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成立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批复
- 格式:docx
- 大小:14.74 KB
- 文档页数:10
楚天主人◆3//总第3期建议人:唐良智(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市市长)案由: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在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前提下,加快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化建设,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因此,能源的安全是确保我国经济安全运行的关键,我国能源安全的风险已经凸显,这就是我国的化石石油资源面临枯竭。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石油制品的消费量存在着刚性的增长,我国将会出现石油商品的消费越来越依赖国际市场,这就使得我国石油这一特种能源商品供给保障问题成为我国经济能否健康安全运行的关键要素。
发展非粮生物质燃油产业是破解我国石油危机的唯一途径,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和国家安全的长远战略问题。
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公司通过长达8年多的研发,利用化学热分解和费托合成集成研发技术,成功将农林业生产的废弃物生产高品质、高清洁的航空煤油、汽油和柴油,油品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化石石油的同类商品,完全实现了在飞机发动机与汽车发动机无需任何改型与改进的条件下就可以直接使用,真正实现了完全替代石油商品。
这一重大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种植能源的新时代。
大力发展非粮生物质燃油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种植能源战略,这对我国尚有宜林的荒漠地,沙漠地、盐碱地、荒山荒坡地约40亿亩,加上现有的有林地45亿亩,科学规划这85亿亩的可开发林地资源,完成可以全面推进我国进入种植能源的新时代。
不仅可以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实现温室气体的零排放,全面履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减排义务,而且完全可以实现在低碳经济模式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建议:为此,就加大力度支持非粮生物质燃油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建议修改可再生能源法及出台相关配套产业政策。
一、在可再生能源法第四章“推广与应用”的第十六条最后加上:“当非粮生物质燃油商品的各项技术标准均能达到国家制定的化石航空煤油、汽油、柴油商品的技术标准时,国家鼓励非粮生物质燃油与化石燃油进行的公平市场竞争,优先支持生产非粮生物质燃油企业,建设商品销售的加油站,形成企业的销售网络,推进我国燃油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06.01•【文号】环发[2006]82号•【施行日期】2006.06.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环境保护部关于废止、修改部分环保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日期:2010年12月22日,实施日期:2010年12月22日)废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6〕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解放军环境保护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起实施),鼓励生物质能的发展,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根据《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生物质发电项目主要为农林生物质直接燃烧和气化发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垃圾填埋气发电及沼气发电项目。
二、现阶段,采用流化床焚烧炉处理生活垃圾的发电项目,因采用原料热值较低,其消耗热量中常规燃料的消耗量按照热值换算可不超过总消耗量的20%。
其他新建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原则上不得掺烧常规燃料,否则不得按照生物质发电项目进行申报和管理。
国家鼓励对常规火电项目进行掺烧生物质的技术改造,当生物质掺烧量按照热值换算低于80%时,应按照常规火电项目进行管理。
三、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应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合理规划和布局,防止盲目布点。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要以城市生活垃圾集中处置规划为基础,确定合理的布局及建设规模。
秸秆发电项目原则上应布置在农作物相对集中地区,要充分考虑秸秆产量和合理的运输半径;林木生物质发电项目原则上布置在重点林区;沼气发电项目要与大型畜禽养殖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工业企业的废水处理工程配套建设。
能源行业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方案第一章生物质能源概述 (3)1.1 生物质能源的定义与分类 (3)1.2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现状 (3)1.3 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前景 (3)第二章生物质能源资源评估与收集 (4)2.1 生物质能源资源的种类与分布 (4)2.1.1 种类概述 (4)2.1.2 分布特点 (4)2.2 生物质能源资源评估方法 (4)2.2.1 资源量评估 (4)2.2.2 资源质量评估 (5)2.2.3 资源价值评估 (5)2.3 生物质能源资源的收集与储存 (5)2.3.1 收集方法 (5)2.3.2 储存方法 (5)第三章生物质预处理技术 (6)3.1 生物质物理预处理技术 (6)3.1.1 生物质破碎 (6)3.1.2 生物质压缩 (6)3.1.3 生物质干燥 (6)3.2 生物质化学预处理技术 (6)3.2.1 生物质气化 (6)3.2.2 生物质液化 (6)3.2.3 生物质水解 (7)3.3 生物质生物预处理技术 (7)3.3.1 生物质酶解 (7)3.3.2 生物质发酵 (7)第四章生物质能源转化技术 (7)4.1 生物化学转化技术 (7)4.2 热化学转化技术 (8)4.3 直接燃烧技术 (8)第五章生物质能源利用系统设计 (9)5.1 生物质能源利用系统的类型 (9)5.2 生物质能源利用系统的设计原则 (9)5.3 生物质能源利用系统的优化 (9)第六章生物质能源利用设备与工艺 (10)6.1 生物质能源利用设备概述 (10)6.1.1 生物质预处理设备 (10)6.1.2 生物质能源转换设备 (10)6.1.3 辅助设备 (10)6.2 生物质能源利用设备选型 (10)6.2.1 生物质原料特性 (10)6.2.2 转换工艺 (10)6.2.3 投资预算 (11)6.3 生物质能源利用工艺流程 (11)6.3.1 原料收集与预处理 (11)6.3.2 原料输送与储存 (11)6.3.3 能源转换 (11)6.3.4 能源产品储存与输送 (11)6.3.5 环保处理 (11)6.3.6 系统运行与维护 (11)第七章生物质能源环境与经济评估 (11)7.1 生物质能源的环境效益 (11)7.1.