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虫腈饵剂对德国小蠊的药效试验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康星杀蟑胶饵药效试验报告 安志儒;徐家俊;谢苑灵;江炜磷;罗小灵;张俊安 【期刊名称】《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年(卷),期】2003(14)6 【摘 要】目的 观察 1%氟虫胺杀蟑胶饵 (康星杀蟑胶饵 )的杀灭蜚蠊效果。方法 采用 6个昆虫饲养缸 ,另设 1个空白对照缸 ,1%氟虫胺杀蟑胶饵为试验药物 ,2 .15 %伏蚁腙凝胶 (猛力灭蟑凝胶 )为对照药物 ,每种药物 3个缸 ,每个缸内放入 4个纸造三角形小屋 ,其中的 3个小屋涂上药物两点 ,每点 3 0mg,共计 6个点 180mg,另一小屋不投药 ,每缸放入德国小蠊 2 0只 ,进行药效试验。结果 施药后的 12、2 4、48、72h ,1%氟虫胺杀蟑胶饵的击倒率分别为 71.7%、98.3 %、98.3 %及 10 0 .0 % ,杀灭率分别为 0、83 .3 %、98.3 %和 10 0 .0 % ;2 .15 %伏蚁腙凝胶的击倒率分别为 0、0、2 6.7%和91.7% ,1~ 72h的杀灭率均为 0。结论 康星杀蟑胶饵为一种引诱力强、击倒快、致死率高的灭蟑凝胶品种 ,其使用方法简便 ,施药量小、无异味 ,可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436-437) 【关键词】德国小蠊;凝胶毒饵;药效;蜚蠊效果 【作 者】安志儒;徐家俊;谢苑灵;江炜磷;罗小灵;张俊安 【作者单位】广州禄港环保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184.39;R384.4 【相关文献】 1.晔康杀蟑胶饵对家属楼居民户蟑螂杀灭效果观察 [J], 陈保忠;柳明;庞松涛 2.晔康杀蟑胶饵对家属楼居民户蟑螂杀灭效果观察 [J], 陈保忠;柳明;庞松涛 3.康星杀蟑胶饵对旅客列车蟑螂的杀灭效果观察 [J], 徐承龙;范新天;印风俊;查洪武;陈来宝;楼文军 4.康星杀蟑胶饵现场灭蟑螂效果观察 [J], 陈坎牛;郑锦龙;陈友仙;郑智民 5.康星杀蟑胶饵的连锁药效观察 [J], 陈超;姜志宽
潍坊市区德国小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析因实验研究
王汝芬;刘洪庆;张洪祥;张光成
【期刊名称】《社区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6(4)11S
【摘要】目的了解潍坊市奎文潍城两区的德国小蠊敏感品系成若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便于合理选用杀虫剂,提高灭蟑效果。
方法用2×2×4析因设计,烧瓶药膜接触法实验。
结果成若虫间和药物间均有差别(均P<0.01);成若虫与药物间有交互影响(P<0.01);德国小蠊成虫对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产生了较高抗性,对敌敌畏较敏感。
结论潍坊市区德国小蠊成若虫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不一,消杀时应少选菊酯类杀虫剂。
【总页数】3页(P11-13)
【关键词】析因设计;德国小蠊;杀虫剂;抗药性
【作者】王汝芬;刘洪庆;张洪祥;张光成
【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潍坊市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8
【相关文献】
1.丽水市区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J], 蓝玉清;陈燕飞
2.德国小蠊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分析 [J], 孙胜利; 唐勇; 史森; 刘帆
3.旅客列车德国小蠊对三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 [J], 周萌雯;杨承亮;王开林;范贵
新;王琪;徐芹;华勇
4.昌平区德国小蠊对5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研究 [J], 吕京静;曹志贤;王进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氟虫腈简介氟虫腈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杀虫谱广,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其作用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因此对蚜虫、叶蝉、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作物无药害。
该药剂可施于土壤,也可叶面喷雾。
施于土壤能有效防治玉米根叶甲、金针虫和地老虎。
叶面喷洒时,对小菜蛾、菜粉蝶、稻蓟马等均有高水平防效,且持效期长。
