”的文字,说明蜀人对“辛香”的偏爱。而这种偏爱,就是通过被今天称作花椒的“蜀椒、巴椒、川椒”等调味品的厨艺应用实现的。 后来,辣椒传入中国,对传统川菜形成了显著的影响。《中国川菜史》考察诸多方志资料和民俗文化信息,注意到贵州及其相邻地区“清初开始食用辣椒”,“嘉庆以后,黔、湘、川、赣几省辣椒种植普遍起来”。乾隆十四年修《大邑县志》卷三《物产》有关于辣椒的记载:“家椒、野椒、秦椒,又名海椒。”清代中叶至民国初年,川菜中使用辣椒,经历了“逐渐增辣增量过程”。徐心余《蜀游闻见录》记录清光绪年间饮食民俗:“惟川人食椒,须择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椒不可。” 除了从“辛香”到“麻辣”的历史变化而外,《中国川菜史》还注意了川菜系列中“动物类荤食菜品的开发利用”和“郫县豆瓣与传统川菜味型特征的形成”,以及“川酒”和“蜀茶”在巴蜀饮食生活中的地位等,并对“晚清传统川菜的代表性菜品”进行具体介绍,同时又就“民国以来传统川菜菜品的定型”进行了梳理说明。关于清末至民国时期“巴蜀饮食商业”的经营状况,作者考察了重庆、成都、自贡等28个地方饮食业

浙江省温州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浙江省温州市2017年初中语文毕业生升学考试二模试题 亲爱的同学: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积极思考,细心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 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6页,18小题,满分150分(含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祝你成功! 一、语文知识积累(3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六月是个离别的季节。回首(shì)①去的日子,心头不免( yǒng) ②起怅惘缕缕。但人的一生必定要走过许多“( yì ) ③站”,从而寻求新的征程。听听那首《毕业歌》:“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 liáng ) ④;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相信吧,那过去了的,都是亲切的怀恋。 2.古诗文名句默写。(12分) ⑴采菊东篱下,▲。(陶渊明《饮酒》) ⑵共看明月应垂泪,▲。(白居易《望月有感》) ⑶▲,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⑷▲,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⑸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⑹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论语?卫灵公》) ⑺“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代诗人有用诗来抒发内心情感、志向的传统。杜甫望东岳泰 山而发“▲,▲”的雄心壮志;范仲淹观岳阳楼而抒“▲,▲”的政治理想;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借舟自喻, 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明示自己的豁达胸襟,同时也告诉好友新旧更替是必然这个道理。 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⑴择其善.者而从之▲⑵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⑶食.之不能尽其材▲⑷长跪而谢.之▲ 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名.之则谁?有仙则名. B.卒.获有所闻卒.中往往语 C.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臣不胜.受恩感激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年且.九十 5.名著阅读。(7分) ⑴下列文学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高利贷者夏洛克、警官奥楚蔑洛夫、家庭教师简·爱分别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俄 国作家契诃夫、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塑造的著名人物形象。 B.“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向,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 是这样形成的。如“江阴”“洛阳”因分别位于长江的南岸、洛河的北岸而得名。 C.讽刺小说善于使用夸张和对比手法来突显矛盾,表现主旨。比如清代蒲松龄创作的长 篇小说《儒林外史》和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游记体小说《格列佛游记》。