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1)7.1.2 改善生态环境 (12)7.1.3 保障能源安全 (12)7.2 生物质能源的经济效益 (12)7.2.1 降低能源成本 (12)7.2.2 促进就业 (12)7.2.3 优化产业结构 (12)7.3 生物质能源的环境与经济综合评估 (12)7.3.1 环境效益评估 (12)7.3.2 经济效益评估 (13)7.3.3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估 (13)第八章生物质能源政策与法规 (13)8.1 生物质能源政策概述 (13)8.2 生物质能源法规体系 (13)8.3 生物质能源政策与法规的实施 (14)第九章生物质能源技术研究与开发策略 (14)9.1 技术创新与研发方向 (14)9.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4)9.1.2 技术创新与研发方向 (14)9.2 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15)9.2.1 平台建设目标 (15)9.2.2 平台建设内容 (15)9.3 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 (15)9.3.1 技术成果转化 (15)9.3.2 技术推广与应用 (16)第十章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16)10.1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16)10.2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趋势 (16)10.3 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与建议 (17)第一章生物质能源概述1.1 生物质能源的定义与分类生物质能源是指来源于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残渣等)的能源,它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原料丰富、环境友好、可循环利用等特点。
关于加强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环保厅(局):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是绿色低碳环保经济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是替代化石能源供热、防治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关于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发改能源[2014]506号)》以及国家能源局、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295号)要求,为加强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项目组织管理,通过示范项目建设,建立生物质成型燃料供热技术体系、标准体系、认证体系以及政府监管体系,扎扎实实取得示范的效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加强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燃料保障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以农林生物质成型燃料(颗粒状、棒状、块状等)为燃料,经专用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燃烧后供应可再生热力。
严禁掺烧城镇生活垃圾、废旧家具板材、工业固体废物及其他有害废弃物,以及煤炭、矸石等化石燃料;不得直接燃用未成型的生物质散料。
生产生物质成型燃料的原料须为农林剩余物,包括农作物秸秆(玉米秆、水稻秆、小麦秆、棉花秆、油料作物秸秆等)、农产品加工剩余物(花生壳、稻谷壳、果壳、甘蔗渣、糠醛渣、去除塑料包装物的菌袋等)及林业“三剩物”(抚育剩余物、采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
生物质成型燃料破碎率不超过5%,水分不超过18%,灰分不超过8%,硫含量不超过0.1%,氮含量不超过0.5%。
二、提高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锅炉技术水平和排放要求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示范项目使用的锅炉应为专门用于燃烧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专用生物质锅炉,大型项目应采用先进循环流化床锅炉。
示范项目须配置旋风除尘加布袋除尘二级除尘装置,安装运行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对S O2、NOx不能稳定达到排放要求的,应配套安装脱硫脱硝设施。
严格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
无患子产业助力生物经济发展作者:陈仲赵国春李海英贾黎明来源:《绿色中国·B》2022年第06期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规划》聚焦面向人民群众在医疗健康、食品消费、绿色低碳、生物安全等领域更高层次需求和大力发展生物经济的目标,提出了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质替代、生物安全4大重点发展领域,以及创新能力提升、生物医药技术惠民、现代种业提升、生物能源环保产业示范、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生物资源保藏開发、生物经济先导区建设7项重大工程。
《规划》明确提出“顺应‘追求产能产效’转向‘坚持生态优先’的新趋势,发展面向绿色低碳的生物质替代应用,满足人民群众对生产方式更可持续的新期待”。
无患子是一种集日用化工、生物质能源、生物医药、园林绿化、生态修复、木材生产、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多功能树种。
大力发展无患子产业,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实践,正在生物环保、人民健康和生物能源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2017年,无患子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第一批林业生物质能源主要树种之一。
无患子是无患子科无患子属树种,别名木患子、洗手果等。
我国有4种1变种,分布最广的种是无患子,其次是川滇无患子。
自然分布北达河南辉县南太行海拔500多米的山上,南到海南岛及西双版纳,东至浙江、福建和台湾,西达川西和滇西的广大地区,以亚热带为主。
无患子果皮中富含10%-27%的三萜皂苷,是纯天然绿色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去污和起泡能力。
有研究表明,无患子皂苷的乳化力及稳定性均高于工业上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又同时具有抗菌杀菌、消炎止痒和美白等功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无患子皂苷作为天然活性物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手工皂、洗发香波、各种洁肤护肤化妆品和新型洗涤产品中,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与石油基和化工合成洗涤剂相比,无患子皂苷无毒无害、易降解、无污染,可有力支撑和引领传统洗涤工业向绿色环保产业改造和升级。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4.01.18
•【文号】
•【施行日期】2024.01.18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
