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蚀刻废液再生循环回收系统 _120吨_ (1)
- 格式:pdf
- 大小:354.85 KB
- 文档页数:10
T/ZJGFTR XX-20XX PCB蚀刻废液资源再生产品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由印制电路板(PCB)蚀刻废液综合利用、深度加工生产的碱性蚀刻液、单液型酸性蚀刻液、双液型酸性蚀刻液、二水氯化铜与无水氯化铜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PCB蚀刻废液的综合利用、深度加工的再生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标注时间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时间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标注时间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601-2016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GB/T602-20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603-2002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22592-2008水处理剂pH值测定方法通则GB/T22594-2008水处理剂密度测定方法通则GB/T14591-2016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铁GBT31528-2015含铜蚀刻废液处理处置技术规范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6678-2003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6680-2003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1618-2018工业氯酸钠GB_T1616-2014工业过氧化氢2GB-T23940-2009工业过硫酸盐产品的分析方法JJG694-200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定规程CJ/T51-2018城镇污水水质标准检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碱性蚀刻液碱性蚀刻液属于铜-氨络离子体系的蚀铜液,适用于印刷电路板的蚀铜流程。
单液型酸性蚀刻液单液型酸性蚀刻液是以盐酸为主要成分的蚀铜液。
双液型酸性蚀刻液双液型酸性蚀刻液是以氯酸钠与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蚀铜液。
二水氯化铜与无水氯化铜从蚀刻废液中提取的铜加工成二水氯化铜(CuCl2·2H2O),再经干燥生产无水氯化铜(CuCl2)。
用作者简介:王峰(1997-),男,河南邓州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专业方向:工商管理。
基金项目:2017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技术开发项目(2017KF004)王峰,王辉,韩宝森,颜克海,李忠(广州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58)摘要:PCB 生产过程中的蚀刻液在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铜废水,若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对蚀刻液进行循环再生及铜回收是一项节约成本、降低污染的措施。
传统的蚀刻液循环再生及铜回收工艺一般采用双液型酸性蚀刻液,且工艺回收利用效果不足,资源浪费严重。
本工艺设计采用单液型酸性蚀刻液作为生产线蚀刻液,利用隔膜电解技术对废蚀刻液进行循环再生及铜回收,通过对生产线中ORP 值(氧化还原电位)和铜含量比重进行监控,对不同ORP 值废蚀刻液进行电解处理和调配,可直接循环再生回到生产线形成再生液。
该项工艺设计中设定蚀刻液的工作ORP 值为480~600mv ,铜含量比重为1.25~1.35。
通过实验检测提铜处理前的蚀刻液铜含量为55050mg/kg ,提铜处理后的蚀刻液铜含量为7551mg/kg ,铜回收率达到86.28%。
该工艺不仅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废液循环再生利用,降低环境污染,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蚀刻液;单液型;隔膜电解;铜回收;循环再生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0912(2019)08-0029-03印刷电路板(PCB )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已经成为电子信息的支柱产业。
然而PCB 产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的蚀刻、微蚀刻,会使得基材覆铜板中50%~60%以上的铜被蚀刻变成废的蚀刻液,产生的铜废水具有浓度高、污染严重的问题[1,2]。
因此,在发展PCB 生产的同时,如何进行废水处理、高效利用刻蚀废液中残留的有用成分、去除废液中影响微蚀效果的成分,形成分离铜、微蚀液循环再生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传统工艺及现有的铜回收及蚀刻液循环再生工艺技术有以下缺点:(1)采用的双液型酸性蚀刻液使用时有安全性低、成本高的问题[3];(2)电路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微蚀液含有大量铜离子,未能有效回收利用,造成资源浪费[4];(3)传统工艺的微蚀液中铜离子浓度达到一定值,微蚀刻能力就明显减弱甚至失效,需要换槽,废液需排放,造成资源浪费。
PCB酸性蚀刻废液再生膜电积回收铜及副产三氯化铁术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项目实施的背景和意义 (1)1.1项目的实施背景 (1)1.2项目的实施意义 (2)1.2.1项目的先进性、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2)1.2.2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7)1.3项目的预期效益 (8)1.3.1社会效益 (8)1.3.2经济效益 (9)二、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9)2.1国内外处理技术发展趋势与现状 (9)2.1.1国外处理技术发展趋势与现状 (10)2.1.2国内处理技术发展趋势与现状 (10)2.2我市相关行业发展情况 (11)2.3市场需求情况 (12)三、项目主要研究 (14)3.1项目涉及的技术领域、工艺范畴 (14)3.2拟采用的技术原理、技术方法 (16)3.3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16)3.4拟采用的技术路线、工艺流程 (20)3.5项目的主要技术创新点 (22)3.6项目涉及的知识产权情况 (23)四、项目预期目标 (18)4.1预期成果 (18)4.2产业前景 (18)4.3培养的技术人才 (19)4.4预期贡献 (24)4.5二年期内的可考核技术指标和社会经济效益指标 (25)4.5.1技术指标 (25)4.5.2社会指标 (20)4.53经济指标 (20)五、项目实施方案 (21)5.1项目的组织管理方式 (21)5.2技术实施步骤 (22)5.3科技资源综合利用 (22)5.4成果产业化策略 (22)5.5研发资金的筹集与投入 (23)5.5.1资金筹集 (23)5.5.2资金投入情况 (24)5.6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对策措施以及特殊行业的许可报批 (25)六、项目计划进度 (26)七、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 (27)7.1企业已有的研发基础、主要研究成果 (27)7.2项目实施具备的支撑条件 (28)7.3申请单位近三年承担的国家、省、市相关科技计划项目的完成情况 (28)7.4与其它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情况 (28)八、研发团队 (29)8.1研发团队的规模和结构 (29)8.2 项目核心研发人员 (30)一、项目实施的背景和意义1.1项目的实施背景印制电路板(PCB)是组装电子零件用的基板材料,是指在通用基材上按照预定设计所形成的点间连接以及印制元件印制板。
酸碱性蚀刻液再生及铜回收系统1.引言蚀刻液是一种用于蚀刻金属表面的溶液,常用于电子设备制造行业中的电路板制作。
然而,传统的蚀刻液使用后会产生大量废液,其中含有酸碱性物质及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
为了回收利用这些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发展酸碱性蚀刻液再生及铜回收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向。
2.酸碱性蚀刻液再生技术2.1过滤2.2中和2.3电析酸碱性蚀刻液中所含有的金属离子可以通过电析的方法进行回收。
电析是利用电流通过液体中的金属离子,将其电化学还原成金属沉积在电极上。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将酸碱性蚀刻液中的金属资源回收利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铜回收系统技术在酸碱性蚀刻液再生过程中,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资源。
铜回收系统技术主要包括电解、溶剂萃取等方法。
3.1电解电解是一种通过电流的作用将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的方法。
在铜回收系统中,可以利用电解的方法将酸碱性蚀刻液中的铜离子电化学还原成铜金属。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回收利用酸碱性蚀刻液中的铜资源。
3.2溶剂萃取溶剂萃取是通过溶剂选择性地吸附和分离溶液中的特定成分的方法。
适当选择合适的溶剂,可以实现对酸碱性蚀刻液中的铜离子的吸附和回收。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回收率高的特点,是一种常用的铜回收系统技术。
4.酸碱性蚀刻液再生及铜回收系统的优势4.1资源回收利用通过再生技术可以将酸碱性蚀刻液中的酸碱物质和金属离子回收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4.2环境友好再生系统能够有效地处理和减少酸碱性蚀刻液中的废液,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3经济效益通过再生和回收技术,可以降低酸碱性蚀刻液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带来经济效益。
5.结论酸碱性蚀刻液再生及铜回收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向,通过过滤、中和和电析等方法可以实现酸碱性蚀刻液的再生和回收利用。
通过电解和溶剂萃取等方法可以实现酸碱性蚀刻液中的铜离子的回收。
这些技术具有资源回收利用、环境友好和经济效益等优势,对于推动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PCB行业酸性蚀刻制程废酸性蚀刻液处理方法浅谈关于目前PCB行业酸性蚀刻制程废酸性蚀刻液处理方法浅谈目前PCB铜回收行业正在蓬勃发展,自2002年以来国际铜价飙升,企业越来越重视开流节源,铜回收设备制造企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
但由于含铜废液回收铜行业入行门槛低,各企业素质参差不齐。
真正成规模,有实力的铜回收设备企业很少,大多数企业员工不超过20人,业务能力开展差,能安装一套设备也美其名曰环保科技公司。
此种现象造就PCB 企业无法真正了解到技术的发展程度,技术的可行性以及盲目安装设备后对自身造成的损失等;本文通过针对目前许多铜回收企业自称“已突破技术瓶颈,技术成熟稳定”的《PCB 酸性蚀刻废液再生与铜回收装置》的分析来让广大PCB企业更加直观更加清楚的了解目前的技术发展。
首先,要了解一个技术的稳定性我们需要了解其工艺流程及产物、企业工艺介绍是否符合生产工艺等。
众所周知PCB酸性蚀刻制程在蚀刻过程中,氯化铜中的Cu2+具有氧化性,能将板面上的铜氧化爲Cu+,形成的Cu2Cl2是不易溶于水的,在有过量的Cl-存在下,可形成可溶性的络离子,随着蚀刻的进行,溶液中的Cu+越来越多,蚀刻能力很快下降,以至最后失去蚀刻能力。
爲保持蚀刻能力,一般通过加入氧化剂对蚀刻液进行再生,使Cu+氧化重新转变爲Cu2+,使蚀刻得以连续的进行。
酸性废蚀刻液中酸性子液只是很少一部分,而大部分为生产中所添加的盐酸。
一般低酸生产子液与盐酸的比例大概为:1:1.5-2,高酸生产子液与盐酸比例大概为1:2-3。
通过酸性蚀刻的生产工艺我们可以得出,目前许多蚀刻铜回收企业所描述的酸性铜回收系统处理后废液可完全回用是不可能达到的。
以月废酸性蚀刻液100T为例,经提铜后回用再生液100T,酸性蚀刻生产中盐酸添加与再生液中的氯离子、铜离子含量均无关,固在处理完100T废液后将会超过150T的废液产生,如此循环废液量将是无限增长。
有人说可以回用一部分,另一部分排入PCB厂废水处理站。
专利名称:酸性蚀刻液再生回收系统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明果英,周军,赵建成,张勇申请号:CN201120465136.1
申请日:20111121
公开号:CN202610332U
公开日:
20121219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酸性蚀刻液再生回收系统,包括:蚀刻槽(6)、蚀刻废液回收槽(1)、离子膜电解槽(2)、氧化再生槽(3)和自动出铜装置(4),蚀刻废液回收槽(1)、离子膜电解槽(2)的阳极室(21)、氧化再生槽(3)和蚀刻槽(6)构成阳极回路;自动出铜装置(4)与离子膜电解槽(2)的阴极室(22)连通,自动出铜装置(4)和阴极室(22)构成阴极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酸性蚀刻液再生回收系统中,形成了相互独立的阳极回路和阴极回路,以酸性蚀刻废液为阳极液,阳极液经电解后直接再生利用,进入蚀刻生产线,这样无需重新配置蚀刻液,使得电解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申请人:湖南万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盼盼路1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吴贵明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