广东省湛江市大成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大成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一台小型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图象如图甲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为5.0Ω,现外接一只电阻为105.0Ω的灯泡,如图乙所示,则() A.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每秒钟改变50次 B.发电机线圈内阻每秒钟产生的焦耳热为20J C.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为440W D.电压表V的示数为220 V 2.如图所示,某一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交变电流图象,从图中可知() A.在A和C时刻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 B.在A和C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C.在B和D时刻线圈中的磁通量为零 D.在A和C时刻线圈中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 3.某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穿过它的磁通量φ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那么在图中() A.t1时刻,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B.t2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为零 C.t3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达最大值 D.t4时刻,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达最大值 4.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B.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C.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D.楞次在分析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5.如图所示,条形磁铁以速度v向螺旋管靠近,下面几种说正确的是() A.螺旋管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B.螺旋管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C.只有磁铁的速度足够大时,螺旋管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 D.只有磁铁的磁性足够强时,螺旋管中才会产生感应电流 6.如图所示,一平面线圈用细杆悬于P点,开始细杆处于水平 位置,释放后它在图示的匀强磁场中运动.已知线圈平面始终 与纸面垂直.当线圈第一次通过位置Ⅰ和位置Ⅱ时,顺着磁场 的方向看去,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依次为() A.位置Ⅰ位置Ⅱ均为逆时针方向 B.位置Ⅰ逆时针方向,位置Ⅱ顺时针方向 C.位置Ⅰ位置Ⅱ均为顺时针方向 D.位置Ⅰ顺时针方向,位置Ⅱ逆时针方向 7.如图所示,MN、PQ 是间距为L 的平行金属导轨,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M、P 间接有一阻值为R 的电 阻.一根与导轨接触良好、有效阻值为R 的金属导线ab垂直导轨放置, 并在水平外力 F 的作用下以速度v向右匀速运动,则(不计导轨电阻) () A.通过电阻 R 的电流方向为 P→R→M B.a、b两点间的电压为 BL v C.a端电势比b端高 D.a端电势比b端低 8.如图所示,用丝线悬挂闭合金属环,悬于O点,虚线左边有匀强磁场,右边没有磁场.由图所示的位置开始释放金属环,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环会一直在摆动 B.金属环摆动的高度不变 C.整个摆动过程一直有热能增加 D.只有摆进或摆出磁场时热能增加 9.如图所示,电路中的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是一个自 感系数很大、电阻可忽略的自感线圈,C是电容很大的电容器.当 开关S断开与闭合时,A、B灯泡发光情况是() A.S刚闭合后,A灯亮一下又逐渐变暗,B灯逐渐变亮

2017年湛江市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2017年湛江市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湛江市2017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一)语文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D、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有尊、高脚杯、小壶等陶器,都是用来酿酒或饮酒的。西周时设有“酒正”、“酒人”,掌管有关酿酒和酒令等相关事务。到了汉代,酿酒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饮酒之风”盛行,形成独特的酒文化。在汉代,饮酒大量被认为是豪爽的行为。光武帝时的马武为人嗜酒,阔达敢言,经常醉倒在皇帝面前。酿酒业有巨大的利益,国家对其实行官营政策。武帝太初三年春二月,实行官府酒类专卖制度。当时酒是必需品,实行官营后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武帝死后,酒类专卖制度被取消,改征酒税。这就放松了国家对酒类等的专营,有利于酿酒业的发展。当时的贵族和官僚视饮酒为“嘉会之好”。每年正月初一,皇帝在太极殿大宴群臣,“杂会万人以上”。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婚丧嫁娶,送礼待客,节日聚会是畅饮的大好时机。当时酒的种类众多,有米酒、果酒、桂花酒等。河北刘胜墓中出土有“稻酒十石”、“黍上尊酒十五石”等题字的陶缸,说明了酒的种类很多。汉景帝时的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这里的醴就是一种米酒。在汉代酒用作实行仁政的工具。孝文帝即位后下诏曰:“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酒,?T五日。”?T五日的意思是欢聚饮酒五日。孝文帝元年三月诏曰:“年十八以上赐米、酒、肉”。孝宣帝本始元年春正月,赐天下人爵各一级,孝者二级,女子百户牛酒。酒用来犒劳军士,刘邦当年进入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秦民大喜,争持羊酒食献享军士”。武帝初置四郡保边塞,臧宫率兵屯驻骆越,越人“乃奉牛酒以劳军营”。酒在汉代也用于医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养生方》和《杂疗方》中,记载了利用药物配合治疗的药酒方剂。张仲景的《伤寒论》

广东省湛江市高三数学模拟(二模)试卷

广东省湛江市高三数学模拟(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 1. (2分)(2019·黄冈模拟) 设,, 10以内的素数,则 () A . B . C . D . 2. (2分)(2020·梧州模拟) 若,则() A . B . C . D . 3. (2分) (2017高三上·朝阳期中) 袋子里有编号为2,3,4,5,6的五个球,某位教师从袋中任取两个不同的球.教师把所取两球编号的和只告诉甲,其乘积只告诉乙,再让甲、乙分别推断这两个球的编号.甲说:“我无法确定.” 乙说:“我也无法确定.” 甲听完乙的回答以后,甲说:“我现在可以确定两个球的编号了.” 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推断出抽取的两球中() A . 一定有3号球 B . 一定没有3号球