正文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下达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发展改革委: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推动循环经济标准化建设,现下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62项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见附件1)和“生物柴油生产过程循环利用”等6项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项目(见附件2)。
请按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和《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考核评估方案》要求,加快组织实施,在试点示范建设过程中,积极支持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单位开展工作,并给予相应资金、项目及政策方面的支持。
同时,要注重循环经济标准化经验、模式和效果的总结,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发挥试点示范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
请于每年12月底前将试点示范建设情况的总结材料报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附件
1.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表
2.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示范项目表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1月18日。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日期】2024.05.17•【文号】国能综通新能〔2024〕82号•【施行日期】2024.05.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综通新能〔2024〕82号内蒙古、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省(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能源、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内蒙古电力公司,有关发电企业: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荒漠化防治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促进光伏产业和防沙治沙融合发展,现就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全力推进。
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将光伏开发与传统治沙相结合,开展光伏治沙项目建设,对于推进生态治理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高度重视,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总体思路,共同做好规划布局,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实施光伏治沙项目,有效支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全力推进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省级能源和林草主管部门按照国家相关规划和政策文件要求,组织编制本地区光伏治沙实施方案,并与当地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充分衔接,明确光伏治沙项目建设的空间布局、治沙方式和生态要求。
光伏治沙项目场址原则上应在满足光伏电站建设条件的基础上,按照《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3〕12号)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使用草原有关工作的通知》(办草字〔2023〕126号)中光伏发电用地有关规定,优先利用未经治理的沙化土地。
综合当地气象、水资源、地质、地形、地貌和植被特征等因素,合理确定场址范围和建设规模。
生物质能源现状与发展作者:魏鑫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9期摘要: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既有利于解决能源危机,有利于环境保护,又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本文对生物质能源现状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利用现状;技术开发;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P7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和日益突出的能源危机为生物质能源发展提供了契机。
现代生物质能利用是指借助热化学、生物化学等手段,通过一系列先进的转换技术,生产出固、液、气等高品位能源来代替化石燃料,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电力、交通燃料、热能、燃气等终端能源产品。
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和巴西的酒精能源计划等,其中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占有相当的比重。
现代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的开发对替代或部分替代化石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现状生物质能指秸秆、杂草、林木和动植物体及其排泄物等含有的能量。
生物质能的利用有多种方法,如直接燃烧发电、微生物发酵产生沼气、生物发酵制取燃料乙醇,油料作物直接利用和制取生物柴油等。
我国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近两年,生物质能源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生物质能源利用也取得很大成绩,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体系和生物质能源产业体系逐步形成。
1.沼气产业初具规模沼气利用是我国发展历史最长、产业最为成熟的生物质能利用产业。
经过多年的研发和推广,户用沼气已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沼气池不仅寿命达到20年,且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沼气综合利用模式.我国北方推广的塑料大棚、沼气池、气禽畜舍和厕所相结合的“四位一体”沼气生态农业模式,中部地区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果园模式,南方建立的“猪-果”模式,以及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建立的“养殖-沼气”、“猪-沼-鱼”和“草-牛-沼”等模式,都是以农业为龙头,以沼气为纽带,对沼气、沼液、沼渣的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通知内容(发改办高技[2005]287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办公厅,各计划单列企业集团,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和能源结构调整目标的要求,推动我国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等生物质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按照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强化创新、优先示范,合理布局、稳步推进的思路,根据国家有关规划,我委决定在2006-2007年期间实施生物质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专项的主要内容生物质产业是以可再生的生物质为原料生产能源、生物材料等产品的一门新兴产业,是当今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根据我国生物质资源特点和技术发展状况,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生物质工程高技术产业化专项重点领域为:(一)生物能源。