氟虫腈其英文通用名为fipronil,商品名Regent锐劲特,试验代号MB-46030,化学名称(RS)-5-氨基-1-(2,6-二氯-a,a,a-三氟-对-甲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吡唑-3-腈,英文化学名:(±)-5-amino-1-(2,6-dichloro-a,a,a,-trifluoro-P-tolyl)-4-frifluoromethylsulfinylpyra zole-3-Carbonitrile,分子式:C12H4Cl2F6N4OS,分子量:437.2理化性质:纯品为白色固体,熔点200~201℃,密度1.477~1.626(20℃)。
蒸气压3.7×10-7pa(20℃);分配系数(25℃)logP=4.0。
水中溶解度(20℃,mg/L)1.9(蒸馏水),1.9(PH=5),2.4(PH=9);其它溶剂中溶解度(20℃,g/L):丙酮545.9,二氯甲烷22.3,甲苯3.0,己烷<0.028。
在PH=5、7的水中稳定,在PH=9时缓慢水解,DT50约为28天,在太阳光照下缓慢降解,但在水溶液中经光照可快速分解。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97mg/kg,小鼠急性经口LD50:95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兔急性经皮LD50:354mg/kg,大鼠吸入LC50(4小时):0.682mg/L,本品对兔眼睛和皮肤无刺激。
无“三致”。
野鸭LD50:>2000mg/kg;鹌鹑LD50:11.3mg/kg;鹌鹑LC50:49mg/kg,野鸭LC50:5000mg/kg。
毒饵、胶饵对德国小蠊适口性与药效相关性的研究
付学锋;薛素琴;于传江;曾晓芃;施大钊
【期刊名称】《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年(卷),期】2004(15)5
【摘要】目的探讨毒饵、胶饵对德国小蠊的适口性与药效的相关性。
方法将毒饵、胶饵在自然条件下放置0、15、30d,测定德国小蠊对其适口性,根据国标,计算
LT50及72h死亡率,并对适口性与药效进行相关性检验。
结果毒饵、胶饵在自然
条件下放置0、15、30d对德国小蠊的适口性与药效均具有直线相关性。
结论提
高毒饵、胶饵对德国小蠊的适口性及在自然条件下提高胶饵的保水性、防腐性等有助于提高灭效。
【总页数】2页(P370-371)
【关键词】胶饵;德国小蠊;毒饵;药效;放置;相关性;直线相关;自然条件;适口性;高毒【作者】付学锋;薛素琴;于传江;曾晓芃;施大钊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6;R979.8
【相关文献】
1.自制灭蟑胶饵的适口性及现场试验研究 [J], 孙锦程;运太来;孙红;郝蕙玲;吕鸿雁
2.三种毒饵对德国小蠊的药效及适口性比较研究 [J], 刘起勇;王美秀;王淑京
3.4种毒饵对德国小蠊和美洲大蠊的药效及适口性研究 [J], 郝蕙玲;曹敏;孙锦程;林
永丽
4.联合应用毒饵、胶饵对旅客列车德国小蠊防制效果观察 [J], 郑杰孟;陈式明;江湘;万永恒;王贵
5.蟑螂绝育毒饵对德国小蠊的适口性及绝育作用试验研究 [J], 邵庆杰;张建伟;赵素娥;周秋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灭蟑饵剂研发进展姚志牛1高业成2(1.南通功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406(2.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蟑螂是多种病原体携带者和过敏与哮喘的重要诱发因子,也是卫生害虫防治的重要目标。
早期蟑螂防治大量采用触杀药剂滞留喷洒,在防治蟑螂同时可能引起室内化学农药污染。
颗粒毒饵、胶饵、膏剂等胃毒饵剂利用蟑螂主动取食行为定点施药,效率高、对环境影响小,逐渐成为蟑螂防治的主要手段。
据中国农药信息网统计,截至2008年9月在中国有效登记、标称可以灭蟑螂的卫生杀虫剂品种274个,其中饵剂品种64个(有效成分12种),占灭蟑品种的23.4%。
灭蟑饵剂市场的快速扩展也带来了产品剂型设计欠佳、质量不稳、施用不科学等问题。
2008年因到期未续展而失效的54个灭蟑螂卫生杀虫剂品种中,饵剂有24个,占44.4%,显著高于其他品种。
本文拟对灭蟑饵剂研发进行综述,总结灭蟑饵剂研发进展。
1.胃毒灭蟑新化合物研究作为饵剂杀虫有效成分的胃毒化合物除需要满足卫生杀虫剂一般标准外,尚需对蟑螂无驱避性、中毒症状缓和、有适当的潜伏期、可以克服日益严重的杀虫剂抗性等条件。
近年来筛选的灭蟑饵剂用新化合物有多氟脲(Noviflumuron)、氰氟虫腙(Metaflumizone)、茚虫威(indoxacarb)、氟虫脲(flufenoxuron)等,此类新化合物共同特点是杀虫机制与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等神经毒剂不同,多为昆虫生长调节因子(IGR)。
多氟脲属于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benzoylphenyl ureas),由陶氏农业科学研发,是一种昆虫生长调节因子,可以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因而扰乱昆虫蜕皮和胚胎发育。
蟑螂若虫取食多氟脲后在蜕皮前或过程中死亡,成虫取食多氟脲后不能产出具有生殖能力的卵而导致种群消亡。
以0.001-0.5%剂量有选择实验喂食实验室和野生品系的德国小蠊,分别在11天和19天达到90%的杀灭率。
德国小蠊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史慧勤;韩华;赵凯强;石华;杨振洲
