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软破碎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片帮冒顶防治
- 格式:pdf
- 大小:204.94 KB
- 文档页数:2
煤矿掘进及返修工作面防冒顶片帮安全措施1. 背景煤矿掘进及返修工作面是煤矿生产的重要场所。
煤层赋存较为复杂,地质条件恶劣,存在着煤层顶板往往易于坍塌的问题,容易出现冒顶和顶板挂带等安全事故,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防冒顶片帮安全措施为了保障煤矿掘进及返修工作面的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冒顶措施。
以下列出了一些常见的防冒顶片帮安全措施:2.1 安装顶板支架安装顶板支架是防冒顶的最常见方法之一。
顶板支架的作用是支撑起煤层顶板,防止其坍塌。
正确安装顶板支架可以显著降低冒顶的风险。
当然,安装顶板支架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必须正确设置支架宽度,保证支架的接触面积,尽量减少支架与煤壁之间的缝隙等等。
2.2 喷浆喷浆是通过在煤层顶板上喷涂一层层厚的混凝土来加固煤壁和顶板的。
喷浆具有结构强度高、抗风化、耐腐蚀等优点,对于避免顶板坍塌和冒顶都具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喷浆工程需要进行比较复杂的施工操作,施工质量要求高,费用较高,需要在实践中量化评估。
2.3 预应力锚杆预应力锚杆具有很好的抗冲击和支撑能力,通常情况下,锚杆长度为2.5m到9m之间,直径尺寸在16mm到22mm之间。
预应力锚杆施工的基本步骤是:首先在煤巷墙上钻眼;然后将锚杆置于钻眼中,并将锚杆与混凝土粘接;最后施加预应力,让锚杆固定在煤巷墙上。
2.4 尾破法尾破法是一种利用尾巷和风站力的特点,通过在尾巷中放置炸药,让炸药爆炸引起气体冲击波,从而达到顶板锤破的目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施工简单,成本低,并且可以有效避免在顶板挖掘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3. 结论煤矿掘进及返修工作面防冒顶片帮安全措施是煤矿安全工作的关键,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注重落实。
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防冒顶措施可以相互搭配、补充,同时也需要注意安全施工,避免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产生不良影响。
关于采煤工作面防止漏冒顶补充规定(一)、综采工作面防止漏冒顶的措施1、认真实施煤层注水。
2、工作面煤壁出现片帮范围较小时,要采取带帽点柱临时支护。
3、工作面煤壁发生片帮、漏顶时,要及时伸出支架前伸缩梁,抵至煤壁、护严端面,防止片、漏加剧。
4、工作面煤壁出现片帮、漏顶时,伸完支架伸缩梁后仍不能抵至煤壁、护严端面时,支架与链板机间有空间可超前移架进行支护。
5、工作面煤壁出现片帮、漏顶时,伸完支架伸缩梁、超前移架后仍不能抵至煤壁、护严端面时,要采取带帽点柱或人工使走向棚。
6、煤层松软片帮帮严重时,工作面应采用超前移架,架下割煤。
7、顶板破碎时,割煤后应做到及时追机移架,但割煤前,链板机与支架间必须留有一个截深的宽度。
8、顶板破碎时,带压移架,少量降架,擦顶移架。
9、煤机割煤时,顶底板应割平,相邻支架间不能有明显落差(不超过顶梁侧护帮高的),支架不挤不咬。
10、架设支架时,架身应与煤壁保持垂直,支架出现掉斜、咬架等现象时,确保支架正规。
11、根据支架性能及煤层赋存条件,为确保支架稳定,控制工作面采高应,严禁超高,支架初撑力不得低于规定值的80%。
12、人员进入煤壁作业,如使棚、打眼、处理工作面运输机,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用长物找掉危岩悬矸,并保证后路畅通,并设专人观察顶板、煤壁及周围安全情况13煤壁作业要从顶板较完整处着手,由上而下逐架进行。
人员在可靠的掩护下工作。
14、架间护顶不严处,应用竹笆过顶,过顶要均匀,过严过实。
15、割煤过程中出现漏顶时,要立即停止割煤并闭锁煤壁刮板机,进行处理。
16煤壁松软、顶板破碎处要提前人工使棚。
17加强松软的片帮。
18、加强支架初撑力,防止顶板下沉。
(二)、炮采工作面防止漏冒顶的措施1、加强煤层注水,严格按注水措施要求进行。