C . 可能有5号球 D . 可能有6号球 4. (2分) (2018高二上·齐齐哈尔期中) 抛物线的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A . B . 1 C . 2 D . 3 5. (2分) (2019高一上·东台期中) 已知一个偶函数的定义域为 ,则的值为() A . B . C . D . 6. (2分) (2018高二上·梅河口期末) 在流程图中分别表示判断框、输入(出)框、处理框的是() A . B . C . D . 7. (2分)在棱长都相等的四面体P-ABC中,D、E、F分别是AB、BC、CA的中点,则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 BC∥平面PDF B . DF⊥平面PAE

C . 平面PDF⊥平面ABC D . 平面PAE⊥平面ABC 8. (2分)(2017·上饶模拟) 已知双曲线方程为,若其过焦点的最短弦长为2,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A . B . C . D . 二、多选题 (共4题;共10分) 9. (2分) (2019高二上·思明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相等. B . 若A、B为互斥事件,则A的对立事件与B的对立事件一定互斥. C . 某个班级内有40名学生,抽10名同学去参加某项活动,则每4人中必有1人抽中. D . 若回归直线的斜率,则变量与正相关. 10. (3分) (2019高一上·滕州月考) 下列四个命题:其中不正确命题的是() A .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增,则在R上是增函数 B . 若函数与轴没有交点,则且 C . 当时,则有成立 D . 和表示同一个函数 11. (3分) (2020高一下·南平期末) 关于函数,则()

2017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杨浦

浦区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7年1 月[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昨夜江边春水生,。(《观书有感(其二)》) 2.,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同甫赋壮词以寄》) 3.,雪尽马蹄轻。(《观猎》) 4.六十而耳顺,,。(《孔孟论学》)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郎。 酒酣胸胆尚开。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词中的“卷”字,既写出了出猎场面的,更表现了出猎者的精神面貌。(2分) 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词开篇“聊”“狂”两字,虽不乏激愤之情,但更多见作者豪迈气概。 B.本词中词人以权、唐自比,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 C.本词结句卒章显志,传神描绘了作者驰骋于沙场、为国杀敌的英雄形象。 D.本词表面写的是一次秋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黔之驴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作者是代著名文学家。(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10.下列对文章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第①段交代了黔之驴的由来及虎初见驴时的反应。 B.第②段描绘了虎惧驴、察驴、戏驴、吃驴的经过。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word精校版) 一(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漫步西子湖,如在诗中游。看到燕子,白居易的诗“谁家新燕啄春泥”脱口而出,不禁.惊叹于燕子与春天的那份默契.;湖面波光潋滟,你自然吟诵起苏轼“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白堤桃柳相间.,花团锦簇,令人想到杭州诗人戴望舒在远方深情的思念,“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丰厚的人文积淀.,增添了西湖的风雅与内蕴。 A.jìn qìjiàn dìng B.jīn qièjiàn dìng C.jīn qìjiān diàn D.jìn qièjiān dià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克尽职守,默默奉献三十年。/请你把刚才说的话在说一遍。/警察掉取监控录像仔细查看。(摘自电视字幕) B.海鲜夜宵大排档,恭候光临!/阳光安装公司,竭诚为您服务。/欧美时尚家具,送货到家。(摘自招牌广告) C.红烧鸡腿、蜡肉烧笋、糖醋鱼块/凉绊黄瓜、香菇青菜、蒜泥菠菜/番茄旦汤、虾皮紫菜汤(摘自食堂菜单) D.梧桐树遮天蔽日,尤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最后拼搏阶段就是要像篮球冲满气、汽车加满油一样。(摘自学生作文)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学生会组织校青年志愿者二十余人,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发放宣传单,劝慰 ..行人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 B.听了著名建筑师的报告,王茜萌发了远大的夙愿 ..:将来要专攻建筑学,为老百姓设计建造美观而实用的房子。 C.得知偶像柯洁败给“阿尔法狗”的消息,围棋迷舒波连续两天废寝忘食 ....,上课总是走神,就连老师点他名都没有听到。 D.当竺可桢之子、88岁高龄的竺安先生向浙大捐赠56册竺可桢日记手稿时,现场嘉宾肃. 然起敬 ...,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湛江市霞山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湛江市霞山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2分) 1. (2分)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通常我们是根据音调来分辨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B . 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 利用超声波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 . 同学们能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2. (2分)(2017·巴彦淖尔模拟) 如图所示,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B . 放大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 . 看见勺子在水面处“折断”是光的反射现象 3. (2分)已知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长λ微波>λ红外线>λ紫外线,则它们的频率() A . f微波=f红外线=f紫外线 B . f微波>f红外线>f紫外线 C . f微波<f红外线<f紫外线 D . f紫外线<f微波<f红外线 4. (2分)下列物态的变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 冬天,树木及地面上结霜是凝固现象 B .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 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蒸发现象