开展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成型燃料、工业化沼气等在内的生物能源产品的产业化。
主要包括以木薯、甘蔗、甜高粱、甜菜、秸秆等非粮食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以棉籽、油菜籽、废弃油及其他木本油料植物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以秸杆、农林业废弃物等为原料压缩成型生产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以及利用有机废弃物开展大型工业化沼气生产和利用。
(二)生物材料。
开展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和替代石油基产品的基础化工材料的产业化。
主要包括可生物降解的生物质塑料,淀粉与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共混得到的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单体及聚合物,生物合成高分子材料,新型炭质吸附材料等。
(三)生物质原料的高效生产。
重点支持边际性土地(如沙荒地、盐碱地、山坡地等)高产作物、植物的育种及新品种产业化,基因工程高产淀粉质、纤维质、油料作物等的品种改造与新品种产业化等。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征求对《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供热的意见》的函附件1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供热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可再生能源供热主要包括地热能供热、生物质能供热、太阳能热利用、风电供热等多种类型。
积极促进可再生能源供热利用,符合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要求,是实施民生工程、治理大气污染、落实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实现能源转型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类型多,应用范围广,既可集中亦可分散利用,在取代散煤供热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为加快推进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热利用,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思想,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推进清洁能源取暖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替代城镇直接燃煤供热和城乡民用散煤取暖为重点领域,通过在城乡全面推广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减少或避免在人口密集地区的煤炭直接燃烧,减少大气污染,有效支撑能源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
(二)基本原则——优先利用,经济高效。
树立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能源消费新理念,将可再生能源供热作为区域能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城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中,做好可再生能源供热资源评估,将可再生能源供热融入城市发展规划。
——因地制宜,统筹优化。
根据区域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条件,统筹各类供热资源和技术,选择合适的可再生能源供暖路线。
北方城镇地区以集中供暖为主,分散式清洁取暖作为补充。
在农村地区,根据人口集中度和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区域集中式或分散式清洁取暖。
——多能互补,综合集成。
发挥各类可再生能源的优势,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体系融合,统筹规划区域内热力和电力等能源系统,建立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互补、梯级利用的综合热能供应体系。
——上下联动,全面推进。
构建科学高效的政府推动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明确国家、省级、市县级政府责任。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成立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
•【公布日期】2012.05.10
•【文号】国能综科技[2012]111号
•【施行日期】2012.05.1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成立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的批复
(国能综科技〔2012〕111号)
教育部办公厅:
转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的函》(教技厅函〔2012〕19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成立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编号为
NEA/TC24,标委会秘书处设在中国农业大学。
同意成立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林分会)。
编号为NEA/TC24/SC1,林分会秘书处设在北京林业大学。
二、同意第一届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29名委员组成(名单见附件1),李冶任主任委员,王祝雄、杨雄年、王涛、岳国君任副主任委员,刘群任秘书长。
同意第一届林分会由21名委员组成(名单见附件2),王祝雄任主任委员,
甘敬任副主任委员,马履一任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三、同意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我国非粮生物质原料术语及检验方法、产品、生产技术、收获及贮藏运输技术及与非粮生物质原料供应相关的生态环境等方面相关标准化工作。
同意林分会主要负责我国林业类非粮生物质原料术语及检验方法、产品、生产技术、收获及贮藏运输技术及与林业类非粮生物质原料相关的生态环境等方面相关标准化工作。
四、同意由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分别负责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林分会的日常管理及其标准立项、报批等业务的指导工作。
请按照《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进行管理。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二○一二年五月十日附件:
2、第一届能源行业非粮生物质原料标准化技术委会林业分技术委员会(NEA/TC24/SC1)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