2、进入施工地点后,带足背帮、过顶等支护材料,发现顶板破碎要先准备一定量的撞楔、木料等备用。
先检查本茬范围内三封闭情况,发现片帮、顶空、顶碎、过顶不严、支架不正规必须先整改正规,初撑力符合规定。
防治冒顶片帮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治冒顶片帮的安全技术措施(一)回采工作面防止冒顶的安全措施1.工作面上下出口(指机巷、回风巷离工作面20m范围内)采取单体液压支柱做超前支护,其距离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2.工作面气割要布置整齐,不得出现空顶,防止出现过大伞檐,防止串矸、漏矸等。
3.注意观测顶板来压情况和顶板稳定完整情况,过断层和冒区时要制定专门安全措施。
4.工作面必须确保“三直一平两畅通”,煤、矸必须清理干净。
5.严格控制采高,严禁采高大于多肽支柱的最大支护高度。
当煤层变薄时,采高不得小于单体支柱的最小支护高度。
6.当采高超过2.2m必须有护帮措施,防止片帮伤人。
7.处理片帮漏顶时,需要制定专项安全措施。
8.工作面爆破时,必须严格执行《回采作业规程》中放炮警戒的相关新规定。
9.乳化液的配制、水质、配比等,必须符合有关其要求。
泵箱局外自动给液装置,防止吸空。
10.建立健全单体支柱支点及其附属装置的检修、维修制度,并严格执行检修、维修制度,保持单体支柱及其附属器装置的正常和完好。
11.起吊时,严格按照措施要求对起吊点进行加固,防止起吊时引发冒顶重大事故事故的发生。
12.改变单体经济板块位置时,必须坚持先支后回去,安排专人监护,并清理好退路。
13.处理煤壁片帮、冒顶时,工作面溜子必须停止运转,溜子控制开关打到零位。
14、施工地点前后10m指供范围内严禁堆放杂物和有闲杂人员。
15、处理冒顶前,将冒顶处周围支护先加固,人员站在有掩护的登陆点安全地点,用长柄工具将顶上松动的煤或矸石找下。
16、接顶时,必须设专人观山,先用人工在煤壁掏梁窝,将大梁穿好,作好临时支护后用圆木、半圆木、木板、竹笆将顶接严实,必要时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打上贴帮柱。
17、接顶处理好后,开动工作面牛腿琴把片帮、冒顶到工作面的煤、矸运走。
(二)掘进工作面防止冒顶的安全措施1.岩巷临时支护(永久支护部分)采用锚杆加挂金属网支护,喷浆巷道并及时初喷30~50mm厚砼加强支护,必要时加设点柱,点柱用直径不低于200mm的圆木,且加设柱帽和垫板。
关于采煤工作面防止漏冒顶补充措施第一篇:关于采煤工作面防止漏冒顶补充措施关于采煤工作面防止漏冒顶补充规定(一)、综采工作面防止漏冒顶的措施1、认真实施煤层注水。
2、工作面煤壁出现片帮范围较小时,要采取带帽点柱临时支护。
3、工作面煤壁发生片帮、漏顶时,要及时伸出支架前伸缩梁,抵至煤壁、护严端面,防止片、漏加剧。
4、工作面煤壁出现片帮、漏顶时,伸完支架伸缩梁后仍不能抵至煤壁、护严端面时,支架与链板机间有空间可超前移架进行支护。
5、工作面煤壁出现片帮、漏顶时,伸完支架伸缩梁、超前移架后仍不能抵至煤壁、护严端面时,要采取带帽点柱或人工使走向棚。
6、煤层松软片帮帮严重时,工作面应采用超前移架,架下割煤。
7、顶板破碎时,割煤后应做到及时追机移架,但割煤前,链板机与支架间必须留有一个截深的宽度。
8、顶板破碎时,带压移架,少量降架,擦顶移架。
9、煤机割煤时,顶底板应割平,相邻支架间不能有明显落差(不超过顶梁侧护帮高的2/3),支架不挤不咬。
10、架设支架时,架身应与煤壁保持垂直,支架出现掉斜、咬架等现象时,确保支架正规。
11、根据支架性能及煤层赋存条件,为确保支架稳定,控制控制工作面采高应,严禁超高,支架初撑力不得低于规定值的80%。
12、人员进入煤壁作业,如使棚、打眼、处理工作面运输机,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用长物找掉危岩悬矸,并保证后路畅通,并设专人观察顶板、煤壁及周围安全情况13煤壁作业要从顶板较完整处着手,由上而下逐架进行。
人员在可靠的掩护下工作。
14、架间护顶不严处,应用竹笆过顶,过顶要均匀,过严过实。
15、割煤过程中出现漏顶时,要立即停止割煤并闭锁煤壁刮板机,进行处理。
16煤壁松软、顶板破碎处要提前人工使棚。
17加强松软的片帮。
18、加强支架初撑力,防止顶板下沉。
(二)、炮采工作面防止漏冒顶的措施1、加强煤层注水,严格按注水措施要求进行。
2、进入施工地点后,带足背帮、过顶等支护材料,发现顶板破碎要先准备一定量的撞楔、木料等备用。
松软破碎围岩掘进防冒顶技术措施松软破碎围岩是指在隧道、坑道等地下工程中,遇到的岩层松软、破碎、易塌陷的情况。