D . 冬天,晾在室外结成冰的衣服会直接变干,是升华现象 5. (2分)如图,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 A . B . C . D . 6. (2分) (2016八下·临沂期末) 以下选项中,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A . 风中的雨伞容易“上翻” B . 正在漂流的一只“橡皮船” C . 正在空中滑翔的“雄鹰” D . 地面上刮起的“龙卷风” 7. (2分)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能说明发电机工作原理的是() A . B .

2017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杨浦

杨浦区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7年1 月[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昨夜江边春水生,。(《观书有感(其二)》) 2.,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雪尽马蹄轻。(《观猎》) 4.六十而耳顺,,。(《孔孟论学》)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词中的“卷”字,既写出了出猎场面的,更表现了出猎者的精神面貌。(2分) 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词开篇“聊”“狂”两字,虽不乏激愤之情,但更多见作者豪迈气概。 B.本词中词人以孙权、冯唐自比,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 C.本词结句卒章显志,传神描绘了作者驰骋于沙场、为国杀敌的英雄形象。 D.本词表面写的是一次秋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黔之驴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作者是代著名文学家。(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第①段交代了黔之驴的由来及虎初见驴时的反应。 B.第②段描绘了虎惧驴、察驴、戏驴、吃驴的经过。

2017杭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一(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漫步西子湖,如在诗中游。看到燕子,白居易的诗“谁家新燕啄春泥”脱口而出,不禁惊叹于燕子与春天的那份默契;湖面波光潋滟,你自然吟诵起苏轼“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白堤桃柳相间,花团锦簇,令人想到杭州诗人戴望舒在远方深情的思念,“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丰厚的人文积淀,增添了西湖的风雅与内蕴。 A.jìn qì jiàn dìng B.jīn qiè jiàn dìng C.jīn qì jiān diàn D.jìn qiè jiān diàn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克尽职守,默默奉献三十年。/请你把刚才说的话在说一遍。/警察掉取监控录像仔细查看。(摘自电视字幕) B.海鲜夜宵大排档,恭候光临!/阳光安装公司,竭诚为您服务。/欧美时尚家具,送货到家。(摘自招牌广告) C.红烧鸡腿、蜡肉烧笋、糖醋鱼块/凉绊黄瓜、香菇青菜、蒜泥菠菜/番茄旦汤、虾皮紫菜汤(摘自食堂菜单) D.梧桐树遮天蔽日,尤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最后拼搏阶段就是要像篮球冲满气、汽车加满油一样。(摘自学生作文)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学生会组织校青年志愿者二十余人,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发放宣传单,劝慰行人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 B.听了著名建筑师的报告,王茜萌发了远大的夙愿:将来要专攻建筑学,为老百姓设计建造美观而实用的房子。 C.得知偶像柯洁败给“阿尔法狗”的消息,围棋迷舒波连续两天废寝忘食,上课总是走神,就连老师点他名都没有听到。 D.当竺可桢之子、88岁高龄的竺安先生向浙大捐赠56册竺可桢日记手稿时,现场嘉宾肃然起敬,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广东省湛江市2017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