【期刊名称】《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年(卷),期】2008(14)4
【摘要】目的测定德国小蠊对6种杀虫剂的抗药性,为选择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药膜接触法。
结果现场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高效氯氟氰菊酯、EBT 的抗性系数分别为3.31、3.26、4.27和5.82,DDVP和溴氰菊酯处理组3 d内未有中毒反应。
结论德国小蠊防治前的抗性测定有助于合理选择杀虫剂,提高防治效果。
【总页数】2页(P258-259)
【关键词】德国小蠊;抗药性;防治效果
【作者】史慧勤;韩华;赵凯强;石华;杨振洲
【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武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9.8;R184.31
【相关文献】
1.德国小蠊对5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J], 吴正康;费军良
2.德国小蠊对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J], 周萌霁;杨承亮;卢永仪
3.贵阳市德国小蠊对七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J], 郑越平;刘利;于传宁;黄茵;林孟华
4.青岛市区德国小蠊对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J], 姜洪荣;李运平;江崇祥;宋明亮;王洪
林;杨军
5.北京市区德国小蠊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 [J], 曾晓;柯海萍;胡建波;佟颖;薛素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杀蟑胶饵对德国小蠊的防治效果观察
赵志清;贾亚萍;李正光;徐换芬;杨丽华
【期刊名称】《医学动物防制》
【年(卷),期】2006(22)10
【摘要】目的:验证杀蟑胶饵对我市德国小蠊的药效。
方法:室内试验、现场试验两种方法,室内试验参照GB13917.7-92和GB/T17322.8-1998方法。
结果:两种杀蟑胶饵第1天死亡率为100%,隆华杀蟑胶饵和新洁牌灭蟑胶饵第7天蟑螂杀灭率分别为83.64%和89.93%;第15天杀灭率分别为96.36%和97.84%。
结论:两种杀蟑胶饵对我市德国小蠊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我市推广使用。
【总页数】2页(P705-706)
【关键词】杀蟑胶饵;德国小蠊;药效
【作者】赵志清;贾亚萍;李正光;徐换芬;杨丽华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4.39
【相关文献】
1.两种杀蟑胶饵对德国小蠊杀灭效果的比较 [J], 岳永杰
2.拜灭士杀蟑胶饵防制德国小蠊效果观察 [J], 苏俊锋;杨元平;宋振耀
3.晔康杀蟑胶饵对德国小蠊的实验室效果观察 [J], 杨振洲;高曙光;贾瑞忠
4.杀蟑胶饵大面积防治德国小蠊效果观察 [J], 樊增荣;李欣竹;陈英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菊酯类化学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抗药性调查叶杨晶【摘要】[目的]了解浙江铁路辖区德国小蠊对残杀威等3种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和致死效果,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WHO推荐的可乐瓶药膜接触法测定德国小蠊对该辖区常用的3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及3种药剂的致死效果.[结果]铁路站车德国小蠊对高效氟氯氰菊酯、苯氰菊酯、含有2.5%氯氰菊酯的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分别为7.83、20.42和1.21.高效氟氯氰菊酯、苯氰菊酯、含有2.5%氯氰菊酯的残杀威的致死率分别为70%、65%和100%.[结论]在今后的蟑螂防治中要减少对高效氟氯氰菊酯及苯氰菊酯的使用频次和使用量,推荐使用2.5%氯氰菊酯的残杀威混合溶剂.【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42)036【总页数】2页(P13056-13057)【关键词】德国小蠊;杀虫剂;敏感性;调查【作者】叶杨晶【作者单位】上海铁路局杭州疾病预防控制所,浙江杭州3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3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属小型蟑螂种类,生活周期短,繁殖快,1年可繁殖 3~4 代,适应性强,隐蔽性好,分布广,繁殖快,危害性强,是一种世界性疾病传播的卫生害虫。
而铁路运输因为其特有的属性,尤其受到德国小蠊的侵害,由于铁路空间有限,人流量巨大,防治较其他场所困难,综合防治工作将是长期而艰巨。