这种围岩状态极易发生冒顶、塌方等事故,对工程进展和工人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因此,在松软破碎围岩掘进工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防止冒顶。
一、合理选择掘进方式:1.分段放顶法:将围岩分成若干段,先进行上段的支护,再进行下段的掘进。
2.锚喷法:使用锚杆与喷浆来支撑和加固围岩。
3.推进框架法:在围岩面上安装推进框架,以增加围岩的稳定性。
4.预固结法:采用土体固结技术,通过注浆或灌注屏障的方式,提高围岩的强度和稳定性。
二、合理设计支护结构:1.钢支撑:使用钢筋、钢板、钢梁等材料来构造稳定的支撑结构。
2.紧固材料:使用紧固材料如螺栓、锚杆等来加固围岩。
3.硬化材料:使用硬化材料如喷浆、混凝土等来增加围岩的强度和稳定性。
4.排水设施:采用排水井、排水槽等设施来减少围岩中的水分,提高围岩的稳定性。
三、提高施工技术水平:1.加强地质勘察:通过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围岩的性质和变化情况,为施工提供准确的信息和数据。
2.控制挖掘速度:根据围岩的情况,合理控制挖掘速度,避免过快造成围岩的塌落。
3.定期检测围岩状态:通过地质雷达、超声波等设备,定期检测围岩的状态和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加强安全管理:1.培训人员:对从业人员进行岩工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2.加强监测:安装监测设备,及时掌握围岩的变化情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明确每个人员的任务和职责。
综采工作面防片帮、漏顶伤人安全技术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综采工作面防片帮、漏顶伤人安全技术措施为防止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因煤壁片帮、架前漏矸、顶板磷皮冒落等造成人员及设备安全事故,特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一、两顺槽顶帮管理1、将工作面顺槽及回撤通道等划分责任范围,按照规定周期进行步行检查,对责任范围内的顶板磷皮或片帮等及时处理,处理过程中要使用敲帮问顶专用工具,并要有专人监护进行作业,做好相关记录。
2、每班交接班时由带班队长负责检查顺槽顶帮情况。
运顺检查整个移变列车到工作面范围内,回顺检查工作面外200m范围,有片帮、磷皮等及时处理。
3、在工作面顺槽安设顶板离层仪(每周检查一次),特殊条件下设置顶板下沉观测点(根据条件设定周期),由技术员根据设定的周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采取有利措施。
4、特殊条件下加大支护强度。
过旺采采空区段在顺槽补支锚索和W钢带,并铺设铁丝网防止因顶板来压造成次生危害,同时在各联巷口打设木垛。
5、两顺槽超前支护距离符合要求,单体完好无卸液,防倒绳连接可靠有效。
最后一根单体距离端头支架大脚距离不得超过1m,单体严禁提前回撤。
6、当安全出口的宽度大于1.0m时最后一根单体距端头支架侧护板的距离不得大于1.2m。
如遇台阶必须戴好柱帽,缓慢给液同时观察台阶处顶板情况。
回打单体时必须观察好顶板完好情况,严禁在浮煤或浮矸上架设支柱。
第 2 页共 5 页7、端头支架移架前要先检查顺槽巷道支护情况,保证支护可靠,移架时支架前20m范围内以及支架和煤帮之间,不得有人工作或停留。
8、距离工作面20m范围联巷严禁人员通行和在内堆放材料,联巷口必须补打不少于3根单体进行支护。
9、回顺采用超前支架支护时顶梁与端头支架顶梁距离控制在5m以内,尽量减小空顶面积。
支架拉出后初撑力升紧,侧翻板及时打出且有效贴顶。
人员进入回顺操作超前支架前须观察好顶板和两帮情况,操作过程中,动作支架5m范围内严禁人员站立或行走,设备停止后人员通行一律走支架侧翻板下,严禁靠正帮行走。
预防片帮、冒顶的安全措施1、坚硬难冒顶板大面积切冒预防坚硬难冒顶板大面积切冒有称大面积来压,是指采空区内大面积悬露的坚硬顶板在短时间内突然塌落而造成的大型顶板事故;其预防措施只要有:(1)、顶板高压注水。
从工作面平巷向顶板打深孔,进行高压注水,注水泵最大压力达15兆帕。
(2)、强制放顶。
就是用爆破方法人为地将顶板切断,使顶板冒落一定厚度形成矸石垫层。