2017年广东省湛江市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春秋中后期,在卿大夫家族内部,一些庶蘖小宗开始对抗大宗,并争夺权益,如鲁国的臧会跟臧氏大宗臧昭伯闹得势不两立,一怒之下臧会投靠了季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风气日趋败坏 B.传统宗法关系难以维系 C.贵族之间斗争激烈 D.小宗的经济独立性增强 2.汉代太学的教师均称为“博士”,东汉光武帝“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他们分别教授《施氏易》《孟氏易》《京氏易》《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小夏侯(尚)书》《齐诗》《鲁诗》《韩诗》《大戴礼》《严氏春秋》与《颜氏春秋》,史称“五经十四博士”。材料放映了() A.儒学思想的正统最终确立B.当时学术氛围比较宽松 C.儒道思想互相借鉴与融合D.百家争鸣的局面再次形成 3.吐鲁番地区曾出土若干份唐代租佃契约,上面写有田主、租田人和知见人,还有租种期限、租田数目和田租数额,田租有分成制和定额租制。这种租佃契约() A.阻碍了小农经济继续发展B.限制了地主对农民的盘削 C.加强了地主对农民的控制D.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 4.唐初,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议政。中书、门下两省先在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唐中宗继位后,宰相裴炎由门下侍中改任中书令,并将政事堂由门下省移到中书省。这一变化表明唐朝() A.君主专制的加强B.行政效率的提高 C.决策中心的转移D.中央集权的加强 5.咸丰以后,清廷极力向晋商派摊捐输,并给予捐输的晋商虚职官衔。如1851年,晋商常通过捐输获得“诰封武德佐骑尉”。之后,常家捐输频繁,朝廷赏封不断。清政府此举旨在() A.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B.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C.筹集洋务运动的资金

2017大连一模语文答案

2017年大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强加因果,前后两个分句不构成因果关系。) 2.B(表达绝对,原文说君子“追求的往往不是物质和名利”,所以说“从不”追求物质和名利,表达绝对。) 3.D(范围扩大,“古今中外知识分子”应为“中国知识分子”。) 4.B(B项“马成与翠兰之间关系暧昧”表述错误,晓芳与马成闹僵而远嫁,主要是因为误会和猜疑,而并非事实上马成与翠兰的关系暧昧。) 5.文中主要有两处明显的巧合: 巧合一:翠兰想找从集市上捎大米,碰巧就遇到了要上集的马成。这一巧合,推动了下文送大米等情节的发展。(2分) 巧合二:翠兰到马成家借镰刀,碰巧遇上马成的儿子小东独自在家,泡面烫伤了手。这一巧合,推动了马成与翠兰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突出了翠兰性格中善良、能干的特点。(3分) (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6.观点一:赞同翠兰追求爱情的方式。 理由:①翠兰敢于表达自己的爱情。她看上马成,就托媒人去说媒。 ②翠兰勇于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尽管开始被马成拒绝,但她依然不放弃。 ③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她能耐心等待。他在晓芳远嫁之后,不主动去找马成,而是让马成逐渐了解她,主动找媒婆上门提亲。 观点二:不赞同翠兰追求爱情的方式。 理由:①她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不惜破坏马成与晓芳的爱情。她明知道马成和晓芳彼此有意,却故意制造与马成相好的舆论,导致晓芳与马成闹僵。 ②她在追求自己的爱情过程中,处处用心机、施手段。她故意制造和马成相好的舆论假象,让晓芳对马成产生误会;面对吴二婶的询问,故意不辩解,再次制造似乎和马成相好的假象;后来把小东留在自己家似乎也别有心机。 ③爱情应该两情相悦,她不该爱一个心里没有自己的人。她明知道马成心里没有自己,还费尽心机去“追求”马成,即使追到手,也不一定能获得幸福。 (每个观点,答出两个理由,即可给满分;只有观点不给分;理由总说各1分,联系文本分析各2分;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7.D(“严苛保守”理解错误,从上下文可以看出,学生觉得“有意思”“传为趣谈”,并不认为他是“严苛保守”的;从下文也可以看出,这种规定是“他对学子的殷殷期望”,期望他们“多做贡献,少想享受”。) 8.BE(4分,选对一项得2分。A.“通信科技发生了重大演变”是时代背景,不是张煦的贡献成就;C重新调回交通大学的张煦着手做的第一件事是将原来的“无线电系”改名为“电子工程系”。D高琨先生不是在张煦出版书籍之后称赞他。而且也不是高琨先生称赞