药物杀灭是工作重点,目前还是以化学防治为主,而防治的核心仍是运用化学杀虫剂进行灭杀[1]。
但是因为长期频繁、大剂量地使用杀虫剂,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
并且由于长时间使用单一化学剂,造成德国小蠊的抗药性显著增高,也造成了杀虫剂的乱用滥用等现象[2-3],杀灭效果明显下降,使得蟑螂危害成为困扰铁路难题之一。
浙江铁路辖区野生品系德国小蠊对铁路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敏感性的研究少见系统报道。
为了了解和掌握浙江省省辖区蟑螂对化学杀虫剂的抗性现状,笔者测定了德国小蠊对3种该辖区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并进行了化学杀虫剂的致死效果观察,旨在为该辖区德国小蠊的防治提供参考。
氟虫腈饵剂对德国小蠊的药效试验
通过用0.05%氟虫腈杀虫饵剂对德国小蠊的室内药效及宾馆客房的现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05%氟虫腈杀虫饵剂对德国小蠊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标签:氟虫腈;饵剂;德国小蠊;药效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属于蟑螂的一个品种,其体积小,适应性强,繁殖快,易产生抗性。
除了会盗食食物,损害衣物、书籍等造成经济损失外,更主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造成危害。
德国小蠊从宾馆到居民住宅迅速扩散,已成为当前重要的城市害虫,同时也是蟑螂中最难防制的虫种之一。
笔者根据德国小蠊的生活习性等特点,选用其喜食的动植物饵料,以0.05%氟虫腈为有效成分配制出的杀虫饵剂,并对该饵剂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及宾馆客房现场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杀灭效果,为车间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数据,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①饵料:玉米粉、虾粉、白糖粉,均为市售;
②有效成分:0.05%氟虫腈(95%氟虫腈原药为一帆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提供);
③配制方法:將饵料及有效成分按一定的配比制成颗粒状饵剂。
1 室内药效试验
①供试虫种和品系:德国小蠊,10~15日龄成虫,雌雄各半,为本公司实验室饲养的敏感品系,每组试虫30只,共设三组,并设空白对照组。
②试验条件:温度26±1℃,相对湿度60±10%R·H。
③试验剂量:2.0g/组。
④试验步骤:分别将30只试虫放入70cm*70cm*70cm的玻璃方箱内,待试虫恢复正常活动后,将待试验样品和试虫饲料分别放在试验方箱内的对角,浸水棉球放置在方箱的中央,然后关闭各装置各门,逐日观察记录试虫死亡情况并将死亡试虫取出,连续观察到投药后第12天,试验重复三次,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⑤计算方法
死亡试虫数(只)
死亡率(%)= —————————— ×100
试虫总数(只)
⑥试验结果(表一)
2 现场药效试验
利用蟑螂喜欢在黑暗、多孔缝的环境中栖息这一习性,将颗粒状饵剂放入蟑螂屋(为本公司生产)内进行诱杀试验,每个蟑螂屋装3g饵剂。
选择本市蟑螂密度较高的某宾馆5间客房作为试验现场,在试验前连续2个晚上,采用人工目测法调查蟑螂密度(只/5min)。
按1.5g/㎡饵剂进行分点投放蟑螂屋,投放后连续观察7d,记录蟑螂的密度变化,并计算密度下降率。
氟虫腈饵剂对蟑螂的现场药效试验结果(表二)
3 结果与讨论
通过氟虫腈饵剂对德国小蠊的室内药效及宾馆现场药效试验,可以看出,该饵剂对德国小蠊室内药效24h平均死亡率为98.9%,48h平均死亡率达100%;对宾馆的现场药效试验为投药后1d蟑螂密度下降率达90%以上,投药后3d平均密度下降率超96%,投药后7d观察,蟑螂的密度下降率达100%。
从试验过程和结果分析,表明该饵剂对德国小蠊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而且,本饵剂除有效成分氟虫腈为化学物质外,其他饵料全部由蟑螂喜食的动植物原料及糖分配制而成,具有较好的引诱性和适口性。
参考文献:
[1]沈培谊.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征和防治对策[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3(4):1-3.
[2]蒋洪.德国小蠊防治研究进展[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3(3):44-46.
[3]李兴文,温秀军,马涛,王莲.德国小蠊综合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1):17-22.
李玉新(1979- ),女,广西玉林市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化工产品技术研究开发及质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