2、老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预防压垮型冒顶是指因工作面支护强度不足和顶板来压引起支架大量压坏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预防方法如下:(1)、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初撑力应能平衡垮落带直接顶及老顶岩层的重量。
(2)、采煤工作面的初撑力应能保证直接顶与老顶之间不离层。
(3)、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可缩量应能满足裂隙带老顶下沉的要求。
(4)、普采工作面遇到平行工作面的断层时,在断层范围内要及时加强工作面的支护(最好用大垛),不得采用正常办法会柱。
(5)、普采要扩大控顶距,并用木支柱替换金属支柱,待断层进刀采空区范围内再回柱。
(6)、工作面支护是液压自移支架时,若支架的工作阻力有较大的富余,则工作面可以正常推进;若支架的工作面阻力不够富余,则工作面与断层斜交过断层。
3、破碎顶板大面积漏跨型冒顶预防由于煤层倾角大,直接顶又异常破碎,工作面支护不及时,在某个局部地点发生冒漏,破碎顶板就可能从这个地方开始沿工作面往上全部漏空,造成支架失稳,导致漏跨型工作面冒顶。
预防措施有:(1)、选用合适的支柱,使工作面支护系统有足够的支撑力和可缩量。
(2)、顶板必须背严背实。
(3)、严禁放炮、移溜等工序弄倒支架,防止出现局部冒顶。
4、复合顶板推垮型冒顶预防推垮型冒顶是指因水平推力作用使工作面支架大量倾斜而造成的冒顶事故。
预防措施有:(1)、应用伪俯斜工作面并使垂直工作面方向的向下倾角达40°~60°。
(2)、掘进上下平巷时不破坏复合顶板。
(3)、工作面初采时不要反推。
(4)、控制采高,使软岩层冒落后超过采高。
防治冒顶片帮的安全技术措施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冒顶是一个常见的安全隐患。
为了预防和控制冒顶事故的发生,煤矿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从冒顶的定义、原因及特点入手,对防治冒顶片帮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常见的安全技术措施。
冒顶的定义、原因及特点1. 冒顶的定义冒顶是指煤巷上部岩层由于负荷作用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局部或全面下沉或塌落现象。
其主要分为两类,裂隙冒顶和物质冒顶。
2. 冒顶的原因冒顶的原因往往与地质条件、煤层结构、采煤工法及采煤工作面等因素有关。
其主要原因如下:•地质构造因素:地震、构造活动、沉降等;•煤体强度因素:煤的物理力学特性、煤的化学性质、深度、应力水平和应力分布等;•煤与岩层接触面:煤层倾向、接触面类型、煤与岩层接触面有无滑移等;•采煤工法和采煤工作面:巷道数量、采煤工作面长度、采煤工艺。
3. 冒顶的特点冒顶的特点是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其破坏范围广,威力大,直接威胁人员生命安全和煤矿设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因此,防治冒顶安全事故成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防治冒顶片帮的安全技术措施为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煤矿企业需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预防和控制冒顶事故的发生。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安全技术措施。
1. 技术措施1.1 采用合适的采煤工艺选择合理的采煤工艺,以尽量减少采煤工作面的破坏和对周围岩层的影响。
比如,煤壁工艺、钻孔爆破等工艺,选用机械化高效率的方式减少人工伤亡。
煤巷应尽量直线,少走弯道,采用井中立切垦线方案,降低对岩层的影响。
1.2 确保采煤工程安全在采煤过程中,天空与下煤层之间的地压不断地转化为压力,可能导致冒顶。
为此,需对采空区进行支护、注浆、增斜、加固等措施进行加固和修补,防止冒顶的发生。
在支护时,采用不同的支护方式,选择适合该地质条件的焊接支架或钢筋网加钢帽、锚索等支护形式,以控制煤巷四周松散岩层的滑落。
1.3 坚持规范化采矿严格执行规范化采矿的要求,确保采矿过程中运行台、推板等设备保持在规定的标准之内,工作面要求平整、平稳,出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到采煤进度和安全并重。