广东省湛江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广东省湛江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 (2019七上·蚌埠期中) 下列关于“ ”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的相反数是1 B . 的绝对值是1 C . 的倒数是1 D . 是整数 2. (2分)(2018·北海模拟) 据报道,南宁创客城已于2015年10月开城,占地面积约为14400平方米,目前已引进创业团队30多家,将144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 14.4×103 B . 144×102 C . 1.44×104 D . 1.44×10﹣4 3. (2分)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 (a3b)2=a6b2 B . a?a4=a4 C . a6÷a2=a3 D . 3a+2b=5a 4. (2分) (2019八下·舒城期末) 小宇同学投擦10次实心球的成绩如表所示: 成绩(m)11.811.91212.112.2 频数22231 由上表可知小宇同学投掷10次实心球成绩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 A . 12m,11.9m B . 12m,12.1m C . 12.1m,11.9m D . 12.1m,12m 5. (2分)如图,是由四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该几何体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为()

A . B . C . D . 6. (2分)(2016·安徽模拟) 2015年10月上市的某品牌手机经过连续两次降价,截至2016年3月底售价由原来的6500元/台,降至4200元/台.设平均每个季度的降价率为x,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是() A . 4200(1+x)2=6500 B . 4200(1+2x)=6500 C . 6500(1﹣x)2=4200 D . 6500(1﹣2x)=4200 7. (2分)不等式3x﹣1>x+1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A . B . C . D . 8. (2分)如图是一个古代车轮的碎片,小明为求其外圆半径,连接外圆上的两点A、B,并使AB与车轮内圆相切于点D,半径为OC⊥AB交外圆于点C.测得CD=10cm,AB=60cm,则这个车轮的外圆半径是() A . 10cm B . 30cm C . 60cm D . 50cm 9. (2分)(2017·东光模拟)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且AC=8,BD=6,DH⊥A B于H,则AH等于()

2017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闵行

闵行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草枯鹰眼疾,。(《观猎》) 2.,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3.了却君王天下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散曲,完成第6—7题(4分)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这首散曲的作者是,“水仙子”是。(2分) 7.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2分) A.“晴岚”是指晴天空中仿佛有烟雾笼罩。 B.“淡”字意为芰荷呈妩媚轻盈的淡粉之色。 C.“飐”字表现酒家旗帜在微风中颤动。 D.“爱杀”直抒作者深爱江南美景的胸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本文选自《》,它与《》、《大学》和《中庸》并称为“四书”。(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人恒过,然后能改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二段列举历史上明君贤臣的事例,论证了人才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B.第一、二段使用排比,使文章气势咄咄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强大力量。 C.第三段通过举例论证,从个人和国家两方面入手,论证经受磨难的必要。 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作者层层论证得出的结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邓羌义勇 王猛①督诸军十六万骑伐燕,遣将军徐成觇②燕军形要,期日中,及昏而反,猛怒,将斩之。邓羌请之曰:“成,大将也,宜宥③之。”猛曰:“若不杀成,军法不立。”羌固请曰:“成,羌之部将也,虽违期应斩,羌愿与成效战④以赎之。”猛弗许。 羌怒,还营,严鼓勒兵,将攻猛。猛问其故,羌曰:“受诏讨远贼;今有近贼,自相杀,欲先除之!”猛谓羌义而有勇,使语之曰:“将军止.,吾今赦之。”成既免,羌诣.猛谢。猛执其手曰:“吾试将军耳,将军于部将尚尔,况国家乎!吾不复忧贼矣!” 【注释】①王猛(325年—375年),十六国时期前秦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率军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②觇:看,偷偷地察看。③宥:饶恕,原谅。④效战:尽力作战。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将军止.(2)羌诣.猛谢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期日中,及昏而反 13.邓羌“于部将尚尔”在文中具体表现在:(1)“”;(2)“”; (3)“成既免,羌诣猛谢”。(3分) 14.请概括王猛的性格特点。、(2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9分) 植物的窃窃私语 ①植物会说话吗?来自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玛雅·辛普雷加对此表示肯定。 ②植物说话和人类说话有本质区别:它们的窃窃私语我们的耳朵听不见,但是却常常能

2017年杭州市西湖区小学语文毕业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7年杭州市西湖区小学语文毕业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 一识字写字(18分) 1.抄写朱熹的《熟读精思》(节选)。(5分)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熟读精思》 2.看拼音写词语。(10分) duàn liàn fěi cuìshūjíróu zhòu qīn shí ()()()()() fěi túzhuān xīn zhìzhìjiàn wēi zhīzhù ()()()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刑.(xín g)罚蒸.(zhēn)融 B. 灵隐寺.(shì)头涔涔 ..(cén) C. 敦.(chún)厚抽屉.(tì) D. 糊.(hù)弄引吭.(hán g)高歌 4.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初.(第一个)旬 B. 触类.(类似)旁通 C. 春风送暖入屠苏 ..(帝都,皇帝居住的地方) 5.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2分)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 ..出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A.推想 B. 推算 C. 猜测 D. 遐想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爸爸开车经过人行横道时,与路人抢道,我毫不客气地教训 ..了他。 B.我提前洗好蔬菜,解冻了肉制品,为妈妈烧饭菜打下了良好的基业 ..。 C.为了毕业演出会上有完美的表现,班长要大家集思广益 ....,想出创新的花样。 D.看到平均年龄72岁的清华大学校友合唱团演唱的《我爱你,中国》,我被这些依然风. 华正茂 ...的老人们深深打动。 7.下列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完全正确的一句是()(2分) A.对于鲁滨孙来说,钱在孤岛上不能说是没有用的。 B.每个人难道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吗? C.如果种树人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交一定的量,树苗怎么会养成依赖的心呢? D.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缺点,都要虚心听取,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8.将错乱的句子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排列最合理的一项是()(2分) 1

2017湛江市二模

2017广东省湛江市二模(地理) 第I 卷(选择题) 马衔山山区是甘肃榆中高原夏菜的重要种植基地。蔬菜依山势阶梯分布在海拔 1500—3000米的山坡 上,品种多样,品质优良, 5-10月可梯次上市,具有较长的采收上市期。主要销往东南沿海地区,远销新 加坡、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地政府通过“田间学校”为菜农们提供多方服务,菜农们紧跟时尚, 玩起了微信。据此完成 1-3题。 1.该地高原夏菜 5-10月梯次上市且有较长的上市期的原因是 A .白昼较长 B .热量较充足 C .地 势起伏大 2. 该地高原夏菜远销 新加坡、日本等地主要得益于 A .先进的栽培技术 B. 交通和保鲜技术 的改善 C. 政府的大力支持 D .低廉的蔬菜价格 3. “互联网+农业”的创新模式对该地农业 发展的意义在于 _ f A “甘讪八讣阳测C J '!■心城市bl 面(■; ?讪桥心面 A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O B .降低蔬菜种植成本 ?枷峨钵 Q M 他城巾 C .拓展销售市场 D .提咼蔬菜品质 福建平潭岛东北部的沙地底村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大沙丘, 沙丘虽与村庄近在咫尺,但沙丘却从不移动, 国家节点战略作fl 楼式分析 D .冰雪融水量大 } R 械面 丑塑話戊?协同股嵯城苗

形成“沙不袭村,村不毁沙,人沙和平共处”的地理奇观。沙丘上长有稀疏的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达六、七级。据此完成7-9题。 7.该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侵蚀作用 B .风力堆积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 .流水侵蚀作用 8 “沙不袭村”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形和河流改变沙粒运动方向 B .位于当地山地的背风地带 C.根系发达的植被固沙作用明显 D .沙丘上碎石固沙作用明显 9.沙丘附近村庄种植的农 作物最有可能是 A .水稻C .番薯 B .甘蔗 D .小麦 a,rr iir 44' 如 ifi' MlT O'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